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震撼過你
我看過最心塞的電影是黃渤,趙薇主要的(親愛的),講述的是一對離婚的夫妻他們的孩子丟了,最後歷盡千辛萬苦找回來的故事,當然也是真實故事改編的,當時我剛生完孩子沒多久,估計還不到百天,剛剛有了初為人母的感覺,當時在家歇產假,無聊時看的,基本就是從頭哭到尾,每一個人物都那麼鮮活,然後老公看我那個樣子,就說別看了,剛生過孩子別再把眼睛哭壞了,看完電影哭著對老公說,如果萬一哪一天咱們的孩子丟了,我也不找了,我直接就去死了,我實在受不了那種丟失孩子的煎熬!
應該是《當幸福來敲門》吧.我昨天剛做了這部電影的解說視頻.
男主克里斯是個推銷員,每天都要擠公車推銷一款高 科技 儀器,這款儀器花光了他所有積蓄,然而儀器價格高昂,效果卻不盡人意,所以接受的人並不多.
生活的困境讓他捉襟見肘.克里斯交不起房租,交不起孩子幼兒園的學費,妻子在他最困難的時候離開了他.他帶著兒子面試了股票公司的實習生.為了能盡快入職,他接近人事主管,謊稱順路和主管坐一輛的士,最終贏得了主管的好感,然而因為付不起車費,他逃跑了.
克里斯終於成功當上了股票經紀實習生,然而他沒想到實習生需要工作六個月,這六個月沒有工資,並且是二十個人同時競爭一個職位.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背水一戰.
這六個月他經歷了被房東掃地出門,帶著兒子住在火車站的廁所里,每天帶著行李上班,下班帶著兒子找各種慈善機構借宿.甚至賣血來養活兒子.
終於六個月之後贏來了宣布的日子,他被錄取了.這意味著他從此不用帶著兒子居無定所,風餐露宿.他第一時間沖回幼兒園緊緊擁抱著兒子.
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克里斯.迦納是美國著名的股票經紀,他隨後於1987年創辦了自己的投資經紀公司,2006年,他以數百萬美金的價格賣出了他公司少於五成股票.
正如克里斯迦納的經典名言,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有些人做不了的事情,他們就告訴你你也做不了,如果你想做什麼事情,就去實現它。
希望大家也能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說到由真實故事改編並且震撼人心的影片,我來分享一部:
這部恐怖片的劇情可能與普通的恐怖片類似,講述了一個家庭因價格低廉性價比高而搬進了一棟豪華寬敞卻又幾分冷清的豪宅。一家人搬進新屋後怪事不斷,男主的狀態也日復一日的反常,曾經相親相愛的一家瞬間被一系列怪事給打得魂不守舍。入住28天後他們終於逃離了這個「邪魔之地」。 這部影片最震撼人的是劇情根據真實靈異事件改編而成。
這個故事就改編自美國最著名的自滅滿門案。「海洋大道112號」滅門案。
1974年11月13日晚,在長島內一家酒吧突然沖進一名看似精神病患者的男人,在人群中叫喚著自己殺了家人們。 隨後警方檢查發現這名男子家中六名親人都受槍擊而死,面無表情安然躺在床上。這也成為了此案的懸疑之一,男子的親人們全無驚恐神情也沒有逃竄的痕跡,似乎知道死神已然到達他們身邊。男子承認是自己親手槍殺了自己的親人,他向警方坦白聲稱有人在其耳邊訴說,命令其滅門。「我四處張望,發現並沒有人,因此這是上帝的旨意。」
此後,這間房子的價格便被貶值到最低。一年後,喬治·路茨夫婦便以8w美金的低廉價格購買此棟別墅。因為知道這個房子有出過事,夫婦倆便花重金請牧師為其「驅魔「。牧師進房沒多久便臉色大變,他告訴夫婦倆有人曾輕拍過他的肩膀並勒令其「立刻滾蛋」。牧師回去不久,便生了一場類似重感冒的大病,兩只手突然開裂,血不停流。由於買房花光了所有積蓄,夫婦倆不得不硬著頭皮住下來。最終因各種怪事的發生,被迫在入住28天後選擇離開。
因為這是一部真實靈異事件改編而成的影片,在劇情上會有更多的代入感,無不讓人覺得驚悚。在未知世界、未知領域 探索 方面人類興許還沒有了解透徹,但有些事情不得不讓我們相信,它們也許真的存在。
大家有遇到過什麼靈異的事情嗎?
先說是不是,再說有哪些!這個妹子美不美呀?
上面這個妹子美不美啊?當然美啊!對不對!美得不像話!但是問題是,人家根本不是妹子啊!!!人家是東南亞某個小國的最美的XX之一的POY。( 感性趣 的同學可以自己去搜,搜完了就沒興趣了。:-D) 同理,很多答主裡面列的一些電影確實很不錯,但問題是,有些那能算是真實事件改編電影么 ?
真實事件改編電影是一類好片比例遠大於其他類型的電影,因為真實事件本身更能為影片增添很大的 情感 的力量,並且使影片更富有現實意義,容易給人帶來更大的觸動。因為,在此類電影中,事件往往是悲劇性的,不幸說不好就會降臨到誰的頭上,而主人公可能是你,是我,是我們鄰居家的孩子,是我們親戚的朋友,是每一個人。片中的角色是實實在在存在過的人,跟我們有著一樣的弱點,一樣的無奈。我開始列舉一些好片子了,時間順序為由現在到過去,持續更新,有遺漏歡迎補充。
2016年: 1.《深海浩劫》
影片根據2010年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改編,講述了石油鑽井平台上的工作人員在特大事故中的生死經歷的故事。影片質量尚可,也談不上太好,有些驚心動魄,能讓人深感石油工作者的艱辛和不易。看上去對事件還原度的還是比較高,但是否符合真實的採油過程誰知道呢,反正專業性比較高,一般人沒可能掌握這方面的經驗。
2.《薩利機長》
此片就是上文所說的既是傳記片,又是集中於具體事件的影片。影片故事也許有些俗套,但由於東木大人導演技法高超,完成的比較聰明。
3.《招魂2》
納尼??、這片特么也是真實事件改編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片方說是那就是咯!!
影片改編自1977年英國倫敦的北郊恩菲爾德一個家庭發生的靈異事件。算是中等偏上一點點的恐怖片,有一兩個場景有些嚇人。
4.《湄公河行動》
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慘案[1] )改編,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影片整體比較過譽,及格線左右的片子,但在國產片里還算不錯了,尚可一看。
5.《追凶者也》
6.《危機13小時》
7.《墊底辣妹》
2015年:
1.《聚焦》
非常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對事件的還原的態度極為真誠,同時在表達上不作先入為主的判斷、力求客觀冷靜克制,通過這一個小切口的事件,展現了美國更深層次的問題。
2.《間諜之橋》
3.《地心營救》
4.《解救吾先生》
5、《可愛的你》
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一個只有5個孩子的鄉村幼兒園面臨關門的困境。治癒系,不解釋,喜歡的和討厭的永遠都在。
6.《金衣女人》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在受理這起案件的美國最高法院,案件的全名為「奧地利共和國VS阿爾特曼 541 U.S. 677 (2004)」。還不錯的影片,故事原型精彩,有些感人,有類似經歷的同學看了可能會特別喜歡。
7.《少數意見》
該片根據2009年「龍山慘案」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在強拆現場死去的少年的父親,被指控殺害了一名義務警察而被逮捕,辯護律師團為了揭開真相而與企圖隱瞞事實的政權作斗爭的故事。影片還算不錯,一如既往黑政府,韓影愛好者可以盡情享用。
8.《斯坦福監獄實驗》
本片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故事發生在1970年代初的斯坦福大學,一群大學生進行了一場關於人類行為的研究試驗。實驗事件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挺讓人反思的,電影拍的也還好吧。
9.《踏血尋梅》
2014年: 1.《狐狸獵手》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狐狸獵手》講述了一個令人扼腕的的悲劇故事。非常有風格的一部影片,攝影很棒,氣氛陰冷,破夢電影,結局令人唏噓。
2.《親愛的》
有段時間瘋狂沉迷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而且都是根據真實犯罪事件改編的。
其中讓我最為震撼的電影是《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這部影片根據印第安納州最可怕的犯罪事件改編而來。受害者是一名16歲的美麗姑娘西爾維亞。身為嘉年華工作人員的子女,她的父母不得不到處巡迴演出,而將孩子託付給他人照顧。但這一次的離別卻是他們永遠的再見。
因為西爾維亞剛轉學又有了新的朋友寶拉,為了能在學校更好地結交朋友和生活,她的父母在沒有仔細對寶拉家庭的了解下,將兩個女兒寄養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就是因為她父母的隨意和不關心造成了這個悲劇的開始。
寶拉的母親格特魯德是一個精神疾病且患有哮喘的婦女,在幾次失敗的婚姻之後,她獨立撫養7個孩子。這么一個貧窮而又殘缺的家庭,試想怎樣的父母會放心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
在這個家裡西爾維亞受盡了一輩子的苦難。在她的屍體被發現時,她的身上上上下下沒有一寸完好的皮膚。煙頭燙傷的傷口有上百處,最令人震驚的是她的肚子上用燒熱的針刻上了,「我是一個妓女,並以此為榮」。不僅如此,這些傷痕並不只是這個瘋子所為,還有她的孩子,她的鄰居,這些孩子的同學朋友們。
他們看到這個無助的少女,但他們卻展現了人性的罪惡面。他們沒有選擇援助相反的他們選擇一起毀滅。
多麼觸目驚心,我們不敢想像這個可憐的孩子在地下室經歷的日子。打罵,絕食,羞辱是她在人世間殘留的最後一份記憶。影片的最後用了一個美化的結局,逃走的西爾維亞見到了自己的父母,當她重回這個人間地獄時,她看到了自己的屍體,原來,她真的死了。
我多麼希望她能像最後那樣在游樂園的旋轉木馬上無憂的享受,但是現實是殘酷的,這個脆弱的生命一去不復返了,一切的悲劇結束了。她也結束了。
看過了許多電影,但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看過被震撼的電影非《素媛》莫屬。 韓國電影《素媛》,
是根據發生在2008年發生在韓國的真實案件改編的。該影片又名:許願、希望望:為愛重生。影片講述了主人公素媛,一個天真可愛善良的未成年少女在一個雨天的早晨,遇到一個醉熏熏的大叔,也就是這次相遇,女孩命運徹底被改變了。她遭到了毆打和強奸,此事給她幼小的心靈和肉體造成了難以磨滅的重創。未成年少女素媛在遭遇性侵後如何在家人的幫助下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一起面對生活的故事。 當素媛受到嚴重侵害後在那個破舊陰暗的小屋裡,瀕臨死亡用她那血淋淋的手撥通報警電話的時候,她仍然想的是不讓爸爸擔心,他工作忙。多少看過這個電影的人看到這個畫面都為之動容。在那種情況下他還那麼懂事,她的懂事,讓每個看過這個電影的人都覺得心疼。
電影《素媛》中當受害人小素媛在醫院中醒過來,問大人們「是我做錯了什麼嗎」無疑是插在每個人心口上的一根針。到底是為什麼這么悲慘的事情會發生在她的身上。其實錯的不是她,而是她處在的那個 社會 。 盡管兇手犯下天理不容的罪型,可是才判了12年的有期徒刑。但是一個女孩的一生卻被毀了
。就在今年,韓國有60萬民眾請願抵制素案原型兇手出獄,因為到2020年這個兇手就要出獄了。可現實卻是60萬民眾請願都抵不上法律對這個魔鬼束手無策! 電影的結尾,素媛對幾個月大的弟弟輕輕的說道「你能來到這個世界上真好」。不管外面的陽光是多麼燦爛,但是在素媛的心裡始終是絕望的。
提到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震撼到我玻璃心的電影,不得不提這部和狗狗有關的電影《忠犬八公》了。 也許你的一生會是很多狗的主人,但是狗的一生卻只有你一個主人。 秋田犬八公用它短暫的一生,向我們展現了一隻狗狗能執著到什麼程度,為等主人初夏秋冬執著等待,到死都沒能再見到心心念念的主人。
忠犬八公,講述了一隻秋田犬機緣巧合被粗心的主人遺落在火車站,碰巧被大學教授帕克遇到。 教授迫於無奈把小秋田犬帶回家,可是妻子害怕這只來不不明的狗狗會讓家裡一團糟,就極力阻止丈夫養它。
後來妻子建丈夫和女兒和這只有靈性的秋田犬相處得很融洽,便接受了它成為家庭的一員,並取名八公。 八公在教授一家的呵護下漸漸長大,每天除了陪家人玩耍,最大的樂趣就是到火車站接教授上下班。
漸 漸的小鎮上多了道有趣的風景,每天早上有個男人買著兩份早餐在車站和自家狗狗道別,晚上會有隻狗在火車站外望著人群等候自己的主人,這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狗了。 可是某天教授和八公同樣道別,並和八公道別說下午下班一起回家,可是沒想到教授在上班過程中突發心臟病去世了。
在妻子和女兒埋葬教授的時候八公雖然在身邊,卻不知道自己的主人再也回不來了。 從那以後它每天都會坐在火車站門口,每天靠著好心人的獻愛心生活,痴痴的等著教授這一等等了九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它想念的還是對自己很好的帕克。
電影《忠犬八公》改編自1924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 現實中的秋田犬八公在1923年出生在日本大館市,他苦苦等待的主人是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上野英三郎,在1925年五月去世後,八公回到澀谷車站,並在那裡苦苦的等待了九年。1935年3月,11歲的八公因病去世走完了忠心耿耿的一生。 後來人們在它的出生地,和去世的車站設了它的銅像,讓它可以永遠的等著它的主人。
大二的時候看過一部關於狗狗的電影,《一條狗的使命》講述了一隻狗花了幾輩子轉生,才又重新找到了最初的主人。那個狗狗的使命是什麼呢?在你孤獨的時候陪伴你,在你失落時逗笑你,關於養狗狗的樂趣相必很多人都有感觸吧。電影《忠犬八公》雖然劇情平淡,卻通過八公的故事給我們看到了一隻普通狗狗漫長的一生,只為等待一個他以為會再見的人,那樣的忠心耿耿就是我們喜歡養狗的原因吧!!
《湄公河行動》由導演林超賢執導,張涵予、彭於晏主演,於2016年上映 。
影片改編自「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講述了中國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
當影片開頭那一幕播放的時候,我真的落淚了。我們根本無法想像那些被屠殺的同胞內心是何等的驚恐和害怕。當然中國人不會任人宰割,就像吳京影片中那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一樣。這個仇一定要報。
終於行動小組不惜一切代價,抓到了真凶,徹底搗毀了他們的毒窩,最重要是為那些無辜的國人討回了公道,揚了國威!非常震撼人心。
《當幸福來敲門》由導演加布里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和他的兒子擔任主演,2006年上映於美國。影片改編自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的人生經歷。
影片主要講述了男主投資失敗導致破產、離婚,甚至房子和車子都被收回抵債。接下來的幾個月的經歷被男主定義為:幸福。
他一邊在股票經紀公司學習(零薪酬),一邊推銷之前投資的產品來維持生活。他甚至要靠賣血買零件來維修摔壞的產品。艱難的時候他要帶著他的兒子去住收容所,最艱難的時候,甚至要帶自己兒子在地鐵里地鐵的衛生間過夜,縱使如此多舛的命運也沒有壓垮他,在孩子面前,他永遠都是那個最頂天立地的爸爸。
終於在他的努力和堅持下,他成為了那一批實習生中唯一被股票經紀公司錄取的人,生活也慢慢得到了改善,最後成立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
電影把現實中的艱難和男主的內心描寫的非常細膩,感人至深,非常震撼。
我比較鍾愛諜戰片,有一部2012年上映的電影《逃離德黑蘭》看了之後感到很震撼,特別推薦你也觀賞該片。
影片高度還原了1979年的伊朗人質危機,有六名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沒有被革命者抓到,躲進了加拿大大使館。CIA做出決定,派出營救專家阿果隻身前往德黑蘭解救六名美國人。
這是一部不同凡響的電影,從頭到尾幾乎沒有以往諜戰片里帥氣的特工,先進的武器和漂亮的敵方女間諜。影片的男主角是個拉里邋遢,蓄著大鬍子,整天無精打採的的類似失業者的形象,但是脫下衣服可是一身腱子肉。最厲害的是他有一顆大心臟,在最驚險的時刻也是一副和平時一樣無精打採的模樣。其中的一個情節我記憶猶新:當他們七個人登上班機,神情緊張地等著廣播的通告......終於播音員說:「我們已經離開伊朗領空。」這時候六名被營救的人歡呼擁抱的同時,正在觀看電影的我也已經緊張得渾身起雞皮疙瘩然後又長長得鬆了一口氣,毫無疑問我被深深地帶入了影片里。
說兩個感觸挺深的電影《冒牌上尉》和《迦百農》。
《冒牌上尉》改編自真實事件「埃姆斯蘭德劊子手」。講述了逃兵威利如何在短短兩周時間里由一個正常人變成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
影片看完感覺好像沒什麼不對,事態一步步發展,男主只是一次次無奈的選擇。肯定又有哪裡不對,雖然是一個逃兵,但也是個有惻隱之心的正常人,怎麼會在短短兩周時間就變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只能感嘆人性墮落之快且可怕。
《迦百農》(中文譯名《何以為家》)倒不是根據某個人的經歷改編,應該說是底層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主人公是個黎巴嫩貧民窟的12小孩,從小就開始工作掙錢貼補家用,沒有機會上學,甚至是個黑戶連身份材料都沒有。
影片從主人公的視角像觀眾展示底層人們生活的艱難困苦,希望為所有沒有獲得基本權利保障、缺乏教育、 健康 和愛的人們而吶喊。
影片里主人公在法庭上對父母的控訴真的是觸動人心。《迦百農》今年還被提名了奧斯卡,被稱為「眼淚收割機」,不久後會在中國上映。
2. 根據真實犯罪改編的電視劇有哪些
1、《插翅難逃》
《插翅難逃》是葉鴻偉執導的警匪懸疑劇,由趙燕國彰、於慧、張寒、沈魚等主演。該劇描寫了以世紀罪犯張子強為原型的罪犯張世豪驚世駭俗的犯罪過程的同時,更追敘了張世豪曲折的成長經歷,及其與妻子郭金鳳近20年的愛情。
盡管這一案件早就被拍成了電視劇,但這一案件的最後一名罪犯直到2017年才被逮捕,2017年1月6日21年前在廣州番禺搶劫運鈔車1500萬大案的最後1名嫌犯陳某敏被壓回廣州,此人在雲南瑞麗發現,他用假名在瑞麗藏匿了18年,有家庭有小孩,最後警方通過技術工作以及大數據等手段,在其經營的裝修鋪將其抓捕。
3. 《完美的世界》:一部歷經27年依然經典的催淚影片的魅力所在
這部上映於1993年的經典影片《完美的世界》,是一部根據真實犯罪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許多網友看過後,都表示這是「有史以來哭的最傷心的一部電影」,我也如此。
《完美的世界》是奧斯卡最佳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徳執導的作品,《不可饒恕》、《廊橋遺夢》、《薩利機長》都是他的作品,在美國屬於大師級別的人物。 《完美的世界》是他作品中評價最高的一部。豆瓣評分9.1,好於99%的犯罪片,好於98%的劇情片。
《完美的世界》是一部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公路電影。 講述了一個越獄逃犯布奇劫持了一個小男孩菲利普的故事。為了逃脫警方的追捕,布奇帶著菲利普開車穿梭在德克薩斯州廣袤的原野中。一路上,布奇並沒有傷害菲利普,反而對他照顧有加,兩人的關系似乎更像是父子一般。
這部影片最大的特別之處,在於把一個犯罪逃亡的故事轉換成了家庭度假。而逃犯與被劫持小孩之間的感情線更是此片的精華所在,不但管吃管住,還負責思想教育,三觀正得出奇。 觀眾的心情從恐懼的情境帶入溫情的世界,而後又引入無限的傷感中。經典電影之所以能成為經典,自然有著其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今天,我將從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劇情呈現、主題思考三個部分來分析為何這部電影會成為經典之作。
《完美的世界》並沒有採用復雜的表現手法,沒有特技、沒有激烈的爆發,導演只是隨著時間的推進,慢慢地陳述一個故事。故事在時間上的跨度也只有幾十個小時,但這幾十個小時,影片中人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卻都通過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展現給了廣大的觀眾。
影片中有兩個主要的人物就是菲利普和布奇,與菲利普對比,布奇的人物性格更加豐滿,導演也是通過對布奇的人物塑造來實現對影片的定位和思考。
①邪惡與善良:布奇並非是窮凶極惡的逃犯,同時擁有善良和正義的力量
邪惡與善良通常是兩個對立的特徵,卻共同體現在布奇這一個人物身上。
布奇的成功越獄,成為逃犯,這種人物角色的定位決定了在布奇的性格特徵中有著某些邪惡的力量。隨後因為被鄰居發現而挾持了小孩菲利普。逃亡的路上,布奇殺死了對菲利普有威脅的皮爾。這些舉動的背後來源於其性格中已經存在的邪惡的因素。 但是電影最大的看點就在於布奇並非是一個窮凶極惡的逃犯,他還擁有著一種善良和正義的力量。
在影片開頭,與布奇一起逃出來的同伴皮爾准備非禮菲利普的母親時,布奇趕到後一腳把皮爾踹翻,阻止了同伴對菲利普一家人的傷害,只是選擇了帶走菲利普。逃亡路上對菲利普予以了十足保護,布奇的善良並不比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見到的正義的人要差,甚至超過我們自己在應對現實生活中善良的分量。
本該代表邪惡的布奇表現出了善良又有正義感的一面,很多細節都體現出他將親情看的多麼重要。一個看似邪惡或者被認為邪惡的人,在其人性中也存在著善良的品行。
善惡是很高等的,需要很強的能力和悟性,更需要靈魂的決斷力。大部分人的一生里根本沒有善惡,也沒有需要啟動善惡的契機。在我們的人性世界中,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有著善良與邪惡兩種力量,每個人外在表現的,都只是某一種力量占優勢時的外化,而在內心深處,都隱藏著另一種力量。
②父愛與不屈:父愛對布奇和菲利普是陌生的,兩個人都在尋找他們缺失的情感
父親是影片中的一個沒有明顯凸顯但是卻隱藏的題材,布奇對父愛的感受和理解、菲利普對父愛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一個抽象的愛的概念,一種無言的愛的表達,是這部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
布奇在妓院里出身並長大,母親是個妓女,6歲時,父親離家出走,一直杳無音訊,8歲時,他為了保護母親,開槍打死了一個通緝犯。布奇的第一次殺人與母親有關,他對父親有著一種糾纏復雜的情感,布奇的童年中並沒有得到過父愛,他討厭生父卻又對其有所渴望。
但是他有一顆既堅強有溫柔的心,他越獄的目的只是想去阿拉斯加找他的爸爸,因為他爸爸給他寄來了一張明信片。爸爸在信中說,他的離開不是因為逃犯,而是找了一個很美的地方生活,希望他也能來這個美麗的地方看望自己。
菲利普同樣有一個缺失父愛的童年。正是因為如此,布奇對菲利普有著不同的感情,布奇在菲利普的身上看見了自己的童年,保護菲利普就像是保護童年時的自己。
在逃亡的路上,布奇用一個父親教育兒子的方法與菲利普交往,他教會了菲利普用槍,教會菲利普用男人的方式保護自己。還讓菲利普寫出平時想做但不被允許做的事情,他要想方設法帶菲利普去一一實現。在影片中有一段布奇將菲利普綁在車頂飛奔的片段,那是菲利普想要的時光飛船,而布奇用一種父親的方式來完成菲利普的夢想。
在我看來,影片並不是一場公路大逃亡&追擊賽,反而更像是一對父子兩人重溫舊時光。布奇在菲利普身上投射出自己的一部分,他帶給菲利普溫暖,彷彿在尋找他自己缺失的父愛。父愛是成長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不一定是由原生家庭給與,如果落下這一課,責任、勇氣、自由意志的缺失,這些也許需要我們用盡一生來追逐。
反抗在影片中並不明顯,但是從布奇的越獄到後來代替菲利普與母親的談判,都是對於現狀的一種反抗,這種反抗與環境有關。
③尊重與信仰:信仰是一個抽象的意識概念,但是卻有著無窮的力量,指引著布奇前行
布奇是一個尊重別人的人,這種尊重體現在他阻止同伴非禮菲利普母親的環節中,也體現在後來與菲利普的交往中。
菲利普作為他的人質,擁有的卻是充足的尊重。在菲利普不自信的時候,他鼓勵菲利普。讓菲利普自己選擇自己的假名,充分地尊重菲利普的意見。在逃亡的路上,布奇三番兩次詢問菲利普的意見要不要上車,每次菲利普都選擇上車。 尊重是整部影片得以推進的重要品質。
信仰,是人心的燈,人怎樣信仰,就怎樣生活。 對於布奇來說,影片並沒有著重地表現他的信仰,在布奇的世界觀里,這個世界應該依舊是美好的,所以他才能如此對待菲利普。 也許,布奇也有一個渴望追尋完美世界的信仰,這個完美世界是父親寄給他照片里的阿拉斯加。
信仰是一個抽象的意識概念,但是卻有著無窮的力量,在信仰的世界裡前行,也許布奇最後的結局並沒有那麼哀傷,那是他追尋信仰的征途。信仰,往往是在追尋中體現價值。
正如《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中說:「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種東西,它比一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值得為之或者必要時,也值得為之獻身。這種東西必定是高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像日月星辰一樣在我們頭頂照耀,我們相信它並且仰望它,所以成為信仰。」
如果說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是一個個珍珠般閃光的「點」,那麼故事的線索就是將這些零散的 「點」有條理的穿在一起的「線」。 縱觀整部影片,其線索可分為 「明線」和「暗線」兩種。
①「明線」:線索不斷深入,為劇情的發展起到了指引作用
布奇和菲利浦行逃亡的路線——即警長瑞德等追蹤的路線即是「明線」。
在電影中,依靠這條警方追蹤線索,劇情一步步深入,一個個家庭躍入觀眾的視野,而家庭中長輩對孩子的粗暴對待也自然和布奇家庭所帶來的童年創傷及菲利浦的童年生活的壓抑產生不可避免的交鋒,因矛盾而引起的沖突一觸即發。
他們與農場雇傭工一家度過了愉快的夜晚,卻在即將啟程的時候被發現逃犯身份。不明真相的孩子想和布奇再玩一次游戲,卻被滿心驚恐男主人狠狠的打了。這個場景刺激了布奇,最終導致了悲劇事件的爆發。
整個故事以時間順序,以布奇和菲利浦的行進路線為明線,為劇情的發展起到了指引作用,將故事主要人物的刻畫與次要人物的出場、事件的發生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對於故事情節的敘述。
②「暗線」:布奇與菲利浦二人的成長及受教育過程,突顯家庭與社會矛盾
影片中故事情節發展的「暗線」為布奇與菲利浦二人的成長及受教育過程。
布奇童年時代的成長及受教育過程一方面由布奇在與菲利浦的對話中透露出來,更多的則是由德州監獄的女犯罪學家薩莉在與警長瑞德分析案情的過程中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出來的。 布奇的童年經歷與青少年成長歷程就是家庭與社會矛盾的結果,也為影片的結局做好了鋪墊。
相較而言,菲利浦的童年成長就是在布奇的指引下,在短短的幾天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單親家庭,和母親一起生活,因宗教緣故,他們家從不過生日,也不過聖誕節,他從沒吃過棉糖,甚至從來都沒有進過游樂場。
後來在布奇的幫助下,實現了過萬聖節的願望,享受了「過山車」的感覺,學會了開車、並且在擔心布奇會傷害黑人農工祖孫一家人時開槍射傷了布奇, 這一切都貫穿著整個劇情的發展,使故事情節更加豐滿感人。
菲利浦的成長離不開布奇這位「通往『完美的世界』」的領路人的耐心指導。毫無疑問布奇和行為舉止和教育對年幼的菲利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完美的世界》看似平常的警匪片,給人留下的思考卻是久遠的,折射出單親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是令人深省的。
①缺失的父愛:父愛不足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情感障礙十分突出,容易養成膽小、意志脆弱、過於依賴別人的性格
心理學家格爾迪曾經說過: 「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獨特的力量。」
布奇越獄的目的是要到阿拉斯加尋找他的父親,開始新的生活,最後卻被誤殺,對父愛的渴望和對完美世界的追尋變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布奇過早地喪失了童年,承擔了本不屬於他的責任,這是一件多麼無奈的事。
社會學的研究表明,許多罪犯都來自父親缺席的家庭。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父親對於一個孩子的發展,特別是對於其自我認同有重要的作用。
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八歲男孩菲利普雖然也被愛包圍著,但是那是一種殘缺的愛,沒有父親的關愛和保護,性格懦弱,又被宗教信仰桎梏在沒有童年、壓制人性的世界裡。從多處鏡頭中都可以看到菲利普猶豫的眼神和不自信的舉動。
隨後布奇父親般的關愛和教誨也讓菲利普經歷了一場非同尋常的成長過程。菲利普學會了自主,學會了堅持正義,敢於承擔責任,也找回了男人應有的自信。
②殘缺的人格:理性欠缺的布奇和陰柔寡斷的菲利普都與單親家庭環境密不可分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缺席,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比如說,缺乏安全感和愛。一個沒有安全感和愛的小孩,在長大之後,很可能變得自卑、敏感、脆弱,情緒極易失控。
布奇在影片中有兩次情緒失控。一次是在菲利浦的家,他不能面對菲利浦的媽媽被非禮。他不惜與為了出逃而相互利用的特里決裂,與之拳腳相加,揮戈相向。另一次情感失控是一個喜歡用巴掌教育孩子的黑人邁克,使布奇異常憤怒。
這就是因為父母的缺失,導致了布奇性格的嚴重缺陷,失去父母關愛的布奇就像一株野 草一樣瘋長,直到走上職業罪犯的道路。布奇的越獄就是他自控能力差和反社會行為的典型表現。
如果布奇學會了理性地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能夠很好地與人溝通,也不會在好心收留他們的黑人農工邁克家裡施暴,也不會造成菲利普的誤會,開槍將他射傷。
③人性的不完美:人性里的光輝或者灰塵,都值得我們了解,努力放大正能量,不斷減小負能量對我們的干擾,盡力追求完美。
《完美的世界》很多觀眾在影片的結尾是以眼淚收場,這是一部完美的,同時也是不完美的影片。
完美之處在於,一個惡人為了保護像他自己小時候的小男孩,為了不給他壞的影響,做了很多好事和努力。兩個主角在一段出走的經歷中,獲得彼此的信任,涌動心中的善意和愛意。
不完美之處在於,這份彼此間的理解和依賴並不被外人所理解。要維系彼此的關系,必須通過傷害他人的利益去達成。最後菲利普親手開槍打布奇,故事貌似必須用這樣一種方式去結束。
影片把我們從緊張的情境帶入溫情的世界,而後又把我們引入無盡的傷感中。兩位主人都以特有的方式把對方引入「完美的世界」,當觀眾因此獲得溫情的滋潤時,一顆子彈結束了布奇的生命,對溫情的回味以及悲劇性的結局使影片在溫情的悲劇中得以升華,由此凸顯出呼喚人性的不完美這一主題。
導演就是通過這種結局的落寞,讓我們在不完美的結局面前困惑和深思。正義與善良,是兩種不同范疇的社會價值。 在不同的利益屬性之間產生沖突時,能否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來實現我們內心中不同價值力量的平衡,這是人類渴望的,但是在電影中卻是沒有實現的。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一部犯罪劇情片,其中蘊藏的單親家庭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更是值得反思。 如果我們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該片,實在過於局限。因此,本文就從人物性格、劇情呈現、主題思考三個角度,由淺入深向大家展示該片的獨特魅力。
影片的最後,布奇被擊斃,菲利普被解救。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繼續追尋那個完美的世界。 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是我們可以給予我們在乎的人完美的愛。 歡迎關注@ 阿若姑娘
4. 有哪些根據真實犯罪故事改編的電影
我所知道的根據真實的犯罪故事改編的電影就是《嫌疑人X的獻身》,改編的很成功,拍出來的效果也非常不錯。
5. 除湄公河行動,這八部華語電影也是真實事件改編
前段時間上映的《湄公河行動》得到了一致好評,彭於晏,張涵予的演技也是超級棒,當然除了湄公河行動,這13部華語電影也是根據真實犯罪事件改編。
8.《踏雪尋梅》
該影片以真實的直接兇殺案改編,以警察的視點講一個人性的故事,片中主要的三個人物分別是內地移民少女,失業貨車司機以及工作狂警察。
這八部影片都非常的精彩。
6. 知道哪些根據真實犯罪故事改編的電影呢
前幾天剛看完一部日本的電影,《無人知曉》就是根據真實的棄嬰案件改編。
7. 有哪些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視劇/電影
《摔跤吧!爸爸》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的真實故事改編,對長期地位低下的印度女性來說,「女摔跤冠軍」無疑是一種顛覆和激勵;《綠皮書》則再現了上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嚴重的種族歧視,故事原型托尼的兒子尼克·維勒歐嘉參與了編劇工作;近期上映的《何以為家》,更是由故事原型本色出演,「紀實」性地還原了中東難民惡劣的生存環境。
8. 你看過哪些根據真實犯罪故事改編的電影值得推薦的
《踏雪尋梅》改編自2008年轟動香港的肢解殺人案「王嘉梅命案」。十六歲的湖南女孩王佳梅跟隨再婚母親和姐姐的腳步來到香港。她在一個陌生的新環境中感到格格不入,與家人的關系也逐漸緊張起來。志願做模特的眉佳以助理的身份進入這個行業,嘗遍了圈子裡的酸甜苦辣,最後為了賺更多的錢賣掉了自己的身體。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丁子聰,一個有著悲慘童年經歷的胖男孩,兩人的命運同時走向了悲劇。在繁忙的派出所,胖子自首,負責此案的臧SIR對相關人員展開調查。在這個過程中,佳梅和丁子聰的個人故事交替展開。就像兩條悲傷的河流,最後匯聚成了摻著血淚的黃水…
《素媛》高分電影:五部基於真實犯罪的電影改編自一個真實的韓國案例,主要講述了一個未成年少女如何走出內心的陰影,家人如何面對被性侵後的生活。她是一個美麗而普通的女孩,和父母住在街道的拐角處。這家人經營著一家以她名字素媛命名的雜貨店。作為老闆娘,母親日夜忙碌,父親在工廠里做重活。那個下雨的早晨,素媛一個人打著傘去上學。在學校附近,她遇到了一個又丑又醉的叔叔,開始了她的悲劇之旅。但受傷的天使拒絕了他的靠近。
9. 有哪些根據真實犯罪故事改編的電影
9月30日上映的
湄公河行動 動作/警匪 導演 林超賢/主演:張涵予、彭於晏
是根據當年的湄公河慘案製作的電影,2011年10月5日上午,「華平號」和「玉興8號」 兩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襲擊。「華平號」上的6名中國船員和「玉興8號」上的7名中國船員全部遇難;2011年10月10日,緬甸政府否認佤邦毒梟劫殺中國船員,並稱泰國警方槍擊中國船員。2011年10月12日,人保財險雲南省西雙版納分公司向慘案中遇難的楊德毅、文代洪、何熙行、曾保成、陳國英5人兌現保險賠款50萬元(人均給付10萬元);10月28日下午,泰國表示,嫌犯是隸屬於泰國第三軍區「帕莽」軍營的9名士兵。2012年9月20日,慘案主犯糯康等人受審;11月6日,慘案一審宣判糯康被判死刑。
10. 有沒有真實犯罪故事改編的中國電影
燒臘店碎屍案——《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這是八十年代震驚港澳的一宗碎屍案,八仙飯店是澳門的一家燒臘店,店主因為賭博糾紛,一家11人被殺並分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