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產經典老電影英雄虎膽主要演員表
曾泰劉小鋒----
李月桂王靜----
李漢光劉交心----
阿蘭馮春哲----
潘定彪周國賓----
何老太牟雲----
馬政委楊軍生----
何子俊曾昂----
崔老三韓英群----
耿浩李飛----
趙美英高斯----
喬立黃勇----
袁飛韋滕峰----
錢老貴金鑫----
秦二柱馬勇----
雷振霆諸家俊----
丁連長周旭奇----
呂科長唐宏傑
田參謀王藝倫----
姜大根李劍敏----
徐指導員蒲蔚林----
丁老四李勇----
黑鬼黃立文----
譚老爹劉寶存----
二柱媽尹麗娜----
三妞陳婷----
山娃廖偉----
行動組長李靖----
秦媽媽周瑾
『貳』 記得《林海雪原》座山雕嗎演員一生坎坷,早早離開銀幕讓人遺憾
No.1
說起電影《林海雪原》,許多老同志應該比較熟悉,這是根據著名作家曲波的同名戰爭小說改編的一部劇情電影,八一廠攝制,劉沛然執導,張勇手、王潤身、張良、師偉、畢鈺主演,講述了解放戰爭初期,解放軍剿滅盤踞在東北、由國民黨殘部組成的土匪武裝的故事。
在電影中,參謀長少劍波由張勇手飾演,剿匪英雄楊子榮由王潤身飾演,戰斗英雄高波由張良飾演,「萬馬軍中一小丫」——美麗可愛的女衛生員白茹由師偉飾演,而匪首座山雕則由畢鈺飾演。
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一支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消滅土匪。經周密研究,決定讓楊子榮化妝成匪徒胡彪,帶著從小爐匠手裡拿到的先遣圖進入匪巢內部。經過反復盤查,楊子榮取得座山雕的信任,被破格封為威虎山老九,成為「上校團副」。
在第一次進入匪穴時,匪徒與楊子榮有一段經典台詞,直到今天,人們還經常說起過: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莫哈莫哈,正晌午說話誰也沒有家。臉紅什麼?精神煥發!怎麼又黃了?防冷塗的蠟!
一問一答,滴水不漏。這段經典台詞,你是不是還沒有忘記?
No.2
電影《林海雪原》中座山雕的飾演者是來自中國鐵路文工團的演員畢鈺。其實,該片由八一廠拍攝,大部分演員張勇手、王潤身、張良、師偉、劉季雲、楊成軒、孟慶芳、里坡等都來自八一廠,唯獨座山雕飾演者畢鈺則來自外單位,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畢鈺這個演員鼻樑尖鉤、面容冷傲,特別與座山雕的人物形象合拍,因此,他被選為座山雕的飾演者。
作為遼寧彰武人,網路上有關畢鈺的信息非常少,就連他多大年齡都難以查到。不過,新中國成立前他曾任某國軍少將的秘書,還做過國軍文藝團體的「少校導演」。因為這些緣故,「十年動亂」時期他被打成了「 歷史 反革命」。
建國後,畢鈺成了1950年10月建立的中國鐵路文工團的一名演員。這一年,他參演了由孫道臨、姚向黎、桑夫、謝添等主演的電影《民主青年進行曲》。該片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青年學生們在黨的領導下,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的故事,在片中,他飾演了訓導長這一角色。
No.3
1960年,畢鈺參加了電影《林海雪原》的拍攝,那個時候,正值全國范圍內的自然災害期間,演員們經常餓著肚子拍電影。拍「百雞宴」那場戲,只見滿眼都是酒壇子,卻看不到「百雞」在哪裡,別說百雞,就連一隻雞也沒發現。
然而,隨著「十年動亂」的開始,因為「 歷史 問題」,畢鈺只能無奈早早退出了演藝舞台。他先是從鐵路文工團被發往沈陽機車車輛廠南機械車間做鉗工,進行勞動改造。
兩三年後,畢鈺又從工廠遣送到農村,到了自己的家鄉遼寧彰武。當地的農民聽說「座山雕」要來,紛紛向他表達歡迎之情,卻遭到了一些領導的阻撓,說他不是樣板戲里的「座山雕」,而是一個被遣送回鄉的「反革命分子」。總之,畢鈺一生十分坎坷,讓人唏噓。
曲波所著的《林海雪原》多次被搬上銀幕和熒屏,主要包括:1958年京劇《智取威虎山》,座山雕由賀永華飾演;1960年電影《林海雪原》,座山雕由畢鈺飾演;2002年電視劇《林海雪原》,座山雕由馬紹信飾演;2014年電影《智取威虎山3D》,座山雕由梁家輝飾演;2015年電視劇《林海雪原》,座山雕由倪大紅飾演。
但公認最經典的座山雕,還是電影《林海雪原》中的畢鈺版。
遺憾的是,據《林海雪原》少劍波飾演者張勇手介紹,畢鈺先生早已故去……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 美文 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
『叄』 老影片巜苦菜花》小姑娘嫚子和秀子的扮演者叫什麼名
劉抒吟 飾 嫚子
陶珊 飾 秀子
『肆』 舊影:驚險反特故事片《英雄虎膽》
《英雄虎膽》
電影《英雄虎膽》,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於1958年拍攝的一部影響極大的驚險剿匪片,也是新中國驚險片的優秀代表作品。雖然影片在敘事模式上採取的仍然是"冒名頂替"的套路,但藝術上的虛構與想像相當大膽。在對劇情的設計上別具匠心,不僅「敵中有我」,而且「我中有敵」,這在以往同類影片中是少見的。尤其令人難忘的是,導演打破常規,在影片中讓身穿「奇裝異服"」的阿蘭與曾泰一起跳「倫巴」舞――這獨特的場面與情調,為處於長期封閉狀態下的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個新鮮的視聽感知與體驗機會,成為了那個時代人們私下裡追捧的審美取向。
電影《英雄虎膽》攝制提要
攝制:八一電影製片廠
上映:1958年
原著:潘培元
編劇: 丁一三
導演:嚴寄洲郝光
攝影:蔣仕
付攝影:張冬涼
作曲:高如星
美術:冠洪烈
錄音:李柏堅
剪輯:華彬
特技攝影:鍾岳
特技設計:王寅
製片主任:趙凱
演奏:中央樂團交響樂團
指揮:李德倫
演奏:新影樂團
指揮:馮光濤
演員:於洋 飾曾泰
張勇手 飾耿浩
里坡 飾馬政委
劉秉章 飾林團長
朱啟 飾丁連長
李力 飾老獵人
曲雲 飾劉大嫂
張章 飾田參謀
方輝 飾李漢光
胡敏英 飾李月桂
王曉棠 飾阿蘭
張懷志飾獨眼龍
孟慶芳飾崔阿龍
萬和 飾假俘虜
劉季雲 飾崔老九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解放初期廣西南部的十萬大山地區,我軍某部擔負了殲滅以慣匪李漢光和他的老婆李月桂為首的這股頑匪的任務。為摸清底細,特派偵察科長曾泰,冒充已被我軍捕獲的敵副司令,深入到匪巢之中。沉著、機智的曾泰識破了敵人的種種詭計,同敵人鬥智斗勇,歷經艱險,闖過了道道難關。曾泰最終贏得了李匪的信任,掌握了兵權,將敵人引入我軍布下的天羅地網,將匪徒一網打盡。
『伍』 奇襲是什麼鬼
《奇襲》是我小時候看過很多遍的電影,那時正值文革,大部分國產老電影都禁放了,只有寥寥幾部還能公映,其中就有《奇襲》。所以,這部電影的情節我都熟透了,很多台詞都能正背如流。
最近我又看了一遍《奇襲》,和小時候看個熱鬧不同,這次了解了一些歷史背景,於是有了一些新感受。
《奇襲》是根據一段真實歷史改編的,它的原型是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38軍一支偵察隊奇襲武陵橋的故事。片中的5號首長原型是38軍軍長梁興初、副軍長江擁輝;男主角方勇原型是38軍偵察科副科長張魁印,張魁印後來擔任過黑龍江省軍區副參謀長。不同的是,奇襲武陵橋的偵察隊不是像影片中那樣只有區區一個排兵力,而是一個支隊,有兩個偵察連加兩個工兵排,還有十幾個朝鮮人,幾個翻譯,醫護人員,有300多號人。這十幾個朝鮮人和翻譯很重要。電影里,敵我雙方交流都是用漢語,這是為了方便觀眾欣賞,作為文藝作品,無可厚非。但在現實生活中是不行的。現實生活中雙方肯定要用韓語交流,方勇他們作為戰斗部隊的官兵,即便會說幾句韓語,也肯定很蹩腳,就像我們平常聽外國人說漢語一樣,一聽就知道是老外。現實生活中如果像電影那樣,我軍偵察兵早被敵人發現了。
這部電影非常精彩,情節緊湊,充滿懸念。小時候看這部電影時最扣人心弦的有兩場,一場是阿媽妮在橋頭等方勇,但被韓國偽軍發現,蒙太奇顯示方勇此時就在離他們不遠的村子另一頭尋找阿媽妮,大家都很焦急,盼望方勇趕緊過來。當方勇他們終於趕過來並從偽軍手裡救下阿媽妮時,大家都很激動,每到這一段時,影院里都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另一場是方勇他們開車與敵軍周旋,在盤山公路上轉來轉去,最後安然脫險,小時候看這種情節這種場面覺得特過癮。
影片音樂很出色,總能恰到好處的烘托氣氛。文藝晚會上一班長演小品那段音樂幽默風趣,康平橋展現在偵察員面前時的音樂則氣勢恢宏,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次重看,我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奇襲》很可能抄襲(說好聽點叫借鑒)了《渡江偵察記》里的情節,從首長布置任務,部隊渡江,與游擊隊聯系,游擊隊負責人是漂亮姑娘,到最後飛車追逐,情節都很近似。南斯拉夫電影《橋》和《奇襲》大框架也差不多,都是到敵後炸橋,但人家的情節設計就截然不同,很多情節常常出人意表。
小時候我們總以為抗美援朝就是打美國鬼子,歌里也是這樣唱的:「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後來才知道志願軍打的相當大一部分都是韓軍,《奇襲》里也是這樣表現的,偵察兵遇到的大都是韓國軍隊。只有指揮官是美國人,還有守備康平橋的,不過,讓美國人當守備部隊似乎不大真實。
這部電影的副導演是歌手景崗山他爹景慕逵。演員有:張勇手、邢吉田、黃煥光、張鍾英、曲雲、袁霞、謝萬和、王孝忠、孟慶芳、言小朋。其中張勇手很帥氣,屬於偶像派,但演得最好的還是邢吉田,演技高超。他曾演過很多高級領導,現在演小人物,依然惟妙惟肖。不過,他這個角色在生活中是不大可能有的,那麼大年齡,又懂英語,又會修車,卻只是一個戰斗部隊的小班長,不可能。黃煥光演的電影不多,知名度也不高,但我們這一代人都比較熟悉他,因為文革期間能公映的寥寥數部電影里,兩部都有他,另一部是《打擊侵略者》里的小豆豆。兩部影片中他都犧牲了,挺悲催的。王曉棠的老公言小朋在片中演個偽軍汽車司機,為了占點小便宜(一包香煙),最後被一班長捅死了。他是京劇世家,卻只能在八一廠演一些反派小腳色,這讓人很奇怪。
『陸』 林海雪原電影演員表
《林海雪原》演員表 :
張勇手
飾 少劍波
王潤身
飾 楊子榮
梁志鵬
飾 劉勛蒼
張良
飾 高波
師偉
飾 白茹
張馳
飾 李勇奇
桑平
飾 馬天武
劉季雲
飾 老道
楊成軒
飾 小爐匠
孟慶芳
飾 一撮毛
里坡
飾 傻大個
張懷志
飾 八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