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河北梆子經典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河北梆子經典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09 05:42:05

⑴ 求六七十年代經典電影

66~76年流行的國產電影及譯製片2012-04-04 18:34《艷陽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68
《節振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陸1965
《紅燈記》(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1
《沙家浜》(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1
《白毛女》舞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龍江頌》(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3
《青松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戰洪圖》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半籃花生》(越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創業》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杜鵑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鋼鐵巨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火紅的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作戰》(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沙家浜》(粵劇)珠江電影製片廠1974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向陽院的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一副保險帶》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園丁之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74
《偵察兵》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阿勇》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碧海紅波》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草原兒女》(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長城新曲》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車輪滾滾》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春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第二個春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沸騰的群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烽火少年》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海霞》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紅雨》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黃河少年》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激戰無名川》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揀煤渣》(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決裂》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雷雨之前》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難忘的戰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人老心紅》(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沙漠的春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小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小螺號》珠江電影製片廠1975
《沂蒙頌》(舞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戰船台》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長空雄鷹》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春潮急》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反擊》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楓樹灣》珠江電影製片廠1976
《海上明珠》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歡騰的小涼河》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寄託》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江水滔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金鎖》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開山的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連心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芒果之歌》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長城》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風雲》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疆春早》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牛角石》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青春似火》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村新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山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裡紅梅》珠海電影製片廠1976
《鎖龍湖-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新風歌》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雁鳴湖畔》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征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主課》廣西電影製片廠1976
譯製片:
1966年
《大地的兒子》(二、三集)(朝鮮)
《一個戰士的故事》(朝鮮)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達吉亞人》(羅馬尼亞)
《血海》(上下集)(朝鮮)
《看不見的戰線》(朝鮮)
1971年
《腳印》
《勇敢的人們》
《戰斗的早晨》
《第八個是銅像》
《天亮的時候》
《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朝鮮)
《戰斗在繼續》(越南)
《在鐵道線上》(朝鮮)
《前方在召喚》(越南)
《鮮花盛開的村莊》(朝鮮)
《摘蘋果的時候》(朝鮮)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聖母院》
《簡愛》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羅馬尼亞)
《記者》(上下集)(蘇聯)
《勞動家庭》(上下集)(朝鮮)
《戰爭與和平》(四集)(蘇聯)
《賣花姑娘》(寬)(朝鮮)
《回故鄉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綠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鮮)
《賣花姑娘》(普)(朝鮮)
《禿魯江畔之花》(朝鮮)
《軋鋼工人》(寬)(朝鮮)
《原形畢露》(朝鮮)
《氣球上的旅行》(法國)
《永生的戰士》(朝鮮)
《軋鋼工人》(普)(朝鮮)
《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
《烈火行動計劃》
1974年
《在那些年代裡》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豐湖》(朝鮮)
《警察局長的自白》
1975年
《戰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國)
《為了新的一代》(朝鮮)
《特羅塔》(聯邦德國)
《紐約奇談》(美國)
《巴布希卡歷險記》(羅馬尼亞)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朝鮮)
《三妯娌》(朝鮮)
《潔白的道路》(阿爾巴尼亞)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戀》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羅馬尼亞)
《哥白尼》(波蘭)
《火車司機的兒子》(朝鮮)
《石油贊歌》(阿爾巴尼亞)
《多瑙河三角洲》(羅馬尼亞)
《初春》(阿爾巴尼亞)
《礦山的主人》(朝鮮)
《貝尼自己走》(阿爾巴尼亞)
《在燦爛的陽光下》(朝鮮)
《高山之鷹》(朝鮮)
《最後冬天》(阿爾巴尼亞)
《斬斷魔爪》(阿爾巴尼亞)

⑵ 寶蓮燈的相關作品

有 《寶蓮燈》河北梆子川劇、漢劇、湘劇、徽劇、晉劇、滇劇、秦腔、河北梆子、粵劇等版本。
元朝雜劇:《沉香太子劈華山》(失傳);
南戲:《劉錫沉香太子》(失傳);
安慶梆子:《沉香太子劈山救母》;
河北梆子:《寶蓮燈》,1959年編排;
另有《二堂舍子》(亦名《二堂放子》),講述劉彥昌中狀元後,又娶妻王桂英。
桂英的兒子秋兒和沉香在學校失手打死人命。劉彥昌夫婦意欲交一個兒子抵命,以保全另一個。
桂英先是袒護秋兒,但劉彥昌顧念沉香無母,最終說服桂英留下了沉香。 中國電影《寶蓮燈》(舞劇),1959年;
香港電影《七彩寶蓮燈》,1963年;
香港電影《寶蓮燈》,1964年;
香港電影《寶蓮燈》,1965年。 香港無線電視《民間傳奇之寶蓮燈》,3集,1976年;
香港無線電視《歡樂今宵》長篇短劇《寶蓮燈》,1986年;
台灣電視劇《天地傳說之寶蓮燈》,20集,2001年;
中國央視神話連續劇《寶蓮燈》,35集,2005年;
中國央視神話連續劇《寶蓮燈前傳》,46集,2009年。 中國動畫電影《西嶽奇童》(以民間神話《寶蓮燈》為藍本改編的美術影片),1985年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寶蓮燈》,1999年 新編彩圖經典神話故事《寶蓮燈》(1999年出版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ISBN 7534620783

⑶ 河北梆子經典唱段有哪些

河北梆子經典唱段有:

1.《轅門斬子》。

明熹宗時,宦官魏忠賢專權,陷害耿直的吏部尚書曹正邦,先解其職,使曹攜眷返鄉。魏心腹劉司羽埋伏中途,將曹殺害,夫人聞訊自殺。僅女兒曹玉蓮在老僕曹福掩護下得以逃脫。曹福護送小姐玉蓮急奔大同投親。至廣華山,天寒大雪,山路難行,且缺衣少食,曹福為使忠良留得一脈,把外衣脫下,為玉蓮擋寒,自己竟凍餓身亡;適大同遣人來接,玉蓮得救。

⑷ 紅色經典的老黑白 電影有 哪些例如:古剎鍾聲(不喜歡現在拍的)

《艷陽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8

《節振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5

《年青的一代》 大陸 1965

《紅燈記》(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1

《沙家浜》(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1

《白毛女》舞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2

《海港》(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2

《龍江頌》(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2

《海港》(京劇,重拍)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3

《青松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3

《戰洪圖》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3

《半籃花生》(越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創業》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杜鵑山》(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鋼鐵巨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火紅的年代》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金光大道&S226;下集》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南征北戰》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南征北戰》(重拍)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平原作戰》(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沙家浜》(粵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4

《閃閃的紅星》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向陽院的故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一副保險帶》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園丁之歌》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74

《偵察兵》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阿勇》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75

《碧海紅波》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75

《草原兒女》(舞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長城新曲》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車輪滾滾》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春苗》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第二個春天》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渡口》(河北梆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沸騰的群山》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烽火少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海霞》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紅雨》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黃河少年》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激戰無名川》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揀煤渣》(淮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金光大道&S226;上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決裂》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雷雨之前》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難忘的戰斗》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人老心紅》(淮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沙漠的春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小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小螺號》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5

《沂蒙頌》(舞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戰船台》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阿夏河的秘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長空雄鷹》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春潮急》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反擊》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楓樹灣》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6

《海上明珠》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歡騰的小涼河》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寄託》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江水滔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金光大道&S226;中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金鎖》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開山的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連心壩》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芒果之歌》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長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風雲》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疆春早》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牛角石》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青春似火》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村新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花》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裡紅梅》 珠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鎖龍湖&S226;上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新風歌》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雁鳴湖畔》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征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主課》 廣西電影製片廠 1976

⑸ 李保田電影全集(李保田十大經典影視劇)

李保田,1946年生於江蘇徐州,國家一級演員。1978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幹部進修班。1983年主演新鳳霞參演的電影《闖江湖》正式開始演藝生涯。

1988年,憑借《人鬼情》獲得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2年,憑借《葛老爺子》獲得電視劇飛天獎最佳男主角獎。1993年,憑借影片《鳳凰琴》獲得華表獎、百花獎、金雞獎三個獎項的最佳男主角獎。1996年,憑借《宰相劉羅鍋》獲得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1998年,憑借《有話好好說》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2000、2002003三年獲得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2003年,憑借《神醫喜來樂》獲得飛天獎、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2014年,憑借影片《夜鶯》獲得第21屆「落葉時節」明斯克國際電影節兒童電影最佳成人演員獎 。

李保田喜歡嘗試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表演功力深厚,自然真實,純朴灑脫,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這與他平常博覽群書,通曉多種藝術有著必然的聯系 。

提到現今演藝界的明星,李保田是個另類,確切點說,應該把他歸到藝術家一類去。「戲好人清高」,是許多人對李保田的印象,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李保田接演的影視劇並不多,但只要是有他參演的劇目,他塑造的人物總是最有看頭 。

1.《宰相劉羅鍋》(1996)

《宰相劉羅鍋》由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等主演,講述乾隆年間劉墉與和紳在朝廷、在民間,對公事、對私事發生的一系列鬥智斗勇的民間傳說故事。

本劇戲說歷史,卻不胡說歷史,劉羅鍋戲君上,斗貪官,揚正義,反應了老百姓心中的清官夢。貪官、清官、皇上的君臣鐵三角,張國立自此成了皇帝專業戶,王剛則把和珅一角私有化了。唯有李保田,還是走著多樣化表演的路子。

佩服劉墉剛直不阿,為官清廉,不畏強權,為民請命。厭惡何珅,因為他玩弄權術,貪污腐敗。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正是因為李保田、王剛等演員的高超演技,才使這些形象如此鮮明,如此深入人心。

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李保田真是演技派,還有那個荔浦芋頭是不是真的很好吃?

2.《神醫喜來樂》(2003)

《神醫喜來樂》由黃力加等導演,周振天編劇,李保田、梁麗、杜雨露、沈傲君等主演。該劇以懸壺濟世的民間郎中喜來樂的跌宕人生為主線,以戊戌變法的歷史、紅顏知己的戀情和同行冤家的相煎為支脈,描繪了在清末社會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命運。

這是一部很逗趣搞笑又帶著生活智慧的電視劇。那時的沈傲君真的好漂亮。

喜歡裡面的李保田和吳軍還有杜雨露的表演,整個戲靠幾個人的表演給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另外,這部劇的台詞功底很強,裡面的俏皮話和歇後語很多,看這個戲每次都有學習的感覺。還有,裡面的劇情設計感覺也很好,起碼劇情就可以打八分,環環相扣。

命里有時終須有,有緣始終有緣,哪怕在殘破不堪的凋零歲月後,那份封存在心底的情感還是那麼真切那麼默契那麼心有靈犀,不需言語,只要一個眼神就足以找回那熟悉的渴望的卻又失去的一切。在望盡天涯路,在為伊消得人憔悴後,當那段糾結的情感從滄州到京城再回到滄州時,當人生軌跡也經歷起伏從低到高再回歸當初的模樣時,悵然若失間,驀然回首,眼前的紅蓋頭恍若一夢。抑或正是因為這樣坎坷的道路才得以返璞歸真,才比未經生死契闊的信手拈來來得更真加實。

黃泉路上,忘川河中,三生石旁,奈何橋上,相思弦,塵緣戀,輪回換,宿命牽,只怪那,只怪前世多看了你一眼。

3.《警察李酒瓶》(2001)

《警察李酒瓶》是由安戰軍導演,李保田、黃宗洛、孫松、李彧等主演,是一部帶有濃厚生活色彩,講述老百姓故事的電視劇。他們匯集在一起,構成一幅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市民的風俗畫。

該劇信息量巨大,情節感人,耐人尋味。不論是普通市民,還是專業民警都能體會出劇中故事的意味。藝術的塑造人物,准確的把握時代脈搏,使該劇成為當時中國的優秀電視劇之一。

李保田就是精品的保證。教科書式的教我們做一個好父親 、兒子和警察 。結尾,親人全都離去的李酒瓶,真的哭了。

非常棒的片子,扎心到輕易不敢看第二遍。

4.《永不回頭》(2010)

《永不回頭》由張輝執導,姜武、閆妮、李保田、林繼東等主演的國內首部反映刑釋人員回歸社會的現實題材電視劇。

這部劇看了很感人,直面現實、直面人心,並承載著一定的社會關懷。李保田,姜武,林繼東三位主演把劇中人物刻畫的淋漓盡致,不愧是實力派演員。

李保田不愧是國寶級演員 ,嬉笑怒罵煽情落淚,尤其是故事結尾處,將人生至苦至恨至情至暖推向高潮。一部暖心劇,只這幾個人足矣。

5.《丑角爸爸》(2012)

《丑角爸爸》是王碩執導的都市親情劇,由李保田、王曉晨、王全有、李彧、湯加麗等人出演。

該劇以河北某京劇團改革開放後近20年的風雨歷程為背景,講述了一代「名丑」趙青山的家庭情感糾葛以及他對戲曲藝術的執著和堅持的故事。

李保田撐起一部戲,愛憎分明,真情實感。看完這部劇,深深體會到父愛如山。編劇用很多非常生活化的細節塑造出了趙青山這個接地氣的父親形象,李保田老師精湛的演技讓這個虛構的角色就像身邊的存在的活生生的人,你會被他的喜怒哀樂所感染。

6.《鳳凰琴》(1993)

《鳳凰琴》是何群執導的一部關於民辦教師的電影,由李保田、王學圻等人主演。根據劉醒龍同名小說《鳳凰琴》改編。

良心電影。影片著重寫了幾個民辦教師的外貌、語言、行為、精神境界、生存狀態,他們沒有淵博的學識,也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成天忙忙碌碌就為了幾件事:央求村裡兌現拖欠的菲薄薪水、爭取「民轉公」的指標、動員村民送孩子上學(因入學率與薪水是掛鉤的)、設法通過鄉里的評估達標、籌錢修繕破漏不堪的校舍。為了這幾件事,他們甚至勾心鬥角、弄虛作假、請客送禮。裡面的人物沒有崇高之美,但觀眾卻被深深打動了。每天簡朴的升國旗儀式十分嚴肅莊重地例行著、教室里的讀書聲也未曾消失,還有那張象徵著青春、愛情、美的追求和生存信念的鳳凰琴。影片拍攝得很真實,可以在瑣碎和混濁的視聽情境中體驗到影片純凈的精神氣質。

李保田、王學圻演得真好。懷念那時的良心國產主旋律電影——每個角色都是鮮活有血有肉的,有性格缺點和為一己私利的無奈,也有為了孩子學校不是做樣子的大愛。「爛泥壘個灶,只能用個十年八年,你教孩子認個字,可以受用世世代代。」如此教師,讓人淚目。

7.《人鬼情》(1987)

《人·鬼·情》由黃蜀芹執導,李保田、徐守莉、姬麒麟主演,河北梆子演員裴艷玲特邀演出。這部影片是以裴艷玲的真實經歷為藍本創作,並由本人出演,塑造了秋芸這樣一個藝術上的成功女性,也揭示出現代女性所面臨的艱難困境。

《人·鬼·情》是中國最具女性意識的一部電影,一個女人藉助戲劇舞台,藉助男兒身,獲得身份的認同、性別的補充。更深刻的是,這是現代女性歷史命運的一個隱喻。一個拒絕並試圖逃脫女性命運的女人,一個成功的女人——因扮演男人而成功,卻終作為一個女人而未能獲救。這既是女性意識的覺醒:不再匍匐於男權主義之下,也是女性主體身份地位的缺失:在屢次得不到男人的保護之下,自己創造一個鍾馗,自己保護自己,彌補現實世界中的缺失。

李保田在劇中扮演女藝人秋芸的父親,這是一個性格復雜的人物,長期精神壓抑而形成倔強,固執但又爭強好勝的性格特色。雖然是配角,李保田卻演得絲絲入扣,非常精彩。

8.《菊豆》(1990)

《菊豆》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中國電影。改編自劉恆小說《伏羲伏羲》,由張藝謀、楊鳳良導演,鞏俐、李保田主演。講述的是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某小鎮上的染坊主楊金山續弦娶了年輕姑娘菊豆為妻為傳宗接代但其性無能,後侄子楊天青與菊豆愛慕生子天白。楊金山死後,漸已成人的天白後怒殺與母「通姦」的生父楊天青。菊豆萬念俱灰,縱火燒掉楊家世代相傳的祖業「楊家染坊」。

李保田在片中飾演一個飽受壓抑與嬸子偷情的男人楊天青。楊天青與菊豆之間的愛情,像是禁止自由戀愛的傳統封建思想的一道破曉,充滿了曙光,帶給人們對愛情的無限憧憬。可惜雖然他們相愛,卻仍舊不敢突破封建禮教對人的禁錮,這片可怕的青灰色的霧氣又籠罩著人心。天青對楊金山的收養充滿了感激之情,即使內心痛恨著他,也不忍心對其下手。報答楊金山成了他的信仰和心靈的枷鎖,亦使得悲劇不斷延續。這樣復雜的角色,李保田也表演得十分出色。

9.《搖啊搖,搖到外婆橋》(1995)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由張藝謀執導,鞏俐、李保田、孫淳、李雪健等主演。該片改編自李曉的小說《門規》,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鄉村少年水生來到上海灘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後小金寶所引出的黑幫悲情故事。

李保田在劇中飾演三十年代上海灘黑社會頭目唐老大一角,這是李保田從事電影表演以來第一次飾演反面角色。老戲骨真的是老戲骨,李雪健,李保田,鞏俐,演得太好了。

這是水生從未見過的世界,沒吃過的冰激凌,沒睡過的女人。熏人的暖風里,一個少年看得見白花花的大腿,也看得見跫跫留門的夜。聽得見靡靡的花好月圓,也聽得見搖到外婆橋的鄉謠。日後或許會夢到披著村婦衣裳的小金寶,在牌桌前笑啊笑,笑著笑著滑下了淚。七天一覺噩夢,聽那鼙鼓遍地擂來,驚潰了少年。

10.《夜鶯》(2014)

《夜鶯》是由費利普·彌勒執導,李保田,秦昊,李小冉,楊心儀等主演的一部中法合拍家庭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老人和孩子的故事。這位老人為了兌現多年前的承諾,准備帶著他的鳥結伴遠行,從北京趕赴老家廣西,因為兒子和兒媳忙於工作無暇兼顧,使得他不得不帶上年僅8歲的孫女一同出行。伴隨一隻鳥,一位老人和一個都市的小女孩,就這樣開始了一場註定不平靜的心靈之旅。

熱鬧喧囂中得一份安靜,實屬難得體驗。沒看過蝴蝶,甚至看完之前也不知道電影名,古風電影的魅力,唯有靜靜的感動。

廣西的美景不錯。國外的導演比較看中中國的傳統以及民俗的東西,顯得過於刻意了。但是能拍成這樣不容易。

有些地方很生硬,但是很喜歡李保田老師的表演,小姑娘演得也很自然可愛,看完還是感覺蠻溫暖的,喜歡電影里的廣西美景。

⑹ 誰能提供寶蓮燈的英文介紹

電影《寶蓮燈》英文劇情簡介:

Baseonafamouschinesemyth,,oketheheaven'sruleandmarriedamortal.Withhisuncle'helpwithhisuncle'shelp,,'sprison.,lotuslanternisawonderful,.

簡介:

《寶蓮燈》又名《劈山救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其故事情節為聖母與劉璽成婚,生下沉香。聖母之兄二郎神竟盜走寶蓮燈將聖母壓在華山之下。十五年後沉香學得武藝劈山救母,寶蓮燈重放光明。有多個戲劇改編而成的版本;另有由此衍生的各種版本的戲曲、連環畫、電影、電視劇等。

主要情節:

西嶽華山上聖母宮里的仙女三聖公主(三聖母名曰:楊嬋)在侍女朝霞的撮 合下,嫁給了人間書生劉璽,被其兄長二郎神抓走並鎮壓在華山的蓮花峰之下。其兒子沉香長大後經修練成仙的朝霞指點,拜霹靂大仙為師而學得一身高強的本領,最後打敗了二郎神,劈開了華山蓮花峰救出了母親

相關作品:

戲曲

有 《寶蓮燈》河北梆子川劇、漢劇、湘劇、徽劇、晉劇、滇劇、秦腔、河北梆子、粵劇等版本。

元朝雜劇:《沉香太子劈華山》(失傳);

南戲:《劉錫沉香太子》(失傳);

安慶梆子:《沉香太子劈山救母》;

河北梆子:《寶蓮燈》,1959年編排;

另有《二堂舍子》(亦名《二堂放子》)

電影

中國電影《寶蓮燈》(舞劇),1959年;

香港電影《七彩寶蓮燈》,1963年;

香港電影《寶蓮燈》,1964年;

香港電影《寶蓮燈》,1965年。

電視劇

香港無線電視《民間傳奇之寶蓮燈》,3集,1976年;

香港無線電視《歡樂今宵》長篇短劇《寶蓮燈》,1986年;

台灣電視劇《天地傳說之寶蓮燈》,20集,2001年;

中國央視神話連續劇《寶蓮燈》,35集,2005年;

中國央視神話連續劇《寶蓮燈前傳》,46集,2009年。

卡通動畫

中國動畫電影《西嶽奇童》(以民間神話《寶蓮燈》為藍本改編的美術影片),1985年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寶蓮燈》,1999年

書籍

新編彩圖經典神話故事《寶蓮燈》(1999年出版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⑺ 《寶蓮燈》楊戩是誰兒子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寶蓮燈》中,楊戩是玉帝的外甥,三聖母是楊戩的妹妹,沉香的母親,沉香是楊戩的外甥,三聖母的兒子。

《寶蓮燈》又名《劈山救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其故事情節為聖母與劉璽成婚,生下沉香。聖母之兄二郎神竟盜走寶蓮燈將聖母壓在華山之下。

十五年後沉香學得武藝劈山救母,寶蓮燈重放光明。有多個戲劇改編而成的版本;另有由此衍生的各種版本的戲曲、連環畫、電影、電視劇等。


(7)河北梆子經典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作品:

1、戲曲

有 《寶蓮燈》河北梆子川劇、漢劇、湘劇、徽劇、晉劇、滇劇、秦腔、河北梆子、粵劇等版本。

元朝雜劇:《沉香太子劈華山》(失傳);

南戲:《劉錫沉香太子》(失傳);

安慶梆子:《沉香太子劈山救母》;

河北梆子:《寶蓮燈》,1959年編排;

另有《二堂舍子》(亦名《二堂放子》),講述劉彥昌中狀元後,又娶妻王桂英。

桂英的兒子秋兒和沉香在學校失手打死人命。劉彥昌夫婦意欲交一個兒子抵命,以保全另一個。

桂英先是袒護秋兒,但劉彥昌顧念沉香無母,最終說服桂英留下了沉香。

2、電影

中國電影《寶蓮燈》(舞劇),1959年;

香港電影《七彩寶蓮燈》,1963年;

香港電影《寶蓮燈》,1964年;

香港電影《寶蓮燈》,1965年。

3、電視劇

香港無線電視《民間傳奇之寶蓮燈》,3集,1976年;

香港無線電視《歡樂今宵》長篇短劇《寶蓮燈》,1986年;

台灣電視劇《天地傳說之寶蓮燈》,20集,2001年;

中國央視神話連續劇《寶蓮燈》,35集,2005年;

中國央視神話連續劇《寶蓮燈前傳》,46集,2009年。

⑻ 推薦幾部類似《新龍門客棧》的電影

首推許冠傑版《笑傲江湖》
《東方不敗》是其續集,雖然在大家口碑中《東》更具經典性,我卻更推崇這一部。本片導演據說有老一代大師胡金銓,還有程小東,徐克,胡之徒弟許鞍華參與執導,開香港新武俠電影先河之作。同時期的香港新武俠重要作品都誕生於其後,其重要性可見一斑。電影的拍攝手法頗有胡老先生的特點,每一個鏡頭都很漂亮,服裝道具亦相當考究,與一般香港古裝電影粗製濫造對比鮮明。更可貴的是,在片中劉洵 張學友 許冠傑等人的演繹下,故事顯得戲味十足,頗有張力,午馬,林正英客串的老一代江湖元老在湖上一曲《笑傲江湖》,煞那間,水平魚躍,孤鶩齊飛,意境頓出。劇情連貫,動作設計亦十分出彩,程小東將原著中一筆帶過的獨孤九劍具象為撩劍式 破劍式等,很有看頭。

==================================================
《六指琴魔》 經典談不上,可看性還是不錯的。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雖然李連傑並不喜歡這部自己主演的電影,雖然因為武俠片熱潮已過導致票房慘淡,但並不妨礙其成為武俠電影的一部可看性極強的經典。

==================================================
《太極張三豐》 李連傑的經典功夫片,片中那句「放下包袱,擁抱新生命」放之四海皆益。

==================================================
《少林豪俠傳》 《少林寺》導演張鑫焱執導,內地功夫明星王珏主演,描寫黃飛鴻比較成功的一部。

==================================================
白金手指原創,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新火燒紅蓮寺》 林嶺東拍的唯一一部武俠片,監制大家都認識。

==================================================
《白發魔女轉》 林青霞與張國榮主演,憑借本片,導演於仁泰得到好萊塢的注意,在後來遭遇瓶頸後,重於遠赴好萊塢迎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

==================================================
《天下第一刀》 狄龍扮演譚嗣同,《武裝特警》主演扮演主角大刀王五,武打戲在洪金寶調教下打得酣暢淋漓,狄龍保證了本片文戲的水準。

==================================================
《方世玉2》 劇情雖然誇張過火但很流暢熱鬧,最出彩的當屬苗翠花的扮演者,今年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蕭芳芳,鄭少秋客串的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細心的可能會注意到鄭少秋在1里演的是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也很有型,當然最有看頭的還是李連傑的身手和元奎的武指,武打場面個人認為不亞於功夫片的巔峰《黃飛鴻2》。

==================================================
《赤腳小子》當今香港影壇大佬杜琪峰的作品,郭富城主演。當年由於一些電影之外的原因導致票房慘敗,但逐漸在影迷當中豎起良好口碑,值得一看。

==================================================
白金手指原創,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至於像《新冷血十三鷹》《刀劍笑》《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 這種跟風爛片就不推薦樓主了,看了敗人胃口。說句實在話,對於香港電影的衰落,這些垃圾片是要負上一定責任的。

⑼ 1966年至1976年拍攝的故事片電影有哪些

謝謝提問,就個人看到過的如下,歡迎補充。

火紅的年代、春苗、艷陽天、青松嶺、長城新曲、偵察兵、金光大道、紅雨、閃閃的紅星、打擊侵略者、奇襲、飛虎、激戰無名川、南海長城、南海風雲、海霞、海島怒潮、鄉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獵字99號、405謀殺案、沸騰的群山、楓樹灣決裂、歡騰的小涼河、創業、沙漠的春天向陽院的故事、平原游擊隊(新)、渡江偵察記(新)、南征北戰(新)、延河戰火、小字輩、雁鳴湖畔、刑場上的婚禮、紅牡丹、傷痕、生活的顫音、天雲山傳奇難忘的戰斗、年輕的一代(新)、紅河激浪、她從霧中來、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紅花、自豪吧!母親、

在特殊的十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並不像某些人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有些電影拍攝的相當不錯,堪稱經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閃閃的紅星》,電影內容情節緊湊,引人入勝,畫面干凈,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電影中的三首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紅星歌》和《映山紅》至今傳唱不衰。
還有一部戲劇電影,河北梆子《寶蓮燈》,郭德綱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這部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唱腔優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場,每次都能引得觀眾們鬨堂大笑。

在那個年代,除了樣板戲,還有一類題材,也受到觀眾的追捧,那就是戰爭片。50年代,一些經典的黑白戰爭故事片,重新拍攝成彩色電影,《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總體來說,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經典,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還有一部《平原作戰》
,雖然是新電影,卻是向50年代拍攝的《平原游擊隊》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戰》中的趙永剛,雖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無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雙槍李向陽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我個人覺得,當時最出色的
戰爭片,是《激戰無名川》,那時候的演員是真正的赴湯蹈火,爬冰卧雪,志願軍戰士用高射炮打飛機,拆除定時炸彈,當時看的緊張的不得了,雖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這些經典鏡頭還歷歷在目。

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電影嗎!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會少吧!有些還是翻拍的呢!如《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等!這里就說本人看過的,小學一年級時包場看電影,看過的是《青松嶺》,此外還有《紅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樣板戲《沙家浜》、《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還有好像是《磐石灣》吧?有一次還包場兩部樣板戲,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攝的電影故事片按順序是:1966年長影《雁鴻嶺下》、北影《紅色郵路》《女飛行員》《紅石鍾聲》、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長影《艷陽天》《青松嶺》(重拍)《戰洪圖》(重拍),1974年長影《鋼鐵巨人》《向陽院的故事》《創業》《平原游擊隊》(重拍)、北影《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上影《火紅的年代》《渡江偵察記》(重拍)《無影燈下頌銀針》《一副保險帶》、八一《閃閃的紅星》,1975年長影《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紅雨》《決裂》、上影《第二個春天》《小將》《戰船台》《春苗》、八一《激戰無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號》、西影《碧海紅波》《阿勇》,1976年長影《雁鳴湖畔》《長空雄鷹》《鎖龍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騰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擊》(未發行)、上影《征途》《難忘的戰斗》《金鎖》《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歡騰的小涼河》《江水滔滔》《新風歌》、八一《南海風雲》《南海長城》、珠影《楓樹灣》《山裡紅梅》、西影《開山的人》、峨眉《寄託》、廣西《主課》。

不管有哪些,凡正這一時期拍攝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不管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啟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年青的一代》《第二個春天》《春苗》《紅雨》《火紅的年代》《山村新人》《無影燈下頌銀針》《長城新曲》《牛角石》《雁鳴湖畔》《渡江偵察記》《偵察兵》《紅燈記》《沙家浜》《海港》《龍江頌》《戰洪圖》《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紅雲崗》《向陽院的故事》《祖國啊母親》《豹子灣的戰斗》《沙漠里的春天》《閃閃的紅星》《杜鵑山》《盤石灣》《平原游擊隊》《平原作戰》《紅石村》《反擊》《盛大的節日》《創業》《海霞》《小螺號》《奇襲白虎團》《審椅子》《長空雄鷹》《激戰無名川》《沸騰的群山》《漁島怒潮》《決裂》《青春似火》《 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風雲》《青春》《兩個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兒時的回憶,記得上小學二年級,學校組織看電影《閃閃的紅星》,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 陋天電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來時幾個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學校談觀後感,潘東子成為我們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樣板戲,記憶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戰》《奇襲》《春苗》《渡江偵察記》,有一部戰斗片《偵察兵》王新剛老師主演的,是戰斗片的精典。寫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對題?





十年間,拍攝了屈指可數的故事片,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一巴掌!就這幾部故事片,它們背後充滿著鮮為人知的 故事!

《創業》:作家張天民根據開發大慶油田的創業事跡,創作出的故事片。審核時遭江青刁難未通過,作者致信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鄧小平馬上把信轉交毛澤東,經批示後才公映。


《決裂》:反映大學從工農兵中招生,否定十七年教育成就的故事片。公映後,兩句流行語隨之產生: 馬尾巴的功能;這就是資格 (指手上有老繭子就是上大學資格,見圖片)


《偵察兵》:1974年上映,偵察兵神乎其神,敵人都是草包。此片後被封存。


《春苗》,以赤腳醫生春苗為主要人物,反映農村衛生醫療領域的階級斗爭,不久被封存。



《青松嶺》,以農村階級斗爭為主題的故事片。老貧農張萬山與富農後代錢廣之間圍繞著生產隊趕大車的車老闆子的故事,展開了 貧下中農必須牢牢掌握「鞭桿子」 的斗爭。張萬山反復說:旱煙一經錢廣過手,保證跑了味……


《閃閃的紅星》:根據作家李心田的小說改篇。以紅軍後代潘冬子為中心人物的故事片,1975年公映。故事好,布景好,歌曲好。其歌曲《紅星歌》《小小竹排》《紅星照我去戰斗》《映山紅》等,久唱不衰。


—※4月25日於長春※——

首先我是80後,我小的時候經常看的兩部電影,電影就是閃閃紅星和平原游擊隊。

我們小的時候都嚮往閃閃紅星裡面的小演員潘冬子。勇敢機智,智斗胡漢三。

應該說閃閃的紅星是一部愛國電影,是讓青少年看了心情澎湃,激情昂揚的一步少兒電影。在那個年代,我們小的時候,電視里邊閃閃的紅星幾乎是隔兩個月或者一個月播放一次。小的時候我記得家裡面有一個14寸的黑白電視機還是熊貓牌的。現在這個牌子的電視機好像已經在市面上看不到了。每當電視里播放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家裡就有好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看,看完了以後,我們就扮演電影里的角色,有的演胡漢山,有得演潘冬子,然後就這樣相互嬉鬧,好不熱鬧。這部電影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快樂,很多歡樂,尤其是李雙江演唱的閃閃的紅星,這首歌曲也深深的映入了我們的心中。

平原游擊隊,反映滄州一帶,德州一帶游擊隊,抗日戰爭的題材的一部電影。李向陽這個名字也深深的映入在我們80後這一代 社會 主力青年的心中。

這部電影也是每逢過年過節,各電視台必放的一部電影。90年代的農村彩色電電視機幾乎很少。這部黑白的老電影,讓每一個家庭看到了英勇無畏的李向陽。每次看完這部電影,都點燃了我們心中激情昂揚的細胞,那麼奮進,那麼興奮。我記得那時我們還要揚言,長大以後也要參軍,到部隊做戰斗英雄,保家衛國。那時的雄心壯志,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國電影。是我們這代八零後童年時光的回憶,沒當再次看到這樣的電影都能點燃我們心中的激情

⑽ 河北梆子電影寶蓮燈沉香扮演者叫什麼

裴艷玲,女,原名裴信,1947年8月生,河北省肅寧縣人。一級演員,著名京劇武生表演藝術家。
自幼隨父練功並師承李崇帥。5歲登台,9歲開始先後在樂陵、靈壽、束鹿京劇團挑梁。1960年入省河北梆子劇院,拜李少春、侯永奎、郭景春為師。
1976年,演出作品河北梆子《寶蓮燈》拍成彩色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