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零陵老電影院有什麼美食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零陵老電影院有什麼美食

發布時間: 2022-11-07 22:37:51

❶ 永州美食街在哪裡 永州美食街介紹

1、有紅太陽美食街,在南津中路1號。焦味軒美食街,在零陵中路399號。

2、美食不分貴賤,有時候是路邊讓人覺得很不衛生的街邊小吃,有什麼是五星級酒店的豪華大餐,只要你愛吃,那就是你心目中的美食。美食有什麼不僅是味道的美好,還和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吃有著很大的關系。美食承載著很多的美好的回憶,永州最具特色小吃。

❷ 永州特色美食有哪些

永州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其美食文化也像一本書一樣耐人尋味,不同的美食伴隨著不同的成長經歷,每一樣特產背後都有無數個關於家的故事。

永州喝螺
永州喝螺是選用本地所產鐵螺加工烹調而成,具有清香脆嫩、湯鮮味美等特點,帶有濃厚的地方風味。食喝螺還要得法,喝時嘴要緊貼螺頭,喝氣要適當,用力過大會嗆住,用力不足則喝不出肉來。故新來乍到的外地客人,常常望「螺」興嘆,難以領略到食此菜特有的趣味。
永州血鴨
永州血鴨是湖南永州的一款漢族傳統名菜。永州血鴨分為多種,有道縣,新田、寧遠、藍山等多個說法。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此菜。具有美味、開胃涼血的特點。
東安雞
東安雞是一道湖南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湘菜系。因產於湖南東安縣而得名。此菜色澤鮮艷,肉質鮮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膩,食多不厭,香氣四溢,營養豐富,香、甜、酸、辣、嫩、脆六味俱全。是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的美味佳餚,被列為國宴菜譜之一、八大湘菜之首。「東安雞」經歷了三個朝代的演變。
零陵板鴨
零陵板鴨起源於清朝末年,素以香、肥、脆、嫩而聞名。零陵板鴨吃法多樣,有燒炒、油炸、汽蒸等。燒板鴨重要的是掌握火候,見鴨皮呈紅棕色,就將配製好的佐料(辣椒、生薑、大蒜等)人鍋,然後翻炒幾下就出鍋。若論味道油炸板鴨最佳,看到鴨皮呈金黃色,鴨骨呈棕黃色就出鍋。吃時,拌少量的八角粉、麻油、生薑米、碎大蒜、醬油等佐料,又香又脆,是送酒的美味佳餚。
江永香芋扣肉
江永香芋扣肉,在製作時,先將五花豬肉走油,待肉皮炸成紅肉皮朝下整齊地排列缽中,肉片之間夾置一片油炸香芋,然後上其特點是:顏色紅亮,香味濃醇,皮皺肉爛,肥而不膩。
瑤家臘肉
瑤家臘肉,是瑤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親待客最上乘的佳餚美食。據瑤族史書《過山榜》記載,瑤族始祖盤王(又名盤瓠),原居大西北黃河源頭,育六男六女,由於洪荒加戰亂,盤王遂率族人向華南地區轉移,其長子一系便定居於現瑤山境內,繁衍至今。千百年來,此處的盤王後裔們賴以生存的地盤是崇山峻嶺、陡坡峽谷,良田本就稀少,再加上原始的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又非常落後,其主食雜糧紅薯、苞谷、芋頭、小米等產量不高,難以果腹,於是狩獵野獸飛禽以補食用。每次狩獵後倘分食有餘,則腌漬處理後懸掛於火塘上方,讓煙熏火燎使之不斷干化,以備日後食用之需,謂之烘臘肉。所熏的動物,從前皆是獵獲的飛禽走獸,往後逐漸演化為家庭飼養的動物牲畜與家禽,再往後定型為農歷冬至日宰殺的肥豬。由於歷代相傳用此法製作的臘肉系瑤族始祖盤王首創,故名瑤家臘肉。
永州紅煨異蛇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永州寫下了千古名篇《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永州異蛇從此聞名天下。捕蛇者的後裔們追尋先輩們的勇敢,大膽探尋異蛇的奧秘,從事異蛇養殖和蛇酒、蛇毒、蛇鞭、蛇血、蛇皮製品的開發研製,成為中國湖南「第一蛇鄉」。異蛇世界遠離城市鬧區,田園風光秀美,幽雅舒適,遊客在這里可觀賞異蛇、甲魚及野生動物,喝蛇酒,飲蛇血,吃蛇肉,嘗蛇膽,並可到蛇園捕蛇、捉鱉,真正感受「永州之野產異蛇」的歷史文化。
永州盤龍鱔魚鱔魚的吃法很多,大多數地區的習慣是先去掉魚頭、魚腸及魚脊,取魚肉片做菜。湖南永州人也吃鱔魚片,但吃得更多的是「盤龍鱔」。春夏季節來永州做客,大小餐館和親友家裡都能見到這道菜。初來永州的人吃盤龍鱔多會感到新奇,很多人不知如何下手去吃。
道州粉蒸灰鵝
道州灰鵝已經有四百多年的養殖歷史了,是一個地標性的特產。近幾年來,人們都有用鵝作禮品和食用鵝肉的習慣,特別是永州市南六縣的青年人訂婚、結婚都以鵝為吉祥物,清明祭祖、逢年過節、紅白酒宴鵝都是必不可少之物。鵝肉已成為永州人民餐桌上的一道特色菜。紅燒鵝肉、粉蒸鵝肉是最常見的烹飪方法,粉蒸鵝肉搭配香芋或豌豆,以荷葉墊底蒸出來的味道特別清香,更能體現道州灰鵝肉質的細嫩。
東安水嶺
羊肉水嶺,這個離東安縣城不足15公里的一個小鎮,每年的農歷「冬至」都會有大量食客湧入。水嶺人尤其是冷山人愛好吃羊肉,歷史悠久。解放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武術健身營養的需要,水嶺人對山羊的飼養、選料、宰殺和烹調等飲食文化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討,摸索出一些比較成熟的經驗。水嶺羊肉,現已成為永州一道名菜,是深受廣大群眾和顧客喜愛的飲食品牌。

❸ 零陵區美食

零陵區美食有永州血鴨、永州茶油、零陵板鴨、永州喝螺、零陵蓮蓬肉等。
1、永州血鴨:永州血鴨是湖南永州的一款傳統名菜,經過歷代永州廚界精英潛心鑽研、精心烹制,「永州血鴨」以其獨特的口味聞名。
2、永州茶油:永州茶油茶油中含有比較豐富的必需脂肪酸,作為永州的傳統特產,是比較好的食用油的食物來源。
3、零陵板鴨:零陵板鴨零陵板鴨起源於清朝末年,素以香、肥、脆、嫩而聞名。
4、永州喝螺:永州喝螺是選用本地所產鐵螺加工烹調而成,具有清香脆嫩、湯鮮味美等特點,帶有濃厚的地方風味。
5、零陵蓮蓬肉:零陵蓮蓬肉零陵蓮蓬肉歷史久遠,且具有一定名氣。據地方誌書記載:」泥鰍食蛋死於肉中,形似蓮蓬,曰蓮蓬肉,自古相傳,營養最佳。「此菜以豬肉、泥鰍、雞蛋為主要原料,選用的豬肉,必須是皮薄肉厚的純肥肉,切成兩斤左右一塊的四方肉垛子,用火煮到筷子輕插即進的程度,拿出來冷卻。

❹ 永州美食

永州米粉、零陵喝螺、江永瑤山油茶、祁陽涼粑、永州米豆腐等。
1、永州米粉:永州米粉歷史較長,據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零陵、祁陽一帶就有米粉。作為食品,先是家常小吃,後來進入餐館。到民國初年,祁陽、零陵及各縣城都興起米粉,米粉館遍布大街小巷。
2、零陵喝螺:也稱永州喝螺,是永州地區著名的小吃。選用當地產的鐵螺絲。喝螺不宜久煮,吃時也有講究,用嘴緊貼螺頭喝出螺肉,故稱「親嘴喝螺」。
3、江永瑤山油茶:喝油茶是瑤族同胞的食俗,在湖南的江永、藍山、江華以及廣西的恭城、富川等地都很盛行。江永瑤山油茶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早就享有盛名,近年來更是花開四季,香飄八方。
4、祁陽涼粑:祁陽涼粑也叫清涼糍粑,吃起來香甜爽口,清涼沁人。夏天吃涼粑更有祛暑解渴之效能,是祁陽著名特色小吃。採用上好糯米,用石磨製成糯米漿,過濾後,上籠蒸一、兩個小時,趁熱放入石臼舂槌半小時,然後擠壓成糍粑,將花生仁、碎芝麻、薄荷油等釀入,定形即可。傳統的涼糕盛行已久,是祁陽人難以忘卻的小吃記憶。
5、永州米豆腐:米豆腐在永州不僅是家常的菜食,也是一種很盛行的小吃。如藍山縣的毛俊鎮,米豆腐成為當地美食代表作,各家餐館都有出售。一碗香氣四溢的米豆腐,寄託著永州人特有的鄉愁鄉情。

❺ 林州有什麼美食

1,瓦窯街東頭的頂鮮羊雜10分鍾現炒。
2,人民街東的朝周燴菜,城南劉家街的燴菜。
3,西環路體育場馬坡的烤魚。
4,人民路黨校口往西路南的內黃羊肉火鍋。
5,亞細亞夜攤的烤魷魚串。
6,華東購物廣場夜攤的串串香
7,人民醫院對面的混沌,蒸餃,牛肉湯。
8,站前街阿瓦山寨的剁椒魚頭。
9,興林路龍騰賓館附近德庄的火鍋。
10,南關菜市場裡面的米皮。
11,第二人民醫院對面的擀麵皮。
12,南大池十字路口西20米路北小四川的燒大腸。
13,永和的豆漿+油條。
14,老電影院對面的北大荒的小雞燉蘑菇。
15,站前街的東北餃子王里的番茄燉牛腩。
16,富達商廈十字路口西南面的雞汁豆腐串。
17,電影院對面城鎮派出所西面有家涼皮店的炒涼皮。炒涼粉。
18,瓦窯街中段路南有一家東北木火鐵鍋魚。
19,站前街愛心網吧對面麵包店裡的肉鬆麵包。
20,站前街西面紫金房的蛋糕。
21,西環路新開元超市繼續向北走路東有一家淇河漁家的鯽魚燉。
22,人民路老菜市場對面的道口燒雞,振林路四實小路口向南路東的道口燒雞、小菜。
23,人民路東雙匯肉店旁邊有個推小車賣的油炸麵筋。
24,人民商場東婦幼邊上胡同里的綠城砂鍋、南環路和振林路交叉口西北角的老城砂鍋。
25,振林路南大池金星麵食館的炒刀削麵。

26, 二小對面的鳳蓮擀麵皮。

27,人民路黨校十字路口南20米路西臨汾餄烙面。

28,六路口南20米路東白菜豆腐肉鹵的小扯麵。

29,郵電局十字路口往東20米路北熱乾麵。

30、農業路上老五燒烤的單鍋燴面,烤羊腿。

31,還有就是六路口的刀拔面!挪味道真好!現在拆遷了!最好吃的那一家要在東環大鍾表北面重新開張了!

❻ 永州好吃的

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不然等於沒來永州。

永州菜在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也是「川菜」的主要根源菜系,是瀟湘風味中的精品。它們歷史悠久,享譽盛名,製做考究,風味獨特。

下期我們會分享,永州十大野菜!你會期待么?

一、東安雞

歷史典故:相傳,早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東安人就開始製作醋雞。醋雞改名為東安雞有兩說法:一說是因清末湘軍悍將,東安人席保田常以此菜宴客而得名;另一說是北伐戰爭勝利後,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在南京設宴待客,席中有醋雞一菜,頗受賓客稱道,客人問及菜名,唐生智覺得原名不雅,靈機一動,說是家鄉東安雞,從此,東安雞之名不脛而走。

東安雞因其烹調方法起源於東安縣蘆洪市鎮一帶而得名,歷史悠久,素享盛名。據資料載,早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東安人就始作「東安雞」。民國時期,唐生智在南京任職時,帶有家鄉名廚,每逢宴請,必做一道「東安雞」,賓客品嘗後贊不絕口,因而廣為流傳,無論在國內還是南洋、北美,均享有盛名。1972年,美國總統訪華期間,食用「東安雞」後亦贊譽不已。東安雞造型美,色澤鮮,香濃氣醇,甜而不膩,酸里有涼,辣中無澀,肉嫩骨脆,具有鹵雞的清涼,燒雞的脆嫩,燉雞的鮮美等特點,是滋陰養精、強壯身體的珍饈佳餚。

二、寧遠血鴨

相關典故:傳太平天國起義初期,太平軍首領洪秀全率眾將士攻打永州城,特命廚師長在天黑前把飯菜做好,好讓眾將士們吃飽喝足後英勇殺敵。廚師長在煮鴨時發現:由於時間緊迫鴨毛沒有拔干凈,這樣肯定會影響大家的胃口,弄不好誤了軍機大事有砍頭的危險。為了顧大局,也為了保小命,廚師長急中生智,就把殺鴨時的鴨血全倒進了鍋里。到了開宴時間,一碗碗拌有鴨血的鴨餚全部端上了桌。結果大家胃口大開,個個吃得肚如戰鼓,自然拂曉就大獲全勝。慶功宴,有人問廚師長昨晚做的什麼菜,老廚子結結巴巴答不上來。最後還是洪秀全之妹洪宣嬌說了句:就叫它「永州血鴨」吧。於是「永州血鴨」便由此而得名,並一直流傳至今。經過歷代永州廚界精英潛心鑽研、精心烹制,「永州血鴨」以其獨特的口味聞名於世。

寧遠血鴨,亦名血糊鴨子。它色澤紅潤,鴨肉焦脆爽口,香辣酸咸兼備,佐酒送飯均宜,是頗具特色的地方菜餚。民國時,寧遠血鴨由於在黃埔軍校受眾多湖南學員喜愛,而在當時的廣州造成一定影響,也曾受過蔣介石的高度評價。

三、普利橋紅薯粉

普橋紅薯粉是永州較早的傳統風味菜,相傳明朝是就很有影響,現在四川許多地方把紅薯粉條叫「堡橋粉」,就是源於明朝末年永州先民大量移民四川,他們不只是帶去了「四川話永州腔」,還帶去了許多傳統,其中就有堡橋粉的製作工藝。堡橋紅薯粉因用冷水灘普利橋鎮(原名堡里橋)產的紅薯粉作為原料而得名明。紅薯原料、粉絲製作和烹飪等方面均有獨特的技巧和講究。用來製作粉的原料必須是普利橋當地土質產紅薯,以普利橋本土紅薯為最佳。粉條製作為純手工製作。烹飪的主要原料有新鮮豬血、鮮魚湯,生薑、大蒜米、辣椒。先用溫水把粉條泡半成熟,再用鮮豬血,鮮魚制湯後放入粉條,稍沌即可。

堡橋粉由於曾受席寶田和曾國藩等人的推崇,「堡橋粉」曾在北京造成一定影響。

四、零陵喝螺

永州吃喝螺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在零陵縣志上都有記載。

相關典故:說起永州喝螺,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永州市何仙觀鄉曾傳說是何仙姑的故鄉。當初八仙飄海,初到蓬萊仙境,都誇蓬萊勝景。唯有何仙姑一言不發,呂洞賓問何仙姑為何一言不發,何仙姑說,蓬萊美景雖佳,還不如淡岩的中秋之夜,不如永州八景,眾仙不服,順水而下,進長江,過洞庭,入湘江,來到永州市,一日一夜的長途旅行。眾仙都有了餓意。當鐵拐李拿起酒葫蘆「咕嚕咕嚕」喝酒時,深嘆有酒無菜,韓湘子所說,連忙拿筆想畫一條大鯉魚給眾人吃,誰知沾墨太多,甩在地上,變成了一個個鐵螺、銅螺,何仙姑一見大喜,忙燒火炒螺,眾仙食後,都誇好菜,從此永州喝螺名揚三湘。

喝螺系選用本地所產鐵螺加工烹調而成,具有清香脆嫩、湯鮮味美等特點,帶有濃厚的地方風味。據鑒定,喝螺營養價值極高,能清火開胃,益元氣,和五臟。永州喝螺的製作特別講究。食喝螺還要得法,喝時嘴要緊貼螺頭,喝氣要適當,用力過大會嗆住,用力不足則喝不出肉來。故新來乍到的外地客人,常常望「螺」興嘆,難以領略到食此菜特有的趣味。

五、腌臘三香

零陵板鴨起源於清朝末年,素以香、肥、脆、嫩而聞名。製做時,選用二斤半以上的肥嫩鴨子,宰後去毛,取出內臟,然後按照每隻鴨子一兩半鹽、一兩燒酒、半兩醬油和適量的五香粉混合在一起並拌勻,遍塗鴨體內外,放在缸內腌一天,翻缸後再腌一天,使佐料全部滲進鴨肉後,拿出麻繩拴住鴨鼻,用竹皮撐開腹部,加力壓平,日曬一到二天,掛在通風處吹二十天左右即成。每年冬至節前後製作的板鴨既耐藏,又香脆。

煙熏臘肉、臘魚臘肉(魚)一菜,最早見於《易經•噬嗑篇釋文》。書上解釋是:「唏於陽而煬於火,日臘肉。」煙熏臘肉(魚)的製作,在永州本地相傳至少有2000年的歷史。此菜加工方法並不很復雜,只要在冬至以後到立春之前這段時令,選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鮮豬肉,切成三斤左右重一塊,用食鹽漬一二天後串掛於火灶旁,用炭火或柴火熏烤,待瀝油呈金黃色後即可貯存在乾燥處。煙熏後的臘肉能長時間防腐,無論蒸吃或熟炒,均香酥可口,饒有風味。本地的上等吃法,當推冬筍炒臘肉。

六、祁陽曲米魚

祁陽曲魚又稱曲米魚,屬湖南祁陽傳統名菜之一,屬於湘菜系。源於祁陽縣白水鎮肖家村鎮一帶。世代相傳、純秘方腌制、色澤鮮紅、口感柔嫩、味道獨特、回味無窮。是當地人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招待客人的必備禮品。曲米魚屬祁陽特色食品,源於祁陽縣白水鎮。祁陽曲魚是將鮮魚加鹽待幹了水以後,再放入紅曲米、辣椒粉、料酒等蒸熟後即成。曲魚肉質松軟、色澤鮮紅、口感柔嫩、味道獨特、回味無窮、世代相傳、純秘方腌制。是當地人逢年過節,辦酒席的壓軸菜。

七、零陵蓮蓬肉

零陵蓮蓬肉歷史久遠,且具有一定名氣。據地方誌書記載:「泥鰍食蛋死於肉中,形似蓮蓬,日『蓮蓬肉』,自由相傳,營養最佳。」

此菜以豬肉、泥鰍、雞蛋為主要原料,吃時,掀掉肉皮,即可見泥鰍的頭都伸在肉外,就象一個剛摘下來的大蓮蓬,香氣四溢。食之香甜爽,辣而不澀,油而不膩。

八、江永香芋扣肉

香芋,又叫檳榔芋,在江永種植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主要產於江永縣的桃川洞,故又叫桃川香芋。江永香芋具有個大、肉嫩、味美等特點。一般每個重2000~2500克,大的重達5000克。香芋全身是寶,芋葉可作豬飼料;芋莖可作腌菜;芋頭含有大量澱粉、蛋白質和維生素,除能製作糕點、芋粉、芋片、芋丸等副食品外,還可湯煮、油炸、紅燒、熱炒,芳香撲鼻,沙甜沁心,粉酥可口,真是一種美味佳餚。如香芋扣肉是湖南名菜之一。江永香芋,在國際市場上,被稱為「中國桃川香芋」。

江永香芋扣肉:江永香芋創制而成。製作時,先將五花豬肉走油,待肉皮炸成紅肉皮朝下整齊地排列缽中,肉片之間夾置一片油炸香芋,然後上其特點是:顏色紅亮,香味濃醇,皮皺肉爛,肥而不膩。

九、江華釀豆腐

釀豆腐是中國的傳統菜式,分客家釀豆腐和湖南寧遠釀豆腐,常見於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區。它的製作材料需要豆腐、大蔥、豬肉等,口味清淡,是永州當地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餚之一。該菜湯汁醇厚,鮮嫩滑潤,口味鮮美,廣受歡迎。現江華十八釀比寧遠釀豆腐知名度更高,所以本應是寧遠釀豆腐改為江華釀豆腐,不足之處望見諒。

肉釀豆腐是寧遠人民逢年過節、親人歡聚必備的傳統菜餚。它既令人飽享口福,又象徵著合家團圓。其特點是:形色美觀,質地鮮嫩,香脆可口,多食不膩。

十、零陵紅燒狗肉

紅燒狗肉是永州著名的野味。

此菜的製作大致分三個步驟:首先,將狗肉刮洗干凈,與砍成一寸見方的塊肉;其次將炒鍋置旺火上,放熟豬油燒至八成烹人黃酒,放醬油、精鹽繼續煸炒,使作料人味;最後,把煸炒過缽,並加入桂皮等佐料和冷水,先中火後小火煨兩小時左右,倒的特點是顏色醬紅,肉質柔軟,香味異常濃郁,多吃不膩。

❼ 潮州美食紅黑榜:別去攻略遊客店,本地人都在吃這些!

潮汕地區,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統稱。

廈門出發去潮汕, 動車僅需1.5小時 ;要是 自駕,3個小時 就能到。到了潮汕,基本上所有人第一站都會選擇潮州。

潮汕 兩次了。比起汕頭,很多人可能更了解潮州。

到過潮州的人,嘴邊都會說一句: 街頭巷尾都好吃

△ 圖為老四麥粿

第三次,編輯部搭上七點的早班動車,急急匆匆,空著胃去到了潮州。我們連 一頓好吃的早餐 ,也不想放過。

每天 暴走18小時 ,逛吃近 20餘家 大小店鋪,這樣的事情只會出現在傲客編輯部。

在做攻略上,我們花盡心思,避開了網上推爛的大眾店鋪,尋找到一些比較 小眾 本地人也愛去的口碑老店小攤。

這次,跟著我們 精選 出來的吃喝指南,找個周末或者小長假,去潮州逛吃逛吃!

本文目錄

精選好食

腸粉鋪

潮州的粿

牛肉火鍋

夜糜檔

潮州工夫茶

番外篇:下午茶

潮州印象

潮州的街頭巷尾無不映像著當地文化

腸粉鋪

「清晨老街的腸粉,喚醒了沉睡一晚的味蕾」

. . .

在廈門就沒吃過好吃的腸粉,這次去到潮州,尤其想吃上一份腸粉。潮州的腸粉匿在老街巷裡,從早到晚,可將其當成正餐來吃。

廣東人吃腸粉, 常點一份蛋腸 。雞蛋白菜,兩者攤在薄薄的米漿之上,用鐵皮的托盤蒸過之後,用特製的鐵片把它鏟成圓筒狀,澆上醬汁便可。

海陽腸粉

潮州的腸粉與眾不同之處就在這醬汁上。這家在當地人眼裡,算是 芝麻醬腸粉 里的老店了。

淋上花生醬和芝麻醬混合的醬汁,撒上生蔥,或是加點店家自製的辣椒醬,香的嘞~

一進門,老闆操著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吃什麼?要豬肉還是牛肉?要加白菜、豆芽、金針菇還是筍?」

老闆的語速太快了,沒等我們反映過來,又問了一遍想吃什麼……

我和同事阿山聽得一愣一愣,「要牛肉,然後能加什麼?」

牛肉白菜加太陽蛋 ,如果你去店裡,推薦你點上這么一樣。

蛋直接敲到鐵盤上蒸,最後搭在腸粉上,吃慣了廣東腸粉,也很少試過一份腸粉還能鋪上個 太陽蛋

不過三個人吃一份哪能過癮?!結束遊玩臨走前,還專程打車溜去店裡點了兩大份。

海陽腸粉(芝麻醬)

地址:城新路39號

營業時間:06:30-14:00

電話:15994985272

推薦:牛肉、筍、白菜、太陽蛋

人均:12元

潮州腸粉,地道吃法通常淋上芝麻醬,不過也有 澆鹵汁

詢問了好幾個本地人,聽說以前老電影院旁有一家腸粉,現在改名成「 阿明腸粉 」,開在上水門街。

這家就是 正宗的鹵汁腸粉味兒 。因為時間原因,沒有去成,照理來說還是可以一試的。

阿明腸粉(鹵汁)(原老電影院腸粉)

地址:上水門街23號府學舊地內

營業時間:周一~周五 07:00-14:00 周六~周日07:00-14:30

電話:18938806591

推薦:生蛋香菇菜脯

人均:9元

潮州的粿

「縱使種類繁多,但一口一滋味啊」

. . .

粿,米食也。早先的粿多用來祭祀,如 紅桃粿 龜粿 等。漸漸,這種大米製成的食物繁衍出多個種類,融入潮汕人平常生活里。

光是潮州,就有粿條、粿汁、鹹水粿、麥粿、桑葉粿等等。

潮州人的三餐離不開粿 。早餐除了食一碟腸粉,還得端上一碗粿條湯,一般搭配豬雜或是牛雜。

源新牛肉粿條

這家店粿條,算是意外吃到的。

店裡鮮牛肉掛起來,現切現下鍋,牛肉下嘴就是一口鮮味。

蒸熟米皮條 ,入鍋燙熟,打幾勺牛肉湯, 鋪上牛 ,最後撒上潮州當地的 特色南姜

粿條細膩,牛雜、牛肉入味,湯頭清甜。好一碗「牛味」十足的粿條湯!

源新牛肉粿條

地址:奎元路楓蔭亭117號

營業時間:08:00-23:00

電話:13426910119

推薦:牛肉牛雜粿條

人均:15元

奎元老二特色粿汁

還有一種湯汁類的粿條——粿汁。

看到一位老伯站在店門口,進店後看到櫥窗上貼著「抗戰老兵」的獎章。一家人經營一家店。

老闆嫻熟地將捲成小條的粿片放進沸水中,直至粿汁皮 熟透柔韌

裝碗後再切點豬腸豬肉豆腐等鹵味鋪上,趁熱吃, 米香濃 湯汁香稠

讓人嘖嘖的,反而是裡面的苦瓜。苦咸又可口,變著法兒讓人再來一口。

ps:店內一般分大小份,大份料多,我們點的小份。

奎元老二特色粿汁

地址:奎元中街建設銀行轉彎20米處驕陽樓下

營業時間:07:00-20:00

電話:13553718226

推薦:粿汁(可根據口味加料)

人均:15元

開元上西平鹹水粿

老街道到了下午時間,常有小攤「駐扎」。

這家被很多遊客推過,如果不是恰好路過,倒也不會專程去吃這家。本來抱著踩雷的心態,陳醬喂過來的一個 鹹水粿 卻剛好堵住了我准備吐槽的嘴。

這玲瓏剔透的模樣,就是用米漿倒入相似形狀的缽子蒸成的。中間有一小口,原來是為盛菜脯的。水粿的綿軟混著菜脯的 蒜香鹹味 兒,現做現賣,好不燙嘴嘞。

小攤上只賣鹹水粿和桑葉粿。 桑葉粿就不推薦了,蠻普通。

ps:不過之前吃過普通小攤上的鹹水粿,也是不錯。這家分量很足,本是10元小份,我們買的是6元的,足夠了!

開元上西平鹹水粿

地址:開元路與上西平路交叉口(傑龍數碼近沙縣小吃旁)

營業時間:10:00-12:00 15:00-18:00 19:00-00:00

電話:13670720093

推薦:鹹水粿

人均:8元

老四麥粿

還有一麥粿, 下午2:30出攤,5:30就收攤了

碰上這家店,多虧了提議去巷子里轉一轉的阿山,又正好趕上了這家小攤出攤,我們可是第一隊到這兒。

沒過一會,攤前幾乎是這樣了。所以呢,吃到這家麥粿,得有一顆排隊的耐心。

芋泥 綠豆 ,兩種口味,4元一個,能這么珍重這家攤子的顧客,一定有獨到的理由。

這理由,你咬上一口就明白了!焦脆的表皮咔滋脆裂,芋泥順著熱氣流出,嚼著有芋頭的香氣也有燕麥片的甜香。呼一呼氣,有點燙,但真的很好吃啊!

「我們再買一個吧?」

看著隊伍越來越長,這句話幾乎是咬著牙齒說的。

老四麥粿

地址:西馬路288號巷內(環城西路與西馬路交叉口東北100米)

營業時間:14:30-17:30

電話:13433713190

推薦:原味、芋頭麥粿

人均:4元

賣麥粿這條巷子里,老大小食這些粿店也有。吃潮州的小吃,記得多往巷子里鑽。

玉記豬腳圈

去過潮州的人,嘴邊都會說上一句: 街頭巷尾都好吃

西新路上,一家小吃店攢著人氣開在路邊,只賣些 豬腳圈 、紅薯這些炸物。

豬腳圈,也不是炸豬腳,潮州人取名,總是喜歡往「土」了取。這炸物,只是略略有點形 似豬腳 吧。

炸脆的麵皮兒里包著肉餡兒、芋頭餡兒,鬆鬆的芋頭沒有肉餡的油膩,所以最推薦 芋頭餡兒 的給你們。

玉記豬腳圈

地址:西新路二巷頭

營業時間:06:00-12:00 14:00-18:00

電話:15976591527

推薦:芋頭餡豬腳圈

人均:4元

牛肉火鍋

「一口搖曳著人間煙火氣的牛肉火鍋啊,多晚都有人等的」

. . .

來潮州,怎麼能不吃火鍋!

如果只吃骨湯火鍋,那可真是孤陋寡聞了。還有一種 沙茶底 ,喂飽了潮州胃。沙茶,可不只是廈門的私藏。

鑫記牛肉火鍋

在下雨天走進這家火鍋店。店裡也就 四五張桌子 ,裝修簡簡單單。跟所有裝修精美的遊客店比起來,顯得太隨便了。

不過靠著他家沙茶湯底,就能讓人毫不介意地坐下,開始涮碗了。

店裡還會上兩種蘸料, 沙茶 、辣椒醬油碟。

雪花吊龍 ,一盤雙拼,肉壘起來,厚厚一碟。

「肉涮個幾秒就可以撈起來吃了啦!」老闆娘看我們顧著拍照忘了吃肉這件大事,忍不住過來幫我們撈起肉來。

手打鮮牛肉丸 ,依然是潮汕當地的地道味兒。

要不是吃了一天,我們的胃估計還能吃上好幾盤肉。

建議點個 沙茶清湯鴛鴦鍋

不過嘗到沙茶的 獨特親切的甜頭 ,清湯就會被慢慢冷落。最好呢,往沙茶鍋里擱上一碟嫩豆腐,入味又軟嫩甜口。

鑫記沙茶牛肉火鍋

地址:楓春南路102號

營業時間:16:00-1:00

電話:13670754725 13727970890

推薦:沙茶鍋底、手打牛肉丸、豆腐、鮮切的牛肉都可以嘗!

人均:100元

夜糜檔

「冷盤熟食,各式小食讓你難以自製「

. . .

阿雄鵝肉

走了一整天,路過沒有開門,下雨了還撐傘繞路回來吃,甚至覺得根本不虧的一家鵝肉店。

店裡多是做本地人生意,拿著現金的阿婆、開電動車的叔叔,沒什麼遊客呆在檔前。

在攻略上推的人也是很少很少!!

點個 二十塊左右的鵝肉 ,就夠兩三個人吃了,老闆也不會撐多切多,全按著你意思來。

「好吃!「

幾個人雨中撐著傘拿著相機,有點手忙腳亂,還不忘誇這家鵝肉。 皮肉細膩 ,淋上噴香醬汁,連著骨頭的部位也讓人嘬了幾口。

阿雄鵝肉

地址:開元路85號

營業時間:16:30-18:30

電話:13553722556

推薦:鵝肉

人均:25元

肥姐白粥

白粥,也被叫白糜。

店裡一碗白粥,搶先讓人誇起來。 米湯黏稠 ,米粒幾分嚼勁,在別處很少喝到這種白粥。誰知道,為了這碗白粥,也要把這家店推給你們。

潮汕人在宵夜時段,常會鑽進門口擺著幾排竹簍的白粥店裡。竹簍里啊,裝著鯛魚各式海鮮。

在潮州吃了兩天,豆腐幾乎是編輯們認定的每家店裡的一手招牌。

豆方淋上黃豆醬, 豆腐一股香氣 ,筷子夾起來,軟嫩。黃豆醬咸了些,吃這塊豆腐,得先把醬撥開了, 留點醬香就夠

清蒸過後冰起來的鯛魚,往竹簍里一擱,鮮氣就出了。

不過魚肉倒是算不上優秀,有點腥氣。店裡也有一些味道獨到的冷盤,適合佐白粥。

肥姐白粥

地址:西榮路與景榮路交叉口南行50米

營業時間:17:00-5:00

電話:13421081018

推薦:白粥、鯛魚

人均:38元

潮州工夫茶

「壺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

. . .

潮州人也愛喝茶,路邊的小桌子上必定有一茶具,講究得很。這里喝的是是工夫茶,不是「功夫茶」!這茶就來自本地的鳳凰山,多為單叢茶。

千庭茶舍

一路往牌坊街盡頭走,越往後走發現了一些老式建築。拐進一老巷子,撞見綠瓦青牆的 梨園公所 ,原是外江戲班和白字戲藝人集會之所,現為千庭茶舍的茶文化基地。

入鄉隨俗,我們在這里也品起茶來。

單叢茶 單點沖水 ,不宜浸泡,即泡即倒,等不得,否則就喝到苦澀的茶了。

潮州人喝茶只有 三個杯子 ,每泡茶前將杯子沖洗,大家不分你我輪流喝茶。

飲茶時或是談天話趣,或是靜靜品嘗,總之,飲茶的時間就慢下來了。

千庭茶舍

地址:太平路上水門街5號

營業時間:10:00-23:00

電話:0768-2255599

推薦:鴨屎香單叢茶

人均:55元

番外篇:下午茶

「逛吃累了怎麼辦?來這幾個小地方歇歇吧~」

. . .

嘿!給你一點甜甜啦!

和其他攻略不同,除了小吃,我們還探了幾家 適合喝下午 的店鋪。在覓食的途中能讓你歇一歇。(因為在出差前陳醬說要投入到戰斗狀態,第一天把我們累慘了……)

踢桃

在很深的小巷子里,還是老宅子改的咖啡小館。

踢桃,是潮州話「去玩耍」的意思。

門上貼著手寫的紅對聯,如果大門緊閉,還以為是座住人的老房子。

樓下咖啡台,偶爾進來幾個人坐在吧台前面,等一杯咖啡。

樓梯拐上去,保留著 潮州民居 以前的 老天台 ,坐在露天天台上,背後都是高矮參差的青瓦屋頂。要是天氣好,拍照也好看。

逛累了在這坐上一會,點上 哥倫比亞 和一份甜點,偶爾看看樓下的小巷:有人騎著車,學生放學回家,一切安靜,風吹著臉,一下子就放鬆下來了。

Titalk cafe踢桃咖啡

地址:灶巷19號

營業時間:09:00-22:30

電話:13715709583

推薦:哥倫比亞、膠己人

人均:30元

Zale coffee

走到牌坊街的盡頭,在往前,往居民區走去,一路找不到這家店。

路旁的老伯站在門口乘涼,導航都找不到的店,問了老伯。沒想到,直接就撞見了。

進去的時候咖啡師剛好沖著咖啡。

店裡咖啡照舊是普通咖啡店裡中規中矩,不會出錯的味道。

一杯 阿芙佳 ,湊上點 童年零食糖果 ,有點玩味的意味。

至於單品的話,一杯十來塊的價格,點上一杯打發時間。或者再去擼擼店裡的貓,在潮州也能這樣過得舒坦。

zale coffee

地址:金山街道中山路市總工會後面巷子處

營業時間:13:00-00:00

電話:13727913956

推薦:單品手沖、阿芙佳朵

人均:20元

探覓

同樣在牌坊街上,走得累了去店裡坐一坐。

推薦你上三樓天台,要是趕上周末往下一望,絕對是一條熱鬧的牌坊街。店裡自家出的甜品,酸奶慕斯不會膩味。

店裡豆子不多,喝咖啡不算刁鑽的人去,還算滿足。

點上一份日曬獅子王,出品穩定,口感風味也妥當。

探覓咖啡

地址:牌坊街514號

營業時間:10:00-00:00

電話:0768-2520963

推薦:日曬獅子王

人均:30元

索爾

據說呢,這是潮州第一家意式咖啡館。

沖著這家的招牌去的,在吧台點了杯拿鐵,沒有雷點。

秉著累了去坐坐的想法,這樣一杯拿鐵還是ok的。

索爾咖啡

地址:太平路496號

營業時間:09:00-00:00

電話:0768-2220276

推薦:拿鐵

人均:25元

咖匠

遠離遊客區,藏在老城區僻靜的小巷內。入門一覽無余的純粹白色,牆上隨意掛著些咖啡相關的簡筆畫。

而外帶杯上的小人兒圖案,就是老闆本人哦。

老闆是個隱藏的拉花高手,據說很多人會特地尋來,只是想一睹年輕小哥的創意拉花。

咖匠

地址:新橋東路新和里新河街9號

營業時間:10:00-23:30

電話:18813788853

推薦:拿鐵

人均:25元

六弦音樂工廠

之前去潮州的時候,民宿老闆帶著去的一家 Live House。

他跟我們介紹起來,說起 潮汕本土的音樂 ,五條人到小眾樂隊。一路帶著我們,竄進英聚巷。鐵門背後,就是了。

進門像是潮汕的老宅子, 老式樓梯 ,牆上都是新新舊舊的樂隊海報。

如果是剛入夜就跑來這里,不到10點,台上可沒樂隊。時間湊巧了,說不定撞上個唱民謠的男孩。

上次來,還有當地小眾樂隊呢。

店裡有低消規定,每個位置低消價格不同。要是人不多,選在稍微靠後的高桌位置,也不妨礙聽歌。

店裡小吃不少,點的 涼拌魚皮 、雞米花,是幾個人動筷最多的一道。

至於酒吧,對我這么愛喝酒的來說,這家酒比較常規,白熊、林德曼、1664,都是普通酒類。

這個時候,牌坊街人不多,像我們這樣躲進來聽歌的人也不多。人坐得稀稀拉拉的店裡,沒太多讓人厭煩的雜音,耳邊都是民謠男孩的嗓音。

六弦音樂工廠

地址:太平路英聚巷2號

營業時間:20:00-01:00

電話:18819909977

推薦:魚皮

人均:35元

「走馬觀花,這幾處不必多留意」

. . .

出去玩當然要做攻略的嘛,出門前一周,我們搜索了網路上的一些被攻略,看到出屏率很高的一些小吃。可當親臨現場, 食用過後覺得一般般吧

兵馬匹林肉粽

牌坊街上的一戶人家在門口擺著一口大鍋,牆上掛著「粽球」。老式家庭作坊的味道,也不設有任何座位, 鹹蛋黃 、肉餡、綠豆, 鹹鹹甜甜 ,口味上還是帶了點閩南風味。

糖蔥薄餅

要是看這模樣,真像廈門春卷。裡面裹著的,其實 潮州當地的糖蔥

蠻特色的一款小吃,不過糖蔥本身糖度蠻高,可能不愛吃甜的人,會放棄選擇糖蔥薄餅吧。

銳記牛肉火鍋

一個 家庭作坊牛肉店 ,櫥窗里,還能見著掛起來的牛肉。

一樓像是家裡客廳的感覺。上了二樓,客人們喧嘩起來,店裡也熱鬧起來。

濕炒粿條在潮州牛肉火鍋的桌上是常見的,這家的粿條熱騰騰地,但 口味比較淡 ,反而是待熱氣散開涼了以後才覺著入味。

點的牛峰肉,也覺得蠻普通。只是 很多餐具帶霉 ,讓人覺得體驗特別不佳。

通發餅食

是找腐乳餅去的這家店,在牌坊街路邊上。

之前來潮州的時候還帶了些回家,餅是 帶著些許油膩味 的,裡面精肉白肉雜混著,廣東人愛的甜咸口味。

十八曲老二魚餃

一家在十八曲巷旁的小吃店。

從老大到老尾,生活在十八曲這兒的幾個兒子繼承了家裡的魚餃生意。在潮州很多小店,都是 家族生意

魚餃 魚丸 魚卷 三者可拼,湯底是普通家常味,因為之前吃過蠻多魚丸魚餃,沒感受到很大的差別,不過是不出錯的味道。只是不列入推薦里。

開元老七粿汁

和阿雄鵝肉隔了條街,攻略上推薦蠻多,也是一家老字型大小的粿汁店了。

吃起來只是和大多粿汁店做法無異。粿汁鋪上 肥腸 苦瓜 ,擺上對切的 鹵蛋 ,料足。唯一讓人遺憾的是,口味偏咸, 大腸稍微帶著腥氣

原西新炒粿條

傳統的潮式炒粿條用大鍋大火翻炒,至粿條一面成微焦狀,再放入配菜。

經典吃法是 牛肉芥蘭 ,新鮮的芥蘭脆嫩得很。粿條經過翻炒也入味了,就是 偏咸 了。

島嶼咖啡

穿過韓江,就如其店名一般,像是江邊的「島嶼」,較為偏僻。

店裡綠白色裝修為主,很普通的網紅風格,適合拍照,但飲品就不做推薦了。

樂宋堂

大名鼎鼎的潮式奶茶——鴨屎香奶茶。

一開始不了解單叢茶,還以為這奶茶為什麼會有鴨屎香。口味上完全是遊客店感覺,雖然是茶奶混合的創意,不過茶還是單泡著香!

潮州印象

「漫步在這些老街道」

. . .

在潮州,城市很小,巷子也多,街頭的綠三輪車,輪子軲轆軲轆地轉,想去哪兒,邁上背後的座位,一口價成交,熟悉潮州路段的師傅們載著客人飛快奔著去了。

路邊有趣又蘊含當地文化的店名也是讓人捉摸不透。大糧根、大娘巾衛生館、艷麗理發……

這兒呢,士多店、腸粉攤、補鞋匠,家家戶戶養著貓。開元路、布梳街,繞著城市兜一圈,多半會攢上一套貓片。

問起當地人哪裡有好吃的,准會推薦你往 西馬路 西新 跑,兩條路隔得倒是不遠。在這隨便偶遇一家小店,說不定就會讓人好感倍增。

有些小吃,像是 甘草水果 鹹水粿 ,完全不用特定選上一家,靠著感覺和鼻子,想你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那味兒。

我們這次吃了這么多家,如果直接按照導航來走,很容易走得很疲倦,給個地圖大家,摸清路線好好吃兩天!玩得開心!886

△ 可戳開放大查看

小貼士

1.住宿的話,潮州當地還是蠻多民居改造的民宿,而且啊住宿太個人化,我們就不做更多推薦了~小紅書、微博都有,大家可以試著找找自己喜歡的。

2.遊玩推薦路線:這次以「覓食」為主,所以路線以逛吃來推薦。

①牌坊街—西新路—西馬路, 美食 比較集中。別看牌坊街很大,逛著逛著都能走到呢。

②在牌坊街以外也有很多小吃,不算遠,打車去也不貴。

#互動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