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這電影的名字叫什麼
是電影雨果,英文名叫Hugo,我看過,挺好看的。又名: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港) / 雨果的冒險(台) / 雨果的秘密 / 雨果·卡布里特的發明 / 造夢的雨果 / 發明男孩雨果 / 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
② 有一個愛情電影 男女互換角色 男主角在裡面叫雨果
法國電影《床的另一邊》,女主角是鼎鼎大名的蘇菲·瑪索。電影中蘇菲·瑪索飾演一名叫阿麗亞娜的中年主婦,日復一日面對一些日常瑣事,比如早上送兩個小孩上學,然後去乾洗店取洗好的衣服,隨後趕去經營和好朋友一塊開的珠寶店,下午抽空回家處理房子的裝修問題,晚上哄兩個孩子睡覺後,安靜地等待丹尼·伯恩飾演的丈夫雨果回家。可是兩人一見面雨果便抱怨家裡一團糟像垃圾場一樣,於是阿麗亞娜二話不說朝雨果揮拳,結束了這瘋狂的一天。 電影以快速剪輯和幽默旁白的敘述方式,白描出阿麗亞娜和雨果步入中年婚姻危機的那種狀態。阿麗亞娜覺得自己家庭主婦似的生活失去了意義,而雨果則覺得自己起早貪黑在外面辛苦工作不易。一天,雨果帶女兒看完牙醫之後急著趕回公司,不慎將女兒丟在馬路邊上。兩人的矛盾終於激化攤牌的時候到了,阿麗亞娜再也無法忍受,卻又想挽救這段婚姻。於是提出兩人互換角色,請一名叫做莫里斯·甘地的傳遞員作為見證人。雨果無可奈何,答應了阿麗亞娜互換夫妻角色的要求,第一天他們從變換雙人床上睡覺的位置開始。接下來劇情朝著這個有點荒唐的方向進行,一發不可收拾。阿麗亞娜經過最初的驚惶失措之後開始漸漸適應新的角色,在丈夫雨果的公司幹得風生水起,並且提出了一個新的銷售概念,和自己的勁敵進行競爭。此舉得到公司很多人的贊賞,可以說阿麗亞娜扮演的新角色是成功的。雨果同樣經歷了最初的艱難,他開始送兩個孩子上學,到處推銷珠寶首飾,學著做飯菜燙衣服,在日復一日的瑣碎雜事中理解了阿麗亞娜的苦處。最終,阿麗亞娜發現在繁忙的工作中自己最牽掛的還是兩個小孩,天生的母性讓自己難以割捨和小孩一起相處的時光。加上阿麗亞娜提出新的銷售概念模型存在疑似商業盜竊的問題,雨果被帶到警察局問話。結果阿麗亞娜大鬧警察局,通過警車呼叫系統發表了一通深情的告白,果真是患難見真情。當然,影片又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事實證明商業盜竊只是誣陷,阿麗亞娜和雨果重歸於好,通過角色互換而理解了對方。原本一個沉重普遍的婚姻問題在編劇和導演的共同努力下,以幽默輕松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一對中年夫婦如何通過各自的努力挽救了自己的婚姻。
③ 求一部80後外國動畫片,講的好像是兩個很笨的盜賊的事情,其中一個名字好像是雨果
維克多和雨果
維克多和雨果,又名笨蛋罪犯,由Cosgrove Hall和ITV電視台在1991年至1992年製作的動畫片。故事圍繞著兩個裝模做樣,又有點傻忽忽的法國小偷為主線劇情。盡管兩個主角的名字取自於法國大文豪,但兩兄弟看上去一點也沒有聰明的細胞。 故事主劇情通常都是兩人受雇於某個大公司,而去偷竊一樣珍貴物品,或者文件。維克多常常會制定一個自認為很高明的計劃,萬無一失地去偷取物品,並且雨果會加以修正。但故事的最後,總是以兩人鋃鐺入獄為結尾。 主要人物: 維克多:高個子,以2人中的領導自居,通常策劃整個計劃。維克多的性格比較突出,經常擺弄著自己的指甲,並且長有夠誇張的鬍子,戴頂淺頂軟呢帽,顯得自己老於世故。 雨果:小個子,總是戴著個貝雷帽,並看上去就像個竊賊(經常用兩只手捂著臉說話)。說話時的樣子總是很必恭必敬,老是說「我的維克多.....」。雨果總是扮演這部動畫片里的主要笑料,他的性格和維克多呈強烈的反差。
④ 美國電影雨果是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嗎
電影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的巴黎,在父親死後,12歲的孤兒雨果被交給他的叔叔照顧,他的工作是維護火車站的27座時鍾工作正常。雨果住在火車站的高牆內,在熙攘的人群中穿梭,藏身於大鍾後方,冷眼觀察來往過客,藏著滿腦子秘密。他那死去的父親給他留下的唯一遺產,就是一個壞掉的機器人,要修好它,雨果必須找到一把心形的鑰匙,他相信這是父親給他留下的信息。
雨果在火車站里偷取零件時,被火車站的玩具店老闆喬治抓了個正著,因此結識了喬治的教女伊莎貝拉。出人意料的是,伊莎貝拉剛好有一把心形鑰匙,靠著這把鑰匙,雨果發現了機器人中藏著的秘密,更讓他驚訝的是,原來玩具店老闆就是當時已被人遺忘的電影先驅喬治·梅里埃,他的電影曾讓雨果和他的父親深深痴迷。
與大文豪木有關系。
⑤ 求一部叫《雨果》電影的下載鏈接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提取碼:i42m
《雨果》是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約翰·羅根擔任編劇,阿沙·巴特菲爾德、科洛·莫瑞茲、本·金斯利、裘德·洛、艾米莉·莫迪默等聯袂主演的奇幻劇情片,於2012年5月31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12歲的雨果·卡布里特在遇到了一位窮苦的玩具推銷員以及他的教女伊莎貝爾之後,進入了一個無比奇特的世界,並有幸認識了魔術大師兼科幻電影製作的始祖喬治·梅里愛的有趣故事。
⑥ 電影雨果簡介
雨果電影講述12歲的雨果·卡布里特在遇到了一位窮苦的玩具推銷員以及他的教女伊莎貝爾之後,進入了一個無比奇特的世界,並有幸認識了魔術大師兼科幻電影製作的始祖喬治·梅里愛的有趣故事。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電影雨果簡介,供大家參閱!
電影雨果基本信息
電影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約翰·羅根擔任編劇。阿沙·巴特菲爾德、科洛·莫瑞茲、本·金斯利、裘德·洛、艾米莉·莫迪默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12年5月31日在中國上映。
電影講述12歲的雨果·卡布里特在遇到了一位窮苦的玩具推銷員以及他的教女伊莎貝爾之後,進入了一個無比奇特的世界,並有幸認識了魔術大師兼科幻電影製作的始祖喬治·梅里愛的有趣故事。
該片被影評人形容為是馬丁·斯科塞斯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榮獲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11項提名,並最終奪得5個獎項。
電影雨果劇情簡介
電影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的巴黎,在父親死後,12歲的孤兒雨果(阿沙·巴特菲爾德飾)被交給他的叔叔照顧,他的工作是維護火車站的27座時鍾工作正常。雨果住在火車站的高牆內,在熙攘的人群中穿梭,藏身於大鍾後方,冷眼觀察來往過客,藏著滿腦子秘密。他那死去的父親給他留下的唯一遺產,就是一個壞掉的機器人,要修好它,雨果必須找到一把心形的鑰匙,他相信這是父親給他留下的信息。
雨果在火車站里偷取零件時,被火車站的玩具店老闆喬治(本·金斯利飾)抓了個正著,因此結識了喬治的教女伊莎貝拉(科洛·莫瑞茲飾)出人意料的是,伊莎貝拉剛好有一把心形鑰匙,靠著這把鑰匙,雨果發現了機器人中藏著的秘密,更讓他驚訝的是,原來玩具店老闆就是當時已被人遺忘的電影先驅喬治·梅里愛,他的電影曾讓雨果和他的父親深深痴迷。
電影雨果幕後花絮
該片是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首部3D影片。
該片根據布萊恩·瑟茲尼克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原著曾於2007年曾獲得鵝毛筆大獎,並一度在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名列前茅,甚至被視作《哈利波特》之後最好的兒童作品。
影片參加了2011年的紐約電影節,當時影片還沒有製作完成,是以半成品的身份來參展的。這是該電影節歷史上的第二部半成品,第一部是1991年的《美女與野獸》。
這是馬丁·斯科塞斯自2004年來第一部不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故事片。
這是馬丁·斯科塞斯自1994年以來拍攝的第一部PG級別電影。
電影雨果幕後製作
創作原著
《雨果》是改編於作家布萊恩·瑟茲尼克的《雨果·卡布里特》。《雨果·卡布里特》是一部以兒童為主角的非兒童讀物,但充滿了玄妙和魔幻色彩。此書曾獲得過2007年的鵝毛筆大獎,之後便成為了熱門讀物。
創作背景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每天晚上都要給自己的11歲女兒說一個睡前故事。在連續幾年的閱讀兒童讀物之後,斯科塞斯漸漸產生了製作一部以兒童為主角的影片的念頭。馬丁·斯科塞斯便從自己閱讀的那些兒童讀物里找了一本最適合改編上銀幕的,這就是《雨果·卡布里特》。這本書給導演斯科塞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且書中整個故事具有很強的電影性。最重要的是故事中出現了梅里愛和電影的鼻祖《月球旅行記》,整本書像是童話,但又與現實有很強烈的聯系。
3D製作
為了更好的詮釋影片中老巴黎的調調和質感,以及在影片中展示了其他的多種關聯:兩個小孩之間的關聯,他和父輩之間的關聯、和梅里愛之間的關聯、和電影本身的關聯,機器與發明與人們之間的關聯,使這些在電影中展示出真實感。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覺得3D是一種最好的表達手段。
英倫班底
在主要演員陣容中,除了科洛·莫瑞茲來自美國外,小演員阿沙·巴特菲爾德、克里斯托弗·李、薩莎·拜倫·科恩、雷·溫斯頓、艾米莉·莫迪默和本·金斯利等演員均都來自英倫半島。匯集如此之多的英國傑出演員,在電影中的表現非常出色,給電影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細節與質感。
電影雨果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雨果》的畫面精緻考究,影片的設計師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華麗而溫暖的“雨果世界”。從服裝設計、靜物布置等方面極力向觀眾重現了上世紀30年代的巴黎,精細程度令人震撼,影片的3D特效受到觀眾的好評。(《鄭州日報》評)
整部影片獨特而溫馨,製作嫻熟,它讓我們想起了為何喜歡去影院去看電影 。(《新奧爾良時代花絮報》評)
影片的3D視效相當精緻,人物表演也很優秀 。(《波特蘭俄勒岡人報》評)
作為自己第一部‘老少咸宜’的作品,斯科塞斯在兼顧古典與現代的同時,更是一掃近年令人不知所雲的兒童題材影片的陰霾,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平凡卻又執著的男孩雨果 。(《綜藝》評)
雖然是次全新嘗試,但斯科塞斯依然保留了其獨特鮮明的風格,作為一部假期電影,影片以其略帶感傷的煽情深深打動了大人和孩子 。(《沙龍》評)
負面評價
《雨果》從題材到內涵上無不透露著明顯的馬丁·斯科塞斯式的影片風格。影片故事層面上承載了太多的致敬和情懷層面。破舊的機器人代表了傳統的電影文化,火車進站映射了人類第一部公映的電影畫面,片中的《月球旅行記》則是第一部在專門搭建攝影棚內完成的電影作品。影片中所暗含的致敬、緬懷性內容叫超過了20條,在沒有足夠的文化基礎和專業基礎的前提下,《雨果》無疑變成了一部非常晦澀的魔幻影片。(鳳凰網娛樂評)
《雨果》的主題其實不是講述父子情、忘年友情,也不是講述蒙帕納斯車站里的人情世故,它是在強調電影造夢的力量。片中雨果是主角,也是最大的配角,但這部電影不是為他而拍,而是為導演自己而拍。糟糕的事情是創作者與故事保持安全的距離,將故事講得完整而真實,自身滲透到故事中去且有忍不住旁白的願望。影片過多地向電影大師喬治·梅里埃致敬,影響了整部電影的格局。《雨果》是一部情節簡單的作品,卻顯得人物和戲劇沖突太多,使電影顯得唐突與奇怪。(《京華時報》評)
⑦ 求一部老動畫片的名字:角色有瘋子科學家雨果阿果果、蝙蝠俠(造型不同於batman)它有一對很堅硬的翅膀。
1966年的美國動畫片「batfink(蝙蝠芬克)」,有一對鋼鐵翅膀,還有一個秀逗的空手道助手。總是接到警長的委託去抓瘋子科學家雨果阿夠夠。
⑧ 這是什麼電影男主:雨果。女主:阿麗亞娜
帕斯卡爾.普扎杜導演的法國電影《床的另一邊》。
蘇菲.瑪索扮演阿麗亞娜,丹尼.伯恩扮演雨果,雨果每天為公司的事情在外奔波,阿麗亞娜則一邊要當家庭主婦拉扯兩個孩子,一邊要照看與朋友合夥經營的珠寶生意,整日忙得焦頭爛額。夫妻之間的抱怨和摩擦也日漸加劇,眼看自相水火,阿麗亞娜決定挽救這段婚姻,她想出一個看似荒唐的辦法——兩人互換身份,體驗彼此生活一年。
⑨ 雨果 電影主要講的啥
《雨果》主要講述了12歲的雨果·卡布里特在遇到了一位窮苦的玩具推銷員以及他的教女伊莎貝爾之後,進入了一個無比奇特的世界,並有幸認識了魔術大師兼科幻電影製作的始祖喬治·梅里愛的有趣故事。
劇情介紹:小男孩雨果(阿沙·巴特菲爾德 Asa Butterfield 飾)天生機械控。他寄宿巴黎火車站鍾樓,偶爾會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來修補父親(裘德·洛 Jude Law 飾)留下的機器人。
一次行竊,他被店主喬治•梅里埃(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飾)當場抓獲,因 忌憚帶獵狗的巡警(薩莎·拜倫·科恩 Sacha Baron Cohen 飾)只得就範。
喬治拿走了雨果父親的遺物一本機械手冊,令他心急如焚,他尾隨至喬治家中,結識了養女伊莎貝拉(科洛·莫瑞茲 Chloë Moretz 飾),他懇求她幫自己保住手冊。
而伊莎貝拉則覺得此事蹊蹺,於是兩人結伴探秘。修好的機器人作畫的落款卻顯示喬治的名字,讓他們疑心頓起。終於他們發現了喬治家中裝滿畫作的神秘櫃子,並在圖書館的電影書籍中發現了喬治的身世。一位知情人的顯身,讓他們的奇幻冒險更添神秘。
(9)外國老電影角色叫雨果擴展閱讀
《雨果》角色介紹:
1,雨果
小男孩雨果天生機械控。他寄宿巴黎火車站鍾樓,偶爾會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來修補父親留下的機器人。一次行竊,他被店主喬治·梅里埃當場抓獲。
2,伊莎貝拉
雨果結識了喬治的養女伊莎貝拉,他懇求她幫自己保住手冊。而伊莎貝拉則覺得此事蹊蹺,於是兩人結伴。
3,喬治·梅里埃
是火車站玩具店的店主,但其實他就是法國默片大師喬治·梅里埃,雨果與父親得到的機器人正是他的精心製作。最後在眾人的幫助下,梅里埃終於敞開心扉,走出陰霾。
⑩ 《雨果》——一部講述電影歷史的電影
2011年的《雨果》剛出來的的時候主打的是奇幻,兒童,3D,如果你走進電影院是想欣賞一部好玩的奇幻旅行的話,那麼走出電影院的你可能會有些失望。如果要是推薦相似的電影,又有太多比這部電影更好的選擇,6年後,希望沒看過這部電影的你看這部電影是因為另一個原因:這是一個可以讓你了解電影誕生的故事。
在電影誕生100多年後的現在,電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享受和體驗電影的魅力就像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就像我們不會去問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電一樣。或許只有在學校的物理課堂上你才有機會去學習電的由來,可是那裡可以學到電影的由來呢?當然那些厚厚的《電影史》或者相關的紀錄片一定告訴你。但有幾個普通的觀眾會主動去學習呢。這部《雨果》就可以做到。
電影從一個叫雨果的小男孩的視角見證了電影歷史上被稱為「電影魔術師」的第一人喬治·梅里愛對電影的偉大貢獻。從一定程度上這也是一部對電影大師致敬的作品。
如果你對電影中的奇幻故事不滿意大可以去看《納尼亞傳奇》,吐槽3D技術可以去看《阿凡達》,在我看來電影中把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放在了小雨果尋找電影秘密的過程中,只用了較少的篇幅講述了喬治·梅里愛的事跡。而故事因為空間的局限性也許沒有那麼吸引觀眾,以至於有人吐槽要致敬大師為什麼不幹脆拍個紀錄片算了。
如果連喬治·梅里愛是誰都不知道的你知道有一部關於他的紀錄片出來了,你會去看嗎?導演是一個極其喜歡喬治·梅里愛的人,所以他選擇了這種方式,他用喬治·梅里愛的方式讓觀眾從一個獨特的視角了解的一個大師的偉大,同時也讓更多不知道他的人認識的這位先驅。這本身就是電影的獨特魅力。
我承認如果沒有對喬治·梅里愛的致敬,這算不上一部出色的電影,但每一部電影都有自己的目的,或讓你一笑,或讓你驚心動魄,或讓你感動流淚。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意義就在於讓你了解電影誕生的秘密,讓你知道一個為電影的進步作出偉大貢獻的大師,這就足夠了。這也是我希望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你可以去看這部電影的原因。
我們看過了那麼多的電影,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你為什麼要看電影?電影對你意味著什麼?我們早已沒有了第一批看到電影的觀眾的那種驚訝(他們被銀幕上開來的的火車嚇得起身逃跑),或許電影是我們夢想的延續,同樣的講故事,電影和文學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這點從的一種那個喜歡文學的女孩伊薩貝拉第一次看電影的反應就看得出來。
如果沒有這些思考,如果沒有對這些電影歷史的了解,你就很難就欣賞那些幾十年前的黑白電影的魅力。比如穿插整個電影的線索,喬治·梅里愛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月球旅行記》。如果什麼都不告訴你,就把這樣一段十幾分鍾的視頻放到你的眼前,可能還沒一分鍾你就點下了關閉鍵,並大罵這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當然你更不會知道其實它是一部電影,並不是現在網上流行的短視頻。這部1902年改編自凡爾納同名科幻小說的電影全片只有14分鍾,在今天早就已經登上月球的我們看來,拍攝簡陋,劇情荒誕無聊,但它也是真正的第一部科幻電影,而下一部同樣優秀的里程碑科幻作品可能是80年之後的《銀翼殺手》了。他們的魅力絕對不是所謂的劇情,技術,而是想像的開端,是這些偉大作品的出現讓我們意識到原來電影可以這么拍,原來我們的想像力沒有限制,如果沒有它,也許就沒有我們嘖嘖稱贊的《銀翼殺手》、《黑客帝國》、《星球大戰》了。這才是它們值得欣賞和尊敬的原因。
只有了解了電影,思考了電影,我們才能更好的享受電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