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喋血孤城 是真的嗎
真的。歷史里的常德大血戰。
1943年,抗戰正處於中日對峙階段,日軍為了奪取洞庭湖糧倉,鉗制國民黨兵力,迫使集結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回師救援,悍然把矛頭指向湘西北常德這一軍事要地,與國民黨第六,第九戰區在以常德為核心的十幾個縣市進行了一場殊死的血戰。國民黨中將師長余程萬被命令死守亡城。日軍戰後以「凄絕」形容常德保衛戰,承認中國軍隊的抵抗,「堪為保衛上海戰役後最激烈之一次」。常德會戰結束後,國民黨74軍軍長王耀武將軍為紀念捍衛國土而壯烈犧牲的將士們,決定在常德建造「烈士公墓」。
㈡ 常德保衛戰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血色湘西》中有常德保衛戰劇情
㈢ 常德大血戰電影是否已開拍是以常德會戰為背景么武陵藏珍--沅澧流域歷史文化圖說是常德的書么
常德大血戰電影已開拍,是以常德會戰為背景。常德歷史悠久,據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介紹,常德築城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在宋朝始稱常德。常德會戰陣亡將士公墓始建於1944年,以紀念1943年11月與入侵常德的日軍浴血奮戰16晝夜陣亡的5000多名愛國將士。紀念碑上全是著名人物的題字,何應欽題寫了對聯與橫額,上聯是:「忠貫日月」,下聯為「氣壯山河」,中間題寫:「萬古軍表」。居正題:「同仇敵愾,效命沙場;氣吞雲夢,波撼湖湘;忠魂義魄,九域飛揚;豐碑矗立,萬古馨香」。於右任題:「常德之戰,爭為國殤,精忠貫日;千古流芳」。其中孫科的題字尤為壯烈「已表精忠光日月,長留浩氣在人間」。《武陵藏珍--沅澧流域歷史文化圖說》是常德的書,一般稱《武陵藏珍》。《武陵藏珍》立足地域反映民族文化,其中載有常德會戰相關信息。作者周新國先生是湘北較有名望的收藏家。
常德在全國知名度高的還有:桃花源、德山、柳葉湖、太陽山、常德詩牆......
㈣ 百戰經典衡寶戰役
近代爆發的戰爭有很多,你了解過百戰經典中的衡寶戰役嗎?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百戰經典衡寶戰役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衡寶戰役簡介
衡寶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三個兵團和第二野戰軍的兩個兵團與白崇禧集團在衡陽市、寶慶地區進行的一次運動戰,雙方投入兵力達百萬之眾,戰役進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1949年10月1日前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各地中共組織與游擊武裝的積極支持與密切配合下,發動了衡寶戰役,殲滅了白崇禧集團的主力,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消滅了衡陽市境內的國民黨反動武裝和反動政權,解放了衡陽全境。
衡寶戰役背景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中南地區,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長官、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將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總司令部由武漢南遷衡陽。
1949年10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主力及第二野戰軍一部在湘南對國民黨軍進行的山地進攻戰。
1949年9月,人民解放軍挺進湘中、贛南後,國民黨軍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白崇禧集團所轄5個兵團11個軍20萬人,撤至湘南衡陽、寶慶(今邵陽)公路兩側和粵漢鐵路衡山至樂昌段一線,重新布置防禦,構成一條東起粵北與華南軍政長官公署余漢謀集團相銜接,西至湘西與川湘鄂邊綏靖公署宋希濂集團相呼應的半弧形湘粵聯合防線,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向華南進軍,並准備在戰況不利時退至廣西或雲南、貴州。
為迅速解放華南,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第一 政治 委員羅榮桓、第二政治委員鄧子恢,遵照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 軍事 委員會關於對白崇禧集團取遠距離迂迴包圍,插至敵後,然後回打的方針,指揮第12兵團、第13兵團、第15兵團、第4兵團分三路向華南進軍。西路:以第13兵團2個軍由常德取道沅陵,攻佔芷江,而後進軍桂西,完成右翼戰略迂迴任務,切斷白崇禧部退往雲、貴的道路,另以一個軍在湘西鉗制宋希濂部。東路:以第15、第4兵團5個軍直取廣東,爾後第4兵團向桂南挺進,成為圍殲白崇禧集團的南路軍,完成左翼戰略迂迴任務,切斷白崇禧的海上逃路。中路:以第12兵團6個軍向衡寶地區實施正面攻擊,牽制白崇禧部主力,力求殲其一部,迫其向桂林撤退,爾後以3個軍尾其向廣西追擊,會同西、南兩路軍圍殲白崇禧集團於廣西境內。
1949年9月13日,人民解放軍西路軍主力自湘中常德、桃源地區向芷江挺進,10月2日攻佔湘西要地芷江,從右翼突破了國民黨軍湘粵防線,切斷白崇禧集團西逃貴州的道路。與此同時,東路軍向粵北進軍,中路軍向衡寶地區攻擊前進。白崇禧發現解放軍南下後,急忙由耒陽、樂昌等地調兵加強衡寶沿線,企圖遲滯解放軍南進。據此,林彪、鄧子恢判斷白崇禧有決戰企圖,遂令中路軍停止前進,同時令西路軍由芷江東進至寶庚、祁陽地區。10月5日晚,中路軍主力停止於衡寶線以北。但其第45軍第135師因在前進中未接到 命令 ,已進至衡寶公路以南,楔入白崇禧部縱深。6日,白崇禧發現解放軍第135師攻佔其側後要點靈宮殿後,集中數個師向第135師猛烈攻擊,該師在極困難情況下,激戰竟日,終將敵人擊退。當日,西路軍進逼寶慶,東路軍威脅韶關,白崇禧感到形勢對其十分不利,遂於午夜下令所部向廣西方面撤退。
7日凌晨,林彪、鄧子恢發現敵已全線收縮,立即命令第135師在靈官殿頑強阻擊白崇禧部,令中路軍發起追擊,至9日,中路軍將白崇禧部第7軍2個師及第48軍2個師合圍於祁陽以北地區。10日,解放軍集中第40軍、第41軍、第45、第49軍等4個軍,從東、北、西三面向被圍之第7軍等部發起總攻,激戰至11日,將其大部殲滅,並乘勝解放了衡陽、祁陽、耒陽等湘南廣大地區。與此同時,西路軍攻佔武岡,隨後又與中路軍一部在石下江地區殲滅逃跑之白崇禧部第62師。留在湘西的第47軍解放了大庸、桑植等地。此時,白崇禧大部已逃入桂境,中路軍隨即於祁陽地區停止前進,衡寶戰役遂告結束。
衡寶戰役經過
牽制敵軍
1949年8月長沙和平解放後,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主力和第二野戰軍一部挺進到江西省南部和湖南省東北部地區。由湖北省南撤的國民黨軍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集團被迫調整部署,將其主力5個兵團11個軍31個師共20萬餘人退據以衡陽、寶慶(今邵陽)為中心的湘南地區,與華南軍政長官余漢謀集團組織「湘粵聯合防線」,企圖在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集團呼應下阻止人民解放軍南進,戰況不利時再退向廣西、海南島或貴州、雲南或逃往國外。其部署是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及第3、第10、第11兵團部位於衡陽;第46軍位於廣東省樂昌;第97軍位於郴縣、汝城;第48軍和第7軍分別位於耒陽、泉溪;第58軍位於衡山;第103軍位於湘鄉西南永豐(今雙峰);第71軍位於寶慶東北界嶺、青樹坪一線;第1兵團部及第14軍位於寶慶及其以北新化、桃花坪地區;第17兵團部及第100軍位於芷江、安江(今黔陽)地區。此外,第10兵團第126、第56軍分別位於零陵(今永州)以東白果市和廣西省桂林;宋希濂集團第122軍位於大庸(今張家界)、桑植地區,牽制人民解放軍從湘西進軍。
迂迴作戰
為殲滅白崇禧集團,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治委員羅榮桓遵照毛澤東關於對白崇禧集團取大迂迴動作,插至敵後,先完成包圍,然後再回打的方針和部署,統一指揮第四野戰軍第12、第13、第15兵團和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分成中、西、東三路進軍華南,同時發起衡寶戰役和廣東戰役。參加衡寶戰役的中、西兩路軍共約40萬人。中路軍以第12兵團部指揮第40、第41、第45軍組成,自長沙地區、株洲鎮南下,向衡寶地區白崇禧集團主力正面攻擊,求殲其一部,爾後進軍廣西,配合東路軍、西路軍圍殲白崇禧集團。留置湘東的第12兵團第46軍、第13兵團第49軍及暫歸第12兵團指揮的第二野戰軍第5兵團第18軍配合中路軍作戰。西路軍以第13兵團部指揮第38、第39軍組成,由常德取道沅陵攻取芷江,爾後沿湘黔桂邊進軍桂西,切斷白崇禧集團西逃雲、貴的道路,完成右翼戰略迂迴任務。另以第13兵團第47軍和湖北軍區獨立師留置湘西北永順、大庸以南地區,牽制宋希濂集團,保障第四野戰軍南進部隊的翼側安全,並掩護第二野戰軍主力西進四川前的集結。此外,以經湘准備入川的第二野戰軍第5兵團部指揮第16、第17軍集結於常德、邵陽一線為預備隊,隨時准備協同中路軍作戰。同時,以第4、第15兵團和兩廣縱隊組成東路軍,發起廣東戰役,殲滅余漢謀集團,封閉白崇禧集團的海上退路,並由第4兵團插向廣東西部、廣西南部,完成左翼戰略迂迴任務。
9月13日起,西路軍第13兵團主力沿常德至芷江公路南進,至同年10月5日解放沅陵、瀘溪、漵浦、辰溪、懷化、芷江、黔陽、會同等地,殲國民黨軍第103軍一部,其第17兵團部與第100軍主力從芷江南逃。至此,人民解放軍從右翼突破國民黨軍「湘粵聯合防線」,切斷了白崇禧集團主力退往雲、貴的道路。
勝利結束
中路軍第12兵團於9月中、下旬先後西渡湘江,集結於衡寶以北婁底至湘鄉一線。配合中路軍作戰的第46軍和第18軍亦展開於安仁地區,牽制衡陽地區之國民黨軍。同年10月2日,中路軍以主力分路向青樹坪、永豐、白果市等地展開正面攻擊,突破守軍第1線陣地,守軍第71軍後撤。第12兵團遂派部隊向敵後穿插,防其主力南逃。3~4日,白崇禧發覺人民解放軍主力南下,急從樂昌、耒陽、郴縣等地調第46、第48、第97軍等部北上加強衡寶防線,企圖會同原在該線的第7軍及第1兵團遲滯人民解放軍南進。第四野戰軍領導人判斷,白崇禧集中主力似有在衡寶一線反擊的企圖,遂於5日令已進至衡寶線以北的中路軍主力在現地停止待命;令西路軍停止南進,由黔陽、芷江折向寶慶、祁陽之間地區;令第46、第18軍西進耒陽、常寧;令預備隊第16、第17軍向衡陽以北渣江地區機動。准備在衡寶地區迎戰白崇禧集團主力反擊。
5日晚,中路軍主力停止於衡寶線以北待命;而第45軍第135師在急行軍中未接到停止前進的命令,已楔入寶慶東南靈官殿地區白崇禧集團防禦縱深,對其側後造成嚴重威脅。6日,白崇禧集中5個師向第135師猛烈進攻。該師在極困難情況下激戰數日,將敵擊退。此時,東、西兩路軍已分別逼近曲江(今韶關)、靖縣,威脅廣州、桂林。白崇禧發現人民解放軍突破其「湘粵聯合防線」左右兩翼,並已楔入腹心,即於6日午夜令所屬主力向廣西方向撤退,改守湘南新寧、零陵、新田、嘉禾一線。在衡寶地區僅留第14軍第10、第62師等部於桃花坪、寶慶間警戒,掩護主力撤退。7日晨,第四野戰軍發現白崇禧集團已全線收縮,即令第135師在靈官殿地區堅決進行阻擊;令中路軍疾速追擊,第41軍向新寧方向追擊第71軍,第45軍向武岡方向追擊第7、第48軍,第40軍分別向洪橋、白地市方向追擊。另以第49軍第146師向水東江追擊,第145師向水東江以西追擊;令西路軍迅速佔領武岡、洞口一線,堵擊退卻的白崇禧集團第71、第14軍;令第46軍主力向衡陽、耒陽前進,第18軍加速向零陵方向發展,第5兵團主力向衡陽、寶慶之間地區疾進。楔入靈官殿地區的第135師,連日英勇抗擊數倍於己之國民黨軍的多次攻擊,有力地扼阻了第7軍等部的撤退。8日,中路軍各部向白崇禧集團壓縮攻擊。第46軍佔領耒陽和衡陽,第49軍佔領新化。9日,將白崇禧集團第7軍軍部及其所屬第171、第172師和歸其臨時指揮的第48軍第138、第176師等4個精銳師合圍於祁陽以北白地市、黃土鋪地區。10日,集中第46、第41、第45、第49軍從東、北、西三面展開向心攻擊,激戰至11日上午,將其4個精銳師基本殲滅(僅第138師師部率1個團逃跑),解放新寧、寶慶、隆回等湘南廣大地區。西路軍於10日攻佔武岡,13日在石下江地區圍殲由寶慶西逃的白崇禧集團第14軍第62師。留在湘西北的第四野戰軍第47軍等部,於14日發起湘西戰役,進攻宋希濂集團第122軍,16日俘其軍長張紹勛以下5100餘人,解放大庸、桑植兩縣,使湘西全部解放。此時,白崇禧集團大部已逃至廣西。中路軍於祁陽地區停止前進,戰役結束。
戰役意義
這一戰役,共圍殲白崇禧精銳主力第七軍和第四十八軍大部,與此同時,西路軍主力在右下江殲滅敵六十二師。桂軍此次雖然逃脫了全軍覆滅的厄運,但桂軍精銳共四個師全被「包了餃子」,白崇禧挨了林彪一記悶棍。
主要戰場
位於黃土鋪、石亭子、馬杜橋、白地市、官家嘴等鄉鎮方圓數百平方公里范圍內。此役系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之最大一次戰役。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人民解放軍四野和二野一部,兵分邵陽、衡陽方向向潰逃廣西的白崇禧部隊進行追殲
10月初,人民解放軍與白崇禧桂系部隊在我縣黃土鋪、馬杜橋、白地市等地遭遇,衡寶戰役打響。敵我雙方展開後,在祁東境內的三個晝夜激烈戰斗中,在黃土鋪、張飛嶺、土地堂、鹿門前、桃子園、老屋塘、嚴家廟、松山嶺、臘沖山、玉峰山、茅草嶺、七星嶺、井沖山、秋塘坪、壽岺沖、炳溪沖、珍珠塘、廖家嶺等地發生大小戰斗20來次,其中最為慘烈的要數鹿門前、桃子園、土地堂、黃土鋪和七星嶺、玉峰山一帶的戰斗。
衡寶戰役結果
此戰,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白崇禧集團47490人,其中俘敵38290人,斃傷7010人,投誠2190人,解放了湘南、湘西大部地區。衡寶戰役,我軍雖一度受白崇禧以進為退的臨時部署所迷惑,延誤了追擊時間,但由於第135師在敵縱深奮勇抗擊,有效地遲滯了敵人的撤退行動,又由於我軍發現敵人撤退時,當機立斷,立即迅猛追擊,因而最後仍然消滅了白崇禧的精銳部隊近4個師,沉重地打擊了白崇禧集團,為爾後進軍廣西全殲桂系主力,以及第二野戰軍經湘西進軍西南創造了有利條件。
㈤ 常德會戰詳細過程
常德又只是一個普通城市。如果你不是 中國軍隊與日軍激戰
湖南人,也許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城市,但是有一點你應該知道:在六十多年前,這里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戰爭,有數以萬計的生命為這個城市,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個民族,為了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這里有被有些史學界人士稱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常德會戰」, 參加常德會戰的74軍57師機槍陣地
1943 年中國國民黨軍隊在常德與日寇進行了一次大會戰。這次會戰,其規模之大,兵力之多,戰線之長,僅次於台兒庄會戰,在中國抗戰史上具有相當重要地位。 1943年11月初,日寇的大本營和派遣軍總司令部為了挽救起必然失敗的命運,悍然把矛頭指向湘西北常德這一軍事要地,出動了第11軍5個師團和四個偽軍師在內的16萬多兵力,與國民黨第六,第九戰區的16個軍42個師約21萬人,在以常德為核心的十幾個縣市進行了一場殊死的血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常德是湘西北門戶,沅澧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也是川貴物資集結中心,1939年初,日寇企圖南下,開始轟炸常德。1941年11月4日,日寇公然違反國際法,在常德使用細菌武器,空投了大量感染鼠疫的谷,麥,豆子,高粱等物,雖採取了緊急措施,前後仍有 600多人死亡。 常德會戰,又叫「常德保衛戰」,負責保衛常德城的國民黨陸軍第74軍57師,在易攻難守,無險可憑的情況下,以八千之師,對付裝備精良的 常德會戰紀念碑
四萬之寇,孤軍奮戰16個晝夜,最後幾乎全軍陣亡,僅有80餘人倖存,但給日軍也造成了重大傷亡,在常德城郊丟下了上千具屍體,其戰鬥力大傷元氣。師長余程萬率部死守常德的戰斗業績,在我國抗日民族英雄的戰斗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並又一次證明了國民黨軍隊的作戰實力!張恨水先生據此於1945年,寫成《虎賁萬歲》這部直接描寫國民黨正面戰場著名戰役——常德保衛戰的長篇小說,這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戰史小說。2009年,常德保衛戰被搬上銀幕,根據「常德會戰」改編拍攝的電影名為:「喋血孤城」。
㈥ 彭於晏 何晟銘一起演的抗日片叫什麼好像叫常德保衛戰還是衡陽保衛戰還是什麼的不記得了,但是網上搜
彭於晏沒有參演過任何抗日片,何晟銘參演的抗戰片有2013年的《桐柏英雄》和《獵天狼》,其中《桐柏英雄》講的是解放戰爭的故事,而《獵天狼》則是抗日題材,不知道你要找的是哪一部?
㈦ 六部經典國產戰爭片:《戰狼2》榜上有名,你都看過哪些戰爭片呢
《喋血孤城》《戰狼2》雖然一直被批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是近幾年最成功的戰爭片之一。影片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抓住了影迷的心,懂得藉此調動每一個人的情緒,讓你完全融入到影片的氛圍中去。這是很多戰爭片想辦但是辦不到的事,光憑這點,《戰狼2》就能傲視群雄。
㈧ 有部打仗的電影,攻打常德,有安以軒在里演!片名叫什麼
《喋血孤城》,又名《常德大血戰》。以軒飾演常德絲弦藝人婉清,是當時駐守常德的國民革命軍74軍57師連長馮葆華的未婚妻,常德會戰打響後,自願留在常德做戰地護士,並在戰火中與葆華成親。這部電影非常棒,無論是戰爭戲還是情感戲,都讓人震撼和感動,也讓觀眾對那段歷史更加清晰和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