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想找京味電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
《十七歲的單車》
《夕照街》
《二子開店》
《珍珍的發屋》
《北京你早》
《本命年》
《頑主》
電視劇
《永遠有多遠》
② 求香港電影,煮豬骨粥的母親,殘疾的父親,有點智障的兒子,最終是智障的兒子開店賣豬骨粥
情迷豬骨煲
黎耀祥 蘇志威
阿龍的故事
譚耀文、李湘
③ 請推薦一些關於父子的電影,越多越好,謝謝
《冤家父子》
喪妻的男人馬林生(馮小剛飾)是一個有點裝腔作勢但又富於幻想的人,他在單位是先進工作者,在家裡卻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與其一手拉扯大的兒子馬車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這個機關里混日子的小職員在對待兒子的時候,時而濫施暴力,時而搖尾乞憐,有時又滿腔熱情地和兒子稱兄道弟,但馬車非但不領情,反而處處看父親眼色行事,繼而做事忘乎所以。馬林生感到失落,寂寞,悲憤……父子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兒子為馬林生介紹同學鐵軍的媽媽齊懷遠(徐帆飾),馬林生對齊懷遠的相貌氣質很不滿意,他感受到女方的放盪和欺負。而更使他無法容忍的是,他發現兒子給他介紹對象並非出於對他的關心,而是為了擺脫他,想過自由自在的獨立生活。……
《千里走單騎》:張藝謀聯手高倉健回歸真實
影片講述的是上世紀20年代一對日本父子和一名中國姑娘的故事,片中的兒子從事戲曲研究,不幸患上絕症。父親為了實現兒子的夙願,帶他到中國學戲,日本小夥同一名中國姑娘相遇,兩人逃脫黑幫追殺終成眷屬。
④ 陳佩斯天生我才必有用系列電影有那些
《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電影,包括《父與子》、《二子開店》、《傻冒經理》、《父子老爺車》、《爺兒倆開歌廳》。
相關介紹:
1.《父與子》:
影片講述了老奎督促二子復習功課准備考大學,偏偏二子不想讀書經常偷偷與女朋友約會的故事。
2.《二子開店》:
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講述了待業青年二子和朋友們自謀職業,開辦個體旅店的故事
3.《傻冒經理》:
主要講述了「比家美」客店經理二子由於辦事認真,不願為住店客人開假發票,致使客店在競爭中生意清淡。困境之中,里委幹部又頻頻上門徵收各種費用的故事
4.《父子老爺車》:
正直善良的老奎和憨厚誠實的二子父子倆開店不成,只得關門。老奎不甘失敗,花了二千多塊錢買了一輛四十年代的「老賓士」,決心從頭干起。但是由於車子太老,父子倆遲遲拿不到營運照。
正當父子倆犯愁時遇到了任總經理,此人是某特區娛樂城的總經理,恰好到北京出差,相中了父子倆的車,想以此車招攬遊客,便力勸父子倆南下特區為游樂城工作。
5.《爺兒倆開歌廳》:
由於歌廳越開越多,生意清淡。老奎要跟「大款」搞聯營,二子偷聽他們的談判,誤認父親出賣自己。一怒之下,二子去歌廳大鬧,老奎教訓兒子。二子大發脾氣,舉起凳子狠狠向電視屏幕砸去。
歌廳砸了,家產完了。歌廳被「大款」以低價買去。林小依成為歌廳的經理。她坐著大款的車來找二子,二子知道自己又辦了件傻事,還說什麼,一切都晚了。
⑤ 求一部國產的喜劇片老電影
《二子開店》
導演: 王秉林
編劇: 王秉林
主演: 陳強 / 陳佩斯 / 黃玲 / 金萍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7
又名: Erzi kai dian
二子開店的劇情簡介 · · · · · ·
青年二子(陳佩斯 飾)待業在家,整天無所事事。哥們麻桿聞得居委會有意讓他們幾個待業青年合夥承包一家小客店,趕來和二子商量。二子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和麻桿開始「招兵買馬」,他們找來了失業在家的女生英子(張金玲 飾)、父母都不在了的大虎和不堪忍受繼父虐待的小豆(李楠 飾)。在二子父母的資金和多方面支持下,這群年輕人終於領會了營業執照,將小客店包了下來。然而,開店後困難接踵而至,這群年輕人最後能否獲得成功? 已贊同1| 評論
⑥ 二子開店的影片評價
簡單的智慧
有機會坐公交車在下午六點從城裡穿過的話,你會看到穿著大褲衩赤膊的漢子在路邊傻站。一陣吵架聲起,從胡同里必然無中生有地冒出不少穿著寬大衣服剛洗完頭的婦女,奔走,然後觀望。同樣赤膊或穿寬大衣服的老頭老太太,搖著頭或是搖著扇子,若有所思,天曉得,其實他們什麼都沒想。
這樣的市井坊間,容易給人聰明圓滑的印象。其實真的未必。
「二子」就是通行於此的一個灰色詞語,含義豐富,但根本上不脫「愣頭青」或者「傻子」的意思。其實被稱呼為「二子」的未必傻,稱呼別人為「二子」的卻往往真的不得志。陳佩斯以《二子開店》為代表的一批「二子」電影,就是用這種自嘲的態度,來展現一個體驗者的智慧的。
不管什麼時候,看《二子開店》總能把人帶到80年代那陽光燦爛的記憶中去。簡單愛,簡單樂,簡單悶。一幕大戲,講的就是一個待業青年開小旅館的事,再加上點插科打諢陰差陽錯的套路,主人公感情生活的波瀾,就成了。
《二子開店》之前,電影銀幕已經經歷了一個相當自覺的復甦和再造過程。不管摻雜了多少傷痕與反思,大家重又得到機會認認真真講故事,只是太聰明而又太沉重。
人這種復雜的動物,卻往往喜歡看別人的錯誤,表現自己的聰明,太認真了反倒不討好。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二子」,這是陳佩斯的智慧。
留洋回來的英達,在幹事業的過程中,學會了低調。而「二子」陳佩斯卻是從無可奈何開始了自己的低調。念到小學,插過隊,回城從匪兵乙演起。很多人在考慮如何劍走偏鋒的時候,陳佩斯他爹還在為這沒啥手藝和學問的兒子的生計發愁。多年後,這個孩子除了認死理地跟人打版權官司之外,就沒什麼自鳴得意的架子和手段,承包了個荒山頭,也就真的住了進去。所以在《二子開店》里就有了這么個待業青年,還有一幫沒出息的愣頭青哥們兒,連想做坑蒙拐騙的事兒,都時時透著一股小家子氣,反正小毛病不斷,大惡不敢。一群「二子」。
這出戲里最充滿自嘲「二子」精神的,有兩條線索,也是兩個暗喻。一個是二子開店,一個是二子戀愛。二子開店,充滿了80年代特有的熱誠與直白。開一個小旅舍,從上到下,從里到外,所有的困難,在這里,最後都只是一個態度問題。雖然需要老爺子的錢和面子,可一幫待業青年只要端正了態度,世界就是他們的。那個時候稱呼大學生為天之驕子,可第一批春風得意的,卻真的就是這樣一群「二子」。到如今,在一句「態度決定一切」口號的背後,先富起來的「二子」們反倒開始努力充電,讓自己復雜復雜再復雜了。
二子的戀愛,就開始讓人笑出眼淚來了。二子愛上的,是個美女,還有為人不齒的第三者經驗。銀幕上的比喻,搬到現實中來,真的讓人傷神,也無可奈何地告訴活著的一群人,沒有十全十美。偏偏是這一點的所得,在故事裡,卻又得在二子和麻稈兒兩個半斤八兩的窮漢之間引發爭奪。感情本來就是奢侈的事情,還這么殘酷地要「二子」們去面對。至此,再回頭去看美女追二子時候,在公園里的那一段曖昧的對白,就真覺得,簡單真好。
《二子開店》結尾留了一個略帶傷感的開放結尾,「二子」系列的其他影片大多也選擇了這個套路,這是還沒有習慣撒潑打諢鬧劇的觀眾所熟悉的,談不上什麼教條。可是笑聲中的眼淚卻在故事進行的過程中已經留在了我們的心裡。這是一切簡單愛、簡單悶又簡單討我們喜歡的「二子」們的悲劇。也是甘當傻子的陳佩斯的智慧之處。
⑦ 陳佩斯哪個電影里躲在水缸里的
《太後吉祥》是1995年上映的一部喜劇片,由金韜導演,楊曉雄編劇,陳佩斯、宮筱軒、斯琴高娃、陳強等主演。主要講述了清末,慈禧染怪病,不治,怒斥太醫,一批批太醫被斬首,一個江湖郎中湯元元因飢腸轆轆便不顧死活鑽進席棚大吃大喝,劊子手以為他是應斬的太醫,待他吃畢,不由分說抓到斬台上,監斬官洪祿打著嗝讓他喊「太後吉祥」......三天後太後死於小產, 九個月後,湯元元和雙喜生了一對雙胞胎。
清末,慈禧染怪病,不治,怒斥太醫,一批批太醫被斬首。江湖郎中湯元元因飢不顧死活鑽進席棚大吃,劊子手誤為他也是應斬太醫,待吃畢,將其按在斬台,監斬官洪祿,湯元元忙說吃蘿卜就熱茶能治打嗝。屠刀正要砍下,飛馬傳令了慈禧「刀下留人,押回治病。」的口諭。太後見湯元元醫治好了洪祿打嗝,便讓洪祿帶她到京郊農家院,湯元元不知來人是誰,堅持要面診。診畢,恭賀有喜。太後令其打胎,湯卻給保胎。後,太後不再難受卻心急如焚。軍機大臣五王爺正欲除掉洪祿,借探望太後為名,看太後究竟為何病。湯元元用無字方掩蓋了太後實情。太後賜湯元元為官及豪宅一處。 湯元元不給打胎,對前來取打胎葯的宮女雙喜說:幾年前,自己未婚妻懷孕,他給打胎,結果妻、子全亡,發誓不再打胎.雙喜、湯元元互生愛意。後,湯元元讓太後喝下打胎葯,並囑許多繁瑣儀式拖延時間,他與雙喜溜出城去。三日後太後死於小產。 九個月後,湯和雙喜生下雙胞胎。
⑧ 二子開店小豆扮演者
電影《二子開店》中小豆扮演者是李楠。
1、角色簡介:
小豆
演員:李楠
電影《二子開店》中的角色。
兒子所開「比家美」客店的員工,不堪忍受繼父虐待的小豆加入了二子的小店,跟二子一起打拚奮斗,見證了客店的興衰。
2、演員簡介:
李楠,是中國內地實力派演員,1965年1月6日出生於河北省,成長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系。2012年12月7日,一條微博將他重新帶到了觀眾的視線中,天生「娃娃臉」的他被稱為「逆生長」的典範。首次進入電視劇領域的是《87版紅樓夢》,被導演選中扮演賈寶玉的書童茗煙。代表作有電視劇《康熙王朝》、《還珠格格》第一部、《新聊齋志異》等。早期參演的電影有《二子開店》、《傻冒經理》、《那年的冬天》等。他優秀的演技獲得了觀眾的一致認可,走紅後被網友稱為「逆生長大叔」 。
2016年友情出演青春勵志諜戰劇《解密》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紅星照耀中國》。
3、電影簡介:
《二子開店》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二集,王秉林導演,陳強、陳佩斯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
⑨ 陳佩斯式喜劇電影你了解過嗎
提起小品,很多人都懷念陳佩斯和朱時茂小品的高光時刻,可以說,也正是陳佩斯和朱時茂,才讓小品這個節目種類誕生在春晚的舞台上。
陳佩斯第一次上春晚是1984年,也是第二屆春晚,當時和朱時茂一起表演《吃面條》。劇情很簡單,就是一個導演讓一個演員來演吃面條這場戲,是一個純粹的滑稽搞笑小品。
第一次上之前,導演問陳佩斯:你們這節目叫什麼啊?
陳佩斯不假思索地說:那就叫小品吧。
從此,春晚的舞台就第一次有了「小品」這個節目。也正是從《吃面條》開始,陳佩斯和朱時茂走上了中國小品的封神之路。
一共11次春晚,11個小品可以說個個經典,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小品的巔峰。
1984年《吃面條》
1985年《拍電影》
1986年《賣羊肉串》
1988年《狗娃與黑妞》
1989年《胡椒面》
1990年《主角與配角》
1991年《警察與小偷》
1992年《姐夫與小舅子》
1994年《大變活人》
1997年《宇宙體操選拔賽》
1998年《王爺與郵差》
陳佩斯的小品究竟有什麼魔力呢?
01、豐富的肢體動作+金句頻出。
陳佩斯的小品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的小品並不主要依賴對話來表現人物,他更多的是靠豐富的肢體動作,然後再配上畫龍點睛般的金句,往往一亮相一出口,這個人物就「活」了。
比如就拿《吃面條》來說,桶是空的,碗是空的,演可能很多人都會演,但能演到極致的人卻很少。比如有一處細節是,因為吃了太多碗,實在吃不動了,最後有一個用筷子擠壓碗邊把面條「掐」斷的動作,非常傳神,再配上他的豐富而細膩的肢體語言,把一個一心想成名,但卻連兩句台詞都說不好,卻又很努力的小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
以至於後來有人說,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一聽到有人說「你著什麼急!」就會脫口而出下半句「你等我一會兒!」然後眼前浮現的就是那個陳小二呼嚕呼嚕吃面條的情景,本來是空桶空碗,卻真的把人看得吃飽了。
再比如《胡椒面》幾乎是沒有語言的,依靠幾個眼神,幾個動作,就把兩個人吃餛飩搶胡椒面的情景表現得惟妙惟肖。這個水準幾乎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再比如最受大家歡迎的《主角和配角》,更是被封為小品經典之最。
一句「隊長,別開槍!是我,是我呀!」
然後往旁邊這么一立,這個天生當配角卻又不甘心想當主角的活靈活現的小人物就立住了。
⑩ 請大家推薦幾部喜劇電影,必須是中文的。
先祝你爸爸能早日康復吧 除了喜劇電影還可以找些相聲小品的段子呀 特別是你爸爸喜歡的明星的 我爺爺病的時候 我爸爸媽媽就找了很多給他放 老人看了可樂了
比較有名的一些國產喜劇:
《瘋狂的石頭》
《三毛從軍記》(應該是你爸爸那個年代的片子了 「三毛流浪記」到「三毛從軍記」,「三毛」這個苦孩子的形象更形象也更豐富了,讓人在輕松、捧腹中記住了樂觀、善良、機敏、幽默、意志堅強的「三毛精神」。)
《甲方乙方》:馮氏經典喜劇 於戲劇里展現百味人生
《有話好好說》
《二子開店》: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喜劇片,由導演王秉林、陳強、陳佩斯父子倆共同創作的「父與子」系列喜劇電影之一,開創了平民喜劇的先河。非常貼近老百姓生活。
《功夫》
《家有喜事》
《瞧這一家子》:也是陳佩斯和他爸爸演的
潘長江的《絕境逢生》
《買買提外傳》
《想入非非》
《滿意不滿意》
《今天我休息》
另外:
)、《傻昌經理》(1988)、《父子老爺車》(1990)、《爺倆開歌廳》(1991)、《臨時爸爸》(1992)、《賺它一千萬》(1992)、《編外丈夫》(1993)、《孝子賢孫侍候著》(1993)、《太後吉祥》(1995)、《好漢三條半》(1998)
阿滿的喜劇 小鎮大款》:《多一點天真》(1999)、《夫唱妻和》(1996)、《女人萬歲》(1994)、《財迷心竅》(1993)、《香港少爺》(1993)、《新娘》(1993)、《人非草木》(1992)、《提心吊膽》(1992)、《望父成龍》(1992)、《多管閑事》(1991)、《多此一女》(1990)、《面目全非》(1990)、《想入非非》(1990)、《大驚小怪》(1989)、《男女有別》(1988)、《笑出來的眼淚》(1988)、《哭笑不得》(1987)、《溫柔的眼鏡》(1987)、《小大老傳》(1987)、《多情的帽子》(1986)、《風流局長》(1985)、《丈夫的秘密》(1985)、《愁眉笑臉》(1984)、《五號機要員》(1984)、《女大當婚》(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