1. 10部金融人士必看的商業與法律電影
新冠疫情仍未過去,這個春節還是盡量少出門吧。
下面是國內top5大學某會計系老師總結的10部金融人士必看的商業與法律電影,清單不錯,建議收藏。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2004 主演:阿爾·帕西諾 / 約瑟夫·費因斯
看題目,沒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但又拍出了新的味道。
總的來說,這部影片講述的是還不起錢要面臨被割一磅肉的噩運......咋一聽好像很社會。
這部片子中猶太人和基督教徒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而莎士比亞則通過此劇告訴我們可以從多種角度去解讀故事的起因。
在商業和法律方面,這又涉及到合同法,想要了解學習合同法同學的一部入門級影片。
我們會直面感受到合同有效和無效的認定以及其中不合理條約導致變換的套路,夏洛與安東尼奧之間的合同法中,隱含著對他人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的條件,並且不能流下一滴血屬於合同中不可實現的內容。
這是安東尼奧最後擺脫噩運的關鍵。
在文藝復興時期高度法治的威尼斯,這張合同的漏洞既保護了俠義之情,又維護了威尼斯城的法治形象。
▌《華爾街Wall Street 》
1987 主演:查理·辛 / 邁克爾·道格拉斯
這部電影揭秘了神秘的華爾街。
華爾街每天都在上演著沒有硝煙的戰爭。
巴德是紐約大學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也在這片戰場上捲入慾望的漩渦。
「貪婪不好聽,卻是好東西。」這是這部影片中最經典有名的台詞。該影片中涉及到了證券法中的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公司並購。
獲取市場信息為什麼會違法,非法獲取的信息又是怎麼進一步操縱市場,公司並購過程中會帶來哪些利益、管理許可權的轉移,都是這部影片中的內容。
這部影片也給我們透露出:在兇殘的資本追逐中,金錢是衡量是否成功的標准,但是價值觀的底線是能否守得住是這份成功的是否守得住的最後一道防線。
華爾街,在燈紅酒綠,推杯換盞之間,背後還有一片看不見的墳墓。
▌《華爾街:金錢永不眠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2010 主演:邁克爾·道格拉斯
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最終都是先研究人心和制度,反過來才能駕馭金錢。
這是延續上一部《華爾街》的又一經典力作。
馮侖說,錢是有腿,有性格的,也是有氣味的。
要感受這句話,必須要看這兩部華爾街電影,金融光鮮亮麗的背後,也有人性的抉擇。
同樣,會涉及到到第一部證券法的內容和股權等問題。在教科書之外也能看到金融玩法如此多的案例。
▌《商海通牒Margin Call》
2011 主演:凱文·史派西/保羅·貝坦尼
約翰·塔爾德說,在這行里,只有三種方法能生存下去:要麼是第一個、要麼最聰明,否則就去行騙。
這部影片用17天拍出24小時內發生的故事,時間效率堪比金融投資界的爭分奪秒,但也不能遮掩這是一部好影片的事實。
故事背景是2008年那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前夕,華爾街一投資銀行的分析師突然發現公司的財產評估有著巨大的漏洞-購買了大量現在已經不值錢的證券,即將導致銀行破產。
公司高層連夜開會後決定將這些不值錢的證券一低價格拋售將風險轉移。銀行短暫躲過了破產的災難,但是引發的一連鎖反應卻接踵而來。
2008年,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的倒閉,讓人們開始對「太大以致不能倒閉」潛規則產生了懷疑,也開始感受到在金融危機到來時,人人都想自保卻無能為力,讓人開始懷疑金融的本質難道是「騙」。
當股市動盪時,清倉、加儲該如何抉擇,怎樣才能讓損失風險降到最低,這部影片中會有涉及。
▌《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
2011 主演:詹姆斯·伍茲 / 約翰·赫德
同樣是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家政府機構角度該如何從大局應對呢?
美國財政部長、美聯儲主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英國監管機構,甚至還有股神巴菲特的身影,展示了危機到來時全球金融屆權力最大、最精英的人才是如何扭轉世界金融的。
全球頂尖金融機構中不同觀點的碰撞,各種專業名詞狂轟濫炸,視角迅速切換,讓你對自己的金融知識瘋狂補一次課。
並且讓你感受金融危機到來時的緊張感和他們在焦慮中那份對自己學識經驗的自信。
最重要的是,深刻地體現了金融界默認的規則:太大了,以至於不能倒下,否而後果不堪設想。
▌《大企業The Corporation》
2003 主演:Jane Akre / Ray Anderson
前者是加拿大紀錄片,對企業進行解構和人格剖析;後者是中國的紀錄片,是一部探討公司制度的紀錄片,水準之高令人驚嘆,其導演還製作過《大國崛起》,《復興之路》。
《大企業》講述的是企業的屬性,企業之對於個體,國家,社會甚至全球發展存在的意義以及在不同體制下自身定位的問題。
《公司的力量》主要討論了公司制度與經濟、社會、科技、人文之間相互促進影響的關系,以及中國企業如何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進行更好的發展,直面經濟學者的談話。
這兩部紀錄片可以稱作是「企業起源」和「企業進化論」,無論是企業高管、職員,還是創業者,建議仔細觀看。
▌《造雨人 The Rainmaker》
1997 主演:馬特·達蒙 / 丹尼·德維托
一位年輕律師接到人生中的第一份案子:他和一位無助的母子面對醫療保險公司拒絕賠付,還有對方辯護律師的不擇手段,如何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正義與良知的彰顯,不是什麼特別的劇情。
保險中權利義務之間的關系,保險利益的范圍以及目前有人提出後悔權的建議是否荒誕,都是我們需要認真對待思考的。
大多數人的一生,是和大大小小的未知風險作斗爭的一生,保險,是風險來臨時的一根救命稻草。
▌《詐欺獵人映畫 》
2008 主演:山下智久 / 竹中直人
一場欺詐與反欺詐之間的斗爭,有一種黑吃黑、碟中諜的感覺,「世界上有三種騙子,白鶴的只是騙取錢財,紅鶴的會騙走你的心,而黑鶴的則是他們的獵人,那就是我。」
這部影片中涉及到票據、公司簽章與破產欺詐。票據、公司簽章這種條條框框卻又圍繞在我們身邊很重要的東西,用電影入門了解一下。
票據是代表一定數量貨幣請求權的有價證券,即貨幣證券。擁有支付、匯兌等功能,具有流通、佔有、設權等法律屬性,一定要重視。
▌《門口的野蠻人 Barbarians at the Gate》
1993 主演:James Garner / Jonathan Pryce
該書以1988年美國第二大煙草公司RJR融資收購餅干生產商Nabisco的交易為背景,呈現出一部驚心動魄的商業大戰。
在這部影片中,既可以看到主人公羅斯?約翰遜依靠自己強大的推銷能力從一位賣報的小行家成長為名CEO的商業傳奇,也可以看到後期投資過程中的爾虞我詐,為了收購熱衷於拆散一家公司的狂熱。
CEO注重公司存亡和發展,股東在意自己股權的價值,這是一個永遠都不可能改變的隔閡。
在這部影片中你會明白,金融固然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但有時候還是需要談判的技巧和隨機應變的靈活度。
如何利用「杠桿」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
▌《貨幣背後的秘密Hidden Secrets of Money》
2013 紀錄片
對於想要學習了解貨幣知識的同學,強烈推薦該紀錄片。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貨幣呢?若干年以前小島上有自己刻畫標志的石頭?黃金?還是僅僅只是擁有一串編碼和數字的紙張。
貨幣是用於物品交換的一種媒介,還是一種本身就具有價值?如今經濟學中更多的考慮到經濟變數和政策變數,以防止貨幣通脹或通縮等問題。
在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等職能等概念也是各有觀點。前段時間大熱的比特幣、區塊鏈又是什麼?
看完這部紀錄片後,會讓我們對於貨幣有一個最核心的認識,不再是碎片化的經濟知識汲取,幫你梳理形成一個自己對貨幣最核心的理解體系。
END
2. 有沒有關於商務談判的電影,電視劇,要說明具體時間和集數
有部1998年的電影「王牌對王牌」,還有個視頻是「大染坊」里程老闆和藤井有關滯留布匹的談判很不錯,優酷有專門一段視頻,名為「談判中的高手對決」
3. 8部不同情境的談判電影_值得看
一部電影要在劇情上有高潮迭起的情節轉換,正派與反派的對抗絕對是最常運用的方式之一,而正邪也分很多方式去營造對立,緊張的「談判」絕對是刺激觀眾同時可以營造故事深度的手段,回顧過往,有許許多多經典的談判電影,在不同的時空背景、運用各種不同的談判方式達到最終的目的,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8 部不同情境的談判電影,希望大家喜歡!
8 部不同情境的談判電影
《空軍一號》:先發制人
由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和「變色龍」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主演的《空軍一號》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美帝電影,描述美國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被恐怖份子里應外合挾持,白宮與機上的人質必須保持冷靜與反派談判,以保總統與國土安全,怎料總統為了保護家人,居然偷偷留在機上,一邊談判、同時也和白宮商討解決方法,同時身體力行的一步一步救出自己的幕僚與家人。在每一個回合中都主動出擊,甚至多點布局,不給對方喘息的空間。
《逃離德黑蘭》: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由本·阿弗萊克(Ben Affleck)自導自演的作品《逃離德黑蘭》以精彩的場面調度在當年獲得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殊榮,片中飾演人質危機專家的班,為了要解救困在伊朗的美國大使館官員,假借要去當地拍攝一部名為《ARGO》的電影,完整的准備了劇本、分鏡表…等前製作業,抵達伊朗之後再偷偷的把這些藏匿在加拿大大使館的人質引渡回到美國,正所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在談判的過程中,可以用虛招引起敵人的注意,在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方式達到本身的目的。
《生死時速》:處變不驚,臨危不亂
基努李維(Keanu Reaves)主演的經典動作電影《生死時速》(Speed)其實也是一部典型的談判電影,由 丹尼斯·霍珀(Denis Hopper)飾演的反派在由他精心設計的恐怖行動中,一直都是處於上風,除了能夠遠端遙控整輛巴士的人質外,更是縝密的攻擊敵手,殺害了基努李維的搭檔,不過這個悲劇也是本片的重要轉折點,基努突然發現了他為何可以精準的知道車內發生的事情以及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飾演角色的衣服,證明他臨危不亂同時處變不驚,利用這點讓整起事件逆轉。
《王牌對王牌》:保持客觀、追根究底
塞繆爾·傑克遜(Samuel L. Jackson)與金獎影帝凱文·史派西(Kevin Spacey)演出的《王牌對王牌》(The Negotiator)本身就是一部標准談判電影,講述兩位芝加哥首屈一指的談判專家的對抗,山謬飾演的角色因為被壞警察陷害而陷入了無退路的窘境,他希望找來凱文飾演的分區談判專家來和他對話,一部分是認為他有被說服的可能,一部分則是局外人較能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骯葬面」,而凱文也確實保持客觀,追根究底,不因為表面而忽略了真相;在談判的過程中,其實也要避免被敵人的障眼法迷惑,親身調查找出答案才是正確的方式。
《局內人》:准備周全,處之泰然
斯派克·李(Spike Lee)的作品《局內人》(Inside Man)是一部非常不一樣的人質綁匪電影,也是一部特別的「搶匪電影」,除了犯罪動機是本片最大的伏筆外,整個犯罪過程也可以從飾演的演員克里夫·歐文(Clive Owen)中感受到他的從容,如同他在電影所說的「整件事我一定做得到,問題只是我是如何做到的?」在他與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飾演的談判專家對峙時從未處於下風,說明了「事前准備」是多麼重要,而處之泰然之態度,也可以塑造本身無法撼動的態度。
《狙擊電話亭》:道德審判,心理掌控
身為一個談判電影,《狙擊電話亭》的特別之處在於身為觀眾你很難在劇情中分別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因為好人有他可恨之處,而壞人也有他合理的動機,不過飾演狙擊手的基弗·薩瑟蘭(Kiefer Sutherland)整個故事都如一個「上帝之聲」在批判柯林法洛(Colin Ferrell)的人生,就算他是一個如罪犯般的拿著槍指著他,他經由道德的審判與心理因素的掌控,使得他從頭到尾都居上風,甚至最後消遙法外。
《虎膽龍威》:不屈不撓,出其不意
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於 1988 年主演的動作經典《虎膽龍威》描述一個「很難死」的紐約警探約翰麥可連,本來要去洛杉磯看他的太太維系他的婚姻危機,沒想到陷入一場挾持人質事件,除了如藍波般的戰鬥力(或是如蟑螂般的生命力)外,他一路上和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反派頭目的垃圾話也成為了他談判的手法,約翰麥可連不屈不撓的精神造就他出其不意的反攻,一人幹掉了整批壞蛋,說明了在談判時,就算你的實力一開始沒有對方強大,但不要放棄、保持競爭力,對發也會被你的堅毅搞得非常耗弱。
《金錢怪獸》:口吐蓮花、善於觀察
由金獎影後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執導,找來也是奧斯卡得主的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朱莉婭·羅伯茨(Julia Roberts)主演的《金錢怪獸》(Money Monster)利用了美國金融問題當作背景而形成的人質危機,傑克·奧康奈爾(Jack O’Connell)飾演一名投資失利的藍領階級,闖進了一個股市分析節目要求這些當事人對股價崩盤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喬治克魯尼飾演的股市分析師李蓋茲擁有一口舌粲蓮花的投資話術,因為擁有廣大支持者而我行我素,驕傲自大,對於股市的預測結果從不負責,挾持事件發生當下他除了懂得運用自己優勢之外,更開始和製作人佩蒂合作引導綁匪放下心防,製作人也在危機處理中冷靜的觀察綁匪的個性與弱點,循線找到事實真相,解決問題。
4. 電視劇或電影中有哪些商務談判的片段
關於談判的電影
《王牌對王牌》又譯作《談判專家》,這部驚險的動作懸疑片是根據美國聖路易斯警察局處理過的一個真實案件改編而成,由加利·格里導演,塞繆爾·傑克遜,凱文·斯帕西聯袂主演。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制服罪犯,僅此一點,便足以令本片主人公丹尼引以為豪了。然而,誰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由談判專家搖身而變為劫持人質的「罪犯」?幸有另一位高手從天而降,與丹尼過足「談癮」,洗清不白之冤。王牌對王牌的挑戰,是智力與勇氣的角逐,是正義與良知的體現!
關於電影的理解
美國學者Fred Charles Ikle曾說過,不管背景或實質性問題如何,要舉行談判,通常必須要有兩個要素:必須要有共同的利益,必須要有沖突的問題。
《王牌對王牌》便將沖突與利益呈現出來,在談判中進行問題的解決。兩個頂級談判專家在這場談判中互相博弈,智慧交鋒,最終解決問題抓出幕後真凶。同時,影片也展現了作為談判者應具有的素質與技巧。
在影片中,丹尼是芝加哥警察局的談判專家,解救過無數人質,同時也拯救了無數罪犯,丹尼在影片開頭的一次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作為一個談判專家應該具有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豐富的知識。談判專家用看似普通聊天的方式,實質上卻在爭取著解救人質的時間,轉移著劫持者的注意力。
當然,整片的重點在於丹尼將利邦劫持後,丹尼與克里斯的談判。在這場談判過程中,丹尼充分展現了他的良好的心裡素質和豐富的知識,更要重的是他的談判能力和技巧。
丹尼的談判特點有4個:
1、丹尼要求與陌生人克里斯進行談判。即在談判中,丹尼選擇了一個合適的位置,這是丹尼的立場。因為他知道芝加哥警方早已是腐敗黑暗,警局中存在著想要治他於死地的人,既然有人能殺了尼克也就能至他於死地。正如丹尼在片中說的一樣,選擇克里斯是因為對於克里斯來說,丹尼是個陌生人。也就是說,選擇合適的對象,談判才能順利進行,丹尼才能達到他的目的。
2、利用情感因素,獲取他人同情。在交涉過程中,丹尼通過表達自己與警員的關系,生死與共博得了警員們的同情。在克里斯趕路的同時,丹尼再次表明自己想要證明自己清白的強烈願望與現實中警局內部治他於死地的現狀。丹尼的強硬向這群人施加了壓力,不敢輕舉妄動。這也使得Palermo沒有扣動扳機來殺他。
3、獲得輿論的支持。丹尼讓公眾的壓力迫使對手無法輕易打倒自己。盡管知道自己在公眾的嚴重因莫須有罪名成為眾矢之的,丹尼仍然讓人們站在道義與人質的角度上思考。他喊道;「我只需要多一點時間,他們就想殺死我,這就是芝加哥警方解救人質時最大限度保護人質生命的政策!」
4、找到利益的共同點,為談判創造條件。影片中丹尼與克里斯的兩次正面對峙的幾個細節體現著這一點。克里斯在進入丹尼劫持人質的房間之前下令將暖氣關上,迫使丹尼以一個人質交換。並且克里斯也提出自己的要求——人質安全,否則將終止談判。兩次談判中,兩人的共同利益就是需要談判這個平台,丹尼需要同克里斯談判拖延時間,找出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而克里斯需要盡全力保障人質的安全。
同時,影片還展現了其他的談判技巧。例如,丹尼要求克里斯20分鍾內趕到市政大樓,但是聽見克里斯的手機發出電池不足的聲音,丹尼知道克里斯並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並向克里斯提出,表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拆穿克里斯的小把戲,來震懾對手,使自己在談判中處於強勢地位。還有,丹尼假裝殺死攻擊他的人以此威脅暗處的壞人不要以為他不敢殺人,以此威脅。目的也是為了給自己的談判的優勢地位增加籌碼。在談判過程中,克里斯急於結束談判,讓人冒充告密者,想要騙丹尼,卻被丹尼揭穿。可見兩個兩個談判專家都在用著各種技巧——顯示強硬,威脅,騙局與揭穿騙局,迫使對方有求於自己使談判的優勢在雙方之間轉移。
從《王牌對王牌》這部影片,我們可以學到以下談判技巧: 1.確定談判態度;2.充分了解談判對手;3.准備多套談判方案;4.建立融洽的談判氣氛;5.設定好談判的禁區;6.語言表述簡練;7.做一顆柔軟的釘子;8.曲線進攻 ;9.談判是用耳朵取勝,而不是嘴巴;10.控制談判局勢;11.讓步式進攻。
談判是一門學問。在此片中我深有體會。片中的兩位王牌的談判對決用到了上課講到的許多內容,在談判中對彼此內心的揣摩與博弈讓此片變得異常精彩,同時在結合課中內容再次觀看這部影片時,我對影片有了更專業的理解,更加專注於王牌的談判過程,欣賞並學習他們的談判技巧,讓我受益匪淺!
5. 關於談判的好電影/電視劇有哪些
電視劇《談判專家》《怒火街頭》(香港)《金裝律師》(美劇)個人覺得律師類的都有談判情節
電影《王牌對王牌》(個人覺得經典)
《永不妥協》
《燃眉之急》
《人質危機》
望採納~~
6. 有沒有關於商業談判的電影,介紹幾部吧
以下是我給你摘錄的幾個國外關於商業界的影片,希望能幫到你一點點
other peoples』s money 1991
商業法,企業兼並,商業訴訟規范,商業流程,兼並重組流程等。也是一個基於美國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美國商業自由市場中到處充滿了利己行為與利他行為的沖突,矛盾。也恰好是這些沖突和矛盾中可以學到不同的人的心思,不同的人的動機,以及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手段。
商業法的學生,商科學生,法律學生必看。
barbarians at the gate 1993
當一個大師級的銷售高手銷售的產品是他的公司的時候,你要小心了,因為你面對著千載難逢的機會,那就是發大財的機會。看好他的公司的股票,立刻購買,無論多少錢都要買,因為眼看著他將這個公司的股票從40推到100,一個夜晚並不漫長,一個夜晚讓有錢的更加有錢,貪婪是商業資本主義社會無法迴避的主題,當然也無法忘記,每次貪婪遇到正直,為什麼贏的總是貪婪。
現代公司政治,公司價值,投資機會,銷售技巧等都是這個影片貫穿始終的啟發。
the hudsucker proxy 1994
一個緩慢敘事風格的影片。一個票房不怎麼樣的影片,一個懂商業的人說好的影片,一個社會大眾看不懂的影片。一個公司的老闆自殺了,似乎特別符合現在的蕭條期的潮流。然而,老闆自殺了,其公司還蒸蒸日上呢,董事會的實權人物開始行動,行動的目的當然是私慾橫流,監管呢?正直呢?
公司治理,企業董事會操作實戰等都是這個影片不可多得的實戰教案。學吧,從血淋淋中學到教訓,並用來治理好自己的大型企業。
In Good Company (2004)
想成為全球級別的公司,怎麼能夠不看這個影片,至少5次以上呢。大公司都是通過收購來長大的。你會收購嗎?知道收購後銷售主管是怎麼想的嗎?知道銷售人員背後議論什麼嗎?聯想收購IBM失敗的核心因素就是根本沒有看懂這個影片。你看得懂嗎?當公司與公司之間發生買賣的時候,公司一元的你,位置在哪裡?
鏈接:http://wenku..com/view/6f8499d8ad51f01dc281f1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