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是誰啊
趙麗穎,1987年10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廊坊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歌手。
2006年,因獲得《雅虎搜星》比賽馮小剛組冠軍而進入演藝圈;同年,在馮小剛執導的廣告片《跪族篇》中擔任女主角。2011年,因在古裝劇《新還珠格格》中飾演晴兒一角而被觀眾認識。2013年,憑借古裝劇《陸貞傳奇》獲得更多關注。2014年10月,在第10屆金鷹電視藝術節舉辦的投票活動中被選為「金鷹女神」;12月,憑借都市愛情劇《杉杉來了》獲得第5屆國劇盛典內地最具人氣女演員獎;同年,成立海潤傳媒趙麗穎工作室。
2015年,主演的仙俠劇《花千骨》打破中國內地周播劇收視紀錄,而其個人則憑借該劇先後獲得第6屆澳門國際電視節金蓮花最佳女主角獎、第6屆國劇盛典最具收視號召力演員獎、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第2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2017年,憑借電影《乘風破浪》獲得第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同年主演的古裝劇《楚喬傳》成為中國內地首部在播期間網路播放量突破400億次的電視劇。2018年,主演的都市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播出。2019年5月,憑借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獲得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演員提名。2020年,主演古裝武俠劇《有翡》。
2020年10月18日,獲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女演員。
中文名
趙麗穎
外文名
Zanilia
別名
穎寶、麗穎、穎兒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騰訊視頻趙麗穎婚紗照唐嫣的婚紗照趙麗穎減肥方法鄭爽整容前後趙麗穎婚紗照全套照片趙麗穎婚紗照全套微博李沁迪麗熱巴
最新新聞
趙麗穎花間仙意雜志談網路評價
2020-11-17
人物關系
馮紹峰
丈夫
趙建飛
弟弟
霍建華
搭檔
關智斌
搭檔
張翰
搭檔
喬任梁
密友
早年經歷
1987年10月16日,趙麗穎出生於河北廊坊市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從廊坊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空乘專業畢業後,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她放棄報考空姐的機會,而選擇在一家公司做銷售的工作。
趙麗穎
演藝經歷
2006年5月,在雅虎搜索網、浙江衛視、華誼兄弟聯合主辦的雅虎搜星比賽中,趙麗穎憑借良好表現以及投票網友的支持,最終獲得馮小剛組冠軍,因而出演馮小剛執導的千萬廣告《跪族篇》的女主角,被華誼兄弟簽下。一經出道就被網友追捧為「國民校花」。11月,加盟由張國立、蔣雯麗傾情主演的50集電視連續劇《金婚》,飾演蔣雯麗14至17歲的三女兒多多,12月,與王剛、寧靜、唐國強攜手,出演古裝劇《南越王》。
趙麗穎
趙麗穎
2007年,參演電影處女作《鏢行天下之牡丹閣》;1月,與郭曉冬、劉孜、歸亞蕾共同出演愛情劇《世紀不了情》;同年,在民國愛情劇《春去春又回》中飾演溫婉可人的任潔兒。
2008年,在民國情感劇《鎖清秋》中飾演聰明機靈的丫鬟文雁。
2009年1月,主演數字電影《愛殺九河堂》;5月,在田中裕子、余少群主演的宮廷劇《蒼穹之昴》中飾演性情溫順的玲兒,這也是趙麗穎首次出演古裝劇;8月,獲得第三屆全球華人「非常短片」創意大賽「最佳人氣女演員」。
2010年,在《佳期如夢》中一改往日的玉女形象,挑戰性格叛逆、迷戀朋克的90後女孩ANN。同時趙麗穎日漸熟稔的演技得到了導演李少紅的青睞,在新版《紅樓夢》中飾演小「邢岫煙」一角。
2011年,與徐崢、於波、雷恪生等合作主演宮廷喜劇《大內低手》。隨後趙麗穎簽約海潤影視集團,並在2011年的瓊瑤新劇《新還珠格格》中飾演了晴格格一角。9月,與李念、印小天合作出演都市情感劇《夏妍的秋天》,在劇中飾演家境優厚、個性溫柔的完美女孩唐小然。
2012年10月,出演都市情感劇《極品男女日記》,在劇中飾演活力四射的都市女孩楚揚;同年,在古裝愛情劇《宮鎖珠簾》中飾演表面為青樓女子實際為刺客的痴情女子百合。
2013年5月1日,由她主演的《吉祥天寶》順利殺青。5月5日,趙麗穎主演的電視劇《陸貞傳奇》。7月13日,根據經典越劇電影《追魚》改編的電視劇《追魚傳奇》登錄湖南衛視第一周播劇場,劇中趙麗穎飾演了機靈可愛的女主角鯉魚精紅綾。8月13日,電影《宮鎖沉香》上映,趙麗穎顛覆以往的甜美形象,出演反派角色琉璃。8月30日,在橫店開拍內地版《神鵰俠侶》,飾演楊過之母穆念慈。11月20日,在「青春的選擇」2013年度盛典中,獲得內地最受歡迎女演員獎;12月,獲得第四屆樂視盛典內地最受歡迎女演員獎以及國劇盛典最受觀眾喜愛的新人女演員獎。
趙麗穎
2014年,主演電視劇《錯點鴛鴦·戲點鴛鴦》。3月17日,趙麗穎第一次出演現代戲女主角的電視劇《妻子的秘密》在湖南衛視黃金檔播出,劇中趙麗穎飾演了性格隱忍、善良賢惠的妻子江百合。5月6日,其主演的《花千骨》開拍,趙麗穎飾演花千骨。7月8日,由其主演的《杉杉來了》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全國獨播,趙麗穎所扮演的單純可愛的吃貨薛杉杉讓人印象深刻。
2015年6月9日,電視劇《花千骨》在湖南衛視鑽石獨播劇場播出,趙麗穎出演命格詭異、身世曲折的花千骨。7月14日,拍攝年代劇《胭脂》。7月17日,由趙麗穎、鄭愷領銜的正能量職場故事電視劇《加油吧實習生》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9月13日,趙麗穎客串電視劇《大漢情緣之雲中歌》開播。9月22日,《蜀山戰紀》愛奇藝先於衛視首播。趙麗穎在劇中飾演魔宗大魔頭綠袍尊者的女兒玉無心。10月2日,電影《極限挑戰》開拍,趙麗穎擔任女主角。12月5日,獲得「尖叫2016愛奇藝之夜」年度最受歡迎女演員;12月13日,憑借仙俠劇《花千骨》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視節最佳女主角獎;12月19日,獲得國劇盛典「最具收視號召力演員獎」和「年度特別貢獻人物獎」。
2016年1月15日,與黃渤、孫紅雷共同主演的喜劇懸疑片《極限挑戰》上映;1月16日,主演的仙俠劇《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在安徽衛視播出;1月底,在古裝仙俠劇《青雲志》中飾演清澈靈秀的碧瑤;2月,在諜戰動作片《新永不消逝的電波》中飾演面臨生死考驗的地下黨員蘭芬;3月,主演愛情喜劇片《女漢子真愛公式》,在片中飾演性格冷靜、理性至極的女學霸何修舞;5月,主演古裝劇《特工皇妃楚喬傳》;同年,在諜戰劇《胭脂》中飾演陽光熱血、襟懷灑落的女特工藍胭脂;7月4日,趙麗穎主演的民國懸疑劇《老九門》播出,她在劇中飾演絕頂聰明、敢愛敢恨的尹新月。7月31日,主演的古裝玄幻劇《青雲志》在湖南衛視播出,她在劇中飾演清澈靈秀的女主角碧瑤;9月27日,趙麗穎主演的諜戰劇《胭脂》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上星播出,她在劇中飾演陽光熱血、襟懷灑落的女特工藍胭脂,這也是趙麗穎首度出演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同年11月,被聘擔任一下科技的副總裁。12月,趙麗穎確定出演古裝神話愛情片《西遊記:女兒國》。與此同時,其主演的《青雲志Ⅱ》則開始在北京衛視播出。同年,主演由韓寒執導的現代電影《乘風破浪》,她在片中飾演溫婉清麗的牛愛花。
共5張
花千骨劇照
2017年1月28日,主演的現代電影《乘風破浪》上映,她在片中飾演溫婉清麗的牛愛花;5月,趙麗穎確定主演古裝女性傳奇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並在劇中飾演聰慧銳利且性格剛強,卻又脆弱孤單的女主角盛明蘭;6月5日,其主演的女性勵志傳奇古裝劇《楚喬傳》播出,她在劇中飾演堅韌果敢、俠骨柔腸的楚喬;6月,主演電視劇《極品男女日記》播出,飾演楚揚。11月3日,其參演的《密戰》在中國內地上映;7月,CC-Smart明星價值榜發布盛典公布了《2017中國影視明星價值報告》,趙麗穎憑借其在影視領域的表現獲得年度最具價值女明星獎。
共5張
蜀山戰紀劇照
2018年1月31日,《中國慈善家》雜志發布「2017中國慈善名人榜TOP30」趙麗穎位列第27名。2月3日,獲「年度移動視頻影響力人物」。2月16日,主演電影《西遊記女兒國》上映。2月27日,第九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7年度初評入圍名單揭曉,憑借《乘風破浪》入圍年度女演員。3月,入選《中國電視劇60年大系•人物卷》。同月,憑借《密戰》獲得第九屆中國電影金掃帚獎2017年度最令人失望女演員提名。10月9日,趙麗穎在微博發文,宣布結束與現任經紀人黃斌的合作。隨後,黃斌轉發微博,並祝福趙麗穎邁入人生新階段。11月11日,主演的電視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播出,在其中飾演林淺。12月25日,參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播出,在劇中飾演盛明蘭。
㈡ 電影《乘風破浪》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國民岳父」韓寒執導的電影《乘風破浪》自上映以來,口碑票房猛增。雖然票房比不上成龍大哥的《功夫瑜伽》,星爺徐克的《西遊伏妖篇》。但是作為新人導演來說,能在春節檔有一席之地,也已算是不錯。更何況口碑明顯比同檔期電影好上不少。
關於影片中存在的前後看似bug部分也頗為有意思,比如房子著火,正太和太浪只救出了遺照和骨灰,但太浪在警察盤問的時候回答電視機牌子是日立,這個部分就顯得是矛盾的,按理說他應該不知道家裡電視機的牌子,但其實在警察盤問的時候他回答的是日立,嘴裡唱的卻是(toshiba)。
最後關於影片結尾父子共同做的那個幫派手勢,關於是否穿越,這里就顯得格外有意思了:從結果來看,太浪「穿越」過去其實對於歷史其實是沒有一點改變的,他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個旁觀者,在這里,其實個人更傾向於影片的設定是在太浪昏迷過程中,父親給太浪一直回憶自己的過去,太浪其實是有意識的,因此他把自己代入到那種情境里,當然,無論是穿越還是夢境,最後父子在某種程度上完全了對彼此的理解,這是重點。
㈢ 如何評價乘風破浪
爛片中的佳作。
笑點比去年美人魚和澳門風雲里的好笑(反正我是這樣覺得),鄧超彭於晏演得還不錯(他倆演技還行),包子臉演的角色也沒有違和感(個人感覺還可以),整個片子很有情調,像翻老照片的感覺。
從人物設定上來看也可知道阿浪的父親也曾經是不妥協的熱血青年,但後來卻成為了被時間磨圓了稜角的樣子,這也許與曾經闖盪的經歷有關,也與阿浪在現代時不曾提到的母親有很大的聯系。
1.鄧超飾演的徐太浪,是為了紀念2008年6月17日在比賽中不幸身亡的車手徐浪。
2.彭於晏在片場經常吃蒜,與其對手戲最多的鄧超特地送上黑蒜,以求味道能小一點。
3.片中徐太浪開的賽車,是韓寒私人所有,價值600萬元的斯巴魯XV拉力車。
4.電影里很多飆車戲都是韓寒和鄧超配合完成的,比如開篇的幾場戲,都是韓寒坐在副駕駛,用一隻腳控制方向、速度,開順之後再收腳。
5.韓寒的爺爺在電影中客串了一個角色,是打鬥場俯拍鏡頭里搖扇子的老爺子。
6.電影片尾據說有彩蛋,揭秘了趙麗穎扮演的角色在影片中的真實身份。
㈣ 韓寒在《乘風破浪》中的懷舊,喪失了方向感
懷舊是什麼?它本質是現在時的不滿。
這種不滿也許來源於時間本身,昨天永遠比今天明天更溫柔,因為它已經過去,於是它也就不再具有不確定性,它確定無疑的篤定樣子總是能給在現實面前焦頭爛額的我們些許心靈的安慰。這種不滿也許來自於對於生命力喪失的恐懼,當我們的身體敏銳地感受到死亡正在逼近,而自己日漸衰弱時,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青春期時,那種萬物生長不管不顧的狀態,那種血液沸騰似乎一切皆有可能的時光。這種不滿還來自於一種古老而頑固的假設,這個世界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而這個世界現在所擁有的,就是不停地墮落,我們唯一能希望的就是它能降落的慢些。
劇照:鄧超飾演的兒子是一個面目比較模糊的人
實際上, 我們需要真正表現這些時代印記的作品,我們需要那些反映出這些年我們的掙扎,我們的代價,我們的尊嚴與失落的作品。而它們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IP,是印在我們的血液里的IP,只是它們更難拍,因為我們每一個都是親歷者,任何做偽在我們的眼下都能看出痕跡。
㈤ 乘風破浪電影所有演員
中叔皇 飾 馬駿
金川 飾 尤人傑
曹鐸 飾 老吳
程之 飾 牛博士
張翼 飾 趙船長
黃音 飾 梁瓔
汪漪 飾 黃柳花
二林 飾 袁璞君
任申 飾 鄒思
關宏達 飾 體育主任
茂路 飾 支書
陳克 飾 校長
陳錦榮 飾 梁父
林榛 飾 梁母
曾昌 飾 周三副
史久峰 飾 許二副
孫棟光 飾 小張
蘇繪 飾 李政委
丁里 飾 局長
章志直 飾 老孔
錢千里 飾 王倫
陸英華 飾 宋元龍
仲星火 飾 姜船長
㈥ 乘風破浪|歸來,仍是「父與子」
〈 1 〉
父與子,這是一個怎樣簡單而又深刻的課題?
「作為男人的一生,是兒子也是父親。前半生兒子是父親的影子,後半生父親是兒子的影子。」
這是作家賈平凹《關於父子》一文中的兩句。它詮釋了這樣一種父子關系:做父親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按照他的方式去活,但兒子卻總是像蟬蛻殼似的發生裂變,走向反面;然而,不管兒子如何抗爭父親,身上卻有著父親的影子,甚至有一天自己也成為了父親那樣的人。
是這樣呀。每一位父親,都想成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導航者,卻總是在領路的途中就不知不覺偏航了。
父親說:「我是過來人,你不聽我的勸告,會走彎路的!」
兒子辯:「我是成年人,我有權掌控自己的人生,平路你自己去走吧!」
於是,父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遠到連言語都略顯生分,連擁抱都似捧場做戲。
父子矛盾,總是如此。始於成長,深於出走,止於歸來。
最近上映的電影《乘風破浪》,講述的也是這般道理。
〈 2 〉
在沒看任何劇透和影評之前,我懷著對韓寒的喜歡去觀了這部影片。
果然不同於《後會無期》的金句堆砌和片段疊加,這一回,韓寒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關於父子情,關於少年夢,關於歸去來。 用一個喜劇的外殼,緊緊地裹住漫不開的悲傷,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就懂了,就醒了。
賽車手徐太浪,從小母親就因產後抑鬱跳樓而亡,印象里母親只是一張模糊的照片。父親徐正太因犯事在他出生前就入獄,直到他六歲時才出獄。
太浪是在父親的拳打腳踢下成長起來的,他討厭父親的暴力,反感父親的平庸,抗拒父親對他人生的指點。
在父親的指責聲中,他走上賽車手的道路。當他取得傲人成績那一刻,他忍不住對著記者的鏡頭伸張自己的對、證明父親的錯:「我想感謝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我爸,感謝他當初的不支持和不理解!」
那似乎是一種大仇得報後的快感。為了更進一步的延續這種快感,他帶著他的父親來了一次瘋狂的飆車,卻不慎出了車禍。
在醫院里生命垂危之際,太浪突然穿越到了父親的年輕時代。
那個20出頭的徐正太,那個身無長物卻滿腔熱血的「幫派大哥」,那個幻想著「歌廳只唱歌、桑拿城只洗澡」的小鎮青年,是太浪未曾認識也不曾想到的一個人。
他們成了出生入死的難兄難弟。眼前這個大哥,對愛人忠貞專一,對兄弟忠肝義膽,對小鎮抱有守護到底的情懷, 原來,他心裡那麼懦弱、粗暴、固執的父親,也有這么溫暖、豪情、善良的一面。
於是,太浪在穿越里重新愛上了自己的父親,同時還見到了從未見過面的美麗母親,見證了父母結婚的浪漫時刻。
昏迷中的太浪醒來後,看到坐在一旁的父親,倆人相視而笑,握手言和。
太浪理解了父親的一生,父親也理解了兒子的一切。
〈 3 〉
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
其實,哪有人會想變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紛紛萬事,直道而行。」
於徐正太而言,只不過是生活讓他學會了低頭,學會了隱忍。
他品嘗過年少輕狂的代價,失去了健全的雙腿,失去了六年自由身,失去了最好的兄弟,失去了相伴二十年的愛人……
正因如此,他才脫胎換骨,變得安分守己,卻又暴躁易怒;他才不願兒子又如他般走上瘋狂冒險的路,只望兒子做個中規中矩的普通人。
其實,哪有一點都不像父親的兒子。
「你若認識從前的我,便會原諒現在的我。」
於徐太浪而言,幸好是那一場夢把他帶回了父親的燃情年代,讓他參與了父親的人生,看到了父親眼裡的光亮,體會了父親身上的質感,在感同身受中,他徹底地與父親和解,也與世界和解。
此刻,父親就是那個「 你召喚我成為兒子,我跟隨你成為父親 」的人。
父親將兒子帶入世界,不管兒子怎麼樣偏離父親的航線,身上、眼裡、心中,總會暗藏著父親的某些特點、某些天性。
穿越快結束的時候,太浪開著破舊車輛載著正太,正太問:你為什麼開得這么好?
太浪微笑著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回答: 遺傳。
這一幕,如此倉促,如此隱晦,卻道出了父子間的的冰釋前嫌,一脈相承,以及默契有愛。
其實,哪有不會生變的世界。
「我就像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不過永遠是一句台詞而已。
於正太幫的兄弟而言,六一覺得世界不會變,他想一直那麼天真的站在正太的身後,最後卻為給兄弟報仇送了性命;正太覺得眼下就是未來,屯了一箱子BP機留給老婆孩子,卻未曾想通訊工具在20年裡早就更新換代多少輪;唯有不太合群的小馬,覺得這個世界彷彿有什麼在等著他去改變,於是離開了小鎮,走向遠方,最後成了改寫網路時代的領軍人。
未來十年、幾十年,世界仍然會不停轉變。
就像我們覺得正太認為未來是錄像廳的天下很天真一樣,多年後也會有人覺得我們現在屯房子的想法可笑至極。
〈 4 〉
舊時光呀,最是迷人,亦最是愈人。
不得不說,韓寒是一個有情懷的電影創作人。《後會無期》從美麗的家鄉東極島出發上路,《乘風破浪》又夢回少時的小鎮亭林鎮。
上世紀90年代的小鎮青年,是我,是你,也是他自己。
與其說徐太浪是乘著舊時光去追憶父親、感受母愛,不如說是現代人借著時光機感念過去的單純美好,體味那時的真情暖意。
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定位,沒有泡沫的年代,徐太浪本可以像一個能夠預知未來的神一樣牽引著時光里的人向前乘風破浪,甚至改寫父母的命運,但他並沒有。
反而,他全情投入到與父親稱兄道弟的並肩作戰中,用心感受著父母那一輩的真摯愛情和單純世界。以至於他在天台上跟正太感慨: 這個時代多好,我說我想靜靜,沒有人會問我靜靜是誰。
是呀,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朝望盡長安花。
想想,那個時代,真的很好。有犯傻又帥氣的中二父親,有敢愛又溫柔的美麗母親,有可笑又執著的江湖夢想,有緩緩流淌、悄悄走失的靜好歲月……
迷人得讓人流連忘返,真實得讓人難掩笑顏。
於是有了徐太浪一醒來便與父親「一笑泯恩仇」的溫馨鏡頭,也是完滿結尾。父子的情感傷口,在那個暗號手勢里,得到最妥的癒合。
如此,我們並不能改變過去,也無需改變。
我相信,每一個如徐正太般的小鎮青年,都會在體味過豪情壯志和人生冷暖後,回歸為一位平凡的父親;每一個如徐太浪般的叛逆少年,也會在感受過父輩榮光和人事變遷後,回歸為一位平順的兒子。
願你, 無論出走幾何,歸來,仍是如初的美好。
㈦ 《乘風破浪》講的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乘風破浪,指船隻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出自《宋書·宗愨傳》。
電影《乘風破浪》是由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韓寒執導兼編劇,鄧超、彭於晏、趙麗穎領銜主演。該片致敬了《回到未來》、《新難兄難弟》、《時光倒流七十年》等片,講述了不被父親理解的賽車手阿浪意外經歷一場奇妙冒險的故事。該片於2017年1月28日在中國上映。
㈧ 80後:與父母、也與這個世界和解——《乘風破浪》
論起80後的標桿人物,韓寒當算一個。82年出生的他,甫一進入公眾的視野就那麼標志性地叛逆。少年老成的《杯中窺人》、有才華、嚴重偏科、退學……2000年左右的時候,每一個愛讀書的初中生高中生談起他都一臉崇拜,而家長老師卻似乎不屑,認為他走上了一條絕對無法走通的路。
現在想起來,圍繞在韓寒身上的支持與批評、光環與論戰,勾畫著這個時代的濃縮影像。
我們80後的少年時代,恰是這個社會最翻天覆地的一段。80後小時候大都是貧窮的,哪怕家裡條件不錯呢,大街上也沒有什麼可買的東西。我還記得90年代我的家鄉小縣城,只有一橫一縱兩條主幹道,東西路略寬,兩側是粗大的梧桐樹,南北路略窄,交叉口西北角上有一個供銷社,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它。一毛錢可以買一根白色的冰棍,兩毛錢就可以買到橘子味的了,這就是夏天喜滋滋的娛樂,若是冬天下雪時還能吃到冰棍,那簡直是太奢侈的事情了。
在我慢慢長大這20多年間,小縣城逐漸擴展,原來的供銷社連同它周圍的平房早已一起淪為了等待改造的老城區,委委屈屈待在新縣城一個小小的角落,許多院子都已長草荒廢了。在這20多年裡,電腦從DOS系統需要背命令行開始,從笨重的286、進機房要穿鞋套開始,到家家戶戶都有一台,再到人人都有筆記本電腦、ipad……也是在這20多年裡,逐漸有了BP機、大哥大、摩托羅拉、很多樣子的諾基亞,到現在有了iPhone,所有的手機都長一個樣子了。
隨之而來的,是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獲取信息的方式,每一年都在產生著新的變化。這種變化意味著,我們80後的少年時光也許正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第一個後喻時代,也就是說年齡大再也不代表著知識多,反而要常常向年輕人學習了。
父母不僅僅要向孩子學習怎麼用手機、怎麼發微信,對社會的認識也漸漸比不上孩子們了。
在我的家鄉,仍然有很多人以為去深圳的企業工作,比不上在家鄉做公務員,他們對企業的認識還停留在「會下崗」的層面上,根本無法想像華為員工每月能領到多少錢的工資,更無法理解創業者怎麼可能不是小混混,你跟他們談工作理想談事業,他們只會跟你談穩定。也別提每年過年都要被頻繁提起的催婚、安排相親、催生娃、催生二胎,彷彿人是一個物件,到期就要打折出售了,女人事業再厲害,一句「有錢又怎麼樣,還不是沒人要」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讓說話者在心理上完全碾壓過她。
這些在年輕人眼中簡直是一刻也不應該存活於現代社會的糟粕,哪裡容得下呀。
年輕人走得太快,掌握話語權的年輕人對父母越來越不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80後還在上學的時候,大人們尚且可以用溺愛、寵壞了、缺乏挫折教育、叛逆、不懂事來形容這一代不一樣的孩子,媒體時不時就要表示下對這代「小皇帝」的擔憂。待到80後長大了工作了,原來這些提法彷彿突然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父母皆禍害」,原生家庭非常重要,沒有熊孩子只有熊大人……
是啊,只有在這個飛速前進時代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才能深深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支持不夠的缺憾,甚至痛恨父母帶給自己的傷害。若是父母能更開明更跟得上時代些,自己就不必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中跌那麼跤,哭那麼多回,迷茫那麼久,自己也可以隨著這個時代進步地更隨心些。
我聽過姑娘A憤恨地說:我總是遇到渣男,因為我總是潛意識里要去找我爸那樣的人,本事不大脾氣不小,我最希望有一天我爸能夠對我媽溫柔一點。
我聽過小夥子B遺憾地說:我爸媽為什麼就不能更恩愛和諧一些呢?這樣我就能早早地在家庭中學會如何相愛,不用在那個人面前明明是想挽留說出來卻是最傷人心的話了。
我也聽過小夥子C憔悴地說:我的父母沒辦法在工作上給我幫助指引,他們自己就是適應不了社會的那種人。我進了工作單位之後,什麼都是自己一點點學起來的,甚至曾經眼前一黑,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我有個同事,他父母就很有能力,教會他很多東西,進單位適應就很快,不像我,真是什麼都靠自己打拚。
我還聽過姑娘D痛哭著說:爸媽為什麼總是質疑我的決定呢?他們明明什麼都不懂,卻要拼了命地阻止我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我找男朋友他們反對,我想換工作他們在家鬧事兒,他們永遠是對的我永遠是錯的,憑什麼?
父母與子女的關系,誰家也不是宣傳畫般的其樂融融,掰開一看,有多少親密,就有多少傷害,有多麼大的期盼,就有多麼大的失落。20歲時的80後,感受到這世界對每個人的不友好,長大的我們被社會劃出一身的傷痕。摸爬滾打中,指責父母,就是在表達我們對這個世界巨大的怒火。
我們哪個不曾在心裡默念這句話啊:「等我有了孩子,絕不會像你們這樣!」
小時候父母會說: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懂了。那時候我們總是對這句話嗤之以鼻:你們做錯了,還要打著為了孩子的名號,為了孩子好就要折磨孩子嗎,為了孩子就可以把錯的說成對的了?
忽而自己也長大了,忽而也要結婚生子了。這么多年懷著對自己父母的憤怒,立志做一個好父母,一直在准備著各種科學育兒的知識,終於摩拳擦掌可以應用於實踐了。
我們卻震驚地發現「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懂了」這句話居然是對的!
不是懂了為孩子好就要打罵孩子,不是懂了為了孩子就要維持一個名存實亡的家庭,不是懂了那些父母犯過的所有錯誤。
而是在無論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識,仍然解決不了眼前這一堆爛攤子時,真正懂了:每個人都是受局限的,父母也不例外。
自己從小就立志要做好的父母,要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可如今而立之年,還是多有力不從心。我們的父母,小時候比我們更困苦,更未曾受過專業的心理知識的熏陶,他們少年時也未曾被好好對待,這一些加起來,我們終於知道了:父母雖然不曾做到我們期望的那樣子,但他們著實已經盡了他們的全力。
就好像韓寒新近的電影《乘風破浪》中,主角徐太浪穿越到過去,成為了父親的哥們,觀看了父親年輕時的生活,也明白了自己最不能接受父親的那些方面是如何而來。終於他與一直憎惡的父親達成了和解。
80後,頂著「叛逆」的標簽長大,也已經集體告別了年輕氣盛的歲數了。時間的魔力,在於我們從「無所不能」的意氣風發,變成了能夠接受自己也是有缺點的、父母也不是聖人、這個世界就是這么糟心不完美的。既然這樣,我們也就原諒了自己過去的苦苦掙扎,原諒了父母帶來的傷害,原諒了這個世界。
這是值得紀念的時刻,在全新時代中成長起來的80後,目前逐步支撐起這個社會的80後,從憤怒到體諒,擁抱了這個世界,也終於完整了自己。此時,80後的我們,與父母,也與這個世界和解了。
PS:《乘風破浪》這部電影的主題曲簡直是男權霸道到極點了,這似乎是韓寒的一貫立場,我仍然一貫地表示譴責。
㈨ 怎麼評價乘風破浪
韓寒在處女作《後會無期》中還對理想高談闊論,到《乘風破浪》時,他的表達更加成熟,在緬懷過去中又帶著溫情。韓寒把自己賽車手的身份代入到阿浪身上,又將所有人的視線引回到韓寒成長的地方亭林鎮,那個單純的烏托邦的存在,孕育一切理想的地方。這部電影中有太多韓寒的色彩,一個想把現實擺在觀眾面前,又不忍心摧殘太多年輕人的希望的編劇,於是他用喜劇的形式,化身段子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