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火車被拋棄的瞎眼小男孩是什麼電影
老電影《被拋棄的人》
《被拋棄的人》是1983年上映的國產影片,由劉欣執導,王珊、李嵐、郝意波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盲童反復被自己親生父親拋棄的故事。
㈡ 《天堂的張望》,出生就被拋棄的7歲女孩,真實故事更讓人好哭
《天堂的張望》,出生就被拋棄的7歲女孩,真實故事更讓人好哭
《天堂的張望》由杜斌執導, 杜奕衡 、朱梓玥、 王力可 、 宮曉瑄等人主演的家庭劇情片。
本來抱著看故事片的心理,沒想到這卻是一個由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說實話,這個電影真的是太好哭了,開始很甜但是後來很虐。
故事講述的是:7歲的張望和父親張國華相依為生,生活雖是清貧,但父女倆還是生活得很幸福。
張望是一個從一出生就被遺棄的孩子,是爸爸從大山裡撿來的
天堂的張望故事原型真實人物照片,佘艷感動了世人
最近一部催淚大片在各大短視頻平台上被網友瘋狂轉發,看過的都為之動容流淚,這部劇就是《天堂的張望》,故事的主人公叫佘(she)艷,1996年出生,她從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遺棄,被一個單身漢養父佘仕友救下養大,因為從小生活的環境比較困難,營養不良,身體不好,但是她從小就特別懂事,知道自己的家跟別人的家不一樣,所以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時候,她已經可以幫著養父刷碗、掃地了,在學習上佘艷也非常的努力,她希望好好學習讓養父開心,不過晴天霹靂很快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身上,2005年佘艷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這個病需要花幾十萬,還不一定能治好;佘艷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所以在治療沒多久,她對養父說出了那句令人心痛的話:「我想死....」,她不想讓自己的病成為養父的負擔。後來佘艷的事經過媒體報道後,引起全球華人的關注,大家紛紛捐款,很快錢湊夠了,但是佘艷還是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
下面是就是佘艷
下面是佘艷和養父佘仕友在一起
佘仕友是一個善良而偉大的父親
佘艷治療過程中經受了無數的痛苦,但是她非常的堅強,下面是她最終的歸宿...
爸爸張國華在大山裡砍柴回家的路上,突然聽到一個孩子的哭聲,順著哭聲找到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孩子已經被凍得哭聲越來越微弱,我看到這個鏡頭都想罵那個遺棄孩子的狠心的爹媽,怎麼這么狠心,把孩子丟在這樣荒無人煙的大山裡,如果沒有人經過,或是有狼路過,後果不堪設想。
張國華當時第一反應是抱起孩子暖一下她,一邊大聲呼喚周圍有誰丟了孩子,然後他又下意識地把孩子放在了原來的冰冷的地上,轉身狠心離去,但是架不住聽到孩子的哭聲又不忍心又返回去,最後來回反復三四次,天也逐漸黑了下來,他只好把孩子抱回了家。
但是左鄰右舍,所有親戚都讓他把孩子送回去,反正他不能養活,一個連自己都吃上頓沒下頓的人,如果再養活一個孩子,連媳婦都難娶了。
家徒四壁無一件值錢的東西,張國華確實陷入了兩難,最後他還是決定把這個孩子留下來。
他拿出僅有26元錢,給孩子買了兩袋奶粉,他說:「娃啊,你就是我的希望,你就叫張望吧,從今天以後,我吃啥你吃啥,我一定把你養大成人。」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小張望很懂事,3、4歲的時候就開始幫著家裡幹活,父親靠編簍子生活,她就做兩個人的飯,不僅在生活上能照顧父親,在學習上也品學兼優,門門功課考一百分。
張望的家生活很拮據,每天吃的飯就是白米飯就著鹹菜,沒有新衣服,屋子破得不能再破了,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雲南這個地方經常下雨,每到下雨天,她和爸爸就找家裡所有的東西接雨,洗臉盆、洗菜盆甚至連吃飯的飯盒都用上,還是不夠用。
日子雖然清貧,但是父女倆生活得很幸福,因為有彼此的陪伴和照顧,生活就有奔頭。
如果日子就這樣過下去多好,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天張望突然流鼻血不止,去大醫院檢查,才知道得了急性白血病,治療需要30多萬的費用,籌錢無果的張國華整日以淚洗面。
為了給張望治病,張國華求爺爺告奶奶借遍了全村,才借到了一萬塊錢。村裡的首富就算給他跪下了,他還是一分不肯借,因為他知道張國華還不起,借了這錢就算是打了水漂。
為了給張望治病,張國華挨過板磚,被打得渾身是傷血流不止,他去工地搬裝水泥,盡管每天只有50元錢,但是他願意去努力賺錢給閨女湊醫葯費。
但是這點錢對得了白血病的張望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張國會在工地干一個月的苦力,還不夠張望一天的費用。
妹妹給他出主意,兩個人偷偷跑回山裡,把張望扔在醫院里,醫院總不能見死不救。
但是被張國華拒絕了,他說:「這孩子已經被拋棄了一次,不能再拋棄她一次。「
故事的結局很凄慘,盡管全國人民很快給張望捐助了50萬元,但是她卻因為沒等到合適的骨髓移植,在24天沒有進食的情況下,最後離開了這個世界。
臨走的時候,張望和醫生媽媽說:」對不起,我沒聽你的話,我偷偷吃了方便麵,是我太饞了。我死後,把我治病剩餘的錢捐給需要的小朋友,把我的眼角膜捐給樓下的小哥哥,他就能代替我看這個世界了......"
就這樣,張望帶著不舍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愛她的爸爸和所有愛她的人,光頭的她戴著爸爸給她花三元錢買的新發卡,捐掉了眼角膜的她眼部蒙著一塊大大的白布,穿著雪白的裙子,腳上那雙紅色的皮鞋看起來非常刺眼......
她就安靜地躺在那兒,像是睡著了一樣,像是一個等待著七個小矮人的白雪公主一樣美麗......
醫生媽媽說:「有一天,我看到小佘艷沒穿襪子,就告訴她天涼了把襪子穿好,但是她不好意思地偷偷地告訴我,她從小就沒穿過襪子......」
於是醫生媽媽立刻到樓下的超市幫她買了好幾雙襪子,正好看到了有一雙紅色的小皮鞋,就一起幫她買來了,這雙紅色的皮鞋就是這個可憐的孩子最後離開時穿的那雙......
小佘艷是個堅強的孩子,長針頭刺入身體取骨髓,她咬緊牙關一聲沒哭出來;她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就算在醫院里,她還想學習畫畫,賣畫賺錢給爸爸修漏雨的房子; 知道自己不久於世,她在本子上給爸爸寫好醫生媽媽、護士姐姐和記者阿姨的電話,如果爸爸的房子再漏雨了或是生活有困難了,就讓爸爸去找這些好心人幫忙......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對於電影里朱梓玥扮演的小張望來說,從跳下石台階氣喘不止,操場跑步跟不上隊伍,被人甩一巴掌後鼻血止不住開始,厄運驟然降臨。父親不識字,依靠編竹簍維系生活,父女倆頓頓吃的是白米飯配鹹菜,一下雨房子四下漏水,垮塌風險日漸嚴重,窮困潦倒並不妨礙親情帶來的幸福感,父親為女兒采朵路邊的小花,女兒為父親捶背唱歌。
如果沒有病魔,聰明好學的小張望肯定能考上好學校,實現帶著爸爸去大城市住樓房的夢想。現實的殘酷在於有一種病叫急性白血病,而她患了病。
無數不幸罹患白血病的兒童像電影里的小張望一樣承受著病痛折磨,他們的父母家庭也飽受煎熬考驗。家庭條件尚可的傾盡所以治病救命,如張望同病房的小女孩題題,相比之下張望卻沒有那麼幸運,走投無路的父親選擇干工資微薄的體力活,杯水車薪無濟於事,下跪借錢,要賬挨打,賣腎被騙,甚至一度想要鋌而走險為籌錢觸犯法律。
女兒是他的命,女兒沒了,怕是他整個人也會被掏空,變成行屍走肉。目光所及,世間角角落落的每一個活潑可愛的孩童,哪一個不是父母的心頭肉,命根子?在父母眼裡孩子的成績優異固然重要, 健康 茁壯長大成人才是最根本的期許。
沒錢看病的張望選擇放棄治療,小小年紀懂事的她要求不多,一個帶花的發箍,一張照片,三元的發箍滿足了小女孩對美的一切奢望,照片是拍給爸爸的,怕自己走了爸爸就再也看不到她。人間疾苦很多,當病痛和貧窮重重落在一個七歲小女孩身上,令人窒息著心痛的張力無形中加碼。
泣不成聲的觀眾們真情實感地為熒幕里的主角悲傷流淚,也被父女的感情震撼感動。 那個漏雨的房子,終歸還是小佘艷對爸爸最後的牽掛......
張望是不幸的,同時她也是幸運的,在媒體的追蹤報道下,她的遭遇引發各界人士關注,源源不斷的捐款解決了沒錢看病這一難題,堅強的她也一次次與病魔抗爭,雖然宿命寫在片名上,她卻在生命將逝時依舊美好的像天使:記掛著修漏雨的家;牽掛著沉入痛苦裡的爸爸;把剩餘捐款捐給同樣沒錢救治的白血病患兒;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
張望爸爸盼著生死輪回,抱著女兒許願,下輩子你還是我女兒,我是個有錢的爸爸。對小張望來說更重要的是:請你記住我,下輩子我還要做你的女兒。 本文話題:建議去電影院看看這部好哭的片子《天堂的張望》,謝謝!被拋棄的孩子很可憐,但是人間有大愛!
㈢ 找一部關於親情的催淚電影 主要講的是一個被親生父母拋棄的崴腳小男孩,被一個婦女領養後的感人故事。
電影:孤兒淚 (1995)
孤兒淚的劇情簡介:
1975年春節大年夜,農村普通婦女耿二女守護在自己收養的孤兒黨紅63的病床前,孩子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此時,煤礦礦工任建國正迫不得已地將患先天性足內翻的親生男嬰拋棄在福利院門口。福利院收留下這個男嬰,取名黨生53。耿二女在失去一子的悲痛後收養下黨生53,待他如親生兒子般悉心撫育,為了治好黨生53的殘足,耿二女一家省吃儉用,竭盡全力,帶他去大同後又去北京看病。在醫學手段一時無法達到滿意效果的情況下,耿二女按一民間正骨醫士的偏方,堅持每夜給黨生53揉腳,一直揉到雞鳴天曉……
任建國決心要回被棄兒子黨生53。在外賣糧的耿二女聽到消息,拚命追趕,終於截住了任建國的車子。母子相見,親情難舍。任建國黯然離去。
1994年春節,在喜慶的氣氛中,任建國又一次來到耿二女家,他遞給趙老實一家的是黨生53的領養證,說:「這孩子往後就是你們的」。耿二女懸了十幾年的心終於放下,不禁痛聲大哭。不知出了啥事的黨生 53一下沖出屋子,撲到母親面前。一家人驚詫地發現,黨生53竟能獨立行走了。
㈣ 求一部老電影,故事情節有點科幻,有幾個孩子被媽媽拋棄了,後來幾個孩子找媽媽,找媽媽的途中在雪地里,
小蝌蚪找媽媽
㈤ 十萬火急:求一部老電影的名字,名字中有「鶴」
這個是1982年的老片「飛來的仙鶴」。資料如下:
片名:飛來的仙鶴
上映:1982年
地區:中國大陸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片
主創人員
導演:陳家林
編劇:王興東 王浙濱 劉子成
演員名單
張偉欣 飾演 白 鷺
王尚信 飾演 賀鳳翥
楊 通 飾演 小 翔
顧 嵐 飾演 丁 馳
李鐵軍 飾演 丁振鵬
故事梗概
在嫩江草原一望無際的蘆葦盪中,住著勤勞、善良的賀鳳翥夫婦,他們以養鶴、捕魚為生,守護在丹頂鶴的故鄉。「文化大革命」中,他們收養了一個男嬰,並為他取名「小翔」。從此,他們和小翔組成了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撥亂反正後,排練「丹頂鶴」舞劇的芭蕾舞演員白鷺,為體驗生活和尋找失去8年的獨生子,來到丹頂鶴的故鄉,住在賀鳳翥家裡。小翔帶著白鷺到碧波盪漾的湖中捕魚,戲耍;領她到綠草茵茵的原野,在鶴群中翩翩起舞。白鷺喜歡上了嫩江的草原、丹頂鶴,愛上了聰明活潑的小翔及賀鳳翥夫婦。
經過接觸,當白鷺認出小翔就是她離散多年的兒子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緊緊地把小翔摟在懷里,激動地親吻著思念多年的兒子。可是,她想到賀鳳翥夫婦哺育小翔的艱辛和恩情,不忍心再去破壞這個和諧的家庭,刺傷兩位老人的心,便把愛子之情深深地藏在心底。對此,賀母也有所察覺,她同情白鷺的不幸遭遇和痛苦,讓小翔與白鷺住在一起,要他們盡情地享受母子之愛。夜晚,白鷺寫了一封熱情誠摯的長信,表達了她對賀鳳翥夫婦深情厚意的感激。隨後,她吻別了熟睡的兒子,揮淚而去。
白鷺悄悄地離去,使賀鳳翥夫婦深感不安,在秋天鶴群飛往南方的時候,賀風翥夫婦忍痛將小翔送還給他的親生父母。小翔來到北京後,望子成龍的白鷺逼他學鋼琴,想讓他成為鋼琴家;爸爸丁振鵬要他學畫畫,想讓他繼承父業,成為畫家。小翔對此不感興趣,只有任鳥類學教授的爺爺理解他,針對他的興趣和志願,因勢利導地啟發教育他。在春天丹頂鶴飛回故鄉的時候,小翔十分懷念嫩江的丹頂鶴和養父母。一天,小翔在媽媽誤消了他錄制的百鳥爭鳴的磁帶後,傷心地不辭而別。小翔伴隨他的丹頂鶴,又回到了哺育他的嫩江和養育他的父母身邊。
㈥ 叫小緣的失明的小男孩是什麼電影的人物
老電影《被拋棄的人》
《被拋棄的人》是1983年上映的國產影片,由劉欣執導,王珊、李嵐、郝意波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盲童反復被自己親生父親拋棄的故事。
㈦ 《無人知曉》:電影不可怕,可怕的是由真實事件改編
1988年日本西巢鴨棄嬰事件震驚全國。
2003年,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
此片入圍2004年戛納電影競選單元,片中長子扮演者憑藉此片擊敗梁朝偉,成為戛納電影史上年齡最小的影帝。(摘自網路)
這部影片即《無人知曉》。
影片講述的是四個被拋棄的孩子自力更生的故事。
看過電影的人都表示太壓抑了,很久都不能緩過來。
壓抑的不僅僅是電影畫面----拍的不像是電影,而像是一部紀錄片,畫麵灰暗粗糙,沒有精良的製作,沒有花哨的藝術渲染,沒有撕心裂肺的情感宣洩,用鏡頭直白地記錄著一幕幕真實發生著的事情,壓抑的還有故事的殘酷、人性的自私卑劣、生活的無奈、孩子們可憐悲慘的遭遇......
01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這件事太可怕了
戀愛腦的女人一次次受騙,相信男人的鬼話,相信他們會娶自己,結果一次次的慘遭拋棄,日本當時的法律是不允許墮胎,所以她接二連三的和不同的男人生下了四個孩子:長子阿明,長女京子,次子小茂,幺女小雪。
當阿明沒有錢而去找他們的父親時,那幾個男人冷漠的像是對待一個陌生人,喋喋不休的述說自己的不易,拒絕資助自己的親生骨肉。
不負責任、沒有擔當的男人們,不懂得做安全措施、輕易相信諾言的戀愛腦女人,造成了孩子們的悲劇。
即使是一次次上男人的當,這位媽媽依然像沒長大的孩子,還是一頭扎進愛情里,對男人心存幻想,最終只留下很少的錢,離家和新歡同居,拋棄孩子們,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阿明終於忍不住,第一次對母親說了狠話:
你真自私!
一心沉浸在新戀情里的媽媽還是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理直氣壯的辯解:
父親們固然是悲劇的始作俑者,他們自私齷齪可恨可惡,應該千刀萬剮,但是你自己,就沒有錯嗎?
說完這些話,她帶著行李,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去過。
任由四個年幼的孩子自食其力、自生自滅。
阿明目送母親離去,以為母親和以前一樣,只是短暫的出差,她會在聖誕節的時候回來。
成為父母這件事不需要考試,所以,大人的過錯,無辜的孩子們來買單。不管以後他們的命運如何,這樣破碎、東躲西藏,挨餓受苦,缺愛沒有安全感的童年,註定要用他們的一生來治癒。
大人不負責任,卻叫十二歲的孩子要負起責任。
大人不懂事,卻教幾歲的孩子要懂事:
盧梭說過:
幸福家庭是培育孩子成人的溫床,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毒害的最好良劑。
不幸的家庭,糟糕的父母,本該是溫床是避風港的家,給他們帶來的是一生都沒法治癒的傷害。
最大的阿明不過才十二歲,父親拋棄,母親離開,他帶著三個更年幼的弟弟妹妹,連吃飽飯都成問題,又如何抵禦風雨,平安長大?
絕望無助孤獨的少年阿明又如何抵抗風氣的毒害呢?以至後來被不良少年帶壞......
02 本該是忙於學業和課外活動的童年,他們卻在為活著用盡全力
四個孩子只有長子阿明有戶口,其他四個孩子皆是黑戶,所以除了阿明,其餘的孩子只能長年藏在家中,不得示人,他們就像老鼠一樣,躲在暗無天日的地下道里,無人知曉他們的存在。
他們憧憬著外面的世界,嚮往自由,渴望讀書,卻只能妥協於母親的「規矩」。
母親離開以後,阿明擔負起重擔,精打細算地計劃著開支,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
漸漸的,母親留下的錢所剩無幾,聖誕節過去了,一年過去了,母親依舊沒有出現,也再也沒有寄過錢回去。
出租房斷水斷電,幾個孩子艱難度日。
母親也許再也不會回來了,賭氣一般,阿明把母親的「規矩」拋諸腦後,帶著弟弟妹妹們走出家門,讓他們在嚮往許久的外面世界裡自由嬉戲。
孩子們暢快地笑,隨心所欲地購物,肆意奔跑玩耍。
這一切在同齡人眼裡,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對於他們來說,是巨大的奢望。
如果他們出生在父慈母愛的普通家庭,他們會和大多數孩子一樣,上學識字、交朋友、參加課外活動,被父母培養興趣愛好。
喜歡棒球的阿明可以擁有夢想的棒球手套,穿著帥氣的棒球制服,參加棒球比賽;喜歡鋼琴的京子可以學鋼琴學音樂,用她那漂亮修長的手指在鋼琴上彈出最美的曲子;喜歡種植的小茂,可以安心培育草木花草,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學習更多的植物知識;喜歡畫畫的小雪會被爸媽送去學美術,長大後說不定能成為畫家或者設計師......
可是現實是殘忍的,他們的夢想註定夭折,阿明買不起喜歡的棒球手套,進不了棒球隊,京子只能每天抱著玩具鋼琴一遍遍彈奏簡單的小調,小茂只能去外面挖些野草野花,把它們種在空間狹小的陽台上,小雪連最後一盒蠟筆也用光了......
四個本該忙於學業和追求夢想的孩子,卻連吃飽飯都是奢侈的願望,活著已經拼盡全力。
03 生活很絕望,依然有些許溫情
整部影片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幾個小主人公也沒有大的情緒起伏,他們沒有哭過喊過,永遠是淡淡的憂郁的模樣,麻木的神情,好像一個沒有感情的生存機器,總是一言不發地承擔著生活的重擔,沉默而淡然地操持這個沒有大人的家,承受著生活帶給他們的苦難,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樣。
甚至在最小的小雪妹妹意外死亡後,幾個孩子也是一副冷漠麻木的神情。
他們當然哀傷,阿明撫摸妹妹屍體時不禁顫抖的手,向紗希借錢為死去的妹妹買最愛的巧克力,穿越大半個城市,把她埋葬在可以看見飛機的地方----小雪生前最愛看飛機。
但是他們知道哭沒有用,傷心也無濟於事,生活早就奪去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打碎了他們所有的期待和希望,沒有人會幫他們,無人知曉他們的存在。
電影的氛圍壓抑得令人窒息:為人父母的殘忍自私,人性的悲涼,孩子們如螻蟻一般在底層苦苦掙扎求生......讓觀影之人無不為之感到徹骨的絕望。
這樣絕望無助的他們還是遇到了些許人間溫情。
幫助阿明澄清真相的店員,偷偷把便利店過期食物送給阿明的便利店打工人,讓阿明頂替隊員上場比賽的棒球教練......
還有在學校遭受排擠,臉上永遠帶著哀傷的女孩紗希。
這個叫紗希的女孩成了四個孤獨孩子的好朋友,她漸漸地也成了這個無人知曉的家庭中的一員,是這個家裡的第五個孩子。
他們惺惺相惜,在這個炎涼的社會里彼此取暖,相互扶持。
在小雪死後,是紗希抓住阿明顫抖的手,和無助的阿明一起穿越大半個城市運送裝著小雪屍體的行李箱。
他們徒手挖出墓坑,掩埋屍體,在黑暗中對著小雪小小的墳墓,相顧無言。
隨著一首哀傷的歌曲響起,阿明和紗希面無表情地坐在地鐵上,踏上回家的路。
「午夜的天空,
只有星星在眨眼,
我心中的一片湖水。
我只能飛翔,
天使能回眸嗎?
讓我的心能撥開雲霧,
冬日的風,吹過湖面,
讓我陷入寂寞,
淚光冰冷如霜。
我長大了。
一股難過的感覺
讓人無法靠近。」
-------歌詞
活著很難,可是世界上自有點點溫情在,那些好心人也許不能徹底幫他們解決問題,改變人生,可是他們的那點善意足以溫暖黑暗中艱難生存的孩子們,在他們今後的人生里,或許會想起曾經的那些光,這點光足以支撐他們,活下去。
04 現實更殘酷
阿明被教練喊到棒球比賽場上參加比賽,他戴上了夢寐以求的棒球手套,完成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比賽,他迫不及待的跑回去要和弟弟妹妹們分享喜悅,可是回到家,最小的妹妹小雪意外死亡。
孩子們終於等到媽媽寄來的錢,可是小雪再也醒不來了。
生活永遠喜憂參半,喜之後還有更大的不幸在等著他們,好像怎麼也長不大,好像好的生活永遠也不會來似的。
電影沒有結局,媽媽最終沒有出現,以幾個孩子的背影結束。
電影已經很可怕了,更可怕的是,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真實的事件中,這個媽媽和不同的男人生了六個孩子,第一個送人,第三個死亡,剩下四個為一男三女。死去孩子的屍體就藏匿在家裡。
媽媽離開後,最小的妹妹被阿明的朋友虐待毆打,阿明試圖阻止,但是最後還是眼睜睜的看著妹妹被打死,甚至還參與了毆打妹妹。
妹妹死後,阿明和混混朋友把妹妹的屍體掩埋在公園的樹林里。
因為交不起房租,房東報警,警察找到家裡的時候,兩個女孩瘦的皮包骨頭,餓的奄奄一息,滿屋子的垃圾,散發著惡臭。
最後,媽媽因為遺棄罪被逮捕,被判處刑期三年,但是因為在法庭上保證會撫養孩子,所以判了緩刑。阿明則被送到兒童福利機構。
如今三十年過去了,網上的公開資料只能查到,這個母親領回了倖存的兩個女兒與自己一起生活。而長子阿明,在兒童福利機構觀察結束後,下落不明。
影片給了阿明從頭到尾正面形象,美化了部分現實。
雖然阿明間接害死了妹妹,但是他只不過是個孩子,沒有大人管教,還要撫養弟弟妹妹,他一時走了歪路,交了壞朋友,他的錯,是生而不養的大人造成的,是這個冷漠的社會造成的。
無人知曉,真的無人知曉嗎?
不!是知曉的人視而不見,冷眼旁觀。
無人知曉,是無人願意知曉。
㈧ 一部美國老電影一個被拋棄的流浪孩子寫了一本書,書皮是木板的,還一個女士兵追殺他,並愛上了他自殺了!
這部電影應該是美國在2019年拍的。
㈨ 火車上丟雙目失明兒子小元的老電影叫什麼
《被拋棄的人》
《被拋棄的人》部分劇情簡介:
一列客車的硬席車廂內,一個6歲的盲童正熟睡著,或許他還在做著甜夢。可是,他怎能料到自己的親生父親乘他熟睡的時候,已經偷偷地下了車。如今,這個雙目失明的殘疾兒童小元已經成了被拋棄的人。
但是,小元並沒有被社會主義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拋棄。在車廂里,列車長、乘客、新婚夫婦、小胡、老站長以及旅客們都非常同情他,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大坪火車站客運員任淑芬熱情地把小元帶到自己家中,和退休的媽媽一起無微不至地照料他,等待查找他的家庭住址。
任淑芬剛認識不久的男朋友肖秉誠,是由農村進入城市的汽車司機,從外表看,他老實、敢厚,對淑芬和她的媽媽十分殷勤體貼,深得淑芬媽媽的喜愛。一次,肖秉誠到淑芬家去吃晚飯,小元聽到他的聲音,認為是爸爸來接他了,急忙從裡屋走出來叫他,使得肖秉誠十分驚慌,忙加以掩蓋。
之後,他又婉轉地勸淑芬把小元送孤兒院。任淑芬對小元十分同情,她不辭勞苦地四處奔走,為小元治眼睛、找學校,經多方調查,小元的家終於查到了。"小元就要回家了"的消息,使肖秉誠心神不定。就在送小元回家的這一天,他把小元騙上江輪,再次丟掉。船上的水警又把小元送回。
在淑芬送小元回家途中,小元向她吐露了自己兩次被丟的真情。淑芬在小元家看到他父母的結婚照片時,不由驚呆了。原來小元的父親就是苦苦追求的肖秉誠。
(9)老電影被拋棄的孩子擴展閱讀:
被拋棄的人詳細信息:
中文名:被拋棄的人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導演:劉欣
類型:劇情片
主演:王珊,李嵐,郝意波,沈光輝
片長:94分鍾
上映時間:1983年
色彩:彩色
imdb編碼:彩色
㈩ 由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講的是什麼故事
這是一部浪漫又離奇的電影,故事發生在一艘滿載移民的船上。主人公的名字是1900。他是一個被父母遺棄在游輪上的孤兒,丹尼是一個船上的工人,收養了他,因為那一年是1900年,丹尼給他起名叫1900,他是在一艘游輪上長大的。然而,好景不長,丹尼在工作中意外去世,8歲的1900又成了孤兒。原來,警察想把1900送到孤兒院,但聰明的1900藏了起來。
許多年後,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時,這艘游輪由於年久失修,很快就被炸毀了。馬克思沖到碼頭,在一艘廢棄的游輪上放了一張熟悉的唱片。原來這是1900拋棄的歌。馬克思邀請1900上岸,但1900無法接受這片廣袤的土地,很難離開這個獨特的家園,他拒絕了。最後,郵輪在海中引爆,1900和郵輪一起葬身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