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王為一主演的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王為一主演的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26 21:37:19

A. 王為一的電影生涯

1931年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研究所學習,並參加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及美專劇團。因擅長拉二胡,被挑選為王人美演唱的影片插曲《漁光曲》配樂,這是其第一次接觸電影。
1934年後任藝華影片公司場記,新華影片公司演員、副導演。青年時期的王為一有著廣泛的藝術愛好。1932 年,他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從事油畫創作同時領導美專劇團。這期間,他和劇團的趙丹、徐韜等成為密友。
1932年秋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積極參加劇聯的演出和政治活動,因此被校方開除。他擅長拉二胡,曾為王人美演唱的《漁光曲》配樂。這是他第一次接觸電影工作。
1933年,王為一加入以聶耳為隊長的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隊當演奏員,與
聶耳一同參加中國左翼音樂家聯盟。聶耳本想利用「百代」樂隊進行民族音樂改革,灌錄唱片和對外演出。但半年後,資方卻要他們改學西洋樂器,灌錄舞會樂曲,聶耳憤而辭職,王為一也因支持聶耳而毅然離隊。王為一的父親喜歡電影、戲劇,並且結識鄭正秋、史東山等著名導演。
王為一失業之後,父親懇請史東山對他加以培養,史東山欣然答應,介紹他加入藝華影業公司,擔任場記。1934 年 10 月,由於王為一多年從事進步運動,國民黨反動派准備將其逮捕。王為一在其妹妹舉行的結婚宴會上,巧妙地擺脫了國民黨特務的盯梢乘船離開上海前往香港,到全球影片公司工作。
1935年底,王為一因感到在香港無所作為而回到上海,參加了上海業余劇人協會。1936 年,經史東山介紹,加入新華影業公司,在《狂歡之夜》《夜半歌聲》等影片中擔任角色。史東山很欣賞這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年輕人,在自己導演《青年進行曲》時提拔他為副導演。後因中共地下黨組織決定抽調一批藝術骨幹成立中國第一個規模較大的劇團——業余實驗劇團,王為一中斷了《青年進行曲》的拍攝而重返舞台,參加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月亮上升》、《太平天國》等劇的演出。
1937年抗戰爆發後,王為一積極參加了救亡演劇隊第三隊(後改為抗敵演劇隊一隊),輾轉跋涉,經由南京和長江各埠,到達武漢。在此期間,他編導了具有電影手法的大型活報劇《為自由和平而戰》,激勵廣大軍民的抗日意志,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武漢失陷後,他轉赴重慶,在中國電影製片廠擔任編導。
王為一和趙丹、徐韜、朱今明等深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論的影響嚮往著到莫斯科藝術劇院去學習。1939年夏,他們赴新疆開拓話劇工作,准備從新疆前往蘇聯學習,以期在抗戰後回到上海建立中國戲劇表演體系。不料,他們在新疆竟遭到軍閥盛世才逮捕,過了五年鐵窗生活。在中共地下黨和進步人士的營救下,直到抗戰勝利前夕他們才被釋放,回到重慶,繼續從事進步電影和戲劇活動。
抗戰勝利後,陽翰笙、蔡楚生、史東山等根據周恩來同志的指示,於1946年初回到上海,建立了黨所領導的進步電影基地——聯華影藝社(後合並為昆侖影業公司)。1947年初,王為一作為副導演,協助史東山完成了該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八千里路雲和月》。為了表彰王為一的勞績,史東山特意在片頭字幕中將王為一的名字與自己的名字一起用同一號字並列在同一畫面上。影片以抗戰開始到抗戰勝利初期為背景,歌頌了以女大學生江玲玉、青年音樂家高禮彬為代表的救亡演劇隊員為祖國抗戰而出生入死的崇高精神,表現了他們在抗戰勝利後所經受的痛苦遭遇,揭露了以「接收大員」周家榮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利用抗戰大發「國難財」、「劫收財」的丑惡面目,及時提出了戰後人們最為關切的問題:八年的苦白吃了嗎?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尖銳的現實性而轟動了當時的中國影壇,受到觀眾和輿論界的熱烈贊揚,為戰後進步電影的創作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他和徐韜合作,導演了反映知識婦女反抗束縛,渴望自由——寓意人民要求解放的《關不住的春光》(歐陽予倩編劇)。評論界對影片的兩位新導演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整部影片的拍攝達到了「相當程度的渾成自然」。
1948年冬,解放戰爭迅速發展,白色恐怖日益嚴重。在黨組織的安排下,昆侖影業公司的主要創作領導者陽翰笙、蔡楚生、史東山等撤離上海,南下香港,籌建「南國」等影業公司,以便為「昆侖」准備後撤之路。不久,王為一也離開上海前往南國影業公司工作。
1949年夏,王為一獨立導演了「南國」公司的第一部粵語片——反映華南農民血淚生活及其覺醒和抗爭的《珠江淚》(蔡楚生監制、陳殘雲編劇)。以抗日戰爭勝利後廣東珠江岸邊的農村為背景,通過惡霸地主官仔貴的胡作非為,及大牛一家的遭遇,憤怒地控訴了封建勢力殘害農民的滔天罪行,揭露了國民黨政權的反動本質。在當時處於一片混亂的香港電影界,特別是在粵語片創作相當落後的情況下,《珠江淚》以其嚴肅的創作態度、鮮明的思想性和可貴的藝術成就而博得香港和內地觀眾的熱烈歡迎,被譽為「現實主義的粵語片的一個正確的、堅實的、全新的起點」,是「粵語片裡面的一個革命性的代表作」,「已替粵語電影的創作鋪開一條道路」。
在 1949—1955年全國優秀影片評獎大會上,該片獲得了榮譽獎。南國影業公司停辦後,王為一參加了司馬文森、洪遒、齊聞韶等人主持的、以合作社形式組成的五十年代影業公司。1950年他導演了這個公司的第一部影片——以知識分子為題材的《火鳳凰》。影片借鳳凰經過火的鍛煉,變成羽毛豐滿、光彩奪目的再生鳳凰的含義,表達了進步電影工作者迎接翻天覆地的新時代的喜悅心情。全國解放後不久,五十年代影業公司中的人員紛紛北上,留港的部分電影工作者改組機構,即成立了以此取名的鳳凰影業公司。
1951年,王為一回廣州參加珠江電影製片廠的籌建領導工作,兼任華南文藝學院戲劇部主任。1952年,珠影因故停止籌建,他先後調至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導演。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此期間,他導演了《山間鈴響馬幫來》、《椰林曲》、《鐵窗烈火》等影片。《鐵窗烈火》取材於解放前上海工人革命斗爭的真實史料,根據王孝和烈士的事跡,塑造了年輕的工人領袖——共產黨員張少華的英雄形象。影片真實地再現了1947年的時代氣氛,歌頌了以張少華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為人民而捨生忘死的崇高精神,揭露了以敵偽社會局長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在崩潰前瘋狂鎮壓人民的丑惡面目。對比鮮明,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獲得了1958年頒發的全國優秀影片獎。
1958年,他回到再次進行籌建的珠江電影製片廠。次年,投入了與蔡楚生聯合導演《南海潮》的工作。他和蔡楚生一起,滿腔熱情地到富有斗爭歷史的漁港去體驗生活,收集素材;到海南島走訪,選擇外景。按照創作計劃,這部影片分為《漁鄉兒女斗爭史》和《天涯海角恩仇記》兩集。1963年,影片上集完成上映,它通過金喜、阿彩等人的悲歡離合,反映了從大革命到抗日戰爭時期廣東沿海漁民的苦難、覺醒和斗爭,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風格。
1963年,王為一還導演了粵語喜劇片《七十二家房客》(珠江電影製片廠與香港鴻圖影業公司聯合攝制)。影片以一座破舊大樓中的七十二家房客的遭遇反映了舊社會的種種不公,諷刺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敗,歌頌了下層人民之間的互相同情和互相幫助。影片不乏喜劇笑料,同時也具有比較嚴肅的寫實風格。1965年,他又導演了兩部喜劇——根據湖南花鼓戲拍攝的《打銅鑼》和《補鍋》。
1966年,在林彪、「四人幫」橫行時期,王為一和其他正直的藝術家一樣橫遭迫害。粉碎「四人幫」以後,王為一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創作,導演了故事影片《藍天防線》和《一個美國飛行員》。前者以七十年代初尖銳復雜的國內外階級斗爭為背景,描寫東南沿海某城市軍民在國慶前夕粉碎敵人派遣軍用飛機低空潛入進行搔擾破壞的陰謀,歌頌了以指導員楊平為首的解放軍指戰員、民兵英勇搶救台灣漁民的崇高行為。後者表現抗日戰爭時期,一個來華助戰的美國飛行員不幸機毀人落,受到日寇和偽軍的追捕,新四軍游擊戰士和群眾捨生忘死救出飛行員;飛行員的思想也因此而發生變化,分辨了真假朋友,同新四軍戰士和群眾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影片情節曲折驚險而又富於生活的情趣,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1981年,王為一導演了根據歐陽山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三家巷》。
2012年9月29日,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在紹興舉行,王為一獲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B. 《七十二家房客》的演員誰去世了

導演王為一去世了。

他被喻為「中國電影史上活化石」、首開南國電影流派的我國電影藝術家、曾執導過《八千里路雲和月》《珠江淚》《七十二家房客》《南海潮》《三家巷》等多部著名電影,因病於2013年10月8日在廣州逝世,享年102歲。

《七十二家房客》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CFbeVU4K5I4UGByQ_7LM4A

?pwd=vmgz 提取碼:vmgz

C. 有一個老電影叫什麼七十二房

《七十二家房客》73版楚原導演,岳華、井莉、田青、胡錦、何守信和劉一帆主演的電影。

《七十二家房客》1963年上映的劇情電影,由王為一執導,文覺非、譚玉真等主演。

D. 求《七十二家房客(1963)》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王為一導演的

鏈接:

提取碼:mshd
導演:王為一
編劇:黃谷柳/王為一
主演:文覺非/譚玉真/謝國華/李艷玲/吳慧貞/更多...
類型:劇情/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
上映日期:1963-12-04(中國香港)
片長:83分鍾
又名:TheHouseof72Tenants一間住有眾多房客的舊大院的屋主,借警察局長的勢力想把房客趕走,改辦嫖賭玩樂的場所,從而引發了一場逼遷與反逼遷的斗爭。照片揭示了解放前統治階級與黑勢力的勾結和欺詐,歌頌勞動人民的階級友愛與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E. 跪求《七十二家房客1963》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王為一導演的

鏈接:

提取碼: w1n9
《七十二家房客》
導演: 王為一
編劇: 黃谷柳、王為一
主演: 文覺非、譚玉真、謝國華、李艷玲、吳慧貞、束夷 Yi Shu、潘潛、方文獻
類型: 劇情、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中國香港
語言: 粵語
上映日期: 1963-12-04(中國香港)
片長: 83分鍾
又名: The House of 72 Tenants
一間住有眾多房客的舊大院的屋主,借警察局長的勢力想把房客趕走,改辦嫖賭玩樂的場所,從而引發了一場逼遷與反逼遷的斗爭。照片揭示了解放前統治階級與黑勢力的勾結和欺詐,歌頌勞動人民的階級友愛與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F. 王為一的介紹

王為一(1912年-2013年10月),中國電影導演。1912年生於江蘇吳縣。歷任中國影協第一屆委員、第二至四屆理事、影協廣東分會副主席、珠影藝委會主任等職。他導演的影片風格自然、流暢。執導的電影有《珠江淚》(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榮譽獎)、《火鳳凰、《椰林曲》、《鐵窗烈火》(1958年優秀影片獎)、《南海潮》(與蔡楚生合作)、《打銅鑼》、《補鍋》、 《藍天防線》 、《一個美國飛行員》、《三家巷》、《阿混新傳》(獲金雞獎特別獎)、紀錄片《齊白石》、紀錄片《關山月的畫與話》等。2013年10月8日下午5時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分院逝世,享年102歲。

G. 求椰林曲(1957)王為一導演的百度雲資源哪位好心人免費分享一下

《椰林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Bp3CAgdouwS-MXpAODKBYA

提取碼: 4mh3

《椰林曲》是一部王為一執導,陳殘雲、李英敏編劇的電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7年。

講述了抗戰時期,海南島的人民武裝部隊參謀潭真和班長張陵,奉命去雷州半島取電台,以取得與黨中央失掉的聯系。先後兩次都未成功;第三次,張陵的妻子林秀梅在老船公的協助下到達了雷州半島。秀梅與死裡逃生的張陵意外相遇了,他們找到了組織。晚上,林、張及組織上派來的王先生踏上歸途。在途中,老船工為保護電台犧牲。潭真與林媽在預定地點接應,後來知道敵人已從叛徒那兒得到消息,他們改變了地點使敵人計劃落空,將電台護送到根據地。這時才知這位黨中央派來的指揮員王先生,就是秀梅的爸爸林海。

H. 想求山間鈴響馬幫來(1954)王為一導演,於洋,孫景路等主演的免費百度雲高清資源鏈接

《山間鈴響馬幫來(1954)》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bg9c

導演:王為一

編劇:白樺

主演:於洋/孫景路/馮奇/劉瓊/仲星火/牛犇/程之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54

片長:86min

解放初期的雲南苗寨,人們翹首盼望著政府的馬幫早點來,他們給邊民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張連長(吳漾飾)接到指示,要他們保護馬幫的安全。匪隊長畢根(程之飾)化裝成瑤人混入村寨和小店主李三(梁山飾)接頭,把馬幫要來的消息轉告匪司令(方伯飾),匪兵們欲搶劫馬幫,被邊防軍擊潰。匪徒們又在策劃新的陰謀,一天,哈尼寨收到一張匪徒開列的單子,要他們准備糧食送給過路匪軍,區委書記(馮奇飾)和張連長分析這是敵人聲東擊西的詭計,真正意圖是搶劫貨物,邊防軍和民兵們布下口袋陣等敵上鉤。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他們打敗了敵人,救出了被俘的藍蒡(孫景璐飾)。各村寨邊民歡欣鼓舞,感謝政府派來的馬幫.

I. 程之主演的老電影

一、《兩個巡邏兵》


《山間鈴響馬幫來》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片,由王為一執導,於洋、孫景璐主演,於1954年3月3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解放初期,為保證邊疆地區各族人民的正常物質供應,雲南邊防部隊和少數民族群眾一起與國民黨殘匪進行激烈戰斗的故事。

三、《太陽照亮了紅石溝》


電影《太陽照亮了紅石溝》攝制於1953年,其主要劇情為:解放前,西北某地紅石溝村回族農民馬外保的大兒子馬克里木,被當地惡霸馬錫仁勾結馬步芳的軍隊殘酷地殺害了,小兒子又被拉去當兵;大西北解放後,馬依卜拉配合人民解放軍活捉了惡霸馬錫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