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戰爭影片(年代越早越好)
半個多世紀以來,八一廠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餘部: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民支隊》《戰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戰》《野火春風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晚鍾》《四渡赤水》《風雨下鍾山》《巍巍昆侖》,其中《晚鍾》對戰爭中的人性反思和人道主義光芒,使該片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革命歷史題材戰爭巨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的誕生——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異彩紛呈的電影畫面,熠熠生輝的銀幕形象,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一頁。
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業發生重大變化,好萊塢大片入侵,國產影片加快市場化步伐,這一切都對體制內的八一廠提出了重大考驗。面對新的形勢,八一廠調整創作思路,確定了從以革命歷史題材為主向現實題材為主的轉換,同時借鑒好萊塢類型電影的創作模式,探索中國軍事電影的新思路。八一廠又攝制完成了《沖出亞馬遜》《驚濤駭浪》《驚心動魄》《情暖萬家》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另外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軍》;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時,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殲十齣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㈡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廠都拍過哪些經典的電影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民支隊》《戰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戰》《野火春風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四渡赤水》《風雨下鍾山》《巍巍昆侖》,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革命歷史題材戰爭巨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 進入新世紀,八一廠又攝制完成了《沖出亞馬遜》《驚濤駭浪》《驚心動魄》《情暖萬家》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尤其是近年來,在配合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及重大慶典紀念活動中屢有建樹: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軍》;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時,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
㈢ 誰能夠告訴我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以來所以的電影名
http://www.mtime.com/movie/company/2344/
http://www.pladaily.com.cn/item/jlwydzt-new/wytt/htm/81.htm
製作的影片
情暖萬家 Qing Nuan Wan Jia (2006)
閃閃的紅星 Shan Shan De Hong Xing (2006)
我的長征 Wo De Chang Zheng (2006)
太行山上 Tai Hang Shan Shang (2005)
民工回家 Ming Gong Hui Jia (2004)
驚濤駭浪 Jing Tao Hai Lang (2003)
槍手 Qiang Shou (2002)
大進軍——大戰寧滬杭 Great battle in Ning Hu Hang (1999)
肝膽相照 Sincere Operation (1999)
鐵血大動脈 The Rail Artery (1998)
炮震 The Thunder of the Cannon (1997)
炮震 The Thunder of the Cannon (1997)
大進軍——南線大追殲 War of Annihilation in the South (1997)
大進軍——席捲大西南 Fight Back to Southwest (1997)
大漠殲匪 Da mo qian fei (1994)
黃人黃土 Huang Tu Huang Ren (1994)
士兵的榮嚳 Shi Bing De Rong Yu (1994)
犬王 Quan wang (1993)
犬王 Military Dogs (1993)
飛越、飛越 New Heights (1993)
好男要當兵 Good Guy Must Be a Soldier (1992)
大決戰(第三部:平津戰役) Decisive Engagement: Beiping Tianjin Campaign (1992)
神龍車隊 "Dragon Fleet" (1992)
大決戰(第一部:遼沈戰役) 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Shenyang Campaign (1991)
大決戰(第二部:淮海戰役) Decisive Engagement: Wei-hai campaign (1991)
白求恩大夫 Bethune: The Making of a Hero (1990)
天邊有一簇聖火 Sacred Fire in a Remote Place (1990)
中國霸王花 Zhong Guo ba wang hua (1990)
無影偵察隊 The stealth team (1989)
蛇谷奇兵 Surprise move in snake valley (1989)
冒險的美國女人 Yi ge mao xian de mei guo nu ren (1989)
告別骷髏島 Farewell to skeleton island (1989)
龍雲和蔣介石 Long yun and Chang kaishek (1989)
柳菲的遺書 Liu fei de yi shu (1988)
龍的傳說 Long de chuan shuo (1988)
黑臉女婿 Hei lian niu xu (1988)
敦煌 The Silk Road (1988)
畢加索與公牛 Bi Jia Suo Yu Gong Niu (1988)
馬賊的妻子 Horse thief's wife (1988)
女刺客 Female assassin (1988)
女教官的報告 Report from a drill master (1988)
無槍槍手 Hit without gun (1988)
晚鍾 Evening Bell (1988)
巍巍昆侖 The Kunlun Column (1988)
太陽下的雪人 Snowman under the sun (1987)
甜蜜的編隊 Sweet formations (1987)
三等國民 The third class citizen (1987)
閃電行動 Lightning Action (1987)
死亡集中營 Death Camp (1987)
八女投江 Ba nu tou jiang (1987)
虎年奇案 Murder in the tiger-year (1987)
老鄉 The people of my hometown (1986)
雷場相思樹 The lives they left behind (1986)
草地 Ruthless marshland (1986)
沉默的冰山 The quiet icy mountains (1986)
大廈小屋 The Building and the cottage (1986)
望日蓮 Sun-flowers (1986)
望子成龍 Go on, My son (1986)
通天塔 The launching pad (1986)
索倫河谷的槍聲 Shooting by the suolun river (1985)
夏明翰 Xia Ming Han (1985)
小島 On the island (1985)
女兒樓 Army Nurse (1985)
中國革命之歌 Song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85)
主犯在你身邊 Murderer among ourselves (1985)
破霧 Po Wu (1984)
祁連山的回聲 Qi Lian Shan De Hui Sheng (1984)
天涯並不遙遠 Tian Ya Bing Bu Yao Yuan (1984)
陳賡蒙難 General Chen Geng Part 1 (1984)
巴山兒女 Bashan er nu (1984)
巴山兒女 Ba Shan Er Nu (1984)
老闆哥和電妹子 Lao Ban Ge He Dian Mei Zi (1984)
綠蔭 Lv Yin (1984)
將軍與孤女 Jiang Jun Yu Gu Nv (1984)
呂布與貂蟬 Lv Bu Yu Diao Chan (1983)
駱駝草 Camel Grass (1983)
心靈的搏鬥 Heartbeat (1983)
再生之地 Zai sheng di (1983)
戰地之星 Zhan di xing (1983)
戰地之星 Zhan Di Zhi Xing (1983)
四渡赤水 Si Chishui (1983)
天山行 Tianshan Mountain Trek (1982)
布穀催春 Bu gu cui chun (1982)
彩色的夜 Cai se de ye (1982)
風雨下鍾山 Liberation Of Nanjing (1982)
最後一個軍禮 The Last Salute (1982)
飛行交響曲 Pilot's Symphony (1981)
長排山之戰 The Battle of Changpai Mountain (1981)
螺旋 Whirlling (1981)
路漫漫 A Long Way To Go (1981)
流氓千王 Liu mang qian wang (1981)
解放石家莊 Libera Tion Of Shijiazhuang (1981)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Xu Mao and his Daughters (1981)
鐵甲008 Armoured Car 008 (1980)
三個失蹤的人 Three Lost Men (1980)
奸細 The Spy (1980)
花枝俏 Young Heroes (1980)
雷鋒之歌 Song of Lei Feng (1979)
二泉映月 Moonlight on second spring (1979)
歸心似箭 Anxious to Return (1979)
怒吼吧!黃河 Roar! The Yellow River (1979)
雪山淚 Forbidden to be born (1979)
我們是八路軍 We are the 8th route army men (1978)
蒙根花 Meng Gen Hua (1978)
鵬程萬里 Peng cheng wan li (1978)
勝利號角 Sheng li hao jiao (1978)
獵字「99」 "Hunter-99" (1978)
崢嶸歲月 Zheng rong sui yue (1978)
走在戰爭前面 March in front of the war (1978)
震 Earthquake (1977)
十月的勝利 Shi yue de sheng li (1977)
萬水千山 上下集 On The Long March (1977)
南海長城 The Great Wall on The South-China Sea (1976)
南海風雲 Storm Over The South-China Sea (1976)
紅軍不怕遠征難 Songs Of The Long March (1976)
紅雲崗 The Red-Clouded Hillock (1976)
激戰無名川 Jizhan Wuming chuan (1975)
紅燈記 The Red Lantren (1975)
雷雨之前 Lei yu qian (1975)
沂蒙頌 Song Of Yimeng Mountain (1975)
平原作戰 Fighting On The Plains (1974)
閃閃的紅星 Sparking Red Star (1974)
紅色娘子軍 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1972)
紅燈記 Hong deng ji (1970)
行軍灶 Xing jun zao (1970)
苦菜花 Ku cai hua (1965)
東方紅 The East Is Red (1965)
打擊侵略者 Da ji qin lue zhe (1965)
白求恩大夫 Baiqiuen dai fu (1964)
雷鋒 Lei Feng (1964)
農奴 Serfs (1963)
東進序曲 Dong jin xuqu (1962)
地雷戰 (1962)
鄂爾多斯風暴 Eerosi feng bao (1962)
哥倆好 Ge lia hao (1962)
林海雪原 Tracks In The Snowy Forest (1960)
奇襲 Surprise Attack (1960)
三八線上 At The 38th Parallel (1960)
友誼 You yi (1959)
戰上海 Zhan Shanghai (1959)
萬水千山 Wan shui qian shan (1959)
回民支隊 The Detachment Of The Hui People (1959)
狼牙山五壯士 Langya shan wu zhuang shi (1958)
黑山阻擊戰 Hei shan zu ji zhan (1958)
渡江探險 Du jiang tan xian (1958)
長空比翼 Chang Kong Bi Yi (1958)
永不消逝的電波 Yong bu xiao shi de dian bo (1958)
破除迷信 Po chu mi xing (1958)
激戰前夜 Ji zhan qian ye (1957)
腳印 Jiao yin (1955)
㈣ 近幾年的愛國主義電影有哪些
1、《小兵張嘎》北京電影製片廠
2、《林則徐》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3、《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
4、《萬水千山》八一電影製片廠
5、《革命家庭》北京電影製片廠
6、《狼牙山五壯士》八一電影製片廠
7、《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
8、《平原游擊隊》長春電影製片廠
9、《鐵道游擊隊》上海電影製片廠
(4)八一電影廠老電影建國風雲擴展閱讀
愛國主義包含了這樣的態度:對祖國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強烈希望保留祖國的特色和文化基礎;對祖國其他同胞的認同感。「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有著緊密的聯系,並通常被作為同義詞使用。
嚴格地說,民族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它經常宣揚愛國主義是一種有需要並且合適的態度(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與愛國主義的表達都有可能會否定其他人的「祖國」,盡管這並不必要)。
愛國主義隱含了一層道德規范:就其本身而言,它暗示「祖國」(無論是何種定義)是道德的標准或價值。「我的國家不一定總是正確的」這句名言便是此種信仰的極端體現,一切皆以愛國主義的道德和價值為准。(這句名言可能來自於對美國海軍軍官斯蒂芬迪凱特或內戰將領卡爾·舒爾茨的誤引)。
此外,愛國主義還暗示著個體應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和團體利益之上。在戰爭時期,這種犧牲會擴大至獻出自己的生命。為祖國戰死沙場便是一種愛國主義的體現。
㈤ 還記得《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嗎
大家好,我是小橙,很高興今天在這里回答這個問題,還記得《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嗎?作為70後的我對於八一電影,可以說是最熟悉不過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2年,前身是八路軍“延安電影團”,以拍攝軍事題材影視片為主,八一拍攝很多,也不需要我一一列舉。
進入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電影業發生重大變化,港台電影以及好萊塢大片,國產影片加快市場化步伐,這一切都對體制內的八一廠提出了重大考驗。面對新的形勢,八一廠調整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殲十齣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但是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年底上映的馮小剛導演的《芳華》,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參與出品的最後一部電影,因為2018年2月2日,八一電影製片廠將與原總政歌舞團、總政歌劇團、總政話劇團、總政軍樂團合並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八一電影製片廠對內更名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㈥ 八一老電影無創作的影片有哪些
1952年8月1日,八一電影製片廠創建。它是我們兒時英雄夢想升起的地方,承載著幾代中國觀眾的集體記憶,給無數觀眾帶去了歡樂和感動。
《永不消逝的電波》《柳堡的故事》《戰上海》《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回民支隊》《戰斗里成長》
《英雄虎膽》《黑山阻擊戰》《長空比翼》《五更寒》《萬水千山》《狼牙山五壯士》
《激戰前夜》《海鷹》《腳印》《渡江探險》《紅霞》《赤峰號》
《這決不是小事》《破除迷信》《水》《金鈴傳》《返老還童》《三個戰友》
《海闊天空》《友誼》《英雄島》《烈火真金》《五朵紅雲》《綠色的原野》《江山多嬌》
有些影片 讓我們的愛國情懷熊熊燃燒!有些影片 讓我們的民族精神世代傳承!有些影片讓我們 看到了一個奮勇向前的軍隊!有些影片讓我們 看到了一個頑強不屈的中華民族!直到今天,影片所傳遞的正能量 仍然有著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㈦ 八一老電影戰爭片大全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影片內容:上海市某紗廠女職工徐紅,賢良淑德心地善良,在夜校念書時結交老師張忠良,結為夫婦。結婚後一年,抗日戰爭爆發,小孩呱呱落地,取名字抗生素。張英參與救護隊,領命大軍遷移。張英南京險些對手槍擊,後又被對手俘獲,備嘗艱苦。
《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影片內容:美女學生江玲玉上海市區某所高校入讀,抗日戰事發生後,玲玉不管不顧姨姨和表兄弟羅家榮的阻攔,決然參與救亡圖存演劇隊,沿京滬線宣傳策劃抗日。沒多久,她與同隊青年人作曲家高禮彬相戀。抗日戰爭勝利後,玲玉與禮彬結婚。
《地道戰》(1965年)影片內容:1942年,日軍對冀州抗日根據地啟動大「圍剿」。本地高家莊人民群眾在黨支書高老忠、基幹民兵大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立即應變力,把土洞、地下室更新改造成幾個互通的多接頭正宗。
㈧ 和建軍大業之前的兩部電影是什麼名字
之前兩部為《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並稱為「建國三部曲」。
相關介紹:
1.《建國大業》:
該片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2.《建黨偉業》: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
3.《建軍大業》:
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8)八一電影廠老電影建國風雲擴展閱讀
電影背景:
《建軍大業》發生在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
㈨ 在1930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講述了什麼
在1930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是《閃閃的紅星》,講述了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在急風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祝新運飾)的家鄉——柳溪鎮暫時還處在大土豪胡漢三(劉江飾)的統治下。一天,潘冬子挑柴經過胡漢三家門前被正准備倉惶逃命的胡漢三攔住盤問,逼他說出他父親潘行義的下落,並喪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問。
這時,紅軍在潘行義的引導下,打進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紅色政權,潘冬子參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爭。潘行義(趙汝平飾)在對敵作戰中負傷,他在手術中主動將麻葯讓給階級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讓他非常講義氣。
1934年秋,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潘行義隨部隊轉移。臨行前,他給潘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讓潘冬子最終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9)八一電影廠老電影建國風雲擴展閱讀:
重要人物介紹
1、潘冬子
演員:祝新運
潘冬子機智勇敢、大膽果斷、疾惡如仇的性格特色,最終和父親終於見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2、胡漢三
演員:劉江
胡漢三地主惡霸、返鄉團頭子、凶惡的大土豪。當時,人們激烈反對他搜刮民脂民膏。他一再淪落,但「壞人活的長」,他總是一再恢復地位。
3、椿伢子
演員:劉繼忠
潘冬子的好朋友,他和潘冬子把情報送給游擊隊,搞沉了敵人的運糧船,破壞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搜山計劃。
4、潘行義
演員:趙汝平
潘冬子的父親,潘行義在對敵作戰中負傷,他在手術中主動將麻葯讓給階級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後隨部隊轉移。臨行前,他給潘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
㈩ 八一電影製片廠有哪些作品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六里橋北里, 佔地面積392.1畝。1951年3月,以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主要作品如下:
1.電視劇:
《編外監察官》
《梁士英》
《中流砥柱》
《血戰萬源》
《生死之間》
《士兵突擊》
2.紀錄片:
①《八一運動大會》。1953年出品,與北影合作,記錄1952年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25周年全軍體育運動大會的各項競賽。榮獲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優秀影片獎三等獎。
②《鋼鐵運輸線》。1954年出品,記錄志願軍後勤運輸部隊在朝鮮建立鋼鐵運輸線的情景。獲文化部1949-1955年度優秀影片獎二等獎。
③《戰勝怒江天險》。1954年出品,記錄解放軍築路隊在怒江天險上架橋修路的英雄事跡。獲文化部1949年-1955年優秀影片獎一等獎。
④《在帕米爾高原上》。1955年9月出品,記錄解放軍邊防部隊在帕米爾高原上團結少數民族捍衛祖國邊疆的斗爭。獲文化部1949年-1995年度優秀影片獎二等獎。
⑤《救死扶傷的英雄事跡》。獲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優秀影片獎二等獎。
⑥《向毛主席匯報》。1964年7出品,記錄了北京部隊和濟南部隊向毛澤東主席和濟南部隊向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匯報表演軍事訓練成績的盛況。
⑦《鋼鐵長城》。1981年12月出品,影片紀錄了我軍在華北某地的一次軍事演習,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並檢閱部隊的盛況。
⑧《葉劍英》。1983年7月出品,記錄了葉劍英同志一生的革命經歷和豐功偉績。
⑨《國慶閱兵》。1984年10月出品,記錄了慶祝建國35周年的國慶閱兵活動。獲獎1984年度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獲第二屆解放軍文藝獎。
⑩《手》。1985年12月出品,影片以手為題材,激發人們用自己的手創造社會主義的未來。1986年獲第六屆"金雞獎"最佳新聞紀錄片獎;1987年第一屆"全國影視節目聲音學會獎"第一名。
3.電影:
①《五更寒》。1957年12月出品。描述了解放戰爭期間正規部隊撤離中原解放區,縣委劉書記率領大別山地區的同志們留下來堅持地下斗爭,一直堅持到革命勝利高潮到來的故事。
②《柳堡的故事》。1957年12月出品,影片描寫新四軍1944年駐扎在蘇北柳堡地區休整時所發生的故事。
③《英雄虎膽》。1958年8月出品,描寫廣西十萬大山剿匪戰斗中,解放軍偵察英雄深入土匪駐地,與匪首周旋,贏得信任,最終將土匪誘至包圍圈中,一網打盡的驚險故事。
④《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年5月出品,描寫一位紅軍出身的地下報務員在抗日和解放戰爭中與日本及國民黨特務英勇斗爭,最後在上海解放前夕壯烈犧牲的故事。
⑤《回民支隊》。1959年7月出品,描寫抗日戰爭時期,冀中馬本齋回民支隊在黨的領導下改造成長為無產階級武裝的故事。
⑥《海鷹》。1959年9月出品,描寫某英雄快艇在勝利打擊敵人後,團結一致,和大海、敵人做斗爭,終於勝利返回大陸的故事。
⑦《戰上海》。1959年12月出品,描寫解放軍解放大上海時與上海人民和地下黨配合,機智勇敢解放上海、保衛上海,取得勝利的故事。
⑧《哥倆好》。1962年6月出品,根據話劇《我是一個兵》改編。通過一連串曲折的情節,反映了部隊新戰士在首長戰友的關懷、幫助下,迅速成長的過程。
⑨《怒潮》。1963年5月出品,反映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大批共產黨員和工農群眾慘遭殺害的時候,湖南農民在黨和領導下舉行秋收暴動的故事,揭露右傾機會主義者的投降主義路線。
⑩《野火春風斗古城》。1963年3月出品,描寫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黨的地下工作者依靠群眾和敵特斗爭,爭取和瓦解敵偽力量,配合解放區軍民作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