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誰有黃梅戲《天仙配》的完整歌詞
文:雲中鷹
董永賣身葬父,孝心感地動天。
七女動心愛憐,喜結恩愛良緣。
王母一聲令下,天兵天將下凡。
董郎妻離子散,攜兒追妻天邊。
銀簪劃破黑暗,銀河風雷電閃。
槐蔭老人誤言,百日好合荒誕。
鵲兒架起彩橋,七月七日相見。
牛郎星男兒漢,織女星訴思戀。
千古傳說不變,流芳百世人間。
世人羨慕神仙,茶餘飯後美談。
拓展資料:
《天仙配》是中國古代神話愛情故事。原作是民間流傳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慶市文化館的班友書第一次改編,其中《路遇》一場參加第一屆華東戲劇匯演,獲大獎。
B.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里的音樂是有哪幾種樂器完成的
所有的中國戲曲(包括曲藝,民歌等,以下統稱戲曲,免得麻煩)幾乎都是五音調式的,這是中國民族的特有調式,跟西方的大調,小調調式還不一樣,雖然有類似。
主要伴奏樂器,並逐步建立起以民族樂器(包括高胡、二胡、琵琶、竹笛、揚琴、嗩吶、司鼓等)為主;西洋樂器(電子琴、單簧管、口琴等)為輔的混合樂隊,以增強音樂表現力。
從源流上說,中國戲曲音樂有皮黃、高腔、梆子、崑腔四大體系。但我個人感覺,這所謂體系並不完全是從音樂上分類的,主要是從歷史源流來說的。比如皮黃體系的西皮二黃其實音樂上很不一樣,比如川劇的二黃又和京劇的二黃有兩個風味。細分的岔子很多。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作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天仙配》的創作基礎是董永行孝,又名《百日緣》、《織錦記》、《槐蔭記》等,曹植《靈寶篇》和干寶《搜神記》對此均有記載,主旨是獎勵中國幾千年來提倡的「孝」。
最早的《天仙配》戲本里,七仙女是玉帝「嘉獎」給董永而非私自下凡,仙女下嫁是「奉命行事」而非情之所至,百日後七仙女上天也並無生離死別之痛,之後董永還高高興興地娶了傅員外之女夫妻雙雙把家還……真相好殘酷,後來才改成現在這樣以愛情為主題的。
C. 《天仙配》提到七夕了嗎
《天仙配》沒有提到七夕。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作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相關信息:
董永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是神話傳說,董永在古代一直是作為孝子的典範受到贊揚。董永與仙女之間的愛情大約是近代人加進去的,董永的勤勞講信用,仙女的不棄貧賤和美麗,是這種改編的基礎。
這里不能不言及的是與董永相關的古跡。董永盡管不一定是曾真實存在的人物,但他的故事卻流傳了差不多二千年,影響廣泛。特別是董永的形象是個普通人的形象,他與仙女的故事美好而感人。於是,在不少地方都有與董永相關的古跡。
較出名的是董永讀書堂,它在宋代已存在,見於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卷二二《城闕志三》。宋代泰州有「天女繅絲井」,「相傳漢董永所居井,即天女汲以繅絲者」(《錦綉萬花谷》續集卷九《淮東路》)。至於董永廟則有許多座,它既是官方用以宣揚孝道的,也是民間寄託美好願望的處所。
D. 天仙配的民間故事是什麼
長篇神話小說《天仙配》,主要講述了美麗善良的七仙女愛上了朴實憨厚的青年董永,私自從天庭下到凡塵,沖破重重阻撓與董永結為夫妻。
玉皇大帝得知怒不可遏,命令七仙女立刻返回天庭,七仙女為了不使董永受到傷害,只好忍住悲痛,在槐蔭樹下與董永泣別的故事。
最後,玉皇大帝被七仙女和董永的真情打動,同意七仙女與董永在人間相伴永遠,恩愛一生,成就他們驚天地、動人心、泣鬼神的美好愛情。
(4)天仙配黃梅戲七仙女下凡老電影擴展閱讀:
從本質上說,小說頌揚了七仙女、董永、七仙女的姐妹們等角色人性光明美好的一面,也鞭笞和抨擊了玉皇大帝等角色的丑惡與黑暗。
同時,也刻畫了傅員外的兒子傅官保這些卑鄙小人的醜陋,而且,傅員外的兒子還有幾份喜劇色彩。這部神話小說表現了天上人間的真愛與真情。
可以說,天仙配主題思想積極,內容健康向上,人物性格鮮明,故事跌宕起伏.精彩好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極強的好作品。
E. 黃梅戲《天仙配》的主要內容
黃梅戲《天仙配》作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天仙配》敷演董永行孝遇仙事。原本寫秀才董永賣身傅家為奴,以所得銀錢葬父,孝行感天。恰七仙女有思凡之意,玉帝乃命七仙女下凡,與董永配合百日夫妻。董永於上工之日,在槐蔭樹下與七仙女結為夫妻。後七仙女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傅員外將三年長工改為百日;又收董永、七仙女為義子、義女。百日期滿,夫妻二人辭工回家。
途中七仙女告知董永實情,並贈羅裙、白扇寶,約定來年二月十五日送子相會後,在槐蔭樹下重返天庭。董永進寶得官,歸途又逢七仙女送子下凡,董永後與傅員外之女結為夫婦。
(5)天仙配黃梅戲七仙女下凡老電影擴展閱讀
《天仙配》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是根據東漢董永遇仙故事編成的,最先編人話本的是宋元時期《董永遇仙傳》;最早編成雜劇的是元代,僅留下《路遇》一套《商調集賢賓》載於明郭勛所編《雍熙樂府》。
該劇獲得第一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被評為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F.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出自黃梅戲哪個經典曲目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
民間廣為流傳的古代人仙之戀的傳說。董永即為牛郎的轉世,與原妻子織女再次結為夫妻。
大約西漢時期,孝子董永賣身葬父,天庭的織女被其感動,於是私自下凡幫助董永並與其結為夫妻。
織女一夜之間織了十匹錦布,幫助董永償債贖身,奴期從三年減至一百天。奴役期滿後,夫妻還家,以為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時候玉帝卻下令織女返回天庭,為了董永,織女只好忍痛與丈夫道別。
改編後的《天仙配》講述玉皇大帝之七女,不戀天宮繁華,同情為葬父而賣身為奴的人間青年董永,遂私自下凡與其結為夫妻。七仙女一夜織得錦絹十匹,使董永三年長工變為百日。百日期滿,夫妻雙雙回家,憧憬美好生活。不料,玉帝卻令七仙女重返天庭,拆散了天上人間好姻緣。
衍生作品
1、1955年《天仙配》,嚴鳳英和王少舫主演黃梅戲電影。
2、1963年《七仙女》,方盈和凌波主演的黃梅調電影。
3、1963年《七仙女》,江青和紐方雨主演。
4、1992年《七仙女》,台灣台視電視劇,梅嫦芬和蕭大陸主演。
5、1997年《新天仙配》,中國大陸電視劇,羅慧娟和李志奇主演。
6、2005年《天外飛仙》,中國唐人影視製作,胡歌、林依晨主演的電視劇。
7、2005年《歡天喜地七仙女》,中國大陸電視劇,霍思燕和鄭國霖主演。
8、2007年《天仙配》,中國大陸電視劇,黃聖依和楊子主演。
9、2011年《天地姻緣七仙女》,中國大陸電視劇,劉洋和吳慶哲主演,故事主角並非董永和七仙女。
G. 夫妻雙雙把家還原唱是誰
1、根據黃梅戲《天仙配》而創作的歌曲《夫妻雙雙把家還》,它的原唱是嚴風英和王少舫。
類型:黃梅調
歌詞: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綻笑顏
隨手摘下花一朵
我與娘子戴發間
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
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能抵風雨
夫妻恩愛苦也甜
你我好比鴛鴦鳥
比翼雙飛在人間
2、相關簡介: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5年,由石揮執導,嚴鳳英、王少舫主演。
《天仙配》為安慶黃梅戲傳統經典劇目,又名《七仙女下凡》,由劇作家陸洪非根據老藝人胡玉庭之口述改編而成。
故事寫董永賣身葬父,玉帝第七女(七仙女)深為同情,私自下凡,與董結為夫婦。一百日後,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樹下忍痛分別。
改編本《天仙配》成功地刻畫了七仙女的反抗性格。
H.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里,還有幾位仙女健在
天仙配該電影主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該劇獲得第一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被評為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七仙女嚴鳳英
嚴鳳英於1953年調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1954年的華東區戲曲會演,是嚴鳳英事業走向輝煌的重要一步,這次匯演直接為1955年電影《天仙配》拍攝奠定了基礎。隨著電影的播映,黃梅戲從安徽省的一個地方小劇種,變成了全國皆知的劇種。
13年間,嚴鳳英演出了50多個大小劇目,尤其在《天仙配》、《女駙馬》中塑造的七仙女、馮素貞的藝術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黃梅戲中的珍品。1956年下半年,嚴鳳英在排演《王金鳳》時認識了導演王冠亞,並與之結婚。1968年4月8日,嚴鳳英不堪在那段特殊時期受到的屈辱,服安眠葯自殺。
I. 天仙配什麼意思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作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1952年班友書等改編了《路遇》一折,將董永由秀才改為農民,將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為「思凡下嫁」;1953年陸洪非改編了全本,形成了《賣身》、《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分別》七場戲;後來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不斷磨合定型為始於《鵲橋》,終於《分別》的六場次。
J. 夫妻雙雙把家還 原唱是誰
《夫妻雙雙把家還》
歌曲原唱:謝麗斯,王潔實
歌曲歌詞: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
順手手摘下花一朵,我與娘子戴發間
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 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
你我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
(10)天仙配黃梅戲七仙女下凡老電影擴展閱讀
謝莉斯與王潔實
他們的演唱配合默契,台風端莊大方,風格親切自然,能准確把握歌曲的特色和內涵,並注入鮮明的個性,藝術上獨樹一幟,二人的合唱部分尤其和諧、動聽、更具魅力成為八十年代以來二人組合的黃金搭檔,實屬難得。
他們演唱過的歌曲像《阿瓦古麗》《校園的早晨》《笑比哭好》《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九九艷陽天》《龍船調》《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歌曲。
謝莉斯與王潔實的合唱曲目,在上世紀80年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年近半百的謝莉斯還活躍在舞台上。然而就在她的演唱技藝爐火純青的時候,這位歌唱家卻不幸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