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八十年代經典農村題材懷舊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八十年代經典農村題材懷舊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17 23:35:47

1.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有哪些

《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劇情介紹:

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2. 七八十年的國產喜劇片,農村題材的都有哪些

1,《月亮灣的笑聲》,上映時間:1981年。

《月亮灣的笑聲》是徐蘇靈執導的喜劇片,張雁、仲星火等出演,於198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老實本分的農民江冒富在十年動亂時期幾起幾落的坎坷經歷,以及拔亂反正後農村生活的新氣象。

2,《甜蜜的事業》,上映時間:1979年。

《甜蜜的事業》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謝添執導的喜劇影片,由馬琳、凌元、李秀明、李連生主演,於197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農村婦女唐二嬸在田大媽的幫助下,摒棄落後的傳統觀念,樹立計劃生育、男女平等的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故事。

3,《小小得月樓》,上映時間:1983年。

《小小得月樓》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盧萍執導的一部蘇州話的喜劇電影,是由毛永明,陸辰生,顧薌,葉霞珍等主演,於1983年上映。影片講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蘇州的一群青年開辦飯店「小小得月樓」的故事。

4,《瞧這一家子》,上映時間:1979年。

《瞧這一家子》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王好為執導,陳佩斯、陳強等主演的喜劇片,於1979年上映。影片講述了毛紡廠車間主任老胡,女兒嘉英是車間的擋車工,與車間的修理工鬱林相戀,兒子嘉奇是文工團演員,一次他和大阮,張嵐逛公園時,奮不顧身去救根本沒落水的孩子。

5,《二子開店》,上映時間:1987年。

《二子開店》是王秉林執導的喜劇電影,由陳強、陳佩斯主演,於1987年6月13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講述了待業青年二子和朋友們自謀職業,開辦個體旅店的故事。

3.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

1、《好事多磨》

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龔雪、郭凱敏主演。在這部電影中,兩位主要演員的表演很本色很真實很生活,非常成功。影片上映以後,票房是當時全國第三位,龔雪也因此紅透了半邊天,收到很多觀眾來信。


4. 農村題材80年代老電影全部電影名稱

1、《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2、《稻草人》是由王童執導,張柏舟、卓勝利、吳炳南、文英、柯俊雄主演的劇情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中國台灣上映;1988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3、《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4、《黃河謠》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於1989年攝制,葛優和巍子主演,滕文驥擔綱導演,蘆葦和朱曉平擔任編劇。1989年上映。

5、《野山》是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事片,由顏學恕執導,杜源、岳紅主演,於1986年9月11日上映。

6、《孩子王》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片,由陳凱歌執導,謝園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7、《黃土地》,是改編自柯藍的小說《深谷回聲》的一部文藝題材的電影。由陳凱歌執導,王學圻、薛白主演。1985年上映。

8、《生財有道》是198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由謝添執導,趙子岳、陳強等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9、《咱們的牛百歲》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趙煥章執導,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83年上映。

10、《快樂的單身漢》是宋崇執導的喜劇片,由龔雪主演,劉信義、鄭星、馬曉偉等人共同出演,於1983年上映。

5. 求講述70—80年代的農村歷史生活電視劇和電影

1、《上門女婿》
主演:張豐毅,曲國強,張莉莉,趙倩
該劇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黃河流域的農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在由貧困走向致富的時代變革中,觀念、心靈、情感、命運的變化。
2、《當家的女人》
張曉春擔任導演,王茜華、孫濤、蔣寶英、戈治均等主演的農村電視劇。
該劇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10年為歷史背景,圍繞著女主人公菊香的曲折人生經歷,透過幾個家庭錯綜復雜的矛盾糾葛,展現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進而揭示了中國農民在生存、生活、情感、觀念上的變化。
3、《我的土地我的家》
楊晶執導,譚文峰、仧演編劇,張洪傑、由力、關小平、初星一、霍亞明、張二丹、張錚主演的農村題材電視劇。
該劇是以1978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的發展變化為背景,描述了三十年來農村改革開放的歷程。劇中以農民張老存一家人的恩怨糾葛為縮影,講述了農村和農民在改革開放30年間的悲歡。
4、《老農民》
編劇:高滿堂、李洲,總導演:張新建,導演、攝像指導:王濱、張開宙。
該劇從1948年開始,講述山東黃河岸邊的麥香村,由土地改革始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
5、《絕戀》
張元龍執導,謝蘭、孫岩主演的家庭倫理劇。該劇根據何群倉同名小說改編,描述的是上世紀70至80年代,發生在原長安縣3戶人家之間的愛情、親情和友情故事。
6、《平凡的世界》
簡介:以農村題材為主,通過對年輕人生活的描述,反映了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而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6.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老電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反映農村生活的老影片許多。像《青松嶺》《喜盈門》《春苗》《金光大道》《月亮灣的笑聲》《許茂和他的女兒》等。

這此當今農村故事的喜劇片大多數反映七八十年代農業學大寨精神實質,反映新時期農戶為早日改進社會主義社會鄉村新風貌,勇於同一天斗、同地斗、同階級敵人斗的紅色精神。

70時代鄉村老電影大全有《偵察兵》,《閃閃的紅星》,《黑三角》,《渡江偵察記》,《小花》,《火紅的年代》,《創業》等。

80時代農村老電影有《人生》,《大橋下面》,《城南舊事》,《人到中年》,《紅高梁》,《芙蓉鎮刁,《牧馬人》,《駱駝祥子》,《知音》,《喜臨門》,《月亮灣的笑聲》,《天雲山傳奇》,《廬山戀》,《第二次握手》,《戴手銬的旅客》,《城南舊事》等。

7. 八十年代農村老電影

抗戰片

8. 80年代老電影推薦 帶你回味80年代初的經典老電影

1、1982年《少林寺》

它開創了國產武打動作影片的先河,主演李連傑(飾覺遠和尚)和丁嵐(飾牧羊女)、反派演員於承惠(飾王仁則)和計春華(飾禿鷹)因此被觀眾熟悉,為李連傑配音的是配音界大咖童自榮先生,他用生澀質朴的聲音將小和尚內心善良巧妙呈現,俘獲了無數觀眾敬仰武功高強、匡扶正義的大俠之心。河南嵩山少林寺因此成為中國功夫的聖地,當時有不少青少年甚至渴望去少林寺出家,學一學少林功夫。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少林,少林》和鄭緒嵐演唱的插曲《牧羊曲》迅速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歌曲,一夜之間唱響大街小巷。

2、1980年《紅牡丹》

電影《紅牡丹》講述的是舊社會馬戲明星紅牡丹(藝名)及其師兄妹的坎坷經歷和悲慘命運,影片中最為精彩的是紅牡丹在疾馳的馬背上自如翻飛撿起觀眾扔在地上的錢幣,但成就這部電影的卻是由蔣大為先生演唱的主題曲《牡丹之歌》。相聲演員岳雲鵬將經典歌曲《牡丹之歌》改編為《五環之歌》,我心有不快,強烈建議年輕的觀眾還是將《牡丹之歌》的歌詞好好品味:「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艷;啊牡丹,眾香國里最壯觀!有人說你嬌媚,嬌媚的生命哪有這樣豐滿;有人說你富貴,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可見百花之王也曾歷盡貧寒,用今天的歌詞就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主演姜黎黎(飾紅牡丹)不僅天生麗質,更重要的是馬戲表演危險片段都是自己完成的,她因此成為眾多年輕男性心目中的女神。

3、1981年《神秘的大佛》

主演劉曉慶(飾孟婕,沙舵爺的家庭教師,石匠幺哥的女兒)多個角色自如轉換,老一輩藝術家葛存壯(飾沙舵爺)對人物細節的把握,兩人決一死戰時長鞭的虎虎生風和鋼球的生猛威力,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部電影也讓四川的樂山大佛與峨眉山齊名,吸引國人來旅遊,亮相世界獲關注。

9. 神奇的80年代,黃土地上的千瘡百孔,從張藝謀主演的《老井》說起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颳起了一股「西北風熱」

唱歌就是《黃土高坡》《信天游》《山溝溝》等。

電影就是《紅高粱》《黃土地》...

不知道這股風潮的來源何處,但也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可惜西北沒有借著這股風潮有著更大的發展,到了現在也還是全國最窮的地區。

第四代電影人創作的最突出特點就是其紀實性,《鄰居》《青春祭》《沙鷗》《野山》等等就是個中代表。

比如張藝謀主演的《老井》

西北農村古老的民俗民風被原汁原味地呈現於銀幕。

而在敘事上,兒女情長穿插於人物完成 歷史 使命這一主線上,屬於傳統的講故事模式,形式適於內容,表現力因此大大增強。

今天終於看完了《老井》,心情真的很沉重。

《老井》是八十年代中國山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一部農村題材電影。

以導演吳天明以及攝影張藝謀領銜的製作班底,也就是《百鳥朝鳳》的導演。

電影將一出祖祖輩輩挖井的故事以電影的方式娓娓道來。本片獲得眾多大小國內外獎項。

片中,張藝謀親自飾演男主角。 這是我看過除《兵馬俑》外張藝謀演的第二個電影。

女主角是呂麗萍, 記得最早熟識呂麗萍是因為《激情燃燒的歲月》 ,才發現呂麗萍在演《老井》時實在水靈稚嫩。

做為世界知名導演,張藝謀身上發生過太多傳奇。且不說他大齡入學,也不論其攝影專業。

單講他出演《老井》男主角一事,就令人驚嘆不已。

記得當年,導演吳天明要把鄭義剛發表的一篇小說《老井》搬上銀幕,為找到合適的男主角,不惜在全國范圍大作廣告,可惜結果卻白忙活落個一場空。

而擔當攝影的張藝謀,因形象氣質身板跟男主角貼近,所以被導演鐵定出演男主角。

為塑造好這一形象,張藝謀可謂吃盡了苦頭。

然而影片公映捷報頻傳, 東京國際電影節,張藝謀一舉奪得最佳男主角大獎 ,這對沒學過表演的張藝謀來說,無疑譜寫了一個驚天傳奇。

從此,張藝謀成了中國電影的傳奇,也成了創造傳奇的風格之路。

而所有這些傳奇的開創,我以為與他主演1986年的《老井》密不可分。

如果說,以《黃土地》為先河的第五代作品是以其電影語言獨特的震撼效果來承載其深厚的哲學文化內涵的話。

那麼, 以《老井》為代表的直面人生的現實主義影片則是以其高度真實的現實生活來呈現中國農民深厚而頑強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這些描寫中國農民悲苦的人生,歌頌他們勤勞奮進的精神的影片中,

《老井》無疑是最傑出的代表作。

《老井》用了質朴、蒼涼的山西民歌為主旋律。

當然這也是此類電影的一大特色之一。

影片開頭,當鏡頭從井底一點點向遙遠的、似乎永無盡頭的井口上升的時候。

隨著一聲聲鐵鑽敲打聲,

一聲悲涼而高昂的管樂倏然而起,一下子就把影片那蒼涼的基調表現了出來。

首先從男主「旺泉」名字上就看得出這個地方有多麼貧瘠。

黃土高坡上的老井村世世代代打不出一口井,孫旺泉身為打井世家的後代,自然要繼承家族的命運。

他是村裡少數幾個念過書的人之一,並與高考落榜的巧英相戀。

為了與巧英結合,兩人甚至選擇私奔,但長輩的壓力以及父親的突然死亡使他不得不進了村裡的寡婦喜鳳家,做了倒插門。

孫旺泉結婚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打井上,去縣里學習歸來後。

他與巧英、旺才以及同鄉的年輕人費勁周折找到了可以打出水的井。

誰料,在井下工作期間,突然發生坍塌,將旺泉和巧英壓在了井下 ,並壓死了旺才。

不久,兩人被救出,打井工作也繼續展開。

但因資金急缺,村長向全村籌錢,巧英捐了她的所有嫁妝,獨自尋找新的生活。

老井村最終打成了第一口運用科學的方法定位的井。

村裡立了一個石碑,以紀念為打井做出貢獻的人們。

黃土地上的老井村,遍地的土地卻無井可用。

那裡世世代代的貧困的生活,不能自己決定的感情,還有因打井而支離破碎的家庭,如同那裡鋪滿了井坑的土地一樣千瘡百孔。

可即使是這樣,也無法打退老井人的精神。

人與自然地抗爭總要有個結果,人更不能拜倒在自然腳下。

人定勝天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上的, 人類一定要有頑強的信念,不屈的精神 ,才會有朝一日遠離那千瘡百孔的歲月。

本片同時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堅強不屈的精神。

《老井》的主題線主要體現在對孫旺泉、趙巧英、喜鳳三者關系的處理上。

在這動人的愛情糾葛中,旺泉的婚姻選擇實際上是 社會 性而非 情感 化的選擇。

他被迫割斷了與趙巧英的戀愛關系,除了他爺爺的阻止之外,還有與旺泉內心那同整個民族世代相傳的悲劇性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感聯系在一起的更復雜的因素。

因而,他的這種獻身有了深一層的文化內涵,而不僅僅是 情感 上的糾纏。

這種文化的重負在旺泉從山裡背石板出來的長焦處理的鏡頭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旺泉和背後那層巒疊嶂的太行山,被導演處理在一個二度平面上。

旺才這個角色也是非常惹人同情的,觀眾對他的觀點是在時刻變化的,可以說他是電影中形象非常豐富的一個人物。

開始的時候從他的視線盯住巧英的內衣這個動作,給人的感覺是這小子是個色鬼,後來他的表現更證明了這一點。

比如慫恿盲人戲子唱黃色小曲兒,偷女人的內衣穿在衣服裡面,到這里看得出來他是一個讓人生厭的一個角色。

如果說井下的一番話讓我們對他產生理解的話,那麼他的死亡則讓人對他更加同情了

尤其是母親在他的棺材裡放他的物品的時候,場面讓人心酸,買來的大學校徽,有漂亮女人的畫報,別在胸前的兩支鋼筆...

他渴望受教育,渴望愛情,渴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可是這一切他都沒有得到。

甚至在他的葬禮上,還有人來調查他生前所做的根本稱不上是錯誤的一件事 ,不能不讓人為之傷心,感慨。

他受過很高的教育,卻無力主宰自己的幸福,可見中國農村的傳統倫理道德在他身上打下了多麼深的烙印。

我一直不認為張藝謀的演技有多好,可是這個角色選他真是太對了。

他的表情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滄桑,與這個角色非常的適合,而且他因為演技的生澀所產生的那種木訥感正是這個角色所需要的。

在《老井》這部集中表現中國農村相對落後的生存現實和思想狀況的電影里, 巧英可以說代表了一種文明崛起的力量

比如她買回的電視機、在旺泉受傷之後她送來的葯...

身為舊時代的女性,卻受過很好的教育,這就讓她同周圍的女性中獨立出來。

她開朗大度,雖然表面上氣恨旺泉的婚姻,可是心裡非常的理解旺泉,原意和他一起去打井。

正像後來他們被困井下她自己所說的,「我都是為了你...」

她對於旺泉的愛是鮮明而熾烈的,毫無保留的。

在井下的那一夜,她超脫了禮俗的界限,和最心愛的人結合在了一切, 最後她遠走他鄉,把一切都給了他,只帶走了那份曾經美好的記憶

(真的好羨慕老謀子)

影片中一個細微的細節說明了兩人曖昧的一切:

勞動歸來的旺泉朝巧英要了一碗水, 正在他要喝的時候,巧英故意把幾粒稻草抖進了水裡

旺泉看了一眼,然後吹著氣,把著邊兒繼續喝。

巧英此舉已將她的愛慕之心展露出來,旺泉捧著水碗勢必大口灌下,但倘若碗中有物,他只能小心翼翼、慢慢下咽, 這也就能讓兩人多一些共處的時間

雖然兩人不發一語,可這一細膩的動作卻頗為溫柔。

看到這里我都替老謀子著急。

她和旺泉的婚姻絕不僅僅是像她媽說的那樣找個壯勞力隨便過那麼簡單。

從她在影片開頭對於旺泉的凝視就可以看出,她嫁給他,是因為愛他。

正是因為愛他,所以在明明應該強勢的婚姻里顯得那樣卑微

當媽媽和丈夫因為倒尿盆而爭吵的時候,她哄著他說,以後我倒還不行嗎?

看戲的時候注意到丈夫的眼神停留在巧英身上,她從不過問一句, 她只是盡著自己做妻子的責任,熱湯熱飯地端上來,溫暖著他那顆不甘不願的心

當旺泉的打井事業受到大家的質疑,她第一個把東西捐出來,從來未曾在人前講話的她,瑟縮著,站在人前讓別人支持自己的丈夫,她的字字句句,都打在了旺泉的心裡。

《老井》是一部在鏡頭上十分有特色的作品。《老井》中對於鏡頭的利用我不敢說絕對,至少讓吳天明導演在《百鳥朝鳳》中取得較大成功。

片中運用自如的推、拉、搖鏡頭和嫻熟的蒙太奇手法是本片鏡頭感十足,畫面與畫面之間銜接自如、連貫

不僅通過故事情節推動影片的發展, 大量的細膩而生動的鏡頭語言更加推動了影片中感情線的發展 ,使觀影人投入到影片的故事情節中。

所以《老井》中最大的特色便是鏡頭的運用。

《秋菊打官司》中極少出現特寫,鏡頭多用全境及遠景表現。

而本片一開頭,便是對於釘子的特寫與強調,除了釘子以外的背景都是模糊的。

影片開頭表現的是人在井下鑿井的一段畫面,特寫與近景緊密的交替著,畫面也在人的身體與鑿井的釘子之間不停地轉換著。

當畫面轉到人身體的部分時,鏡頭下人皮膚上的汗珠都清晰可見。

影片中最具特色的幾處鏡頭,包括巧英與旺泉之間的對望,拍的是真的好。

第一次,巧英挑著水與旺泉走在山上,在巧英坐下擦汗時, 畫面中展現出了旺泉臉部的大特寫

緊接著,鏡頭一切,出現了巧英臉部的大特寫

這樣,兩個對對方心生愛意、眉目傳情的農村青年的形象就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兩人的第一次對望,導演通過鏡頭語言充分說明了兩人的人物關心以及心裡 情感 的波動。

第二次的對望,導演則採用了景中景來表現。在旺泉與喜鳳的婚禮上, 推著自行車的巧英隔著人群望向正欲照結婚照的旺泉,旺泉也望向了她

這組鏡頭中,導演沒有特意的去表現兩個人的對望,而是花了大篇幅的鏡頭停留在站在人群中的巧英身上。

巧英在人群中的靜止,不但沒有沖淡她在鏡頭中的形象,反而使她在畫面中尤為突出,始終沒有脫離觀眾的視線。

此時的巧英臉上是失望與憤恨。

她一方面怨恨旺泉的薄情寡義,憤怒他為什麼要接受上一輩給他的命運;

另一方面,她又對喜鳳產生了敵意。

而對於旺泉,導演也用了中景的景別表現,旺泉的的臉上更多的是一種無奈與抱歉。

他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命運,他自認為是一個男子漢,卻不得不去倒插門。

另外, 他對喜鳳也是沒有感情的,他希望娶得人是巧英,卻迫於家庭的壓力只能接受喜鳳

在鏡頭轉向旺泉時,畫面中同時還包括了喜鳳和喜鳳的媽,這也暗示了三個女人的矛盾沖突。

在另一次的對望中,也就是旺泉婚後與巧英的初次相遇,則採用了中景與近景的搭配。

影片中,導演多次採用搖鏡頭和特寫相配合。

人群聚集的畫面,攝影機慢慢對人群進行掃視,並通過臉部特寫更加生動與真實的展現了村裡人的生活狀態與特點。

巧英遞水給旺泉,鏡頭中的巧英依舊是埋怨的,她怨恨這段感情,她愛旺泉,但他已經是有婦之夫了。

而旺泉的臉上更多的則是無奈。

除了旺泉與巧英外,旺泉與喜鳳之間的交流也是十分有特點的。

如兩人結婚的第一夜,新婚夫婦居然是蓋著各自的被子。

通過對兩人臉部的特寫,可以看出他們是各懷心事的。

再比如喜鳳終於忍不住哭出聲時,鏡頭停留在喜鳳的臉上,特寫與近景的結合,清晰地淚滴。

這一系列畫面都充分展示出了喜鳳所承受的壓力,以及她內心的痛苦,都在這一瞬間迸發出來。

《老井》中的自然意象仍是那塊千年不變的土地。

無論是山、石、井,甚至於水,都與「土地」緊密相關。

頗為引人注目的是,那口亮晃晃扎眼的井帶著其隱含與豐收相結合的水的意象,被靜靜地框在銀幕正中。

人們透過那既像「皓月」又似「磨盤」的井口,似乎更能感受到遠古的 歷史 ,感受到它所象徵著的 社會 意蘊。

而不是像《人生》中的那樣,「土地」僅僅是戲劇性地起著敘事的作用。

但彼時農民的愚昧、貧窮和落後,已盡顯無疑。

當1983年第一口機械深井挖成,才結束了老井村無水的艱難 歷史 。

不過那些像旺泉那樣極具獻身精神的農村青年,仍舊不能被後人遺忘。

電影雖然拍在貧瘠的黃土地上,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說仍貫徹在後人身上。

紅和綠可以作為性別的標志,比如女子的紅頭巾和男子的解放帽。

特別是對紅色、黑色的強調,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影片中所有男性角色的服裝都以藍綠黑為主。

而旺泉卻常常穿著大紅色的翻領運動衫,突出了他作為影片中打井的積極力量的存在。

而旺財死後一個大娘默默在井邊把長長的繩子上面系滿了紅色的布條,紅色又承載了中華文化中辟邪,神靈保佑的含義。

還有旺泉爹被炸死後橫放在家中的那口佔了畫面一半多的漆得血紅的棺材,使人聯想到老井村世世代代為打井所付出的血的代價。

不知是真有此風俗還是導演的風格化處理,但給人的視覺沖擊則是毋庸置疑的。

而老井村女人們穿著的那些原色般的色彩, 更襯出了「燦爛」的色調與悲劇內容的反差對比,既符合生活的真實,又富有哲理意味

又如,巧英出院後,來看旺泉。

旺泉蹲在井邊木木地吸著煙,巧英默默地注視著他。

在那茫茫的雪野上,巧英穿著一件鮮紅的羽絨服,而旺泉則著一身黑衣,像一塊沉重的石頭,牢牢地矗立在白雪覆蓋的井場。

據說吳天明導演拍攝前曾熱淚滾滾

電影原型的山西左權縣石玉峧是一個有名的缺水村,當時有半個村子的人跟著導演和編劇,年輕的村支書懇求吳天明:

因此,拍出《老井》這樣一部振奮民族精神的電影成為導演 歷史 責任感的抒發。

這分 情感 不僅激勵著當時正值壯年滿腔熱血的導演,也打動了所有摯愛這片土地這個民族的觀眾。

我們的眼裡為什麼含著淚水,因為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千古流芳的井,背後曾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10. 最近迷上了以前的80年代的電影,大家能推薦一下嗎

80年代的電影很多,這里主要給您推薦7部經典電影,同時將部分電影的列表列在了最後。

1.《少林寺》

《少林寺》是由張鑫炎執導的一部動作電影。由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聯袂主演。該片1982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公映。影片在內地公映後,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紀錄。《少林寺》在香港創下1616萬港幣的超高記錄,一舉打破香港功夫片 歷史 最高賣座記錄。該片在日本創下40億日元的票房紀錄,1983年在韓國上映,創造了51億韓元的票房紀錄。

2.《廬山戀》

《廬山戀》1980由黃祖模執導,張瑜、郭凱敏主演的風景抒情故事片。該片在當年放映時轟動一時,這部意義非凡的老電影在廬山蔥翠間一放就是三十年,放映場次之多,早已錄於吉尼斯史冊。這部文革後的第一部愛情作品不僅成為廬山 旅遊 永恆的招牌,更是中國人民心中最純情的記憶。據女主角張瑜回憶,「當時影片放映一周左右,票房就達到一個億(電影票兩毛五)。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3.《405謀殺案》

《405謀殺案》是由沈耀庭執導,仲星火等主演的劇情片。1980年上映。該片1980年上映後,取得了萬人空巷的轟動效果,影片當年創下了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賣出了近400個拷貝,創造了票房全國第一。而當時像上海大光明這樣的電影院,一張票價才三毛五分錢。

4.《白蛇傳》

《白蛇傳》1980年由傅超武執導,李炳淑、方小亞等主演。影片為一部京劇藝術片,將膾炙人口的京劇《白蛇傳》搬上銀幕。1980年《白蛇傳》上映,引發了觀影熱潮,總觀眾達到7億人次。

5.《牧馬人》

《牧馬人》是由謝晉執導的劇情片,由朱時茂、叢珊領銜主演,於1982年上映。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影片1982年上映後轟動一時,創下1.3億人觀影奇跡。雖然是82年的老片,現在看來很多情景和對話顯的很舞台劇話,比較脫離生活,且主觀的意思形態說教痕跡很重,但一些日常生活的描寫,人和人之間樸素感情的質朴描述,還是後來的走叛逆路線的第五代導演的作品裡看不到的,還是值得看看。

6.《芙蓉鎮》

1986年問世的影片《芙蓉鎮》在中國影史上佔用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多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被譽為中國最好的電影之一。電影《芙蓉鎮》由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該片不僅在內地創下億元票房,還曾以上映15天收獲511萬港幣的成績創下內地影片在香港的最高票房紀錄。

7.《神秘的大佛》

它開創了中國電影最早的商業模式,由劉曉慶、葛存壯、張順生、管宗祥等主演,採用了當時的全明星陣容,剛一上映便引起轟動,以0.25元一張的票價贏得過億票房,是中國 娛樂 片的一次大膽嘗試。

部分電影列表如下:

80《廬山戀》《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苗苗》美術片《三個和尚》

81《鄰居》《被愛情遺忘的角落》《西安事變》《月亮灣的笑聲》《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傷逝》《子夜》《喜盈門》《沙鷗》《知音》《南昌起義》《阿度Q正傳》

82《人到中年》《駱駝祥子》《城南舊事》《駱駝祥子》《牧馬人》《逆光》《風雨下鍾山》《孔雀公主》《一盤沒有下完問的棋》《茶館》《泉水叮咚》美術片《鹿鈴》

83《鄉音》《廖仲愷》《血,總是熱的》《大橋下面》《秋瑾》《十六號病房》《再生之地》《李冰》《毛澤東》《四渡赤水》《不該發生的故事》《候補隊員》美術片《鷸蚌相爭》

84《紅衣少答女》《高山下的花環》《邊城》《黃山來的姑娘》《譚嗣同》《黃土地》《雅馬哈魚檔》《雷雨》美術片《火童》

85《野山》《日出》《黑炮事件》《絕響》美術片《金猴降妖》

86《孫中山》《芙蓉鎮》《血戰台兒庄》《山回林中頭一個女人》

87《老井》《紅高粱》《人鬼情》《井》《孩子王》《山雀兒答》

88《晚鍾》《歡樂英雄》《陰陽界》《棋王》《大喘氣》《瘋狂的代價》美術片《山水情》

89《開國大典》《百色起義》《庭院深深》《哦,香雪》

光明似箭,白馬過隙,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2020年已有四十個年頭了!在1980年至1989年,八十年代的中國出產了很多部電影,至今令人忘懷,成為一代人永不磨滅的記憶。現在就讓我們共同回顧那個年代的電影!

八十年代的大批國產電影有個共同的特點:深化現實主義創作風格,傳遞出那個時代渴望的呼聲,有一股讓人迸發向上大踏步向前邁步的勁頭!

八十年代經典電影有:

80年

《廬山戀》

《天雲山傳奇》

《巴山夜雨》

《苗苗》

《戴手銬的旅客》

《小字輩》

《等到滿山紅葉時》

《第二次握手》

《好事多磨》

《海之戀》

《紅牡丹》

《紅衣少女》

《街上流行紅裙子》

《今夜星光燦爛》

《藍色檔案》

《珊瑚上的死光》

《神秘的大佛》

《霧都茫茫》

《胭脂》

《與魔鬼打交道的人》

《玉色蝴蝶》

《自豪吧母親》

《排球之花》

《山城雪》

《神女峰迷霧》

美術片《三個和尚》

81年

《鄰居》

《鹿鳴翠谷》

《劍魂》

《海神》

《路漫漫》

《鍾聲》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西安事變》

《月亮灣的笑聲》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傷逝》

《子夜》

《喜盈門》

《沙鷗》

《知音》

《南昌起義》

《阿Q正傳》

《車水馬龍》

《杜十娘》

《端盤子的姑娘》

《姑娘的心願》

《潛網》

《潛影》

《特高課在行動》

《小街》

《笑比哭好》

《鍾聲》

《R4之迷》

《元帥與士兵》

82年

《人到中年》

《駱駝祥子》

《牧馬人》

《逆光》

《筆中情》

《R4之迷》

《陳奐生上城》

《城南舊事》

《布穀催春》

《風雨下鍾山》

《孔雀公主》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茶館》

《泉水叮咚》

《今夜有暴風雪》

《大雁北飛》

《大海在呼喚》

《彩色的夜》1

《彩色的夜》2

《紅象》

《楓》

《開槍為他送行》

《孔雀公主》

《媽媽,你在哪裡》

《泉水叮咚》

《咱們的牛百歲》

《趙錢孫李》

《張鐵匠的羅曼史》

《赤橙黃綠青藍紫》

《東方劍》

《都市裡的村莊》

《喜鵲嶺茶歌》

83年

《鄉音》

《搭錯車》

《飛虎》

《鍋碗瓢盆交響曲》

《流淚向紅蠟燭》

《何處不風流》

《道是無情勝有情》

《被控告的人》

《包氏父子》

《廖仲愷》

《血,總是熱的》

《大橋下面》

《秋瑾》

《十六號病房》

《小小得月樓》

《快樂的單身漢》

《再生之地》

《四渡赤水》

《城南舊事》

《咱們的牛百歲》

《鼓鄉春曉》

《孔雀公主》

美術片《鷸蚌相爭》

84年

《人生》

《紅衣少女》

《高山下的花環》

《阿混新傳》

《邊城》

《黃山來的姑娘》

《譚嗣同》

《黃土地》

《雅馬哈魚檔》

《雷雨》

《郵緣》

《月亮灣的風波》

《寒夜》

《花園街五號》

《今夜有暴風雪》

《黃山來的姑娘》

《五女拜壽》

《一個和八個》

《智斗美女蛇》

《北國紅豆》

美術片《火童》

85年

《野山》

《日出》

《黑炮事件》

《絕響》

《青春祭》

《少年犯》

美術片《金猴降妖》

86年

《孫中山》

《芙蓉鎮》

《血戰台兒庄》

《山林中頭一個女人》

87年

《老井》

《紅高粱》

《人鬼情》

《井》

《孩子王》

《山雀兒》

《末代皇帝》

《二子開店》

《少爺的磨難》

《大清炮隊》

88年

《晚鍾》

《歡樂英雄》

《陰陽界》

《棋王》

《大喘氣》

《瘋狂的代階》

《原野》註:8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霹靂貝貝》

《棋王》

《 春桃》

美術片《山水情》

89年

《開國大典》

《百色起義》

《庭院深深》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

《媽媽,再愛我一次》

《黃英姑》

《雪狼》

《哦,香雪》

《關東女俠》

《孩子王》

《女子別動隊》

《五台山奇情》

………………………………………………………………………

八十年代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及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電影人為中國電影的興旺作出了不少奉獻!中國電影升級換代的歷程本身,也是一部中國經濟轉型發展 歷史 的特寫。相信今天電影人站在新時代的風口,笑看風起雲涌,投入經濟發展的時代潮流,反映人民的心聲,不負眾望。繼續發力重塑和贏得中國電影未來的輝煌成就…!

80年代相信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都還沒有出生,但是卻對很多80的電影記憶猶新。先給大家介紹幾部國內的電影。

大渡河這本片子不說情節,只說拍攝方面,真是將膠片電影的優勢體現到極致.80年初的大渡河畔,天蘭蘭,水急而清,泛起白色浪花沿峽谷滾滾而下.遠處白雲朵朵飄在高聳的山峰邊,被綠色的山坡襯得份外醒目.紅軍戰士個個濃眉大眼,一身軍服雖然破舊,在那麼美的景色里,戰士們個個精神飽滿,英氣逼人,加上鮮紅的帽徽,威風凜凜的鋼槍一拿,就是現在看都覺得舒服.

過來30年再看此片,魅力不減。片中的打鬥場面可謂精彩紛呈,其中成洪金寶、成龍、元彪三人靈巧的身手、無間的配合讓人印象深刻, 搞笑 的戲劇場面堪稱經典過來。

成龍大哥經典的電影不少,快餐車就是其中一部。全片內容雖然平平無奇,但仍然拍得爽朗熱鬧。首先人物搭配很好,洪金寶還沒那麼胖,成龍動作那麼青春帥氣,元彪笑容那麼青澀,女主角聰明漂亮又機靈。片中每場打鬥都乾脆利落,一招一式都很有力量,真是要身手有身手要演技有演技,加上西班牙歐式古堡背景,處處透露出浪漫氣息,幽默武打與浪漫風情融合到一起別有一番風趣。

80年代大卡司大陣容,成龍元彪洪金寶當時的嘉禾鐵三角,加上吳耀漢馮淬帆曾志偉等一大批老牌笑星,這個組合無論是在新時代還是當時都是空前的。本片故事描述國際刑警雞骨草成龍與助手奉命追查罪犯三哥,被東京犯罪組織領袖松本插手,並將助手獨腳金元彪掠走。大力丸只好求上司曹警官為他尋找五個好友鵜鶘菜洪金寶、羅漢果曾志偉、大生地吳耀漢、花旗參秦祥林、犀牛皮馮淬帆相助,由女警司霸王花胡慧中陪同直飛東京。

林嶺東80年代風雲三部曲的異色之作,通篇帶有絕望色彩以及極度剖析 社會 現實的寫實風格。這該是香港最早講述黑 社會 入侵校園的主題電影了,暴力血腥渲染下的殘酷青春,最後在劉松仁的一刀、林正英的數槍之下,極度的憤怒才得到釋放。張耀揚這部片的表現不錯,把瀟灑哥的狡猾狠毒與奸惡演繹得令人心寒。

小弟是林正英鐵粉,林正英,香港影壇的傳奇人物,僵屍片的開山祖師,曾帶給我們無數的驚喜和歡笑。下面小弟就淺顯滴回顧一下林正英師傅的經典作品。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劉觀偉導演的《僵屍先生》。

英叔可謂是僵屍片的鼻祖了,僵屍先生讓原本不可能比並存的喜劇和恐怖融於一體,打破了傳統的恐怖片的固定模式,使劇情緊湊,恐怖卻又不乏 搞笑 。其中英叔的道士帽、桃木劍和他的冷幽默已經深入人心了。導致在後來看其他僵屍片的時候都會不由的屏住呼吸,看到他的神符就會覺得安心,可謂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也算是我們童年的記憶了吧。

還有《英雄本色》、《紅高粱》、《奇跡》、《黃河大俠》、《飛龍猛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咱們的牛百歲》、《甜蜜的事業》、《大時代》、《正陽門下》等。

國外電影

80年代最偉大的 娛樂 科幻電影!一部喜劇片能看得我熱血沸騰,就差淚飆了!影片雖然沒有什麼大製作的特技,但無論是人物形象還是劇情都很到位,布朗博士的形象令人難忘。三部曲的時間是長了一點,但內容是貫穿的,可以一氣呵成的看下去。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另類的勵志片,宣揚的主題是,沒有人的未來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嶄新的未來。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 就是任何時候看都能讓人臣服.不管是對於早於我出生的年代的電影,還是對於此類題材我都是懷著崇敬的心情來觀看這部電影的。該片講述了考古學教授印第安納·瓊斯受美國軍方所託,去埃及找尋「約櫃」,並與納粹德國的爪牙鬥智鬥力的故事。

這部劇讓我第一次認識了這個鐵血硬漢史泰龍。發達的肌肉,矯健的身手,伴隨著汗水舞動的傷疤,
粗豪的嗓音,沒有笑容的表情,還有那造型新穎別致的藍博刀,奇怪詭異的從林陷阱機關。告訴觀眾的是什麼都改變不了的英雄本色。而我的心跳起伏變化與看大畫幅時沒多大差別. 的確,這就是藍博永恆的魅力。

還有《開膛手傑克》、《死亡約會》、《稻草人》、《羅丹的情人》、《夢幻之地》、《霹靂貝貝》、《吾愛吾父》等。

你好 我是壞石頭影視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提問

80年代比較經典好看的電影推薦如下:

《英雄本色1》豆瓣評分8.7

《英雄本色1》該片於1989年上映主要講述了:豪(狄龍飾)與Mark(周潤發飾)情如手足,一次偽鈔交易中,豪在台灣遭手下成出賣被捕,父親被殺;Mark為豪報仇時中槍變成子,從此在幫會地位一落千丈。Mark一心等豪出獄再闖天下,但豪決意退隱,可惜不為當差的弟傑(張國榮飾)諒解。幫會新貴阿成作賊心虛,決把豪趕盡殺絕。Mark偷走幫會的偽鈔銅版,向成宣戰,危急關頭豪現身相助;傑一心要捉拿豪,反被Mark的手足情義感動,加入戰團

《僵屍先生1》豆瓣評分8.1

《僵屍先生》是由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發行的一部靈幻僵屍片,是靈幻僵屍片的巔峰之作,由洪金寶製作並監制,劉觀偉執導,黃炳耀、司徒卓漢合作編劇,林正英、許冠英、錢小豪、李賽鳳、王小鳳、元華、樓南光、午馬、陳友、田啟文、劉秋生等人主演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