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周星馳的老電影為什麼有4k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周星馳的老電影為什麼有4k

發布時間: 2022-12-29 14:37:15

① 為什麼周星馳有些電影沒有720p高清

周星馳的經典老片,那個年代技術達不到這么高清。也就是說那會兒還沒有這個概念呢。所謂的高清也只是相對的。放棄吧

② 最近網上出了好多周星馳老電影4K高清,怎麼做到的

大多都是修復的吧,
但是效果也不會太好的,因為母片就不是很好的效果,再怎麼改也不會像現在拍攝的那樣。

③ 為什麼九幾年的電影還有藍光的

歐美日韓的90年代電影都是拿膠片拍攝的,按現在的解析度來說,膠片解析度甚至有4k,8k這么大,只要保存完善,後期可以重新花錢轉製成藍光,色彩也非常完美。
大陸好多老電影沒有保存膠片意識,所以沒有藍光。

④ 星爺的電影為什麼沒有4k修復

版權原因。周星馳的電影因為版權原因導致沒有4k修復,周星馳(StephenChow),男,1962年6月22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浙江寧波。香港導演、編劇、製作人、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

⑤ 為什麼老電影用4k解析度播放會有重影呢

因為以前老電影它本身就不支持事變的解析度,所以導致播放出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正常的。

⑥ 周星馳的《功夫》和《功夫3d》有什麼區別

一、觀看維度不同

《功夫》是2D的,而《功夫3D》是3D的,觀看維度不同,後者需戴上3D眼鏡觀看。

二、觀看效果不同

《功夫》特效是早期的2D,觀感普通,而《功夫》3D讓人身臨其境,感受深刻。

三、觀看時間不同

《功夫3D》相較於《功夫》最大的不同是周星馳導演在片中增加剪輯版,除此以外,3D轉制,視效升級,畫質修復也帶給觀眾與眾不同的感受。



(6)周星馳的老電影為什麼有4k擴展閱讀

《功夫3D》製作過程

《功夫3D》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調整過畫面和配音效果,據周星馳的御用配音石班瑜介紹,《功夫3D》將每一幀每一幀的畫面都重新摳圖製作,因此有許多音效的處理方式,比舊版本更立體,過去從一個地方傳出來的聲音,現在將從四面八方傳出。

《功夫》作為周星馳電影中特效最多的,在轉制3D過後也更加過癮,武器直沖著觀眾飛過來,是十年後的另一種享受。

參考資料

網路--功夫3D

⑦ 周星馳電影作品全部

周星馳電影作品10部是《捕風漢子》、《賭聖》、《逃學威龍》、《大話西遊》、《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西遊·降魔篇》、《美人魚》、《長江7號》。

1、《捕風漢子》

影片講述一名父親將意外拾獲的外星玩具狗當做禮物送給兒子,從而讓父子兩人的生活發生變化的故事。

周星馳介紹

周星馳,1962年6月22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浙江省寧波市,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商人,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

⑧ 為什麼80年代電影跟現在4K電影一樣高清呢

你說的是膠片電影吧。如果是老電影,比如七十年代,甚至更早,比如邵逸夫的電影等。35毫米膠片像素相當於4千萬像素,現在4k也就是8百萬像素。所以實際上膠片像素更高。不過現在數碼設備也在增強,新型攝像機像素和色彩已經超過了老膠片。還有不能和手機像素對比,因為手機攝像頭太小,也就是綠豆大,綠豆大的感光元件是無法和35毫米膠片比較的,35毫米膠片相當於35毫米的感光元件。所以手機上億像素依然畫質差。提高畫質首先要感光元件夠大,然後是像素足夠,膠片這兩個方面都有優勢。

⑨ 電信4k電視如何點播周星馳的電影

電視貓視頻就很不錯,視頻源豐富,還有直播。沙發管家裡就有。用U盤裝個沙發管家,裡面直播,視頻,點播,特色視頻應有盡有,並且一鍵下載簡單輕松!

⑩ 以前VCD感覺很清晰,為什麼現在有些視頻用電腦看感覺畫面慘不忍睹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配置了第一台電腦後,我就喜歡用電腦看VCD,此後在看電影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下來,因此我覺得還是有資格來聊聊題主這個問題。我這里就不以VCD舉例了,我就直接拿我的DVD播放器來說吧!

2002年前後我買了DVD機器,然後接家裡的電視機播放D5或者D9的電影觀看,當時覺得這畫面爽,清晰的要死。但是,當我到2007年購買了第一台40寸液晶電視後,再拿出幾年前的D9片子來看的話,立馬就覺得這DVD畫質咋這么差啊,和早前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啊。

為何同樣的DVD播放器,同樣的碟片,結果接在不同的顯示設備上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這顯示設備的解析度關系。

解析度低導致在高清設備上畫面慘不忍睹

我第一台液晶電視是1920x1080的全高清解析度,而DVD的解析度最高僅僅到 720x480(NTSC)或720x576(PAL),用通俗的話說DVD的解析度僅僅是480P,不要說和1080P相比,即便是和720P相比也相差了近三分之二。

將一個低解析度畫質的片源拿到高好幾倍的高解析度顯示設備上播放, 也就意味著很多缺失的細節畫質會被高解析度設備一覽無遺的放出來,最終這 呈現出來的畫質必然讓人慘不忍睹。

而傳統的CRT電視機其顯示解析度一般也就是720x576或者720x480,部分甚至只有640x480,這和DVD電影所提供的畫質是相當的,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能看到的畫質就不會覺得有丟失,整體看上去還是很清晰的。

CRT傳統成像有自身優勢

不過這里還得提一點,CRT電視機是模擬信號,成像是使用電子槍逐行掃描組成,這種模式下電視機本身具備類似液晶顯示器的反鋸齒、HDR以及次像素渲染等功能,整體上讓你感覺到畫質相對很清晰。因此,傳統的CRT電視或者顯示器在色彩還原度飽和度,動態畫面上依然具有一定的優勢。

Lscssh 科技 官觀點:

現在,我想題主應該能明白為何現在再看之前的碟片會覺得畫面很慘淡了吧!如果你拿4K電視機看慣了4K電影,然後再回過頭去看1080P的電影,你一樣會覺得這1080P畫質怎麼這么差。

最後想說,人對於音質或許聽不出好壞,但對於眼睛能看到的畫質絕對「喜新厭舊」,看過4K、藍光這樣的更高清畫質後,你一定會嫌棄1080P畫質。

記憶最深的,是用VCD看了周星馳的《逃學威龍》,那是我第一次接觸VCD,就覺得很神奇。以我有點模糊的記憶,那時候確實能夠感覺到VCD很清晰。

實際上,那時候最貴的並不是VCD,反而最昂貴的是DVD,而且後者的畫面更清晰,VCD,也叫影音光碟(Video Compact Disc;VCD),是一種在光碟(Compact Disk)上存儲視頻信息的標准。

然而,現在看來,VCD的解析度真的低的怕人,解析度為352x240像素。實際上,VCD的畫質很差,一個是因為解析度不高,另一個是當初在制定標準的時候,它的VideoBitRate(視頻流),被限制在每秒1.15Mb。

VCD在播放如果出現了質量比較差的時候,會顯示畫面停頓或者一些模糊類似馬賽克的情況,因為VCD是將影視信息壓縮的光碟,解壓縮後的圖像數據逐幀傳送給顯示器,顯示器按每秒 30幀(或25幀)的速率一幀接一幀地把畫面顯示在屏幕上,就出現了圖像運動。可是,當相鄰幀變化太大時,容易出現模糊畫面。

當然,我們當時覺得清楚,是因為沒有參照物,而且當時的25寸或者更低的尺寸,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斷。

以前覺得VCD很清晰,更多的還是因為當時沒有更好的顯示設備,VCD的解析度很低,只有大概352*288,但是當時的主流電視解析度也不過是480P左右,這樣電視物理解析度和VCD影片解析度接近,實際播放效果也會相對不錯,盡管現在看來顆粒感很強,但是在當時看起來圖像還是很清晰很銳利的。

然而現在的電腦顯示器至少也是1080p解析度,比VCD的解析度不知道高了多少倍,這樣把352*288的圖像強行放大到1920*1080的顯示器上自然是模糊一片,別忘了液晶顯示器對畫面點對點的效果很敏感,實際效果只能變得更差。

還有觀看距離的影響,過去看電視都在客廳里,人眼距離電視的距離都有好幾米遠,這樣即使電視和VCD的解析度低也不至於暴露的這么明顯,但是電腦顯示器距離人眼可能就不到一米的距離,這時候VCD的畫面表現就會一覽無遺,碩大的像素塊,模糊的色彩在高清顯示器上自然是沒法看的。

不過,如果不把VCD畫面在顯示器上強行放大的話,在一個小窗口下看的效果恐怕還可以接受,說白了,受限於當時的硬體條件,能看個VCD就很滿足了,現在動輒1080p和4K顯示器,人們習慣了之後自然難以回到過去。

朋友vcd的解析度很低,也就是清晰度很低,你之所以感覺以前的vcd清晰,是因為以前我們在觀看vcd的時候一般都是用那種crt電視,也即是屁股很大的那種電視,一方面是我們離電視比較遠,離遠看看不出畫面的顆粒感,感覺清晰點,另一方面那種crt電視本身色彩還原度就比現在的液晶電視要好多了。

而現在用電腦看視頻,我們的眼睛離屏幕只有二三十厘米,可以看到更多的細節,也能看到畫面的顆粒感,如果離遠看應該就清晰多了,比如你把vcd的視頻拷貝到u盤然後插入55寸液晶屏幕播放,你坐到沙發上看看就感覺還可以了,也比較清晰了。

第一,最重要的,顯示器。當年是對解析度不敏感的顯像管電視,而現在是對解析度對應極其敏感的液晶顯示器。而且當年的電視尺寸,最普及的是21寸和25寸。在這個尺寸的顯示效果非常好的顯像管電視上,距離還是客廳,看vcd確實感覺觀感可以。而且還有就是,當年的顯像管電視的畫質就是很好啊!要不為啥當初東芝等日本廠商完全看不上液晶非弄等離子呢!所以在那個片源的前提下,當時的顯示設備,要比現在的設備出色太多太多。

第二,那個時候的畫質,本身也比較弱。不說解析度這種,摻雜上壓縮等問題的情況,單純說碼率。按當年700兆的容量,兩張一部電影,碼率也就不到零點幾兆。換成新的介質比如網路視頻,和現在網路上的清晰畫質好點,比高清差點,比超高清差不少。也就是說當年你看vcd的觀感,應該類似現在看優酷選第三檔次清晰度。而藍光1080p光碟的不壓縮碼率,大概35兆到50兆,iptv電視的碼率大概10兆。從這個最硬的指標也可以看出來,當初的視頻就是素質一般的。還有就是,那個年代誰重視畫質呢?反正我沒聽誰為了畫質好買索尼,東芝vcd的。只知道為了看盜版盤更爽,一定要買國產的超強糾錯vcd!

其實這個問題說白了是由於一個名詞:

看清楚了,是閾值,不是閥值。

很多人會以為是「閥值」。

說說我的經驗,以前小時候玩俄羅斯方塊的 游戲 機,這是開始:

然後我後來玩了一個萬千網友年少時心裡的夢:

GBA▼

沒見過世面的我,當時見到這貨驚為天人:彩屏,半反射式TFT顯示屏(太陽底下最清晰)解析度超高,效果太棒了。

240*160...

記住這個解析度...後面要考。

熊孩子如我,當然不會在追求掌機的道路上止步,後來我買了什麼 游戲 機呢?

答:PSP2K

吶,就是下面這貨:

480*272

當時PSP可以播放視頻,簡直就是一個智能版MP5,甚至當時有個說法是,男人只需要一台NOKIA1100和一台PSP就可以包辦所有的事情(逃

那個屏幕效果,我當時記得也是很清楚,非常絢麗。

這個時候我就體驗到了閾值這東西的魔力。

因為我雖然手上玩著PSP,但是我仍然懷念以前陪我度過年少時光的GBA,就是第2點那貨。

而PSP很強大,能裝GBA的模擬器,當我裝好模擬器以後,開始踢我玩GBA時最愛玩的FIFA的時候,我猛然發現,GBA的解析度太感人了。

完全無法踢,享受不了 游戲 。

於是我就玩了一會GBA的模擬器就受不了回去踢PSP上面的實況足球了...

有一說一,GBA模擬器上面的馬里奧賽車還是挺好玩的,在PSP上雖然解析度感人,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可玩性。

960*640...

後來有一天,機緣巧合,我翻出了我壓箱底的PSP,就是那個解析度480*272的東西。

開機以後,我發覺那屏幕啊,滿滿的顆粒感,而且拖影嚴重。

簡直沒法看。

所以,人類的閾值是個非常可怕的東西,白話說,你只要適應了更好的東西,你就沒法再回去過苦日子了。

老祖宗的智慧 :由儉入奢易啊...

你說當年720P就覺得清晰不已,後來又出來1080p, 然後是2K,現在是4K,而且現在已經在搞8K了。

你怕不怕?人類將來總有一天會被自己的閾值設定給玩死啊...

最後感謝閱讀,別嫌我啰嗦啊,在家都淡出鳥來了(再逃

萬變不離其宗,決定視頻清晰度的是一個叫做解析度的參數。在相同的面積里,解析度越高,物體的密度越大,在相同的距離看上去也就越清晰!

標准VCD的視頻解析度是352×240,這是指在顯示器上顯示一幅畫面中的像素點,橫向是352個像素,縱向是240個像素,其實這個解析度放在現在簡直是慘不忍睹,我們目前使用的手機最低都是1280×720。在小時候並沒有更多更高解析度的圖像,並且也並不會像看電腦一樣離得這么近,再加上當時的電視顯示面積本身不大,所以看上去電視的畫面比較銳利,比較清晰。

我們現在的22寸顯示器一般都是1920×1080p的解析度,這比VCD的352×240的像素解析度要高很多,如果把同樣片源的畫面放在1080p的顯示器的上來播放,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按原畫面大小播放,這會造成顯示器上只顯示一小塊的畫面,第二種就是滿屏播放,然後你會發現在我們小時候看的很清晰的畫面,同樣變得慘不忍睹。

VCD格式統一,一張光碟在600兆左右,裡面的內容基本播放時長為1小時左右,這種統一的格式反映在視頻的質量上就是畫質基本一致,而現在看視頻基本來源網路,視頻的格式五花八門,有的是為了節省存儲空間被各種壓縮出來的,畫質就有可能比VCD的畫質差了,但大體上是應該強過VCD的

以前?從來就不清晣,最好的VCD以「活動圖像壓縮一」技術,就清晣度而言,最高是240線,何況你未必達到這最高的要求,廣播級圖像是480線,正版LD也是480線,而DVD的「活動圖像壓縮二」技術,輕松達到500線,比LD與廣播級的圖像還要清晣,之後就看你看圖像設備的解像度了,電腦的顯示器,在靜止與文字顯示解像度比電視,包括液晶、等離子與玻璃屏都要高,但在活動圖像的響應時間慢,到現在,那怕最高級的電腦也未解決達到我們看電視的響應時快,液晶的「拖尾」現像,與等離子與玻璃屏放在一起播放同樣的圖像信號,就一目瞭然了!

用數據分析一下:VCD格式4:3解析度為352×288=101376(十萬像素)現在普通藍游標准16:9,解析度1920×1080=2073600(二百萬像素),超清4K標准3840×2160=8294400(八百萬像素)。如果用1080的顯示器觀看十萬像素的東西時,就是把十萬像素強行拉申到二百萬像來看,只能看到無限噪點與四方格。更別說用

4K或8K格式電視來VCD慘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