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小女伶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小女伶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1-29 14:54:01

『壹』 老電影明星私家相冊的商品描述

中國第一位女演員
首位「電影皇後」
「明星」的「四大紅粉」
宣景琳
默片時代的女星們
「當家花旦」林楚楚
男星爭輝
傳奇李旦旦
「胡蝶」的由來
胡蝶的世紀婚禮
「無冕影後」阮玲玉
黎灼灼
黎明暉
「黎派歌舞」
「紅色女郎」黎莉莉
「南國乳燕」陳燕燕
「四大名旦」之顧蘭君
「模範美人」葉秋心
「小女伶」袁美雲
袁美雲與王引夫婦
多才多藝的陳波兒
「小野貓」王人美
王人美與金焰
「健美影帝」金焰
「標准美人」徐來
「多情小生」白雲
徐風
周璇
周璇和嚴華
周璇在香港
慕容婉兒的少女時代
慕容婉兒與舒適
鳳凰與周璇
鳳凰與舒適在片場
舒適少年時
「不受歡迎的人」
桂林婚禮
劉瓊
陶金與章曼蘋
影劇雙棲的男星
石揮的年輕時代
「當家小生」
「烈女子」英茵
才女王瑩
「中國的嘉寶」白楊
洋派十足的趙丹
初入影壇的舒綉文
李綺年
「黑眼圈女郎」談瑛
「夜鶯」李香蘭
「南國美人」陳雲裳
白光
「富貴美人」歐陽莎菲
「冬瓜美人」周曼華
「影壇常青樹」李麗華
「束夷年」和「沙莉年」
黃宗英
王丹鳳的花樣年華
風流小生馮喆
上官雲珠
秦怡
舊時影像
附錄 中國老電影明星檔案 對於早期中國電影的發展歷史,以及那些曾經在銀幕上閃耀過炫目光彩的老影星們,我一直都存有一種發自肺腑的真摯隋感。不論是阮玲玉、胡蝶、周璇、金焰、劉瓊、舒適、陶金,還是趙丹、白楊、上官雲珠、王丹鳳、秦怡這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永遠都矗立在一代又一代影迷的心中。
也許開發中國早期電影明星的圖文資料研究並非首創,可是真的這樣做下來,所面臨的實際問題也確實不少。一方面,是這些老影星們主演的電影大多沒有看過,更不要說拜見故人;另一方面,由於年代久遠,許多留存於世的圖片文字數量極其有限,而且同一部電影還有很多不同的記載。這些無疑都給整理編纂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需要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仔細對照、逐一甄別。
自2001年開始,5年來我以有別於普通影迷的身份,采訪了100多位健在的老藝術家。他們中不但有著名演員,還有導演和劇作家,正是通過他們的口述實錄以及提供的照片,我才了解到了許多更早時期影星們鮮為人知的軼聞趣事。也許一些老演員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可是他們留存下來的寶貴資料卻永遠珍藏在我心中。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北京和上海是我往返穿梭最頻繁的地方。在這兩個城市,我與老藝術家們促膝交談。此外,我還依據地域性的便利條件,涉足香江之畔,幾經努力,先後采訪了夏夢、朱虹、江漢、鮑起靜、方平等著名演員,這也無形中填補了香港電影界某一重要階段在大陸留存資料有限的空白。
伴隨著不斷的采訪、搜集照片和資料整理,久而久之,我得以幸運地保存下來的、具有歷史價值的老照片競達上千張之多。最初只打算在畫冊中收錄十幾位最廣為人知的老影星,最後不知不覺,竟一下子擴充到了幾十位、上百位。這里的每一張照片、每一段文字,以及一個都不能少的清晰理念,都承載著我對中國不同時期電影人最誠摯的敬意。
劉澍
二零零六年四月

『貳』 周詩祿的相關資料

歷次《紅樓夢》電影重拍資料
《紅樓夢》作為一部經典巨著,中國電影自誕生以後,多次把它搬上了影幕:
《紅樓夢》最早上銀幕,始於我國電影業剛剛起步的二十年代。1924年秋,民新影片公司將梅蘭芳演出的五齣戲,拍攝剪輯成一部兩本長的戲曲短片,其中就有《黛玉葬花》。此片是借了北京東四九條一所原屬清朝貴族謨貝子的府第拍攝的,房主人的身份和建築的格局、園林的布置,都與曹雪芹筆下描寫的大觀園的氣派差不多,時代氣息較接近。《黛玉葬花》放映的時間很短,就是梅蘭芳本人也沒有看到,生前曾一直引為遺憾。1、1927年,電影《紅樓夢》上海復旦影片公司,編導任彭年、俞伯岩,主演著名喜劇明星周空空和陸劍芬 易半喬 易蔭嶠 文逸民。1927年,上海復旦影片公司第一次較完整地將《紅樓夢》的主要情節演繹成電影故事。任彭年編導。影片長達二十本,分上、下集,以劉姥姥一角貫穿始終,扮演劉姥姥的是著名喜劇明星周空空。為了招徠觀眾,影片公司竟別出心裁的讓大觀園中的人物一律穿上時裝。林黛玉足蹬高跟鞋,辮扎白綢結,不倫不類,非今非古。故在當時及以後都曾受到嚴厲指斥,而影片主創人員卻認為:《紅樓夢》一書「始終並未示明年代」,穿時裝是可以允許的。他們並特地在廣告上申明:「本片是近代裝,非老戲式之古裝。」2、1927年,電影《紅樓夢》上海孔雀影片公司,編導程樹仁,主演夏佩珍、殷明珠、嚴月嫻、周晚成 周空空。1927年,上海孔雀影片公司也將《紅樓夢》搬上了銀幕,由程樹仁編導,夏佩珍、殷明珠、嚴月嫻主演。並針鋒相對地刊出廣告:「本片乃古裝香艷巨片,非時裝可比。」這兩部影片都產生過一定影響,數年以後還分別復映過。3、1936年,有聲故事片《黛玉葬花》上海大華影業公司,主演李雪芳,高飛風、馮俠魂。4、1939年,《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新華影業公司,導演岳楓,主演顧蘭君、梅熹、白虹。資料:電影背景資料、顧蘭君個人介紹 5、1944年,電影《紅樓夢》上海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導演卜萬倉,演員:林黛玉:周璇;賈寶玉:袁美雲;薛寶釵:王丹鳳;王熙鳳:白虹。 40年代 電影《紅樓夢》袁美雲飾賈寶玉,周璇飾林黛玉,王丹鳳飾薛寶釵 影片以寶黛的愛情為主線,並沒有全景性地展示《紅樓夢》。1944年,上海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攝制出品的故事片《紅樓夢》,稱得上是解放前眾多紅樓影片中的佼佼者。 該片由大名鼎鼎的卜萬倉執導,演員陣容尤為壯觀,幾乎集中了上海灘當時的所有大紅星。這些明星以往拍的大多是時裝片,而演起古裝戲來卻毫不遜色,將劇中人物演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特別是袁美雲扮演的賈寶玉,堪稱「玉樹臨風佳公子,面如脂粉一後生」,著實令人難忘!花絮一:當時還有兩位導演的太太加盟演出----卜萬倉夫人鄭玉如(扮晴雯)和李翰祥夫人張翠英(扮金釧)。 花絮二:影片里的插曲《葬花詞》和《悲秋》由周璇演唱。這部《紅樓夢》也是第一部東渡扶桑,被介紹到日本去的中國電影。 與此同時,周璇的歌也通過日本歌手李香蘭,被廣泛傳播到東瀛,影響深遠,甚至惠及到歌壇上的後來者鄧麗君。 林黛玉:周璇 賈寶玉:袁美雲 薛寶釵:王丹鳳 王熙鳳:白虹 林黛玉:周璇 周璇演林黛玉,是最理想的角色。她出身貧困,父母雙亡,童年是在苦水裡度過的;長大以後,自己又經歷了愛情悲劇,所以常自稱為「林黛玉第二」。她在飾演林黛玉時,濃妝淡抹,把自己打扮得雍容華貴,楚楚動人;但卸裝後,卻總是第一件陰丹士林布旗袍,不施脂粉,朴實無華。 賈寶玉:袁美雲 1932 年入天一影片公司,在有聲紀錄片《 游藝大會》中演出京劇片段;同年因 主演《小女伶》而嶄露頭角。1933年 後在藝華影業公司主演《中國海的怒 潮》、《逃亡》、《化身姑娘》等影 片。1942年後在中聯、華影等影片公 司,主演《少奶奶的扇子》、《家》 等影片,並在《紅樓夢》中反串賈寶 玉。1946年赴香港,先後在大中華、 永華、良友等影片公司主演《慾望》 、《國魂》、《蒙難夫人》等影片。 1948年因病息影,協助丈夫王引獨立 製片。 薛寶釵:玉丹鳳 玉丹鳳原名王玉鳳,在上海愛國中學讀書時,就非常喜歡觀看周璇、袁美雲等明星的影片。有一次,她為好奇心所驅使,跟人到合眾影片公司去看拍電影,不料被導演朱石麟發現,從而踏進了電影界。她演《紅樓夢》時,年僅17歲,與薛寶釵年紀相仿。她在影壇上已初露頭角,至此更是紅透了半邊天。6、 《紅樓夢》1949.04.08 青華影片 導演:周詩祿;主演:張活游、小燕飛7、《黛玉葬花》 1962.07.11 鳳鳴電影 導演:黃鶴聲;主演:林家聲、冼劍麗8、《紅樓夢》 1962.08.03 邵氏兄弟 導演:袁秋楓;主演:樂蒂、任潔(黃梅配音凌波) 9、《新紅樓夢》 1978.05.18 今日 導演:金漢;主演:凌波、李菁、李麗華 10、台灣華視電視連續劇《紅樓夢》73集 11、1984年,8集系列故事片《紅樓夢》北京電影製片廠(彩色片) 改編:謝鐵驪 導演:謝鐵驪、陳懷皚 主要演員:夏欽、陶慧敏、劉曉慶、趙麗蓉 賈寶玉:夏欽 林黛玉:陶慧敏 薛寶釵:傅藝偉 王熙鳳:劉曉慶賈母:林默予 賈元春:李秀明 劉姥姥:趙麗蓉 薛姨媽:袁玫秦可卿:何晴 妙玉:何賽飛 史湘雲:馬曉晴 李紈:邢紅晴雯:李勇勇 平兒:倪雪華 紫鵑:陳紅 尤二姐:陳虹尤三姐:李玲玉九十年代以後,中國電影家的藝術探索更趨多元化。這一時期,中國電影藝術家對名著的改編也在不斷探索。其中的優秀之作,在忠於原作的基礎上,進行了電影化的再創造。值得一提的為謝鐵驪導演的6部8集系列故事片《紅樓夢》。《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這部巨作已被中國藝術家多次以多種形式搬上銀幕,相比之下,謝鐵驪的這次嘗試最為成功。導演手法細膩,熔現實、虛幻於一爐,見典雅、豪放於一色,稱得上是改編之作的巨制。謝鐵驪由此而榮獲1990年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叄』 田方演員近況如何

1974年8月27日,田方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終年63歲。

田方(1911年1月3日—1974年8月27日),別名田兆棟,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中國內地演員,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田方的父親是田汝霖,是地方軍隊中的一個二等軍需員。

1928年,奉母命與高淑貞結婚。

193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小女伶》。

1933年,高淑貞因產褥熱去世。

1937年,出演動作電影《黃海大盜》。

1940年,29歲的田方與19歲的於藍在延安喜結連理。婚後,二人育有三個兒子,其中第三個兒子是田壯壯。

人物評價:

田方在銀幕上塑造的角色既有時代特徵,又有生活質感,還具備一定的個性魅力的領導者形象。他孜孜以求、認真嚴謹,並通過一系列話劇和電影,特別是通過電影《英雄兒女》中的表演,達到了形神兼備、內外相應的藝術效果。

內外相應的表演藝術與言行相稱的電影事業,跟田方端正剛直的品性相伴而生。而且,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而更可貴的是他關心每個同志的政治成長,對同志極端負責。在原則問題上,他是從來不讓步的。他善於團結同志,和衷共濟,克服困難,底於成功;

他善於以身作則,絕不自我標榜;他善於埋頭負荷,絕不誇誇其談;他善於能上能下,絕不計較權位;他善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絕不以己之長,輕人之短;

他善於聽取各種意見,形成自己的意見,從不主觀武斷;他善於簡朴自甘,絕不鋪張浪費。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當代電影》、於敏綜合評)。

『肆』 袁美雲的人物簡介

袁美雲(1917—1999),中國著名電影女演員。
袁美雲本名侯桂鳳,童年學京劇,少小喪父。母親將她過繼給蘇州人袁樹德為養女,改名袁美雲。
1928年在上海新舞台登台演出。1932年入天一影片公司,在有聲紀錄片《游藝大會》中演出京劇片段,並主演故事片《小女伶》。1933年後在藝華影業公司主演《飛絮》、《中國海的怒潮》、《逃亡》、《凱歌》、《化身姑娘》等影片。1942年後在「中聯」、「華影」參加拍攝《燕迎春》、《何日君再來》等,並在《紅樓夢》中反串賈寶玉。1946年赴香港,先後在大中華、永華等影片公司攝制的《慾望》、《國魂》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1948年後因病息影。曾組織良友影業公司,協助丈夫王引獨立製片。1986年回上海定居。1999年逝世。人物簡介袁美雲
袁美雲原名侯桂鳳,1918出生於浙江杭州。幼年時因父親早逝,母親只好將剛滿10歲的小桂鳳以五百元的身價抵押給蘇州人袁樹德做養女學戲,押期八年,改名為袁美雲。她天賦聰穎,唱做功不錯,頗受觀眾的好評。與她姐姐袁鳳雲同台演出,人稱「袁氏雙雲」,名揚江浙。袁美雲的戲曲舞台表演引起了「天一」公司邵醉翁的注意,他親自登門說服其義父讓美雲拍電影,雖不順利,最終還是同意了。初上銀幕便是「天一」公司的什錦影片《游藝大會》,從此她也真正從舞台走上了銀幕。 1932年她主演了《小女伶》,這是一部有聲片,描寫的就是同袁美雲同樣的身世,她表演非常成功,公映後一炮打響。人們將「小女伶」的雅號與她的名字聯在一起。此後她又主演了《飛絮》等影片。1933年,她到了藝華影業公司,主演了陽翰笙編劇,岳楓導演的《中國海的怒潮》一片,她飾演女主角——漁家女阿菊,表演有層次,有對比,熱情洋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她又被推薦在梅蘭芳與夏莫洛夫聯合導演的音樂啞劇《琴心波光》中擔任主角,以及出演與周倍芳合作的有聲戲曲片《斬經堂》。由於她有扎實的戲曲功底,她的戲路很寬,她可以扮演性格各異的角色。當人們問到舞台表演與電影表演有何區別時,袁美雲說:「在開莫拉(攝影機)前演戲,一定不能情感過火或不夠,甚至處處都得注意態度的自然。一個電影演員的表演是不能有絲毫勉強的,一切都得和日常生活一樣,否則就不堪設想了」。40年代主演幾部影片後,移居香港。 走出梨園行,猶豫十字路
袁美雲九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把她過繼給蘇州人袁澍德學戲,袁澍德為她改名「袁美雲」。大家覺得學戲一定很苦,袁美雲自稱僥幸,從沒受過鞭打,連呵斥也沒聽到過,她自幼對唱戲感興趣,學戲也快。袁美雲隨養父四處登台,到過蘇州、無錫、常州、杭州等地,在蘇杭兩處唱得最久。十多歲的袁美雲在戲台上長大,吟唱西皮流水見慣人情冷暖。
一個偶然的機會,袁美雲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常來看戲的天一電影公司老闆邵醉翁注意到這個眉眼清秀的小丫頭,想找她拍電影。邵老闆與袁美雲母親和養父袁澍德商量,可是兩位家長非但不答應,還強烈反對,他們說拍電影沒出息,學戲半途而廢太可惜了。當時袁美雲在梨園行已小有名氣,而人們對新興的電影業知之甚少,甚至認為是兒戲。
經邵老闆一再解釋和勸說,父母開始有些心動,問袁美雲自己如何打算。這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她狠一狠心腸,決定踏進電影圈闖一闖。
第一次拍戲,袁美雲客串天一公司的《游藝大會》,片中穿插京戲和歌舞,她參加了一出《游龍戲鳳》。邵老闆對袁美雲的銀幕嘗試挺滿意,邀請她成為天一的正式演員,但她還沒決定完全放棄唱戲,僅答應訂一年的合同,並規定一年只拍三部戲。接著袁美雲在《小女伶》中出任主角,這年她才15歲。編劇參照袁美雲的故事創作了劇本,主人公是一個出身寒微、唱戲成名的女伶,初涉影壇的袁美雲本色演出自己的命運和切膚的悲歡,自然出眾。正值豆蔻年華的她,緊致的小臉,忽閃的眼睛,婉轉的身段,清純的風度,一下子迷住了觀眾,由此成為影迷們追捧的明星。 袁美雲《化身姑娘》定型照
袁美雲在藝華電影公司拍攝影片最多,她最輝煌的時期也在藝華。從天一轉到藝華後,她主演了《中國海的怒潮》、《逃亡》、《凱歌》等表現反壓迫反侵略的左翼影片,受到進步影人關注。但是藝華公司的「藝術正義」在干擾與打擊中未能堅持,袁美雲接著拍攝了《人間仙子》、《化身姑娘》等歌舞昇平、談情說愛的喜劇片,當時民族解放運動正風起雲涌,拋卻時代責任純粹娛樂的電影,被左翼影人批評為「軟性」影片。談及此事,袁美雲感嘆說,一個演員與公司簽了合同,身不由己,只能表示遺憾。不過這些影片通俗大眾,而且袁美雲正是青春年少,演天真活潑的角色完全勝任,票房很好。在《化身姑娘》中,高挑瘦削的袁美雲以男裝出境,分頭短發,西裝革履,讓人耳目一新,大受歡迎,《化身姑娘》拍了多部續集。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在孤島時期以及太平洋戰爭後成為淪陷區的上海,袁美雲仍拍片不輟,有《茶花女》、《日出》、《少奶奶的扇子》、《西施》、《紅樓夢》等影片問世。1938年她未能趕到重慶,而到了香港,當時是她最遠一次出門,在香港逗留兩個多月,她拍了一部《女少爺》。
抗戰期間,袁美雲最有影響的大片是《西施》和《紅樓夢》。她的古裝扮相很討巧,而且有學戲的扎實功底,演古裝片舉手投足更見韻味。《西施》將春秋時「卧薪嘗膽」的故事搬上銀幕,在孤島環境下,只能以借古喻今曲折表達抗日愛國之志。1941年春天,《西施》作為「巨片」在「大光明」和「大上海」上映,這兩家影院只放映好萊塢影片為主,《西施》正是要揚國片威風。《紅樓夢》中袁美雲反串賈寶玉,當時評論認為劇本改編是失敗的,但是袁美雲的反串演出還是得到認可。

『伍』 田壯壯是誰的兒子

田壯壯是田方的兒子。

田方(1911年1月3日—1974年8月27日),別名田兆棟,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中國內地演員,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

1928年,奉母命與高淑貞結婚。

1933年,高淑貞因產褥熱去世。

1940年,29歲的田方與19歲的於藍在延安喜結連理。婚後,二人育有三個兒子,其中第三個兒子是田壯壯。

1974年8月27日,田方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終年63歲。



田方人物經歷

193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小女伶》。

1937年,出演動作電影《黃海大盜》。

1949年,擔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的首任廠長。

1953年,擔任電影演員劇團的首任團長。

1959年,在劇情電影《風從東方來》中飾演主任王德民。

1962年,主持第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授獎儀式。1964年,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

『陸』 王慧娟拍過哪些電視劇

原名:王慧娟
藝 名:涓子
生日:7月21日
血型:B型
身高:1.65米
體重:51kg
籍 貫:重慶
性 格:外向
業余愛好:游泳、聊天
喜歡的顏色:紅、白、黑
喜歡的食物:辣、水果
喜歡做的事:休息
最難忘的事:第一次上舞台
最尷尬的事:演出忘記台詞

主要作品:

電影:
《河流》

電視劇:
《致命邂逅》
《聊齋先生》
《西遊記後傳》(碧遊仙子)
《上錯花轎嫁對郎》(昌平公主)
《離婚啟示錄》
《經典愛情》

廣告:
《TCL王牌冰箱》
《阿爾卡特手機》 (圖片廣告)
《五星啤酒》

涓子給人第一眼的感覺就像公主,童話中的公主。現實里的公主,漂亮的沒有幾個,而童話里的公主,卻永遠是美麗的,必定有著大大的眼睛、甜蜜的嘴唇與鮮嫩得如花瓣般的膚色。

涓子的美,是那種很正統的,不帶一點另類的因素,讓人有一種憐惜的感覺。所以在為涓子做造型時,設計師為他選擇了清甜的粉紅色、明艷的黃色、歡快的正紅色。造型的過程簡單而又愉快,所有人都在愉愉地享受著工作的喜悅,彷彿回到的小時候,打扮自己洋娃娃的那段日子。涓子對造型師說:「我喜歡拍照片,因為在你的魔法下,我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一會兒,我感到自己變成了個小孩子;一會兒,又覺得自己是一個乖乖女;再一變又成了一個成熟女人,感覺怪怪的,但很有趣。」

從造型師秦怡的眼光來看,涓子是不適合另類前衛造型的,另類與前衛造型的女人眼神中一定要有滄桑,還要有一些不羈冷漠,這樣的妝容讀起來才有內容。涓子不同,她現在還是北京電影學院九七級表演系的學生,已經在許多影視作品中嶄露頭角,滄桑與冷漠這兩個詞在她的身上連影子都看不到。這個年代給了我們每個人表現自我的機遇,但不能否認,上帝還是會對某些幸運兒特別著顧的,像現在紅透半邊天的章子怡、周迅,但願公主般的涓子也能星運無限,對於這樣的本色、可愛的女孩子,你好像根本找不到妒忌的理由,那就祝福她好了。

『柒』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芳生父的扮演者叫什麼名字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芳生父的扮演者叫田方。

1962年5月22日,田方主持第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授獎儀式。1964年,與劉世龍、劉尚嫻聯合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 ,在片中飾演堅毅沉著、凝重溫厚的軍事指揮員王文清政委。1965年5月,擔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的代廠長。1970年2月,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五七」幹校。

(7)小女伶老電影擴展閱讀: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捌』 吳蔚雲的人物生平

1922年,入上海美豐石印局當學徒,學習彩色版畫石印工藝。
1927年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學習攝影洗印,開始電影生涯。在此期間,沒有得以學習攝影,還要當演員、跑龍套。後來,通過勤奮的自學和苦練掌握初步攝影技巧。從1927年至1933年他先後在天一、明星等影片公司拍攝了近三十部影片,比較成功地影片有《小女伶》、《飛絮》、《掙扎》等。1934年為電通公司拍攝影片《桃李劫》、《逃亡》、《暴風雨》等影片,攝影創作趨向現實主義。
1935年後,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訓處電影股、中國電影製片廠、大地影業公司任攝影師,拍攝新聞片《抗戰實錄》,故事片《保衛我們的土地》、《熱血忠魂》、《火的洗禮》、《孤島天堂》、《日本間諜》等。
1942年後,任中央電影攝影場、中電一廠攝影師和昆侖影業公司攝影師兼技術主任,拍攝影片《還鄉日記》(與王玉如合作)、《遙遠的愛》(與朱今明合作)、《關不住的春光》等,並擔任《一江春水向東流》與《麗人行》的攝影顧問和技術指導。
1946年後,任「中電」一廠攝影師、昆倉影業公司攝影師兼技術主任。拍攝《還鄉日記》、《關不住的春光》等影片。
1949年,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影師,拍攝《趙一曼》、《白毛女》、《土地》等影片,以後又陸續拍攝了《梅蘭芳舞台藝術》、《天仙配》等影片。因拍攝《白毛女》於1957年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獎個人一等獎。
後調回上海,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市電影局攝影總技師、上海電影技術研究所所長,拍攝影片《梅蘭芳的舞台藝術》(上下集)、《搜書院》、《陳三五娘》等。並參與研製新型攝影機、光學技巧印片機、海底攝影設備及立體電影拍攝設備等,在改革開放以後仍擔任《兒子、孫子和種子》、《於無聲處》等影片的攝影顧問。
1956年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拍攝的影片有《一曼》、《白毛女》、《梅蘭芳的舞台藝術》等。

『玖』 演員於藍的丈夫是誰

演員於藍的丈夫是田方。

田方的父親是田汝霖,是地方軍隊中的一個二等軍需員。

1928年,奉母命與高淑貞結婚。

1933年,高淑貞因產褥熱去世。

1940年,29歲的田方與19歲的於藍在延安喜結連理。婚後,二人育有三個兒子,其中第三個兒子是田壯壯。

1974年8月27日,田方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終年63歲。



田方的人物經歷

1925年,田方在北平私立勵志中學讀書 。

1927年,在北平私立輔仁高中讀書 。

1930年,在北平輔仁大學讀書 。

1932年8月,在上海考入天一影片公司,並擔任了語音教員兼場記和演員 ;同年,與袁美雲、王慧娟聯合主演劇情電影《小女伶》。

1933年,主演劇情電影《飛絮》;同年,與陳玉梅、張振鐸聯合出演劇情電影《吉他》。

1934年,與葉秋心等共同出演無聲黑白電影《春宵曲》。

1935年,與徐琴芳、童月娟聯袂主演武俠電影《紅羊豪俠傳》;同年,與魏鵬飛等共同主演劇情電影《海葬》;隨後,與王蘋、周彥聯袂主演劇情電影《無限生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田方

『拾』 請問電影版《紅樓夢》(周旋版)拍攝於哪年

1944年,電影《紅樓夢》上海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導演卜萬倉,演員:林黛玉:周璇;賈寶玉:袁美雲;薛寶釵:王丹鳳;王熙鳳:白虹。

40年代電影《紅樓夢》袁美雲飾賈寶玉,周璇飾林黛玉,王丹鳳飾薛寶釵影片以寶黛的愛情為主線,並沒有全景性地展示《紅樓夢》。1944年,上海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攝制出品的故事片《紅樓夢》,稱得上是解放前眾多紅樓影片中的佼佼者。

該片由大名鼎鼎的卜萬倉執導,演員陣容尤為壯觀,幾乎集中了上海灘當時的所有大紅星。這些明星以往拍的大多是時裝片,

然而演起古裝戲來卻毫不遜色,將劇中人物演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特別是袁美雲扮演的賈寶玉,堪稱「玉樹臨風佳公子,面如脂粉一後生」,著實令人難忘!

花絮一:當時還有兩位導演的太太加盟演出----卜萬倉夫人鄭玉如(扮晴雯)和李翰祥夫人張翠英(扮金釧)。

花絮二:影片里的插曲《葬花詞》和《悲秋》由周璇演唱。這部《紅樓夢》也是第一部東渡扶桑,被介紹到日本去的中國電影。

與此同時,周璇的歌也通過日本歌手李香蘭,被廣泛傳播到東瀛,影響深遠,甚至惠及到歌壇上的後來者鄧麗君。

林黛玉:周璇

賈寶玉:袁美雲

薛寶釵:王丹鳳

王熙鳳:白虹

林黛玉:周璇

周璇演林黛玉,是最理想的角色。她出身貧困,父母雙亡,童年是在苦水裡度過的;長大以後,自己又經歷了愛情悲劇,所以常自稱為「林黛玉第二」。她在飾演林黛玉時,濃妝淡抹,把自己打扮得雍容華貴,楚楚動人;但卸裝後,卻總是第一件陰丹士林布旗袍,不施脂粉,朴實無華。

賈寶玉:袁美雲

1932年入天一影片公司,在有聲紀錄片《游藝大會》中演出京劇片段;同年因主演《小女伶》而嶄露頭角。1933年後在藝華影業公司主演《中國海的怒潮》、《逃亡》、《化身姑娘》等影片。1942年後在中聯、華影等影片公司,主演《少奶奶的扇子》、《家》等影片,並在《紅樓夢》中反串賈寶玉。1946年赴香港,先後在大中華、永華、良友等影片公司主演《慾望》、《國魂》、《蒙難夫人》等影片。 1948年因病息影,協助丈夫王引獨立製片。

薛寶釵:玉丹鳳

玉丹鳳原名王玉鳳,在上海愛國中學讀書時,就非常喜歡觀看周璇、袁美雲等名星的影片。有一次,她為好奇心所驅使,跟人到合眾影片公司去看拍電影,不料被導演朱石麟發現,從而踏進了電影界。她演《紅樓夢》時,年僅17歲,與薛寶釵年紀相仿。她在影壇上已初露頭角,至此更是紅透了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