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97年的《甲方乙方》是內地第一部賀歲片,如何評價這部影片
㈡ 馮小剛的電影(馮小剛新片口碑爆表)
穩了!
黃軒、楊采鈺和徐帆主演,馮小剛新片《只有芸知道》繼淘票票點映開分9分之後,12月18日晚貓眼評分出爐:9.3分!
這是一部不管你過去對馮小剛,其人或其作品,愛也好恨也罷,看完後,都一定會重新認識他的電影。
貓眼和淘票票雙九分的高口碑,是經過兩輪超前點映,逾萬名觀眾給馮小剛新片打出的分數。
昨晚跟刀刀一起去看點映的閨蜜,在影院里哭完半場,回家後半夜發來消息:「如果是你的話,你選擇做先走的人,還是留下的人?」
還沒等我回答,閨蜜就說:「我要做留下的人,因為我要好好把愛人送走,要不然,我不放心。」
跟閨蜜一樣的人不少,翻翻微博,有位女觀眾昨晚看完《只有芸知道》的點映,徹夜難眠,今天凌晨兩點發文說:「現在都睡不著,2019年我流淚最多的電影,後勁兒太大了。現在腦子里都是一條藍色長椅、一個牽著大狗的男人,他在等她回家。」
的確,馮導新片後勁太大,大風大浪都見過如賈樟柯也說:「即使心硬如我,也綳不住了」。
新片里的兩句戳心台詞,也被看過電影的觀眾牢牢記住了: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
「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看完馮小剛新片的觀眾,似乎有兩種「觀後反應」:有另一半的人,在為「先走還是留下」的提問而揪心失眠,沒有另一半的人,同樣會「大腦空白」。
有位年輕女孩昨天深夜發文:「看完電影之後,腦海全是空白,留下的那個人,苦啊,但覺得她很幸運,有個那麼愛她的人,也很感慨他們遇到的人,房東林太、梅琳達、還有最後那位船長,都是善良溫暖的人。希望我們都是被偏愛的那個,如果沒有,也多愛自己。」
馮小剛新片,為何讓國人向來並不張揚的情感,釋放得如此強烈?當然是:真實。
除了建立在馮小剛摯友張述與愛妻之間真實經歷的劇情故事,也來自馮導這一次的講述方式:是如此克制、豁達、沉靜。
讓我想起蘇軾在《與侄書》中,關於文章之道的論斷:「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非是平淡,絢爛之極也。」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只有芸知道》,與蘇軾名篇《江城子》同樣講述了一個「永失我愛」的故事。
漂泊半生的男人隋東風,中年猝失妻子羅芸,隨後他決定替亡妻完成遺願,他帶著她的骨灰看了鯨魚、回到了故土……當隋東風一項項完成了妻子的願望,也完成了與愛妻的道別,他重新拿起笛子,重新開始生活。
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告別,馮小剛的電影,從來不懼怕面對「死亡」,也向來善於詮釋「告別」。
在《大腕》里,他用荒誕解構「死亡」。在《非誠勿擾2》里,他用哲學討論「告別」。在《芳華》里,他用一場盛大的歡舞,為「不可追的青春」做祭文。
《只有芸知道》,對死亡和告別這兩個議題,選擇了看似平淡實則絢爛之至的表達。
震撼的美景與沉靜的敘述形成反差,別離的痛楚與表演的隱忍形成反差。
黃軒的表演,楊采鈺的表演,都是收著的。
餐館被燒那場戲,黃軒沒有特別大開大合的情緒,只是默然蹲了下來,可通過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海上撒骨灰那場戲,黃軒更是將永失我愛的肝腸寸斷,向內收到幾乎極致,卻絲絲點點滲透進了觀眾心裡。
不愧是大導們最愛的男演員。
全片表演,只有一處是「放」的,就是徐帆長達2分鍾的個人獨白。
徐帆扮演的「林太」在隋東風(黃軒 飾)與羅芸(楊采鈺 飾)的婚宴上想起了已故的丈夫,失聲痛哭,一句「想他」,兩個字不但承包了千萬觀眾的淚點,同樣看哭了監視器後的導演馮小剛。
從電影語言到表演,新片氣質上的剋制和沉靜,與觀眾觀影時的情緒,形成了一種強烈反差。
《只有芸知道》最後,黃軒坐在長椅上的那一幕,久久留在我的腦海里。
《芳華》也有這一幕,何小萍和劉峰坐在長椅上,過盡千帆皆不是,遍體鱗傷鬢如霜,才有了一個久違的擁抱。
張國立在北京首映後,用了八個字來形容馮導新片:「安安靜靜、乾乾凈凈」。
李少紅導演則感慨:「小剛拍得最暖心的一部電影。像是他人生經歷萬千浮華和風浪之後,突然平靜下來,體會到最寶貴,最需要的是什麼?是愛,是那麼簡單。是生活,又那麼平凡。」
在過去21年裡,拍攝了8部愛情電影的馮導,在年過六旬時選擇脫掉鎧甲。
「純真年代嘻皮笑臉是刀槍不入的鎧甲,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里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我脫掉了鎧甲。我雙魚座,就別偽裝成變形金剛了。」
向以辛辣著稱的馮小剛,這一次在新片里,落筆處溫柔萬分。
「 我今年62歲了,過了60歲之後,我們的性格好像被身體支配的,會改變,心腸越來越軟,總想拍一些純粹美好的故事 」,馮小剛在路演時說。
可是,「老炮兒」柔軟起來,真要命啊!
仔細想想,若是能破開鎧甲,一探這八部愛情電影的內核,就會發現:馮導的心上,開了一朵悲觀主義的花朵。
有觀眾看完新片,也發現了這一點:「雖然馮導被稱作喜劇導演,但愛情一直『藏』在他的電影里。」
《夜宴》里有句台詞,貫穿於馮導作品始終:「我想讓他知道,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拋棄他,我不會,愛情不會。」
這句話,跟《只有芸知道》新片里,徐帆說的一句台詞呼應上了:「愛會化解一切,留下的人,會帶著惦念更好地活下去。」
新片里,脫下鎧甲之後,馮導一如過往那些年,用溫柔又犀利的講述方式,喚醒那些對情感已經麻木的心靈。
這,就是馮小剛新片「後勁太大」的原因。
有位觀眾在昨晚的點映之後,寫道:「聽到對極光許願可以實現,我幼稚地對著電影屏幕,許了願望,我希望這一生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坐在我右邊的人,父母,都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這一生沒有那麼多追尋的東西,父母在、愛人在就夠了。電影里說,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是啊,人生這條路上,我們經常奔跑得太快,忘記了回頭看看身邊的絕美風景。
也忘記了最平凡、最珍貴的東西早已在身邊。
幸好,這個冬天,我們遇上了這一部電影。
今日主筆:某小刀。
@刀刀叨文藝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侵刪)
㈢ 如何評價馮小剛馮小剛哪部電影最精彩
馮小剛,圈內有名的「小鋼炮」,非常地敢說直言。而在這種「直接說」的底氣下,是資歷最豐厚的中國頂級導演之一,拍過很多膾炙人口的電影像是《甲方乙方》、《大腕》、《老炮兒》、《芳華》等,經常拿下年度票房冠軍,還拿過很多有分量的獎項(金馬獎、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等)。而要說他最精彩的電影,我以為是2001年的《大腕》。
最後,大腕錶現出的那種反諷現實的意義,也是令它至今能讓人一直提及的原因之一。而且《大腕》中的很多諷刺故事如今也都成了事實,像「4千美金」起的高房價(當然現在已經不止了),萬事萬物皆可賣的直播賣貨等。
㈣ 為什麼說《天下無賊》稱得上是一部名副其實的經典影片
《天下無賊》可以看做是04年馮導具有顛覆性意義的作品,顛覆性的命題植根於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人性探討,是當前主流文化對於「天下有賊與無賊」的思辨性解讀嘗試。
1、劉德華飾演的王薄駕駛著剛從富商那裡詐騙到的寶馬准備離開小區,保安問都不問立即放行。王薄卻停下車來拍著車門訓斥保安:「開好車你就不問,開好車的就一定是好人嗎?」王寶強飾演的傻根在車站的人群中叫嚷:「喂!你們誰是賊啊?站出來給俺老鄉看看。」
葛優飾演的黎叔想把王薄招入麾下,對李冰冰飾演的小葉感慨道:「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黎叔被劫匪用槍頂住腦門了還不忘diss一句:「我最煩你們這些打劫的了,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
我在想,或許正是這種想法驅使著作惡多端的人一錯再錯,乃至肆無忌憚。馮導顯然又給我們上了一課,示範者正是王麗。王麗曾在在寺中虔誠地拜佛,「認認真真的燒了一炷香」,在神聖庄嚴的佛祖面前,她深信的「報應論」開啟了她向善的心,這是一個契機。
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世界,不是傻根的世界。我們世界的規則是利益,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不二法則。傻根的世界就是在山裡回家的路上掉下一灘牛糞,畫的那個圈圈。很可笑,我們丟棄的東西,我們嘲笑的東西,我們不曾擁有的東西卻在令影片中的兩個賊和一個警去竭力維護。
㈤ 《天下無賊》算是一部經典電影嗎
《天下無賊》當然是一部經典電影。
什麼是經典電影?就是可以超越短期時間局限性,可以經過漫長的時間,我們再次觀賞的時候,也能得到不一樣的觀影體驗。《天下無賊》是一部拍攝於2004年底的電影,距離今天已經14年的時間了。可是它卻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失去本來的光澤,逐漸成為了我們心中獨一無二的經典作品。雖然我不喜歡導演馮小剛,但是不得不說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他的誠意。
《天下無賊》是一部值得多刷幾遍的經典好電影,歡迎大家關注浪潮電影。
㈥ 對你影響最深的一部電影
我突然也就理解了那些因為飢餓而打破自己道德底線的人。(只是理解,並不是支持,贊同)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這個電影對我來說是印象最深,也是讓我明白了很多的事情。我也能夠從更多的方面去理解別人,而不再是隨意的去評頭論足。
㈦ 想看幾部抗戰題材的電影,戰爭在激烈,內容好看的。謝謝
我只推薦經典的,:
《血戰台兒庄》——中國至今為止拍得最成功的一步抗戰電影,全球票房2.7億!中國的抗戰電影都應該以部電影此為基準,否則不能稱之為大片!但國內的人卻反而不知道;
《烈火金剛》電影版——雖然帶有濃厚的政治主旋律色彩,但是對於平原抗戰的殘酷性和真實性的描寫至今無有與之匹敵的;後來模仿其拍攝的《平原槍聲》,我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不堪入目!
《南京1937》——第一次看是初中時學校包場,印象很深刻。這是一部另類的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之所以說另類,是因為本片是以一個日本婦女的視角和超出種族主義的人性的高度來審視這場浩劫的,比陸川的《南京!南京!》要大膽,要大氣!其中的大批國軍俘虜走過城牆的和日軍闖入安全區大肆強奸的場面那真是相當的震撼!絕對能讓你對日本人恨的咬牙切齒!(劉若英在裡面飾演的是小學老師,竟也被強奸了…..)
《屠城鐵證》——我第一次接觸的南京大屠殺的電影!當時的震撼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本片主要是描寫一個安全區醫生保護日軍屠殺相片證據的故事,故事結尾有對那些屠殺照片來歷的真實還原,真實的簡直像部紀錄片!要想了解真正的南京大屠殺,必看此片!(陳道明演的是一個日本軍官)
《截殺香閣寺》——這部電影很多朋友估計沒什麼印象,我也只看過一次,但是十多年過去了我仍然記憶猶新,主要描寫我八路軍一部與日軍一滲透分隊鬥智斗勇的精彩故事很值得一看!(裡面的主角是周傑哦!)
《狼牙山五壯士》——個人覺得拍得很不錯的一部紅色經典,作為一種回味,感受那個激情的年代;
《戰爭子午線》——馮小寧導演作品,恐怕很多人都只知馮小剛而鮮知馮小寧導演吧?中國的導演人中,我特別敬重馮導,總是能以小成本製作大場面,雖有諸多瑕疵,卻瑕不掩瑜可圈可點!此片描述的是一個八路軍小分隊(確切的說是一個傷員和一群戰爭孤兒)為了完成炸掉了日軍運送化學武器的軍車而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悲壯故事。這群孩子們的遭遇扣人心弦,故事催人淚下,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電影;
《黃河絕戀》——又一部馮小寧導演的作品,我個人認為是馮導最為經典一部抗戰題材電影!故事以美軍飛行員的自述開始,講述了抗戰時期八路軍小分隊救助一位迫降在敵占區的美軍飛行員而的精彩故事,裡面不但有精彩的戰斗場面還有飛行員與八路軍衛生員凄美的愛情故事,故事情節生動豐富,表現手法也很高明,對於喜歡抗戰電影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七七事變》——總體上說本片基本上還原了史實,場面也蠻龐大的,看得人熱血沸騰的,但是情節把握不好,結局很悲慘。
《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個奇跡!雖然是喜劇電影,但是影片對於細節的刻畫(軍服、戰場等)以及情節場面的描述都令很多抗戰大片遜色三分!我覺得這是一部不可多得,不得不看的一部好電影!
《黑太陽731》——反映731部隊的電影不多,這部是香港製作的,拍得還可以,很多場面真的比較恐怖,膽小的就要謹慎對待了!
看了以上這些電影,我相信,你肯定清楚什麼叫「抗」戰了!
抗戰的電視劇我就推薦一部〈我的團長我的團〉,雖說有點搞,但導演基本還是用了心思拍的。其他的建議別看了,電影都拍成這樣,更不要指望電視劇了!什麼《小兵張嘎》、《烈火金鋼》、《敵後武工隊》…….實在是不敢恭維!
另:《喋血孤城》場面還可以,可惜主線太單薄,故事性太差,看完了跟沒看一樣——空洞!所以不能稱為大片;《太行山上》可以看看,場面還可以,就是太做作了!純粹的政治片,說實話,看完了有點想吐的感覺!
《遠東特遣隊》就更難看了,看了傷身體的!
另外推薦幾部台灣拍攝的幾部抗戰電影:《旗正飄飄》全方位反映抗戰、《英烈千秋》張自忠將軍的傳奇人生、《八百壯士》謝晉元堅守上海最後陣地——四行倉庫的故事,由於那邊資源技術和水平均有限,所以僅供參考,權當學習以及開眼界之用。
真的不得不佩服以前那些導演對於歷史的嚴苛的考究和尊重,中國電影要是能保持這種純朴真實的品質該有多好啊!現在技術、資金條件都這么好,還批量的出垃圾電影,真對不起那些老一輩的電影工作者和我這樣的忠實的觀眾!由於水平有限希望其他高手補充一下,我也很喜歡這個類型的電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