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多倫路123號老電影茶樓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多倫路123號老電影茶樓

發布時間: 2022-11-14 19:46:59

Ⅰ 上海可以騎車逛逛的地方

漫步線路1

中山公園——愚園路——江蘇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1.5小時線人推薦:愚園路 在1918年的上海版圖上,這里的確是一個名為「愚園」的私家花園。經歷過舊上海租界的喧囂,住過七十二家房客,歷經半個多世紀煤衛合用的熱鬧之後,現在的它,像老克勒一樣平和溫婉又不失風度。

愚園路是典型的上海馬路,曲曲折折從最西端一直延伸開來,弄堂的號碼一直排列到1600多,每條弄堂里更有數不清的住家。

從西往東慢慢走來,兩側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驚艷的小樓,隨時躍入視野。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路兩邊,是生長了半個多世紀的梧桐,它見證了上海這些年來的發展。

■駐足點

汪公館地址:愚園路1136弄31號


60多年前王伯群為娶大夏大學校花保志寧而建,因汪精衛住過而得名。如今再看這座哥特式城堡建築,房子依舊是那幢房子,只不過是門口掛上了長寧區少年宮的牌子。有時候白天走過,還能聽見從窗戶里飄出各種各樣的器樂聲,或悠揚,或急促。



愚園路749弄這是一處從外面絕對發現不了的別墅群,最為出名的是63號、65號、67號。從749弄拐彎進去,整個建築群的入口相當開闊,但至後來,越顯幽秘,主人也越顯貴。最後幾扇小門,通往熙熙攘攘的鬧市,據說也是為方便逃生。亂世里的房屋,留著亂世里才有的門。

漫步線路2

徐家匯——衡山路——淮海路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衡山路 走過才知道,白天的衡山路和晚上判若兩人。不寬的馬路,干凈的街道,兩邊風格迥異的建築,一切都在日光下簡單直接,和酒吧曖昧無關。

最喜歡路兩邊濃密的梧桐。蔓延了好幾個街區,悠遠的歷史使樹的枝葉異常繁茂,經過修剪的樹枝密密地遮蓋了路的上空,整條路變成長長的拱形走廊。

衡山路上隱匿著很多歷史久遠的老公寓和私家洋房,它們如隱士般在歲月變遷中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姿態。偶而開合的鐵門,備顯神秘,只留給路人匆匆一瞥。門內繁茂的綠樹枝葉探出門外,攀上山牆的青藤,夕陽下鮮艷的建築輪廓,路燈下建築拉長的身影,總會令我們有一點心動。

■駐足點

香樟花園地址:衡山路2號甲(近桃江路)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園,是上海很有氣質的咖啡館。那棵高大的香樟樹穿牆而出,樹與建築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營造著獨特的韻致。臨街的一面,擁有明亮通透的開放式玻璃窗。

如果走累了,可以在這里選一個靠窗的座位,點一杯藍山咖啡,把思緒拋到九霄雲外,只管看著窗外發呆,讓路人成為自己的風景,也讓自己成為路人的風景。小紅樓餐廳,地址:衡山路811號

三層的紅色小樓,充滿了一種誘惑。踏入小紅樓的那一刻,沉浸在那份優雅和懷舊里。據說,這里是百代電影公司在中國的總部的前身,1983年,又成為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所在地。

漫步線路3

延安西路——新華路——淮海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5小時線人推薦:新華路 走在新華路上,路旁的梧桐樹枝葉茂盛,樹冠在路中間合攏,陽光只能透過枝葉稀疏處灑下,在路面上形成斑駁的光點。走過上海民族樂團,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庭院深處傳來的悠悠的琴聲。

如今,臨街的老建築被整修一新,圍牆上布置了各色的浮雕。可惜的是,新添的幾座現代主義雕塑,總讓人覺得有些突兀。

■駐足點

新華路200號一座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重檐大屋頂,紅色琉璃筒瓦,灰白牆壁,沉穩而莊重。



新華路231號這棟三層高的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白色的粉牆露出黑色的木框架,老虎窗透出一絲優雅。



新華路329弄32號乙早年間的瑞典公使館,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屬英國民居形式,局部帶羅馬城堡式,讓它在附近的洋房群里獨具特色。據說解放前此建築曾轉讓賣給盛宣懷家族,至今盛家尚有後裔居住在內。

漫步線路4

漕寶路地鐵站——漕寶路——桂林路——田林路——宜山路

時間:2小時線人推薦:田林路 從漕寶路地鐵站走出來,沿著漕寶路一直朝桂林路走,便是飄香四溢的桂林公園,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桂林公園原稱「黃家花園」,是舊上海大亨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別墅。

轉個彎,走十幾分鍾就是繁華的田林路。下班的時候經過這里,除了兩旁各式各樣的小店,還有偌大的夜市。在路邊水果店裡秤上幾個橘子,來斤炒貨店裡的瓜子,邊走邊看邊吃,還真能淘上幾樣家中缺少的小雜物。

漫步線路5

徐家匯——建國西路——建國中路——建國東路——西藏南路

時間:2小時線人推薦:建國西路 沿街徐行,老梧桐樹葉子隨風沙沙作響,周遭的喧鬧
頃刻間都不復存在了,在濃郁的人文氣息里自由地讓思緒靜靜蔓延。

這條路上,可看的東西太多。太原路的別墅,天平路的建築,從陝西南路拐個彎,還有最具有書香氣質的紹興路。雖然是一條很不起眼的小馬路,從東到西,不過兩三百米,不熟悉的人會將它錯過。馬路窄,兩邊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影灑下來,使這條街顯得更加幽靜。因為路上沒有公交車,天氣好的日子,便經常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圍在馬路中間聊天,看樣子像是這里的居民,這就有了很家常的市井味。

■駐足點

太原別墅地址:太原路160號 建於1928年。抗日戰爭結束後這里曾作為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的寓所,故又以「馬歇爾公館」而聞名。

建築風格為法國晚期文藝復興式樣,其最顯法國特色的部分是它的孟莎式屋頂和法式老虎窗。



漢源書店地址:紹興路27號 書店不大,看上去很寬敞。猶如自家的書房,靠窗擺放著深綠色的沙發,沙發間的桌子上有一盞別致的小燈,帶著舊上海的味道,又滲入了西式浪漫風情。沙發旁有一排書架,陳列著各式書籍。各式古匾掛於四周壁牆,8mm電影放映機,古樸的手搖電話,寧靜而有序地鋪陳在眼前。

漫步線路6

外灘——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靜安寺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南京西路 那日跟朋友一起走,他指著靜安別墅說,這里在1930年代開有很多珠寶店、皮貨鋪,電影《色·戒》中那間珠寶店就在這里,而且也確有其處,據說是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家開的。

當年的珠寶店早已無影無蹤,只留下靜安別墅,洗去了舊時的浮華,不再帶有舊上海那股濃艷的胭脂粉味。其間,住著老上海的後代們,過著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

說到寫盡上海金粉幽怨的張愛玲,自然要拐個彎去看看張愛玲故居,就在常德路和愚園路的交會。遙想當年,她也是常常行走在南京路的夜色中吧。

■駐足點

張愛玲故居地址:常德路195號 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舊時喚作「愛丁堡公寓」,1939年的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進了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記趣》中就記錄了這段生活。

漫步線路7

南京西路——陝西南路——長樂路——鎮寧路

時間:1.5小時線人推薦:長樂路 長樂路以烏魯木齊為界,劃分為兩個世界。往西是老建築的天地,以民居為主,其中不乏歷史保護建築。安靜地走走停停,在不期然中獲得一些驚喜。這些還不是全部,穿梭在長樂路大大小小的弄堂中,那才是精髓所在。夜色漸臨,老洋房庭院前,一老人躺在樹蔭下養神,搖椅旁的收音機,播著咿咿呀呀的崑曲。

往東則是有名的時尚一條街。服裝店、飾品店一家挨著一家,吸引大小藝人名人出沒。老外們會把店開在三層老洋房裡,黑白色系,復古牆面,嘎吱作響的木頭樓梯,時尚的衣飾,據說還可以度身定做。

如果從東往西走,富民路附近有不少滬上有名的小飯店,像保羅酒家,阿毛餐館。

漫步線路8

淮海中路——汾陽路——東平路——烏魯木齊路

時間:40分鍾線人推薦:東平路 東平路不長,因一部《大城小事》而蜚聲海外。這部被戲稱為「最佳上海風光片」的影片,就是在這里取景。

從汾陽路過來,沿著東平路慢慢走,不過200多米,沒有公交車,行人也不多。惟其如此,才能一直用最閑適的心情和步調去走。

直走,就是衡山路,再走就是烏魯木齊路,夜上海最繁華喧鬧的場所。

可以避開繁華,只需要朝裡面走上十幾米,往回望,汽車還能看到,車聲卻好似奇跡般地消失了。走在其間,內心也平靜下來,連過往的人,步子也不由自主地緩慢下去。

■駐足點

寶來納餐廳地址:汾陽路150號 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具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如今已是上海灘上一家知名的德國餐廳,在這里能嘗到著名的德國烤豬肘,而它的自釀啤酒據說是全上海最好的。卻少有人知道,當年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曾居住於此。而在這之前,這里則是法籍冒險家司比爾門的私家花園。



愛廬地址:東平路9號 一幢法國式的花園住宅,為宋美齡的陪嫁。

典型的法式花園洋房,牆面繞著隨季節變幻色彩的蔓藤,外牆嵌著或黑或白或黃的各色鵝卵石,屋面為孟沙坡面式的,鋪著紅色的平板瓦,干凈洗練而不落俗套。

漫步線路9

淮海路——天平路——武康路——湖南路——興國路

時間:70分鍾線人推薦:武康路 武康路很長,走這條路需要一定的腳力。但它的幽靜,卻讓人無法放棄。

沒有到過武康路的人,很難體會到上海老馬路的靜謐和幽雅。一條不算狹窄的路,斜斜地延伸著,沒有絲毫張揚的意味。馬兩旁的老別墅在梧桐的綠蔭里露出一角,不顯山不露水,靜靜地躺在陽光中享受著暖暖春意。

上海不是一座傳統的中國城市,它的文化就是開放,洋為中用,中西結合。而武康路就是最好的表達,用了眾多的西式建築,沉靜內斂氣質保存完好。

從武康路往周圍輻射,還有太多可以走的路,可以觀賞的街景。天平路上的服飾小店讓人心動,與淮海路交會口的Hands值得一看。湖南路上住過趙丹,住過阮玲玉,這些風流人物為湖南路刻下了別樣風情。

■駐足點

武康路107弄2號 陳立夫、陳果夫在滬住宅,一幢英國鄉村式花園別墅。這幢建於1946年的三層花園洋房,造型十分典雅。目前,這幢住宅內居住著好幾戶人家,算是「四大家族」豪宅里最平民化的一幢了。

HANDS地址:天平路31號

一家很不錯的服裝外貿小店,品質很不錯。店內還有小小的玩具屋,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從國內外搜羅來的奇怪玩意。



趙丹故居地址:湖南路8號

深深的院牆,一扇花格的鐵門,就如同一道阻隔在歲月之間的柵欄。靠近小洋樓的地方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杉樹,虛虛實實地護著小樓的入口處,這公寓也就愈發顯得靜謐了。趙丹的寓所在第三層。

漫步線路10

4號線海倫路口——溧陽路——四川北路——多倫路——山陰路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多倫路 從4號線出來走5分鍾就是幽靜的溧陽路。從喧囂的四平路彎進安詳的溧陽路,喧鬧一下子就被濃密高大的梧桐樹蔭趕走了。路旁盡是花園洋房,車子不多,行人寥寥,兩旁矮牆上還有風景畫,恍如衡山路的安靜版。沿著溧陽路一直走,就是多倫路。

夕陽灑在多倫路上,一條不足600米的街道,沿街的書販和古董攤吸引路人駐足。一條曾經同時住過魯迅、葉聖陶的街道。里弄深處的老建築流轉著1930年代風情,濕潤的空氣氤氳著懷舊的味道。

■駐足點

老電影咖啡吧地址:多倫路123號 上海首家主題電影吧,二樓可以看由老式電影機放映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電影。一杯咖啡,一盞充滿懷舊情調的街燈,一隻被歲月封塵的郵筒,就如同這條街上不變的老建築。



孔公館地址:多倫路250號 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在上海就有四處豪宅,多倫路上的「孔公館」乃其中之一。漫步在多倫路上,向250號里張望,那氣派的外牆,那華麗的拼花瓷磚,讓老建築的伊斯蘭風情撲面而來。據說,孔祥熙喜歡在周末坐夜班火車到上海府邸,常在此設宴招待賓客。

這些漫步路線可以借鑒作為騎車路線用,務必說一句:上海的延安路和淮海路是禁止騎車的,其他的,隨意!望採納~

Ⅱ 上海有啥好玩的地方嗎

第一天:城隍廟。順便可以轉轉城隍廟小商品批發市場。建議不在城隍廟內購物,很貴。那裡的東西,一般都可以在批發市場找到。豫園可能是上海市中心最古老的建築了,如果對園林感興趣,可以去看看,這個是收門票的。九曲橋邊上的南翔小籠建議嘗一嘗,試試蟹粉的^^別的地方的就別吃了。城隍廟後面有一條老街,可以淘到些老上海風情的東西。逛完了,到河南路上坐66路,可以到南京路步行街晚上可以看看南京路的夜景。
第二天:陸家嘴金融中心。可以登東方明珠或者環球金融中心。東方明珠內有一個上海歷史博物館,個人覺得值得一看。環球金融中心是目前上海第一高樓。提示下,收門票的地方建議周二去,周二是半價日。風景看完了,可以到正大廣場逛逛,就在東方明珠旁邊。上海最大的購物廣場。晚上可以順著正大廣場那條路,向江邊走,可以走到濱江大道,從浦東眺望浦西外灘夜景。現在建議不去外灘,外灘在大修,迎世博。從浦東一樣可以看到外灘萬國建築群。
第三天:逛逛多倫路名人文化街。在四川路邊,軌道交通三號線到東寶興路下,公交18、21、70等都可以到。多倫路有很多文人住過,包括魯迅,矛盾等,還有左聯遺址。多倫路上的老電影咖啡吧,有很多電影電視劇在那裡拍攝過。轉完了,可以乘八號線到人民廣場換一號線,到陝西路下,開始逛淮海路。一路可以逛到晚上,順道就去新天地,上海的新地標。夜生活很精彩的地方,也許你會遇見明星^^
第四天:可以搭乘軌道交通一號或者四號線到八萬人體育館,然後出站找到萬體館五號梯,那裡有個旅遊集散中心,搭旅遊車去朱家角,上海的一個古鎮,好像是一小時一班車。http://www.chinassbc.com/main.asp具體線路這里可以查,那裡可以玩一天,有力氣可以返程後再去逛逛杜莎夫人蠟像館,南京路新世界樓上。從八萬人體育館坐一號線到人民廣場下。
第五天:可以去逛逛七浦路,上海最出名的服裝批發市場,那裡是一天也逛不完的。那裡的店一般都6點關門。關門後你可以去人民廣場,七浦路門口有車可以坐的,看看人民廣場的夜景,還有大劇院和博物館,晚上還不錯。人民廣場下面有個迪美購物中心,有不少潮流小店。你可以自己調劑下^^哪裡喜歡的,可以再去逛逛,或者休息休息,購購物。對了,晚上的話,你還能去下衡山路,那裡是酒吧一條街,氛圍也不錯。不過你去過新天地,也許衡山路就會覺得遜色不少^^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也可以繼續問我。我建議你軌道交通出行,很方便的,^^
科技館和海洋館也很好玩。。。把這個忘記了^^科技館周二去,半價,周一休館。確實不錯的,裡面的三維電影值得看的。海洋館就在東方明珠邊上,去逛東方明珠的時候可以把海洋館逛了

Ⅲ 中秋節小三天假想利用兩天時間去上海玩,請幫忙提供一個最佳的遊玩路線謝謝了!最好兩天內就能完成的。

上海的十條漫步線路(轉自豆瓣)

漫步線路1

中山公園——愚園路——江蘇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1.5小時線人推薦:愚園路 在1918年的上海版圖上,這里的確是一個名為「愚園」的私家花園。經歷過舊上海租界的喧囂,住過七十二家房客,歷經半個多世紀煤衛合用的熱鬧之後,現在的它,像老克勒一樣平和溫婉又不失風度。

愚園路是典型的上海馬路,曲曲折折從最西端一直延伸開來,弄堂的號碼一直排列到1600多,每條弄堂里更有數不清的住家。

從西往東慢慢走來,兩側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驚艷的小樓,隨時躍入視野。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路兩邊,是生長了半個多世紀的梧桐,它見證了上海這些年來的發展。

■駐足點

汪公館地址:愚園路1136弄31號

60多年前王伯群為娶大夏大學校花保志寧而建,因汪精衛住過而得名。如今再看這座哥特式城堡建築,房子依舊是那幢房子,只不過是門口掛上了長寧區少年宮的牌子。有時候白天走過,還能聽見從窗戶里飄出各種各樣的器樂聲,或悠揚,或急促。

愚園路749弄這是一處從外面絕對發現不了的別墅群,最為出名的是63號、65號、67號。從749弄拐彎進去,整個建築群的入口相當開闊,但至後來,越顯幽秘,主人也越顯貴。最後幾扇小門,通往熙熙攘攘的鬧市,據說也是為方便逃生。亂世里的房屋,留著亂世里才有的門。

漫步線路2

徐家匯——衡山路——淮海路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衡山路 走過才知道,白天的衡山路和晚上判若兩人。不寬的馬路,干凈的街道,兩邊風格迥異的建築,一切都在日光下簡單直接,和酒吧曖昧無關。

最喜歡路兩邊濃密的梧桐。蔓延了好幾個街區,悠遠的歷史使樹的枝葉異常繁茂,經過修剪的樹枝密密地遮蓋了路的上空,整條路變成長長的拱形走廊。

衡山路上隱匿著很多歷史久遠的老公寓和私家洋房,它們如隱士般在歲月變遷中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姿態。偶而開合的鐵門,備顯神秘,只留給路人匆匆一瞥。門內繁茂的綠樹枝葉探出門外,攀上山牆的青藤,夕陽下鮮艷的建築輪廓,路燈下建築拉長的身影,總會令我們有一點心動。

■駐足點

香樟花園地址:衡山路2號甲(近桃江路)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園,是上海很有氣質的咖啡館。那棵高大的香樟樹穿牆而出,樹與建築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營造著獨特的韻致。臨街的一面,擁有明亮通透的開放式玻璃窗。

如果走累了,可以在這里選一個靠窗的座位,點一杯藍山咖啡,把思緒拋到九霄雲外,只管看著窗外發呆,讓路人成為自己的風景,也讓自己成為路人的風景。小紅樓餐廳,地址:衡山路811號

三層的紅色小樓,充滿了一種誘惑。踏入小紅樓的那一刻,沉浸在那份優雅和懷舊里。據說,這里是百代電影公司在中國的總部的前身,1983年,又成為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所在地。

漫步線路3

延安西路——新華路——淮海路——華山路——徐家匯

時間:1.5小時線人推薦:新華路 走在新華路上,路旁的梧桐樹枝葉茂盛,樹冠在路中間合攏,陽光只能透過枝葉稀疏處灑下,在路面上形成斑駁的光點。走過上海民族樂團,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庭院深處傳來的悠悠的琴聲。

如今,臨街的老建築被整修一新,圍牆上布置了各色的浮雕。可惜的是,新添的幾座現代主義雕塑,總讓人覺得有些突兀。

■駐足點

新華路200號一座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重檐大屋頂,紅色琉璃筒瓦,灰白牆壁,沉穩而莊重。

新華路231號這棟三層高的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白色的粉牆露出黑色的木框架,老虎窗透出一絲優雅。

新華路329弄32號乙早年間的瑞典公使館,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屬英國民居形式,局部帶羅馬城堡式,讓它在附近的洋房群里獨具特色。據說解放前此建築曾轉讓賣給盛宣懷家族,至今盛家尚有後裔居住在內。

漫步線路4

漕寶路地鐵站——漕寶路——桂林路——田林路——宜山路

時間:2小時線人推薦:田林路 從漕寶路地鐵站走出來,沿著漕寶路一直朝桂林路走,便是飄香四溢的桂林公園,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桂林公園原稱「黃家花園」,是舊上海大亨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別墅。

轉個彎,走十幾分鍾就是繁華的田林路。下班的時候經過這里,除了兩旁各式各樣的小店,還有偌大的夜市。在路邊水果店裡秤上幾個橘子,來斤炒貨店裡的瓜子,邊走邊看邊吃,還真能淘上幾樣家中缺少的小雜物。

漫步線路5

徐家匯——建國西路——建國中路——建國東路——西藏南路

時間:2小時線人推薦:建國西路 沿街徐行,老梧桐樹葉子隨風沙沙作響,周遭的喧鬧
頃刻間都不復存在了,在濃郁的人文氣息里自由地讓思緒靜靜蔓延。

這條路上,可看的東西太多。太原路的別墅,天平路的建築,從陝西南路拐個彎,還有最具有書香氣質的紹興路。雖然是一條很不起眼的小馬路,從東到西,不過兩三百米,不熟悉的人會將它錯過。馬路窄,兩邊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影灑下來,使這條街顯得更加幽靜。因為路上沒有公交車,天氣好的日子,便經常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圍在馬路中間聊天,看樣子像是這里的居民,這就有了很家常的市井味。

■駐足點

太原別墅地址:太原路160號 建於1928年。抗日戰爭結束後這里曾作為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的寓所,故又以「馬歇爾公館」而聞名。

建築風格為法國晚期文藝復興式樣,其最顯法國特色的部分是它的孟莎式屋頂和法式老虎窗。

漢源書店地址:紹興路27號 書店不大,看上去很寬敞。猶如自家的書房,靠窗擺放著深綠色的沙發,沙發間的桌子上有一盞別致的小燈,帶著舊上海的味道,又滲入了西式浪漫風情。沙發旁有一排書架,陳列著各式書籍。各式古匾掛於四周壁牆,8mm電影放映機,古樸的手搖電話,寧靜而有序地鋪陳在眼前。

漫步線路6

外灘——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靜安寺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南京西路 那日跟朋友一起走,他指著靜安別墅說,這里在1930年代開有很多珠寶店、皮貨鋪,電影《色·戒》中那間珠寶店就在這里,而且也確有其處,據說是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家開的。

當年的珠寶店早已無影無蹤,只留下靜安別墅,洗去了舊時的浮華,不再帶有舊上海那股濃艷的胭脂粉味。其間,住著老上海的後代們,過著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

說到寫盡上海金粉幽怨的張愛玲,自然要拐個彎去看看張愛玲故居,就在常德路和愚園路的交會。遙想當年,她也是常常行走在南京路的夜色中吧。

■駐足點

張愛玲故居地址:常德路195號 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舊時喚作「愛丁堡公寓」,1939年的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進了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記趣》中就記錄了這段生活。

漫步線路7

南京西路——陝西南路——長樂路——鎮寧路

時間:1.5小時線人推薦:長樂路 長樂路以烏魯木齊為界,劃分為兩個世界。往西是老建築的天地,以民居為主,其中不乏歷史保護建築。安靜地走走停停,在不期然中獲得一些驚喜。這些還不是全部,穿梭在長樂路大大小小的弄堂中,那才是精髓所在。夜色漸臨,老洋房庭院前,一老人躺在樹蔭下養神,搖椅旁的收音機,播著咿咿呀呀的崑曲。

往東則是有名的時尚一條街。服裝店、飾品店一家挨著一家,吸引大小藝人名人出沒。老外們會把店開在三層老洋房裡,黑白色系,復古牆面,嘎吱作響的木頭樓梯,時尚的衣飾,據說還可以度身定做。

如果從東往西走,富民路附近有不少滬上有名的小飯店,像保羅酒家,阿毛餐館。

漫步線路8

淮海中路——汾陽路——東平路——烏魯木齊路

時間:40分鍾線人推薦:東平路 東平路不長,因一部《大城小事》而蜚聲海外。這部被戲稱為「最佳上海風光片」的影片,就是在這里取景。

從汾陽路過來,沿著東平路慢慢走,不過200多米,沒有公交車,行人也不多。惟其如此,才能一直用最閑適的心情和步調去走。

直走,就是衡山路,再走就是烏魯木齊路,夜上海最繁華喧鬧的場所。

可以避開繁華,只需要朝裡面走上十幾米,往回望,汽車還能看到,車聲卻好似奇跡般地消失了。走在其間,內心也平靜下來,連過往的人,步子也不由自主地緩慢下去。

■駐足點

寶來納餐廳地址:汾陽路150號 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具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如今已是上海灘上一家知名的德國餐廳,在這里能嘗到著名的德國烤豬肘,而它的自釀啤酒據說是全上海最好的。卻少有人知道,當年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曾居住於此。而在這之前,這里則是法籍冒險家司比爾門的私家花園。

愛廬地址:東平路9號 一幢法國式的花園住宅,為宋美齡的陪嫁。

典型的法式花園洋房,牆面繞著隨季節變幻色彩的蔓藤,外牆嵌著或黑或白或黃的各色鵝卵石,屋面為孟沙坡面式的,鋪著紅色的平板瓦,干凈洗練而不落俗套。

漫步線路9

淮海路——天平路——武康路——湖南路——興國路

時間:70分鍾線人推薦:武康路 武康路很長,走這條路需要一定的腳力。但它的幽靜,卻讓人無法放棄。

沒有到過武康路的人,很難體會到上海老馬路的靜謐和幽雅。一條不算狹窄的路,斜斜地延伸著,沒有絲毫張揚的意味。馬兩旁的老別墅在梧桐的綠蔭里露出一角,不顯山不露水,靜靜地躺在陽光中享受著暖暖春意。

上海不是一座傳統的中國城市,它的文化就是開放,洋為中用,中西結合。而武康路就是最好的表達,用了眾多的西式建築,沉靜內斂氣質保存完好。

從武康路往周圍輻射,還有太多可以走的路,可以觀賞的街景。天平路上的服飾小店讓人心動,與淮海路交會口的Hands值得一看。湖南路上住過趙丹,住過阮玲玉,這些風流人物為湖南路刻下了別樣風情。

■駐足點

武康路107弄2號 陳立夫、陳果夫在滬住宅,一幢英國鄉村式花園別墅。這幢建於1946年的三層花園洋房,造型十分典雅。目前,這幢住宅內居住著好幾戶人家,算是「四大家族」豪宅里最平民化的一幢了。

HANDS地址:天平路31號

一家很不錯的服裝外貿小店,品質很不錯。店內還有小小的玩具屋,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從國內外搜羅來的奇怪玩意。

趙丹故居地址:湖南路8號

深深的院牆,一扇花格的鐵門,就如同一道阻隔在歲月之間的柵欄。靠近小洋樓的地方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杉樹,虛虛實實地護著小樓的入口處,這公寓也就愈發顯得靜謐了。趙丹的寓所在第三層。

漫步線路10

4號線海倫路口——溧陽路——四川北路——多倫路——山陰路

時間:1小時線人推薦:多倫路 從4號線出來走5分鍾就是幽靜的溧陽路。從喧囂的四平路彎進安詳的溧陽路,喧鬧一下子就被濃密高大的梧桐樹蔭趕走了。路旁盡是花園洋房,車子不多,行人寥寥,兩旁矮牆上還有風景畫,恍如衡山路的安靜版。沿著溧陽路一直走,就是多倫路。

夕陽灑在多倫路上,一條不足600米的街道,沿街的書販和古董攤吸引路人駐足。一條曾經同時住過魯迅、葉聖陶的街道。里弄深處的老建築流轉著1930年代風情,濕潤的空氣氤氳著懷舊的味道。

■駐足點

老電影咖啡吧地址:多倫路123號 上海首家主題電影吧,二樓可以看由老式電影機放映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電影。一杯咖啡,一盞充滿懷舊情調的街燈,一隻被歲月封塵的郵筒,就如同這條街上不變的老建築。

孔公館地址:多倫路250號 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在上海就有四處豪宅,多倫路上的「孔公館」乃其中之一。漫步在多倫路上,向250號里張望,那氣派的外牆,那華麗的拼花瓷磚,讓老建築的伊斯蘭風情撲面而來。據說,孔祥熙喜歡在周末坐夜班火車到上海府邸,常在此設宴招待賓客。

Ⅳ 上海有什麼放下映/老電影的電影院嘛

虹口多倫路上有一家,咖啡館……好像就叫老電影,純放老電影

Ⅳ 下雨天 在上海哪裡比較適合玩

第一:城隍廟。順便可以轉轉城隍廟小商品批發市場。建議不在城隍廟內購物,很貴。那裡的東西,一般都可以在批發市場找到。豫園可能是上海市中心最古老的建築了,如果對園林感興趣,可以去看看,這個是收門票的。九曲橋邊上的南翔小籠建議嘗一嘗,試試蟹粉的^^別的地方的就別吃了。城隍廟後面有一條老街,可以淘到些老上海風情的東西。逛完了,到河南路上坐66路,可以到南京路步行街晚上可以看看南京路的夜景。
第二:陸家嘴金融中心。可以登東方明珠或者環球金融中心。東方明珠內有一個上海歷史博物館,個人覺得值得一看。環球金融中心是目前上海第一高樓。提示下,收門票的地方建議周二去,周二是半價日。風景看完了,可以到正大廣場逛逛,就在東方明珠旁邊。上海最大的購物廣場。晚上可以順著正大廣場那條路,向江邊走,可以走到濱江大道,從浦東眺望浦西外灘夜景。現在建議不去外灘,外灘在大修,迎世博。從浦東一樣可以看到外灘萬國建築群。
第三:逛逛多倫路名人文化街。在四川路邊,軌道交通三號線到東寶興路下,公交18、21、70等都可以到。多倫路有很多文人住過,包括魯迅,矛盾等,還有左聯遺址。多倫路上的老電影咖啡吧,有很多電影電視劇在那裡拍攝過。轉完了,可以乘八號線到人民廣場換一號線,到陝西路下,開始逛淮海路。一路可以逛到晚上,順道就去新天地,上海的新地標。夜生活很精彩的地方,也許你會遇見明星^^
第四:可以搭乘軌道交通一號或者四號線到八萬人體育館,然後出站找到萬體館五號梯,那裡有個旅遊集散中心,搭旅遊車去朱家角,上海的一個古鎮,好像是一小時一班車。
http://www.chinassbc.com/main.asp具體線路這里可以查,那裡可以玩一天,有力氣可以返程後再去逛逛杜莎夫人蠟像館,南京路新世界樓上。從八萬人體育館坐一號線到人民廣場下。
第五:可以去逛逛七浦路,上海最出名的服裝批發市場,那裡是一天也逛不完的。那裡的店一般都6點關門。關門後你可以去人民廣場,七浦路門口有車可以坐的,看看人民廣場的夜景,還有大劇院和博物館,晚上還不錯。人民廣場下面有個迪美購物中心,有不少潮流小店。你可以自己調劑下^^哪裡喜歡的,可以再去逛逛,或者休息休息,購購物。對了,晚上的話,你還能去下衡山路,那裡是酒吧一條街,氛圍也不錯。不過你去過新天地,也許衡山路就會覺得遜色不少。

Ⅵ 請問上海有哪些著名的茶館

茶館
茶館 天天旺茶宴館 南匯路69號奉賢路258號 100餘道茶菜
茶館 惠風堂茶館 斜土路2420號 古典 64877449
茶館 宋園茶藝館 共和新路1667號 古典豪華,茶餐等
茶館 恆豐茶莊 東長治路625-627號 光緒年間布局
茶館 恆豐茶莊 四川北路1519號 光緒年間布局
茶館 恆豐茶莊 多倫路48號 光緒年間布局
茶館 恆豐茶莊 虹口足球場8號看台 光緒年間布局
茶館 青藤閣茶樓 肇家浜路414號,太原路口 江南庭院,全自助,杭州 64371972
茶館 湖心亭茶館 老城隍廟內 講究沖泡,茶藝表演
茶館 老上海茶館 方浜中路385號 老城廂街景
茶館 車馬炮茶坊 控江路1127號 明清江南園林布置,智力游戲
茶館 老房子茶館 聞喜路681號,近嶺南路 明清民居,博物館式 56409722
茶館 春風得意樓 方浜中路337號 特色元寶茶,清末民初風格
茶館 怡蘭茶樓 四川北路1685號,近東寶興路 葯茶 63065392
茶館 唐韻茶坊 衡山路199號,近高安路 藝術茶,幽靜 34060126
茶藝 陸羽茶藝館 江浦路1322號

上海的茶館
茶館是愛茶者的樂園,也是人們休息、消遣和交際的場所。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館》顯示:茶館,飽含著滄桑感,展現著都市眾生相,是一個舞台,是了解社會的一本大書。

上海原是黃浦江邊的一個小漁村。南宋末,設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 年)改為上海縣。明嘉靖年間,縣城初具規模。清初,上海已成為約有24 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十六鋪一帶是最早的商業區,當時就有舊式茶肆和茶棚。直到鴉片戰爭以後,上海才在中國近代史中扮演重要角色,開埠通商,百業驟興,而新型的茶館也應運而生。《清稗類鈔·茶肆品茶》雲:「上海之茶館,始於同治初三茅閣橋沿河的麗水台。其屋前臨洋涇浜,傑閣三層,樓宇軒敞。南京路有一洞天,與之相若。??」這種宏麗的洋式的茶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茶寮史的新的一頁。不久以後,這種茶館像雨後春筍般地破土而出,其中著名的有福州路上的閬苑第一樓、青蓮閣,南京路上的陶陶居、易安居,城隍廟內的春風得意樓等等。

據記載,到清代末年,上海茶館約有六十四家,其中城隍廟內就有十二家之多。洋涇浜畔的松風閣茶樓的「松風品茶」,被列為「滬北十景」之一,有詩雲:「鏤槅雕窗面面空,果堪消遣是松風。微聞薌澤來何處,隔座佳人笑語通。」可見茶樓中士女混雜,一派熱鬧景象。

上海茶館的全盛時期是在本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據民國8 年(1919 年)統計,當時全市茶館共有一百六十四家,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場」 畸形繁榮的一個側面。其中尤以南京路、福州路、法大馬路(今金陵東路)以及城隍廟內為最多。但抗戰勝利後,由於歷史條件和時代氣氛有所變化,興隆的茶市開始呈萎縮趨勢,一部分茶館被咖啡館所取代。綜觀舊上海的茶館,其所以能昌盛一時,撇開外部因素不談,我以為茶館自身有以下一些特點,值得注意。

其一是多功能、多種經營。近代的上海茶館,多數都兼營商業和飲食業。如早期設在廣東路上的同芳茶居,兼營茶食糖果;清晨賣魚生粥,中午供應蒸熟粉面、各色點心,晚上則蓮子羹、杏仁酪。有些茶館辟有書場,讓茶客一邊啜茗,一邊聽書。有些茶館如閬苑第一樓還設有彈子房,很像一個「娛樂總匯」。有些茶館成為某個行業的交易場所,如古玩商在城隍廟內的四美軒、玉器商在湖北路三萬昌,房地產商在浙江路西園,絲綢商在南京路上的江南煙雨樓,茶葉商在福州路的青蓮閣等等。多種經營使茶館更有吸引力,也保證有較多的營業收入。

其二是分檔經營,豐儉隨意,使消費層次不同的人都有品飲的地方。如清末,春風得意樓供應上等綠茶,每碗二十六文,中等二十文,次等十四文;除茶資外,每位茶客尚需付小賬三文,這是較高檔次的茶樓。至於小茶館,價格當然要低廉得多。最低的則是「老虎灶」,只要花一二文錢就可以痛飲解渴了。

其三是環境寬松,可以被各方面人士所利用。如愛國者可以利用茶館作為宣傳陣地(後期有了「莫談國是」的禁令),文化人可以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在這里舉行「文明雅集」;有閑者可以拎著鳥籠,使茶館內鳥聲啁啾,成為養鳥人的俱樂部;各行各業的商人則可以做生意,談貿易;文藝愛好者還可以在此聽書賞曲。一句話,茶館是一個五方雜處、信息靈通、文化氣息濃郁、民情民俗匯聚之點。當然,那時的茶館,也是妓女、流氓、巡捕房裡的「包打聽」等藏污納垢的地方,但這些丑惡現象都是舊社會造成的,並不是茶館所固有的,我們不能歸罪於茶館。

建國至今,經過歷次社會主義改造,經過不斷的激濁揚清,上海已經「舊貌換新顏」,已經成為一個邁向現代化的國際大都會。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潑去洗澡水的同時,我們似乎沒有保護好澡盆里的娃娃。今天,偌大的上海,專業的茶館只剩下十四家了。雖然,外部條件與半個多世紀前相比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例如新的飲料的大量涌現,使年輕一代對茶藝茶趣茶竟有所隔膜;又如現代人的休閑方式不同,選擇多樣化,興趣轉移;以及社會的生活節奏加快,也不允許有很多人可以泡在茶館里消磨時光了。但也應該看到,目前我們已經進入到老齡社會,一大批離退休的幹部、職工,他們都有飲茶的習慣,都有休息消遣和文化享受的需要。其他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市民也有對茶館情有獨鍾、懷戀難忘的,而我們現在的茶館不但數量太少,而且經營方式過於單一,消費水平又過於高昂,使他們可望而不可及。所以我認為,上海應該增設一些茶館,特別要以中低檔、實惠型、面向工薪階層的為主;而且在經營方式上也要靈活多樣,富於情趣。我想,這對於弘揚茶文化、營造茶香氛圍一定大有裨益。

Ⅶ 走進多倫路名人街作文300

街上進行了一次采訪。
走進文化名人街,我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到優雅的環境還要兩旁帶有濃厚文化氣息的商店。
文化名人街中,你時不時地會看一塑塑雕像,有文學家,社會活動家的茅盾像;有國際友好人士的丙山完造像;有詩人、書法家的沈尹默像;有文學家、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的郭沫若像……但最讓記者喜歡的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和出版家的葉聖陶像,因為他的像旁邊還有沒看完的書呢!
逛了一大圈,你肯定又累又渴吧,那你可以到名人茶藝館去喝上幾口茶,那裡的服務會滿足你的需要,做出一壺你滿意的茶了。
出了名人茶藝館,已是正午時分,小記者的采訪也到此告一段落了。

Ⅷ 上海旅遊路線

上海旅遊路線

背上書包、打開地圖,徒步上路,發現城市深處的點滴文化積淀。下面就跟著我一起盪盪馬路,用腳丈量金秋上海,用心感受上海之美。下面我們來看看上海旅遊路線,僅供大家參考!

線路一

異域情調·迷情風雲路

起點:徐家匯公園

終點:復興公園

活動線路:徐家匯公園—衡山路—東平路—桃江路—汾陽路—東湖路—新樂路—襄陽北路—淮海中路—茂名南路—南昌路—瑞金二路—香山路—思南路—南昌路—雁盪路—復興公園

線路長度:6.0KM

在這里,冒險家們曾編織著紙醉金迷的夢想,志士文人演繹著起伏變幻的風雲人生。高樓之後,只需一個轉彎,你就能閱讀一段完全不同的迷情故事。東平路旁,在愛廬前回想,誰在這里牽著誰的手度過平凡人的幸福時光?香山路上,大樹蔭蔽下,洋房裡又是誰為革命的道路徹夜思想?晴朗時,老房子旁的綠葉和陽光讓你感受大隱隱於市的安詳;陰天時,黑白的色調彷彿一下子回到了老電影里的舊時光。

【線路亮點】

百代小紅樓

地址:衡山路811號

這幢樓始建於1921年,而後被英國EM百代唱片公司收購,又因為是清水紅磚建築所以有了「百代小紅樓」美譽。在這座小紅樓里誕生了上海第一個錄音棚,開創了中國唱片生產的歷史。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就是在這里錄制的。20世紀30年代,這里曾經聚集了當時上海幾乎所有的明星,周璇以及梅蘭芳、周信芳等藝術家的聲音通過那部保留至今的刻錄機留在了唱盤上。

線路二

都市秘境·漫步蘇河岸

起點:黃浦公園

終點:黃浦公園

活動線路:黃浦公園—南蘇州路—圓明園路—北京東路—虎丘路—香港路—江西中路—南蘇州路—成都北路橋—光復路—北蘇州路—外白渡橋—黃浦公園

線路長度:6.8KM

蘇州河一直被稱為上海的母親河。外灘源的優美建築是租界時期的印記,蘇州河上的橋代表著南北兩岸發展的痕跡,河道兩畔的舊倉庫是上海工業起步的開始,而那燈火闌珊處的禮查飯店繼續講述著那些年的紙醉金迷。

同樣的蘇州河,卻是完全不同的角度。重走一遍蘇河,聽我們來給你講述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關於蘇州河的今生前世,她上面的橋,她上面的舊屋,和曾經生活在這里的人……

【線路亮點】

圓明園路

「外灘源」,一個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其實指的便是外灘後面的一條小馬路——圓明園路,走上圓明園路撲面而來就是清水紅磚牆和深色的九龍花崗岩地面。做為是外灘「萬國建築博覽會」的源頭,圓明園路現存14幢老洋房,依然保留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築的式樣。正因如此這里才成為了婚紗攝影的聖地,所以走到這里請放慢腳步,不要錯過這個攝影聖地哦!

線路三

尋寶·老城廂

起點:古城公園

終點:古城公園

活動線路:古城公園—人民路—方浜中路—光啟路—學院路—西姚家弄—西牌樓路—復興東路—巡道街—喬家路—凝和路—河南南路—尚文路—一粟街—文廟街—柳江街—夢花街—曹家街—復興東路—肇方弄—孔家弄—松雪街—露香園路—大境路—人民路—舊倉街—福佑路—古城公園

線路長度:7.9KM

老城廂是古代上海文脈的詞典,近代上海滄桑的`年鑒,當代上海繁榮的日誌。當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片片舊房變成綠地、一個個陳跡化為烏有之時,當人們盪舟黃浦、漫步外灘、啜茗豫園之時,一定很想知道腳下的這塊土地上昨天和前天的故事,一定很想知道上海這個城市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那麼,就請你去老城廂尋找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貝」,它敘說了築城與拆城、名園與寺廟的歷史,描繪了老街風情、里弄春秋、市井習俗,圖文結合,生動有趣,不厚,但有分量。

【線路亮點】

夢花街

夢花街,則是被網友譽為「一個鮮活存在著的上海舊市井」。它是老城牆里的寵兒,其實,早些年老上海人們都到福佑路去,體驗一下老上海的氛圍,現在福佑路成了小商品市場的代名字,氛圍變了,銅錢味重了,而夢花街還保持著原樣,這就使它的地位大升,能體驗到老上海的生活境界。

線路四

文學記憶·對話張愛玲

起點:江蘇路地鐵站

終點:靜安寺

活動線路:江蘇路地鐵站—武定西路—萬航渡路——鎮寧路—延安西路—上海戲劇學院—華山路—烏魯木齊中路—延安中路—茂名北路—南京西路—靜安寺

線路長度:6.3KM

她的名字叫張愛玲,英文名字的音譯,一個她母親為她報名上學時匆匆起就的名字,卻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用刀刻過般的名字。她出生在上海,長在上海,她的文學生涯是在上海起步,她的電影創作是在上海發端,她的初戀也是在上海開始和結束的。所以對於今日喜歡張愛玲的人,都會有一個問題:她生活過的地方在今朝又是哪番模樣?

【線路亮點】

常德公寓

地址:常德路195號

張愛玲從香港回到上海,便搬進了愛丁頓公寓,這座建築可能是近現代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因為在這里張愛玲完成了兩爐《沉香屑》,《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還有那部被傅雷稱為「我們文壇最美收獲之一」的《金鎖記》等一系列在我國文壇產生了巨大影響的作品。

線路五

城市剪影·遇見鄔達克

起點:靜安寺

終點:國際飯店

活動線路:靜安寺—南京西路—延安西路—延安中路—銅仁路—南陽路—西康路—北京西路—陝西北路—奉賢路—泰興路—張園—石門一路—南京西路—國際飯店

線路長度:6.0KM

鄔達克對上海來說,就如同高迪之於巴塞羅納。不過,對於鄔達克來說似乎從來沒有想過要在這里揚名立萬,他人生唯一的動力就是攢足回家的那張船票錢。但鄔達克未曾料想的是,他會成就這座城無數的傳奇。從裝飾派的國際飯店,到先鋒的大光明電影院,他的建築一如那漫天的繁星,點亮了近代魔都漆黑的夜空。信不信,轉過下一個街角。你,就會遇見——鄔達克。

【線路亮點】

國際飯店

地址:南京西路170號

;

Ⅸ 上海多倫路的來歷

原名竇樂安路的多倫路是上海的一條小街,南鄰四川北路商業鬧區,北傍魯迅公園、虹口足球場,背靠內環高架、明珠輕軌線。小街短而窄,街路曲且幽。多倫路在近現代中國文化史上卻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個多世紀來,上海走過了從開埠時期的沙船漁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場直至形成今日東方大都市的滄桑歷程,多倫路及其周邊地區從一個側面集中地展示了這個歷程的規跡和文化縮影,真可謂「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其間魯迅、茅盾、郭沫若、葉聖陶等文學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聯作家的文學活動,鑄就了多倫路「現代文學重鎮」的文學地位,而名聞遐邇的公啡咖啡館(遺址)、鴻德堂,而孔(祥熙)公館、白(崇禧)公館、湯(恩伯)公館更使多倫路成為海派建築的「露天博物館」;從瞿秋白、陳望道、趙世炎、王造時、內山完造到景雲里、中華藝大、上海藝術劇社,名人故居、海上舊里,積淀成今天多倫路上濃厚的文化氣息,使人流連忘返。鴻德堂位於多倫路59號,1928年建造,為紀念美國傳教士費啟鴻故名。而位於多倫路210號的白公館是抗戰後白崇禧的私人寓所。
多倫路上走一走,你似乎還能聆聽到這里曾經激盪文壇的震耳驚雷;多倫路上走一走,你彷彿還能感受到這里曾經強勁跳動的「民族魂」脈博;多倫路上走一走,你依稀還能呼吸到這里厚積薄發的中國近現代文化的沁人氣息;多倫路上走一走,你一定還能領略到百年上海灘演繹的民俗風情。文博街市、休閑社區,勾畫出明天多倫路上廣闊的發展前景。
位於多倫路145號的左聯紀念館在1998年多倫路改建時為「文化名人街」,開發後的多倫路主要以文化景觀來帶動文化經營網點的形成。文化景觀主要是多倫路文化街沿線的具有特色的建築風貌與文化氛圍的凸現,加之彈階石路的鋪設、道路綠化、路燈等市政設施的設計點綴,展示其文化街的基本風貌。在此基礎上進行諸如「公啡咖啡館」、「內山書店」等舊有著名文化景觀的恢復重建和「世紀鍾樓」、「街心花園」、「名人雕塑廣場」等文化休閑景點。 原名竇樂安路的多倫路是上海的一條小街,南鄰四川北路商業鬧區,北傍魯迅公園、虹口足球場,背靠內環高架、明珠輕軌線。小街短而窄,街路曲且幽。多倫路在近現代中國文化史上卻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個多世紀來,上海走過了從開埠時期的沙船漁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場直至形成今日東方大都市的滄桑歷程,多倫路及其周邊地區從一個側面集中地展示了這個歷程的規跡和文化縮影,真可謂「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其間魯迅、茅盾、郭沫若、葉聖陶等文學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聯作家的文學活動,鑄就了多倫路「現代文學重鎮」的文學地位,而名聞遐邇的公啡咖啡館(遺址)、鴻德堂,而孔(祥熙)公館、白(崇禧)公館、湯(恩伯)公館更使多倫路成為海派建築的「露天博物館」;從瞿秋白、陳望道、趙世炎、王造時、內山完造到景雲里、中華藝大、上海藝術劇社,名人故居、海上舊里,積淀成今天多倫路上濃厚的文化氣息,使人流連忘返。鴻德堂位於多倫路59號,1928年建造,為紀念美國傳教士費啟鴻故名。而位於多倫路210號的白公館是抗戰後白崇禧的私人寓所。
多倫路上走一走,你似乎還能聆聽到這里曾經激盪文壇的震耳驚雷;多倫路上走一走,你彷彿還能感受到這里曾經強勁跳動的「民族魂」脈博;多倫路上走一走,你依稀還能呼吸到這里厚積薄發的中國近現代文化的沁人氣息;多倫路上走一走,你一定還能領略到百年上海灘演繹的民俗風情。文博街市、休閑社區,勾畫出明天多倫路上廣闊的發展前景。
位於多倫路145號的左聯紀念館在1998年多倫路改建時為「文化名人街」,開發後的多倫路主要以文化景觀來帶動文化經營網點的形成。文化景觀主要是多倫路文化街沿線的具有特色的建築風貌與文化氛圍的凸現,加之彈階石路的鋪設、道路綠化、路燈等市政設施的設計點綴,展示其文化街的基本風貌。在此基礎上進行諸如「公啡咖啡館」、「內山書店」等舊有著名文化景觀的恢復重建和「世紀鍾樓」、「街心花園」、「名人雕塑廣場」等文化休閑景點。

,真是不爽,再現老上海原貌,讓人參觀不是很好,不知道開發這里的領導怎麼想的。這里值得一去,就是白公館就值得去看一眼;別忘了,丁玲是美女呀;還有咸亨酒店,絕對經典;內山好像在魯迅的作品裡面出現過,看看內山書店,會有什麼感覺呢;品味生活的方式,我行色匆匆,和多倫路擦肩而過...

原貌,讓人參觀不是很好,不知道開發這里的領導怎麼想的。這里值得一去,就是白公館就值咸亨酒店和多倫路擦肩而過...

Ⅹ 打算去上海玩,有朋友在,內有詳情,請好心人幫忙~~!!!

游在上海:
1. 外灘:
感受上海的靈魂。
150多年前纖夫們用雙腳踩出的沿江小路,如今已是上海的標志。位於外白渡橋至南浦大橋的黃浦江西岸,全長4公里,外灘西側矗立著各種風格迥異的中西建築物,僅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1.5公里長的這一段,便鱗次櫛比矗立著52幢西式和中西合璧式的大廈。尤以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築匯豐銀行最著名,曾號稱「蘇伊士運河以東到遠東白令海峽最為華貴的建築」,其門外一對銅獅子已有70多年歷史。
如果你身處外灘,就已經處在了上海的歷史和變化中。浦江的一邊陳列著上海的過去,號稱國家建築博覽的西式建築群曾經是國際冒險家的樂園,如今中字頭的銀行和保險公司成了它們的主人。
公共交通:乘30、56、135、251、868、910、921、928得路
提醒:外灘可分為3個時間去:
(1) 晚上去,特別要節假日或周末的晚上去,這時候外灘所有建築物(包括對岸浦東的建築)的燈光全部點亮,流光溢彩,分外繁華,也十分擁擠。若想從外灘安靜地看浦東夜景,最佳觀景點是外白渡橋邊的海鷗賓館。
開放時間:彩燈 夏:17:00-22:00 冬17:00-21:00
(2) 白天去,可以細觀兩岸建築。
(3) 深夜去,關了彩燈的外灘是情侶們的世界。黃浦江上輪船的汽笛聲使外灘顯得更寧靜,你可以細聽這個城市最深處的聲音。
在外灘與浦東穿行:
(1) 渡輪:一般在金陵東路外灘的浦江游覽碼頭搭渡輪,前往浦東的東昌路碼頭,從外灘到浦東票價0.5-0.8元,從浦東到外灘免費。
(2) 外灘觀光隧道:從南京東路外灘到浦東的東方明珠塔之間,有一條行人越江隧道,行人從黃浦江底搭自動扶梯只需幾分鍾就可到達江對岸。

2. 老洋房
老洋房是上海最經典的住宅。
(1) 丁香花園:傳說是李鴻章金屋藏嬌之所,為美式風格的大花園別墅。三號樓是藏書樓,收藏了許多十分珍貴的書籍和古物。花園的南面有一大片翠綠的草坪,草坪上有造型古典的公園椅。
地址;華山路849號
(2) 馬勒舊宅:北歐挪威式建築,是依照英國商人馬勒的女兒的一個夢境所設計的童話世界。現為衡山馬勒別墅飯店。
地址:陝西南路30號 公共交通:48、71路
(3) 嘉道理住宅;不僅外表極為壯觀,內部裝修更為奢華,主客廳全部用義大利進口大理石裝修,進入大廳猶如置身於一幢大理石宮殿,被譽為「大理石大廈」。
(4) 馬立師花園:舊上海風景最優美的私宅之一。由4座風格不同的別墅組成:日本現代風格建築、維也納花園建築、英國鄉村式建築和法國宮廷新古典式別墅。
地址:瑞金二樓118號瑞金賓館 公共交通:41、96、104路
(5) 愛廬: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的住所,位於東平路9號。

3. 東方明珠塔:
這座上海的標志建築比較適合拍在夜景照片中。該塔高468米,為亞洲最高、世界第三的電視塔。塔體可供游覽之處有:下球體、中間球體及環廊、上球體及太空倉等。下球頂高118米,設有觀光環廊和夢幻太空城等;上球頂高295米,有旋轉茶室、餐廳和容納1600人觀光平台。上下球之間有5個小球,是5套高空豪華房間。
門票;100元(通票,包括3個球體)
公共交通:各類公交小巴、輪渡、隧道公交。ZX870、ZX985、81、82路及地鐵2號線可達。
電話:58798888
提醒:(1)節假日等電梯要排長隊,可能出現交通擁堵情況。
(2)太空艙等沒有太多新意,所以一般游覽只上第一個球是最經濟實惠的,可俯瞰大上海的浦江兩岸,也不用花太多冤枉錢。
(3)這座亞洲最高的旋轉餐廳的自助餐味道一般,但你可隨著球體的轉動360度地盡覽上海。推薦在此晚餐,從黃昏直至夜上海,晚餐加門票一共200元。

4. 金茂大廈
如非要用一座建築來代表上海的話,那首選應該是金茂大廈。這座鋼筋玻璃之塔高420.5米,共88層,高度屬中國第一,世界第三。和古代的塔不一樣,這座「塔」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鎮人!可讓人深刻體會到鈔票的威懾力。
門票:50元,70歲以上憑證明30元,80公分以下兒童免費。
電話:50476688
提醒:(1)如果你身處浦東陸家嘴,足以細觀金茂大廈。不必專門去,因為坐公交或坐地鐵要走很多路。
(2) 如果你是高速電梯愛好者,有必要去趕一趟金茂大廈的電梯(每秒運行9.1米,從一層到88層只需45秒)。

5. 世紀大道
世紀大道在浦東陸家嘴地區,西去東方明珠電視塔,東至世紀公園,全長5公里,寬100米,是中國第一條景觀道路,被譽為「東方的香榭麗舍大街」。世紀大道是非對稱性布置,車道寬31米,北側人行道寬為44.5米,而南側人行道寬為24.5米。大道設置了8處植物園,在嶗山路西和楊高路路口有2處雕塑廣場,還有休閑小品、藝術畫廊等等。
公共交通:公交794、788路,地鐵二號線,ZX南揚線,申三線、隧道四線。

6. 世紀公園
世紀公園是上海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徵的生態城市公園。公園內有面積的草坪、森林和湖泊,還有鳥類保護區、露天音樂廣場、水上大噴泉、大型浮雕、世紀花鍾、林間溪流等特色景點。
門票10元
開放時間:6:30-17:00 電話:58337122
地址:世紀大道盡頭
公共交通:地鐵2號線上海科技站、世紀公園站

7. 浦江兩岸
一:船游浦江:
在外灘和對岸都有很多遊船公司招攬生意,搭乘他們的浦江游覽船可在黃浦江上游覽半小時到3小時,水上漫遊黃浦江,兩岸景色盡收眼底。一邊是外灘巍峨佇立的建築群、著名的外白渡橋和上海最早的公園;一邊是東方明珠電視塔、開發中的黃浦新區、陸家嘴高樓群。沿江經過壯觀的楊浦大橋和南浦大橋,還可以看到繁忙的上海國際客運站、鱗次櫛比的碼頭、中國最大的鋼鐵廠——寶山鋼鐵總廠、吳淞古炮台遺址以及長江入海口由綠色的海水、黃色的長江水和青灰色的黃浦江水構成的「三夾水」。三種水涇渭分明,互不融合,陽光下則更為明顯。
主要登輪地點:
(1) 中山東二路153號(金陵東路外灘)
公共交通:20、22、37、42、55、65、71、123、126、127、135、145、251、503、576、831、868、910、921、926、928、934、940路、隧道九線,錦江觀光巴士,游7、8、10路
門票:25——100元
電話:上海浦江遊船有限公司:63744461
開放時間:航班9:00——21:00
(2) 明珠遊船碼頭
東方明珠下明珠碼頭——外白渡橋——外灘——浦東濱江沿線——明珠碼頭
門票:60——70元/時
電話:上海遊船協會:64862835

二:步行濱江大道:
濱江大道從東昌路碼頭開始,沿黃浦江岸,經東方明珠塔到泰東路碼頭。一般乘渡輪在東昌路碼頭上岸後,可一直沿濱江大道步行。沿途有音樂噴泉、江邊露天咖啡座、親水平台,是觀賞對岸外灘的最佳處。同時還可欣賞浦東的東方明珠塔、金貿大廈、上海國際展覽中心、陸家嘴金融區建築群。
特別適合浪漫的二人行。

三:陸家嘴綠地
陸家嘴金融區旁的綠地,是上海最大的開放式草坪。有高低起伏的綠地和水景,水池裡游大量錦鯉。
如果非要在上海找身在外國的感覺,不妨到此一游。這里也是近年上海人拍婚紗照的時尚景點。
公共交通:81、583、623、776、985,隧道3、6線,地鐵二號線都可到。

8. 南京路
舊有「十里洋場」之稱的南京路是上海最早的一條商業街,現在也叫「中華商業第一街」。東起外灘,西至靜安寺與延安西路交匯,全長5.5公里,兩側雲集越600多家商店。新開通的南起西藏東路至河南中路的「南京路步行街」,特別適合想感受都市商業風情的人閑逛。每到夜晚,南京路上霓虹大作,燈火輝煌,繁華直逼紐約東京。若論購物,特別是買衣服,實惠不如臨近的七鋪路、四川北路,檔次又稍遜淮海路、徐家匯。
公共交通:20、37、921,旅遊8號線,地鐵二號線。
提醒:(1)步行街有迷你觀光車,票價2元。
(2)夏天超過30度,沒事別去逛南京路,步行街上無遮陽處,加上「熱島效應」,一般人受不了。
(3)南京路的商店路商品雖都有定價,但不少可以殺價。
(4)路邊的商廈、飯店、餐廳里都有廁所。
(5)南京路上靜安寺,破舊得與周圍的繁華很不協調,是鬧市中相對清靜的一方古剎,裡面的素麵很好吃。

9. 上海博物館
藏品和建築堪稱一流。
上海博物館與北京、南京、西安的博物館並稱中國四大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號稱收藏了中國古代藝術品的半壁江山,展館沒有任何虛張聲勢之處,但你卻能時刻為中國的歷史而震撼和眩暈。
門票:20元,學生5元,離退休人員10元,70歲以上老人免費。
地址:人民大道201號
公共交通:48、72、73、113、224、911路
電話:63723500 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售票,17:00閉館)

10上海老街
上海老街在地圖上叫方濱中路,曾是舊上海三百六十行集聚之處。這條街全長不到1公里,店鋪林立,半數以上經營工藝品、書畫、珠寶之類。茶樓更是這條街的特色。
公共交通:11、64、66、126、926路
提醒:(1)校場路口附近的「春風得意樓」是有名的老茶樓,招牌菜是18元一杯 的元寶茶,茶中有著橄欖(在上海話中發音與「請過來」相似)兩顆,討個口彩。每到周六、日14:00——16:00,茶樓里都有評彈演出。
(2)老上海茶樓也值得一坐,該茶樓展示著50多件上海20世紀30年代的旗袍,是茶樓老闆的收藏品。
(3)步行可到小桃園清真寺,穆斯林於每周五做禮拜之處,附近有不少清真食品。

11老城隍廟
老上海民間文化的速成之地。
你在別的廟會里想找的東西這里應有盡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它的小吃和特色手工藝品。
老城隍廟建於明永樂年間,歷史上的城隍廟屢毀屢建,現在的城隍廟於1926年修建,並於20世紀90年代大規模重建,變成了大型仿古建築群和商業城。去的人絡繹不絕。那句「老廟黃金,給您帶來好運氣」更是聞名遐邇,遠近皆知。
提醒:(!)據本地人說,其實城隍廟裡面的小吃又貴又不正宗。城隍廟小商品市場前面的豆腐腦、臭豆腐還比較有意思。
(2)老城隍廟周邊美食有:南翔的小籠包子、松雲樓的八寶飯、松月樓的素菜包子、桂花廳的鴿蛋圓子、綠波廊的上海菜等。
(3)順便逛豫園。
公共交通:11、64、66、126、926等路可到。

12豫園
豫園是上海市區惟一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全園擅江南園林之勝:有三穗堂、仰山堂、龍牆、美人腰、點春堂、大假山、玉玲瓏等40多處勝景。其中仰山堂有著名的「移步換景」,點春堂為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的指揮部,玉華堂前的「玉玲瓏」假山石與蘇州留園的「瑞雲峰」、杭州花圃的「皺雲峰」齊名的江南園林三大奇石之一。
門票:40元,學生10元
電話:63260830
開放時間:8:30——17:00(16:40分停止售票)
地址:城隍妙九曲橋
公共交通:11、66、126、62、、926路等公交車可到。

13石庫門
里弄是上海最浪漫、最能夠觸動人心的人性化都市景觀。19世紀60年代,上海開始出現里弄建築,有石庫門、新式里弄、花園里弄和公寓里弄等幾種類型,其中石庫門尤其突出,代表了上海傳統的市民生活方式。如今已成危房的石庫門所剩無幾。
公共交通:可搭乘環線公共汽車11路到大南門下車,向北步行觀覽。
提醒:南門一帶還可尋覓老石庫門,集中在喬家路、光啟南路的一片地區。

14多倫路
名人故居集中的多倫路曾住過20多位現當代名人,包括魯迅、茅盾、丁玲、葉聖陶等。
地址:輕軌明珠線虹口足球場站
公共交通:18、21、70、97、139路公交車可到。

15董家渡天主教堂
仿羅馬耶穌會大學大教堂設計。
公共交通:公交11路大南門站,步行可達。
提醒:(1)河豚推薦食處:崇明縣招待所「錦綉賓館」的餐廳,這里的製作比較有保證。
(2)河豚為時價,清明前後是最便宜吃河豚的時令,要價近千元1斤。

16青浦吃蛤蟆
全中國惟一可吃到懶蛤蟆的地方可能就是上海的青浦,青浦的練塘特色名吃熏癩四,熏的就是真正的癩蛤蟆,口感一絕。如果你到青浦,值得一吃的還有商榻扎肉,五花肉用箬殼包成一紮一紮的紅燒,打開箬殼,香美出奇,好吃透頂。
公共交通:旅遊4號
提醒:(!)青浦地盤不小,不如就在朱家角有名的放生橋酒家就餐,一次可吃盡青浦的特產。
(2)在青浦也別忘了吃魚鱉蝦蟹之類,這里是就近打撈,比上海市裡的新鮮地道。鮮藕、菱角、蘆筍、蒓菜等水生果菜,也是這里好吃。

17「蟹大王」王寶和
如果你實在到不了陽澄湖,又辨不清大閘蟹的真偽,可去有「酒祖宗、蟹大王「之稱的王寶和和酒家過癮。福州路上的王寶和是有260多年歷史的老店,自釀黃酒和蟹粉菜(有100多個品種)稱絕一時。就花雕剝大閘蟹,可謂經典吃法。
提醒:(!)王寶和晚餐時間總客滿,需在17:30前到達。
(2)蟹粉菜價都較貴,較便宜且風味十足的有蟹粉年糕、蟹粉蹄筋。

風情上海食處
(!)風情佳地綠波廊:
綠波廊是上海人過生日、辦喜宴的風光去處,也是柯林頓之類的外國元首喜歡扎堆的地方。是一個富貴風雅的去處。當然價格也很是不菲。這幾年綠波廊的大閘蟹名氣不小,這里的蟹據說真的來自陽澄湖,且賣大不賣小,每隻至少4兩以上。
地址:豫園路131號 電話:63557507、63557509
(2)時尚前沿新天地:
新天地據說是上海娛樂、餐飲時尚的最前沿。裡面的設備都是最新潮最高檔的。這里有譚詠麟、成龍、曾志偉做股東的地方魅力餐飲娛樂中心、經營國際化西餐的醍醐餐廳、新吉士餐廳、錦江拉丁餐廳、星巴克咖啡、楊慧珊的琉璃工房主題餐廳、有歌舞表演和地下酒窖餐室的法國餐廳等,是感受上海頂尖時尚的首選之地。
地址:吳灣區淮海南路 電話:53829898 公共交通:109、782,隧道八線
(3) 與古董共餐荷軒酒店:
近幾年在上海人氣飈升的新派上海菜酒家,特點是餐廳各處擺放著各種古董舊貨。品牌菜:十八仙、醉雞、蒜香骨、小籠牛肉等。
地址:市內多處連鎖店 電話:62564128
(4) 東正教教堂吃法國菜:
由皋蘭路的東正教分堂變化法國餐廳、市內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原教堂壁畫,同時裝飾著身為藝術家的瑞士老闆收集的大量現代派及中國文革時期風格的畫作。僅在晚上營業,周六有小提琴演奏。
地址:皋蘭路16號

推薦餐廳
(1) 保羅:
典型的上海菜餐廳,在這里可以品嘗到地道的上海菜,價格也是這里每日必須定位就餐的重要原因。
地址:富民路271號 電話:54037239
(2) 王家沙:
這里的蟹粉小籠可是上海一絕,另八寶粥和兩面黃也是這里的當家小吃,味道一流。
地址:南京西路,石門一路口
(3) 上海老站:
走近餐廳,讓人感覺置身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火車站,外面的花園里停放著一節老式蒸汽火車頭和兩節客車車廂。一節是當年慈禧太後的車駕,另一節是宋慶齡的專列。這里的熏魚和烤肉的味道很是不錯,值得一試。
地址:漕溪北路201號 電話:64272233
(4) 海上阿叔:
在這里用餐,你能充分體會到上海這城市的獨特文化,同樣的菜,在這里有了全新的做法。這里的烤豬肋排和香菇板栗煲很是開胃。
地址:天鑰橋路211號 電話:64646430
(5) 老正興菜館:
生煸草頭、冰糖甲魚。
地址:福州路556號 電話:63222624
(6) 老半齋:
清蒸刀魚、鳳雞、蟹粉獅子頭、面點、楊式早茶點(千層糕、三丁包、湯包、硝肉等)。
地址:漢口路596號
(7) 張生記:
東坡肉、老鴨湯等杭州菜。
地址:肇家濱路446號 電話:64455777
(8) 春風松月樓:
口蘑鍋巴、炒雙菇、菜心蟹黃油
地址:老城隍廟豫園商城內 電話:63553630
(9) 致真酒家:
上湯魚翅、腌仔蟹
地址:四平路208號 電話:65211177
(10) 紅房子西菜館:
鋦蛤蜊、洋蔥湯、鋦蝸牛、舍利酒牛排等法式西餐
地址:淮海中路845號 電話:64374902
(11) 上海老飯店:
糟缽頭、八寶鴨、生煸草頭、扣三絲
地址:福佑路242號 電話:63552275

土特食品
(1) 浦東雞:
肉質特別肥嫩鮮美,香味甚濃,筵席上常作白斬雞或整個燉煮。
(2) 鳳尾魚:
又稱烤子魚,是名貴經濟魚類,肉質鮮美。通常人們喜歡將它油炸,加上輔料佐餐,味道香酥可口。
(3) 進京腐乳:
上海郊區奉賢縣鼎豐醬園生產的「進京腐乳」久負盛譽,是全國著名的優質腐乳之一。

購物上海
提起上海,很多人聯想到的就是購物。在近現代史,上海早就是一處「購物天堂」,直到現在,上海周邊城市的區民,仍然把上海當作家門前的一個大超市。「購物」與「美食」是上海旅遊中兩項不可缺少的內容。

南京路:中華商業第一街
南京路已成了上海的一個標志,就像北京的王府井,不逛南京路就等於沒有到上海。本地人是不會到南京路購物的,外地人可以把南京路當作店鋪進化博物館。南京路上不僅有百年老店如「永安」、「先施」、「新新」、「大新」,這四大百貨商店,早在19世紀處就已經並稱四大環球百貨商店,如今是上海最大的百貨、服裝、食品商店;同時還林立著上海第一百貨商店、新世界商城、上海華聯商廈、上海時裝公司、上海第一食品商店等現代的大型商場。
提醒:(1)南京路上著名的老字型大小:「老介福」大型綢布商店,開設與1860年;金店「老鳳祥」;鍾錶店「亨得利」;眼睛商店「吳良才」;瓷器商店有「國華」和「景德鎮」;中藝綉品商店一經營蘇、湘、粵、蜀、甌五大名綉為主。「協大祥」、「寶大祥」、「富麗」也是南京路上的名店。
(2)南京路上著名的服裝店就更是不勝枚舉,堪稱「半個多世紀的驕傲」的著名服裝店就有:以專營男式西裝的「培羅蒙」、「享生」和「人立」。
(3)專營女式時裝的有「鴻翔」、「朋街」。「摩士達」、「凱瑟琳」、「馬獅龍」、「第一八佰拜」則是以專營或兼營進口服裝為主的專賣店,從價格不菲的名牌到品牌成衣無所不有。
(4)「開開公司」是絕對的民族產業,堪稱「羊毛衫總匯」。「中華」、「華東」、「藍棠」這些都是在全國名聲遠揚的上海皮鞋行業中的佼佼者。盛錫福帽店則有「帽子總匯」之稱。

福州路:讀書人的樂園
這條路是讀書人、人文尋蹤者的朝拜地。
上海的福州路是書店、文具店、書畫用品店集中的地方。上海最大的書店「上海書城」就在這條路上,這里還可淘到不少稀奇古怪的小語種的外文書籍。

東台路:專門營造「腐朽」生活
東台路有百餘家小店鋪,經營著與「腐朽」生活有關的東西。這里有上世紀30年代的月份牌、老式電風扇、三寸金蓮、字畫、陶瓷、雕花窗格、老傢具等,生意紅火。
公共交通:17、18、23、736、864路
提醒:(1)東台路的知名店家有「鳥籠大王」王荷忠、「三寸金蓮」楊韶榮、「銅器手爐」魏天麟、佳藝紫砂工藝店等。還有香煙牌、香煙廣告、清朝官帽、官服、錢幣、像章、舊相機、燈具等。
(2)上海的古玩市場經營的雕花窗格、舊傢具之類,一般來自江浙一帶的民間,流派屬「蘇式」、風格典雅、做工講究,值得買回。目前作舊工藝十分發達,想淘真正的舊貨只能憑眼力和運氣。可使勁砍價。

淮海路:名店和專賣店一條街
高雅是淮海路的招牌和廣告詞。在淮海路上走一走,就等於看了一本活色生香的《世界時裝之苑》,流行時尚另類一應俱全。
在長約6公里的淮海路上擁擠著400多家商店。在淮海路上看時裝那就錯了,因為僅是那條街上的店面建築和裝潢就值得游覽,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精華。特別是入夜後,淮海路華燈齊放,成了一條流光溢彩的燈光河流。只要國內有的國外品牌專賣店,幾乎都能在淮海路上找到,包括一些名表。

四川北路:平民商業街
物美價廉是精於算計、又特別愛面子的普通上海人偏愛四川北路的主要理由。
新凱福、多倫、凱倫、上海春天四大商廈是四川北路上的標志性建築,新凱福商廈以專賣為特徵,凱倫商廈以專營婦女兒童用品為主,多倫商廈集裝飾裝潢用品於大成。

豫園商城:仿古商業街
在「四街一場」中,豫園商城是仿古建築與江南園林相結合,主要經營黃金首飾和特色小吃,是旅遊者的必到之地。

襄陽路:時尚街
襄陽路是人盡皆知的時尚聚集地,以賣外貿服飾和新鮮時髦的小玩意為主,據說緊追日本、香港的流行腳步。上海的時尚女人經常會光顧此地,在瀘定居的老外們也常來此淘東西。

上海正大廣場
正大廣場奇大無比,共有十層,除了經營著各種世界知名品牌的專賣店外,還有兒童樂園、汽車展覽中心、音樂廳以及電影放映廳等眾多的商業設施。對岸的外灘建築和兩側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盡收眼底。

其他特色街
江陰路花鳥市場:上海最為著名的花鳥市場,在這里能看到上海家庭常養的兩大類觀賞魚:熱帶魚和金魚,還有名目眾多的花花草草等。
地址:大吉路、安瀾路和黃家闋路口。

夜遊上海
泡吧
上海的酒吧遍地開花,已成為上海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吧多集中在衡山路、茂名路、華山路、淮海路、長樂路一帶,風格多為歐式。不少標榜英語酒家的去處,鬼佬和穿著前衛的中國男女既是常客。

1. 茂名南路:
左近是花園飯店、錦江飯店、蘭心大戲院等高級場所,各色各樣的咖啡吧、酒吧鱗次櫛比的排列在道路兩側。茂名南路所有的酒吧從這里到外都是一應的精緻,而且英文的招牌遠多於中文的。
2. 東海堂懷舊酒吧:
古老的傢具和珍藏的古董營造出懷舊的氛圍,高達2.6米的壁爐是目前上海僅寸的一座,配上沙發和紅木餐桌,勾勒出一個老上海舊式深宅的客廳。在這里可看到珍貴的全套《故宮》周刊,清同治年間印行的《唐鑒》和京都文興堂藏版的《芥子園書經》。
地址:茂名南路162號E座
3. Dkd:
是上海目前最酷的酒吧俱樂部,適合通宵狂歡。酒吧里顧客有的是上海當紅的歌手,也有老外,音樂按上海水平來說是最新的。有不少主題PARTY,酒類齊全,量也足。
地址:茂名南路172號 電話:64737988 64152688
4. 上海1931』s:
酒吧幽暗窄小,但其描摹精緻的1931年的舊上海布景吸引了中外時尚人士。這里有周璇尖細的嗓音、月歷牌廣告、美國的老無線電、菜刀樣專熨褲縫的熨斗,吧台上的舊式留聲機,30元一杯的老上海鹽汽水。這是一個不預約就沒有座位的地方。
地址:茂名南路112號 電話:64725264
5. park 97:
是上海夜生活的老字型大小了,更是上海酒吧的代名詞。California Club是Park 97的一部分,可以在彌漫的煙霧中盡顯自己的舞姿。
地址:皋蘭路2號,復興公園裡面
公共交通:41、128、920路
電話:53832208
開放時間:11:30——次日4:30
6. Colours:
整個建築都是玻璃架構,通體透明,是一處看得到風景的酒吧。
地址:瑞金二路118號瑞金賓館11號樓
7. CHE:
據說這里的葡萄酒是上海最多的。此外,這里總是彌漫著節奏感強烈的古巴音樂。
地址:太倉路181號弄新天地北里3——5號
8. Bourbon Street:
這一巨大的酒吧坐落於酒吧集中的衡山路上,它的建築十分招搖——巨大的白色建築在這條布滿了古典式建築的街道上,讓人一般不會錯過。這個酒吧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鬼」(老外)比較多,所以別忘記這自然是個窄「鬼」的地方。
9. 三千院:
位於烏魯木齊路,是登琨艷和張信哲共同打造的最新時尚空間。
10. 梅花俱樂部:
位於繁華的淮海中路上,空間窄小黑暗,但這里的BLUES BAND現場氣氛是全上海最好的。演出不停,和朋友聊天不是個好地方,但是在那裡放鬆不錯。
地址:淮海中路1428號 電話:64377110 開放時間:19:30——3:00
11.M——BOX:
有上海最棒的鼓手與經驗豐富的貝司手、吉他手,演唱中英文混雜歌曲,每晚從21:15分開始有現場音樂演奏,有時很能聽到樂隊表演自己的原創歌曲。
地址:淮海中路1325號百富勤廣場3樓 電話:64459344
11. 校園酒吧:
五角場復旦、同濟大學附近不少有校園氣氛且價廉的酒吧。

觀演出
作為文化都市,上海有一流的演出場所和演出團體,也經常有國外著名的文藝團體到瀘演出。你可以在上海的夜裡欣賞到各種戲劇、舞蹈、交響樂等。地鐵站一般有當下各類演出的海報,當地報紙、上海體育館預售票服務處、各區的上海旅遊服務中心等都可查到演出劇目和時間表。

游覽上海夜景
主要觀景處有陸家嘴金融中心、外灘、南京東路步行街、老城隍廟、淮海路,條美食街的霓虹燈也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