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紅》讓秦昊一舉成名,他在電影中的表現究竟有多棒
雖然是配角,但是秦昊所飾演的李軍可以說是整個電影中最為精彩的一部分,他用實力證明只要有實力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能發揮出最耀眼的光芒。秦昊好像和其他演員不同,從畢業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該怎麼走好演員的這條路,他一直都跟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實現自己的演員夢,這樣不炒作用實力證明自己的明星才是真正的演員。
拍好戲,好好拍戲,這是一個演員對自己負責對觀眾負責的表現,從秦昊的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演戲的態度,對自己理想的態度。這樣的演員正是我們這正是娛樂圈所需要的,也只有更多這樣演員的出現才能讓我們國家的影視發展的更好吧。
② 講述七八十年代時候的電影都有哪些
1、山楂樹之戀
《山楂樹之戀》是由張藝謀執導,周冬雨、竇驍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於2010年9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根據艾米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靜秋、老三之間相識、相戀,最後天人永隔的故事。該片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和香港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並獲得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2、孔雀
《孔雀》是一部由顧長衛執導,張靜初、呂聿來、馮瓅、馮礫主演的劇情片,於2005年2月18日上映。影片講述了生活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安陽的一個五口之家的故事。
3、青紅
《青紅》是由星美傳媒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王小帥執導,高圓圓、李濱、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該片於2005年5月17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4、歸來
《歸來》是2014年張藝謀導演拍攝的劇情文藝電影,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的尾點,由鄒靜之編劇,陳道明、鞏俐、張慧雯等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的在大時代際遇下的情感變遷故事。該片於2014年5月16日在全國上映並入選為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影片,截止到6月30日該片在中國內地收獲2.95億票房,刷新國產文藝片票房紀錄;10月8日該片在韓國上映。
5、芳華
《芳華》是由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鍾楚曦主演。
該影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影片中戰爭場景的描繪宏大有力,盛宴般血色的戰爭,將主人公如泡沫一樣虛幻美好的理想使命直接戳破在觀眾面前。
③ 電影青紅最後為什麼笑
最後「青紅的笑」表達的是對命運的無可奈何。
影片最後,青紅一家人終於在清晨搭上轎車,離開鄉村奔赴上海。在經過市鎮的路上,人群擋住了路,嘈雜聲蓋不過刺耳的廣播,那裡正播放著押送罪犯,執行死刑的通知。
當小根的名字被報出時,弟弟哭了,母親握住青紅的手,父親也難掩心中的不安。唯有青紅臉上掛著茫然的微笑,聽不出車廂外發生的動靜。
她與戀人早已失去彼此,而窗外的世界從此再無新鮮事。
劇情:
《青紅》是由星美傳媒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王小帥執導,高圓圓、李濱、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該片於2005年5月17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④ 青紅高清電影
《青紅》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y8tarRabISUcpWAHLWM1gA
《青紅》是由星美傳媒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王小帥執導,高圓圓、李濱、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該片於2005年5月17日在法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⑤ 「安靜」的青春――電影《青紅》
這是矜持365日寫作計劃第55天的內容
青春可以瘋狂,因為這是叛逆的歲月;青春可以安靜,因為這是沉思的季節;青春也可以既叛逆又安靜,因為這是不確定的年華,一切皆有可能。
《青紅》寫的是一個時代的青春,壓抑,病態,就好像被捆綁。像被深深摁進籠子里的鳥,被世俗禁錮,被時代束縛,被親人壓抑,永遠逃離不了那個牢籠,看不到更遠的景色。現在想來,這是多麼的可悲。而青紅擁有的,正是這么一段安靜的青春,因為她是壓抑的,她身上背負了太多這個年紀不應背負的負擔。青紅也許生來就是安靜的,連她的反抗也是安靜的:絕食,不說話。所以王小帥沒有用過多的音樂去表現人物的心理世界,而是用一片靜,一片令人窒息的安靜來表現人物內心的壓抑、無奈。青紅的愛情也是安靜的,是沒有語言的。
影片前90分鍾,男女主人公幾乎沒有面對面的鏡頭,小根只有零星幾個鏡頭而已,大部分的鏡頭都是在拍青紅。而他們第一次同時出現在一個鏡頭里時,是青紅的父親決定回上海的時候,小根一直跟著青紅,不緊不慢。突然,青紅停下了,小根也停下了,青紅跑到小根面前,幾秒鍾之後,小根轉身跑了,一句話都沒有說。小根為什麼要跑?是他承受不住那飽含期望的目光嗎?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我恐怕是無法理解的。這一場景,王小帥將鏡頭拉得很遠,只讓我們看到了人物身體的移動,看不到臉部表情,感覺像極了侯孝賢的《戀戀風塵》。
整個影片中,青紅都是被圈在一個框框里,窗戶,門框,遠處崎嶇不平的小路……這極具象徵意義的一個個小細節,看完之後心裡一陣陣的壓抑。一個本該肆意飛揚的年紀,一個花季的少女,被世俗與倫理緊緊束縛,失去了本該擁有的一切。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明星陳意涵。她在本該談婚論嫁的年紀――29歲,失戀了。可她並沒有把生活過的一團糟,她把三十歲的日子活出了十七八歲的樣子。旅行、裸泳、親吻陌生人……一切看起來那麼勇敢的一切,恰恰是因為她有一個熱血沸騰的心。
青春,本就該是飛揚跋扈的。
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造。去做想做的事,去完成未完成的夢想。
⑥ 解不開的心結:要回上海! ——觀影片《青紅》有感
要回上海去,這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幾乎所有由於各種原因奔赴祖國大江南北做貢獻的上海人的唯一想法。我親自經歷過,看著開往上海的火車慢慢遠去,直到看不見,只剩下無聲的兩條冰冷的鐵軌,自己的心就涼了。所以,看這部描寫三線工人想回上海的影片非常貼心貼肉,兩個小時一會就過去了。
吳青紅的父親在影片中刻畫非常成功,我愛人說他是一位老演員了。他脾氣暴躁,對技校上學的女兒青紅管頭管腳,天天護送著她「上學」與「放學」,對老婆也總是粗聲粗氣,倔強無理。老婆要說他一句,他會有十句話等著。吳師傅老是「牽頭皮」,就因為當年是老婆堅持要服從分配來三線,說工資能漲三級,結果依了老婆,小家卻安在了貴州偏僻的山坳里,十多年平平庸庸過去了,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了。對老婆只是出氣而已,對青紅才是恨鐵不成鋼,他期望女兒能好好讀書,考上大學走出這山溝溝。恰遇女兒青春期,正在與一位他所在的國營新興光學儀器廠的青工談戀愛,還是本地人的子女。吳師傅日日夜夜的擔心,一旦女兒談成朋友,就只能永遠留在大山裡,再也不會有出頭之日。作為父親是真著急,一定想辦法回上海去,哪怕再難,哪怕廠里不批准,哪怕逃也要逃回去。因為上海是他心中一個解不開的結。
親不親故鄉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但是上海人對於上海的親有著更深的含義,因為,「上海」兩個字背後就連著一串的名詞:鳳凰自行車、上海牌手錶、紅燈收音機、南京路喬家柵、靜安寺百樂門、蘇州河外灘、石庫門弄堂、嗲妹妹跳橡皮筋、小鬼頭刮香煙牌子、大白兔奶糖、小籠饅頭陽春面、大餅油條糍飯糕、咸豆腐漿、凱司令蛋糕、老松盛、老介福、老鳳祥、復旦交大華師大、大世界城隍廟、還有永遠忘不了的上海閑話:小赤佬、爛糊面、十三點、搓氣、昂三、哪能了、拗手筋、扎台型……哪一個上海人會忘記?更別說吳師傅後悔莫及離開了上海呆在山溝里。算年齡,吳師傅比我大十幾歲,青紅考大學那年,我才回到上海結婚。說起我們在吉林農村插隊那會,冬天不用幹活,早晨睡在熱炕上,都懶得起來,不知誰起了頭說,「啥寧剛得出,淮海路從八仙橋往西一間一間門面?」結果扎勁啊,你一嘴、我一嘴,真的就一直說過了陝西路的「天鵝閣」西菜社才剎車。這時嘴巴里「饞吐水噠噠滴」,可是,上海啊,離我們太遙遠了,火車不停地開要48小時……
又過了十幾年,八仙過海,絕大多數同學終於又回到了上海,再相聚時,那種逃回上海來的心情還意猶未盡。是啊,有考大學回來的,有開假診斷書裝病回來的,有已經上調到工廠再退回到農村回來的,有自己已經無法回來,通過兒子在上海拼搏再回來的,有曲線救國,先挪到離上海近一點的地方,再進入大上海。像我是狠狠心放棄考大學,寧可回上海當采購員也要回來,因為上海不但有前面吸引力的那些,更有我趨之若鶩的上海音樂廳,有我心中百聽不厭的俞麗拿小提琴《梁祝》。後來陸續聽說,去黑龍江農場的大齡知青是大返城回來的,還有新疆、蘭州、雲南、江西、貴州、安徽、內蒙、連近在咫尺的江蘇大豐農場,浙江農村自行插隊的也千方百計回來了,支援內地的三線工廠也落實政策遷回上海郊區了。所以,我非常感謝王小帥2005年能拍這樣一部「逃回上海」的片子。
作品有宏大敘事的手法,有寫三線建設為祖國造原子彈導彈而感人至深的報告文學、有寫楊永青上海知青在新疆建設兵團屯墾戌邊火熱生活的故事,也有寫知青生活中的《傷痕》《孽債》小說……但是,從一兩個家庭及子女千方百計要回上海這樣的視角,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其實王小帥就是電影里那個似懂非懂,學拉手風琴的青紅的弟弟。吳師傅也有打算,讓兒子有個一技之長,大了去考文工團。人雖只有11歲,但是他看在眼裡,深深記在心裡,當某一天他有機會了,做導演了,他就把這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故事搬上銀幕,終於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上海人是這樣的戀家!
今日上海,已不是我們躺在炕上夢想的上海了,今日的上海已成了「魔都」,那東方明珠、世紀大道、南浦大橋、地鐵、高架、隧道、萬體館、東方綠洲、浦東機場都已是昨日黃花,而浦東臨港自貿新片區、崇明國際生態島、青浦華為全球研發基地、白金上海國際馬拉松、施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上海綠卡將更加吸引人。影片最後,吳師傅乘著一輛破轎車消失在山區彎彎曲曲的路上,他的果斷決策是對的,盡管方式方法有些問題。我真想走出電影,問問吳師傅今天還安康嗎?青紅到上海成家了嗎,孩子讀大學了嗎?
今天已經不是上海人要回上海,而是全國的有志青年都想來上海,還有外國人呢。我祝福上海。上海兩個字會永遠在我心間。
寫於2020年3月13日
(上海全市公園重新開放之日)
⑦ 青紅電影結局是什麼
青紅電影結局是小珍、青紅這兩人的愛情故事都以悲劇收場,小根成了強奸犯。
電影《青紅》用著一種近乎恐怖的現實主義向我們揭露了一段上海人在貴州的悲劇。兩個家庭父母的不同選擇都給孩子帶來了同樣的悲劇。而這一切結果的成因與選擇無關,卻與大時代的洪流息息相關。
關於《青紅》:
《青紅》是由星美傳媒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王小帥執導,高圓圓、李濱、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該片於2005年5月17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當初因具有戰略意義而遷移的工廠也在新的改革浪潮中,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本以為將終老此地的人們開始惶惶不安,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許多家庭都開始在想辦法能夠回到上海老家,那裡有他們熟悉嚮往的生活環境,是他們的根,也能夠給下一代更好的前途。
這些家庭正面臨著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青紅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青紅並不理解父母的願望。她和她的夥伴生於斯、長於斯,這里就是她人生中記憶的一切。
在青紅心中,這里才是她的家園,有童年的樂趣,有真誠的友誼,還有在青春萌動的心中難以割捨的初戀小根,一個來自當地農民家庭,剛剛進工廠做臨時工的小夥子……
女兒心中美好的戀情,在父親看來卻是一個最大的障礙。青紅父親開始嚴密的監視女兒的一舉一動。他要不惜一切代價地摧毀這段感情。為了阻斷女兒的戀情,青紅父親像押解犯人一樣,每天跟著女兒上下學,編造病假條以盡力壓縮女兒與外界接觸的空間。
青紅的心靈受到極大的折磨,心中充滿對父親粗暴干涉的反感。在好友小珍的幫助下,青紅以各種方式和借口與父親周旋、對抗。直至使用絕食這樣的極端手段。
在青紅近乎搏命式地抗爭下,父親暫時退縮了。青紅重新獲得一絲自由空間。與此同時父親也加快了步伐,決意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把全家遷回上海。青紅被父母絕望的行為所震動,開始猶豫在感情與家庭之間。
在青紅父親與同事策劃拋棄戶口、工作,不顧一切離開貴州的時候,青紅與小根在後山相會了。小根不解於青紅突然冷淡的態度,而青紅也無法講出家庭正在發生的私密,在愛恨交織情緒亢奮的狀態下,小根不顧一切的佔有了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