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莊子試妻是什麼意思
莊子試妻出自元明時期的宗教寶卷, 莊子休跟隨神仙師父修仙未成既回家,在途中遇見觀音菩薩變化的年輕寡婦扇墳。詢之始知為其夫生前曾囑其在墳頭土干後改嫁。莊子休助其扇干。回家後對其妻田氏說知,田氏斥此女急於改嫁醜行。莊子想試田氏,即詐作死去,卻化作年輕之楚國王孫來吊喪。楚王孫風流調悅,田氏竟欲嫁之。臨合否時,「楚王孫」突然患病,需人腦醫治。田氏劈棺取腦,莊子復活,田氏羞而自隘,莊子被觀音菩薩點化得道。後被明代小說家、宗教家改編紅極一時,至日統時期為達到虛無中國聖賢的目的多請名角演出而紅遍大江南北,對老百姓影響極深。民間佛教並發展出《觀音靈簽‧莊子試妻》。
莊子試妻的出現這當然是糟蹋聖賢,惡搞莊子。這個以假死來考驗妻子的故事,是典型的男性單邊主義,要求女人從一而終,但卻很投和舊式男人的趣味,近代被改編為京劇《大劈棺》,又被搬上銀幕,叫《莊子試妻》,是最早的港片。現在又有美國版的話劇,德國版的歌劇,都叫《莊子試妻》,據說表現的是東方式的夫妻幽默。莊子對生死的思考,他貌似滑稽卻寓意深刻的行為藝術,也化為了笑談。
『貳』 大劈棺 是什麼意思
LZ好,國人常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據考證,大致有以下幾個可能的來源:
一、源於戰國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歷史人物叫蘇秦,是個縱橫家。他說服韓、魏、趙、齊、燕、楚六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
正當蘇秦在齊國積極效力的時候,遇上了刺客.蘇秦被當胸刺了一劍,當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齊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生氣,立即下令捉拿兇手.可是刺客已逃得無影無蹤,到哪裡去捉呢?齊王靈機一動,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計.他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還讓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屍體,弄得滿頭滿臉都是血.然後把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城門口,張貼出黃榜,上面寫著:「蘇秦是個大內奸,死有餘辜.齊王一直想殺了他,卻沒想到什麼好的辦法.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齊王下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鉤.竟有四人前來領賞,而且他們都一口咬定:蘇秦是自己殺的。於是士兵把他們「請」到齊王跟前.齊王見到他們四個人,恨得咬牙切齒.可他還是煞有介事地問:「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麼個分法?」 這四個人不知道中了計,還高興得立即回答說:「這好辦,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齊王一聽他們還樂滋滋地想著賞金,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這四個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殺了。而真正的刺客,據說是秦國派來的殺手,早就逃回秦國去了。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人們常用它來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財色所迷惑的人。
二、源於民間傳說
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小兒子寫二百。」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四、源於推牌九
牌九系一種賭具,其中有「二板」(四個點)和「么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後來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習慣上又稱為「二五仔」。
五、源於街機游戲
源於90年代流行的街機游戲「街頭霸王」,出自於90年代的一個街機游戲叫「街頭霸王(street fighter)」,二百五這個詞也是那個時候流傳開來。是一個格鬥游戲,當一方以滿血打敗另一方時,系統會出示一個英文PERFECT,由於系統發音不標准(日本做的游戲,日本人配音),讀音非常像「二百五」,於是就流傳開來。直到今天,在格鬥類街機游戲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稱為「二百五」,從90年代玩街機的朋友都知道。至於為什麼現在「二百五」有傻瓜的意思,也不是原來的本意了!
另外,第四點里,香港里的二五崽是「叛徒、背叛」的意思,跟二百五毫無關聯。
六、其他說法
據某中學語文書記載,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從前有一個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賣傳家至寶,寶物上寫「賣盡二百五十八兩」,結果他賣的時候有人和他討價還價,硬是只給250,他想250就250,於是賣得金子250兩,很多人笑話他少要了8兩金子,笨蛋一個。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做事糊塗的人稱為二百五。
到了現代,據說有人學唱歌星伍佰的歌,怎麼也學不象。別人說他頂多算半個五百。
山東滕州方言「半熟(讀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這里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稱為「半熟(讀作『半浮』)」。
話說「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個很古老的詞,不用說《爾雅》、《說文》、《康熙字典》不載,即便《辭源》、《辭海》也不見蹤跡,只有《現代漢語詞典》收有詞條,卻也未標明出處,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雜劇《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頭記》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讀書人。」何謂「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比喻一知半解卻好人前賣弄,也叫「半吊子」。其實,《現漢》只說對了一半,且拐了一個「彎兒」。「二百五」說的是「錢數」,與「半吊子」的關系更密切些。
如同「馬大哈」源於馬三立的相聲《買猴》,俗語「二百五」的「根兒」恐怕也要從文藝作品中去尋。在稍早的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發表於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製作了由張石川執導的電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廟》。丁楚鶴出演主角「二百五」,這個第一次走進上海的農民,由於不懂規矩,傻氣四溢,鬧劇不斷,被演得惟妙惟肖,給人印象極深,此後「二百五」不脛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陳獨秀在《收回教育權》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電影公司又攝制了電影《二百五小傳》,描寫一位正直憨厚、愛打抱不平的評戲藝人,其綽號「二百五」。此後,「二百五」的「名氣」更大,幾乎傳遍全國。
另外,據著名戲劇人翁偶虹說,早年崑曲本有《蝴蝶夢》演繹莊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兩個靈童角色,頗有噱頭,反勝崑曲。京劇《蝴蝶夢》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於連泉)挑班演出不見出色。上海名丑劉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這一角色,獨創漆布長衫、坎肩、小帽,酷肖紙質,其功夫極深,被抱出場後,鵠立椅上,右手拿煙袋,左手彎胸前,歷時一刻,身無少動,觀眾詫為奇技,直呼其「紙人」。京劇《蝴蝶夢》有一對白:雜扮童兒道:「什麼人雞毛喧叫?呀,這個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錢買來的童男,怎麼活了?不要緊,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買的是紙的,我是個人,怎會一樣?」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錢,就是「半吊子」。從以上分析來看,猜測「二百五」一詞很可能產生於晚清民初。至於「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劇是一個古老的地方聲腔劇種,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由清代道光年間(1821年-1851年)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稱楚劇。楚劇有一出傳統小戲就叫《半吊子賣鞋》,是搬演一個綽號「半吊子」的鞋匠臘月三十賣鞋過年的故事。說明那時就有「半吊子」一說。 6941希望對你有幫助!
『叄』 求胡軍演過的所有電影和電視劇
電影作品
1990年《烈火恩怨》 飾演:蔡修明 導演:謝雨辰 1990年《惡狼與天使》飾演:朱 戈 導演:謝雨辰 1991年《黑 雪》 飾演:陸 亮 導演:李文化 李 妮 1992年《黑 火》 飾演:虎 哥 導演:李 妮 1993年《狂心滅情》飾演:大 偉 導演:董 玲 1994年《怒海紅顏》飾演:龍 二 導演:徐慶東 1995年《歌 手》 飾演:男主角 導演:霍建起 1996年《燃燒的慾望》飾演:許文正 導演:夢 繼 1996年《東宮西宮》 飾演:史小軍 導演:張 元 1997年《紅 娘》 飾演:杜 確 導演:黃建中 1998年《沖天飛豹》 飾演:凌知遠 導演:王 瑞 2001年《平原槍聲》 飾演:馬 英 導演:何 群 2002年《藍 宇》 飾演:陳捍東 導演:關錦鵬 2002年《金 雞》 飾演:葉子強 導演:趙良駿 2003年《無間道2 》 飾演:陸啟昌 導演:劉偉強 2005年《長恨歌》 飾演:李忠德 導演:關錦鵬 2006年《好奇害死貓》飾演:鄭 重 導演:張一白 2006年《落葉歸根》 飾演:卡車司機 導演:張 揚 2007年《魚不在水裡》飾演:程 宇 導演:劉雲松 2007年《集結號》 飾演:劉澤水 導演:馮小剛 2007年《赤 壁》 飾演:趙 雲 導演:吳宇森胡軍飾演的趙子龍 2007年《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飾演:張學良 導演:侯 詠 2008年《我的唐朝兄弟》 飾演:薛十三 導演:楊樹鵬 2008年《機器俠》 飾演:大 春 導演:劉鎮偉 2009年《建國大業》飾演:顧祝同 導演:韓三平 黃建新 2009年《花木蘭》 飾演:冒 頓 導演:馬楚成 2009年《十月圍城》飾演:閻孝國 導演:陳德森 2009年《用心跳》飾演:雜技班班主 導演:關錦鵬 2009年《讓子彈飛》飾演:男主角 導演:姜文 2010年《水滸傳》飾演:武松 導演:劉偉強 2010年《飛虎群英》飾演:男主角 導演:吳宇森 2010年《人魚帝國》飾演:東海四王子 導演:邁克爾-弗蘭奇
數字電影
2005年《楚漢風雲》系列 飾演:項 羽 導演:衛翰韜 邢樹民
電視劇集
1994年《費家有女》 飾演:高建設 導演:葉青醇 1995年《中國模特》 飾演:男主角 導演:周 鐵 1995年《東周列國·春秋篇》飾演:華元 導演:沈好放 1996年《辯護律師》 1996年《北京深秋的故事》 飾演:許文正 導演:滕文冀 1997年《危情時刻》(又名《驚天絕殺48小時》) 飾演:秦 川 導演:滕華弢 胡軍飾演的蕭峰1997年《麗人公寓》 飾演: 導演: 1997年《商海情潮》 飾演: 導演:李 兵 1997年《找不著北》 飾演: 導演:滕華弢 1997年《活得瀟灑》飾演: 導演:辛嘉潤 1997年《人生本色》飾演: 導演: 1998年《簽約季節》 飾演: 導演:智 磊 1998年《老虎、棒子、雞》 飾演: 導演:詹 軍 1998年《候車大廳》飾演:毛 毛 導演:英 達 1999年《滄海情仇》 飾演:劉天龍 導演:李 舒 1999年《我心換你心》 飾演:李樂天 導演:梁鳳儀 1999年《驚濤》 飾演:李桂林 導演:周 力 2000年《關懷》(特別說明:此劇胡軍只在出現兩集) 2001年《義無反顧》(又名《一號罪惡》、《生死與共》、《背叛》)飾演:程 浩 導演:史晨風 2001年《天網孽情》飾演:李亦東 導演:辛嘉潤 2002年《卧底》 飾演:吳建偉 導演:張進戰 2002年《中國足球》(又名《危機》) 飾演:於 毅 導演:程力棟 2002年《熱血痴心》 飾演:高 寒 導演:戚 建 2002年《天龍八部》 飾演:喬峰/蕭峰 導演:周曉文 製片人:張紀中 2003年《畫魂》 飾演:潘贊化 導演:關錦鵬 2003年《康定情歌》飾演 :洛 桑 導演:王小烈 2003年《楚漢風流》飾演:項 羽 導演:衛翰韜 2004年《一江春水向東流》飾演:張忠良 導演:江海洋 2004年《朱元璋》飾演:朱元璋 導演:馮小寧 2005年《歲月》 飾演:梁致遠 導演:劉 江 2005年《卧薪嘗膽》 飾演:夫 差 導演:侯 詠 2006年《西安事變》 飾演:張學良 導演:葉大鷹 2009年《金婚·風雨情》(原名〈金婚2〉)飾演:耿 直 導演:鄭曉龍 2010年《風語》編劇:麥家 合作演員:郭曉冬 孫寧等
舞台作品
1990年《運萊升降機》 1990年《打野鴨》飾演:齊洛夫(中戲畢業大戲) 1991年《等待戈多》飾演:弗拉吉米爾 1991年《畢西納晚會》 1992年《羅姆魯斯大帝》飾演:多個角色 1992年《哈姆雷特》飾演:伶 人 1992年《魚人》飾演:老教授 1992年《蝴蝶夢》(又名《大劈棺》)飾演:自在鬼 1992年《東宮西宮》飾演:小 史 1992年《舞台上的真實故事》飾演:報告會主持人 1993年《鳥人》飾演:查 理(B角) 1993年《陽台》飾演:羅 傑 1995年《軍用列車》飾演:葉謝紐克 1998年《保爾柯察金》飾演:保爾·柯察金 1999年《原野》飾演:仇 虎
『肆』 胡軍的 電影
1994年《費家有女》
1995年《中國模特》
1995年《東周列國·春秋篇》 飾演:華元
1996年《辯護律師》
1996年《北京深秋的故事》 飾演:許文正 導演:滕文冀
1997年《危情時刻》(又名《驚天絕殺48小時》) 飾演:秦 川 導演:滕華弢
胡軍飾演的蕭峰1997年《麗人公寓》 飾演: 導演
1997年《商海情潮》 飾演: 導演:李 兵
1997年《找不著北》
1997年《活得瀟灑》飾演: 導演:
1997年《人生本色》
1998年《簽約季節》 飾演: 導演:智 磊
1998年《老虎、棒子、雞》 飾演: 導演:詹 軍
1998年《候車大廳》飾演:毛 毛 導演:英 達
1999年《滄海情仇》 飾演:劉天龍 導演:李 舒
1999年《我心換你心》 飾演:李樂天 導演:梁鳳儀
1999年《驚濤》 飾演:李桂林 導演:周 力
2000年《關懷》(特別說明:此劇胡軍只在出現兩集)
2001年《背叛》(又名《一號罪惡》、《生死與共》、《義無反顧》) 飾演:程 浩
2001年《天網孽情》飾演:李亦東 導演
2002年《卧底》 飾演:吳建偉
2002年《中國足球》(又名《危機》) 飾演:於 毅 導演
2002年《熱血痴心》 飾演:高 寒 導演:戚 建
2002年《天龍八部》 飾演:喬峰/蕭峰 導演:張紀中
2003年《畫魂》 飾演:潘贊化 導演:關錦鵬
2003年《康定情歌》飾演 :洛 桑 導演:王小烈
2003年《楚漢風雲》飾演:項 羽 導演:衛翰韜
2004年《一江春水向東流》飾演:張忠良 導演:江海洋
2004年《朱元璋》飾演:朱元璋 導演:馮小寧
2005年《歲月》 飾演:梁致遠 導演:劉 江
2005年《卧薪嘗膽》 飾演:夫 差 導演:侯 詠
2006年《西安事變》 飾演:張學良 導演:葉大鷹
2009年《金婚Ⅱ》飾演:耿 直 導演:鄭曉龍
『伍』 求胡軍演過的所有電影和電視劇
電影作品
1990年《烈火恩怨》 飾演:蔡修明 導演:謝雨辰
1990年《惡狼與天使》飾演:朱 戈 導演:謝雨辰
1991年《黑 雪》 飾演:陸 亮 導演:李文化 李 妮
1992年《黑 火》 飾演:虎 哥 導演:李 妮
1993年《狂心滅情》飾演:大 偉 導演:董 玲
1994年《怒海紅顏》飾演:龍 二 導演:徐慶東
1995年《歌 手》 飾演:男主角 導演:霍建起
1996年《燃燒的慾望》飾演:許文正 導演:夢 繼
1996年《東宮西宮》 飾演:史小軍 導演:張 元
1997年《紅 娘》 飾演:杜 確 導演:黃建中
1998年《沖天飛豹》 飾演:凌知遠 導演:王 瑞
2001年《平原槍聲》 飾演:馬 英 導演:何 群
2002年《藍 宇》 飾演:陳捍東 導演:關錦鵬
2002年《金 雞》 飾演:葉子強 導演:趙良駿
2003年《無間道2 》 飾演:陸啟昌 導演:劉偉強
2005年《長恨歌》 飾演:李忠德 導演:關錦鵬
2006年《好奇害死貓》飾演:鄭 重 導演:張一白
2006年《落葉歸根》 飾演:卡車司機 導演:張 揚
2007年《魚不在水裡》飾演:程 宇 導演:劉雲松
2007年《集結號》 飾演:劉澤水 導演:馮小剛
2007年《赤 壁》 飾演:趙 雲 導演:吳宇森胡軍飾演的趙子龍 2007年《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飾演:張學良 導演:侯 詠
2008年《我的唐朝兄弟》 飾演:薛十三 導演:楊樹鵬
2008年《機器俠》 飾演:大 春 導演:劉鎮偉
2009年《建國大業》飾演:顧祝同 導演:韓三平 黃建新
2009年《花木蘭》 飾演:冒 頓 導演:馬楚成
2009年《十月圍城》飾演:閻孝國 導演:陳德森
2009年《用心跳》飾演:雜技班班主 導演:關錦鵬
2009年《讓子彈飛》飾演:男主角 導演:姜文
2010年《水滸傳》飾演:武松 導演:劉偉強
2010年《飛虎群英》飾演:男主角 導演:吳宇森
2010年《人魚帝國》飾演:東海四王子 導演:邁克爾-弗蘭奇
數字電影
2005年《楚漢風雲》系列 飾演:項 羽 導演:衛翰韜 邢樹民
電視劇集
1994年《費家有女》 飾演:高建設 導演:葉青醇
1995年《中國模特》 飾演:男主角 導演:周 鐵
1995年《東周列國·春秋篇》飾演:華元 導演:沈好放
1996年《辯護律師》
1996年《北京深秋的故事》 飾演:許文正 導演:滕文冀
1997年《危情時刻》(又名《驚天絕殺48小時》) 飾演:秦 川 導演:滕華弢
胡軍飾演的蕭峰1997年《麗人公寓》 飾演: 導演:
1997年《商海情潮》 飾演: 導演:李 兵
1997年《找不著北》 飾演: 導演:滕華弢
1997年《活得瀟灑》飾演: 導演:辛嘉潤
1997年《人生本色》飾演: 導演:
1998年《簽約季節》 飾演: 導演:智 磊
1998年《老虎、棒子、雞》 飾演: 導演:詹 軍
1998年《候車大廳》飾演:毛 毛 導演:英 達
1999年《滄海情仇》 飾演:劉天龍 導演:李 舒
1999年《我心換你心》 飾演:李樂天 導演:梁鳳儀
1999年《驚濤》 飾演:李桂林 導演:周 力
2000年《關懷》(特別說明:此劇胡軍只在出現兩集)
2001年《義無反顧》(又名《一號罪惡》、《生死與共》、《背叛》)飾演:程 浩 導演:史晨風
2001年《天網孽情》飾演:李亦東 導演:辛嘉潤
2002年《卧底》 飾演:吳建偉 導演:張進戰
2002年《中國足球》(又名《危機》) 飾演:於 毅 導演:程力棟
2002年《熱血痴心》 飾演:高 寒 導演:戚 建
2002年《天龍八部》 飾演:喬峰/蕭峰 導演:周曉文 製片人:張紀中
2003年《畫魂》 飾演:潘贊化 導演:關錦鵬
2003年《康定情歌》飾演 :洛 桑 導演:王小烈
2003年《楚漢風流》飾演:項 羽 導演:衛翰韜
2004年《一江春水向東流》飾演:張忠良 導演:江海洋
2004年《朱元璋》飾演:朱元璋 導演:馮小寧
2005年《歲月》 飾演:梁致遠 導演:劉 江
2005年《卧薪嘗膽》 飾演:夫 差 導演:侯 詠
2006年《西安事變》 飾演:張學良 導演:葉大鷹
2009年《金婚·風雨情》(原名〈金婚2〉)飾演:耿 直 導演:鄭曉龍
2010年《風語》編劇:麥家 合作演員:郭曉冬 孫寧等
舞台作品
1990年《運萊升降機》
1990年《打野鴨》飾演:齊洛夫(中戲畢業大戲)
1991年《等待戈多》飾演:弗拉吉米爾
1991年《畢西納晚會》
1992年《羅姆魯斯大帝》飾演:多個角色
1992年《哈姆雷特》飾演:伶 人
1992年《魚人》飾演:老教授
1992年《蝴蝶夢》(又名《大劈棺》)飾演:自在鬼
1992年《東宮西宮》飾演:小 史
1992年《舞台上的真實故事》飾演:報告會主持人
1993年《鳥人》飾演:查 理(B角)
1993年《陽台》飾演:羅 傑
1995年《軍用列車》飾演:葉謝紐克
1998年《保爾柯察金》飾演:保爾·柯察金
1999年《原野》飾演:仇 虎
『陸』 「二百五」是怎麼來的
二百五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x0dx0a來歷傳說:x0dx0a源於戰國故事:x0dx0a戰國時期,有個歷史人物叫蘇秦,是個縱橫家。他說服齊、楚、燕、趙、魏、韓六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x0dx0a正當蘇秦在齊國積極效力的時候,遇上了刺客。蘇秦被當胸刺了一劍,當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齊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生氣,立即下令捉拿兇手。可是刺客已逃得無影無蹤,到哪裡去捉呢?齊王靈機一動,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計。他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還讓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屍體,弄得滿頭滿臉都是血。然後把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城門口,張貼出黃榜,上面寫著:「蘇秦是個大內奸,死有餘辜。齊王一直想殺了他,卻沒想到什麼好的辦法。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齊王下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x0dx0a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鉤。竟有四人前來領賞,而且他們都一口咬定:蘇秦是自己殺的。於是士兵把他們「請」到齊王跟前。齊王見到他們四個人,恨得咬牙切齒。可他還是煞有介事地問:「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麼個分法?」 這四個人不知道中了計,還高興得立即回答說:「這好辦,1000÷4=250,每人二百五。」x0dx0a齊王一聽他們還樂滋滋地想著賞金,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這四個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殺了。而真正的刺客,據說是秦國派來的殺手,早就逃回秦國去了。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人們常用它來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財色所迷惑的人。x0dx0a源於民間傳說:x0dx0a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x0dx0a源於推牌九:x0dx0a牌九系一種賭具,其中有「二板」(四個點)和「么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後來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x0dx0a源於智商IQ:x0dx0aIQ的意思其實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種指數,其最高指數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極高才能(國外常把這種人稱為「天才」),120~140者為很高才能,110~120為高才能,90~110為正常才能,80~90為次正常才能,70~80為臨界正常才能,60~70為輕度智力孱弱,50~60為深度智力孱弱,25~60為亞白痴,25以下者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為智商90~110。常理來說,正常的測智商的題庫,能達到140的,就已經算是天才了,而據說愛因斯坦的IQ達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說是超天才。又有人說,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線之差,所以,250這個幾乎無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來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為愛因斯坦,意思為他的話語行為是我們這些普通智力的人無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x0dx0a其他說法:x0dx0a據某中學語文書記載,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x0dx0a從前有一個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賣傳家至寶,寶物上寫「賣金二百五十八兩」,結果他賣的時候有人和他討價還價,硬是只給250,他想250就250,於是賣得金子250兩,很多人笑話他少要了8兩金子,笨蛋一個。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做事糊塗的人稱為二百五。x0dx0a到了現代,據說有人學唱歌星伍佰的歌,怎麼也學不象。別人說他頂多算半個五百。x0dx0a山東棗庄、微山、江蘇徐州方言「半熟(讀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這里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稱為「半熟(讀作『半浮』)」。話說「二百五」x0dx0a「二百五」不是一個很古老的詞,不用說《爾雅》、《說文》、《康熙字典》不載,即便《辭源》、《辭海》也不見蹤跡,只有《現代漢語詞典》收有詞條,卻也未標明出處,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雜劇《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頭記》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讀書人。」何謂「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比喻一知半解卻好人前賣弄,也叫「半吊子」。其實,《現漢》只說對了一半,且拐了一個「彎兒」。「二百五」說的是「錢數」,與「半吊子」的關系更密切些。x0dx0a如同「馬大哈」源於馬三立的相聲《買猴》,俗語「二百五」的「根兒」恐怕也要從文藝作品中去尋。在稍早的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發表於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製作了由張石川執導的電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廟》。丁楚鶴出演主角「二百五」,這個第一次走進上海的農民,由於不懂規矩,傻氣四溢,鬧劇不斷,被演得惟妙惟肖,給人印象極深,此後「二百五」不脛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陳獨秀在《收回教育權》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電影公司又攝制了電影《二百五小傳》,描寫一位正直憨厚、愛打抱不平的評戲藝人,其綽號「二百五」。此後,「二百五」的「名氣」更大,幾乎傳遍全國。x0dx0a另外,據著名戲劇人翁偶虹說,早年崑曲本有《蝴蝶夢》演繹莊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兩個靈童角色,頗有噱頭,反勝崑曲。京劇《蝴蝶夢》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於連泉)挑班演出不見出色。上海名丑劉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這一角色,獨創漆布長衫、坎肩、小帽,酷肖紙質,其功夫極深,被抱出場後,鵠立椅上,右手拿煙袋,左手彎胸前,歷時一刻,身無少動,觀眾詫為奇技,直呼其「紙人」。京劇《蝴蝶夢》有一對白:雜扮童兒道:「什麼人雞毛喧叫?呀,這個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錢買來的童男,怎麼活了?不要緊,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買的是紙的,我是個人,怎會一樣?」x0dx0a「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錢,就是「半吊子」。(但是實際上一弔錢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從以上分析來看,猜測「二百五」一詞很可能產生於晚清民初。至於「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x0dx0a楚劇是一個古老的地方聲腔劇種,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由清代道光年間(1821年-1851年)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稱楚劇。楚劇有一出傳統小戲就叫《半吊子賣鞋》,是搬演一個綽號「半吊子」的鞋匠臘月三十賣鞋過年的故事。說明那時就有「半吊子」一說。x0dx0a二百五是「二桿子、半吊子、無所不至」幾詞各取詞頭「二、半、無」諧音而成,是一句罵人很重的話。
『柒』 大劈棺講的是什麼
大劈棺講的是小桃和葯房掌櫃黃老闆勾搭,合力害死了卓老漢,小桃偷漢是有原因的,即使卓老漢死了,也仍舊為他扇墳,直到墳頭草幹了之後才改嫁。
聶十三忍不住想要靠近他的臉,想親吻,又生生停住,這樣的親吻,毫無意義,不是自己想要的,也許該給他一些時間來沉靜來領悟。——《大劈棺》
『捌』 老九門大劈棺後咋沒了
佛爺他們沒有死。《老九門》的結局是:黑背老六,二月紅、半截李、霍三娘、解九爺等人一起和佛爺張啟山沖上了前線。張啟山、齊鐵嘴猜出第三塊隕銅就藏在白喬聖樹之下,但已與聖樹融為一體。二月紅難舍丫頭,親手打造棺材,故意讓棺材比丫頭的棺材高一點。
『玖』 求《大劈棺》城通網盤資源,萬分感謝!!!!!!!!!!!!
可以到《電影天堂網》上搜一下的,這個有名的電影電視都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