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80年代抓捕王大王二的案件具體過程
1983年2月12日中午,王宗坊、王宗瑋混入沈陽空軍463醫院。王宗坊撬開小賣部房門,入室盜竊,王宗瑋在外放哨。此時,醫院人員發現王宗瑋形跡可疑,將他帶到醫院外科室盤查。
後又抓住企圖逃跑的王宗坊,將他帶到外科室隔壁房間審查。這時,王宗瑋趁機開槍打死周仕民,又闖入隔壁房間,打死了孫維金、劉福山、畢繼兵、打傷吳永春,「二王」匆忙逃竄。
下午1時25分,沈陽市公安局接到報案派民警趕到現場,通過王宗瑋留下的工廠通行證,查明了「二王」的地址。而此時「二王」早已外逃。
2月15日晚9時,四十七次列車員及乘警檢查乘客行李,發現一個黑色提包內藏有手槍,當乘警查問王宗坊時,王宗瑋開槍開槍打傷乘警,乘火車緊急停車時,「二王」跳車逃跑,地點在湖南衡陽南30公里的西里坪。
2月17日,衡陽冶金機械廠幹部伍國英等人去看新分到的樓房,發現房內有兩人在吃東西,並看到其中一個人隱藏在兜內的手槍。伍國英馬上下樓報告。「二王」尾隨下樓,搶奪一輛自行車逃跑,打死了追趕的張業良,打傷蔣光熙、李瑞玲、劉重陽三人,在衡陽警方設卡堵截之前逃脫。
3月3日,「二王」潛入湖北武漢第四醫院理療室,准備在此過夜。醫院實習女醫生周建媛來取東西,被「二王」打昏。
3月25日上午10時許,「二王」各騎一輛自行車一前一後,經過武漢岱山檢查站。值勤民警李信岩、民兵熊繼國在對王宗坊檢查時發現問題,將其帶到房內審問,發現王宗坊身上有槍。
檢查站站長王雲即掏槍指著王宗坊,李、熊扭住王犯,另一個人陳震尖繳下王宗坊的槍。這時,騎車在後的王宗瑋突然闖入檢查站,連開10槍,打死民警王雲、李信岩,工人熊繼國、陳震尖四人,並搶走王雲的手槍。
「二王」由檢查站行凶逃竄後,又與聞聲而來的岱山派出所民警發生槍戰,「二王」邊打邊退,遇上騎車經過這里的武漢工人詹小建,王宗瑋開槍打死詹小建之後,「二王」奪車逃竄,從武漢消失了蹤影。
8月29日下午,「二王」流竄到江蘇江陰市,搶劫了市百貨公司營業款二萬余元後逃跑。
1983年9月13日二人在江西廣昌縣被發現,當地軍警配合,於1983年9月18日將「二王」擊殺。
(1)老電影大王二王擴展閱讀:
東北二王及呼倫貝爾的「六一六」等事件直接導致了1983年時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下令開始嚴打。
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決定》指出: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是政治領域中一場嚴重的敵我斗爭。
為迅速扭轉社會治安的不正常狀況,中共中央決定,以三年為期,組織一次、兩次、三次戰役,按照依法「從重從快,一網打盡」的精神,對刑事犯罪分子予以堅決打擊。
1983年9月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關於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及《關於迅速審判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決定》。
其中前者規定對流氓罪等十幾種犯罪「可以在刑法規定的最高刑以上處刑,直至判處死刑」,後者規定在程序上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要迅速及時審判,上訴期限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10天縮短為3天。
1983年8月至1987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連續三年開展了分為三個戰役的統一行動、集中打擊。
1983年嚴打發動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長劉復之表示:「嚴打戰役,意義極為深遠,就其指導思想、氣勢、規模和效果等方面來說,是繼1950年至1952年鎮壓反革命運動之後,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又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
此次嚴打的政治及軍事色彩十分濃厚。1983年,幾十萬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衛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接受特種訓練。
中共中央發出的文件強調,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黨、政、軍等有關部門齊動手,將判處死刑的許可權交到區縣級的人民法院,同級黨委領導可直接決定判處死刑。
此次嚴打的打擊對象除刑事犯罪以外,還有「現行反革命」以及林彪、「四人幫」團伙殘余分子,這是和後來幾次嚴打的不同之處。鄧小平針對有人「怕搞錯兩類矛盾」指出,就應該將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當做敵我矛盾處理,「我們保證最多數人的安全,這就是人道主義。」
② 七十年代轟動全國的大王和小王
即王宗坊和王宗瑋兄弟倆,沈陽人,新中國第一張懸賞通緝令上的通緝犯,震驚全國的大案「東北二王特大殺人案」的主角。從1983年2月12日二王在沈陽犯下第一起命案至9月18日被警方擊斃的七個月之間,『二王』憑借槍支和手榴彈打死打傷公安執法人員和無辜百姓18人(打死9人傷9人),五次逃脫警察的追捕。二王逃亡期間,謠言迷漫全國,給民眾帶來一定的恐慌。最後二王逃到江西廣昌的盱江林場的一座山上。由公安、武警、軍隊、民兵組成了近三萬人的圍剿隊伍(包括武漢空軍部隊的一架直升機),形成了四個包圍圈,將二王擊斃。
③ 當年追捕大王.二王的是什麼電影
四大名鋪
④ 《滿城盡帶黃金甲》最後誰當了皇帝
滿城盡帶黃金甲最後李從厚繼位。
電影講述大王征戰之後大勝回朝,暗暗發覺宮廷內部已發生微妙的變化,原來王後與大王子發生不倫之戀,而王後、大王子、宮女之間的三角戀更是復雜。各方為權力、情慾展開明爭暗鬥,最後矛盾不可避免地總爆發,所有爭斗的人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由於太子事先告訴了大王二王子有謀反之意,大王派出李將軍(郭常輝飾)率領大量的盾牌兵與弓箭手伏兵平定叛亂。宮中三王子元成(秦俊傑飾)趁機奪權,動手刺殺太子,並率領數名武士逼宮,要脅大王下詔禪讓王位給他,而所有武士反被大王暗中埋伏的特種部隊以飛刀砍死。
三王子因不服而企圖砍殺大王,反因為武藝不精,而被大王鞭刑打死。造反失敗的元傑因自責自刎而亡,王後則極度傷心而大聲哀號,並打翻了濺有二王子鮮血的葯。
(4)老電影大王二王擴展閱讀: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確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也是一部充滿了張力的正劇。它絕不是肥皂劇,而是恢宏的戲劇。它是關於愛欲與死亡的濃得化不開的戲劇。這部電影極度絢爛,這種絢爛不僅包括它的色調,還有那種狂野的情緒噴薄而出。
影片的整體感覺不錯,顏色很明亮,視覺沖擊力相當強。比起之前的《英雄》和《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打戲明顯減少,而對劇情和人物的刻畫力度卻增加了。由於故事改編自經典話劇《雷雨》,因此片中的人物關系非常復雜,而導演在矛盾展現和劇情推進上處理得更加講究。
⑤ 八十年代有追殺大王二王兄弟倆是什麼電影
沒拍過這個,好像有篇報告文學
⑥ 曾經轟動全國的大王二王事件後來被拍成電視劇了,有誰知道那電視劇的名字嗎
《中國大案偵破實錄之追捕東北二王》吧,是個紀實片
⑦ 大王和二王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我們在大學進修學習的三年時間。當時我們16個在職全脫產進修生和27名當年錄取的應屆生,被編在了同一個斑。剛開始時,這些小同學對我們都以老師相稱,我們則在他(她)們的姓前加上「小「字稱呼,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們便主動提出要求,既然是同學,就應直呼其名,不必對我們以「師」相稱,以免顯得生硬別扭和生分。到後來,除了個別幾個的確是師生關系的而外,(我們這些進修生,當年大部分人之前都在中學任教,有幾個人還是高三一些學科的把關教師,只因是師范畢業生,學歷不達標,故通過參加成人高考後,來到這里學習)其它的人都開始在我們的姓氏前邊冠以「老」字相稱。其實當時的這些老張老李們年齡都在三十歲以下,大家為了將兩個姓王的區分開來,就把個子較小的王生榮叫大王,把大個字王天軍叫二王。 大王是鎮原人,之前在三岔中學教高中歷史,二王是寧縣人,進修之前在寧縣的一所中學帶數學。
大王多才多藝,吹拉彈唱無所不能,拉的一手好二胡,鋼琴、電子琴彈奏起來分明就是行家理手。他風趣幽默,笑話連篇,模彷起女人和一些動物來唯妙唯肖,吃飯和晚上就寑時,他的一些奇特的笑話和表演,經常讓我們笑到噴飯和咬緊被角……
二王人高馬大,白白凈凈,性格內向,有時還有些靦腆,當時都結婚生子了,但只要前女生一說話,臉馬上就紅了,這一點成了我們取笑他的最好的「把柄」。
但他具有超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有他管理和處理一些班上的事務,我們的班主任差不多就失業了。
大王和二王當時是我們班的正副班長,當過多年教師和班主任的他倆,管理起我們的這一個班級來,那簡直是得心應手的事。在他們的帶領下,當時我們這個班在學校的各項活動和評比中幾乎一直是名列前茅。
有一次學校進行元旦班級文藝匯演,我們班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場算是大型眉扈劇《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自己寫劇本,自已為主題曲編歌詞、譜曲並演奏。
戲的大致的劇情是:王大寶考上了大學,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來到繁華的大都市,曾經勤儉節約、勤奮好學的他,曾經一度經不起城市繁華生活里的一些不良誘惑,變的不思進取,上網吧,進舞廳,吃大餐、談對象,巨大花銷和開支,讓生活本來就很困難的家庭,在經濟上不堪重負,家中父母省吃儉用,身患重病的母親,為了省錢讓兒子上大學,自已堅持不去看病,直到最後病情嚴重了才出醫院檢查,被醫生告知已到生命晚期,此時的兒子悔恨加交,從此後痛改前非,認真學習,完成了大學學業,參加了工作,過上了好日子,可這一切母親卻沒能看到……
演員中的角色似乎有點兒反串:大王扮演母親,二王演父親,演出獲得了成功,曾在全校師生中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和轟動效應,一些學生和老師都被劇情感動的哭出聲來。這次文藝匯演,我們班又取得了一個第一名。
大王和二王,在學習上也是我們的榜樣,我們這些進修生都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再次學習的機會,學習起來能很拼,如飢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的養分,讓自已豐富和充實。好多時候的周末和假日,和平常一些日子裡的深夜,我們跟著大王和二王,在圖書館、教室看書學習,回想起來,那是這一生中忙碌、最美好、最充實,最值得回憶的又一段時光!
大王家在當時還比較偏遠落後的山區,妻子沒有工作,孩子還很小,家中的承包地多,所以每逢耕種打碾的農忙時節,都要請幾天假,回去干農活,他干起農活來也絲毫不遜色於那些農民,提犁耕地,播種收割都可堪稱行家裡手,說起他的山區家鄉,他常為當時那裡的交通、水電等生活條件的落後而憂慮。記得有一年他從家裡麥收後回到學校,站在宿舍樓上,看到這邊原上的人用聯合收割機收麥,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他站在那裡感嘆了好一會兒,用鎮原三岔方言說了幾遍」這美過火著呢」,
這句話後來被我們學著調侃了好常時間,只要是遇見好的東西,只要大王在場,我們就會說「這美過火著呢」。
他生活樸素,為人真誠,樂於助人,辦事乾脆利落是我們的好兄長。
二王家在寧縣太昌,祖上曾是大戶人家,書香門弟,父親早年曾受過政治運動沖擊,去世較早,他過早挑起生活重擔,師范畢業後回到家鄉所在的學校從教,他做事認真,考慮問題周到全面,是我們的生活、學習顧問和高參。
和大王二王相處的三年時光,從他倆的身上,我得到了他們的許多幫助,學到了許多作人做事的知識,他是我的良師和益友。畢業後的幾十年裡和二王距離近還能經常見面,十幾年前和幾位同學去三岔中學老過一次大王,大王用最大盤三岔的手抓羊肉招待我們,喝酒聊天,回憶起那段美好的過往,在大王面前我們又說了好幾遍「美過火著呢」!
⑧ 唐人街探案暴君戰隊五個女的是誰
這五個女的是《唐人街探案2》里的
分別是:大王:葉子淇、二王:索朗美淇、三王:董妮娜、四王:郭佳玥、五王:小愛
《唐人街探案》中唐仁為巨額獎金欺騙秦風到紐約參加世界名偵探大賽,比賽的內容是尋找殺害紐約唐人街教父七叔的孫子的兇手。兩人再次組合偵破案件,並冒著生命危險鬧翻紐約的故事。
影視評價:
該片延續了前作不斷反轉的推理劇情,同時包含過年氣氛的合家歡喜劇元素。影片好口碑的持續發酵,讓影片長線發力,紐約實地拍攝,國際化陣容,加上和美國工會的完美合作,讓影片的國際化氣質相比第一部明顯更多。影片與第一部一樣,除了密集的笑點,扎實的推理故事也讓觀眾津津樂道。影片中還涉及一些專業的推理名詞,如麥當勞三要素、洛卡德物質交換原理、曼哈頓計量法等等都成了觀眾走出影院後要「補課」的內容。
⑨ 大王、二王是誰
東北二王兄弟王宗方,王宗瑋 「二王」是沈陽人,名王宗方、王宗瑋,為兄弟二人。「二王」案發後逃脫後,中國公安機關為抓捕「二王」,鄂、湘、贛、皖、豫等南部重點省組織了大規模的調查、追蹤。9月13日二人在江西廣昌縣被發現,當地軍警配合,於1983年9月18日將「二王」擊殺。後經法醫檢驗,二人胃裡空空。 至此,二人共潛行7月有餘,橫行半部中國,捉拿的廣告遍布大街小巷。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洗禮的平日作威作福的中國公安人員,由於「二王」二人,並且只是二人,竟不得公開身穿制服,只得便衣,實為公安界的奇恥大辱。 此事件在中國社會上引起眾多的議論。例如,說王宗瑋是部隊的校槍員,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槍法准於奧運會射擊冠軍的遼陽王義夫(王義夫只是固定目標,不是移動目標),心理素質強於王義夫(王義夫倒在奧運會比賽現場,自己是最大的敵人);「二王」是因生活所迫,第一次作案;專殺公安,不害百姓;他們仗義疏財,替天行道等等。 當然了,以上只是傳說,當不得真。 王氏兄弟給當時人們的震撼不只是生活和行動上,在心理上也留下了很多印記。王宗瑋,王宗訪,兩個普通人讓老百姓感覺到生命的威脅近在咫尺,於是謠言猜測滿天飛,將兩兄弟說的神乎其神。以下是其中的一個版本: 弟弟王宗瑋是沈陽部隊的試槍員,何謂試槍員?就是兵工廠生產出的槍械送到他們手中驗槍,打靶失准了就說明槍械不合格!可見其槍法神准。哥哥王宗訪也是部隊的神槍手,體型高大善於搏擊。某日王宗訪與副團長夫人偷情被中校發現並關禁閉拷打,不由得騰起殺心,遂與三弟商量一番,盜出槍支將副團長斬落馬下,兩人攜兩只AK,兩只54,手雷彈葯若干,亡命天y。一路上殺人越貨,武警公安輪番堵截,於鬧市槍戰,二人彈無虛發,槍槍斃命,部隊與群眾損失甚大。 在七八個月內,二人一路從沈陽殺過河北,穿過北京,越過河南,深入安徽,後又潛入江西,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簡直是殺出個黎明。 這個損失的數字是五花八門,百八十的有,三四百的有,一兩千的也有,竭盡中國人盡情誇大之能事。後二人落魄江西某山區被發現,武警公安解放軍出動數萬人圍剿,竟被二人手中的兩只AK壓得無法前進。最終不得以使用重武器輪番地毯式轟炸12小時,才有大膽的武警帶著警犬上山拉出兩人已經糊掉的屍首。 傳說果然是嚇死人,後來有條件了看了看關於東北二王的傳記文學和現場紀實,才明白事情不是那麼沒影。王宗瑋身材瘦小,在空軍某部隊服役,平時很文靜;王宗訪個很高但乾瘦,被勞改過,事發前剛剛釋放。被盜槍支僅三支54及若乾子彈,以及二人從某公安局搶奪的另一把54,別無它物。之所以要逃,就是二哥剛出獄心還很野,想要偷搶財物,並從一貨站盜得味精若干。被發現之後殺掉保安,開始流亡,一路上反抗致使幹警群眾死傷二十餘人,遠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恐怖。最後圍剿也沒有使用重武器,都是被沖鋒槍解決掉的。 「二王」被擊斃後: 北京那間簡朴的公安部刑偵局值班室里沸騰了!聚集在電話機旁的局長、處長、值班員,大家一起歡笑,互相祝賀。他們已經在這個不算寬敞的房間里連續指揮工作了幾十個小時了,有的眼睛熬紅了,有的嗓子干啞了。可是此刻,個個變得渾身充滿活力,疲憊、睏倦、飢餓,頓時像霧一樣從他們身上散去,都成了無比輕松、幸福的人。 公安部領導同志通過電話向中央領導同志報告擊斃「二王」的喜訊。中央領導同志審慎地叮囑:「要驗明正身!」。 …… 「二王」案件的其它意義,還在於使公安部發出了「文革」以來的第一張A級通緝令、引發了意義深遠的「83年嚴打」,並且間接催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警察部隊的組建。從這一點上來說,「二王」的意義,實在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