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評價79年動畫電影《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的人物形象相傳也借鑒了永樂宮壁畫的元素,李靖彈琴,琴的擺放、坐姿、指法等幾乎完全正確,而且指法基本對上了音樂,非常震撼,可令如今某些電視劇和動畫無地自容了。總體來說還是非常精緻,很用心的一部電影。
⑵ 最古老的一部電影演的哪吒叫什麼名字
可能你說的是這個吧~
片
名:
哪吒
主
演:
傅聲
袁曼姿
馮克安
導
演:
張徹
哪吒(傅聲)生於三千多年前的商朝,父親李靖是當時的總兵官,鎮守陳塘關。在紂王的統治下,人民飽受壓迫,哪吒總是抱打不平而闖禍,因此令其父增添不少麻煩。父子最終水火不容,為救全家哪吒不惜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然而,哪吒卻被一位神仙太乙真人以蓮花令其復活,並賜給他兩件寶物,去解救受苦的百姓。
給你優酷地址~在線播放~看看是不是你要找的那部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1206395o1p0.html
⑶ 請介紹幾部八十年代國產動畫片
1。《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片的張三豐,中國卡通界的達摩,開山鼻祖。據說是齊白石先生的原畫!!!快去看啊!
2。《漁童(漁盆的故事)》:愛國主義教育片,強力推薦!裡面那外國壞傢伙說:「撈頭(老頭),愚盆是窩們國家地(漁盆是我們國家的)。漁童忍無可忍,終於教訓了那外國的壞傢伙。典型的中國畫法。
3。《丁丁的故事(丁丁戰猴王)》:不是英國的丁丁,是中國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鑰匙,用科學技術打敗了孫悟空。挺古老的,估計記得的人不多。
4。《老狼請客》:你要是沒有看過,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裡面老熊唱的「老狼請吃雞」我最喜歡聽了。
5。《哪吒鬧海》:酒是陳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6。《小黃鸝學唱歌》:經典!也是典型的中國派畫法,可惜現在很少了。歌也不錯,現在也很少有了。講小黃鸝練膽子學唱歌的故事:「小黃鸝,你唱的很好啊」「可是,我的膽子很小,怎麼辦呢」...另外其中有兩首繞梁三日的歌,一個是「我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麗的歌兒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來真快樂;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來真快樂...」另一首是「紅太陽,掛天上...」(開心,開心的流涕)
7。《九色鹿》:又一個經典——美麗的九色鹿。我語言乏力,實在沒法稱贊它。
8。《小馬虎》:另一個經典——掛在電線上的馬小虎。尤其是馬小虎開汽車「吧吧嗚,嗚~——」當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車,就會來這一句。
9。《小鯉魚跳龍門》:超級無敵大經典。
10。《猴子釣魚》: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動畫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國化的美術,聽聽中國化的音樂,作中國人真好。要是你沒看過,那你的人生絕對是不完整的。建議大家在入土之前好好看看。
11。《猴子撈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國化的動畫片。
12。《過猴山》:裡面的老頭子跳舞時的音樂很好,什麼時候哪個舞廳里也來一段,那就火了。
13。《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結果一直沒有蓋房子。
14。《淘氣的金絲猴》:裡面用國畫畫的的金絲猴和大熊貓進入了不少教科書!
15。《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過很好啊。
16。《人參果》:不說了。
17。《嬌嬌的奇遇》:沒有看過《嬌嬌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18。《神筆馬良》:小的時候我的至愛啊!
19。《熊貓百貨商店》:剪紙片,教育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0。《小熊貓學木匠》:教育我們要仔細。「我們我們我們猴子,愛吃愛吃愛吃桃子...沒吃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21。《差不多》:講一個小獵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們要認真。
22。《狐狸打獵人》:和《差不多》是同時代的。
23。《人參娃娃》:橫里看,豎里看,怎麼看怎麼好。白白凈凈的人參娃娃叫的那聲「小哥哥」,太天真太可愛了。
24。《張飛審瓜》: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
25。《豬八戒吃西瓜》: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走?
26。《醉酒》:一個卡車司機酒後行車,撞了。演的次數太多了,不過風格跟別的不太一樣。
27。《濟公鬥蟋蟀》:不用介紹了。
28。《蟋蟀》:《聊齋志異》里的《促織》故事,感人。
29。《天才雜技演員》:木偶劇,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驕傲和鄭(正)用功。
30。《驕傲的將軍》:一個無敵大將軍打了勝仗就刀槍入庫,結果最後被打敗了。
31。《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要勤勞!
32。《摔香爐》: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故事,廢除迷信,崇尚勤勞。建議**功練習者看三遍寫出觀後感。
33。《好貓咪咪》:教育我們要「苦練殺敵本領」!另有壯膽歌「老鼠怕貓,那是謠傳,一隻小貓,有啥可怕,壯起鼠膽,把貓打翻」
34。《小鴨呷呷》:大家還記得吧。
35。《三隻狼》:和《小鴨呷呷》一樣都是折紙片,好玩,好玩。
36。《鷸蚌相爭》:剪紙片。
37。《半夜雞叫》:小學時代看了《半夜雞叫》以後,所有姓周的同學都慘了。
38。《紅軍橋》:估計大家都看過。
39。《山伢子》:剪紙片,山伢子勇斗白匪軍的故事。
40。《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報,我最喜歡了。
41。《嶗山道士》:嶗山道士老唱「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結果撞牆了。
42。《長發妹》:美麗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沒辦法留長發啊。
43。《沒頭腦和不高興》:一高一矮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蓋了一個999層的大樓,要爬3個月;不高興在樓頂上演武松打虎,結果...哈哈。
44。《小紅和小藍》:保護牙齒的故事。看了以後,現在我還是早晚刷牙。
45。《過河》:講小狐狸獨吞桃子結果被朋友拋棄的故事。裡面的歌「哎呀有隻壞狐狸...」朗朗上口。
46。《曹沖稱象》:木偶劇,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47。《一夜富翁》:當時小豬豬儲蓄罐好好流行啊。
48。《愚人買鞋》:木偶戲。我看過若干遍了。
49。《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50。《路邊新事》:紅領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幾天中央六剛剛演過。
51。《小哥兒倆》:木偶戲。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離開家,弟弟以為哥哥踢球去了,到了學校,發現哥哥原來在為班上修理壞椅子...俺當年曾經寫過觀後感,還得了小紅旗呢!
52。《松鼠理發師》:木偶劇,裡面的小松鼠理發師挺可愛的。
53。《老虎學藝》:還好,幸虧貓留了最後一手。
54。《母雞搬家》:誰看過?講三隻不同顏色的老母雞接到搬家通知……
55。《喵嗚是誰叫的》:講一隻從沒出過門的小狗,經過千難萬險終於知道了是喵嗚是貓叫的。
56。《刺蝟背西瓜》:剪紙片。
57。《大名府》:梁山好漢!
另外還有《水鹿》《假如我是武松》《金幣國游記》《斗雞》《大掃除》《眉間尺》《火童》《鹿與牛》《八仙與跳蚤》
連續劇和系列劇有
01。《大鬧天宮》:中國動畫片的NO.1。實在沒的說,再多說一句都是多餘的。前幾年的動畫片《西遊記》根本沒法比。
02。《黑貓警長》:「眼睛瞪的像銅鈴...」黑貓警長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黑貓警長有五集,分別是《一隻耳》(原名不是這個,好像是《痛殲搬倉鼠》)《食猴鷹》《偷紅土的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吃貓鼠》。第二集中圍剿食猴鷹的戰斗最激烈——「實行第一套作戰方案...神槍手掩護...佔領制高點...」。到了最後食猴鷹被剃光了,說了一句「我是賊,我該死」,這是本人小學時被女同學「欺負」的時候的認罪語。另外,大象河馬需要吃紅土(那個時候俺到了動物園還要找紅土喂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還有吃貓鼠的存在,長知識啊。尤其是每一集結束的時候,黑貓警長掏出手槍乓乓乓乓打出四個字——請看下集——真是酷閉了。
03。《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戲,好多集,有《賣樹陰》、《種金子》等等。阿凡提一邊騎驢一邊唱「我的小毛驢,小毛驢...」,還有種金子時的咒語「埋沙子種金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過吧,不過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04。《天書奇譚》:裡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書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厲害!還有蛋生吃餅的動作也帥呆了。《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實在是扣人心弦啊。
05。《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麼稱贊都不為過。陶陶是一隻兔子,比兔子羅傑可強多了。《看不見的朋友》講陶陶對著山谷說話——「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對你友好;你對別人沒禮貌,別人也對你沒禮貌」,挺有教育意義的。《雪孩子》讓人潸然淚下,講雪孩子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變成了白雲,挺美的故事。尤其是裡面的雪孩子一邊滑雪一邊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個美字了得!另外還有好幾部,大家想想吧。
06。《葫蘆兄弟》:本事各異的七個葫蘆娃,大家都知道。
07。《葫蘆小金剛》:《葫蘆兄弟》的續集,歇菜了。結論:中國的連續劇,不能拍續集。
08。《邋遢大王歷險記》:只是記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09。《小龍人》#:不算動畫片,可是也很有影響力。雖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出來了。這個片子的想像力很是驚人,不像是孩子寫的。
10。《小靈通》#:二十集,我沒看全,但是我有書(是葉永烈先生寫的,他的博士警察金明是我的兒時偶像)。第一集是中央電視台,後來講郵票、自來水、煤氣、冷飲、火柴的製造,講塑料博覽會、玩具博覽會、航模製作等等,最後一集是北海艦隊。絕對棒絕對棒的科普片。
11。《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頌揚小耗子的。不過99年砸美國使館的時候,據說北航的兄弟們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是飛行員舒克」,北理工的弟兄們也應和「貝塔,貝塔,貝塔,我是坦克手貝塔」,然後就是...真是,真是...
12。《封神榜》:長篇動畫,比較晚。
13。《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跟西遊記寫的不一樣,孫悟空從花果山回來才把白骨精打死。當初我是在電影院里看全的,旁邊一些大人也都伸著腦袋看。
14。《七七號巡洋艦》: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誰還記得?裡面有一隻小耗子是廚師,不過被誣陷偷了花生米。不久前一次我睡不著,竟然想起了七七號巡洋艦的歌——「七七號已開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拐個彎:當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間》大家記否?我的表姐當年就喊鞠萍姐姐,現在她的寶寶三歲了,還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歡《七巧板》里的學學做做欄目和《天地之間》的主題歌「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誰能揭開這些奧秘,必會變的聰明無比...」最奇怪的是幾年前清華大學要保送生時的宣傳片的插曲和背景音樂就是《天地之間》?!?!?!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
15。《動物王國盜竊案》#:全是動物演的,開始時猩猩博士撅著嘴說「發電站的金軸被盜了」。還有猴探長、狗熊局長。想起來了嗎?
16。《琴島和海爾》:海爾公司的贊助片,當初只拍了幾集,好像是《音樂島》。《我們愛科學》雜志還連載過。現在又拍了,不過名字叫《海爾兄弟》。
17。《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見了》《牙齒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大家養成好習慣。
………………
⑷ 關於哪吒的影片有那些
《哪吒之魔童降世》《寶蓮燈前傳》《傳奇·幻想殷商》《封神榜之鳳鳴岐山》《哪吒傳奇》《封神榜》《蓮花童子哪吒》《封神榜》《西遊記》《哪吒鬧海》
哪吒,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仙人,道教護法神。興盛於道教與民間信仰,在道教的頭銜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善勝童子。
哪吒是我國最為著名的正統神仙之一,同時又是經典的藝術形象;主要故事源自宗教文化與名著內容,傳統神話主要分為四大體系:正統佛教體系、正統道教神系、民間信仰神系、神魔小說神系。在佛教體系中,哪吒作為威武的護法軍神,起到了護持佛法的作用;在道教神話體系中,哪吒身為專司伏魔的正道天神,其神祇行宮規格定性很高。據統計,全中國至少有二百多座哪吒神廟,在國外也有,其在國內倍受供奉;哪吒民俗崇拜與祭享主要興起於唐宋,在元、明朝已被列入國家祭典享受公祭尊奉信仰,在海峽兩岸和東南亞地區廣為傳承。
⑸ 盤點二十個影視哪吒形象,沒有最辣眼,只有更辣眼
編輯| 一鳴驚人錄
文| 一鳴驚人錄
傅聲版哪吒是1974年由 張徹導演 的神話電影 《哪吒》 中的角色,傅聲並不是最早期的哪吒形象,但卻是最早期將一個 真實哪吒形象 展現給觀眾的角色。
傅聲的 演技並不值得被人吐槽 ,與現代對哪吒認知有所不同的可能就是傅聲那個肌肉男形象了。
而且在這些早期電影中,就很難免會有一些坦胸漏乳的場景出現,也算是給傅聲一個展示身材的機會。
不過在當時的特效確實不如現在,整個哪吒的特徵 除了手中的乾坤圈 能給人一定的代入感。
腳下踩得兩個風火輪簡直無力吐槽,像極了從垃圾場撿回來的 兩個鐵圈 進行簡單加工後的產物。
不過在那個年代也已經算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作品了。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被全國人民觀看至洗腦的86版西遊記,飾演哪吒的演員 比唐僧換得還勤 ,甚至有時候 同一場戲都換過兩次演員 。
其中戲份最多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那就是最初期的哪吒的飾演者是 艾金梅 。
作為西遊記中最早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哪吒形象,艾金梅老師演繹出來的形象無疑是 非常成功 的。
盤點二十個影視哪吒形象,沒有最辣眼,只有更辣眼,相信這一形象也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哪吒的模板。
到後來收服老鼠精那一段中,哪吒就換成了另一位 男性演員楊斌 。
楊斌和艾金梅所飾演的哪吒在形象上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但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沒有注意到節目組換人這一點吧,畢竟那個時候大家的注意力大概率都在猴子身上。
之後在拍攝西遊記續集時,哪吒的扮演者再次更換,甚至在收服青牛精那一章節,哪吒還中途更換了一次扮演者。
在孫悟空將哪吒請來助戰的時候,還是由 朱琴 飾演的。
到後來哪吒被青牛精收走了兵器返回天上時,哪吒的飾演者就變成了 王威 。不知道當時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呢?
90版封神榜 也算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大型電視劇了,相信是許多80後甚至90後都難以忘記的回憶吧。
其中哪吒的飾演者是 何威 ,雖然這部劇非常的經典,而且何威無論 從演技還是形象來說 都是無可挑剔的。
但何威飾演的哪吒這一角色的裝扮卻也是讓人無力吐槽, 簡單的服飾裝扮 ,加上 一個金箍 , 沒有哪吒特有的沖天鬏和蓮花衣 。
如果不說他是哪吒,可能還真的難以讓人看出他這一人物的特色。
當然這一版哪吒也是有很多人喜歡的。畢竟何威的 顏值在線 ,被這一身奇怪服飾一打扮,倒是有了幾分 異域王子 的感覺了。
不過拋開哪吒不談,其他角色比如姜子牙、紂王等角色形象塑造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有一種 上古時代的氛圍感 ,大大提升了觀眾的觀影興致。
這一版中飾演哪吒的演員是 何美鈿 ,不過整部劇並不是按傳統的西遊記情節走的, 魔改的地方頗多 。
因此哪吒的戲份倒是顯得少了許多,不過在某些地方也是給哪吒添了不少戲份,比如 哪吒大戰紅孩兒 ,在其他版本西遊記中可是沒有過的情節。
而且哪吒的形象完全是以女性形象打造的,配上她那 傲嬌的小性格 ,再加上一身 碎花小布衣 ,像極了我 隔壁村的村花 。
釋小龍 演的這部 天庭外傳 算是開辟了我國影視圈的童星之路,也將少兒版哪吒正式引入了大眾的視線當中。
不過這一版的哪吒 喜劇成分頗多 ,因此在形象塑造上也跟傳統的哪吒並不大相似。
不過當觀眾看了 釋小龍郝劭文 的鏡頭後,那些所謂的雷人橋段似乎也變得可以讓人接受了,畢竟喜劇能讓觀眾開心就夠了。
99年上映的這部 蓮花童子 相信能夠瞬間勾起不少90後的回憶吧!
這部影片中的哪吒的飾演者曹駿與釋小龍一樣,在當時也是一位 炙手可熱的小童星 。
不過在這部電視劇中的哪吒卻相對要正統一些了,而且曹駿年紀雖小,但 演技卻也是完全在線的。
將 古靈精怪、桀驁不馴 的哪吒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相信這個版本也是許多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一版哪吒形象了吧。
西遊記後傳播出後在全網也是引起了不少的吐槽,畢竟號稱 鬼畜鼻祖 的 西遊記後傳 ,讓人看完真的有些大無語的感覺。
不過在這部劇中,哪吒的形象確是格外的 深入人心 ,首先從演員本身素質來看,邱月對哪吒一角的把控非常到位。
再加上自身形象良好,一個活脫脫的高傲哪吒形象就躍然於熒屏之中了,再加上這部劇中獨特的世界觀和人物形象設定,這一版哪吒之後很難再有如此美感的哪吒了。
2001年, 陳浩民版封神榜 正式進入銀幕,再次向所有觀眾展示了一位 古靈精怪一身正氣 的哪吒形象。
相比於老版正統的封神故事主線,這一版的封神榜則將重心轉移至 哪吒和一眾封神人物的成長歷程 之中。
因此單論個體人物的形象塑造來看,陳浩民版哪吒顯然 表現得更加豐滿 ,再加上陳浩民帥氣的人物形象,可以說將許多觀眾心 對哪吒的幻想都演繹了出來 。
還有劇中給陳浩民和他的母親加的許多戲份,也是大大戳中了許多觀眾姥爺的淚點,使得整個哪吒形象顯得更加細膩飽滿了許多。
在 齊天大聖孫悟空 當中,林志穎飾演的哪吒並不是主角,不過卻跟張衛健飾演的孫悟空有著滿滿的cp感。
然而這一版的哪吒卻並不是那麼出彩,雖然林志穎很帥,但想要 駕馭這種古靈精怪的哪吒形象, 難度還真不小。
畢竟是一個大老爺們兒,整天扎著兩個沖天鬏,裝萌賣傻的感覺簡直讓人有點看不過去。
相比於陳浩民版所展現出的灑脫英姿,林志穎版的哪吒確實少了幾分味道。
作為第三位由大老爺們兒塑造出的哪吒形象,寶蓮燈中的張志超所飾演的哪吒卻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如果說陳浩民講述了哪吒的成長史,那麼張志超版本的哪吒就是成年史。
在劇中,他有著對自身實力的 驕傲 ,但在面對問題時卻表現出難得的 冷靜與成熟 。
面對玉帝和王母的不公之舉時,他還有著小哪吒的 熱血與叛逆 ,面對強權也是 抗爭精神滿滿 。
相信這也是將成年後的哪吒演繹得最為完美的一個版本了。
在2006年上映的封神榜鳳鳴岐山中,尚未成年的小哪吒由當時的 小童星吳磊 飾演。不得不說,相比於前面幾位童星小哪吒,吳磊這一版絕對是 最可愛的一個。
而且當時的吳磊只有七歲,是所有飾演哪吒的童星中 年齡最小的一個 ,然而他卻能夠將小哪吒的形象 展現得如此透徹 。
這演技相比於現在許多明星都是沒得說了!
不過這一版封神榜的哪吒長大後就換成了 冼色麗 來飾演。
本來單論演技還是沒什麼問題的,但畢竟突然從一個小孩換成一個大姑娘,這其中的過渡可能還需要觀眾姥爺們慢慢適應才行!
2009年上映的寶蓮燈前傳中飾演哪吒的 宋祖兒 簡直是 可愛到爆 。演技就不提了,能將哪吒演繹得如此深入人心的演技肯定沒得說。
甚至是 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還有說話時的眼神和腔調都讓人極為喜愛,在這么多版本的小哪吒中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版。
對於小哪吒這一角色而言,童星演員雖然具有許多先天優勢,但真正能駕馭住這樣的人物設定的卻也是少之又少。
總之這一版的小哪吒的確是無可挑剔的!
這一版中的哪吒是由 馬睿涵雙胞胎兄弟 所飾演,就演技而言,並沒有完全將哪吒的那種英姿展現出來。
再加上不太出眾的外形設計,顯得有些刻板,有失活力了。
這版西遊記中的哪吒飾演者 羅永娟 ,在角色塑造上倒是頗為貼近原始形象。
雖然並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但貴在四平八穩,演技和裝扮都不算太雷人,總體而言還是一個不錯的角色設定!
可能也是出於膚色方面的原因,整體上給人一種假小子的錯覺。
王寶強版本的哪吒恐怕是遭全網 吐槽最多 的了,單論演技或者實力,王寶強在其他許多劇作中展現出來的絕對都不差。
但在這部劇中,當時也著實沒明白這位nb的導演哪裡來的靈感會找王寶強來飾演哪吒。
雖然王寶強很受大眾喜愛,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喜劇和動作演員,但他所飾演的哪吒只能用辣眼來形容。
每次看到他的出鏡,都難免讓我想起許三多的憨態,再加上那地道的 土味方言 ,簡直讓人無語到天際。
只能說這版哪吒真的與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大相徑庭,簡直是最坑的一版了。
在2015年上映的這部電影中也有一位哪吒,他的飾演者是一位叫 韓含 的演員。
對於這個版本的哪吒,雖然在服飾設計上比較貼合原始形象,但讓他頂著兩個沖天鬏,只能說給人的感覺是陽剛的臉配了個娘氣的發型。
更讓人大無語的是,不知道哪位設計師給他設計了 齊劉海 的發型,還是當時最流行的 空氣劉海 。
我只想說,劇組要是真的不想演這個角色可以換換劇本把這個角色刪了,也不至於整些妖魔鬼怪來膈應觀眾呀。
張倬聞 主演的這部封神英雄中的哪吒,簡直也是讓人無力吐槽呀,剛一出場的時候那 兩個浮誇的馬尾辮 。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隔壁劇組的童山老姆走錯了片場呢,那形象簡直不要太雷人,完全毀了我們心目中對於哪吒這一形象的原始設定吶。
還有就是15年上映的 封神傳奇, 本來一開始用一個特效做的小哪吒看著就挺瘮人的,不過倒也還有幾分哪吒的靈動。
到後來突然搖身一變,成了 文章飾演的哪吒 ,那形象直接讓我當場石化了,也不知道這是哪位腦洞大開的編劇想出來的主意,哪位化妝師給設計的裝扮!
第三個就是由 謝苗 飾演的哪吒,這部劇雖然名為哪吒鬧海,但整個情節跟大海基本不相干。
而且謝苗雖然 演技不差 ,但是真演起哪吒這樣的角色來,真的還是覺得有點 太老陳 了。
黝黑的膚色加上完全不相乾的服飾裝扮,除了小部分情節跟哪吒的原始故事相近,其他基本都是魔改後的故事。
最後這個應該算是一部 大型狗血偶像修仙戀愛劇 ,哪吒的飾演者也是童星出道的 蔣依依 。
按理來說以蔣依依的風格,應該是非常容易駕馭哪吒這樣的角色的。
但這部劇卻硬生生 將現代愛情元素融入其中 ,好端端的哪吒形象卻成了戀愛中的小女主了,也無愧於現代版的戀愛改編了,大家看個熱鬧就好!
⑹ 哪吒的影片是什麼
哪吒的影片有:
1、《梅山收七怪》
《梅山收七怪》是山內鐵也導演,陳鴻烈等主演的神話題材電影。講述了鷹、鼠、馬、蟾蜍、白猿、龍、狐狸七個動物成精後,被哪吒三兄弟打敗。之後妖精又引來助周伐紂時阻撓西周軍隊的梅山七怪,最後被楊戩制服的故事。
2、《哪吒》
《哪吒》是張徹執導,傅聲等主演的動作奇幻電影。影片講述了哪吒因抱打不平而闖禍,為救全家哪吒不惜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然而,哪吒卻為一位神仙太乙真人以蓮花令其復活,並賜給他兩件寶物,去解救受苦的百姓的故事。
3、《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它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上均獲得過多個獎項,1980年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1983年獲得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⑺ 四個版本的哪吒都是童年回憶,你最喜歡哪個版本
如果說中國也有超級英雄,那麼哪吒一定是佔有一席之地。有人說,哪吒是唯一能與大聖相提並論的神話故事人物,足見哪吒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今天就盤一盤這個關於哪吒的電影,看一看哪一部更合你的心意?
至於我的話,還是最喜歡《哪吒鬧海》,裡面的深刻精神的寄託,真的太令人感動了。
⑻ 求一部神話電影,80年代的.講述哪吒怎樣出世,楊戩怎樣長出三隻眼.他們的師傅與聞太師怎樣鬥法.
應該是封神榜吧~具體不清楚,在網路上查找,會有
⑼ 求197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的《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它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上均獲得過多個獎項,1980年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1983年獲得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影片主要講述了陳塘關李靖之子李哪吒與東海龍宮之間的恩怨情仇。
影片已於1979年5月19日在中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