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嚴竣的歷程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嚴竣的歷程

發布時間: 2022-12-09 05:26:35

1. 田成仁出演電視劇有哪些

1,《龍門村的故事》

《龍門村的故事》由北京東方聖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美麗雨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美麗雨文化宣傳並發行,楊波任製片人,周小雨任監制、發行人,彭澎導演,楊波、岳紅、田成仁、白雪等人領銜主演的南派鄉村喜劇。

2,《葵花進城》

《葵花進城》,講述一個朴實善良的農村女孩「葵花」,為了給進城上大學的男友麥田付學費,獨自進城打工賺錢,而與此同時麥田也在城市中打工,卻被富家女江閃閃瘋狂追求。

而後又在大學里成為同班同學,由此而展開一段虐心的悲喜三角戀,麥田始終徘徊兩個女生的情感邊緣,在多次內心掙扎之後最終麥田回心轉意,終究回到「葵花」身邊。

3,《下南洋》

《下南洋》是中央電視台繼《闖關東》、《走西口》後又一部中國反映近代史上人口大遷徙題材的電視連續劇,也是央視的「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近代大移民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由沈好放執導,俞智先,廉越編劇,佟大為、黃聖依、張默、午馬、元華、童蕾、隋俊波等聯袂主演。

4,《歡喜親家》

《歡喜親家》是由陳衛東編劇、談韋執導,田成仁、李成儒、羅海瓊、戴春榮等主演的家庭倫理劇。2009年9月23日於武漢二套首播。該劇圍繞魯家兒女的婚事,講述五個親家之間關於男婚女嫁的故事。

5,《荷花澱、女人和槍》

《荷花澱、女人和槍》以跨越60餘年的哀婉愛情為主線,以日本商人本田先生赴白洋淀投資為副線,敘述了一個起伏跌宕、曲折凄怨的愛情故事。

2. 梁同裕的電影作品

1978年《嚴峻的歷程》飾魏宏業
1979年《苦難的心》飾小王
1979年《濟南戰役》飾靳參謀
1980年《情天恨海》飾朱鳳陽
1981年《元帥與士兵》飾楊國光
1982年《誘捕之後》飾夏東岳
1983年《神行太保》飾馬鳴
1983年《流淚的紅蠟燭》飾柳新春
1984年《相會》飾馮志才
1984年《雷雨》飾魯大海
1985年《盛夏和她的未婚夫》飾柯平
1986年《藍色的愛》飾歐陽俊濤
1987年《男兒要遠行》飾龍大海
1988年《熊貓的故事》
1989年《男人困惑,女人也困惑》章永清
1989年《怪俠》周海峰
1994年《真假幽默大師》飾鍾副台長
1995年《女警神威》
1995年《跨國劫殺》

3. 梁音的演藝經歷

1949年,第一次上銀幕,在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中扮演工人 。1950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衛國保家》中扮演工作隊員,同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趙一曼》中扮演地下黨的工作人員 。
1952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六號門》中扮演普通工人 。
1955年,在抗戰題材電影《撲不滅的火焰》中扮演蔣四,同年在郭振清主演紅色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扮演參謀錢大有 。
1957年,在電影《暴風中的雄鷹》中扮演紅軍戰士張大順 。
1959年,在中國成立十周年獻禮片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扮演綽號「七十三行」的青年農民曹茂林,表演開始進入成熟期 。
1959年,在電影《換了人間》中扮演技術員,同年塑造了《海上神鷹》中的偵察連長。
1960年,在蘇里執導的紅色電影《劉三姐》中飾演劉二哥 。
1961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萬木春》中扮演林業局長秦培德。
1963年,在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飾演邊防軍楊排長,憑借《冰山上的來客》獲長影小百花獎優秀演員獎 。
1965年,在張鳳翔執導的紅色電影《三進山城》中飾演偵察英雄劉青山。
1975年,在電影《金光大道》中扮演農民周士勤。1978年,在電影《嚴峻的歷程》中扮演火車司機郭振興。
1979年,在電影《贛水蒼茫》飾演紅軍教導員 。1981年,出演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葯》,飾演華老栓 。
1983年,在陳鷹、邢吉田執導的故事片《你在想什麼》中飾演主角黨委書記馬長青 。2005年,在紀念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活動中,榮獲「國家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 。

4. 推薦幾部與鐵路有關的紀錄片或電影

1.《鐵色烏蒙》:

記錄了貴昆鐵路水城至宣威段最後三年的時光,作為對這條已消失的老鐵路的懷念之情。影片用平民化的平實視角,展現了鐵路沿途壯美的風景、淳樸的民風、沿線居民獨特的生活方式、一線鐵路職工盡忠職守的工作態度和當年築路大軍為建設鐵路做出的巨大犧牲。

2.《關口知宏之中國鐵道大紀行》:

是由日本NHK製作的一個關於中國鐵路的紀實節目,節目記錄了藝人關口知宏在2007年以乘搭鐵路的方式走遍中國的全過程。

3.《魅惑的中國鐵道風景》:

影片描述行駛於中國大陸廣闊雄偉之地的蒸汽火車之影像搭配上引人入勝的音樂,超完美的鐵路影像集,讓您一次盡收眼底。

4.《偉大的印度鐵路》:

1853年起,印度的鐵路就是一股統合力量,不僅在實質上聯系著不同領域,並串聯起語言、風俗和宗教這些構成印度的基本因素。搭乘拉傑丹、也就是所謂的玩具小火車,直上大吉嶺。

5.《中東鐵路》:

該片以編年體的形式,以中東鐵路的修築以及圍繞這條鐵路的路權斗爭為主要線索,描繪了以哈爾濱為中心的東北地區50多年的滄桑巨變,對近現代發生在東北地區的重大歷史事件進行了詳細展示。

5. 浦克的電影作品

1939年:真假姐妹
1940年;現代男兒
1941年:患難交響曲荒唐英雄胭脂鏡花水月
1942年:夜未明黑痣美人一順百順花和尚魯智深歌女恨雁南飛皆大歡喜迎春花
1943年:碧血艷影求婚啟事銀翼戀歌白馬劍客劫後鴛鴦千金花子燕青與李師師綠林外史夜半鍾聲好孩子
1944年:晚香玉妙掃狼煙
1947年:松花江上
1948年:碧血千秋小白龍
1949年:寒山寺鍾聲
1950年:高歌猛進呂梁英雄內蒙人民的勝利
1952年:一貫害人道
1953年:豐收
1954年:一場風波沙家店糧站
1955年:夏天的故事
1956年:新局長到來之前馬蘭花開國慶十點鍾
1957年:寂靜的山林地下尖兵
1958年:水庫上的歌聲徐秋影案件古剎鍾聲新的一課傷疤的故事畫中人
1959年:風從東方來
1960年:我們是一代人
1961年:萬木春
1962年:爐火正紅
1963年:冰雪金達萊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
1964年;英雄兒女
1973年:艷陽天
1974年:向陽院的故事創業
1975年:金光大道(上)《祭紅》
1976年: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
1977年:熊跡風雲島
1978年:嚴峻的歷程燈
1979年:祭紅
1980年:春眠不覺曉
1982年:人到中年家務清官
1984年:譚嗣同黃山來的姑娘
1987年:中國的「小皇帝」關東大俠兩宮皇太後
電影篇目中遺漏部分: 《甲午風雲》、《春歸紅樓》、《李冰》、《冒名頂替》、《大禹的傳人》。 浦克演過的電視劇(九十年代前) : 《聖火》、《御林軍的槍聲》、《風雪鄂倫春》、《金鵝啼鳴》、《千山的呼喚》、《銀杏仙子》、《康梁變法》、《使命》、《經常見面的陌生人》;九十年代後:《月圓在中秋》、《匿名電話》、《洞天》、《中國寓言故事》、《法官情》、《多頭告狀》、《錯在重逢》、《躁動的大地》、《神氣奇功》、《山不在高》、《古城風流》、《馬蹄蓮》、《汽車人》、《中國故事》。 浦克演過的話劇:《放下你的鞭子》、《阿Q正傳》、《太平天國》、《葛嫩娘》、《家》、《孔雀膽》、《陞官圖》、《霧重慶》、《我是一個兵為深切緬懷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浦克同志,由吉林省電影家協會、市工人文化宮影劇院共同舉辦的浦克電影回顧展映活動在工人文化宮舉行。《新局長到來之前》、《寂靜的山林》、《國慶十點鍾》等五部從浦老幾十部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影片再現了浦老光輝的電影藝術生涯。國家廣電總局派專人參加了本次電影回顧展映。任頤、王潤身、尹升山、李瑛等長影老一代藝術家及浦老的兒子浦光昭先生親臨現場,共同回憶浦老生前對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貢獻。
國家廣電總局的江平處長代表國家廣電總局對浦老的一生做了高度評價,並以一個電影人的身分對浦老的逝世表示了哀悼:浦老一輩子都在銀幕上,一輩子都在用心去塑造形象,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從事電影工作的人不能忘記老一輩藝術家,浦老應該永遠被銘記。
老藝術家任頤對自己的老戰友浦克做了高度的評價:浦克的一生,我給他概括成十二個字:認認真真演戲,誠誠懇懇做人。浦克對人非常真誠,演戲時一招一式都細心雕琢。說浦克德藝雙馨毫不為過。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李瑛回憶起浦老在彌留之際仍處處為別人著想的細節,李瑛老師幾次哽咽:浦克老師從為人到對待工作的精益求精,是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楷模,稱他為良師益友一點兒也不過。浦老特別平易近人,從不盛氣凌人。從來都是替別人著想,對別人從來都沒有任何要求。在病重的時候,也從來沒聽他說過哪兒痛,對待醫生護士也是特別客氣。當老爺子走的時候,病房裡所有的護士都痛哭流涕。
浦老的兒子浦光昭先生回憶起這些更是感觸頗深:我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父親的工作特別繁忙,我們一年能看到他兩個月就是好的了。每天中午回來吃飯,父親都是穿著戲服,帶著妝,對著鏡子一遍遍地說,練習著表情和台詞,特別認真。那種情形現在想起來記憶猶新。

6. 41年前經典電影《杜十娘》9位演員近況

《杜十娘》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古裝愛情片,該片改編自馮夢龍所著《 警世通言 ·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

這部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在當時雖然沒有完全擺脫戲劇的拍攝模式,但是劇中潘虹的驚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影迷。這部劇已經過去了41年,當年參演的9位演員近況如何呢?

杜十娘 曾為 青樓 女子,深受壓迫卻堅貞不屈,為擺脫逆境而頑強掙扎。將全部希冀寄託於紹興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麼努力也逃脫不了悲慘命運的束縛,李甲背信棄義,將其賣於孫富。萬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罵孫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寶箱中的一件件寶物拋向江中,最後縱身躍入滾滾波濤之中。

杜十娘由潘虹飾演,潘虹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76年的時候,潘虹 在 峨眉電影製片廠 的影片《 奴隸的女兒 》擔任主角。1981年,潘虹憑借杜十娘這一角色,奪得了第四屆 小百花獎 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六屆 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殊榮。潘虹曾經被日本評選的「世界十大影星之一,是獲得 金雞獎 最佳女演員獎次數最多的人。目前潘虹仍然活躍在熒幕上,雖然出演的都是媽媽這樣的角色,但是潘虹確實很有氣質。

李甲 是富家子弟。他雖然也曾對杜十娘真心愛戀,但最後還是屈服於 社會 、家庭的禮教觀念,再加上孫富的破壞,最終背叛了愛情,造成了杜十娘投江的悲劇。李甲由 佟瑞敏飾演。

佟瑞敏上世紀70年代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之後就一直留在學校任教,佟瑞敏長期從事戲劇、電影、電視藝術教育、行政管理及「編導演」的藝術實踐和教學理論建設工作,曾任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佟瑞敏熒幕上形象不多,主要有《聊齋》、《刑場上的婚禮》、《落山風》等。本世紀初佟瑞敏開始辭職下海,現為上海創意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上海創意產業協會影視委員會會長、上海秦怡藝術館館長。

柳逢春是李甲的好友,在李甲花光錢財之後,柳逢春慷慨解囊相助,在老鴇反悔杜十娘贖身之後,柳逢春出面化解了危機。柳逢春由吳慈華飾演。吳慈華是 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員,曾經出演過《少年包青天》、《封神榜》等作品。

老鴇是一個欺軟怕硬的角色,在面對李甲有錢的時候是笑臉相迎,在李甲沒錢之後就換了一副嘴臉。老鴇本想用低價嚇住李甲,但是沒想到在杜十娘和柳逢春的幫助下,李甲贖出杜十娘。老鴇由金雅琴飾演。金雅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離休演員,與牛星麗是夫妻,曾經出演過《我愛我家》, 2016年6月23日 金雅琴在京去世,享年91歲。

月明與杜十娘一樣都有悲慘的命運,曾經替杜十娘藏起了百寶箱,在杜十娘贖身之後認為杜十娘逃出魔窟。之後月明沒有出現過。月明由周麗娜飾演。周麗娜是遼寧沈陽人, 1975年,周麗娜考入長影演員劇團,初登影壇即先後在影片《希望》、《嚴峻的歷程》、 《誰戴這朵花》、《排球之花》、《奸細》中扮演配角。1983年周麗娜辭職去了香港,之後就很少有她的消息。

郭振清在劇中飾演了一個車夫,郭振清是天津人,在《平原游擊隊》中郭振清因為李向陽的角色而名聲大噪。2005年8月24日,郭振清因肺部感染在天津去世,享年78歲。

李父是李甲的父親,一個舊官僚,雖然劇中沒有出現一句話,但是讓我們能夠感受到李父的威嚴。李父由浦克飾演。浦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老演員,以擅長飾演老頭和達官貴人著稱,也被稱為「電影四大老生」。當時金大爺抬著王芳進入冰河,是浦克先生的身體力行,沒有用替身,這一點可太值得現在的演員學習了。 2004年3月17日,浦克逝世,享年88歲。

孫富是一個鹽商,本來就垂涎於杜十娘的美色,但是被杜十娘所拒絕,後來假意接觸李甲,後來威逼利誘讓李甲將杜十娘賣給了他。

孫富由婁際成飾演。婁際成 1956年畢業於 上海戲劇學院 表演系,長期主要從事話劇演出,曾經出演過《漢武大帝》、《唐明皇》、《東周列國》等。

管事是妓院的人,在得知老鴇將杜十娘低價掛牌之後責備老鴇。管事由吳必克飾演, 1948年隨東北文工一團入東影演員科任演員,曾在《土地》、《 暴風中的雄鷹 》、《 平原游擊隊 》、《金光大道》等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60年代曾任演員劇團支部書記、團長等職務,並參加過劇團多台話劇的演出,後調任 製片主任 等工作。 2007年12月吳必克因為車禍不幸去世。

7. 演員田成仁遺產是給保姆了嗎

8. 求!!! 有一部電影叫豆汁 油條,請問主演是誰知道嗎

豆汁·咖啡館

是一部高清拍攝的電視電影。

編劇:閆毅

導演:黎途、依莉琦

主演:何勁松、劉佳巍、梁音

播出時間:1月11日 19:30

入冬的北京,一天比一天冷。一大早起來,濮藜匆忙間從爺爺的豆汁店出來,趕著去學校上班時,在豆汁店的門口被一名年輕的小夥子拍了一張照。濮藜沒怎麼在意,但還是嘟嚕了一句走了。小夥子撿起濮藜掉在地上的發卡,推開豆汁店的玻璃門,當著天天在這里喝豆汁的關大爺、李大爺老哥幾個,向濮藜的爺爺提出自己想買下豆汁店的想法。

小夥子叫何嘉俊,是從台灣來學攝影的,整日里掛著個照相機,在北京的胡同里拍著街坊鄰居再熟悉不過的四合院、胡同牆什麼的。何嘉俊想買下豆汁店的想法提出來後,關大爺、李大爺覺得是在開玩笑,濮爺爺當然更不能同意。盡管何嘉俊出價豐厚,居委會王大媽也傳來街道即將拆遷這一帶平房四合院的消息,但濮大爺就是不賣。

濮爺爺不賣豆汁店,但好價錢總有人會出手。就在何嘉俊悻悻然准備離去時,對面老范把自己的一間平房賣給了何嘉俊。等晚上濮藜下班回來時,何嘉俊的咖啡館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豆汁店對面的咖啡館在關大爺老哥幾個驚詫的眼神中,開張營業。隨著咖啡館里漢堡包、三明治、鹵肉飯、炸雞腿的次第推出,胡同里開始發生著悄悄的變化。喝豆汁、聽京戲的依然是關大爺、李大爺老哥幾個,但年輕一點開始吃起漢堡、喝起了咖啡。最讓濮大爺不能接受的是,孫女濮藜也有事沒事地往何嘉俊的咖啡館跑。

濮藜不僅往何嘉俊的咖啡館跑,而且還在事先沒有徵求爺爺同意的前提下,答應了何嘉俊在四合院租住的請求。何嘉俊成了四合院的一員,一個台灣人成了四合院里的一員,引來了街坊鄰居的興趣,當然也少不了對何嘉俊的幫助。慢慢地,胡同里的街坊鄰居覺得何嘉俊不是那麼討厭,相反還開始喜歡起這個年輕人。

在所有喜歡何嘉俊的人當中,濮藜的感受是甜蜜的,因為此時愛情已經在兩個年輕人的心中播下了種子。而此時,何嘉俊也把自己此行來北京、要買下濮爺爺的豆汁店的原因告訴了濮藜。原來,何嘉俊是來替外婆了卻心願的,1949年外婆去台灣前,就住在這里。濮藜和何嘉俊的好,讓爺爺在氣頭上住了一回醫院。從醫院回來,濮大爺的身子失去了往日的硬朗。為此,街坊鄰居熟悉的豆汁店也關了門。看著關大爺老哥幾個坐在豆汁店外難受的樣子,濮藜放棄了聾啞學校的工作,把爺爺的豆汁店開了起來,不僅讓街坊鄰居有一個早上喝豆汁的地方,還引來了外國遊客。

胡同要拆遷的前一天晚上,何嘉俊不辭而別,等他再次回到濮藜的面前時,何嘉俊帶回了外婆的遺物:一方綉著「藜」和「老濮記」字樣的絲絹。濮大爺明白這絲絹上的意思。原來,何嘉俊的外婆從小就是濮大爺、關大爺、李大爺的「發小」,只是去了台灣以後,從此沒有了音訊。

街坊鄰居湊在一起,准備熱熱鬧鬧聚一聚,然後開始搬走的那天,居委會王大媽傳來新的精神,這一帶的平房四合院受到政府的保護,暫緩拆遷。大傢伙走出豆汁店,圍著新貼的告示相互慶祝時,天空中飄起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紛紛揚揚的雪花落在何嘉俊和濮藜的臉上,融成一行欣慰、甜蜜的淚水。

精彩視點:

豆汁店是民俗而傳統的,咖啡館是現代而時尚的,當咖啡館在北京的胡同里,開到了豆汁店的對面,一段青澀懵懂的愛情和塵封半個世紀的故事,將給觀眾奉上豆汁的酸甜和咖啡的苦香。

影片的男女主角何勁松、劉佳巍雖說「初出茅廬」,但清純而毫無粉飾的表演同樣給你一種另類的都市感受。主演之一的梁音,是觀眾所耳熟能詳的老演員。從1947年考入東北文工一團、翌年隨團轉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至今,1949年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趙一曼》、《無形的戰線》、《平原游擊隊》、《換了人間》、《冰山上的來客》、《三進山城》、《六號門》、《撲不滅的火焰》、《暴風雨中的雄鷹》、《劉三姐》、《金光大道》等影片中都有他精彩的表演;1959年,影片《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因成功地飾演青年農民曹茂林的形象而讓梁音蜚聲影壇。「文革」後,梁音繼續參加影視拍攝,先後在《殘雪》、《嚴峻的歷程》、《贛水蒼茫》、《葯》、《焦裕祿》,和電視連續劇《雪野》、《蒼生》中,延續著自己朴實的表演風格,並贏得觀眾的愛戴和敬重。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movie/20060108/101182.shtml

9. 田成仁主演

【演員田成仁】
姓名:田成仁
性別:男
籍貫:遼寧
生日:1926年
至今,不少人仍對他在《籬笆·女人·狗》中飾演的「茂源老漢」記憶猶新。 近幾年曾參演過《金婚》、《春暉》、《春眠不覺曉》、《百年好合》、《天下糧倉》、《莊稼人是天》、《暖春》等多部影視劇。

電視作品〗
《百年好合》
《天下糧倉》
《莊稼人是天》
1975年《紅雨》
1978年《嚴峻的歷程》
1980年《春眠不覺曉》
1982年《春暉》
1984年《道是無情卻有情》飾將軍陳岩
1984年《電梯上》
1987年《同在藍天下》
1988年《籬笆女人和狗》合作演員:楊樹泉 吳玉華
1990年《轆轤女人和井》
1993年《古船女人和網》
2003年《了不起的村莊》
2004年《中華之劍》
2006年《陪讀》
2007年《紅梅花開》
2008年《暖春》合作演員:魯園 齊如意

〖電影作品〗
1998年《金婚》
2002年《暖春》
2007年《我的左手/軍人本色》飾胡父

〖所獲獎項〗
1984年,因電視劇《道是無情卻有情》獲第四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
1992年,獲得「全國電視十佳」的稱號
1999年,獲金雞獎提名。
幾十年來,從話劇舞台上的教授,紅軍政委,到屏幕上的茂元老漢,司令員等,田成仁出演了一百多部話劇和影視劇,成功地塑造出了眾多為廣大觀眾喜愛的藝術形象。特別是在電視劇《籬笆、女人和狗》中,他以精湛質朴的表演,為廣大觀眾奉獻出了一個典型的農民角色——茂元老漢。田成仁也從此走進了千家萬戶老百姓的心目中。
曾經苦悶的青年,被革命推向革命的舞台
田成仁的家鄉庄河,坐落在大連和丹東之間,是一個不大的小城市。日本投降後,肖華司令員的部隊來到了他的家鄉,剛剛中學畢業年僅十九歲的田成仁,在學校的動員下,參加了文工團。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回憶那一段走過的歷程,田成仁說,如果不是共產黨的隊伍來到家鄉,他就沒有機會參加革命隊伍。在日偽的統治下,他只是一個內心苦悶,對革命沒有絲毫認識的青年學生,對於演戲,也是一竅不通,只不過是平常比較愛唱,愛模仿別人而已。所以他稱那時的自己是被「革命的浪潮推向了革命的舞台。」
這以後的日子裡,他從庄河文工團到白山藝術學校,一直到白山文工團和旅大文藝工作團,田成仁在戰爭中邊學習邊演戲。他們輾轉遼南,為村民和部隊演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秧歌劇《白毛女》。雖然只是一部普通的秧歌劇,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當時革命勝利的形勢下,秧歌劇《白毛女》在廣大村民和戰士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田成仁在劇中扮演的角色是虎子,雖不是主要角色,卻獲得了觀眾的好評,這也是他在表演道路上的良好開端。所以對於當年扮演的虎子,他至今仍然存有美好的回憶。
這時,國民黨在遼南已被徹底打垮,經過了戰爭烽火的洗禮,當年內心苦悶,對革命懵懂的青年學生,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工團團長。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的田成仁,從此更加堅定地走上了革命的文藝道路。
參加中戲我國第一批導演培訓班,步入正規演藝殿堂
解放初期,為了振興我國的戲劇事業,中央戲劇學院成立了第一批導演幹部訓練班。當時已是遼南話劇團副團長的田成仁,也作為骨幹力量,經過嚴格的考試,被選派來到北京,和歐陽山尊、阿甲等著名的戲劇家一起接受蘇聯戲劇專家的培訓。
能夠進入國家級的中央戲劇學院導演訓練班學習,對於年輕的革命文藝戰士田成仁確實非同尋常。他為這難得的學習機會興奮,也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因為他們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導演和演員們,要用兩年半的時間,學習完四年的課程。所以在導演訓練班緊張而又忙碌學習的日子裡,勤奮和拼搏始終伴隨著年輕的話劇團副團長田成仁。在導演訓練班裡,由國家聘請的蘇聯專家親自授課,剛剛歸國不久的孫維世擔任他們的班主任,同時還兼作蘇聯專家的翻譯。還有很多中央戲劇學院的老師,也和他們一起系統學習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理論。畢業時,田成仁的努力和拼搏終於得到了回報。作為主演,他扮演了蘇聯名劇《柳葆芙·瓦拉瓦雅》中的蘇聯紅軍政委,這是作為畢業大戲的匯報演出。演出獲得了成功,他的表演也受到了專家的好評,並由此留在了中央實驗話劇院工作,從此步入了話劇舞台。對於當年導演幹部訓練班兩年半正規的學習,田成仁用朴實而又直白的一句話為自己作了總結:從這開始明白了怎樣演戲。
在中央實驗話劇院,作為一名從戰爭年代走過來,又經過正規藝術殿堂學習的話劇演員,田成仁始終活躍在話劇舞台上。從五十年代開始,他和著名導演孫維世多次合作,主演了多部大型中外名
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六
十年代轟動京城的話劇
《黑奴恨》。
在這部由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改編的話劇里,田成仁憑借他深厚的表演功底,還有他那全身心投入的表演激情,把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美國老黑奴湯姆的悲慘形象表演得淋漓盡致,深深打動了觀眾。《黑奴恨》的成功令導演孫維世合老院長歐陽予倩都十分激動。這部話劇前前後後演出了近百場。更讓田成仁不忘的是,當時的國家總理周恩來也親自觀看了《黑奴恨》的演出。
談到當年周恩來總理觀看演出,田成仁又說起了更多的話題。他說,當年周總理不僅看過他主演的《黑奴恨》,還看過他主演的很多話劇。說著,他指著家中牆上幾十年前和周恩來總理合影的一幅大黑白照片說,這是他在扮演一個蘇聯教授時,周恩來總理特地和他拍的一張合影。照片中,當年的國家總理平易和藹,年輕有為的話劇演員神采奕奕。讓我們看到了老藝術家曾經擁有過的輝煌歲月,也更加感到了這張照片的彌足珍貴。
從《籬笆、女人和狗》到《動什麼別動感情》,農村老漢變成都市裡的姥爺
在田成仁的藝術生涯中,他曾多次經歷了當年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陳毅等多位國家領導人親臨現場的觀看和拍照留念。在諸多的老照片中還有趙丹、田華、於藍以及趙麗蓉等老一輩藝術家熟悉的面孔。當然,最讓大家熟悉和喜愛的,還是那張《籬笆、女人和狗》的彩色劇照。
這張劇照,是田成仁扮演的茂元老漢和在劇中跟他寸步不離的狗兒花妞。花妞是乖巧,忠於主人的可愛,茂元老漢是歷經滄桑,農民的朴實。
很多人都記得當年《籬笆、女人和狗》熱播時的情景,田成仁也說起了創作這個角色的前前後後。也許是註定了和茂元老漢的緣分,最初導演確定的是另一位演員扮演茂元老漢。但是臨開機時,演員還沒有到場。當時正逢自己拍片的空當,所以一向「好脾氣,好人緣」的田成仁「臨時救駕」接受了這個角色。
接到劇本後,他就再也捨不得放下手。因為劇本寫得太好了。他說:「茂元老漢是一個朴實的農民。我雖沒有扮演過農民,但是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又經常下鄉為農民演出,這些都為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除了這些,田成仁還積極向導演提出自己的觀點。一開始,導演對茂元老漢的發型設計是剃光頭。他根據生活經歷,向導演建議「茂元老漢留寸頭」。這樣,一個活生生,留著花白寸頭的膠東農民老漢就呈現在我們面前,加之他的精湛表演,以一個近乎完美的藝術形象走進了千家萬戶的老百姓心目中。
他還記得,《籬笆、女人和狗》播出後,無論走到多麼偏遠的山村拍戲,都會碰到熱情的村民百姓,誇他戲演得好,還要熱情地往家拽他吃飯,送他茶葉。村民們的樸素真情,讓田成仁十分感動,也讓他至今難忘。
近年來,田成仁還在多部電視劇中,扮演了各類角色。繼《天下糧倉》之後,在剛剛熱播過的電視劇《動什麼別動感情》中,又憑借自己的扎實表演,把一個在家裡沒有地位,心裡落差大,對現實生活不滿意的城市退休老人活生生地呈現在了我們面前。給人的感覺是,角色真實,彷彿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但田成仁把自己的成功都歸功於編劇和導演。他說,這是一部很「生活」又很超前的戲,劇本寫得好,語言非常生動,所以能抓住觀眾。
幾句誠懇而又謙虛的話語,讓我們感到,在老藝術家幾十年來所走過的成功道路上,既有他那扎實深厚的表演功底,也有他為了藝術創作極端認真和全身心投入的傾情奉獻,這也許就是田成仁表演藝術的魅力吧。
熱愛運動,豁達為人,成就健康體魄和快樂人生
生於一九二六年的田成仁今年已經整整八十歲了,但依然是精神矍鑠,身板硬朗。看著他那高大挺直且保持良好的體形,聽他與記者三個多小時的侃侃而談,誰能相信,這是一個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呢?而這一切,皆源於他從小熱愛運動和豁達為人的性格。
少年時期的田成仁就喜愛體育活動,他最喜歡的是跳高。從兒時小夥伴搭起長板凳簡陋的跳高比賽開始,田成仁總是優勝者。而最佳成績,則是當年他一舉奪得了丹東市跳高比賽的冠軍。雖是「野路子」練出來的,卻成就了當時的年輕文工團長熱愛運動的一生。
幾十年來,田成仁堅持每天五點半准時起床,無論是快步如風的行走,還是自編的一套健身操,都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鍛煉和運動。下雨天也要打著傘鍛煉,他說這時空氣好。他還特別喜歡騎自行車,尤其喜歡騎二八男車,如果不拍戲,每天至少要騎上一小時。他說騎二八車痛快,還可以鍛煉身體,讓動作更加靈敏。
除了一個令人羨慕的健康體魄,田成仁謙和、豁達的為人,也為很多人所熟知。在中央實驗話劇院,他的好人緣是出了名的。在劇組,年輕演員都驚嘆他的台詞功夫,因為每次拍片,他都是一次通過,永遠都是導演對他豎起大拇指。對此,田成仁說,人家請你演戲,就是信任你,就一定要好好演,不能擺老演員的架子,更不能做對不起人的事。所以每次開拍前我一定要下工夫比別人多背幾遍,這樣才會一次通過。他也由此獲得了劇組的尊敬。只要田成仁在,幾乎每一部戲的開機儀式講話都是「田老爺子」「一人獨挑」。
幾十年來,田成仁在表演道路上獲得的成績是斐然的,他曾多次獲得優秀導演獎、飛天獎、十佳演員稱號等等。這些,他從不張揚。因為他從不看重名利。現在,田成仁是司局級待遇的離休幹部,還享受國務院的特殊津貼。他很知足,因為他的口頭禪就是「知足常樂,吃虧是福」。
田成仁有一個和諧幸福的家。當年和他共同走進文工團的夫人曹會蘋,雖已是八十多歲高齡,仍然讓人感到她曾經的風華正茂。幾十年來他們相攜相依,為了支持一心為事業的田成仁,曹會蘋精心管理家務。如今他們已是兒孫滿堂,大兒子田芒曾是一名優秀的芭蕾舞演員,小兒子田二喜也是一名優秀的話劇演員,他們都在兢兢業業從事著自己的事業。

10. 老電影《劉三姐》中的主演們後來怎樣了

飾演劉二哥的梁音是我國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他塑造過很多電影角色,比如他在《冰山上的來客》中飾演的楊排長,還獲得了百花獎優秀演員獎。在拍攝完這部影片後,梁音並沒有受到影響,接著拍攝了很多電影,比如1961年的《萬木春》、1965年的《三進山城》、1975年的《金光大道》、1978年的《嚴峻的歷程》等。隨後在2005年紀念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活動中,梁音榮獲“國家突出貢獻電影藝術節”稱號。88歲的梁音在2015年1月26日在北京去世。

無論怎麼樣,這些老藝術家們都給我們帶來了非常精彩的影片,都是值得我們永遠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