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奧德賽十大經典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奧德賽十大經典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23 10:45:18

㈠ 求《奧德賽》等希臘神話的電影!

伊阿宋和金羊毛/希臘戰神 Jason and the Argonauts
導演: Nick Willing
編劇: 馬修·富爾克 Matthew Faulk / Mark Skeet
主演: 傑森·倫敦 / 喬琳納·布拉洛克 / 丹尼斯·霍珀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0-05-07

特洛伊 Troy (2004)
導演: 沃爾夫岡·彼德森
編劇: David Benioff
主演: 布拉德·皮特 / 黛安·克魯格 / 奧蘭多·布魯姆 / 朱利安·格洛弗 / 布萊恩·考克斯 / 內森·瓊斯 / Adoni Maropis / 雅各布·史密斯
類型: 動**情
官方網站: http://troymovie.warnerbros.com/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Malta /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4-05-14
片長: 163 分鍾 / Germany: 189 分鍾(director's cut) / 196 分鍾(director's cut) / Turkey: 146 分鍾(TV version) / Germany: 145 分鍾(TV version)
又名: 特洛伊:木馬屠城

新木馬屠城記 Helen of Troy
導演: John Kent Harrison
編劇: Ronnie Kern
主演: 西耶娜·蓋爾利 / 馬修·馬斯登 / 盧夫斯·塞維爾
類型: 動作 / 冒險 / 愛情 /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USA
語言: English
上映日期: 2003-04-20

奧德賽 The Odyssey
導演: Andrei Konchalovsky
主演: 阿曼德·阿山特 / 格列塔·斯卡奇 / 伊莎貝拉·羅西里尼
製片國家/地區: Turkey/Malta/Italy / UK/Germany/Greece/USA
語言: English
上映日期: 1997-11-15

美狄亞 Medea (1969)
導演: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編劇: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主演: 瑪麗亞·卡拉斯 / Giuseppe Gentile / 馬西莫·吉洛提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義大利 / 西德
語言: 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 1969-12-27
片長: 118 分鍾 / Spain: 107 分鍾

尤利西斯歸來 Nostos: Il ritorno (1990)
導演: 弗蘭科·皮亞維奧利
編劇: 弗蘭科·皮亞維奧利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語言: 義大利語
又名: 尤利西斯返鄉記

㈡ 根據<<奧德賽>>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有50年代的電影版; Ulisse (1954)和90年代的電視電影版:The Odyssey (1997) (TV)

㈢ 推薦一部電影

1、《2001太空漫遊》

上映時間:2014豆瓣評分:9.2

《星際穿越》作為諾蘭大神的作品,被稱為史上最強科幻電影

《星際穿越》不僅有宏大的場面,有強大的腦洞,更有緊湊而有力的主線故事,讓它成為了空前絕後的科幻史詩。時間流逝的不均勻,彈指間滄海桑田。《星際穿越》用電影的手法完美復刻了這樣的一個科幻主題。

㈣ 電影《奧德賽》賞析

這部電影是我在一個極為偶然的情況下看的,雖然整個電影難說是一個上乘之作,我還是對這部電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電影改編自荷馬史詩《奧德賽》: 伊薩卡國王奧德修斯在阿伽門農的要求下帶領軍隊遠征特洛伊,離開剛出生的兒子和心愛的妻子,特洛伊十年的戰斗,因為他的木馬計而勝利了,於是他向眾神大喊,大意為我奧德修斯,一個有血有肉,有頭有腦的人凡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征服了特洛伊,一座曾經被眾神祝福為永遠攻不破的城,我不再需要你們了,我自己能做任何事情...很不幸, 他的話惹怒了海神波塞冬,波塞冬詛咒他永遠漂流在大海上,永遠回不到故鄉伊薩卡。 奧德修斯不顧海神的詛咒,毅然決定返回伊薩卡,路上的大霧使他與希臘的艦隊失散,隨之以後他在海上漂流的十年經歷了許多艱難險阻,獨目巨人吃掉了他的同伴,神女喀爾刻把他的同伴用巫術變成豬,又要把他留在海島上;他又到了環繞大地的瀛海邊緣,看到許多過去的鬼魂;躲過女妖塞壬的迷惑人的歌聲,逃過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庫拉,最後女神卡呂普索在留了奧德修斯好幾年之後,同意讓他回去。他到了菲埃克斯人的國土,向國王阿爾基諾斯重述了過去9 年間的海上歷險, 阿爾基諾斯派船送他回故鄉。 我最難忘記的是裡面的一句台詞「,我只是一個凡人,不可自大,也不必自卑」,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原話。這已經成為我的座右銘了。 電影里還描述了他和他的妻子珀涅洛珀堅貞的愛情,他對女神卡呂普索說:凡間所有的女人都沒有你美麗,但我只愛我的珀涅洛珀,當女神說,你和我一起,可以得到永生,奧德修斯答道,我寧願像個男人一樣躺在妻子的懷里,哪怕是寧靜的片刻,也不願離開她而永生不老。 通過電影讓我了解了古老希臘神話的魅力,以及古人的智慧,我們生活在現在,生活在古時難以想像的現在,但是難說我們擁有與古人相當的智慧。

㈤ 有沒有關於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這個歷史人物的電影,除了《特洛伊》外的電影。

我們選修課放過,是《荷馬史詩》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片名:奧德賽海神的詛咒 電影演員:阿諾德·沃斯洛/Mike Antonakos/Steve Bacic
所屬分類:科幻片 出產地區:歐美
劇情介紹:奧德賽在特洛伊戰爭結束後,率領部下乘船准備凱旋歸國,卻因觸怒海神遭遇海難的詛咒,被沖上岸一個無名小島。奧德賽與幾個倖存者在島上遇見一位神秘女子,熱情招待他們到神秘的皇宮飲酒作樂,沒想到這竟是海神設下的陷阱,當他們醒來後發現自己即將成為地獄魔怪的食物!在逃亡的過程中,奧德賽意外發現傳說中的海神寶藏就埋藏在這座島上,奧德賽能率領部下擊退魔怪、順利奪得海神寶藏、再創戰神傳說嗎?
妻子狠忠貞哦~不過我覺得還是特洛伊好看些

㈥ 求奧德賽電影

鏈接: https://pan..com/s/1MXVRZmexRNEFZB9kM6ZrkA

提取碼: mjg2

影片記載了偉大的武士國王奧德修斯戰後歷經16年磨難返回家園、與妻兒團聚的感人故事。

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中利用木馬藏兵之計攻陷敵城,他不顧海神的咒語起航回家,途中歷經了靈與肉的重重考驗:與吞食士兵的獨眼巨怪鬥智斗勇;為拯救囚中妖法而變成豬仔的船員與美艷女巫同床共枕5日(世間5年);孤膽穿梭陰陽之界;因迷失方向被海之女神軟禁孤島數年;……但對愛妻的思念堅定了他返回故土的信念。在女神雅典娜的幫助下,智慧與膽識最終戰勝了種種恐怖與姦邪,奧德修斯奪回了他所擁有的一切。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㈦ 奧德賽..電影

《奧德賽》講述了希臘英雄奧德賽(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中取勝後及返航途中的歷險故事。利用木馬計攻陷特洛伊城後,奧德賽不顧海神波賽冬的咒語啟航回家,一路上歷盡劫難,在海上又漂泊了10年。伊塔克的許多人都認為他10年不歸,一定已經死去。當地的許多貴族都在追求他的妻子佩涅洛佩 (Penelope),佩涅洛佩百般設法拒絕他們,同時還在盼望他能生還。奧德修斯在這10年間經歷了許多艱難險阻:獨目巨人吃掉了他的同伴,神女喀爾刻把他的同伴用巫術變成豬,又要把他留在海島上;他又到了環繞大地的瀛海邊緣,看到許多過去的鬼魂;躲過女妖塞壬的迷惑人的歌聲,逃過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庫拉,最後女神卡呂普索在留了奧德修斯好幾年之後,同意讓他回去。他到了菲埃克斯人的國土,向國王阿爾基諾斯重述了過去9年間的海上歷險,阿爾基諾斯派船送他回故鄉。那些追求他的妻子的求婚人還占據著他的王宮,大吃大喝。奧德修斯裝作乞丐,進入王宮,設法同兒子一起殺死那一夥橫暴的貴族,和妻子重新團聚。

㈧ 史詩級的十部電影,每部都看了十遍以上

1、《賓虛》;最後30分鍾宗教意識輸出太過集中,像我這種與宗教絕緣的人士會覺得過於啰嗦,推薦看完賓虛與派拉特總督決裂就結束觀影。拋去宗教因素,本片仍是一部極為優秀的奧德賽式史詩。其調度、調色、表演都代表了電腦特技統治前電影工業的巔峰水準,讓人很難想像這是一部五十年代的電影。

2、《勇敢的心》;太濃的個人英雄主義放在史詩電影里,導致群像矮化,讓人感到 情感 上的生理不適,蘇菲的感情線到後期雖然很感人,但邏輯上太過生硬,好在氣氛到位了。最後一句freedom,自由豪邁中隱隱透出一股刻意的尷尬。如果不抱著 歷史 片的態度去看,總體上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3、《燃情歲月》;男主內心深處住著一頭熊,因為弟弟的死而覺醒,因為「熊」的覺醒而錯失了女主。女主一直深愛著男主,但這並沒有錯,她徘徊在出軌的邊緣,最終死於內心的愧疚。哥哥一直都做的很好,擁有很多朋友,但他最想的到的父親、妻子、兄弟的愛卻都留下了遺憾。這電影幾個主人公都不完美,都犯過錯,但它就是讓人很難不喜歡它。

4、《美國往事》;這是多麼漫長又多麼短暫的一生。這是多麼偉大又多麼平凡的一生。他經歷過青春與衰老、生死、忠誠與背叛,卻仍未改變他看待世界的眼光。他放下了怨恨與復仇,最終用寬恕為自己築起豐碑。如煙的一生終將縹緲,僅存的便只有那顆澎湃的、自由的心靈。我見證了一個男人的成長,見證了一部 歷史 的演替,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更迭。導演將故事娓娓道來,像歷久彌新的香茗,越品越覺得其中余韻悠長。

5、《阿甘正傳》;《阿甘正傳》,這部奧斯卡獲獎影片,很多人都看過,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在這部電影里,都會看到自己的影子,人生,愛情,友誼等等,無一不閃耀著人性的光芒,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人們努力奮斗,永不放棄。阿甘讓無數的影迷從阿甘的經歷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他勇敢的追求愛情的樣子,真的沒法不讓人動容,落淚,這份單純的愛,就像我們每一個人的初戀一樣,熾熱、美好卻又刻骨銘心。正是通過阿甘,我們才對愛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6、《亂世佳人》;曾經年少的時候每個少女心中都有一個艾希禮,但那隻是對愛的憧憬和渴望製造的幻像,只可惜對愛情明白醒悟的太晚,白瑞德真是該死的迷人,我真是太喜歡這類型的男人了,費雯麗把斯佳麗塑造的太成功太吸引人了,鮮活且具有生命力、任性又深情、虛榮又善良、驕傲又倔強、柔弱又堅韌,當一個女人不依附於男人獨立且自信的時候任何困難都都打不倒她。

7、《阿拉伯的勞倫斯》;略顯冗長的史詩。物必先腐,而後蟲蛀之。人先自污,而後人污之。民族亦然。分裂,仇視,戰爭。民族落後愚昧陷阱。攪屎棍提的民族自覺,你卻把它奉為圭臬? 歷史 上阿拉伯,也曾開放包容,也曾滿天星斗,文明璀璨。英國不僅有攪屎棍政客,還有理想主義者勞倫斯。

8、《賽德克·巴萊》;能把 歷史 課本上的一行字,拍成一部有血有肉有「人頭」的片子,就已經很成功了有時候覺得落後不可怕,打不過也不可怕,但自相殘殺才是最讓人心痛,也最讓人所不齒的,為何在外族入侵時,總有人樂於當走狗,當漢奸,當漢奸,當番奸,寧可死於內訌,都不願死於陣前。唯有敢於斗爭的民族才是讓人尊敬的民族,唯有敢於斗爭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

9、《燦爛人生》;可惜沒能一口氣看下來——用一個周末時間看完前兩部分,待到又一個周末看第三部分時,發現重要的沖突起伏都已是往事,眼前的悲歡似乎只是流水賬,然而,然而——整個人還是被深深地帶入到影片的氛圍中,不捨得結束。

10、《教父》系列;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情節一點不拖沓,兇殺、復仇、背叛,你方唱罷我登場,讓人猜不透故事將走向何方。演員演技也非常到位。即便血液那麼不模擬,卻也讓人相信那些中槍者的痛苦。邁克的演技太好了,長兄被殺後開會時他在皮椅上的大佬坐姿、兇狠冷酷的眼神、在准備槍殺其他家族大佬和警局局長時忐忑、閃爍又激動的眼神,讓人不由得叫一聲Don Corleone!

史詩級的十部電影,每部都看了十遍以上!

㈨ 史坦利· 庫布里克

這絕對是位大師級的人物,可惜好萊塢不長眼睛,天妒英才啊,該死的學院派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出生日期 1928年7月26日 逝世日期 1999年3月7日
出生地點 紐約 國家或地區 美國
人物簡介: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斯坦利·庫布里克於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國紐約。盡管他在學校的成績很差,但一直都被認為是一個聰明而有天分的學生。1940年,庫布里克做醫生的父親決定將他送往加利福尼亞跟叔叔住在一起,希望環境的改變能讓他在學習上有所進步。1941年,庫布里克從布郎克斯回到父母身邊完成他初中最後一年的學習,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終於有了些進步。為了讓庫布里克有些業余愛好,他的父親教會了他國際象棋。正如父親所希望的那樣,庫布里克狂熱地迷上了象棋,而且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國際象棋高手。國際象棋在庫布里克後來的生涯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常常用來對付不合作演員的工具,而且也是他的電影中風雅生活的象徵。

在庫布里克13歲生日上,他的父親做了一個現在看來非常明智的決定——送給他一部照相機。很快,庫布里克成了攝影發燒友,為了照相,他走遍了紐約市的大街小巷,並在朋友的暗房裡加工。當他賣出第一張照片給《看(Look)》雜志後,他認識了雜志里的專業攝影師們,並在17歲的時候的到了第一份工作——見習攝影師。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庫布里克定期地在《看(Look)》雜志上發表作品,並開始如飢似渴地接連觀賞各種電影,成了忠實的電影迷。隨後,他跟朋友星格·亞里山卓一起策劃拍攝一部自己的電影。1950年,庫布里克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投資拍攝記錄片《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此後,他又接著拍攝了其他幾部記錄短片(《飛行牧師(Flying padre)》和《航海家(The Seafarer)》)。

通過吸引投資和中央公園里的國際象棋大戰,庫布里克終於能夠在加利福尼亞完成他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厭惡與恐懼(Fear an Desire)》(1953)。電影上映後,盡管各方評論褒貶不一,但對庫布里克的導演天分卻是眾口一詞贊不絕口的。庫布里克接下來的兩部電影《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和《謀殺(The killing)》(1956)使好萊塢開始關注這個新起之秀。並在1957年讓他導演了由科爾克·道格拉斯(Kurk Dauglas)主演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其後,道格拉斯再次找到庫布里克並鼓動他接手《斯巴達克司(Spartacus)》(1960)的導演工作。當時的一些輿論認為,庫布里克會被這部高難度的電影難倒,因而可以收斂一點銳氣。但事實上,庫布里克接受了這個挑戰,在電影中加入了大量自己的靈感和風格。許多參與拍攝的工作人員都不習慣於他的風格:攝影師羅素·麥提(Russell Metty)向製片人抱怨庫布里克搶了他的工作。而庫布里克的贊助商則勸告麥提放手讓給庫布里克自己去做,而他只要袖手旁觀就好了。麥提照做了,但諷刺的是,麥提竟憑藉此片獲得了最佳攝影的學院大獎。

庫布里克的下一個計劃是要導演由馬龍·白蘭度主演的《獨眼傑克(One-Eyed Jacks)》(1961),但由於談判破裂,最後白蘭度自己導演了這部電影。對好萊塢已經厭倦並結束了自己第二段失敗的婚姻(第一任妻子死於槍擊)後,庫布里克決定移民英國(盡管庫布里克擁有機師執照,但還是有傳聞他害怕飛行),他其後的所有電影作品都在英國完成。庫布里克在英國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是《洛麗塔(Lolita)》(1962)。在這部電影里,庫布里克異常小心地建構和引導,以便它可以便它可以通過審查委員會的嚴格審查。在當時,審查委員會能輕易地毀掉一部電影在商業上的所有成就。

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對庫布里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冒險,在此之前,原子彈從來沒有被用來充當過喜劇的主題。由於原本是為舞台劇創作的劇本,庫布里克覺得有太多自己創作的橋段過於滑稽荒誕而不能運用在電影里。但因為庫布里克的電影在評論界和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使得他能夠在財政上和藝術上擁有很大的自由去完成任何自己喜歡的主題。在這一段時間里,庫布里克關注的事物開始多樣化,在各個階段他總是同時有著好幾個計劃:《藍月亮(Blue Moon)》(一個關於好萊塢第一部色情電影的故事),《拿破崙(Napoleon)》(一個電影版的歷史傳記,但由於工作組在另一個類似題材上的失敗而放棄),《戰爭謊言(Wartime Lies)》(以二戰中的歐洲為背景,但最終由於《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出現而放棄),以及《狂想曲(Rhapsody)》(後來被拍成了《大開眼界(Eyes Wide Shut)》(1999))。這些計劃都沒有在當時完成,而他所完成的是一部與科幻小說作家阿瑟·C·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1968)。這部電影受到了空前的贊譽,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拍得最好的科幻片。這以後,它成了科幻片的一個里程碑,也成為所有後來的科幻片竟相模仿的對象。在《2001:太空奧德賽》之後,庫布里克完成了作品《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它和《洛麗塔》一樣,引起了極大的爭論,成為當年的話題之作。但與《洛麗塔》不同,這次議論的焦點不僅是對性的描寫,還有對暴力的表現。1975年,庫布里克導演了《巴里·林頓(Barry Lyndon)》,這部電影成為了他事業上和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至此,庫布里克對導演協議以及演員跟工作人員的盡善盡美有了出了名的苛刻要求。演員們往往被要求連續不斷地拍攝數十個鏡頭而不能休息。

在拍攝一部電影的過程中,庫布里克帶領攝制組來到戰火連天的愛爾蘭。在那裡,他們被告知將成為愛爾蘭共和軍攻擊目標。製片人立即離開了愛爾蘭,而庫布里克渴望隱私和寧靜的願望使他從此開始考慮隱居。1973年,在拒絕導演《招魂者(The Exorcist)》後,庫布里克製作了他自己的恐怖片《閃靈(The Shining)》(1980)。而史提芬·金(Stephen King)(《閃靈》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並不滿意庫布里克對他的小說的改編(事實上,史提芬·金在後來自己又寫了同一個故事的劇本,並在1997年拍成了電影)。《閃靈》之後,庫布里克終於如願以償開始了隱居的日子。經過了7年的休養生息後(在這期間他再次結婚),庫布里克才再次執導《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這部電影繼續承襲了庫布里克在評論界的極高贊譽並再一次證明了他的票房神化。

進入90年代,庫布里克著手開始與布萊恩·艾爾迪斯合作新片《A.I.》。同時,他導演拍攝了由湯姆·克魯斯夫婦主演的電影《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遺憾的是,庫布里克沒能親眼目睹這部電影的面世。1999年3月7日,一代偉大的電影藝術家庫布里克在英國英格蘭的赫特福德郡與世長辭。

「銀幕是一個如此神奇的媒介,它能在傳達情緒與感情的同時仍然饒有趣味。我想這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藝術所無法企及的。」 ——斯坦利·庫布里克 ,1970

庫布里克電影特色:
1、幾乎所有的庫布里克電影都有旁白如:《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閃靈(The Shining)》中有代替旁白的標題卡片。
2、庫布里克的電影常常根據小說改編:《洛麗塔(Lolita)》,《殺手之吻(Killer』s Kiss)》。
3、電影中常常出現子彈沿著長得有些誇張的牆平行而又快速地射出:《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
4、庫布里克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滅絕人性的、非人性化的傾向。
5、對稱的構圖以及鏡頭的頻繁拉伸。
6、電影中常常構造出三方沖突。
7、電影中常常有對激烈的面部表情的大特寫。
8、在需要一串號碼時,庫布里克特別偏愛「114」:這串數是奇愛博士中的解碼器的名字;是《2001:太空奧德賽》中木星探索者的出廠號碼。
9、所有的庫布里克影片中總有一個場景是發生在浴室里的。庫布里克作品年表:
50年代:
《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1951)擔任導演、剪接、音效
《飛行牧師》Fliying Padre(1951)擔任導演、編劇、攝影
《航海家》The Seafarers(1952)擔任導演、剪接、攝影、音效
《厭惡與恐懼》Fear and Desire(1953)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謀殺》The Killing(1956)擔任導演、編劇
《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擔任導演、編劇

60年代:《洛麗塔》Lolita(1960)擔任導演
《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1962)擔任導演、編劇
《斯巴達克思》Spartacus(1964)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2001》2001:Space Odyssey(1968)擔任導演、編劇

70年代: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巴里·林頓》Barry Lyndon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80年代:《閃靈》The Shinning(1980)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90年代:《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擔任導演、編劇、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