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江姐1978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江姐1978

發布時間: 2022-10-30 15:15:07

『壹』 電影《江姐》大概內容

1948年,我解放大軍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戰略反攻。我地下黨員江姐帶著省委的重要指示奔赴川北革命根據地。途中,聽到丈夫犧牲的消息後,直上華瑩山,率領游擊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武裝斗爭。由於叛徒甫志高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

江姐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子洞集中營里不畏各種酷刑,表現出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解放前夕,江姐在集中營組織和領導越獄斗爭。敵人要提前殺害江姐,為了不暴露越獄計劃,保護同志們,江姐毅然走向刑場。山城終於解放。

(1)老電影江姐1978擴展閱讀:

影片人物江姐生平介紹: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江家灣人,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後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於位於重慶的國民政府軍統渣滓洞集中營,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軍統所要的中共地下黨情報;1949年11月14日,重慶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重包圍之際,被國民政府軍統於渣滓洞監獄所殺並毀屍。2009年9月江竹筠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名單。

『貳』 誰知道這個江姐是那部電影那一年版本的

《江姐(歌劇)》,1978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

『叄』 電影《江姐》觀後感範文5篇

電影江姐觀後感

看完《遠山的紅葉》之後,又欣賞《江姐》,我再一次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禮,心在顫動,血在沸騰……我拷問自己,如果換做自己在那種情況下,能否會像江姐那樣忍受折磨、堅貞不屈、永不變節,做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生活在和平建設年代的我們,都應該拷問自己,想想自己是否能夠做得到!答案不必說出來,行動才是最好的證明。

當劇中的徐鵬舉陰謀失敗後惱羞成怒,下令把一根根竹簽釘進江姐的手指里時,江姐的一句「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人的意志是鋼鐵」,讓我頓時熱血澎湃、心生敬意,她是多麼的偉大!她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聯想到我們正在開展的「四個提升」、忠誠企業教育和創先爭優等活動,身為共產黨員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現在雖然沒有了竹簽子,但各種各樣的糖衣炮彈也是層出不窮,我們要警惕職務腐-敗、崗位腐-敗、以公謀私;我們要把政治素質優、崗位技能優、工作業績優、群眾評價優作為自己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立足企業,通過企業來服務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在一次次的考驗、一次次的整改、一次次的提高、一次次的升華之後,才能面對黨旗不臉紅,才能重溫誓詞不心虛,才能在自己即將畫上句號的時候不後悔。

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一次又一次的酷刑折磨,一次又一次的痛疼昏死,一次又一次的潑水澆醒,非但沒有讓江竹筠屈服投降,還更加的堅定了她共產黨員鋼鐵般的意志和信念,保守住了黨的秘密,使重慶地下黨免遭再次致命打擊。在重慶解放的前夕,江姐和她的難友們,在新中國成立的禮炮聲中大義凜然地走向了刑抄…他們那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對革命理想的執著追求,寧可拋頭顱、灑熱血,確實撼人心魄、催人奮進、令人敬仰。我們生活在和平的歲月里,沒有經受過戰爭的洗禮,我們工作在舒適的崗位上,沒有經受過酷刑的考驗,但我們共產黨員要做出這個年代共產黨員的樣子,要活出這個年代共產黨員的風采。不論我們身在哪個崗位,都不能忘記我們是共產黨員,我們的責任是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我們身在企業,就要以企為家,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忠誠企業,熱愛企業,紮根企業,奉獻企業,按照自己所做的黨員崗位承諾,對照黨員廉潔自律承諾,做一個無愧於青春、無愧於企業、無愧於祖國、無愧於時代的優秀共產黨員。再來看江姐,她19歲加入共產黨,29歲獻出寶貴生命,她用她的行動詮釋著如何去做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這難道不應是我們值得深思和考慮的嗎?

電影江姐觀後感

「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 《江姐》雖然結束了,但這首鏗鏘有力的《紅梅贊》時常回盪在我的耳畔。

江姐,原名江竹筠,19歲加入共產黨,29歲就為共產主義事業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她在黨內雖然職位不高,但卻起著不是領導勝似領導的作用。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一次次的酷刑折磨,一次次的痛疼昏死,一次次的潑水澆醒,非但沒有讓江姐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她共產黨員鋼鐵般的意志和信念,保守住了黨的秘密,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給所有的戰友以無窮的動力。我印象最深的是竹簽刑法那一次。都說十指連心,當竹簽釘進每一根指尖,血水飛濺時,江姐都咬緊牙關,絲毫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她還鼓勵獄中的戰友說:「竹簽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就的。」這讓我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多麼偉大的共產黨員呀!

重慶解放的前夕,江姐和她的難友們,在新中國成立的禮炮聲中大義凜然地走向了刑場……他們那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對革命理想的執著追求,令人敬仰。我們成長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槍林彈雨,但這部電視劇讓我經歷了一次精神洗禮。革命先烈用他們的生命肩負起歷史重擔,為我們開路,我們要時刻弘揚革命先烈精神,時刻記得我們的歷史使命,從小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電影江姐觀後感

我是在二年級時,看了一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江姐》。江姐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的光輝形象,至今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

那是一個陰森森的夜晚,敵人又提審江姐了。到了審訊室,心狠手辣的敵人逼江姐說出地下黨的秘密,江姐怒視敵人,一聲不吭。

敵人用燒紅的烙鐵燙江姐,江姐疼得昏過去,醒來仍然不招供。敵人見這招沒用,又來一招,把她吊起來,頭朝下用火烤她。烈焰烤得敵人受不住了,他們都脫去了外衣,大口大口地喝著涼開水。敵人的情報處長徐鵬舉端著一碗水,來到江姐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說:「招了吧,江雪琴,只要你招了,現在就給你水喝,將來還有享不盡的榮華寶貴。」人非草木,江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哪!此時,江姐多麼需要水喝,哪怕有一滴潤潤嗓子也是好的。可是她為了黨的利益,為了革命的事業,就是渴死、燒死也不向敵人低頭,她橫眉冷對,怒氣沖冠,將一口唾沫吐向徐鵬飛。

折騰了半夜而一無所獲的敵人惱羞成怒,慘無人道地將竹簽子扎入江姐的十指,俗話說:十指連心!江姐又一次昏死過去。敵人用涼水潑醒江姐,江姐醒來的第一句話是:「你們這些畜生,休想從我嘴裡得到半點秘密!」

電影江姐觀後感

今天是不尋常的一天,因為今天是第一次真正的觀賞了江姐全劇,整整七場劇目都包圍在觀眾的陣陣掌聲中,劇情在劇本的安排下步步逼近高潮,與此同時,觀眾的情感也隨之升華,可以說觀眾已經和江姐的情感合二為一了。此時此刻時間是停止的,觀眾的呼吸是停止的,眾人的心跳是靜止的,而只有江姐的精神是永存的。震耳欲聾的音響效果極大的震撼了在場每一位的心靈,那聲音似乎能穿越時空,可以直接把人帶到那個時代,透過那震撼可以准確的把江姐精神傳達給每一個人。

故事講「"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我地下黨員江姐帶著省委的重要指示,沖破敵人的重重封鎖,離別山城,奔赴川北革命根據地。在途中,她突然聽到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同志犧牲的消息,抑制住內心的悲痛,毅然直上華鎣山,見到了游擊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率領游擊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武裝斗爭。國黨反動派四處通緝江姐。江姐在群眾的掩護下,和同志們一道又一次攔住敵人的軍車,繳獲大批武器,打擊了反動派的囂張氣焰。由於叛徒甫志高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營里,面對特務頭子沈養齋的威逼利誘,面對死亡的威脅,義無返顧、大義凜然,她從不向酷刑折磨低頭,為了信仰,她不惜舍棄小家,為了真理,她蔑視死亡,笑對屠刀,這種堅貞的英雄氣慨,自由的崇高氣節,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民族正氣歌。烈士江姐,面對竹筷子夾手指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被獄中難友稱贊為「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

雖然他們已經離開我們而去,然而他們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卻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成為我們最珍貴的財富,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是中國人民代代相傳的幸福,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雖身處獄中,仍不忘黨的建設,提出許多意見,直至今天乃至將來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看了演出後,我的心靈感受到強烈的震撼,經受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一部《紅岩》,一曲《紅梅贊》,教育了幾代人。那段風雨如磐的斗爭歲月,培育和形成了偉大的紅岩精神。紅岩精神充分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紅岩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應當象先烈們那樣,保持一種高尚氣節,任何時候都應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象烈士們那樣淡泊名利,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事事為群眾著想,在災難面前不妥協,不退縮,只有獻身社會,生命才覺得有意義。讓我們牢記歌樂山多名英烈,繼承先烈遺志,發揚紅岩精神,散發出一份光和熱,為創造新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江姐,一個難忘的名字,一段熟悉的故事,一部悲壯的史詩。紅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對共產主義信念執著追求的高度概括;紅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紅岩精神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紅岩精神是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支柱。這種精神最大的特徵,就是追求崇高的理想,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江姐等一大批共產黨員表現出來的共產黨人的偉大人格力量,將對今天的人們起到一種品格的陶冶和激勵作用。甚至連德國2004年戲劇節主席貝爾-哈斯在了解「江姐」之後,也由衷贊嘆道:「江姐就是中國的聖女貞德,她既是英雄,又是一個充滿愛情意味的真正女人。」

江姐,她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 到永生!

電影《江姐》觀後感

我是在二年級時,看了一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江姐》。江姐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的光輝形象,至今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

那是一個陰森森的夜晚,敵人又提審江姐了。到了審訊室,心狠手辣的敵人逼江姐說出地下黨的秘密,江姐怒視敵人,一聲不吭。

敵人用燒紅的烙鐵燙江姐,江姐疼得昏過去,醒來仍然不招供。敵人見這招沒用,又來一招,把她吊起來,頭朝下用火烤她。烈焰烤得敵人受不住了,他們都脫去了外衣,大口大口地喝著涼開水。敵人的情報處長徐鵬舉端著一碗水,來到江姐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說:「招了吧,江雪琴,只要你招了,現在就給你水喝,將來還有享不盡的榮華寶貴。」人非草木,江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哪!此時,江姐多麼需要水喝,哪怕有一滴潤潤嗓子也是好的。可是她為了黨的利益,為了革命的事業,就是渴死、燒死也不向敵人低頭,她橫眉冷對,怒氣沖冠,將一口唾沫吐向徐鵬飛。

『肆』 江姐的五代江姐

A角 萬馥香、 B角 蔣祖繢、 C角 鄭惠榮
1963年9月,歌劇《江姐》進入了試唱、排練。1964年歌劇《江姐》公演轟動了全國。從1964年9月至1965年10月,《江姐》公演共257場,還在全國上下形成了一股江姐熱,在中國歌劇史上創造了奇跡,成就了輝煌。但此後鄭就離開了空政,到北京自來水公司作了一名普通的女工。後來萬、蔣二人也先後離開。此次五代相聚,第一代把鄭做為第一代的代表是因為萬馥香已經去世,蔣祖繢也已移居海外。中唱曾為萬、蔣二人曾錄制了《江姐》全劇的現場演出唱片,其中萬演前四場,蔣演後四場。另外中唱為蔣錄了全劇主要唱段的唱片。相比較而言,萬的聲音更民族化,更本色些,蔣受過西洋唱法訓練,聲音條件比萬好,但韻味上稍差。鄭可能是因為C角的原因,未找到過她的錄音資料。 孫少蘭、楊維忠
1978年,在停演了13年後,空政歌舞團決定重排《江姐》,在全國各大軍區中選出了孫少蘭和楊維忠,AB角沒有分。孫少蘭當年20歲,來自昆明軍區空軍文工團;楊維忠來自沈陽軍區空軍文工團。作為第二代江姐,孫少蘭把江姐演繹得出神入化,在當時受到了最大限度的歡迎,她扮演的江姐還得到了江姐的兒子彭雲的認可。然而197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把歌劇《江姐》拍成舞台藝術片時,出演是楊維忠。或許是她的形象上更占優勢一些?但楊維忠的聲音稍嫌單薄,不如萬和蔣兩位。而且,她的形象太年輕,說服力稍嫌不足。 A角王莉、 B角 伊泓遠、 C角 哈輝2007年為迎接十七大,空政歌舞團復排《江姐》,在國家大劇院公演。這一版,華為由劉和剛飾演,風格比較軟嫩。陳小濤出演甫志高年齡偏大,四十上下,不適合跟扮演江姐的王莉配戲。嚴當當出演孫明霞,有點可惜,唱功發揮不出來。鄭莉出演雙槍老太婆,是一大驚喜。藍鬍子由梁召今飾演。孫偉國改演沈養齋。

『伍』 扮演歌劇江姐演員共幾代人了

扮演歌劇江姐演員共五代人了,具體介紹如下:

1、鄭惠榮

鄭惠榮在扮演了第一代江姐後,於60年代離開空政歌舞團,到北京自來水公司作了一名普通的女工。5個人中的萬馥香如今已不在人世,蔣祖繢也移居海外。

2、孫少蘭

是第二代江姐的扮演者,1978年,停演了13年的歌劇《江姐》又要重排,由於當年扮演江姐的演員都相繼離開了空政歌劇團,團里開始重新到各大軍區去物色江姐人選,當時年僅20歲的孫少蘭被幸運地選中。

3、萬山紅

萬山紅飾演了第三代江姐。面對媒體的采訪,萬山紅十分動情,她說,作為深入人心的女英雄,江姐這個形象要演好並不容易。

4、鐵金

飾演了第四代江姐,十分幸運,她1985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1991年進入空政歌舞團不久,就趕上了復排《江姐》。

5、丁柳元

飾演了第四代江姐,為了在思想、氣質上靠近江姐,達到與角色的神似,丁柳元搜集了各種江姐版本,反復揣摩,不斷練唱。

『陸』 江姐的詳細影視資料

歌劇《江姐》
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將《紅岩》中有關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劇舞台,這就是歌劇《江姐》。此劇由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全劇以四川民歌的音樂為主要素材,廣泛吸取川劇、婺劇、越劇、杭灘、洋琴、四川清音、京劇等音樂與會和手法進行創作,既有強烈的戲劇性和鮮明的民族風格,又有優美流暢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畫了英雄人物的音樂形象。劇中的著名唱段《紅梅贊》《革命到底志如鋼》《綉紅旗》等,琅琅上口,過耳不忘,至今仍在群眾中廣為傳唱。
《江姐》1964年在北京首演後,立即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197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根據舞台演出本拍攝了同名故事片。

『柒』 他們在老電影中演的角色家喻戶曉,卻一生只演一部電影,你知道是誰嗎

《洪湖赤衛隊》中,王玉珍飾演韓英。作為當年湖北地方實驗歌劇團的演員,王玉珍在歌劇電影《洪湖赤衛隊》中成功飾演了女主人公韓英,自此紅遍長城內外。從那時起,王玉珍成了「韓英」的代名詞。後來,由於丈夫在北京工作,王玉珍調到中國音樂學院,成了一位大學教師。







《枯木逢春》中,徐志驊飾演方鼕哥。電影《枯木逢春》的男主角是方鼕哥,由上海交通大學男學生徐志驊飾演。當年,《枯木逢春》的演員大多都定下來了,唯有男女一號還沒最後確定。在上海市一次大學生文藝匯演中,副導演錢千里發現了徐志驊與尤嘉。但參拍了這一部電影後,他徹底離開了電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