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以前看過一部武俠片,裡面有個壞人武功很厲害的,好像可以把自己化成血液狀的在地面流動的,片名是
是《蕭十一郎》:故事講述,武林高手蕭十一郎有一點點壞,但壞的可愛,是個可愛的敵人,忠實的朋友,甜蜜的情人,平常以濟貧扶弱為志,過著瀟灑浪盪的日子,在一次意外的追逐中,捲入了武林傳說中人人窺伺的神秘寶物割鹿刀之爭,並因此結識了武林第一美女沈璧君,兩人美麗而又錯誤的相逢在璧君要遠嫁京城世家公子連城璧的前夕,本該無波無瀾的相遇卻因陪嫁物割鹿刀的價值連城而引起了武林中人人爭奪的一場腥風血雨,蕭十一郎鋤強扶弱,劫富濟貧,卻有人冒名作惡,送「割鹿刀」托連城璧殺蕭。寶刀運送途中,被軒轅無敵奪去。後軒轅無敵(魯平)欲強搶美女沉璧君,遭蕭十一郎發現,出手相救,英雄、美人漸生情愫,但沉璧君竟是連城璧之表妹,她不得不悄然而去。蕭十一郎行蹤敗露,被連城璧伏擊重傷,為沉璧君所救。後來,蕭十一郎得知「割鹿刀」落入軒轅無敵手中,決意將寶刀取回。
裡面有個壞人武功很厲害的,好像可以把自己化成血液狀的在地面流動的,那傢伙叫逍遙侯。我覺得他就像他名字一樣很霸氣.
Ⅱ 蕭十一郎 1971 電影演員表
韋 弘 飾 蕭十一郎
邢 慧 飾 沈璧君
金 霏 飾 風四娘
鄒 森 飾 連城璧
魯 平 飾 軒轅無敵
Ⅲ 經典武俠電影
我的推薦:
黃河大俠
http://ke..com/view/893227.html?wtp=tt
以下為轉帖:
邵氏武俠系列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2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1981年拍攝《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時,邵氏旗下精銳盡出,即使連僅有二個鏡頭的孫小紅也找來惠英紅客串,光看明星就非常精彩。可惜,愛情方面的劇情沒有按照原著發展,小紅跟小李一點感情戲都沒有。李尋歡與阿飛角色未變,林詩音復活由井莉扮演味道就很好,有大戶人家的氣派,有滄桑歷盡的無奈,將古龍筆下這位氣質美女演的恰如其分。這里的阿飛情節要比上部多,很考演技,還好爾東升沒有令觀眾失望。有時候,真的能感覺到他在林仙兒面前乖的像個孩子。當他染上酒癮的時候,去撿那隻酒杯時,李尋歡出現的一場戲,令人心中流過一陣暖意。較前部,此部漸入佳境。他們之間的友誼在患難中逐漸升華,令觀者為之動容。
谷峰扮上官金虹、岳華的郭嵩陽、劉永的呂鳳仙、顧冠忠的上官金虹之子,各個氣質獨特,很有風格。最勁爆的角色是由英年早逝影星傅聲演出的荊無命。當看到傅聲演的荊無命出場時候,我很意外,讓他來演小說「酷」如死人色的荊無命,感覺有點不妥當。但看過他的演出後,感覺還不錯,我沒有如別人所言會笑場。因為我看的時候,是第一次接觸他的電影,當時還沒有看過他演的小魚兒和小高等其他角色,沒有對他定性。不過傅聲是挺可愛的。演林仙兒的角色選的不錯,在我的想像中原著里的林仙兒就該是那樣的,就是不知道她叫什麼。
值得一提的還有元華和元彬,當時他們演很小的配角。其實,元華在元家班中地位很高,是香港老一輩的武術指導和功夫巨星,洪金寶、成龍等人都是他培養出來的。可惜長相實在有點兇悍,只能成為幕後的英雄。他的「包租公」,得了05年金像獎。元彬成名始於和徐克合作黃飛鴻系列,以及《斷刀客》。
邵氏武俠電影,一個被人遺忘的精彩世界。我推開了大門,走了進去,你呢?
多情劍客無情劍是我接觸的第一篇武俠小說,也是我第一仰慕的虛擬英雄。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李尋歡,認為他太完美。
過了!就有點假了,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依舊覺得他是偉大的。也有人認為他是害人害己,但誰又能在做出決定前預測出最後的結果?
對於虛構的人物,不能用現實去衡量的。
對於現在爛片飛揚的時代,能見識一下,以前的舊作,也是一種榮幸。
看過邵氏的全劇,多少帶著一種欣慰,至少曾經有人懂,什麼是江湖,什麼是古龍的風格。
但一切都不會很完美,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的品位吧!
Ⅳ 誰知道黃日華拍過什麼電視劇或者是電影
天龍八部
雪山飛狐
天涯追凶
天地豪情
銀狐
義不容情
射鵰英雄傳
法內情
古裝:
1982版《天龍八部》——虛竹,這版演員整容強大,都是當紅明星,很有實力,美女帥哥很多,還有很多超級龍套,而且歌曲很好聽
1982版《十三太保》——李存孝,華日華的湯鎮業一忠一奸的完美組合,湯在裡面很帥,陳玉蓮嬌憨的角色演繹得惟妙惟肖,情節很簡單,我估計是為射鵰熱身的
1983版《射鵰英雄傳》——郭靖,最經典的金庸劇之一,黃日華的代表作
1985版《碧血劍》——袁承志,香港新版的袁承志和華哥的袁承志的外形差距太大了,華哥是最帥的袁承志,裡面的青青庄靜而(和華哥在香城浪子里合作的)也是美女,不過情節有點悶(個人覺得)
1988版《大運河》——李密,黃日華演的大反派,從現在的眼光看,這部戲的大派很多,裡面很有意思的是梁朝偉和陳玉蓮,劉青雲和曾華倩兩對
1990版《劍魔獨孤求敗》——獨孤求敗,很酷額一個角色,裡面還有邵美琪和吳岱融,99版的《割鹿刀》也是這個組合,不過可惜華哥最後沒和美琪在一起,而是和文雪兒
1995版《新包青天》——展昭,感覺情節有點悶,和同期亞視的《新包青天》我更傾向那版,裡面和華哥搭檔演包公的是金馬影帝狄龍
1998版《天龍八部》——喬峰,又一個經典金庸角色,華哥事業的第二春,雖然有玉珠在前,而且演員陣容也不及前版,但演員的演技還是很好的,而且在情節和深度上也比前版進步,配樂很好聽
1999版《割鹿刀》——蕭十一郎,可能算是華哥的第一部古龍戲吧
時裝其實也有很經典的,如早期的《過客》、《香城浪子》、《義不容情》,亞視的《銀狐》,以及後來的《天地豪情》、《O記實錄》等
Ⅳ 九版「蕭十一郎」顏值PK:誰值得沈璧君移情別戀,誰在油膩耍帥
古龍筆下的大俠很多,楚留香、沈浪、陸小鳳、蕭十一郎等等。這些俠客有的風流倜儻,風度翩翩,有的卻是長相粗獷的野漢子。
就像蕭十一郎,原著描述他:
是的,古龍的男主角,很多都是鬍子拉碴,身材魁偉的大漢。
古龍劇趕不上金庸劇的翻拍頻率,但目前也已經有九個版本的《蕭十一郎》問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扮演的蕭十一郎最帥,值得讓沈璧君移情別戀,誰又最符合書中描寫呢?
一、韋弘:1971年邵氏電影《蕭十一郎 》
1971年,邵氏著手拍攝電影《蕭十一郎》,指任古龍擔任編劇。這是古龍第一部「先有劇本,後有小說」的作品。
該片演員方面集結了韋弘、邢慧、金霏等眾多當時邵氏力捧的演員,洪金寶、陳鴻烈等後來觀眾非常熟悉的男影星也在片中打醬油。
蕭十一郎由韋弘飾演,他是一個鋤強扶弱,劫富濟貧的盜俠,因路遇沈璧君被採花大盜羞辱出手相救而與沈璧君相識。後來兩人互生情愫,但當他發現沈璧君是連城璧的表妹時黯然離去。後因割鹿刀,三人的命運又重疊到了一起。
因為連城璧從始至終都沒有黑化,這版蕭十一郎與沈璧君的感情線顯得沒有那麼理所當然,但終於古龍還是讓他們在一起了。
韋弘原名叫吳東如,是一位生於廣東,長於台灣的男演員。他21歲在台灣出道,後改藝名為「小林」,因為六十年代台片市場不景場,他一度改行。後來復出改名為「吳彬」拍了幾部片子反響平平,1971年他轉投香港發展,加入邵氏電影公司,再改藝名「韋弘」。
初入邵氏他還頗受重視,同年就演了《蕭十一郎》的男一號 。他塑造的蕭十一郎陽剛氣十足,很符合後來古龍描述的「野性」氣質。而且這版蕭十一郎有情有義,在得知沈璧君與連城璧的關系後,他刻意與沈璧君保持距離的分寸感也拿捏得很好。比如一場「英雄救美」之後,他欲撫佳人臉又不自覺地縮手而回,沈璧君一臉期待又悵然若失,一個俠客與美人愛而不得的錯位愛情就刻畫得很動人了。
但由於當時韋弘已經35歲,造型也比較老氣,很多觀眾也曾吐槽他氣質有些鄉土,尤其是後面的版本都是細嫩白凈的,他這樣粗獷大概也只有後來的狄龍版可以一較高下。
二、狄龍:1978年邵氏電影《蕭十一郎》
1978年,邵氏電影公司時隔7年又一次將《蕭十一郎》搬上大熒幕,由當時正紅透半邊天的狄龍主演蕭十一郎、井莉飾演沈璧君。
彼時的狄龍是眾人心中的大俠,楚留香、李尋歡、傅紅雪這些古龍筆下的俠客他都嘗試過。更為難得的是,他不僅長得帥氣逼人,演技也是可圈可點,演大俠就是大俠,演浪子就是浪子。
蕭十一郎剛出場時,一桿紅纓槍扛在肩頭,滿臉絡腮鬍子,半個胸膛袒露於外,一種野生性感氣息撲面而來。
那時候狄龍已經32歲了,雖然過了顏值巔峰,但臉上多了幾分成熟,劍眉星目間多了幾分滄桑,整體顯得更加有男人味,與這個角色更加相得益彰。
這一版劇情改動比較大,沈璧君是逍遙侯的女兒,是安插在蕭十一郎身邊的眼線,不過她對蕭十一郎動了真情。後來鳥盡弓藏,她被她爹和小公子聯手殺掉,而兩個反派也被蕭十一郎和連城璧聯手幹掉了。
同樣,這版連城璧也是一個好人,他與蕭十一郎的互動激情四射。沈璧君領盒飯後,他們也各安天涯了。
三、謝賢:TVB版《蕭十一郎》
同樣在1978年,TVB首次將《蕭十一郎》拍成了電視劇,由王晶爸爸王天林執導,短短13集,故事的大致走向與後來的小說一致。
這版蕭十一郎由謝賢飾演,那些年謝賢演過段正淳、苗人鳳、楊鐵心等不少金庸古龍筆下的人物。
他是香港出了名的帥哥,但演蕭十一郎的時候他已經42歲,在年齡上不佔優勢了。
人人都說他的保養好,但現在回看,他在40多歲時就已經有些顯老態了,大概是過了六十之後被同齡人趕超的吧。
劇中他的造型也不是很友好,往外飛出的狗啃式劉海,各種黑白灰搭配的配飾,讓他看起來有一種「扮嫩」的嫌疑。
不過好在他的俠氣是有的,仍舊演出了風流倜儻的感覺。
這版結局跟邵氏的影版一樣慘,風四娘和沈璧君雙雙領了盒飯,蕭十一郎繼續一個人浪跡天涯,做他的俠盜。
幾年後,謝賢與沈璧君的扮演者李司棋在83版《射鵰英雄傳》里又演過楊鐵心和包惜弱,續寫前世情緣。
值得一提的是,《蕭十一郎》是謝賢加入TVB後拍的第一部電視劇,即便當時他演男主已經有些超齡,TVB還是非常重視他。蕭十一郎一角讓他再次翻紅,一度成為無數香港女性的夢中情人。
四、勾峰:1983年華視《蕭十一郎》
1983年台灣華視拍攝的《蕭十一郎》改編自《蕭十一郎》與《火並蕭十一郎》,該片和衛子雲版《小李飛刀》一樣,是當時台灣市場為了對抗香港武俠劇入侵而拍攝的。
該劇僅八集,只在本地播出,內地觀眾鮮少見到這一版,網上也沒有資源。
這版蕭十一郎由勾峰扮演。大多數觀眾認識勾峰是因為瓊瑤劇《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一簾幽夢》等,但其實在成為「瓊瑤男郎」之前,他做過歌手,製片人,演過不少武俠劇,他還有一個非常響當當的身份是——林青霞的初戀。
他跟「蕭十一郎」頗有緣分,早在他還在中視的時候,他的好友劉德凱就曾准備拍攝一版《蕭十一郎》,當時擬定讓他出演蕭十一郎,但他並沒有太大的想法。
沒想到的是,幾年後他轉投華視又機緣巧合地遇到了這個角色,可謂躲都躲不掉。
在出演蕭十一郎之前,勾峰對古龍的小說已經非常熟悉了,因為早在六年前他就擔任過台視版《絕代雙驕》的製作人。
演《蕭十一郎》時他已經38歲,扮相比較狂野,加上他本身長得十分凌厲,拉過來演張飛也毫不違和。
該劇播出僅兩年,他就在劉雪華版《煙雨濛濛》里演了陸振華。也就是說,演蕭十一郎這幾年,已經是他開始由主演向「爸爸專業戶」轉型的時候了。
五、孟飛:1984年台灣電影《義俠蕭石》又名《神鵰英雄》
1984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義俠蕭石》改編自古龍小說《蕭十一郎》,片中人物都做了化名處理,比如蕭十一郎叫蕭石,沈璧君叫藍小蝶,分別由孟飛和楊鈞鈞飾演。
孟飛與楊鈞鈞的淵源頗深,他倆合作過《楚留香後傳之西門無恨》《新月傳奇》《桃花傳奇》等八部電影,基本上都是演情侶。還別說,那個時候的「西門大媽」還挺美的。
年輕一代的觀眾對孟飛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他也曾是紅極一時的武俠小生。
孟飛原名叫楊安東,祖籍山東,在上海長大,從小學習武術,功夫不錯。15歲那年他獨自南下廣州發展,後來T渡到了香港。
他19歲考入邵氏開始拍攝電影,當時合作的是姜大衛、狄龍、傅聲這些後來名氣響當當的演員,但他的名氣和地位相比之下不那麼可觀,後來他輾轉到了菲律賓和台灣發展。
到了台灣之後他把金庸古龍的小說男主演了個遍,像楊過、鐵中棠、沈浪、胡一刀等。但因為他演的大部分作品內地都沒有引進播出,他在內地的名氣不算大。
他飾演的蕭十一郎現在網上有高糊資源,很多人沖著西門大媽前去觀看,驚訝地發現他飾演的蕭十一郎意外地不錯,雖然算不上帥氣,但是荷爾蒙爆棚,頗有看點。
六、田鵬:1985年金視《蕭十一郎》
1985年金視版《蕭十一郎》由田鵬、向雲鵬、燕南希等人主演,這個版本沒有什麼存在感。現在網路上相關的物料也少之又少。
飾演蕭十一郎的田鵬,是七十年代台灣著名的武俠紅星,也是古龍武俠電影最佳代言人之一,在當時的成就可比肩香港的狄龍。
更厲害的是,他不僅是台前的著名演員,也是幕後非常有才華的導演,他拍攝的《碧血洗銀槍》、《黑獄大逃亡》都曾在當時轟動一時。
他這一版《蕭十一郎》算不上是他的代表作,片中他的造型不佳,看起來活像一個山賊。當時他已經40有餘,該片是他息影前的倒數作品。
七、黃日華:2001年TVB版《蕭十一郎》又名《割鹿刀》
2001年TVB版的《蕭十一郎》陣容非常強大,包括黃日華、邵美琪、郭耀明、向海嵐、吳岱融、曾偉權、葉璇等。
它改編非常大,風四娘成了捕快,連城璧是蕭十一郎的失散多年的親弟弟……而且演員的平均年齡也偏大,飾演蕭十一郎的黃日華40歲,飾演連城璧的郭耀明38歲,飾演楊開泰的曾偉權41歲。
該劇是黃日華與邵美琪的第N次合作,他們之前合作過《包青天》《劍魔獨孤求敗》《雪山飛狐》《義不容情》等多部劇。
同時,該劇是黃日華的收山之作,多年前他以金庸劇開創了自己的盛世,多年後他以古龍劇謝幕古裝武俠生涯。
小說中風四娘33歲,蕭十一郎第一次出場是風四娘34歲生日時,他比風四娘小五歲多,所以書中他出場應該是二十八九歲。
但是前面幾版除了狄龍,基本上都超齡了,黃日華也不例外。不難發現,飾演蕭十一郎的時候黃日華的顏值在走下坡路,大眼袋非常明顯,大鼻孔也非常搶鏡,加上造型比較粗糙,俠氣有餘,但帥氣值並不高。
八、吳奇隆:2002年內地《蕭十一郎》
周易影視公司曾是一個傳奇的存在,它天馬行空地改編了很多武俠劇,但不僅沒有招罵,還部部受到觀眾的追捧,像《武林外史》《穿越時空的愛戀》《水月洞天》等都曾造下收視盛勢。
《蕭十一郎》是繼《武林外史》之後,周易又一次改編古龍劇,啟用了當時兩岸三地的當紅明星,如吳奇隆、朱茵、於波、馬雅舒等,2002年播出之後引爆了整個暑假。
劇情方面,這一版較原著來說將人物都聖潔化了,尤其是沈璧君。原著里她是連城璧生米煮成了2年熟飯的妻子,且懷了孩子,這一版里還未過門。這讓「蕭沈戀」更加合理化了,不違背世俗了。
該劇最大的看點是打戲,眾所周知,周易劇的拿手好戲就是打戲。飾演蕭十一郎的吳奇隆是跆拳道黑帶五段,柔道黑帶兩段,入行前他拿過23個冠軍135枚獎牌。飾演連城璧的於波入行前做過中南海保鏢,靈鷲的扮演者楊俊毅、雪鷹的扮演者張晉,個個都是練家子。
當這些有武術功底的演員碰上了好的武術指導,打戲便是一場讓觀眾十分享受的視覺盛宴。
吳奇隆在劇中貢獻了大量的精彩馬戲和打鬥戲,行雲流水,看得人酣暢淋漓。
那時候觀眾以為這是武俠劇的開始,沒有想到是巔峰,後來內地影視業如雨後春筍般崛起,武俠片卻全靠慢鏡頭堆砌了。
雖然當初乍一看覺得吳奇隆的大鼻子加上機車造型演古裝有些違和,但後來硬是被他的魅力折服了。
九、嚴屹寬:2016年內地《新蕭十一郎》
2016年播出的新版《蕭十一郎》應該是歷版中顏值最高的,飾演蕭十一郎的是被稱為「建模臉」嚴屹寬,飾演連城璧的朱一龍當時也正值顏值巔峰,甘婷婷版沈璧君,張含韻版小公子,等等,都是顏值派。
出演蕭十一郎的時候嚴屹寬三十六歲,劇中人設特別活潑跳脫,他竟然還真演出了一種少年俠客的感覺。
但是服化道是真不太好看,女主露半個胸,男主穿個蘿卜褲,身上還各種叮叮咚咚的元素往上招呼,整得跟丐幫幫主似的,男二的劉海也非常拉低顏值。
該片導演是鞠覺亮,也就是《新水滸》的導演,這是他與嚴屹寬再度合作。在鞠導的鏡頭下,嚴屹寬顛覆了以往觀眾對他的既定印象,或男人味十足,或瀟灑歡脫。
但比較遺憾的是,這部作品並沒有大爆,甚至還有不少人吐槽他演的蕭十一郎有些浮誇和油膩。
五十年時間,一共拍了九個版本,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有這么多版吧?
你覺得哪一版十一郎最帥呢?
Ⅵ 電影《蕭十一郎》中,一直被追尋的寶刀叫什麼名字
割鹿刀(古龍小說《蕭十一郎》系列裡面的兵器)_
割鹿刀:春秋戰國時鑄劍名師徐夫人之嫡裔徐魯子耗盡畢生精力鑄成,其名取意「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唯勝者得鹿而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