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幻片女主角名叫wonder的,講的是外星人入侵地球,女主角最後挽留人類,電影名字
《宿主》,迷人的故事。
⑵ 求一部老電影的名字
CCTV6翻譯成《盲童》,是義大利影片,可惜找不到原文片名.
這個男孩其實是半盲 可以看到光和影子 片子里很多鏡頭都是通過他的視角來拍的
主要是講一個盲童小提琴天才
他死去的媽媽是小提琴手 爸爸用殘酷的方式訓練這孩子 後來終於帶他去錄音的時候孩子走丟了 他被送到孤兒院 被當作自閉兒童後來一個女老師發現了他的音樂才能....後面記不清了
⑶ 孩子成長必備的10部電影
每個寶寶都是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比如:什麼是愛?什麼是勇敢?什麼是夢想?
這些你很難用語言和他們解釋清楚的詞,有一些經典的兒童影片能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孩子們感受生活、學習的樂趣和價值,引起心靈的共鳴。
這里有十部關於自然、勇氣、愛、珍惜、創造、夢想和探索的電影,請各位家長查收~
1. 微觀小世界第一季Minuscule Season 1 法國 /豆瓣評分9.3
這是一個微縮版的蟲蟲世界。每個故事的主角都是小昆蟲,以紀錄片的風格描述蟲蟲們的生態環境,同時又演繹出了生動幽默的故事來。愛欺負人的瓢蟲、遵守交通規則的蜜蜂、喊口令成群出動的螞蟻們、堅持不懈滾著方形便便球的屎殼郎、幻想能快速飛馳的蝸牛、破繭成蝶的可愛毛毛蟲等等,這些小昆蟲的形象不僅讓人眼前一亮,而且個性鮮明,也讓觀眾看起來津津樂道……
其中,場景和聲音效果都是採用現實中真實的東西,而小昆蟲和小動物則是用三維動畫技術設計出來的,不光小孩子們非常喜歡,也俘獲了大人們的喜愛。
2. 狐狸與我Le renardet l'enfant 法國 /豆瓣評分8.6
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在上學路上碰見了一隻正抓田鼠的狐狸。女孩被漂亮的狐狸迷住,下學後回到森林原地希望再見到那隻狐狸。從秋天到冬天,女孩在厚雪地里沿著狐狸的腳印尋找……
後來,狐狸帶著小女孩展開了奇妙的森林冒險…… 很喜歡這種靜悄悄的聽得見心跳的電影。 安靜地講述著簡單的故事,幾乎沒有太多情節的傾訴,可是卻直擊心靈。
3. 啊!設計 デザインあ 日本 /豆瓣評分9.4
《啊!設計》是NHK一檔經典設計節目,雖是面向兒童,但視角獨特、充滿對思維的啟發,讓人贊不絕口。每一集更邀請重量級設計師講述設計的秘訣,深澤直人、仲條正義、祖父江慎、伊東豐雄……
將我們身邊理所當然存在的事物從「設計」的視角重新審視,以嶄新的映像手法和音樂形式進行表現,以向孩子們傳遞「設計的有趣之處」,並進一步培養「設計的視點和感性」為目標的節目。這部紀錄片讓人大開眼界,它告訴我們:從小培養孩子的設計素養與想像力,到底有多重要。
4. 地球脈動 Planet Earth 英國 /豆瓣評分9.7
這部堪稱難以超越的經典紀錄片《地球脈動》,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我相信,給小孩從小感受這恢弘的場景,他的內心也會成長得很大氣吧。
5. 怪獸電力公司 Monsters, Inc. 美國 /豆瓣評分8.6
對於怕黑、害怕一個人睡、擔心櫃子里、門後面會出現怪物的孩子來說,怪獸電力公司可以說是一部「及時雨」。影片中的怪物們看起來真的有點嚇人,不過了解之後被他們的善良友好而打動呢。
我們不知道,在那樣的世界裡住著那樣一群怪物。他們長相滑稽,卻必須裝作猙獰。因為,在夜深的時候,他們要悄悄的出現在孩子的衣櫥里,嚇唬剛剛甜美睡去的寶寶。一切,只因為他們是怪物電力公司的員工,而孩子的尖叫,則是怪物王國發電的全部能量。怪物們害怕孩子,卻又必須讓孩子尖叫。在怪物的國度里,他們都是為全民造福的英雄。
6. 機器人總動員 WALL?E 美國 /豆瓣評分9.3
公元2805年,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卻因污染和生活垃圾大量增加使得地球不再適於人類居住。地球人被迫乘坐飛船離開故鄉,進行一次漫長無邊的宇宙之旅。臨行前他們委託Buynlarge的公司對地球垃圾進行清理,該公司開發了名為WALL·E(Waste Allocation Loa d Lifters – Earth 地球廢品分裝員)的機器人擔當此重任。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它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意識。它喜歡將收集來的寶貝小心翼翼藏起,喜歡收工後看看幾百年前的歌舞片,此外還有一隻蟑螂朋友作伴…… 孤獨地生存著,卻追求著真正的愛,全片淚點滿滿。
7. 奇跡男孩 Wonder 美國 /豆瓣評分8.6
每個人,不論年齡、性別(弟弟、姐姐、姐姐的閨蜜),在成長都會遇到質疑、淚水、冷眼、謊言、誤解、痛苦、嘲諷、掙扎、陣痛。都可以在電影《wonder》中找到影子,產生共鳴。《wonder》以小見大,小故事大題材,折射出真善美,勇敢與希望,寬容與理解,不論在任何國度、任何膚色,都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8. 海蒂和爺爺 Heidi 德國 /豆瓣評分9.0
海蒂(阿努克·斯戴芬 Anuk Steffen 飾)很小就失去了父母,無依無靠伶仃飄零,所幸得到了姨媽的收留,然而,這照顧卻不能夠持久,最終,海蒂來到了阿爾卑斯山,投奔住在那裡的爺爺(布魯諾·甘茨 Bruno Ganz 飾)。在村民們眼中,爺爺是個倔強而又古怪的老頭,對 其敬而遠之,然而海蒂那雙天真無邪的眼睛發現了爺爺深藏在內心的柔情,一老一少兩人卸下心防,相依為命。
一個名為皮特的放羊男孩成為了海蒂的新朋友,兩人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長,海蒂被迫離開了爺爺和皮特,來到了富家小姐克勞拉(伊莎貝爾·奧特曼 Isabelle Ottmann 飾)家中,做她的玩伴。克勞拉的雙腿因幼年生病不能行走,個性亦因此而內向怪癖,海蒂的到來替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找回了久違的快樂。
9. 瘋狂動物城 Zootopia 美國 /豆瓣評分9.1
事發生在一個所有哺乳類動物和諧共存的美好世界中,兔子朱迪(金妮弗·古德溫 Ginnifer Goodwin 配音)從小就夢想著能夠成為一名懲惡揚善的刑警,憑借著智慧和努力,朱迪成功的從警校中畢業進入了瘋狂動物城警察局,殊不知這里是大型肉食類動物的領地,作為第一隻,也是唯一的小型食草類動物,朱迪會遇到怎樣的故事呢?
近日裡,城中接連發生動物失蹤案件,就在全部警員都致力於調查案件真相之時,朱迪卻被局長(伊德瑞斯·艾爾巴 Idris Elba 配音)發配成為了一名無足輕重的交警。某日,正在執勤的兔子遇見了名為尼克(傑森·貝特曼 Jason Bateman 配音)的狐狸,兩人不打不相識,之後又誤打誤撞的接受了尋找失蹤的水獺先生的任務,如果不能在兩天之內找到水獺先生,朱迪就必須自願離開警局。朱迪找到了尼克,兩人聯手揭露了一個隱藏在瘋狂動物城之中的驚天秘密。
10. 忠犬八公的故事 Hachi: A Dog's Tale 美國 /豆瓣評分9.3
八公(Forest 飾)是一條謎一樣的犬,因為沒有人知道它從哪裡來。教授帕克(理查·基爾 Richard Gere 飾)在小鎮的火車站揀到一隻走失的小狗,冥冥中似乎註定小狗和帕克教授有著某種緣分,帕克一抱起這只小狗就再也放不下來,最終,帕克對小狗八公的疼愛感化了起初極力反對養狗的妻子卡特(瓊·艾倫 Joan Allen 飾)。八公在帕克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帕克上班時八公會一直把他送到車站,下班時八公也會早早便爬在車站等候,八公的忠誠讓小鎮的人家對它更加疼愛。
有一天,八公在帕克要上班時表現異常,居然玩起了以往從來不會的撿球游戲,八公的表現讓帕克非常滿意,可是就是在那天,帕克因病去世。帕克的妻子、女兒安迪(薩拉·羅默爾 Sarah Roemer 飾)及女婿邁克爾(羅比·薩布萊特 Robbie Sublett 飾)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埋葬了帕克,可是不明就裡的八公卻依然每天傍晚五點准時守候在小站的門前,等待著主人歸來……
⑷ 如何評價電影《神奇女俠1984》(Wonder Woman 1984)
還沒上映呢,沒什麼好評價的
⑸ 《Wonder》選擇善良 成就奇跡
這幾天降溫,不願出門,習慣性的讓自己蜷縮在溫暖的小窩中。一杯熱茶、一條毛毯、一部暖到心窩里的電影。
由於奧吉先天的面部缺陷,整個家庭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地彌補他,希望他能好好地長大。他就像這個家中的「太陽」一樣,父母、姐姐都如同「行星」一般時刻圍繞著他旋轉,給予他最大的鼓勵與溫暖。
家人們所承受的壓力與苦楚,不比奧吉少半分。他們憂慮奧吉的將來,敏感於他人的眼光;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卻又要把這種壓力化解掉,裝作若無其事。
正因為,身後有這樣的家庭支撐,奧吉才能在朋友問「你為什麼不整容?」的時候,瀟灑的撩起頭發,說:「整過了,我可是拼了命才這么帥的!」
奧吉的媽媽因為兒子奧吉放棄了「大辦公室」的生活,暫時放棄了自己的作家夢想,將全部的心思放在奧吉身上,不斷用自己的智慧開導兒子。
她鼓足勇氣切斷與奧吉的依戀,鼓勵奧吉邁出通向真正世界的第一步,即使在奧吉開學的第一天擔憂到發抖。
她盡力給予奧吉愛與安全感,不厭其煩安撫奧吉比別人多的煩惱與難過,即使疲勞到安撫完奧吉之後,也在奧吉床上沉沉睡去。
她從不認為奧吉與其他孩子有不同,即使幫助奧吉成長需要花費一般孩子更多的心血,但她總堅持奧吉應該獲得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同情。
她同樣也深愛著自己的女兒,當女兒因為她的忽視而沖其爆發時,她更是懷揣著自責與無奈的復雜感情。
奧吉的爸爸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他既需要承擔起家庭的經濟責任,還需要安撫傷心的妻子,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兒子。
他把奧吉的頭盔藏起來,幫助他勇敢走出「禁錮」。
上學第一天,牽著手送他到校門口,告訴他就送到這里,因為沒有哪個父母會送進校園。
當家中的狗狗去世時,可愛的爸爸半夜偷偷的在客廳的桌子上抹眼淚,他也有脆弱的一面,只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向妻兒表露。
奧吉的姐姐因為他,從小習慣被家人忽視。她很愛弟弟,但也在內心默默感傷「從沒人問我今天感受如何。」
在她因為媽媽的忽略情緒爆發後,但當她看到受傷的弟弟時,轉而隱藏起內心的傷痛,以自己在學校的經歷去開導弟弟,想辦法逗他開心。
前幾天聽到魯豫老師的電台,有一期節目是 」 當你了解全部的我後,你將離開 「。 是啊,生活中即使面對至親的朋友,我也不敢袒露出自己的全部。真正的好友,應該是當你見到了他的全部不堪時,你依然選擇擁抱。
傑克一開始是因為校長的安排接近奧吉,逐漸被奧吉吸引,但是還是在意班上男同學看待他的目光,當被人問起時,說自己早已不耐煩。這一幕恰巧被奧吉看到了,傷心不已,開始遠離傑克。直到傑克開始坦誠的直視自己的內心,這段友誼才得以恢復。
米蘭達特別羨慕維婭的家庭,在夏令營中她把發生在維婭身上的一切套用在自己身上。她變成了最受歡迎的女孩,卻離維婭越來越遠,她也開始為這段真摯的感情的失去而懊悔。在最後的話劇社匯報演出的時候,米蘭達成全了維婭父母在溫和美好的氣氛下看到女兒精彩表演的美好願景。做了善意的補償,找回了那珍貴的友誼。
友情也好,愛情也罷,都必須建立在人格獨立平等的基礎之上,方能健康持久。 奧吉雖然面部缺陷,但是他有一顆有趣的靈魂、聰明的頭腦、仗義的性格,逐漸越來越多的人被他所吸引,在友情中始終不卑不亢。
想到我的高中生活,曾與深深依賴著的好友斷絕了友誼,很長一段時間深陷於這段糟糕的感情經歷中。兩周過後,開始逐漸的讓自己變得獨立果敢,並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最終找回了自己,也遇到了值得真心對待的朋友。
2017年不斷有」校園暴力「、」兒童性侵「、」老師虐待幼兒「等非常喪的新聞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使很多家長對學校這個本應教書育人的場所,產生了深深的恐懼與質疑。這部電影所呈現出的老師和校長的形象,讓我們可以選擇相信。
電影中的很多金句是出自奧吉的爆炸頭老師的每日箴言中,他教導孩子們選擇善良、選擇包容。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面對班上的孩子對奧吉進行惡作劇時, 所選擇的春風化雨的教育方式,比片面的暴力干預更為深入人心。
校長可以說是我在劇中最喜愛的一個大人。第一次見奧吉時,他便拿自己的名字開玩笑,並安排小朋友帶領奧吉參觀校園,來緩解他的緊張與害怕。他寫信給傑克,告訴他 「友誼是值得捍衛的 。」
霸凌奧吉的孩子Julian來自於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面對校長的指控和懲罰,這個家庭的父母卻堅持不認錯,校長在資助者面前依然選擇維持正義。 「Auggie無法改變他的容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看待他的目光。」
1. 關於傷疤: 在奧吉第一天上學時,維婭對奧吉說他們如果想看,就勇敢的讓他們看 。
這讓我想起了《傲骨之戰》中一段精彩的對話。
當我們與自身的自卑與不堪斗爭的過程中,總會有很多看客,如何學著與一些並不算善意的目光和解,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勇敢的揭開自己傷疤讓他人看到,都已經這樣了,還能糟糕到哪去。然後無懼於他人的目光,將注意力專著到自我提升中。
2.關於命運: 上帝對眾生都是平等的,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切莫因為自己的一味悲觀與狹隘,看不到那扇窗戶。不管面目醜陋,還是面容姣好,電影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煩惱,每個人都在與生活苦戰。真正的勇者,永遠只屬於那些看透了生活的本質,依舊熱愛生活,勇往直前的人。
3.關於自我: 你或許值得同情,但那不是綁架所有人感情、陷入自我情緒旋渦的理由。這部電影能夠不落俗套的原因之一也在於它獨特的敘事方式,從不同角色的角度去完整的講述這個故事,告訴你每個人都在承擔。
4.關於選擇: 如果必須要在正確和善良中做出選擇,選擇善良。善良會創造出更多的奇跡。生命中的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選擇的,比如說出身、容貌;但也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選擇的。那些我們還可以身體力行地做出改變的事情,是值得努力讓他們變得美好的。
奇跡是由劇中每一個用力生活的人,共同創造出的。
最後,請善良些,看見路邊有發傳單就接了吧,打車的時候說聲謝謝師傅吧,丟垃圾丟到垃圾桶里吧,對外賣小哥多一些耐心的等待吧,對這個世界溫柔一點……每一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與這個世界苦戰並和解著。
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
當面臨正確與善良之間的選擇時,選擇善良。
You can』t blend in when you were born to stand out.
你天生與眾不同,註定不會淹沒在人群中。
Kindness is everywhere, all you need to do is look...
善良無處不在,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慢慢欣賞......
You are not alone.
你永不孤單。
Kinder than is necessary.
Because it』s not enough to be kind.
One should be kinder than needed.
比必要的善良更善良,
因為善良永不嫌多。
我們應該比需要的更善良。
Be kind,for everyone is frighting a hard battle.
善良一些,因為每個人都在與生活苦戰。
⑹ 《奇跡男孩》 ——Wonder
《奇跡男孩》改編自暢銷小說《奇跡》,講述的是一個因病面部畸形(註: 學名叫 mandibulofacial dystosis ,中譯為 「 崔契爾柯林斯癥候群 」 ) 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
根據柯林斯英漢大詞典的注釋,「Wonder」有著「驚奇,奇妙,奇跡」的意思,所以相對於這部電影的片名,我想說,奇跡的又何止是我們的小主人公,成長本身難道不也是一個奇妙的過程嗎?
在影片開始,我們的小男孩奧吉(Auggie)在床上蹦上蹦下,從外形上看他或許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子,硬要說什麼不同的話大概只是那個有些略大的宇航頭盔了吧。而此時,奧吉的獨白也不緩不急的響了起來,開始為你講述關於他的這一段故事。乍一看,本片的風格和《阿甘正傳》這樣主題的電影差不多,都是自身的殘障帶來了一些麻煩,都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都是在緩緩道來,但又有些不一樣——我們在說一部電影中的角色塑造是否成功的時候總會談論「(該角色)塑造的是否立體」,而《奇跡男孩》的導演斯蒂芬卓博斯基就機智的把劇情拆成了平行的四段故事。分別從男主角奧吉(Auggie),姐姐薇婭(Via),奧吉的小基友傑克(Jack)和薇婭的閨蜜米蘭達(Miranda)四個方面進行敘述,每一個人都在努力的訴說著自己,卻又無意中豐滿了身邊的人設,於是本來看似平淡的故事突然就承擔起了使命般的色彩——每一個角色都被塑造成了鮮明的個體,每一個個體都緊緊相連,因而每一段故事都在經歷一個過程:成長。
那麼什麼是成長呢?
成長其實就是一份看似很平淡無奇的奇跡。
不信?那我們來回顧一下他們的經歷:奧吉一出生就患有疾病,導致需要27次手術才能勉強擁有正常人的生活;他臉部畸形,在上五年級之前一直都是媽媽教導他課程;在入學前,按米蘭達所說,奧吉近乎沒有體驗過外面的世界,而奧吉也只有他的爸爸媽媽姐姐米蘭達和一條名為黛西的狗;即便上學後受到欺負,遭到傑克的一次無意的「背叛」,他也從來沒有對他的爸爸媽媽說想要放棄。
再說薇婭,薇婭看似幸福美滿,可自她弟弟出生起她就被奪去了所有的關愛,和弟弟奧吉不一樣,薇婭很少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她擁有的只有她過世的奶奶;除此之外,她的好友米蘭達也因為一些事情和她漸行漸遠,在同樣的第一天入學中,她只能自己緩解煩憂,可她卻從來沒有恨過奧吉,或許也曾羨慕,或許有過嫉妒,然而當奧吉去上學的時候,薇婭只是輕輕的俯在奧吉的耳邊說道:「他們要看就讓他們看吧,你無法融入他們,因為你天生就與眾不同。」
至於因為愛慕虛榮而差點走偏了的米蘭達和我們怕被班上男孩們孤立而撒了謊的小暖男傑克,他們無論是從家庭出身還是人物形象都很平凡。
就像《千與千尋》里的千尋,成長其實就是把眼淚擦幹瞭然後去她最害怕的湯屋找湯婆婆。
而除了上述的四個主要角色之外,最讓我感到溫馨的應該是奧吉的父母普爾曼夫婦,學校里總教他們箴言的老師,以及塔什曼先生。這里先說普爾曼夫婦:都說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這話其實不假。奧吉的媽媽是一名堅強又善良的女人,她可以為了奧吉放棄自己的一切,也會因為意識到自己多年來忽視了對女兒的關愛而潸然淚下。
奧吉的爸爸則是整個家庭的調節劑,他既要負責在外賺錢,又要負責回家活躍氣氛,還要負責把聖誕節的聖誕樹搬出去。雖然普爾曼夫婦的教育理念不一樣:母親希望奧吉寬容,善良,父親希望他不能怯弱,被欺負了就要懟回去。但這並無傷大雅,某種程度上更是起到了互補的作用。比如電影中的媽媽就不能理解男孩子們為什麼會打電動那麼入迷,又為什麼對激光劍愛不釋手。因為在電影《星球大戰》中,容貌醜陋的楚巴卡也有一顆正直善良的心,喬治盧卡斯所創造的這個星戰世界對男孩子們而言是有著積極的導向意義的,畢竟在那個世界裡奇形怪狀的人一堆,但人們卻不以貌取人。
奧吉的老師也說,「在正確和善良之間,會選擇善良。」的確,我們常說「願世界溫柔以待」,但在說這句話之前我們是否想過我們「溫柔以待世界「了嗎?還有讓人大為點贊的塔什曼先生,雖然他的台詞並不多,出場也屈指可數,但不得不說每一次出現都很驚艷。在我的觀點里,塔什曼先生代表的是更上一級的充滿良知的教育層面,尤其是他和朱利安的母親奧爾本斯太太在辦公室唇槍舌戰那一個情節,塔什曼先生就是善良和正直的代名詞,他維護了一所學校最本質的東西:良知。做人的良知,做學問的良知,也是教書育人的良知。我不才,曾有幸在這樣一個老師門下受過幾年教誨,因此深知這對成長會帶來怎樣的積極作用。
當我們已經漸漸習慣眼見為實的認識世界,我們是否還能留存一點點善良提醒自己:認識世界除了眼睛,還要用心。偏見固然無法消除,但奇跡也無處不在。
成長,善良,然後溫柔以待這個世界。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跡。
⑺ wonder奇跡男孩電影
電影 奇跡男孩 網路雲在線觀看
《奇跡男孩》是由美國獅門影業出品的家庭劇情片,由斯蒂芬·卓博斯基執導,朱莉婭·羅伯茨、雅各布·特瑞佈雷、歐文·威爾遜等聯合主演。
該片根據R.J. 帕拉西奧的小說改編,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如何進入普通學校,並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的勵志故事,該片於2017年11月17日在美國上映。
⑻ 一部老電影
東方三俠吧。。。
⑼ 如何評價電影《神奇女俠》(Wonder Woman)
在BVS中,蝙蝠俠曾對超人說了這么一句話:
「You're not brave. Men are brave.」(你並不勇敢,人類才勇敢)
看到史蒂夫駕著滿是毒氣彈的飛機駛入長空,鏡頭拉近到他臉龐,他帶著欣慰和豪情,像那類擅長捲入一場魯莽不計後果的冒險的美國人,咧嘴大笑,然後開槍,欣然赴死,彷彿赴一場美麗的約會。
從那一刻起,蝙蝠俠這句沙啞低沉的話就跳入了我的腦海,再回望整部《神奇女俠》,就會發現,盡管黛安娜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主角,但是作為綠葉的史蒂夫並未因此失卻魅力,反而難得地和這個氣場強大的半神幾乎平分秋色,共同撐起了這部電影。
在這一點上,要感謝導演派蒂·傑金絲,沒有如外界先前的擔憂那般,把這部電影拍成簡單的「女權主義傳聲筒」。恰恰相反,正因為男女主角的共同出彩,性別平等的觀念以最自然的方式傳遞出來:我做這件事,與我的性別無關,僅僅是因為,我有能力、而且我也應該去做。黛安娜是如此,史蒂夫也是如此。
派蒂以一個女性導演所特有的細膩,將男女主角的性格都刻畫得恰到好處。這並不簡單。仔細想來,黛安娜初入人世時,性格單純,近乎幼稚,她堅持黑白分明的善惡二元論,認為人類本質是善的,只要打倒蠱惑人心的阿瑞斯,戰爭自然會平息。這種孩子氣的想法,假如處理不好,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反感,但派蒂很好地把握了這個「度」,黛安娜雖然單純,但不愚笨,雖然執著,但懂變通,她與史蒂夫以及史蒂夫所代表的人類社會的幾次沖突,都只是點到即止,沒有過分窮究下去,在指揮部里對諸位軍官的斥責是相對激烈的一次交鋒,但也很快被史蒂夫阻斷。既讓觀眾通過黛安娜的視角看到了人類社會的荒謬,並有所反思,又不至於讓觀眾覺得她僅僅是個傻白甜。
突破無人區是神奇女俠整部電影的高光時刻,甚至使得最後和阿瑞斯的「神仙打架」相形失色。前半部戲里女俠目睹了人類社會一個又一個的慘狀,怯懦而草菅人命的軍官激起了她的憤怒,無人區壕塹里民眾的哀嚎也深深刺激了她,只是因為史蒂夫一遍遍的提醒,她才忍耐至今,然而她善良的內心終於驅使她做出選擇:「阻止毒氣彈是你(史蒂夫)的任務,我的任務就是要拯救這些無辜的人。」隨即邁出了壕塹,情緒的鋪墊、爆發一氣呵成,觀眾之前郁積的憤怒與難過,隨著女俠無畏的沖鋒宣洩而出。
近幾年,超級英雄電影都開始以探討超級英雄的權責問題為熱點,試圖更深入挖掘英雄的復雜性,這也使得銀幕上那些熟悉的英雄們臉上越來越陰郁沉重、苦大仇深。然而神奇女俠的這一次邁步喚回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初衷,即宣揚人們內心最樸素的正義感。超級英雄最本真的含義至此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 I can not stand the persecution of innocent life. If no one else guards the world, then I will come forward. (無辜的生命慘遭迫害,我不能無動於衷。如果沒有別人保衛這個世界,那麼我將挺身而出)
相比黛安娜,史蒂夫的刻畫其實更考驗功力。因為神奇女俠作為一個半神,她的能力太強大了,強大到幾乎所有問題都能獨力解決。在這種不講道理的強大下,史蒂夫能發揮的餘地似乎很小。BVS里露易絲的「被救的花瓶」命運很大可能復制到史蒂夫身上。
但是派蒂敏銳地抓住了史蒂夫的兩重身份:男性,人類。這兩點都是與黛安娜的「女性半神」身份相對應的。電影實質上是神奇女俠的成長歷程,在黛安娜初入人類社會時,她對這個復雜灰色的世界一片懵懂,史蒂夫實際上是人類社會的代表,塑造著黛安娜對人類的看法。可以說,女俠最終沒有對人類失去信心,和史蒂夫最初對她的引導密不可分。
史蒂夫最大的優點在於知進退,且總能迅速找出當前情況的最優解。這是一個間諜所必備的素質。這種靈活務實的態度,使他沒有那個年代流行的大男子主義毛病,對一個人的評判只看他/她是否有用,而不關心其性別,見識了黛安娜的強大實力,馬上退居二線,做好支援,極端的實用主義反而暗含了性別平等的因子。在上級們驚呼「你怎麼把一個女人帶進會議室」時,史蒂夫卻不以為意,只是關心能否完成任務。
誠然,從黛安娜的價值觀來看,史蒂夫遠算不上一個「好人」——在一個充斥著謊言、殺戮、背叛的世界裡,除了間諜內心的信念支撐,沒人會提醒他們該如何保持自我。更何況,史蒂夫為了完成任務是可以不擇手段的:召集雞鳴狗盜之徒行動,用「美男計」挑逗毒葯博士,更別提戳痛黛安娜的無視傷亡民眾,徑直奔向目標的做法(雖然實情是史蒂夫確實無能為力,但他現實得近乎冷漠的態度才是激怒黛安娜的原因)。
但是,當黛安娜因為殺死「阿瑞斯」(魯登道夫)人類卻仍不停止戰爭,而陷入信念崩塌時,史蒂夫的勇氣則真正顯露出來。他沖黛安娜喊道:
「你以為我不希望把這一切戰爭歸結到一個人身上嗎?你以為我已經多少次看過這些殺戮了,我也想有人來告訴我,人類為何要如此互相殘殺?」
但他仍然說:「重要的不是值不值得,而是你相信什麼。」
這一刻,身為人類的史蒂夫綻放出神性的光芒,他比黛安娜看到了更多殘酷的事實,黛安娜還能有「殺死阿瑞斯」的信念支撐,而史蒂夫從一開始就沒有答案,只能憑自己的信念說服自己堅持下去。正如老話所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可以說,黛安娜直到史蒂夫犧牲前,都還只是黛安娜,而不是神奇女俠。因為她的純真與善良是未染俗塵的璞玉,還未被粗糲的現實打磨過。而在她崩潰的那一刻,普通人的史蒂夫比起她更像一個英雄。
於是《神奇女俠》的精神內核與BVS成功連接起來,甚至比起BVS僅僅是蝙蝠俠一句台詞的說明,《神奇女俠》的傳遞更加自然完整。
黛安娜的純真支撐起了影片的前半段,她的勇氣來源於對人類的憐憫和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但這還不是真正的勇敢,因為她無法真正體會到人類作為弱者的無力與絕望。而史蒂夫支撐起了影片的後半段的希望,將英雄的第二重含義補全了,他深刻理解到自己作為一個普通個體,在時代大潮下的脆弱無力,但他依然沒有放棄,依然深信自己的哪怕一點點行動,也能將這個社會稍稍掰向好的方向,這是一種更加人性、更加深刻的勇氣。所以在他理解了黛安娜的強大後,才會說出「 我拯救今天,而你拯救世界」這句話。
我知道你的強大能力,但我也依然有我能做到的事,如果能讓這個世界變好一點,那我甘當你騰躍而起的那塊踏板。在拯救世界的道路上,我們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分工不同。
相比起黛安娜的初戀,史蒂夫更多的是黛安娜對人類第一印象的樣板。幸運的是,史蒂夫既展現了人類的復雜性,又保有了人類彌足珍貴的品質,史蒂夫的犧牲不僅成為了黛安娜爆發的契機,也使她完成了從「半神」到「英雄」——亦即真正的神奇女俠——的涅槃。史蒂夫以生命為代價向黛安娜展示了人類的高貴與無畏,使得黛安娜在破除了對人類單純的幻想後,還能繼續相信他們。
至此,半神的黛安娜藉助普通人的史蒂夫踏上了堅實的大地。當神性光環褪去,神奇女俠不再是高懸蒼穹之上的救世主,而是與人類相伴而行的英雄。
「You're not brave. Men are brave.」(你並不勇敢,人類才勇敢)
正是有了人性,神奇女俠黛安娜才有了更堅韌的勇氣。這或許就是蝙蝠俠這句話的真實含義,這也才是我們最初熱愛超級英雄的理由。
————分割線————
關於影片的缺點,敘事推進的倉促生硬,動作戲慢鏡頭泛濫,以及最後突兀地落腳到「只有愛才能拯救這個世界」的老調子,都已經有人分析過了。而我失望的地方在於,電影對一戰的刻畫還是流於淺薄了。相較於正義邪惡相對清晰的二戰,一戰是真正的「春秋無義戰」,每個參戰國都是為了自己的私慾和野心,將成千上萬的普通民眾趕向戰場,如同屠宰場的肉牛般。「絞肉機」、「毒氣戰」、「無人區」……這些在一戰里涌現的詞彙,每一個背後都有數不盡的血淚和亡靈。但電影仍舊不自覺地將德軍視作邪惡的一方,只展現了協約國民眾的傷亡,卻幾乎對德國民眾的苦難隻字不提,彷彿是一個翻版的二戰而已。即使是女俠,也說德軍是被阿瑞斯蠱惑了,言下之意即是已經將德國打入對立面。唯一能體現戰爭的荒謬和人性普適的只有這句台詞:
英國的香煙給德國人抽,德國的啤酒給英國人喝,兩邊的人都喜歡同一個作家的書。
正因為「無義戰」,從黛安娜這個局外人(神)的眼光看,這樣無意義的同類相殘才更諷刺、更悲涼。而作為後世的觀眾來看,一想到20年後規模更大、殺戮更甚的二戰,對史蒂夫說的「終結一切戰爭的戰爭」更感到痛心悲哀。假如這一切僅僅歸結到某一方的作惡,而忽視了人類普遍的陰暗面,無疑大大削弱了作品批判的力度,「只有愛才能拯救這個世界」的口號就更顯得荒誕空洞。
這部作品最後就不應該讓女俠得出任何「結論」或「解決方法」。史蒂夫在沒有答案的情況下,依然選擇相信人類,這正是電影所傳達的勇氣。女俠作為一個智慧過人的半神,是受到了人類的感召,才選擇站在人類一邊。她願意和人類一同摸索前進的道路,而不再幼稚地提出「殺死阿瑞斯就能解決一切」,理想國已然遠去,所有人都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走下去,在這一點上,神奇女俠是人類的守望者、相伴者,而不是提供答案的宗教神,這才是《神奇女俠》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
(neets.cc)
⑽ 電影奇跡男孩英語簡介
《奇跡男孩》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RWnhAmutMwBkzAEReLNbww
August "Auggie" Pullman (Jacob Tremblay) is a 10-year-old boy living in North River Heights in upper Manhattan, New York. He has a rare medical facial deformity, which he refers to as "mandibulofacial dysostosis". Due to 27 surgeries, Auggie has been home-schooled by his mother, Isabel (Julia Roberts), but as Auggie is approaching fifth grade, Isabel and Auggie's father, Nate (Owen Wilson),decide to enroll him in Beecher Prep, a mainstream privat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