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世界級的電影經典鏡頭
《這個殺手不太冷》里昂接受了瑪蒂爾達跟著他學做殺手,兩個人搬家找新住處的那一段,呂克貝松使用了一個內涵豐富的長鏡頭來表現這個開始。在這個長鏡頭中,攝影機首先是靜止不動的仰拍,街道在整個畫面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劃出一條地平線。左右兩邊的街區樓房沿縱深方向林立從而確保了良好的景深。路人行走的腳步和車流成為了虛焦的前景,而畫框深處,瑪蒂爾達和里昂一左一右從地平線上「升起」入畫。兩人並肩前行的同時,攝影機進一步抬高仰拍的角度,景別從大全景慢慢推到了中景。
㈡ 景別的分類
景別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五種: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而一般情況下,我們把靠近遠景、全景這一端的景別稱做「大景別」,而把靠近近景、特寫這一端的景別稱做「小景別」。
遠景:在遠景中, 人物在畫幅中的大小通常不超過畫幅高度的一半,用來表現開闊的場面或廣闊的空間,因此這樣的畫面在視覺感受上更加遼闊深遠,節奏上也比較舒緩,一般用來表現開闊的場景或遠處的人物。
全景:是表現景物全貌或者人物全身形貌的畫面。它既可以表現單人全貌,也可以同時表現多人。從表現人物情況來說,全景又可以稱作「全身鏡頭」,在畫面中,人物的比例關系大致與畫幅高度相同。
近景:是表現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的畫面。在表現人物的時候,近景畫面中人物占據一半以上的畫幅,這時,人物的頭部尤其是眼睛將成為觀眾注意的重點。
特寫:是表現人物身體某個局部細節或者某被攝景物局部細節部分的畫面。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就是「表現細節」。
(2)經典景別電影擴展閱讀
從電視攝像的角度講,景別表現的是被攝對象在畫框內所呈現的范圍的大小。這種范圍的大小受到兩個方面的因素的影響:拍攝距離和鏡頭焦距。在其它拍攝條件不變的前提下,當被攝對象處於距離攝像機較遠的位置時候,所得到的畫面范圍較大。
而被攝對象的尺寸相對較小,細節不顯著,景別較大;而當被攝對象處於距離攝像機較近的位置時候,所得到的畫面范圍較小,被攝對象的尺寸相對較大,景別較小。
㈢ 求大神 幫忙 一部電影的 景別 構圖 色彩 光線 角度這四個方面的分析
你應該是學攝影之類的吧,我簡單給你說下,比較通俗。你自己嘗試分析
1景別:說白了就是景象的遠近大小,去看景別作用,很好分析
2構圖:就是組合,如何搭配景象來表達什麼,形成了如何一個意境
3色彩:冷暖一般與情感同理,冷色佔住一般表達血腥、殘酷、寂寞類消極的,暖色則相反(一般哦,並不是所有)
4光線:就是順逆光,結合3色彩。
還有上面4個是相互聯系的,一般結合起來賞析
你隨便找部電影的一個片段就很好分析了
我不是專業學攝影的,只是根據看電影的經驗,僅供參考。
給你提供這些方面做得不錯的電影代表:
《陽光燦爛的日子》(被學編導、攝影的考爛了)
《那山那人那狗》
《太陽照常升起》
《向日葵》
《情書》
《可可西里》
《千里走單騎》
㈣ 格里菲斯的哪一部電影完整地運用了五大景別
《黨同伐異》吧,這部片子中格里菲斯首創了大特寫和大遠景,是同時代其他導演所不能企及的大手筆作品啊,加上其他的普通景別,怎麼說也有5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