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主題曲是什麼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片頭曲《不朽》。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片。
劇情簡介
1944年,德國法西斯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蘇軍和盟軍越戰越勇,戰火正在向德國縱深蔓延。為遲滯同盟國的攻勢,德軍總參謀部決定撤回駐扎在巴爾乾的「E軍團」,集中兵力迎戰。
但是貝爾格萊德的丟失及蘇聯紅軍從北方壓過來,而南斯拉夫的全國各地到處是游擊隊。致使德軍在戰略上處於游擊隊的重重包圍之中,處境很危急。
且只有多瑙河以南的公路還在他們的控制之下,如果這條通道被切斷,那整個「E軍團」共20個師近百萬大軍就會被圍殲。用德軍的話說,保衛德國,就指望這20個師。
『貳』 瓦爾特保衛沙拉熱窩的主題曲
http://www.sevinoma.com/mp3/34.mp3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電影里沒有歌曲,只有背景音樂,貫穿整部電影始終,七十年代的經典影片。聽聽吧。
還有個地址
http://bbs.xhgw.net/UploadFile/2005-11/20051121231651923.mp3
『叄』 布魯諾·瓦爾特的經典錄音
EMI唱片公司20世紀大指揮家系列(布魯諾·瓦爾特專集)
唱片號:EMI CLASSICS/IMG ARTISTS CZ5 75134 2
勃拉姆斯:第2交響曲 紐約愛樂樂團
錄音:1953年12月29日,紐約
貝多芬:第6交響曲《田園》維也納愛樂樂團
錄音:1936年12月5日,維也納愛樂廳
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序曲 英國交響樂團
錄音:1932年4月15日,倫敦維斯敏斯特會堂
海頓:第92交響曲《牛津》巴黎藝術學院交響樂團
錄音:1938年5月7日,巴黎比加里劇場
瓦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 英國交響樂團
錄音:1930年5月16日
《女武神》第2幕第5場
Lotte Lehmann(女高音,奇格林德),Ella Flesch(女高音,布侖希爾德),Lauritz Melchior(男高音,齊格蒙德),Alfred Jerger(男低音,沃坦),Emanuel List(男低音,洪丁)
馬勒:悼亡兒之歌:第1首「太陽再次升起在東方」Kathleen Ferrier(女低音)維也納愛樂樂團
錄音:1942年10月4日,倫敦金斯威音樂廳
第5交響曲中的慢板 維也納愛樂樂團
錄音:1938年1月15日,維也納愛樂廳
約翰·斯特勞斯:蝙蝠序曲 巴黎藝術學院交響樂團
錄音:1938年5月17日,巴黎比加里劇場 用任何一個標准來衡量,「20世紀偉大的指揮家」系列都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因此如果這個系列沒有收錄布魯諾·瓦爾特的錄音將是不可思議的。瓦爾特出生於1872年,他在世紀交疊的時候成為了馬勒的門生,並且追隨他的導師去維也納開始他的事業,他那傑出的職業生涯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他去世為止。
因此,瓦爾特最後的一些錄音得益於更加優秀的錄音技術和器材。但是,這些錄音是為CBS錄制的,因此這個EMI系列的質量就有些疑問。在唱片所收的錄音中,最晚的錄音是勃拉姆斯的《第2交響曲》,錄制於50年代早期。與兩張唱片中的其他錄音相比,它確實有著更多的細節和更加真實的音質,但是如果與當時所能達到的錄音水平相比較,它在錄音質量上仍然顯得非常不足。唉!這是整個行業的故事。對於那些為78轉蟲膠唱片所進行的錄音,即便是加入了一些努力使其「變得清澈」,它們仍然很肯定地被歸為「歷史」系列的唱片。
坦白地說,這就是對整個情況的總結。你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享受瓦爾特那無庸置疑的優雅的音樂才能,取決於你能多大程度地放棄你的疑慮,忍受干澀的弦樂和缺乏堂音的合唱,以及其他的一些在LP時代之前錄音的局限。從任何方面來看,這些錄音都不會是最好的錄音。
如果剛才所述的這些都是些壞消息,那麼有什麼好消息呢?與瓦爾特合作演出的是一些非常優秀的樂團,特別是維也納愛樂樂團,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最好的樂團,以及沒有生存到二戰結束的英國交響樂團,他們演奏莫扎特和瓦格納的序曲得到了金斯維音樂廳聲響效果的幫助,雖然從音樂的質感上缺乏細節很大程度上妨礙了音樂的表現力。
瓦格納的《女武神》第2幕中的場景有一些1930年代著名的歌唱家參與演出,特別是扮演齊格林德的Lotte Lehmann和齊格蒙德德的Lauritz Melchior。這確實是令人感興趣的歷史記錄。瓦爾特對音樂速度和表達的詮釋一向顯得非常合理,這同樣也包括占滿了一整張唱片的貝多芬的《第6交響曲》和勃拉姆斯的《第2交響曲》,它們也是這套唱片所收錄的最長的曲目。
從其他一些方面來看,這套唱片非常傑出,另外還提供了令人興奮的關於指揮家和音樂的介紹短文。然而,與這個系列的其他一些唱片相比較,如上所述,這套唱片更適合「歷史」系列這個稱謂。
『肆』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主題曲的曲譜
如下:
(4)瓦爾特電影經典配樂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片,該片由哈依魯丁·克爾瓦瓦茨執導,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留比沙·薩馬季奇等主演。該片於1972年11月30日在匈牙利上映。
該片講述了游擊隊長瓦爾特憑借個人出色的謀略與眾多英勇的游擊隊員讓打入內部的間諜現出了原形後,成功地挫敗了敵人的陰謀的故事。
『伍』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主題曲叫什麼
《不朽》
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主題曲
專輯: 影視原聲
分類: 影視
歌詞:
該歌曲為純音樂,無歌詞。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前南斯拉夫電影,由哈伊魯丁·克爾瓦瓦茨執導,巴塔·日沃伊諾維奇、留比沙·薩馬季奇等主演,1973年由北影廠譯制。二戰接近尾聲時,德國推出了「勞費爾計劃」,掠奪薩拉熱窩豐富的燃油資源供應裝甲部隊。瓦爾特憑借個人出色的謀略與眾多英勇的游擊隊員終於讓間諜現出了原形後,成功地挫敗了敵人的陰謀。
『陸』 求《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主題曲
義大利歌曲《啊,朋友再見》外文曲名為 Bella ciao(《姑娘,再見》),原唱為伊夫·蒙當(Yves Montand)。
歌詞:
那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侵略者闖進我家鄉;
啊游擊隊呀,快帶我走吧,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游擊隊呀,快帶我走吧,
我實在不能再忍受;
啊如果我在,戰斗中犧牲,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如果我在,戰斗中犧牲,
你一定把我來埋葬;
請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再插上一朵美麗的花;
啊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每當人們,從這里走過,
都說啊多麼美麗的花。
(6)瓦爾特電影經典配樂擴展閱讀
此歌曲是義大利游擊隊歌曲,流傳甚廣,後被引用為前南斯拉夫電影《橋》電影的插曲。是一首委婉連綿、曲折優美, 豪放而壯闊的歌曲,表達了游擊隊員離開故鄉去和侵略者戰斗的心情。
歌曲贊頌了游擊隊員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隊員們對家鄉的熱愛和視死如歸的精神。
『柒』 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背景音樂是德軍軍歌嗎
不是德軍軍歌。
『捌』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主題曲是怎樣的
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片頭曲《不朽》。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片,該片由哈依魯丁·克爾瓦瓦茨執導,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留比沙·薩馬季奇等主演。該片於1972年11月30日在匈牙利上映。
該片講述了游擊隊長瓦爾特憑借個人出色的謀略與眾多英勇的游擊隊員讓打入內部的間諜現出了原形後,成功地挫敗了敵人的陰謀的故事。
197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譯制的該片在全國放映。在當時「文革」的政治環境下,有一群幸運的配音和翻譯人員,在接受了整整三年的幹校勞動之後,被調回北京電影製片廠從而提前接觸到了這部電影。其中,2016年去世的葛存壯為假瓦爾特代言,而演過江姐的於藍則為一個女叛徒配音。為巴塔·日沃伊諾維奇配音的是魯非。
該片對20世紀70年代中國人的觀影震撼,是讓許多觀眾看到其他國家的游擊隊員們都很體面的外貌,雖然也是為了國家敢於犧牲一切,但他們只是冷冷的,不苟言笑地去付諸於行動。在殘酷的民族解放戰爭面前默默地、在槍林彈雨中艱難又不失堅毅地穿行。
該片的主題音樂非常好聽,庄嚴、肅穆,還帶著隱隱的激揚。它不是進行曲般引領著我們一路沖殺,而彷彿是在告訴我們,沒有槍聲的日子就要到來。
『玖』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歌誰有
您好!是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鍾錶店老闆走出店門的那段主題音樂吧,剛剛在酷狗音樂里試聽過了 請您輸入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即可欣賞
『拾』 請問 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里的一段輕音樂叫什麼名字是人們慷慨就義赴死!結果納粹士兵震撼了!無
http://video.sina.com.cn/v/b/4693609-129529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