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文革老電影遲到旳春天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文革老電影遲到旳春天

發布時間: 2022-11-25 10:44:55

1. 求 關於上山下鄉的電影或者是反映60到80年代的人民生活的國產電影

《反擊》(北影76年 《決裂》的姊妹片,於洋主演。最具代表性的「文革」電影)

註:1977年後上映的部分影片,也有拍攝於1976年的,有的稍做修改,冠以1977年出品的不在上表之列。
「文革」後期,「四人幫」把《春苗》、《決裂》、《第二個春天》、《戰船台》、《難忘的戰斗》五部影片樹為樣板電影,把預計在1977年元旦上映的《反擊》作為重磅炮彈,「新時代的獻禮片」。

附上目錄----1975年10月1日----
《春苗》(上影75年)
《第二個春天》(上影75年)
《戰船台》(上影75年)
《長城新曲》(長影75年)
《紅雨》(北影75年)
《小螺號》(珠影75年 黑白)

----1976年1月1日----
《決裂》(北影75年)
《金光大道·上集》(長影75年)
《黃河少年》(長影75年)
《碧海紅波》(西影75年)

----1976年1月31日----
《沸騰的群山》(北影75年)
《難忘的戰斗》(上影75年)
《沙漠的春天》(長影75年)
《阿勇》(西影75年 黑白)

----1976年3月8日----
《節振國》(長影65年 京劇)
《年青的一代》(上影75年重拍)
《雷雨之前》(八一75年)

----1976年5月1日----
《牛角石》(北影76年)
《阿夏河的秘密》(長影76年)
《長空雄鷹》(長影76年 黑白)
《金鎖》(上影76年)

----1976年5月23日----
《開山的人》(西影76年)

----1976年7月1日----
《歡騰的小涼河》(上影76年 雙銀幕)
《楓樹灣》(珠影76年)

----1976年8月1日----
《南海風雲》(八一76年)
《雁鳴湖畔》(長影76年)

----1976年10月1日----
《山花》(北影76年)
《芒果之歌》(長影76年)
《新風歌》(上影76年)
《鎖龍湖·上集》(長影76年)
《南海長城》(八一76年)
《青春似火》(北影76年)
《山村新人》(長影76年)
《江水滔滔》(上影76年)
《寄託》(峨影76年)
《山裡紅梅》(珠影76年)

----1977年1月1日----
《征途》(上影76年)
《海上明珠》(北影76年)

----1977年2月18日----
《金光大道·中集》(長影76年)
《主課》(廣西76年)
《連心壩》(上影76年)

----1977年4月----
《春潮急》(峨影76年)

----1978年6月----
《南疆春早》(北影76年)

2. 新媳婦探親

新媳婦探親(打一歌曲名)——回娘家

其他相關猜謎,看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打《孫子兵法》一句)。 得算多也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打《孫子兵法》一句)。 行無人之地也
工(打《史記》一句)。 用力曰功
故(打《史記》一句)。 不離古文者近者
木乃伊(打《史記》一句)。 終不能化
堅持到底(打《史記》一句)。 雖死不易
偏聽偏信(打《史記》一句)。 此與以耳食無異
世界冠軍(打《史記》一句)。 威震天下
雙兔傍地走(打《史記》一句)。 則雌雄之所,在未可知也
死而輕於鴻毛(打《史記》一句)。 卒為天下笑
三軍過後盡開顏(打《史記》一句)。 卒相與歡
萬紫千紅總是春(打《史記》一句)。 當時則榮
不知木蘭是女郎(打《史記》一句)。 陰陽有變
口道恆河沙復沙(打《史記》一句)。 不可勝數
留取丹心照汗青(打《史記》一句)。 烈士潤名
一索功高縛楚王(打《史記》一句)。 信而不疑
二世朝廷掃地空(打《史記》一句)。 卒亡其國
董卓鴆酒殺少帝(打《史記》一句)。 以臣弒君
齊楚燕趙皆降服(打《史記》一句)。 四國順之
千金散盡還復來(打《史記》一句)。 用而不匱
四知美譽留人世(打《史記》一句)。 其行廉
哭聲直上干雲霄(打《史記》一句)。 楚人之多也
大樓皆是鴛鴦樓(打《滕王閣序》一句)。 洪都新府
山外青山樓外樓(打《滕王閣序》一句)。 層巒聳翠
塞鴻何因又南飛(打《滕王閣序》一句)。 雁陣驚寒
飛將軍自重霄入(打《滕王閣序》一句)。 李廣難封
平原門下客三千(打《滕王閣序》一句)。 勝友如雲
堅決煞住吃喝風(打《滕王閣序》一句)。 盛筵難再
身為王儲哪得窮(打《滕王閣序》一句)。 君子安貧
柳毅傳書結連理(打《滕王閣序》一句)。 喜托龍門
香凝最解稚兒心(打《滕王閣序》一句)。 童子何知
帝子乘風下翠微(打《滕王閣序》一句)。 上出重霄
洪湖歌聲融暮色(打《滕王閣序》一句)。 漁舟唱晚
班超不作抄書吏(打《滕王閣序》一句)。 有懷投筆
回歸洛陽(打《前出師表》一句)。 還於舊都
明知故問(打《前出師表》一句)。 悉以咨之
愛兵如子(打《前出師表》一句)。 將軍向寵
結合本人(打《前出師表》一句)。 俱為一體
科舉制度(打《前出師表》一句)。 試用於昔日
魯人經商(打《前出師表》一句)。 愚以為營中之事
才不明主棄(打《前出師表》一句)。 親賢臣
人家在何處(打《前出師表》一句)。 不知所雲
可燒而走也(打《前出師表》一句)。 然後施行
子路欲謝之(打《前出師表》一句)。 由是感激
平蠻十八洞(打《前出師表》一句)。 今南方已定
將言辭說上(打《前出師表》一句)。 欲報之於陛下
夫妻量刑不同(打《前出師表》一句)。 使內外異法也
抱千金而長嘆(打《前出師表》一句)。 可計日而待也
青梅竹馬兩無猜(打《前出師表》一句)。 親小人
有賺無賺飲淡薄(打《前出師表》一句)。 至於斟酌損益
但願一識韓荊州(打《前出師表》一句)。 不求聞達於諸侯
梨桔柚各有其美(打《前出師表》一句)。 此皆良實
好歹分到房一套(打《前出師表》一句)。 優劣得所也

詞謎——
無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詞) 感謝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打一常用詞) 熟語
燁(打一新興詞語) 中國熱
內秀(打一新興詞語) 心靈美
勿上當(打一新興詞語) 非典
新苗茁壯(打一新興詞語) 小康
現代作品(打一新興詞語) 非典
天女散花(打一新興詞語) 高消費
華夏英姿(打一新興詞語) 中國特色
同光陰賽跑(打一新興詞語) 與時俱進
思想波動(打一文學名詞) 意識流
休得多言(打一文學名詞) 歇後語
垂涎三尺(打一文學名詞) 順口溜
一表非凡(打一文學名詞) 神話
虛心話(打一文學名詞) 七言
加減乘除(打一文學名詞) 構成主義
何謂狀元(打一文學名詞) 第一人稱
談笑風生(打一文學名詞) 即興詩
一支香煙(打一文學名詞) 傳奇人物
人微言輕(打一文學名詞) 小小說
平等待客(打一文學名詞) 主人公
逢人只說三句話(打一文學名詞) 七言絕句
夜半無人私語時(打一文學名詞) 黑色幽默小說
絞刑架下的報告(打一文學名詞) 懸念
龍舟(打一歌曲名) 中國船
丹田(打一歌曲名) 紅土地
車譜(打一歌曲名) 四季歌
玩兒房(打一歌曲名) 游戲人間
天涯海角(打一歌曲名) 在那遙遠的地方
老式波音(打一歌曲名) 濤聲依舊
四方面軍(打一歌曲名) 東西南北兵
保持沉默(打一歌曲名) 什麼也不說
第一人稱(打一歌曲名) 那就是我
黃河大合唱(打一歌曲名) 搖籃曲
離別正堪悲(打一歌曲名) 歡聚
新媳婦探親(打一歌曲名) 回娘家
竹林諸賢堪贊頌(打一歌曲名) 七子之歌
兩對情人互相思(打一歌曲名) 好想好想
醉翁之意不在酒(打一歌曲名) 好山好水好地方
汕頭一周遊(打一歌曲名) 山不轉水轉
到了長城放聲唱(打一歌曲名) 好漢歌
青梅煮酒論英雄(打一歌曲名) 只有你和我
東南西北皆欲往(打一歌曲名) 走四方
青龍白虎照秦鏡(打一歌曲名) 二泉映月
兩耳不聞窗外事(打一歌曲名) 惟一的思念
終日琴堂醉未醒(打一詞牌名) 如夢令
生肖謎——
測鼠(打一詞牌名) 卜運算元
子游(打《聊齋志異》一篇名) 鼠戲
天各一方話鼠(打一畫家名) 吳道子
鼠年迎春(打一字) 李
甲子(打一電視劇名) 兩個第一
不許說大話(打一文化用品) 牛皮封
兔唇(打一京劇名) 三岔口
守株待兔(打一字) 柳
赤兔(打一字) 馳
眾說紛紜已卯年(打一食物商標) 大白兔
筆走龍蛇(打一中葯名) 通草
葉公(打一古動物名) 恐龍
兔年初春色剛濃(打一作家名) 柳青
許仙(打一電視劇名) 蛇郎
驛站(打河南一地名) 駐馬店
脫韁(打一運動項目名) 馬拉松
駝峰(打一安徽地名) 馬鞍山
騎兵凱旋(打一詞牌名) 馬頭調
顛鸞倒鳳(打一戲劇名) 女駙馬
端午在眉睫(打一成語) 馬首是瞻
桃花滿徑日日開(打一電影名) 馬路天使
羚羊散(打一字) 令
未及格(打一字) 咩
黑狗(打一字) 默
狗脾氣(打一字) 狄
豬年獻詞(打一字) 該
豬年進寶(打一字) 賅
養豬專業戶(打一字) 閡
八戒娶媳婦(打一影視劇名) 豬的喜劇
豬八戒照鏡子(打一中葯名) 二丑
八戒過火焰山(打一菜餚名) 紅燒豬蹄
雞又飛了(打一字) 鳥
區區小事竟當真(打一電影片名) 雞毛信
子時報曉(打一電影片名) 半夜雞叫
人名謎——
一生離亂(打《水滸傳》人名一)。 牛二
空中霹靂(打《水滸傳》人名一)。 凌震
濟人急難(打《水滸傳》人名一)。 施恩
單刀赴會(打《水滸傳》人名一)。 關勝
應聲而出(打《水滸傳》人名一)。 聞達
眾芳競艷(打《水滸傳》人名一)。 花榮
綠化北京(打《水滸傳》人名一)。 燕青
元前明後(打《水滸傳》人名一)。 宋清
漸漸安定(打《水滸傳》人名一)。 徐寧
不甘落後(打《水滸傳》人名一)。 樂進
艷冠群芳(打《水滸傳》人名一)。 王英
過分要求(打《水滸傳》人名一)。 索超
岩紋美麗(打《水滸傳》人名一)。 石秀
禁止調房(打《水滸傳》人名一)。 杜遷
紅色為上(打《水滸傳》人名一)。 朱貴
禾薪入門(打《水滸傳》人名一)。 柴進
哥哥相親(打《水滸傳》人名一)。 顧大嫂
再三讓賢(打《水滸傳》人名一)。 陸謙
給爺爺讓座(打《水滸傳》人名一)。 孫立
一路無事故(打《水滸傳》人名一)。 安道全
木材遭水劫(打《水滸傳》人名一)。 林沖
社會在發展(打《水滸傳》人名一)。 史進
不許你發達(打《水滸傳》人名一)。 杜興
赫赫小英雄(打《水滸傳》人名一)。 童威
長安一片月(打《水滸傳》人名一)。 秦明
立足於走(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行者
學富五車(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智多星
長跑冠軍(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神行太保
此謎已破(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中箭虎
風雲可測(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摸著天
孤燈如豆(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獨火星
僧穿綵衣(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花和尚
金環銀環(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兩頭蛇
中華騰飛(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入雲龍
才超北斗(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智多星
身輕如燕(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鼓上蚤
秘密部隊(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神機軍師
城府極深(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共同反對使用外掛,打擊外掛,從你我做起。
斑斕大蟲(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錦毛虎
膽大的耗子(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白日鼠
久旱逢甘露(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及時雨
斷橋會許仙(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白面郎君
澄江渾如練(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浪里白條
飛將軍之子(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小李廣
白娘子與小青(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兩頭蛇
奧運射擊冠軍(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金槍手
掌握自然規律(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摸著天
笑得前仰後合(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沒面目
不尋常的秀才(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聖手書生
四面屯糧(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周倉
天不絕曹(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魏延
參觀航空(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張飛
漢朝文書(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劉表
逐漸繁榮(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徐盛
一望無際(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張遼
再三謙讓(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陸遜
輕騎飛躍(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馬超
流芳後世(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孫尚香
古代文化(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史跡
海空優勢(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陸遜
時已立秋(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伏完
章句不佳(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文丑
室內外大清掃(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普凈
文起八代之衰(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韓當
我欲乘風歸去(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蘇飛
殘局飄零滿地金(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黃蓋
鳥宿林間不再飛(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關羽
陽關一曲續日彈(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曹操
事事齊全說漢高(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劉備
公安人員的任務(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管寧
八駿日行三萬里(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馬良
唐太宗作帝范篇(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李典
登泰山而小天下(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高覽
先天下之憂而憂(打《三國演義》人名一)。 甘後
菊花分外香(打《紅樓夢》人名一)。 秋芳
銜泥築新居(打《紅樓夢》人名一)。 春燕
三八多面手(打《紅樓夢》人名一)。 巧姐
演員謝幕時(打《紅樓夢》人名一)。 終了
春草碧如絲(打《紅樓夢》人名一)。 翠縷
寒從夜半起(打《紅樓夢》人名一)。 冷子興
父故兄為長(打《紅樓夢》人名一)。 賴大
天寒音訊稀(打《紅樓夢》人名一)。 雪雁
並非獨生子(打《紅樓夢》人名一)。 豐兒
唐太宗登基(打《紅樓夢》人名一)。 李貴
營業員標兵(打《紅樓夢》人名一)。 賈范
將在謀不在勇(打《紅樓夢》人名一)。 智能
六王畢,四海一。(打《紅樓夢》人名一) 秦邦業
數說湖南掌故(打《紅樓夢》人名一)。 史湘雲
少年不識愁滋味(打《紅樓夢》人名一)。 焦大
女十八兮嘆分離(打《紅樓夢》人名一)。 杏奴
草色遙看近卻無(打《紅樓夢》人名一)。 碧痕
於今好運到門前(打《紅樓夢》人名一)。 來旺
女孩男孩一個樣(打《紅樓夢》人名一)。 平兒
夫妻同戴光榮花(打《紅樓夢》人名一)。 雙紅
蘭香幽谷無人問(打《紅樓夢》人名一)。 花自芳
一朝選在君王側(打《紅樓夢》人名一)。 楊侍郎
借問酒家何處有(打《紅樓夢》人名一)。 探春
欽差大臣滿天飛(打《紅樓夢》人名一)。 多官兒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打《紅樓夢》人名一) 惜春
我有心得(打《西遊記》人物一) 悟能
盤庚遷都為祖師(打《西遊記》人物一) 殷開山
岳父稱霸(打《西遊記》人物一) 泰山王
劇團團長(打《西遊記》人物一) 班首
全是正品,絕無假貨(打《西遊記》人物一) 真真
古咸陽(打《西遊記》人物一) 秦瓊
七步成詩(打《西遊記》人物一) 高才
為官清廉兩袖空(打《西遊記》人物一) 清風
相聲逗樂(打《西遊記》人物一) 眼看喜
啟奏萬歲(打《西遊記》人物一) 諦聽
西山比武(打《西遊記》人物一) 銀角
陳橋兵變令人疑(打《西遊記》人物一) 黃袍怪
醒後得知一場夢(打《西遊記》人物一) 悟空
個個好樣的(打《西遊記》人物一) 普賢
全面救助(打《西遊記》人物一) 普濟
七色光下無假象(打《西遊記》人物一) 紫陽真人
八旗寵女盈門庭(打《西遊記》人物一) 滿堂嬌
中草葯謎——
滿盤棋(打一中草葯名)。 無漏子
方法論(打一中草葯名)。 白術
攔水壩(打一中草葯名)。 川斷
不知道(打一中草葯名)。 生地
講故事(打一中草葯名)。 向前
起宏圖(打一中草葯名)。 遠志
紅袋子(打一中草葯名)。 赤包
偷梁換柱(打一中草葯名)。 木賊
百歲老人(打一中草葯名)。 白頭翁
膚淺之談(打一中草葯名)。 陳皮
忠誠老實(打一中草葯名)。 厚朴
綠色長城(打一中草葯名)。 防風
滔滔不絕(打一中草葯名)。 長流水
五月既望(打一中草葯名)。 半夏
落英繽紛(打一中草葯名)。 降香
依人籬下(打一中草葯名)。 寄生
九九歸一(打一中草葯名)。 百合
暢行無阻(打一中草葯名)。 路路通
稀世珍寶(打一中草葯名)。 金不換
小人禁用(打一中草葯名)。 使君子
終年滴水(打一中草葯名)。 石見穿
後繼無人(打一中草葯名)。 續斷
綠林好漢(打一中草葯名)。 草蔻
丟盔棄甲(打一中草葯名)。 敗醬
杜鵑啼血(打一中草葯名)。 紅花
連接各戶(打一中草葯名)。 貫眾
穿林而過(打一中草葯名)。 木通
九死一生(打一中草葯名)。 獨活
金鈿遍野(打一中草葯名)。 地黃
三九時節(打一中草葯名)。 天冬
難以稱呼(打一中草葯名)。 無名子
返老還童(打一中草葯名)。 老來少
三省吾身(打一中草葯名)。 防己
造極摩天(打一中草葯名)。 千層塔
天女散花(打一中草葯名)。 降香
人間四月芳菲盡(打一中草葯名)。 春不見
大開綠燈(打一中草葯名)。 路路通
道旁栽草(打一中草葯名)。 路邊青
古城姐妹(打一中草葯名)。 金銀花
海棠春睡(打一中草葯名)。 安息香
久別重逢(打一中草葯名)。 一見喜
兒行母憂(打一中草葯名)。 相思子
快快松綁(打一中草葯名)。 急解索
雷電之後(打一中草葯名)。 陰陽水
兩個少女(打一中草葯名)。 二妙散
恍然大悟(打一中草葯名)。 腦立清
香山秋艷(打一中草葯名)。 一片丹
老蚌生珠(打一中草葯名)。 附子
老謀深算(打一中草葯名)。 蒼術
嶺上開花(打一中草葯名)。 山香
不歡而去(打一中草葯名)。 失笑散
重新製作(打一中草葯名)。 再造丸
紅十字會(打一中草葯名)。 九一丹
分兵出發(打一中草葯名)。 行軍散
威風掃地(打一中草葯名)。 虎力散
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葯名)。 驅風散
鮫人揮淚(打一中草葯名)。 珍珠散
峨嵋第一峰(打一中草葯名)。 川山甲
兒童節發假(打一中草葯名)。 六一散
他鄉遇故知(打一中草葯名)。 一見喜
春遊芳草地(打一中草葯名)。 步步清
十人九死焉(打一中草葯名)。 獨活
不生第二胎(打一中草葯名)。 杜仲
低頭思故鄉(打一中草葯名)。 懷熟地
婦女節前夕(打一中草葯名)。 三七
決心紮根邊疆(打一中草葯名)。 遠志
第四季度經費(打一中草葯名)。 款冬花
春前秋後正寒時(打一中草葯名)。 天冬
一江春水向東流(打一中草葯名)。 通大海
嚴寒時節郁蔥蔥(打一中草葯名)。 冬青
踏花歸來蝶繞膝(打一中草葯名)。 香附
兩橫一豎打一字(打一中草葯名)。 射干
兩字相乘二十一(打一中草葯名)。 三七
莫讓年華付水流(打一中草葯名)。 青春寶
防暑降溫見成效(打一中草葯名)。 抗炎靈
萬象更新百花紅(打一中草葯名)。 回春丹
難過皆因負擔重(打一中草葯名)。 薄荷通
梅須自遜三分白(打一中草葯名)。 雪裡開
虛有其表要不得(打一中草葯名)。 雲實
猜謎更使人生慧(打一中草葯名)。 益智
湖光水影接秋色(打一中草葯名)。 胡黃連
寒凝大地發春華(打一中草葯名)。 冰涼花
窗前江水泛春色(打一中草葯名)。 空青
零落成泥碾作塵(打一中草葯名)。 沉香粉
子規啼盡杜鵑紅(打一中草葯名)。 血竭花
腦筋急轉彎
製造日期與有效日期是同一天的產品是什麼? 報紙
什麼東西比烏鴉更討厭? 烏鴉嘴
一頭豬說:「加油啊」,打一食品? 朱古力
中國人最早的姓氏是什麼? 善
什麼東西只能加不能減? 年齡
人們甘心情願買假的東西是什麼? 假發
狼、老虎和獅子誰玩游戲一定會被淘汰? 狼
小白很像他哥哥,知道為什麼嗎? 真相大白
誰天天去看病? 醫生
什麼布剪不斷? 瀑布
書店買不到的書是什麼書? 秘書
什麼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口水
哪個阿拉伯數字最聽話? 100
想想看:眼睛看不見,口卻能分辨,這是什麼? 味道
一點一橫長,一撇飄南洋,南洋有個人,只有一寸長。(打一字) 府
干涉。(打一字) 步
什麼鼠最愛干凈?(打一部門名) 環保署
右手永遠抓不到什麼? 右手
哞哞叫的牛一下水游泳後就不叫了。(打一成語) 有勇無謀
人在不飢渴時也需要的是什麼水? 薪水
只要叫它的名字就會把它破壞,它是什麼? 沉默
要想使夢成為現實,我們乾的第一件事會是什麼? 醒來
什麼人不用電呢?(腦筋急轉彎) 緬甸人
一頭公牛加一頭母牛。(猜三個字) 兩頭牛
什麼雞沒有翅膀? 田雞
影視劇謎——
馬嵬坡下泥土中(打一外國影片或游戲名) 古墓麗影
舞燈(打一電影片名) 跳動的火焰
中秋賞菊(打一電影片名) 花好月圓
日薄西山(打一電影片名) 最後的太陽
重操舊業(打一電影片名) 復活
路過西單(打一電影片名) 獨行客
奇異的零(打一電影片名) 怪圈
寡人無憂(打一電影片名) 快樂的單身漢
似是而非(打一電影片名) 像不像
遙觀桑梓(打一電影片名) 望鄉
目不識丁(打一電影片名) 人生
馴化之前(打一電影片名) 原野
岳父擇婿(打一電影片名) 泰山挑夫
酬謝紅娘(打一電影片名) 花為媒
隨風潛入夜(打一電影片名) 無息的雨聲
空聞竊聲笑(打一電影片名) 沒事偷著樂
朝霞鋪滿徑(打一電影片名) 彩色的路
後來者居上(打一電影片名) 超人
雲間起相思(打一電影片名) 白屋之戀
雨後復斜陽(打一電影片名) 大地重光
彈指一揮間(打一電影片名) 歲月匆匆
喜歡充當小廣播(打一電影片名) 愛的傳說
枯木逢春猶再發(打一電影片名) 生死樹
梅香時節轉朱閣(打一電影片名) 春歸紅樓
有緣千里來相會(打一電影片名) 愛的旅程
四方縱橫君第一(打一電影片名) 少林寺
昨日少年今白頭(打一電影片名) 通天長老
二月山城未見花(打一電影片名) 遲到的春天
萬水千山總是情(打一電影片名) 遙遠的愛
笑問客從何處來(打一電影片名) 陌生的朋友
萬綠叢中一點紅(打一電影片名) 碧海丹心
沉舟側畔千帆過(打一電影片名) 枯木逢春
霜葉紅於二月花(打一電影片名) 秋天裡的春天
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打一電影片名) 無間道
沖出亞洲走向全球(打一電影片名) 超世界行動
台前別友後,集上又重逢(打一電影片名) 雙雄
立等可取(打一電視劇名) 小站
個人簡歷(打一電視劇名) 我的從前
中國見聞(打一電視劇名) 玉觀音
言辭懇切(打一電視劇名) 陳真
春風吹又生(打一電視劇名) 枯草青青
喜事起波折(打一電視劇名) 結婚進行曲
黃昏走少林(打一電視劇名) 消失的夢
越演越精彩(打一電視劇名) 好戲在後頭
嬋娟誤嬋娟(打一電視劇名) 女人不是月亮
在天願作比翼鳥(打一電視劇名) 隨愛而飛
夢里不知身是客(打一電視劇名) 鄉魂
夜半湖畔說聊齋(打一電視劇名) 酒鬼
痴情女子負心漢(打一電視劇名) 愛情不等式
歸來淚垂窗欞影(打一電視劇名) 還珠格格
浦江兩岸盡朝暉(打一電視劇名) 上海的早晨
桃花依舊笑春風(打一電視劇名) 只是人離去
黃河遠上白雲間(打一電視劇名) 浪跡天涯
任由亂葉入庭前打一電視劇名) 古廟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打一電視劇名) 蹉跎
明月高懸照人間(打一電視劇名) 空鏡子
西出陽關無故人(打一電視劇名) 獨行客
舉杯消愁愁更愁(打一電視劇名) 春的煩惱
離合悲歡演往事(打一電視劇名) 戲劇人生
秦箏一兩弄,馬行萬里遠(打一電視劇名) 文成公主
祝願所有的玩家都能快樂游戲,過個好年!
家家戶戶已經張燈結綵,那就藉此機會給大家拜年了,祝萬事如意,和家歡樂。

3.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節選自《春天的故事》

1.「有一個老人」指鄧小平 。

2、「畫了一個圈」中的「圈」是指:福建、廣東兩省。

4. 百年中國的節目目錄

第一集 風雨世紀初
一、新世紀
二、黑暗的政局
三、瓜分之局
四、義和團運動
五、八國聯軍入侵
六、《辛丑合約》
第二集 遲到的變革
一、慈禧流亡
二、慈禧還都
三、天足運動四、選派留學
五、廢除科舉
六、獎勵實業
七、百年氣象
第三集 暮鼓晨鍾
一、保皇與革命
二、孫中山與革命黨
三、《蘇報》案
四、日俄戰爭
五、同盟會成立
六、五大臣出洋
七、百年苦樂
第四集 帝國的終結
一、溥儀登基
二、鑒湖女俠
三、黃花崗起義
四、武昌首義
五、辛亥浪潮
六、清廷退位
七、百年煙雲
第五集 共和之夢
一、民國誕生
二、剪辮運動
三、政壇風雲
四、報界先聲
五、新氣象
六、民初實業
七、百年曙光
第六集 山重水復
一、袁世凱
二、民主的挫折
三、二十一條
四、洪憲帝制
五、護國戰爭
六、亂世之始
七、百年奇觀
第七集 少年中國
一、新舊之間
二、《新青年》
三、北京大學
四、文學革命
五、虛幻的勝利
六、五月四日
七、百年青春
第八集 青春之歌
一、五四回聲
二、婚姻革命
三、新女性
四、科學救國
五、赴法勤工儉學
六、思想啟蒙
七、百年風采
第九集 涌動的前夜
一、以俄為師
二、共產黨成立
三、孫中山蒙難
四、國共合作
五、農運大王
六、黃埔軍校
七、百年習尚
第十集 軍閥時代
一、亂世之初
二、民生憂患
三、紛亂的政壇
四、實業的機遇
五、工人的覺醒
六、臨城劫案
七、百年風景
第十一集 無聲的中國
一、紫禁城內外
二、北京事變
三、孫中山北上
四、中山之死
五、三 一八慘案
六、軍閥末路
七、百年民生
第十二集 激盪年代
一、五卅運動
二、廣州風雲
三、誓師北伐
四、四 一二政變
五、白色恐怖
六、武裝反抗
七、百年生死
第十三集 風雲變幻
一、南京的北伐
二、低潮里的革命
三、井岡山
四、濟南慘案
五、東北易幟
六、莫斯科的爭論
七、百年流離
第十四集 訓政之初
一、國民黨訓政
二、南京五院
三、南京的變化
四、上海的繁華
五、北京的蕭條
六、注目鄉村
七、百年陣痛
第十五集 脆弱的統一
一、中央研究院
二、文化專制
三、軍事圍剿
四、中原大戰
五、關外的張學良
六、黨內爭端
七、百年記憶
第十六集 多事之秋
一、動盪年代
二、江淮水災
三、九 一八事變
四、流亡生活
五、國難之際
六、一 二八抗戰
七、百年姻緣
第十七集 蒼茫大地
一、攘外與安內
二、偽滿洲國
三、傀儡王朝
四、長城抗戰
五、還我河山
六、蘇區風雲
七、百年人文
第十八集 憂患的歲月
一、內戰與財政
二、蕭條的經濟
三、獨裁的政治
四、電影與社會
五、膨脹的官僚資本
六、長征
七、百年苦旅
第十九集 救亡之路
一、華北危機
二、存亡時刻
三、一 二九運動
四、西北無戰事
五、內憂外患
六、西安事變
七、百年建設
第二十集 共赴國難
一、山雨欲來
二、七 七事變
三、上海會戰
四、同仇敵愾
五、南京大屠殺
六、工廠內遷
七、百年苦痛
第二十一集 眾志成城
一、保衛徐州
二、台兒庄大捷
三、武漢會戰
四、全民抗戰
五、東進戰曲
六、援華情
七、百年家園
第二十二集 家國萬里
一、相持階段
二、大遷徙
三、粉墨登場
四、大轟炸
五、孤島生活
六、對峙之局
七、百年學人
第二十三集 烽火敵後
一、艱難的時刻
二、百團大戰
三、人民戰爭
四、皖南事變
五、大生產運動
六、邊區故事
七、百年救亡
第二十四集 決戰法西斯
一、遠征緬甸
二、開羅會議
三、難堪的潰敗
四、法西斯的末日
五、大受降
六、審判戰犯
七、百年新生
第二十五集 和平之光
一、重慶和談
二、美國的選擇
三、三大協定
四、還都南京
五、內戰爆發
六、民不聊生
七、百年夢想
第二十六集 較量
一、內戰爆發
二、人民的呼聲
三、爭奪延安
四、挺進大別山
五、戰場之外
六、金融風暴
七、百年英雄
第二十七集 決戰
一、希望與絕望
二、獨裁與民主
三、金圓券風波
四、大決戰
五、得道與失道
六、南下與北上
七、百年奇跡
第二十八集 開國
一、北平和談
二、橫渡長江
三、解放上海
四、進京趕考
五、協商建國
六、開國大典
七、百年抉擇
第二十九集 外交方略
一、另起爐灶
二、廢除強權
三、建交高潮
四、中蘇結盟
五、抗美援朝
六、打破封鎖
七、百年圖強
第三十集 重整河山
一、戰勝危機
二、翻天覆地
三、婦女解放
四、當家做主
五、三反五反
六、百廢俱興
七、百年滌盪
第三十一集 凱歌行進
一、偉大的任務
二、心系蘇聯
三、探索民主
四、改造的力量
五、國防正規化
六、國際舞台上
七、百年家園
第三十二集 探索新路
一、以蘇為戒
二、多彩的生活
三、百花齊放
四、收獲的季節
五、1957
六、東風壓倒西風
七、百年脊樑
第三十三集 沸騰的歲月
一、大躍進運動
二、人民公社化運動
三、金門炮戰
四、西藏風雲
五、中蘇分裂
六、左右之間
七、百年心跡
第三十四集 英雄年代
一、艱難歲月
二、走出困境
三、小小寰球
四、戰天斗地
五、春去春回
六、欣欣向榮
七、百年溫情
第三十五集 非常歲月
一、山雨欲來
二、文革發動
三、失控的局勢
四、上山下鄉
五、五七道路
六、砥柱中流
七、百年苦旅
第三十六集 打破堅冰
一、北方烽煙
二、戰略調整
三、乒乓外交
四、重返聯合國
五、越過太平洋
六、中日恢復邦交
七、百年胸懷
第三十七集 艱難的抗爭
一、九 一三事件
二、轉機初現
三、四屆人大
四、艱難整頓
五、四五運動
六、一九七六
七、百年探古
第三十八集 一九七八
一、乍暖還寒
二、遲到的春天
三、實事求是
四、走出國門
五、蘇醒的大地
六、春風化雨
七、百年復甦
第三十九集 改革年代
一、大潮初涌
二、開放之路
三、走向法治
四、希望的田野
五、甜蜜的生活
六、一九八四
七、百年拼搏
第四十集 新的革命
一、縱深推進
二、大裁軍
三、興國之本
四、證券風雲
五、走向富裕
六、一九八八
七、百年遠征
第四十一集 繼往開來
一、迎接挑戰
二、亞運之光
三、風雨同舟
四、開發浦東
五、大京九
六、高峽平湖
七、百年發展
第四十二集 跨越世紀
一、香港回歸
二、高舉旗幟
三、復興之夢
四、飛越太平洋
五、世紀大典
六、迎接新世紀
七、百年回眸
第四十三集 發現
一、北京人頭蓋骨
二、殷墟
三、敦煌藏經洞
四、馬王堆漢墓
五、秦兵馬俑
六、曾侯乙編鍾
七、法門寺地宮
第四十四集 體壇
一、武魂長存
二、艱難起步
三、全民健身
四、奮發圖強
五、國球春秋
六、綠茵夢
七、光榮與夢想
第四十五集 婚姻
一、婚姻宣言
二、兩地書
三、刑場上的婚禮
四、妃子離婚
五、出走的娜拉
六、劉巧兒
七、相距千年
第四十六集 電影
一、序幕
二、明星
三、狂流
四、悲歌
五、黎明前
六、現實的藝術
七、探索
第四十七集 舞台
一、文明新戲
二、梅蘭芳
三、成熟的話劇
四、走上街頭
五、天橋春秋
六、人民的藝術
七、百花齊放
第四十八集 城市
一、古都滄桑
二、東方明珠
三、在鐵蹄下
四、陪都風雲
五、紅色搖籃
六、風雨鍾山
七、南風窗
第四十九集 時尚
一、帝國舊影
二、文明新裝
三、共和新景
四、旗袍春秋
五、摩登生活
六、樸素年代
七、五彩繽紛
第五十集 課堂
一、廢科舉興學堂
二、留學潮
三、大學精神
四、教育救國
五、救亡圖存
六、新的探索
七、科教興國
第五十一集 歌聲
一、送別
二、長城謠
三、解放區的天
四、歌唱祖國
五、我們走在大路上
六、春天的故事
七、走進新時代
第五十二集 我們的世紀
一、百年同行
二、背影
三、童年
四、面孔
五、夢想
六、地平線
這部記錄片記載著中國百年的歷史。

5. 文革時期 電影

那十年之間沒什麼好電影,前期幾年基本上顆粒無收,直到後期幾年才逐漸拍攝了一部分作品,一般多集中於74,75,76三年。
京劇樣板戲不推薦了,先看看這幾部好了,電驢上全部有源。
《偵察兵》1973
《艷陽天》1973
《青松嶺》1973
《戰洪圖》1973
《創業》1974
《杜鵑山》1974
《南征北戰》1974
《園丁之歌》1974
《平原游擊隊》1974
《一副保險帶》1974
《火紅的年代》1974
《渡江偵察記》1974
《閃閃的紅星》1974
《向陽院的故事》1974
《海霞》1975
《春苗》1975
《阿勇》1975
《紅雨》1975
《小螺號》1975
《金光大道》1975
《長城新曲》1975
《烽火少年》1975
《車輪滾滾》1975
《碧海紅波》1975
《黃河少年》1975
《年輕的一代》1975
《難忘的戰斗》1975
《第二個春天》1975
《沸騰的群山》1975
《沙漠的春天》1975
《難忘的戰斗》1975
《激戰無名川》1975
《山花》1976
《鎖龍湖》1976
《芒果之歌》1976
《江水滔滔》1976
《雁鳴湖畔》1976
《開山的人》1976
《鋼鐵巨人》1976
《南海風雲》1976
《南海長城》1976
《阿夏河的秘密》1976

6. "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凈"出處是哪裡

「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凈」,這是他藏硯的銘文,先生取其「堅凈」二字當作自己書齋的名稱,而這二字也正是他道德操守的生動寫照。
啟功先生生平介紹

啟功先生字元白,又作元伯,滿族,1912年7月26日生於北京。啟功先生出身於皇族支系,但根據爵位累降制的規定,他家族逐漸沒落。先生一周歲時,父親即因病去世,他便隨曾祖父和祖父生活。四歲時即入私塾讀書。由於特殊的家庭環境,先生自幼即受到嚴格的啟蒙教育和良好的道德熏陶。不幸的是,1922年先生十歲時,曾祖父和祖父先後去世,同年,家中還有多人故去,家業因償還債務和辦理喪事而破產,先生和寡母及未出嫁的姑姑,只得過起舉步維艱的生活。

直到1924年,先生12歲時,曾祖父和祖父的幾位門生非常同情他們「霜媳弱女,同撫孤孫」的遭遇,酬資仗義相助,先生才得以插班就讀於匯文學校小學部,1926年升入中學,但高中未畢業便因經濟困難而輟學。在此期間及之後,由於先生想找到一份喜愛並適宜的職業,曾先後隨戴姜福(綏之)先生學習古典文學,隨賈羲民(爾魯)先生、吳鏡汀先生學習中國繪畫。其間,為維持生計,先生曾教過家館。

1933年,經曾祖父的一位門生傅增湘先生介紹,先生得以結識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陳校長對他的評價是「寫、作俱佳」,這是他一生的轉折點。他從此遇到了培育並影響他終生的恩師。陳校長先安排他到輔仁附中教國文,但不到兩年,便被分管附中的某院長以他「中學未畢業就教中學不合制度」為由而辭退。1935年,陳垣先生又安排他到輔仁大學美術系任助教,美術系的領導仍是那位院長,一年多後,再次以「學歷不夠」為由將其辭退。當時正值北平淪陷時期,在日偽的統治下,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為了維持生活,先生只得不辭辛苦,教兩處家館,閑時便集中精力讀書,研究書法繪畫。這時他的繪畫在社會上已名聲雀起,間或可以出售,補貼家用。

陳垣先生堅信啟功先生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青年,不應被埋沒,便於1938年秋季開學時,請他回到輔仁大學任國文系講師,教授大一普通國文。這是陳垣先生親自掌教的一門課程,於是再也不會有人解聘他了。從此他再沒有離開輔仁大學和教育崗位。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先生在輔仁大學晉升為副教授,先後教授過「國文」、「中國文學史」、「中國美術史」、「歷代韻文選」、「歷代散文選」等課程。由於他學識淵博,講授得法,無論教什麼課都得心應手,獨具風格,深受學生愛戴,並被北京大學聘為兼職副教授,講授「美術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先生於1951年冬至1952年春參加了北京市組織的土改工作團,到湖南省澧縣工作。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輔仁大學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並,啟功先生到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講授「中國古典文學」。當時,中國畫院正在籌辦,先生應葉恭綽先生的邀請參與畫院的籌辦工作,曾到南方進行過調研。當時文化部文物局為培養考古及文物鑒定的專業人員,舉辦了考古訓練班,先生被聘為該班的教師,給學員們講授「中國書畫史」及鑒賞知識。

同年,加入九三學社,被選為九三學社北京分社委員,並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委員,1956年任市政協常委。

1956年,啟功先生晉升為教授,並以專家身份參加了教育部為貫徹「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的方針、加強科學研究及基礎課教學和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而組建的「視導團」,到上海、廣州、廈門、南昌、福州、梅州的大、中、小學視察。為新中國初期的師范教育和基礎教育提供了改革的第一手材料。

正當啟功先生滿腔熱情投身教學科研活動並積極參政議政、在各方面做出成績的時候,1958年,在中國畫院,他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劃為右派,右派關系轉到師大後,他的教授職稱被取消,北京市政協常委和九三學社社員資格也被撤銷,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擊。在這最困難的時候,是他的恩師陳垣先生給予了他親切關懷,使他在逆境中堅持下來。右派分子不能上講台,他就利用勞動改造的業余時間潛心學術研究,認真讀書,撰寫論文,努力在學術上做出貢獻。196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學術專著《古代字體論稿》,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重視,後幾經再版。

「文化大革命」期間,啟功先生又被打為「准牛鬼蛇神」,被不斷審查,並要接受集中學習和勞動,家中也被查封。但在這艱難歲月,他仍利用運動的間隙和休息時間,反復推敲和修改,醞釀了另一部學術著作《詩文聲律論稿》,並在「文革」後付梓出版。

1971年,啟功先生被借調到中華書局,接受點校《二十四史·清史稿》的任務。這是一項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下,組織國內數十位一流文史專家參與的偉大工程,當時先生還是被掛起來的摘帽右派,在那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他能有這樣的機會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奉獻給祖國,從內心感到高興。自1971年到1980年,經整整十年的艱苦工作,終於完成了這項任務,又回到北京師范大學。

經落實政策,啟先生被重新評為教授,再登講壇,即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中。1977年恢復本科考試,1978年恢復研究生考試後,他積極投入到教學第一線。不但教本科生的課、帶研究生,還主動承擔夜大學的課程,和廣大青年一起,十分珍惜這遲到的春天。

1982年,他創立了北京師范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點,1984年該專業又被國務院批准為博士點,先生被聘為該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直至逝世前,一直不顧年邁體弱,堅持工作。2000年又與已故著名學者鍾敬文先生等創辦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基地。20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學有專長的碩士生、博士生,他們在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相當的成績,很多人已成為教授、編審、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目前仍在讀的博士生還有10之多名。

從1933年進入輔仁附中,1935年進入輔仁大學美術系,啟先生已從事教育事業72年,從事高等教育70年,是輔仁和師大的兩朝元老,也堪稱我國資深的教育家。啟先生有很多光輝的頭銜,但他認為那些都是自己的副業,自己的主業只有一個,那就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與科研實踐中,他一貫注意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從教學與科研實踐中,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再用這些經驗,去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他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和藹可親,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和成果,都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肯定,隨時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由於在教育事業上成就卓著,1998年、1999年和2001年,他先後被評為「北京市師德標兵」和「北京市職業道德明星」,並獲得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改革開放後,很多貧寒的學生考入北師大,生活相當困難,啟先生得知後十分焦慮,決心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便於1990年在香港舉辦書畫義賣,籌集資金160餘萬元,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並堅持不以自己的名義而以先師陳垣先生「勵耘書屋」中的「勵耘」二字命名,設立了「勵耘獎學助學基金」,目的既在感激恩師對自己的教誨與培養,亦在激勵學生繼承和發揚陳垣先生愛國主義思想及辛勤耕耘、嚴謹治學、獎掖後學的精神。這種高風亮節不僅使北師大師生深受教育,也在教育界引起廣泛影響。

1997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建校95周年時,啟先生受學校委託,擬定並親自題寫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這一校訓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深刻揭示了師范教育的本質,具有精闢的教育理念,不但深刻地教育了北師大的師生,也受到國家領導人和兄弟院校的好評。而這兩句話也正是他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從教70多年的生動寫照。

啟功先生不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作為我國當代文化名人,他集詩、書、畫和文物鑒賞、學術研究於一身,是享譽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國學大師。

啟功先生是一位成名已久的畫家。他從小受祖父的熏陶,酷愛繪畫。最初拜賈羲民先生為師學畫,賈老師不但畫得一手典型的文人畫,而且對書畫鑒賞也極有素養,使啟先生在繪畫和鑒賞兩方面都受到很好的教育。後來賈老師又主動把啟先生介紹給著名的「內行畫」畫家吳鏡汀先生。啟先生隨吳老師學畫,也不全囿於老師的成路,最終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構圖嚴謹,手法生動,色彩鮮明,韻味悠長,尤擅長山水竹石,極富傳統文人畫的意趣。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他的作品已在畫壇嶄露頭角,他也曾作畫賣錢,以貼補生活,以至不少佳作流入社會,而於五十年代達到藝術高峰。專家評論他的畫最突出的特點是:「以畫內之境求畫外之情,畫境新奇,境界開闊,不矯揉造作,取法自然,耐人尋味」。近幾年來,每年的書畫拍賣,都能見到啟功先生早期的繪畫作品,並被愛好者出高價收藏,足見其珍貴。但在「反右」運動中,他因在畫院被打成右派,嚴重挫傷了他對這項事業的熱情,再加之當時提倡要鞏固專業思想,於是只得封筆,而把全部精力放到教學上。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文藝春天的到來,啟先生才重執畫筆,但鑒於書名太高,「書債」太多,所以繪畫作品並不太多,因而尤顯可貴。在中南海、全國政協、中央文史館、釣魚台國賓館等處都收藏有啟先生的書畫佳作。先生還為國家領導人出訪及文化事業的國際交流繪制了不少作品,他常風趣地說:「我這里是禮品製造公司」。而他為第一屆教師節繪制的大幅松石圖,已成為北師大的鎮校之寶。

啟功先生是當代名揚海內外的書法家。1981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先生被選為副主席,1984年任主席,後任名譽主席。先生高度的書法成就既來自他的才分,更來自他的勤奮。他臨習了大量碑帖,尤以臨習趙孟頫、董其昌、柳公權、歐陽詢、智永等最勤,積淀了深厚的功力,並結合自己的審美情趣,最終獨樹一幟,成為大家。他的書法作品,無論條幅、冊頁、屏聯,都能表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內緊外放的結體,遒勁俊雅的筆畫,布局嚴謹的章法,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超水準,形成一家之風,被人們奉為「啟體」。書法界評論他的書法作品為:「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它淵雅而具古韻,饒有書卷氣息;它雋永而兼灑脫,使觀賞者覺得餘味無窮,因為這是從學問中來,從詩境中來的結果」。人們常說「書如其人」,啟先生的書法,正如他人品學問一樣,秀麗、博雅、才氣橫溢、風流灑脫。自80年代起,已有多種版本的啟功書法集陸續出版。

啟功先生對書法理論也有精闢而獨到的研究,他對大量著名的碑帖進行過廣泛而深入的考辨,寫下了大量的專業論文,對書法史和碑帖史的研究作出巨大貢獻。而他所著的《論書絕句一百首》, 以一百篇一詩一文的形式,系統總結了自己幾十年來研究書法的心得體會,在書法界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認為:書法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之一,既有文化交流的實用價值;又是一門獨放異彩、具有欣賞價值的民族藝術和文字藝術。

啟功先生對書法藝術本身也有很多創見。如趙孟頫說:「書法以運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他通過幾十年的實踐則認為:「從書法藝術上講,用筆與結字是辨證的關系。但從學習書法的深淺階段講,則應以結字為上。」與趙氏所說,恰恰相反。又如他認為臨碑與臨帖亦是辨證的關系,而帖能更真實地保有原作點畫使轉的面貌,故應更多加臨習;而臨碑則應「透過刀鋒看筆鋒」,才能得其真髓,並自稱「半生師筆不師刀」。他又經過多年的探索,發現字的重心聚集處並不是在傳統的米字格的中心點,而是在距離中心不遠的四角處。並推算出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正符合所謂的「黃金分割率」。這些具體的理論都對學習書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為表彰啟功先生在書畫方面的成就,2000年文化部為他頒發了「蘭亭終身成就獎」;2002年又頒發了「造型表演藝術創作研究成就獎」。

啟功先生是一位獨具風格的當代舊體詩人。他在童年時代即對詩詞有濃厚的興趣,並背誦下大量的作品。青年時代經常參加同族長輩主持的筆會,與師友談詩論詞,酬唱應和,打下堅實的創作功底。執教以後,在治學、授業、書畫創作之餘,常就生活中遇到的人物、事件、器物、風景、書畫作品等抒發情感,進行評論,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詩詞作品。1989年,他的第一本詩集《啟功韻語》出版,他在自序中說:「這些『詩』是許多歲月中偶然留下的部分語言的記錄」,是「一些心聲友聲的痕跡。」1994年和1999年,第二、三本詩集《啟功絮語》、《啟功贅語》又陸續出版。之後這三種詩集又合訂為《啟功叢稿·詩詞卷》及《啟功韻語集》。先生的詩很好地體現了繼承與創新的辨證創作觀:格律嚴謹工整,語言典雅豐贍,意境深遠含蓄,學力深厚堅實,深具古典風韻;同時又能堅持「我手寫我口」的原則,不為古人所宥,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密切貼近現實生活,參用當下詞彙,深具現代氣息。特別是一些詼諧幽默的詩,很好地體現了他的人生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個性特徵,為古典詩詞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很多是書寫自作詩詞的,而他的畫作,均有自己詩詞佳句的題跋。詩、書、畫在同一幅作品中展現,達到了和諧統一,觀其畫,賞其書,吟其詩,使人神舒意暢,回味無窮,再次領略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古人稱這類作品為「三絕」,而啟先生堪稱是當代「三絕」之冠。啟先生的詩集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專家們評論他的詩詞「功力深厚,風格鮮明,完美地運用了古典詩詞的固有形式,巧妙地運用了現代新語詞、新典故以及俚語、俗語,形成了他詩詞的獨特風格,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特點,為詩詞創作如何繼承與創新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啟功先生是獨具慧眼的文物鑒定家。先生嘗自雲:平生用功最勤、成就最顯著的就是文物鑒定,尤其對古代的書畫、碑帖,見識卓異,造詣精深。早在青少年時代,他就積累掌握了很多鑒定的經驗和知識。賈羲民老師經常帶他到故宮博物院參觀故宮珍藏的書畫作品,並結合展品為他講解鑒定知識。先生還經常到琉璃廠等地的古董字畫店向民間的行家裡手請教,他們看到先生如此敏而好學,也都樂意指點他,使他獲得了很多寶貴的實踐經驗。1947年先生即受聘為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在古物館負責鑒定書畫,在文獻館負責審閱文獻檔案,整理清代史料。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成立文物局,負責對流散在社會上的文物進行收購鑒定工作,每遇疑難問題,必約請先生參加。1983年,國家文物局聘請國內頂級專家組成7人小組,對國內各大博物館收藏的珍品進行甄別鑒定。先生即是7位專家之一。1985年被國家文物局聘為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1986年任主任委員,其間所經眼的書畫文物當數以萬計。除書畫外,還對出土文物及古代書籍進行鑒定。如王安石書《楞嚴經要旨》、 宋代龍舒本《王文公集》等。 近兩年還參與了震驚文物界的《出師頌》、《淳化閣帖》的收購與鑒定工作。啟功先生幾十年來,為保護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作出了卓越貢獻,文物界的人都稱他是不可多得的國寶級人才。

在鑒定方面,他有很多高明之處:一是知識面廣,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深入廣博的研究,熟悉與書畫相關的各種知識,掌握更多的可利用的信息。二是他擅長文獻考據,懂得駕馭文獻信息的方法,一旦發現相關問題,能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考辨,可以將藝術研究與學術研究結合起來。三是又有多年書法繪畫的實踐本領,深諳其中的藝術規律及具體技法,深諳各家各派的風格特點,見多識廣,從而能夠達到「觀千劍而後識器」的境界。總之他屬於學者型和藝術家型相結合的鑒定家,能透過現象,深入本質,從多方面考察,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例如,他對舊題為唐「張旭草書古詩帖」真實年代的考辨;對陸機《平復帖》的全文通釋與考定,都是最好的例證。

啟功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學者。先生自幼聰穎過人,才華出眾,記憶力驚人,涉獵的書籍非常廣泛,且過目不忘,直到老年還能准確說出某事出自某書某章。戴姜福老師是一位博學之人,深通古典文學和傳統小學,在他的教授下,啟先生打下堅實的國學基礎。後來先生又受教於陳垣先生,深得考辨之學的要領及嚴謹的「竭澤而漁」的治學精神,走上了專業規范的治學道路。陳校長又教誨啟先生搞學術研究應發揮自己的特長,於是啟先生從研究書畫藝術入手走上了學術研究的道路。最初幾篇學術論文,如《急就篇研究》、《董其昌書畫代筆人考》,都是在陳校長親自指導下完成的。而隨著多年的教學實踐,先生對古典文學、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歷史學、文獻學、版本目錄學、宗教學,也都有廣泛的涉獵與研究。而在所有的研究中,啟先生仍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能在扎實嚴謹的論證中,處處顯示出自己獨辟蹊徑的聰明才智,常能發別人所未發,道別人所未道。如詩詞格律講解起來十分煩瑣,而先生的「竹竿」理論能舉重若輕地將此問題化繁為簡。他學問廣博,可謂諸子百家無所不知,三教九流無所不曉。先生常自戲為「雜貨鋪」,實則是博學多聞,而且能打通各學科的界限,成為一名通學博儒。如他晚年所開設的「古籍整理基礎」課,就屬於這類性質,而先生則戲稱為「豬跑學」。

啟先生的主要著作有五十年代的《讀紅樓夢札記》和程乙本《紅樓夢注釋》,至今是紅學研究的必讀書目。六十年代的《古代字體論稿》,此書將文字研究和書法研究結合在一起,是文字學的重要論著。六十年代的《詩文聲律論稿》,此書以簡馭繁,是研究詩文聲律的獨詣之作。八十年代的《漢語現象論叢》,此書對中國古典語言,特別是詩詞語言,提出了種種令人深思的問題。八十年代的《說八股》,對八股文的特點和功過做了實事求是的評價。而2004年出版的《啟功講學錄》,雖是學生的整理稿,但典型體現了他博雅通學的學術特點。而累時多年的《啟功叢稿》,更是其學術之大成,其中有關碑帖、藝術的考辨文章,更不是一般學者所能道其萬一。先生之學問真可謂博大精深。

啟功先生還是一位在國內外享有廣泛影響的社會活動家。他以卓越不凡的才能、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對國家的無私奉獻,贏得各方面的敬重和愛戴。

1980年,當選為「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兼宣傳部副部長,曾任「九三」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任、現任顧問。

1982年,恢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委員資格,1986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以後連任第六、七、八、九、十屆常委,並兼任政協書畫室主任。

1983年秋,中共中央統戰部和各民主黨派組織一批專家支援西部地區的文化建設,啟先生時已年過七十,仍不辭辛苦,報名參加,先後到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講學,為西部地區的教育事業獻出一片愛心。

1992年被國務院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1999年任館長。為文史館的建設和文史資料的整理出版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2002年,任西泠印社社長。

先生還兼任中國佛教協會顧問、故宮博物院顧問、國家博物館顧問、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等職務。他以飽滿的熱情、認真負責的態度,參政議政,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和中外友好合作,奔走往來於友鄰國家和港澳地區。

先生曾多次應邀赴日本、新加坡、韓國參觀訪問,舉辦書畫展和進行學術交流,多次去香港講學,參加文物鑒定。還應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邀請,出席學術會議和鑒定古書畫,赴英國、法國考察博物館,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而啟先生在藝術和學術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究其根源和他高尚的人格分不開。

先生對國家和民族抱有一顆熱誠的赤子之心。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自幼有宗教經歷、又身為民主黨派重要負責人的公民,他極力維護民族團結,愛國愛教,投身於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和祖國的統一大業之中。他堅決擁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確立的改革開放政策,熱情謳歌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在政協積極獻言建策,在各種外交場合維護國家的利益與尊嚴,宣傳介紹祖國悠久的傳統文化,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他還以一顆博愛之心、憂世之心,密切關懷著國家的發展建設。每遇到自然災害,即踴躍捐獻善款,他無時不真誠地祈禱人民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進而由衷地祈禱世界的和平。每當談及國家和世界尚有貧窮和苦難、醜陋和暴力時,其同情焦慮之心溢於言表,仁愛之心令人感動。

先生是一位性情中人。他為人善良、誠懇、注重情誼。他對妻子至愛,對母親至孝,對師長至敬。他能接受他們的愛,深知沒有他們的愛,就沒有自己的一切;更能愛他們,深知這是對他們的最好報答。他書畫藝術的成就和詩詞創作的感人力量都與此相關。他知恩圖報,談及自己的成績,總口必稱陳老校長的恩德,對凡是幫助過他的人以及他們的後代,都盡其所能地予以回報。他對朋友至誠,能向他們敞開心扉,不存蒂芥,不管自己地位多高,都與他們保持純潔童貞的友情。他對晚輩、學生關愛至切,和藹可親,悉心教誨。他常說自己就是在別人的關切和師長的耳提面命中成長起來的。先生的誠摯之心,深厚之情,深深感動著每一個和他交往過的人。

先生操守純粹,道德高尚,為人方正,舉止得體,對事業鍥而不舍地追求,對工作孜孜不倦地努力。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講究禮貌,平易近人。他從不擺名人架子,尊重一切人,包括普通勞動者和晚輩學生。「直如矢,道所履,平如砥,心所企」,這首硯銘正是他做人的原則。「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凈」,這是他另一方藏硯的銘文,先生取其「堅凈」二字當作自己書齋的名稱,而這二字也正是他道德操守的生動寫照。

先生性格灑脫,心胸超曠。他從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更不計較錢財,對這些身外之物總抱著「難得糊塗」的態度。每遇人生坎坷總能以樂觀的精神、曠達的心胸加以化解,即使在「反右」和「文革」中遭受極不公正的況遇,也能積極向前看,而從不怨天尤人。「寵辱無驚希正鵠」,「何必牢騷常滿腹」,這樣的詩句在他的詩中經常出現,心胸之寬廣令人感佩。他言談風趣,應對機敏,出語幽默,喜開玩笑,凡與他談話的人無不感到是一種享受,無不為他的人格魅力所傾倒。

7. 九十年代老電影有哪些

1,《情聖》

《情聖》(The Magnificent Scoundrels)是一部由李力持導演,周星馳,毛舜筠等主演的經典喜劇電影,於1991年上映。

2,《重慶森林》

《重慶森林》是澤東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都市時裝片,由王家衛執導,林青霞、梁朝偉、王菲、金城武等主演。1994年7月14日,該片在香港上映。

3,《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

4,《唐伯虎點秋香》

《唐伯虎點秋香》是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電影,由周星馳、李力持執導,周星馳、鞏俐、鄭佩佩等主演。影片於1993年7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5,《三月的獅子》

《三月的獅子》是矢崎仁司執導,趙方豪和伊藤清美主演的倫理愛情類電影,於1992年06月10日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對兄妹的愛情故事。

8. 急求《百年中國》內容!

解說:趙忠祥
百年中國是中央電視台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獻禮片、全片共五十二集,三百六十二期,每期五分鍾,約一千八百分鍾。
迄今為止反映百年中國歷史最為全面完整的文獻紀錄片,其篇幅之宏偉,資料之豐富,視點之獨到在電視界中也屬史無前例.
本片的主題:通過對中國二十世紀的回顧,反映一個民族的現代化史.
本片的風格追求:從中國大歷史的角度,立體化反映中華民族的百年歷程.在歷史中發現詩意,追求可觸摸的歷史.
第一集 風雨世紀初
一,新世紀
二,黑暗的政局
三,瓜分之局
四,義和團運動
五,八國聯軍入侵
六,《辛丑合約》
第二集 遲到的變革
一,慈禧流亡
二,慈禧還都
三,天足運動
四,選派留學
五,廢除科舉
六,獎勵實業
七,百年氣象
第三集 暮鼓晨鍾
一,保皇與革命
二,孫中山與革命黨
三,《蘇報》案
四,日俄戰爭
五,同盟會成立
六,五大臣出洋
七,百年苦樂
第四集 帝國的終結
一,溥儀登基
二,鑒湖女俠
三,黃花崗起義
四,武昌首義
五,辛亥浪潮
六,清廷退位
七,百年煙雲
第五集 共和之夢
一,民國誕生
二,剪辮運動
三,政壇風雲
四,報界先聲
五,新氣象
六,民初實業
七,百年曙光
第六集 山重水復
一,袁世凱
二,民主的挫折
三,二十一條
四,洪憲帝制
五,護國戰爭
六,亂世之始
七,百年奇觀
第七集 少年中國
一,新舊之間
二,《新青年》
三,北京大學
四,文學革命
五,虛幻的勝利
六,五月四日
七,百年青春
第八集 青春之歌
一,五四回聲
二,婚姻革命
三,新女性
四,科學救國
五,赴法勤工儉學
六,思想啟蒙
七,百年風采
第九集 涌動的前夜
一,以俄為師
二,共產黨成立
三,孫中山蒙難
四,國共合作
五,農運大王
六,黃埔軍校
七,百年習尚
第十集 軍閥時代
一,亂世之初
二,民生憂患
三,紛亂的政壇
四,實業的機遇
五,工人的覺醒
六,臨城劫案
七,百年風景
第十一集 無聲的中國
一,紫禁城內外
二,北京事變
三,孫中山北上
四,中山之死
五,三 一八慘案
六,軍閥末路
七,百年民生
第十二集 激盪年代
一,五卅運動
二,廣州風雲
三,誓師北伐
四,四 一二政變
五,白色恐怖
六,武裝反抗
七,百年生死
第十三集 風雲變幻
一,南京的北伐
二,低潮里的革命
三,井岡山
四,濟南慘案
五,東北易幟
六,莫斯科的爭論
七,百年流離
第十四集 訓政之初
一,國民黨訓政
二,南京五院
三,南京的變化
四,上海的繁華
五,北京的蕭條
六,注目鄉村
七,百年陣痛
第十五集 脆弱的統一
一,中央研究院
二,文化專制
三,軍事圍剿
四,中原大戰
五,關外的張學良
六,黨內爭端
七,百年記憶
第十六集 多事之秋
一,動盪年代
二,江淮水災
三,九 一八事變
四,流亡生活
五,國難之際
六,一 二八抗戰
七,百年姻緣
第十七集 蒼茫大地
一,攘外與安內
二,偽滿洲國
三,傀儡王朝
四,長城抗戰
五,還我河山
六,蘇區風雲
七,百年人文
第十八集 憂患的歲月
一,內戰與財政
二,蕭條的經濟
三,獨裁的政治
四,電影與社會
五,膨脹的官僚資本
六,長征
七,百年苦旅
第十九集 救亡之路
一,華北危機
二,存亡時刻
三,一 二九運動
四,西北無戰事
五,內憂外患
六,西安事變
七,百年建設
第二十集 共赴國難
一,山雨欲來
二,七 七事變
三,上海會戰
四,同仇敵愾
五,南京大屠殺
六,工廠內遷
七,百年苦痛
第二十一集 眾志成城
一,保衛徐州
二,台兒庄大捷
三,武漢會戰
四,全民抗戰
五,東進戰曲
六,援華情
七,百年家園
第二十二集 家國萬里
一,相持階段
二,大遷徙
三,粉墨登場
四,大轟炸
五,孤島生活
六,對峙之局
七,百年學人
第二十三集 烽火敵後
一,艱難的時刻
二,百團大戰
三,人民戰爭
四,皖南事變
五,大生產運動
六,邊區故事
七,百年救亡
第二十四集 決戰法西斯
一,遠征緬甸
二,開羅會議
三,難堪的潰敗
四,法西斯的末日
五,大受降
六,審判戰犯
七,百年新生
第二十五集 和平之光
一,重慶和談
二,美國的選擇
三,三大協定
四,還都南京
五,內戰爆發
六,民不聊生
七,百年夢想
第二十六集 較量
一,內戰爆發
二,人民的呼聲
三,爭奪延安
四,挺進大別山
五,戰場之外
六,金融風暴
七,百年英雄
第二十七集 決戰
一,希望與絕望
二,獨裁與民主
三,金圓券風波
四,大決戰
五,得道與失道
六,南下與北上
七,百年奇跡
第二十八集 開國
一,北平和談
二,橫渡長江
三,解放上海
四,"進京趕考"
五,協商建國
六,開國大典
七,百年抉擇
第二十九集 外交方略
一,另起爐灶
二,廢除強權
三,建交高潮
四,中蘇結盟
五,抗美援朝
六,打破封鎖
七,百年圖強
第三十集 重整河山
一,戰勝危機
二,翻天覆地
三,婦女解放
四,當家做主
五,"三反五反"
六,百廢俱興
七,百年滌盪
第三十一集 凱歌行進
一,偉大的任務
二,心系蘇聯
三,探索民主
四,改造的力量
五,國防正規化
六,國際舞台上
七,百年家園
第三十二集 探索新路
一,以蘇為戒
二,多彩的生活
三,百花齊放
四,收獲的季節
五,1957
六,東風壓倒西風
七,百年脊樑
第三十三集 沸騰的歲月
一,大躍進運動
二,人民公社化運動
三,金門炮戰
四,西藏風雲
五,中蘇分裂
六,左右之間
七,百年心跡
第三十四集 英雄年代
一,艱難歲月
二,走出困境
三,小小寰球
四,戰天斗地
五,春去春回
六,欣欣向榮
七,百年溫情
第三十五集 非常歲月
一,山雨欲來
二,文革發動
三,失控的局勢
四,上山下鄉
五,"五七"道路
六,砥柱中流
七,百年苦旅
第三十六集 打破堅冰
一,北方烽煙
二,戰略調整
三,乒乓外交
四,重返聯合國
五,越過太平洋
六,中日恢復邦交
七,百年胸懷
第三十七集 艱難的抗爭
一,九 一三事件
二,轉機初現
三,四屆人大
四,艱難整頓
五,四五運動
六,一九七六
七,百年探古
第三十八集 一九七八
一,乍暖還寒
二,遲到的春天
三,實事求是
四,走出國門
五,蘇醒的大地
六,春風化雨
七,百年復甦
第三十九集 改革年代
一,大潮初涌
二,開放之路
三,走向法治
四,希望的田野
五,甜蜜的生活
六,一九八四
七,百年拼搏
第四十集 新的革命
一,縱深推進
二,大裁軍
三,興國之本
四,證券風雲
五,走向富裕
六,一九八八
七,百年遠征
第四十一集 繼往開來
一,迎接挑戰
二,亞運之光
三,風雨同舟
四,開發浦東
五,大京九
六,高峽平湖
七,百年發展
第四十二集 跨越世紀
一,香港回歸
二,高舉旗幟
三,復興之夢
四,飛越太平洋
五,世紀大典
六,迎接新世紀
七,百年回眸
第四十三集 發現
一,北京人頭蓋骨
二,殷墟
三,敦煌藏經洞
四,馬王堆漢墓
五,秦兵馬俑
六,曾侯乙編鍾
七,法門寺地宮
第四十四集 體壇
一,武魂長存
二,艱難起步
三,全民健身
四,奮發圖強
五,國球春秋
六,綠茵夢
七,光榮與夢想
第四十五集 婚姻
一,婚姻宣言
二,兩地書
三,刑場上的婚禮
四,妃子離婚
五,出走的"娜拉"
六,劉巧兒
七,相距千年
第四十六集 電影
一,序幕
二,明星
三,狂流
四,悲歌
五,黎明前
六,現實的藝術
七,探索
第四十七集 舞台
一,文明新戲
二,梅蘭芳
三,成熟的話劇
四,走上街頭
五,天橋春秋
六,人民的藝術
七,百花齊放
第四十八集 城市
一,古都滄桑
二,東方明珠
三,在鐵蹄下
四,陪都風雲
五,紅色搖籃
六,風雨鍾山
七,南風窗
第四十九集 時尚
一,帝國舊影
二,文明新裝
三,共和新景
四,旗袍春秋
五,"摩登"生活
六,樸素年代
七,五彩繽紛
第五十集 課堂
一,廢科舉興學堂
二,留學潮
三,大學精神
四,教育救國
五,救亡圖存
六,新的探索
七,科教興國
第五十一集 歌聲
一,送別
二,長城謠
三,解放區的天
四,歌唱祖國
五,我們走在大路上
六,春天的故事
七,走進新時代
第五十二集 我們的世紀
一,百年同行
二,背影
三,童年
四,面孔
五,夢想
六,地平線

9. 1966年至1976年拍攝的故事片電影有哪些

謝謝提問,就個人看到過的如下,歡迎補充。

火紅的年代、春苗、艷陽天、青松嶺、長城新曲、偵察兵、金光大道、紅雨、閃閃的紅星、打擊侵略者、奇襲、飛虎、激戰無名川、南海長城、南海風雲、海霞、海島怒潮、鄉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獵字99號、405謀殺案、沸騰的群山、楓樹灣決裂、歡騰的小涼河、創業、沙漠的春天向陽院的故事、平原游擊隊(新)、渡江偵察記(新)、南征北戰(新)、延河戰火、小字輩、雁鳴湖畔、刑場上的婚禮、紅牡丹、傷痕、生活的顫音、天雲山傳奇難忘的戰斗、年輕的一代(新)、紅河激浪、她從霧中來、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紅花、自豪吧!母親、

這十年拍了許多好電影,並不是某人胡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我看過的電影有:《渡江偵察記》,《偵察兵》,《沸騰的群山》《紅孩子》,《春苗,《紅雨》,《決裂》,《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閃閃的紅星》,《南海長城》,不列舉了,太多了,都是經典。

在特殊的十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並不像某些人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有些電影拍攝的相當不錯,堪稱經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閃閃的紅星》,電影內容情節緊湊,引人入勝,畫面干凈,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電影中的三首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紅星歌》和《映山紅》至今傳唱不衰。
還有一部戲劇電影,河北梆子《寶蓮燈》,郭德綱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這部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唱腔優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場,每次都能引得觀眾們鬨堂大笑。

在那個年代,除了樣板戲,還有一類題材,也受到觀眾的追捧,那就是戰爭片。50年代,一些經典的黑白戰爭故事片,重新拍攝成彩色電影,《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總體來說,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經典,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還有一部《平原作戰》
,雖然是新電影,卻是向50年代拍攝的《平原游擊隊》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戰》中的趙永剛,雖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無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雙槍李向陽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我個人覺得,當時最出色的
戰爭片,是《激戰無名川》,那時候的演員是真正的赴湯蹈火,爬冰卧雪,志願軍戰士用高射炮打飛機,拆除定時炸彈,當時看的緊張的不得了,雖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這些經典鏡頭還歷歷在目。

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電影嗎!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會少吧!有些還是翻拍的呢!如《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等!這里就說本人看過的,小學一年級時包場看電影,看過的是《青松嶺》,此外還有《紅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樣板戲《沙家浜》、《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還有好像是《磐石灣》吧?有一次還包場兩部樣板戲,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攝的電影故事片按順序是:1966年長影《雁鴻嶺下》、北影《紅色郵路》《女飛行員》《紅石鍾聲》、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長影《艷陽天》《青松嶺》(重拍)《戰洪圖》(重拍),1974年長影《鋼鐵巨人》《向陽院的故事》《創業》《平原游擊隊》(重拍)、北影《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上影《火紅的年代》《渡江偵察記》(重拍)《無影燈下頌銀針》《一副保險帶》、八一《閃閃的紅星》,1975年長影《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紅雨》《決裂》、上影《第二個春天》《小將》《戰船台》《春苗》、八一《激戰無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號》、西影《碧海紅波》《阿勇》,1976年長影《雁鳴湖畔》《長空雄鷹》《鎖龍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騰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擊》(未發行)、上影《征途》《難忘的戰斗》《金鎖》《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歡騰的小涼河》《江水滔滔》《新風歌》、八一《南海風雲》《南海長城》、珠影《楓樹灣》《山裡紅梅》、西影《開山的人》、峨眉《寄託》、廣西《主課》。

不管有哪些,凡正這一時期拍攝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不管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啟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故事片:雁鴻嶺下、芒果的故事、征途、十月、偵察兵、牛角石、金光大道、紅雨、春苗、青松嶺、戰洪圖、火紅的年代、艷陽天、青春似火、鋼鐵巨人、一副保險帶、無影燈下頌銀針、碧海紅波、車輪滾滾、閃閃紅星、黃河少年、阿夏河的秘密、向陽院的故事、山村新人、主課、海霞、難忘的戰斗、楓樹灣、沸騰的群山、沙漠的春天、小八路、決裂、激戰無名川、長城新曲、反擊、歡騰的小涼河、還有翻拍的渡江偵查記、南征北戰、平原游擊隊、還有十部京劇現代戲的彩色影片。以上這些影片都是十年文革期間拍攝的,至今難忘。

《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年青的一代》《第二個春天》《春苗》《紅雨》《火紅的年代》《山村新人》《無影燈下頌銀針》《長城新曲》《牛角石》《雁鳴湖畔》《渡江偵察記》《偵察兵》《紅燈記》《沙家浜》《海港》《龍江頌》《戰洪圖》《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紅雲崗》《向陽院的故事》《祖國啊母親》《豹子灣的戰斗》《沙漠里的春天》《閃閃的紅星》《杜鵑山》《盤石灣》《平原游擊隊》《平原作戰》《紅石村》《反擊》《盛大的節日》《創業》《海霞》《小螺號》《奇襲白虎團》《審椅子》《長空雄鷹》《激戰無名川》《沸騰的群山》《漁島怒潮》《決裂》《青春似火》《 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風雲》《青春》《兩個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兒時的回憶,記得上小學二年級,學校組織看電影《閃閃的紅星》,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 陋天電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來時幾個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學校談觀後感,潘東子成為我們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樣板戲,記憶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戰》《奇襲》《春苗》《渡江偵察記》,有一部戰斗片《偵察兵》王新剛老師主演的,是戰斗片的精典。寫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對題?

10. 八十年代老電影有哪些

1,《末代皇帝》,上映日期:1987年10月23日。

《末代皇帝》是由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該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義大利上映。

2,《紅高粱》,上映日期:1988年2月(柏林電影節)。

《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3,《吉屋藏嬌》,上映日期:1988年04月14日。

《吉屋藏嬌》是香港喜劇電影,由陸劍明執導,爾冬升等主演。《吉屋藏嬌》講述了鄭裕玲和爾冬升是一對准備結婚之同居男女,但由於某種原因,其原有之新居未能入住,因此便租住其好友鄭丹瑞祖父之古老大屋內。

利智及唐麗球本是鄭丹瑞祖父盧海鵬之黑市夫人及侍婢,當二人死後其鬼魂仍留在大屋內等待盧之回來。人,鬼住在一起,便發生連串笑話。

4,《碧海藍天》,上映日期:1988年5月11日。

《碧海藍天》是一部法國愛情電影,由呂克·貝松執導,讓-馬克·巴爾、讓·雷諾主演,於1988年5月11日法國上映。電影描述個人難以融入現實社會的困境中,因此轉而尋找夢想中的另一種生活,帶著濃厚的自傳色彩。人類不斷向極限挑戰,但最後以回歸大海為終,為一部藍色調的電影。

5,《雨人》,上映日期:1988年12月12日。

《雨人》是巴瑞·萊文森執導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達斯汀·霍夫曼、湯姆·克魯斯、瓦萊莉·高利諾、邁克爾·D·羅伯茨、邦尼·亨特、貝絲·格蘭特主演。

影片中,查理發現父親將遺產留給了患自閉症的哥哥雷蒙,便想騙取這筆財富,並計劃利用哥哥超強的記憶力去賭博賺錢。但在此過程中,血緣的親情打破了原有的疏離,真摯動人的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