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芬蘭電影經典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芬蘭電影經典

發布時間: 2022-11-27 09:05:27

『壹』 芬蘭電影《無名戰士》,這個電影主題講的是什麼洛卡最後是活下來了

洛卡最後活著。

這是一部芬蘭的史詩級電影,喜歡戰爭片的朋友,強烈推薦、不容錯過,強烈推薦親自看看,除了剛才我說「洛卡最後活著」,來回答題主問題以外,以下不會劇透。

電影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二次蘇芬戰爭。背景是蘇聯在第一次蘇芬戰爭也就是冬季戰爭中,付出了20萬人的代價,才勉強擊敗全國動員起來才12萬軍隊的芬蘭。芬蘭趁著德國閃擊蘇聯,主動發起第二次戰爭,主要目的是拿回被佔領土。

雪夜伏擊

蘇芬戰爭結束後,芬蘭維持中立外交政策,盡量在東西方對立的冷戰中維持中立,再也不想捲入戰爭了。

『貳』 【電影排行榜】芬蘭的高分電影,你都看過了嗎 有沒有相關的影視百度網盤資源

相關影片有:莫扎特傳 海鷗食堂 重金屬_途 網路網盤資源高清免費下載在線觀看

  1. 莫扎特傳 鏈接: https://pan..com/s/1_HJZuvjFSk3xfiTsXTEwmA

    提取碼: 3rcd

  2. 海鷗食堂 鏈接: https://pan..com/s/16iFsNWI9GVRDnJFOwIPflA

    提取碼: aiad

  3. 重金屬_途 鏈接: https://pan..com/s/1-EV92I440TEY9XjjbtRuKA

    提取碼: kcm6

『叄』 芬蘭人如何看待與蘇聯人的戰爭:五部蘇芬戰爭及其續戰經典電影

芬蘭人如何看待與蘇聯人的戰爭:五部蘇芬戰爭及其續戰經典電影

@鐵山青士(笑獨行)[編評]

鐵山青士按:該文帖為編評者2009年8月以前觀賞蘇芬戰爭及其續戰經典電影之所得小結,其間最大的缺憾是未能納入堪稱《家園保衛戰》(Talvisota,芬蘭,1988-1989)姐妹篇的大片《無名戰士》(Tuntematon Sotilas,1955,根據同名小說改編,1985年、2017年兩度翻拍,芬蘭主旋律電影,故事背景為1941年夏芬蘭進攻蘇聯,奪回在冬季戰爭中被蘇聯奪走的領土),原因是編評者未能在2009年8月以前如願買到DVD影碟,從而錯過了觀賞的最佳時機,因此未能編纂解題。除此以外,該文帖所涉的五部經典電影倒是大致能夠支撐「芬蘭人如何看待與蘇聯人的戰爭」這一主題的。

1.《家園保衛戰》(Talvisota, or The Winter War, or Vinterkriget, or Guerre D'hiver,冬季戰爭、保衛家園、蘇芬戰爭,芬蘭,1988-1989)

名氣不大但卻深受好評的二戰反戰題材戰爭電影永恆經典大片。芬蘭導演帕克·帕累克(Pekka Parikka)代表作。根據芬蘭作家同名小說改編。1939年至1940年的芬蘭東部邊境,蘇芬戰爭中芬軍機動軍步兵排一群年青人的戰爭經歷:缺乏訓練加裝備落後,在冰天雪地里展開以卵擊石的拚殺;飢寒交迫加血肉模糊,在硝煙未散中迎來榮辱參半的和平……以弱勝強,無人慷慨陳詞;寡不敵眾,只見黯然神傷。恃強凌弱者辱,以卵擊石者哀。短兵相接的陣地戰,不講戰術的沖鋒與反沖鋒,一場雙方實力懸殊但卻一時難分勝負的戰爭。影片風格低調紀實,基調悲涼沉痛,節奏由散步開始、以沖刺結束。戰爭場面相當逼真,死傷畫面有點血腥。塔尼里·馬科拉(Taneli Mäkelä)、維薩·威瑞柯(Vesa Vierikko)、蒂莫·托里卡(Timo Torikka)、海基·帕維萊寧(Heikki Paavilainen)、安提·萊維奧(Antti Raivio)、艾斯科·科維羅(Esko Kovero)、馬迪·索沙洛(Martti Suosalo)等主演。

笑獨行補註: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史載蘇芬戰爭(通稱冬季戰爭)發生於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結果為蘇軍在付出十數倍於芬軍的傷亡代價後迫使芬蘭割地求和,將10%的領土劃給蘇聯。關於蘇芬戰爭的起因,該影片借芬軍士兵之口簡單解釋說,「蘇聯人說為了保衛列寧格勒,需要芬蘭卡累利阿的一半和漢科半島。」關於蘇芬戰爭中蘇聯的領土收獲,據說曾有一位蘇軍將軍在戰後表示,「我們佔領的芬蘭土地剛夠掩埋我們戰士的屍體。」影片中蘇聯紅軍的裝束還是國內戰爭時期的。其間有一句戰場上芬蘭士兵的對白頗令人難以為懷——「我還有腿嗎?」「一條。」該影片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同為大片的《無名戰士》(Tuntematon Sotilas,1955,1985年、2017年兩度翻拍)堪稱姐妹篇,合為蘇芬戰爭及其續戰首要經典。該影片有片長不一的三個版本,即195分鍾的劇場版、125分鍾的美國版和265 min芬蘭五集電視版。在下所見為有兩條中文字幕的D9影碟,片長為189分鍾。IMDb該影片評分為8.2分。

【《家園保衛戰》DVD影碟封面與海報】

2.《激戰伏兵灣》(Rukajärven Tie, or Ambusb, or Vägen till Rukajärvi, or Embuscade,戰爭生死線,芬蘭,1999)

戰爭冒險題材經典。芬蘭導演奧利·薩瑞拉(Olli Saarela)代表作。根據芬蘭作家同名小說改編。1941年「蘇芬戰爭續戰」初期,芬蘭軍越過蘇芬邊境後,由智勇兼備的俊男上尉領銜的偵察排奉命率先前往蘇軍撤離地區建立防線的冒險行動:最初是有驚無險,隨後是零星交火,最後是激烈廝殺……其間穿插上尉與其作為戰時婦女援助組織成員的中等美女未婚妻之間充滿激情的愛欲和九死一生的遭遇。二戰中芬蘭人報復甦聯人、說不清是否正義的戰爭之局部。情節生動,引人入勝,表現出色,精彩紛呈。彼得·弗蘭曾(Peter Franzén)、埃瑞娜·比約克倫(Irina Björklund)領銜主演。芬蘭國家電影獎(Jussi Award)七項大獎。

笑獨行補註:影片中芬蘭軍偵察排的交通工具為腳踏車。該影片IMDb評分為6.8分。

【《激戰伏兵灣》DVD影碟封面與海報】

3.《塔里-伊漢塔拉1944》(Tali-Ihantala 1944, or Tali-Ihantala 1944 - Slaget om Finland, or Mihin Vapaat Miehet Pystyvät, or Vad Fria Män Vörmå, or Tali-Ihantala - Slaget om Finland,血戰1944、持久戰,芬蘭,2007)

紀錄片風格的二戰戰爭電影經典。芬蘭導演阿克·林德曼(Åke Lindman)代表作。1944年諾曼底登陸後,蘇聯紅軍從卡累利阿地岬向芬軍發起總攻,「芬蘭的自由危在旦夕」,芬軍向西北方向且戰且退,到維普里(今俄羅斯維堡)一線重新設防,又在塔里-伊漢塔拉一帶與蘇軍對決,終在鏖戰兩個月有餘後全線遏制蘇軍攻勢……該影片即演繹芬軍將士在塔里-伊漢塔拉主戰場上決死抗擊蘇軍的全過程。芬蘭人視角中「蘇芬戰爭續戰」最後一役。戰以求和,哀兵必勝。純戰爭,男性化,冷靜低調,慘淡出色。只是場景都設在戰場上,人物都是芬軍將士,而且沒有故事,沒有女人,甚至也沒有主角,未免有點干澀。勞諾·阿霍寧(Rauno Ahonen)、米科馬庫斯·阿蒂埃寧(Mikkomarkus Ahtiainen)等主演。

笑獨行補註:「蘇芬戰爭續戰」又稱持續戰爭或第二次蘇芬戰爭,其最後一役爆發於1944年6月9日,結束於8月13日,結果為芬軍防禦全線取勝,蘇軍在付出慘重代價(人員傷亡三倍於芬軍、戰車損失20倍於芬軍、戰機損失10倍於芬軍)後被迫同意休戰和談。戰役期間,德軍曾向芬軍提供反坦克武器,派出戰機參戰,並以一個突擊炮旅和一個步兵師增援芬軍。9月19日,芬蘭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簽訂停戰協定和臨時和約,隨即被迫向德國宣戰。森林中的戰爭總是讓人有目無全牛、莫名其妙之恨。影片中芬軍將士不卑不亢、不驕不躁的風格頗令人印象深刻。在下所見為有兩條中文字幕的D9影碟,片長為110分鍾。IMDb該影片片長記錄為117分鍾,評分偏低,僅為5.8分。

【《血戰1944》DVD影碟封面與海報】

4.《諾言》(Lupaus, or Löftet, or Promise,芬蘭,2005)

戰爭女性題材經典。芬蘭導演埃爾卡·凡尼(Ilkka Vanne)代表作。1939年至1944年的芬蘭,作為戰時婦女援助組織成員的三位姑娘令人心酸的戰爭人生,不同的際遇,相同的痛苦……全景式折射二戰中芬蘭的悲劇命運:作為霸道的蘇聯的敵人,為贏得自由與和平付出了慘重代價。其間,酷愛馬、有志於獸醫、美麗且神氣十足的第一女主人公尤其惹人愛憐。勞拉·伯恩(Laura Birn)、卡羅麗娜·凡尼(Karoliina Vanne)、漢娜·萊康德(Hanna Lekander)領銜主演。

笑獨行補註:史載1939年11至1940年3月的蘇芬戰爭(冬季戰爭)以芬蘭割讓領土告終,而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芬蘭又作為軸心國成員加入德國一方作戰(「蘇芬戰爭續戰」即第二次蘇芬戰爭爆發於1941年6月25日,結束於1944年8月13日,事實上可以說芬蘭一直都是在被迫應戰),於是就有了1944年9月的「戰敗」和波卡拉灣被蘇聯強租50年。這就是該影片故事的歷史背景。在下所見D5影碟封面將外文片名誤作Luupaus,中文網路上的該影片外文片名多以訛傳訛。該影片IMDb評分為6.3分。

【《諾言》DVD影碟封面與劇照】

5.《我的媽媽》(Äideistä Parhain, or Mother Of Mine, or Den Bästa av mödrar, or Moje Matki,我的母親、戰場上的小人球,芬蘭、瑞典,2005,2006-中國)

戰爭兒童題材經典。克勞斯·哈洛(Klaus Härö)代表作。根據芬蘭作家同名小說改編。1940年至1944年,在蘇芬冬季戰爭中失去父親的芬蘭小兒以難民身份被送往瑞典避難後的寄養經歷及其後遺症:與兩個母親之間的離合、感情、誤會造成了外人難以想像的心靈傷痛和人生遺憾。托比·馬亞涅米(Topi Majaniemi)、瑪麗亞·朗德奎斯特(Maria Lundqvist)、瑪麗亞娜·邁亞拉(Marjaana Maijala)等主演。開羅電影節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等三項大獎。

笑獨行補註: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作為戰時芬蘭兒童移民題材電影,該影片故事的歷史依據為二戰期間曾有七萬多名芬蘭兒童被送到中立鄰國瑞典躲避戰禍的事實(其中近1.5萬名戰後仍留在瑞典與養父母一起生活)。該影片IMDb評分為7.7分。

【《我的媽媽》DVD影碟封面與劇照】

(2008年6月編評,原題《芬蘭人如何看待自己與蘇聯人的戰爭——關於蘇芬戰爭及其續戰的五部芬蘭二戰經典電影解題》,2018年9月根據2009年3月和8月個人新編的兩個解題文帖——《<家園保衛戰>:蘇芬戰爭首要經典,以卵擊石PK恃強凌弱〔訂補版〕》和《<血戰1944>:戰以求和的「蘇芬戰爭續戰」最後一役》訂補重編)

【芬蘭人如何看待自己與蘇聯人的戰爭——關於蘇芬戰爭及其續戰的五部芬蘭二戰[經典電影解題]_樓主:笑獨行_天涯社區·影視評論2008-06-18 21:15】閱讀(3751)

該帖曾同時發表在網易論壇·娛樂論壇·我愛電影上並於2008-06-22 19:49:31被慕容天涯@-Ly8q 加為精華推薦到網易娛樂論壇首頁

《無名戰士》1955年版海報

《無名戰士》1985年版海報

《無名戰士》2017年版海報

『肆』 芬蘭電影《希望的另一面》觀後感

     《希望的另一面》是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又一部極具個人風格的電影。這位芬蘭電影大師將鏡頭聚焦在難民題材上,用兩條故事線講述了敘利亞難民偷渡到芬蘭後與當地人結識的故事。影片再續黑色幽默的喜劇方式,用極簡美學的電影語言帶領觀眾進入難民與芬蘭本地人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導演對個體的悲憫之心以及對芬蘭法律和當地政府的深沉反思與哀愁。在冷峻疏離的影像中,人文關懷不再僅是一句空洞乏力的口號,而是鄰里慷慨伸出的援手,是足以跨越國界和民族的情感力量。

底層難民:生存窘境與人文關懷

       種族和移民一直以來都是歐洲電影導演所關心的問題,很多電影以此為中心建構敘事,考里斯馬基在這部影片所呈現的也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社會問題和問題背後的社會矛盾。

        影片的開頭里從煤堆里爬出來的敘利亞難民哈立德,他的目光空洞而又呆滯,穿過黑夜中寂靜的港口,無人知曉也無人在乎他的存在。敘利亞還沒發生戰爭時,他有份體面的工作。當戰火燒到哈立德家鄉時,他和相依為命的妹妹不得不開始流亡的生活。在流亡的日子裡,兩人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在匈牙利邊境逃亡被邊防軍發現,一陣騷亂之後他和妹妹走丟了。哈立德跑遍了歐洲的好幾個國家尋找妹妹都沒有找到。之後他偶然上了一艘開往芬蘭的運煤船來到了芬蘭。哈立德忙著尋求芬蘭的庇護,以難民身份安定下來後再尋找自己的妹妹。而芬蘭本地人中有一部分對於難民是很不友好的,在哈立德完成移民審查後,獨自一人等公交車時遭到了芬蘭人的挑釁,三人對哈立德充滿惡意,對他進行嘲諷並准備毆打他。甚至在哈立德跑上公交車的時候,他們仍然把酒瓶扔向哈立德。而哈立德環視四周,所有人都在用冷漠的眼神看著他,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自己。在難民收容所播出的國際新聞中,敘利亞發生大規模的襲擊,當地的兒童醫院瞬間被夷為平地。但就算有這樣的新聞,芬蘭政府還是以不存在軍事襲擊為由,拒絕了哈立德的庇護申請。這一事實極其殘忍,隱喻了芬蘭假意歡迎難民卻不能給予難民保障的虛偽。就是在這種不安和緊張的日子裡,哈立德的心態慢慢地變了。在被當地人無休止的羞辱和政府無情的拒絕後,哈立德變得不再彬彬有禮,也不再注意自己的儀表。也許是他覺得或許自己做出怎樣的努力都不能逃離生存的窘境,他邋遢地出現在垃圾桶旁邊,當維克斯特倫要求他離開時,他張口就說是否要打架。哈立德的戾氣被這個世界完全地激發了出來,但他往往只能繼續在這個荒誕的世界裡卑微地生存下去。

       對哈立德來說家人的離世、無止的逃亡和生存的焦慮都是生活帶給他的不幸,可當他認識了熱心助人的伊拉克難民和維克斯特倫等人,他們讓他看到生活的希望。希望的另一面並非絕望,而是灰暗中隱約透出的希冀。面對流浪的哈立德,維克斯特倫先是讓他填飽肚子,接著為他提供一份餐廳的工作和倉庫的住處。餐廳檢查後大叔還自掏腰包找人幫他做了一個假證件,甚至哈立德與妹妹的重逢,也是大叔利用自己的人脈將妹妹安全地偷渡到芬蘭。而當哈立德被判決遣返後,收容所的工作人員拖住押送的警察,幫助哈立德逃走;走在芬蘭街上,哈立德被排外的新納粹組織欺凌,一群流浪漢站出來驅趕他們;餐館的其他夥伴也對他很好,默默地幫助他。哈立德慢慢融入芬蘭這個大群體中,他告訴伊拉克好友自己已經開始喜歡芬蘭這個地方了。在經濟蕭條的大環境下,盡管國家虛偽無情,但是個體卻是黑暗社會中的閃光點,給人以希望和溫暖。部分芬蘭人對難民的惡意與個體的溫情形成對照,考里斯馬基電影中的善與惡的雙重性由此表現出來。

       影片最後,哈立德還是逃不過新納粹分子的襲擊,而妹妹也和以前的哈立德一樣,試圖在警局尋求難民庇護。被捅傷的哈立德躺在樹下,前方並非一路坦盪,但的確也看到了希望在召喚。最終的結局到底如何,導演並沒有給我們答案,正如妹妹所說,每個人都只是想活在這人世間。種種設置背後,體現的是導演對善良大眾懷有的信心以及對政府人道冷漠的高度譴責,而真正能用善意擁抱每個人的時代,任重而道遠。

極簡美學:獨特音樂建構敘事

       獨樹一幟的音樂也是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電影的另一個特色。對於電影里一貫的木訥沉默的角色來說,音樂才是他們的內心獨白。音樂在考里斯馬基的電影中既成為一種表意手段,也承載著具體的表意內容,成為其電影美學中不可分割與極為獨特的部分。

       音樂可以用來解釋人物的內心,使鏡頭獲得足夠的情緒強度,觀眾能夠更好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影片開頭里一個敘利亞難民和一個芬蘭本地人在斑馬線上相遇,他們二人在同一個夜晚失去了家庭的庇護。此時伴隨著音樂「即將在這冰冷死寂的地下長眠」暗示兩人一起走進了無邊的孤寂和黑暗。而在當知道自己被判決遣返的那個夜晚,哈立德拿起樂器獨奏一曲,鏡頭掃向收容所里每一個難民的臉,他們處在失望與悲傷的情緒之中,每個人都在等待最終的結果,可能被庇護或者被遣返。這些難民來自不同的戰亂國家,但此刻大家的心境是一樣的。作為現實主義影片,這樣的代入感更強,觀眾和演員都處在對位的音樂情感之中。

       除了幫助烘托影片氛圍,音樂的直觀表意的敘事性在其電影中被運用得非常巧妙。影片中的音樂大多有跡可循,聲源就在畫面里,比如樂隊的現場演唱或者唱片機等,並在表現上具有足夠的時間持續性。如此強調音樂屬於情節內部而不是外部,強化了音樂在其電影中的敘事性意義。哈立德與伊拉克好友在酒吧望向遠方時,兩位芬蘭老人拿著吉他彈起當地民謠「男人在內心悄悄祈願,希望作物保收無恙」。作為男人,他們最樸素的願望就是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帶著壁爐的溫暖的家,人們可以通過勞作獲得糧食,養活一家老小。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願望,對難民來說卻遙不可及,他們難以立足,即使找到工作,也沒有足夠的錢把仍在戰火中的家人接過來。此外,維克斯特倫盤下生意慘淡的餐廳後,營業當天唱片機響起音樂「沒有翅膀的生靈,註定停留在灰冷的土地上」,鏡頭給予服務員與廚師的特寫,展現餐廳工作人員對蕭條生意的無奈,擔心自身工資無法按時發放,也為後面維克斯特倫數次更改餐廳的經營策略埋下了伏筆。

       音樂除了襯托主人公的心情,渲染氣氛外,還有一種特殊的作用—反諷。當哈立德結束移民局的審問,獨自在酒吧喝酒時,鏡頭將他與門口吹口琴的老漢並置在一起。雖然此時故事情節悲傷憂郁,哈立德不知他該何去何從,但音樂卻很滑稽搞笑,如歌詞「我們徹夜歡愉,黎明已消失不見」。導演在這里沒有設置一句對白,音樂效果因為對白的缺乏反而更強烈,這種轉換方式在哈立德悲劇性命運的敘述中製造出了喜劇因素,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這一情節的沉重性,觀眾不由自主地傾注了更多的同情和哀嘆。

結語

       希望的另一面,是不為人知的心酸和渺小。兩位主人公都承受著制度或命運的摧殘,可是他們都不願放棄,而是向命運掙扎,向明天迸發。導演考里斯馬基運用極簡的電影元素把看似冷酷無情的現實包裹在希望的烏托邦中,間接隱喻出看似平靜的芬蘭社會背後的社會問題,展現出導演對於底層難民人生的同情與憐憫。考里斯馬基在電影中不斷探尋著人的主題,寄希望於正義與善良的回歸,給出了對人性價值的人文關懷與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研究價值。

『伍』 芬蘭電影的介紹

芬蘭電影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期間,芬蘭於1904年開始拍攝新聞片。1906年阿波羅電影製片公司成立後開始生產短紀錄片。1907年導演T.普羅與瑞典導演合作拍成第一部短故事片《釀私酒的人》。1913年,普羅獨立完成了第一部長故事片《瑟爾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1919年他與E.卡魯共同創辦了蘇奧米影片公司。1993年《City Unplugged》(不插電的城市)又叫(漆黑塔林)由芬蘭著名導演伊卡Ilkka Järvi-Laturi拍攝,曾在國際電影節上多方獲獎, 在《倫敦時報》及NY POST(紐約郵報)的評選中,名列史上最佳犯罪題材影片之第二,僅隨《沉默的羔羊》之後。

『陸』 芬蘭喜劇, 你看過多少 有沒有相關的影視百度網盤資源

相關影片有:[鋼鐵蒼穹 1~2][動作/科幻][芬蘭/德國] [希望的另一面][2017][劇情 / 喜劇][芬蘭 / 德國] 海鷗食堂 網路網盤資源高清免費下載在線觀看

  1. [鋼鐵蒼穹 1~2][動作/科幻][芬蘭/德國] 鏈接: https://pan..com/s/1T7rDGyT5dF2IAnQZNf6Hsg

    提取碼: s4d8

  2. [希望的另一面][2017][劇情 / 喜劇][芬蘭 / 德國] 鏈接: https://pan..com/s/11tSG9DQHy8VNSEBh3ZPDAQ

    提取碼: eqxa

  3. 海鷗食堂 鏈接: https://pan..com/s/1Q05qFmJhXdkT20RgdA4lag

    提取碼: 1a1m

『柒』 跪求芬蘭二戰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芬蘭二戰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助產士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cc3FKtufb8Vjqs7HJam9kQ 提取碼:0f5i
劇名:鋼鐵蒼穹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b4EilW2o3qdgniSulmWxAw 提取碼:3ee4
劇名:無名戰士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x-lEUgv223ZXvlZHpho0qA 提取碼:fqra
劇名:諾言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BtzcFreSfHEbEJ1YS_hnYA 提取碼:vdqj


『捌』 盤點芬蘭二戰電影推薦,【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芬蘭二戰電影推薦,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助產士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0f5i
劇名:鋼鐵蒼穹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3ee4
劇名:無名戰士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fqra
劇名:諾言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vdqj

『玖』 好看的芬蘭小眾電影

1.《步履不停》 豆瓣評分:8.8

小眾的文藝電影推薦十部

《步履不停》是由是枝裕和執導,阿部寬、夏川結衣、樹木希林、原田芳雄、江原由希子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橫山家的次子良多回到久別的老家,一家人因大哥純平的忌日團聚在一起的故事。影片於2008年6月28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折射出家庭成員們各自一生的脈絡。三個互相獨立的家庭在是枝裕和冷靜的鏡頭下被拆解成三種不同的人生觀感。細枝末節中,東方人特有的家庭倫理和道德觀念不經意間緩緩道來。該片沒有竭嘶底里的人物,沒有痛心疾首的道理,只是用安靜細膩的鏡頭,淡淡地講敘著,滲透著一股欲說還休的憂傷感。

2.《東京物語》豆瓣評分:9.2

小眾的文藝電影推薦十部

《東京物語》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執導,笠智眾、原節子等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描述的是住在海濱小城尾道的七十歲老夫妻離開故鄉去探望他們住在東京的子女,在品嘗了各自成家的兒女們冷淡的招待後,老夫婦決定回歸老家,結果年邁的老伴得病,死在了旅程的終點的故事。

影片所表現的故事無疑是令人感動的,但經過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的編排,卻並不煽情賣弄,也不刻意賺人眼淚,相反一切都自然舒服,令人在不經意間黯然淚下。《東京物語》被普遍認為是小津安二郎漫長職業生涯中所拍攝的最為優秀的電影,同時也是那些經典藝術電影中的翹楚。影片透過一個家庭的生活,向我們描繪了在一個傳統和價值觀已然喪失的變革社會中的寧靜而又懷舊的生活圖景。《東京物語》是一個電影大師在其事業巔峰時期為世界電影奉獻出的經典之作。

3.《托斯卡納艷陽下》豆瓣評分:8.1

小眾的文藝電影推薦十部

《托斯卡納艷陽下》是由奧黛麗·威爾斯執導,戴安·萊恩、雷歐·波瓦、吳珊卓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女主人公在好友帕蒂的安排下來到了義大利小城托斯卡尼,決定重新拾筆進行創作,並獲得許多真摯的友誼的故事。

《托斯卡納艷陽下》整個更像是一幅出自世界著名大師手筆的美麗油畫,或是用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三維動畫,美得讓人心顫,美得讓人恍如隔世,甚至有點不真實感,但正是這種不真實感美得沁人心脾,充滿了濃郁的異域風情、他鄉情調以及濃烈的義大利人文氣息。第一眼看到影片的人都會被深深吸引,整部影片顯的細膩和溫馨,像極了向日葵的顏色。在欣賞鄉村風光的詩情畫意的同時,導演還用了不少筆墨展示義大利的美食,讓人不忍移動視線。

4.《海街日

『拾』 好看的芬蘭電影 要芬蘭的

芬蘭電影啊?芬蘭著名的電影都是很富有哲理的,如果你不喜歡文學性哲理性比較強的電影風格的話,我估計你會覺得芬蘭電影不好看。我最近看過《黑冰》又名《冰火情敵》講的是一個被婚姻背叛的女人如何復仇的故事,情節挺有張力的,但因為是悲劇所以看完內心有點壓抑。網上可以下載得到漢語字幕和英文字幕的。
另外一本《聖誕傳奇》,比較不錯,主演都比較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