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紀念姥爺的經典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紀念姥爺的經典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0-29 22:56:19

⑴ 演員蔣雯麗:屢遭背叛卻不離婚,她的報復讓顧長衛有苦難言

2009年,導演顧長衛攜妻子蔣雯麗為《立春》做宣傳時。

顧長衛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出來。

最後無奈地問身邊的蔣雯麗:「是啊,為什麼沒有了呢?」

蔣雯麗明顯不想給他解圍,眼皮一翻,愛答不理的回答:「人家問的是你,又不是我。」

人前人後,蔣雯麗是一點情面也不想給顧長衛留。

背叛我的是你,破事是你搞出來的。

既然如此,你就要承擔後果,接受我的憤怒,別想讓老娘忍氣吞聲、強顏歡笑替你圓場。

相較於徐帆自欺欺人地「自家是男人不吃虧」。

和陶虹的「肉體上的出軌不算出軌」。

在正牌夫人收拾野花的鐵腕手段上,蔣雯麗絕對排名在前。

結婚30年,蔣雯麗用實際行動證明。

不老實,就讓你好看。

蔣雯麗的狠,早就有跡可循。

她1966年出生於一個淮河小城蚌埠,父親是工程師,遠在新疆工作,一年才能回一次家。

母親是蚌埠鐵路局話務員。

蔣雯麗上邊有兩個姐姐,大姐叫安弟、二姐叫全弟。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父母多麼想要一個兒子。

那一年,蔣雯麗母親去新疆探親時,意外懷上了蔣雯麗,沒想到生下來又是個「金花」。

遲遲抱不上孫子,爺爺奶奶很不待見母親。

再加上有兩個姐姐需要照顧,父母只得把蔣雯麗送到姥爺那裡,讓她跟著姥爺一起生活。

姥爺有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火車司機。

曾給馮玉祥、白崇禧、李宗仁等大人物都開過車,還被賞過30塊大洋。

姥爺本來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蔣雯麗的媽媽是最小的一個。

後來結核病先後奪走了兩個女兒和兒子的生命,而姥姥因為擅自給兒子吃了兩片葯。

被急瘋的姥爺怪罪,轟出了家門。

再也沒有回來過。

家中只剩下蔣雯麗媽媽一顆獨苗苗,可能姥爺還想要兒子,就又娶了一個老婆。

誰知道第二個老婆不能生育。

姥爺一氣之下,又把第二個老婆轟出去了,最後姥爺估計認命了,既然沒有生兒子的命。

姥爺就把所有的寵愛給了蔣雯麗媽媽。

幾乎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蔣雯麗出生時,姥爺已經81歲高齡了。

退休後,姥爺每月有38元工資,在70年代算是很不錯的收入了。

所以,蔣雯麗的童年生活,算是幸福。

在蔣雯麗記憶中,姥爺雖然對她有點溺愛,但在原則問題上,姥爺卻對她非常苛刻。

有一次蔣雯麗對姥爺撒了謊。

姥爺發現後,拿出一把大戒尺,嚴厲的說:「把手伸出來。」

蔣雯麗一邊挨打,一邊哭著認錯。

1978年,姥爺病倒了。

12歲的蔣雯麗問姥爺:「你可怕死啊。」

姥爺回答:「不怕。」

蔣雯麗問原因,姥爺告訴她:「活著跟你在一起,死了和你舅舅他們在一起,兩邊都是親人。」

蔣雯麗聽了姥爺的話,彷彿一夜之間長大了。

身邊有這樣一位愛憎分明、性格剛烈的長輩,蔣雯麗耳濡目染,很難不受影響。

後來為了紀念去世的姥爺,蔣雯麗還特意執導了一部電影《我們天上見》。

憑借這部導演身份的處女作,蔣雯麗還拿下了「釜山」和「上海」兩個電影節上的大獎。

姥爺去世後,蔣雯麗的童年生活也意味著結束了,她回到了陌生的父母身邊。

成年以後,蔣雯麗在家鄉的自來水廠做女工。

廠里人際關系復雜。

蔣雯麗不擅長交際,身邊又沒有朋友。

沉悶的工作環境令她窒息。

加上和父母的關系並沒有多麼的親近,壓抑的成長,讓蔣雯麗愈發沉默寡言。

1988年,蔣雯麗因為別人無心的一句話:「你表演還不錯。」

她就毅然決然的背上行囊,遠赴北京尋發展。

在北電的考場上,考官們要求考生表演一幕,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親人的場景。

考生們表演各異。

有的捶胸頓足;有的撕心裂肺;有的哭天搶地。

唯有蔣雯麗是個「另類」。

她靜靜地坐在角落,抱膝望天、含著淚,

簡簡單單的幾個表情和動作,就呈現出了一種絕望感和生命感。

不得不說,蔣雯麗天生就是吃演員這碗飯的。

之後,蔣雯麗順利進入北電,和許晴一起,被同學稱為兩朵最美的班花。

入學第二年,蔣雯麗就被導演看中,出演了電視劇《懸崖百合》。

並憑借這部劇一舉奪得了「飛天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同年,蔣雯麗結識了比她大一屆的學長王全安,也就是余男的前男友,張雨綺的前夫。

那時候,王全安還不是光頭油膩大叔,氣質清爽,在北電頗受歡迎。

那時他身邊的正牌女友是孔琳。

認識蔣雯麗後,王全安立馬就與孔琳分手,和蔣雯麗墜入愛河。

男帥女靚。

老師和同學們都說,這是一對金童玉女。

然而王全安卻不知道,很快就有人「挖」了他的牆角。

挖牆角的男人叫顧長衛。

顧長衛長得其貌不揚,但很有才華。

曾憑借在陳凱歌的電影《孩子王》和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中的專業的攝影手法。

獲得了「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1989年,張藝謀和陳凱歌在北影為顧長衛舉辦了一場生日會。

名為生日會,其實是為了給顧長衛脫單。

蔣雯麗也在收邀之列。

顧長衛對比自己小9歲的蔣雯麗一見鍾情。

蔣雯麗年輕貌美又風情萬種的樣子,讓顧長衛不可自拔

雖然蔣雯麗已經「名花有主」,顧長衛卻還是想要爭取一把,他開始頻頻向蔣雯麗示好。

挖空心思追求蔣雯麗。

同為男人,王全安自然知道顧長衛打的什麼主意。

王全安和蔣雯麗開始時不時發生爭吵。

後來王全安畢業後,被分配到了老家西安,和蔣雯麗開啟了異地戀。

1992年,陳凱歌正准備籌拍電影《霸王別姬》,顧長衛趁機給蔣雯麗爭取了其中一個角色。

在劇中,24歲的蔣雯麗將清純與性感,

發揮到極致。

她飾演的是「小豆子」的母親,為了求別人收留,哭的眼淚鼻涕一大把。

眼波流轉間,那股子狐媚勁兒,令人過目難忘。

就像竇文濤說的那樣:「這個女人,是個妖精。」

整部戲,蔣雯麗就只有7分鍾戲份。

但異常出彩。

憑借這個角色,蔣雯麗名聲大噪。

顧長衛更深刻的認識到,自己沒有看錯人,從此對蔣雯麗格外死心塌地。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王全安在得知顧長衛給蔣雯麗安排角色後,一種挫敗感與無助感湧上心頭。

他一氣之下提出了分手。

這樣一來,反而隨了顧長衛的願。

於是《霸王別姬》殺青後,蔣雯麗就和顧長衛結婚了,連結婚照都沒來得及拍。

一夜成名,前途大好。

蔣雯麗卻早早回歸家庭,很多人對此不理解。

蔣雯麗卻甘之若飴。

自小跟著姥爺長大,其實她特別缺少安全安,所以從她的內心深處,很渴望能有一個家。

顧長衛踏實、穩重,讓她很有安全感。

在事業和家庭中,蔣雯麗選擇了家庭。

在家帶帶孩子,收拾收拾房子或者是做做飯,對蔣雯麗來說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有段時間,顧長衛的事業陷入低谷,秉承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心態。

蔣雯麗跟著顧長衛去美國混了很久,不僅沒有混出什麼名堂,生活反而更加的窘迫。

無奈之下,夫妻二人只能回國發展。

回國後,蔣雯麗重新回到演藝圈,只要有人找她拍戲,不管是什麼角色她都願意演。

她獨挑大樑,撐起了一個家。

90年代,正是家庭倫理劇勢頭正猛的時候。

蔣雯麗憑借電視劇《牽手》、《中國式離婚》、《金婚》等作品,再次紅遍大江南北。

而此時的顧長衛也憑借處女作電影《孔雀》,成功晉升為導演。

夫妻二人一路繁花似錦,羨煞旁人。

有人說,世上有兩種人最值得被尊重。

一種是落魄時陪男人同甘共苦的女人,還有一種是成功後不拋棄糟糠的男人。

也許蔣雯麗是這樣的女人,但可惜顧長衛不是這樣的男人。

兩人很快傳出了緋聞。

蔣雯麗聽說後,表現得雲淡風輕,帶著2歲的兒子去探班。

與張靜初的初次見面,蔣雯麗始終客客氣氣、不動聲色,沒有讓人在片場聞到一絲火葯味。

2007年,顧長衛籌拍《立春》。

這一次顧長衛又把張靜初拉來了,還給她安排了不少的戲份。

是可忍、孰不可忍。

蔣雯麗可以忍受自己在劇中「又丑又胖」,可以忍受自己一臉疙瘩、滿臉齙牙。

但她說什麼也忍不了張靜初和自己爭奪女主,並且毫不怯場、態度囂張。

於是,蔣雯麗出手了。

據說在片場,蔣雯麗一改往日的低調,抽了張靜初耳光、還刪光了張靜初的鏡頭。

此後好幾年,張靜初沒再出現在熒幕上。

具體原因,大家可以自己發揮想像。

原本以為,經過這一番斗爭,顧長衛可以老實了。

沒想到,2009年,顧長衛再次被拍到了「丑聞」。

在一個僻靜的巷子里,顧長衛與一神秘年輕女子在私家車內密會。

窗簾、擋板全封閉,在一起「交流」長達一個小時之久。

車內發生了什麼,不言而喻。

這一次,蔣雯麗徹底對顧長衛心灰意冷。

所有人都以為蔣雯麗要大鬧一番,沒想到她什麼都沒說,還傳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事。

在一家法國咖啡廳里,蔣雯麗被卓偉拍到與小16歲的演員黃軒單獨用餐。

兩人的緋聞傳出。

卓偉還意有所指的說:「他們之間只有一步之遙,究竟要不要跨過去,得看他們自己。」

蔣雯麗對此沒有做出回應,不過黃軒卻忍受不了這樣的流言蜚語,在網上爆了粗口。

這段緋聞才不了了之。

後來又斷斷續續傳出了,蔣雯麗與其他男演員的緋聞。

蔣雯麗依舊沒有回應。

也許顧長衛結結實實嘗到了,被按頭戴帽的滋味,之後的時間收斂了很多。

再也沒有被爆出過「車震」之類的荒唐事。

吃一塹、長一智。

光看不吃,永遠體會不到被背叛的滋味。

現如今。

顧長衛的事業再次陷入蕭條。

蔣雯麗不僅跨界導演了紀念自己姥爺的影片《我們天上見》,還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44歲時又憑借《幸福來敲門》拿下了「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

2019年,53歲的蔣雯麗再次憑借電視劇,《正陽門下小女人》獲得「白玉蘭獎」視後。

這些成就都是蔣雯麗的底氣,讓她足以和顧長衛抗衡,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更加不會讓自己淪為媒體的笑柄。

從刪除張靜初戲份,再到「車震門」事件。

蔣雯麗的報復手段,讓顧長衛有苦難言。

結婚30年,蔣雯麗用自己的聰明,這場婚姻保衛戰中獲得了勝利。

顧長衛不知真情實感還是言不由衷。

他對蔣雯麗說:「如果哪個女演員對我或者我對哪個女演員有好感,都有可能,但是這與我對你的愛比起來,太微不足道了,請你相信我……」

其實相不相信已經不重要了。

只是不知道,現在顧長衛在蔣雯麗心中,

分量幾何呢?

⑵ 請朋友們幫我推薦一些適合老年人看的電影,陪姥姥姥爺看看

先推薦兩個與動物有關的很感人的片子。
《狗狗與我的十個約定》。《導盲犬小Q》 兩部片子都挺輕松的。看的時候氣氛應該不錯喔。推薦。
還有關於親情的。《大魚老爸》 這部電影很感人很感人。 跟你姥爺一起看看吧。
畢竟他也是當爸爸的。同時也是當兒子的。
《辛德勒的名單》《兵臨城下》 這都是不錯的選擇。
《保鏢》都不錯的喔。

其實我感覺你跟你姥爺看什麼電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年紀大了。需要人陪陪。
你陪他。他就會高興些。 多關心關心他。這才是最重要的。
GOOD LUCK。

我的Q453921594 有事兒再問我。

⑶ 姥爺去世不閉眼,家裡牲口都往井裡跳是什麼電影

是《奇門詭秘之古井深淵》。
《奇門詭秘之古井深淵》是一部網路劇。此劇根據著名懸疑大師、凌雲文學網簽約作家玉柒原著小說《死亡凶兆》所改編的超級網路電影。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寧靜的鄉村正蘊含著一個巨大的陰謀,三十六門的奇人術士圍繞村中井下的舍利進行了一場對決,而舍利的最終歸屬將決定諸多人的命運。

⑷ 親情電影有哪些

親情電影推薦如下

1、《那山,那人,那狗》

這是劉燁的第一部電影,嚴格來說這一部算不上兒童電影,但這個故事毫無曲折,平淡溫暖,兒童完全能看懂。

老郵遞員要退休,陪著接班的兒子送最後一次郵件。長大了的兒子單獨面對父親,氣氛總是有點別扭和尷尬。一路上兩個人穿過村莊,經過田野,路過拱橋,爬過大山,在朝夕相伴的路途上,兩人慢慢懂得了彼此。
這部電影干凈淳樸,給人直擊人心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里的畫面特別美,每一個鏡頭都像畫一樣。滿眼都是綠油油的湘西自然風光,藍天白雲,山清水秀。中國式的含蓄的父子親情融化在平平淡淡中,同樣感人的還有村民的質朴善良,還有母親一生的等待和相濡以沫的初心。

這是一段父子心靈對話的旅程,是一場責任交接儀式,也是一個男孩的成長。

2、《天堂回信》

九十年代的北京,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過著平凡的日子。胖嘟嘟的小孫子,慈祥又善解人意的爺爺,一幕幕那麼樸素卻那麼感人。

簡單的情節,純真的畫面,濃得化不開的親情,無不讓人動容。爺爺去了天堂,小男孩會變成大人,不變的是那些藏在舊時光里的愛。

3、《念書的孩子》

這部電影是留守兒童題材的,對於爸爸媽媽不在家,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孩子來說,是很寫實的。

經常陪寶寶聽兒歌的,應該會很熟悉《我會聽話》這首歌吧,留守兒童的孤單和乖巧,聽哭了無數家長。而《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農村留守兒童的辛酸、無助。

對於小男孩來說,爺爺和小狗就是他生活的全部,爺爺走了以後,他學著自己生活,只有小狗是唯一的夥伴。父母想方設法托關系,小男孩終於可以進城上學,前方是什麼在等著他,我們不得而知。無論是進城還是留守,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始終是個尷尬的存在。

⑸ 能推薦幾部適合我的爺爺看的電影嗎

《拆彈部隊》、《深入敵後1》、《深入敵後2邪惡軸心》、《深入敵後3哥倫比亞》、《拯救大兵雷(瑞)恩》、《光榮歲月》、《細細的紅線》、《風語者》、《第一滴血》、《南京1937 》、《血戰台兒庄》、《地雷戰》、 《地道站》、 《狼牙山五壯士》、 《南征北戰》、《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雞毛信》 、《敵後武工隊 》、《七七事變》、《鐵血昆侖關》、 《烈火金剛》、《巧奔妙逃》《老少爺們打鬼子》
雷鋒——國產老電影 董存瑞——國產抗戰片 劉三姐 白毛女——國產老電影 林海雪原——國產老電影 烈火中的永生——《紅岩》改編 英雄兒女——巴金 新兒女英雄傳——國產老電影 洪湖赤衛隊——國產老電影 王玉珍 夏奎斌 紅色娘子軍——國產老電影 狼牙山五壯士——國產抗戰片 地道戰——國產老電影 小花——劉曉慶 陳沖 成名電影 南海長城——劉曉慶處女作 冰山上的來客——國產老電影 柳堡的故事——國產老電影 地雷戰——抗日戰爭片 鐵道游擊隊——國產老電影 南征北戰——國產老電影 平原游擊隊——抗日 大渡河——國產老電影 雲霧山中——國產老電影 豹子灣戰斗——國產老電影濟南戰役——國產老電影 獨立大隊——國產老電影 海魂——國產老電影 突破烏江——國產老電影 金沙江畔——國產老電影 車輪滾滾——國產老電影 地下游擊隊——老電影 大進軍之南線大追殲——中國戰爭片 51號兵站——國產老電影 七天七夜——國產老電影 405謀殺案——反特 奇襲——國產老電影 黑三角——國產反特 渡江偵察記——國產老電影 蛇案——國產老電影 偵察兵——抗戰片 從奴隸到將軍——國產老電影 大浪淘沙——國產老電影 紅日——國產老電影 毛主席的故事——國產老電影 犬王——國產抗戰片 楓——文革經典片 永不消失的電波——國產抗戰片 戰火中的青春——國產老電影 戰上海——國產戰爭片 智取華山——國產老電影

⑹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你好李煥英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

沖著《你好!李煥英》的好口碑以及提前做好緩解假期綜合症的目的,大年初四我和家人一起看了這部「笑著哭」的喜劇片,進影院前我還覺得妻子問我要不要帶紙巾有點小題大做了,看完電影我才意識作為成年人的那點麻木的情感是多麼的自以為是,我們善於迎接置身事外的故事,卻羞於表達關於自己的情感,比如我的表哥,電影里的包袱他笑得像吃自助餐一樣不遺餘力,一到煽情的地方他就顯得很不自在的說應該快演完了吧。其實這部電影的雛形早在幾年前賈玲演出的小品中就有過劇透,局限於小品的節目容量和表現形式不足以撐起這個內容和情感都很飽滿的故事,但經過電影的打磨和升華後所營造的情感輸出足以像子彈一樣密集而准確的同時擊中觀眾的笑點和淚點,什麼叫笑著哭最痛,我想《你好!李煥英》無疑給出了標准答案。

想寫寫《你好!李煥英》基於三個關鍵詞,一、共情,這部電影是賈玲紀念自己亡故的母親的電影,電影結尾有段字幕:「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媽媽一直是一個中年婦女,我常常忘記了,她也曾經是個小姑娘」,這句話很打動我,在我記憶里我母親也是這樣一副中年婦女的形象,母親從單位下崗後便一直在家做家庭主婦,我記得母親經常坐在靠近窗邊的靠椅上綉鞋墊,明晃晃的陽光投射在她的眼鏡上讓人忍不住眨眼,以至於她抬起頭叫我的時候,我都看不清她的樣子。母親去世那年,是我讀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母親彌留之際,我夢見母親搬進了一座白色的大房子,我把夢告訴了母親,母親偷偷留下了淚,母親的離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打不起精神,但外人看不出我的傷感,我明白我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就像電影里女兒為了讓母親高興做了很多努力,而這一切也是母親為了和女兒做最後的告別而掩飾的悲傷。整部影片其實都是母女共同營造了一個夢,女兒穿越到了母親年輕時的年代試圖去改變母親的命運,同時母親也陪伴著女兒完成她對母親的「拯救」。影片中女兒一邊流著淚奔跑,路上所有的景物一邊失去色彩,這註定只能是自我和解的歷程,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輪回,但我們可以努力像母親希望的那樣「健康快樂!」二、懷念,子欲養而親不在,這種遺憾和無奈不知道折磨著多少失去至親的人,汪峰的《當我想你的時候》有句歌詞「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淚」,我不知道我有多少年沒流淚了,但在看電影過程中我留了兩次淚,第一次是女兒和母親邊哭邊喝酒的時候,第二次是女兒意識到母親已經去世淚奔過程中閃回的哪些兒時回憶,我甚至產生了某些記憶的重疊,我想起了衣櫃里母親那件紅色緞面上綉著金色圖案的棉襖,那件我只在相冊里看到母親穿過的棉襖,照片里她很年輕,風有點大,我和她的頭發都有點亂了,她微笑著,我做了一個鬼臉靠在她身上。這些年我很少想起母親,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而渾然不知的淡忘了我原本以為清晰卻日漸模糊的母親的樣子,感謝李煥英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也懷念起我和母親在一起的日子,就像影片結尾時賈玲公開的那幾張自己和母親的照片一樣。三、原諒,愛麗絲.門羅說過:「我們總會被原諒,或我們永遠無法原諒自己。但我們原諒了,我們每次都原諒了」,影片中女兒重復著一句台詞「我沒有一次讓您高興過」,但母親始終相信女兒將來會有出息,就算只是說幾句遙遙無期的美好承諾也足夠讓母親笑得心滿意足。我們每一次傷害父母時,總是父母最先選擇原諒我們,我們從不需要任何借口就可以全身而退,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我們總以為對父母的報答是孝順是美德甚至是恩惠,其實我們只是在彌補作為子女對於父母那微不足道的問候和關懷,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父母對於我們的愛有多深。父母永遠都會理解我們的各種苦衷,他們會幫助我們找各種搪塞或者拒絕的理由,他們永遠相信我們牽掛著他們,而我們也一次次相信他們會原諒我們。母親已經離開我十七年了,有些事我已經無法得到她的原諒,我也無法體會到當時她的感受,我只知道無論我怎樣讓她生氣和失望,她都會等我回家。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2

家風里有父母對子女最深沉的愛,好家風,更是父母對子女最豐厚的饋贈。大年初一,電影《你好,李煥英》上映,除了令人捧腹大笑的`有趣情節,這部電影更流露出了濃濃的愛與親情。這樣一部電影,珍藏著回憶,更生動地刻畫出中華民族「母慈子孝」的優良傳統。

這部電影,講述了女兒賈曉玲意外穿越回20年前,與正值青春的母親李煥英相遇的故事。電影一經上映,好評如潮,「又笑又哭」「後勁兒太大」成了許多觀眾的評價。從二八式大梁自行車,到藍色工裝褲,再到黑白電視機……電影中那些懷舊元素,瞬間勾起了我們兒時的回憶。然而,真正引發我們共鳴的,則是電影中李煥英與賈曉玲這對母女間最為真摯的情感,也是那「慈」與「孝」的優良家風。

寧肯自己苦點累點,只要能讓兒女健康快樂,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只要我的女兒,健康快樂就好。」這是母親李煥英對賈曉玲說的一句話,也是整部電影中最感人的一句話。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天底下所有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愛。看著兒女一天天長大,我們的母親也已然從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為此,《人民日報》專門做了一期「你好,這是我的李煥英」的稿件徵集,不少網友翻出媽媽的舊照。有網友留言說,「我媽媽真的挺能吃苦的,歲月侵蝕下,原本苗條的身材和纖細的手指也變得越來越沒有少女感。」也有網友留言道:「老媽得了重病,我瞞著她。她自己偷偷知道,又偷偷裝起自己的知道,讓我們以為她不知道,這就是愛。」為母則剛,為了兒女犧牲一切,甚至燃燒自己的生命,這便是一種充滿愛的家風。

希望兒女出人頭地是每一位母親共同的心願,但最重要的,是兒女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母親李煥英快樂一回,是電影中女兒賈曉玲「穿越」後最大的動力。為母親「搶購」電視機,與母親一起打排球比賽,甚至為了讓母親能過上好生活而「阻止」其與父親結婚,女兒希望通過這樣,來彌補「沒出息」的自己對母親的愧疚。可李煥英卻說:「只要我的女兒,健康快樂就好。」一瞬間,賈曉玲淚如泉涌。希望兒女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天底下所有母親最大的心願。常言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果不重視品德修養,即使獲得「成功」,也是經不起考驗的,而經歷成長的「陣痛」,雖然可能遭遇挫折,走一些彎路,但能夠在成長中感悟人生,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成功,這便是這部電影中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注重品德教育的優良家風,才鑄就了中華民族堅韌且向上的優秀品質。

「子欲養而親不在」,電影里可以「穿越」,而在現實中卻是無法彌補的遺憾。我們每個人都在拼了命地努力奮斗,認為這樣就能報答父母,可是回家的次數卻越來越少,陪伴父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這難道是真正的「孝」嗎?趁著父母年輕,常回家看看,多花點時間陪陪父母,這是整部電影向我們傳達的更深層次的聲音。近日,一則新聞感動了無數網友。2月17日,陝西西安的馮先生看完電影後深受感動,本想回家准備給母親拍個小視頻做紀念,沒想到母親卻難掩對故鄉和年邁雙親的思念而落淚。看到母親想家了,馮先生心裡酸酸的,他當即決定帶上母親,驅車900公里回家見姥姥和姥爺。到了姥姥家,「一下車我媽就特別激動地抱著我姥姥」,馮先生說,「見到我媽的滿臉笑容,一切都值了。」對父母來說,精神的「孝」往往比物質上的「孝」更為重要,常回家看看,莫讓「子欲養而親不在」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每個家庭的家風里,都「珍藏」著父母對子女的愛,有一天,我們會在不經意間「打開」它。當我們解開其中的家風「密碼」,那時,父母老去,我們也早已長大。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3

賈玲一看就特別喜慶,笑眯眯的。平時生活中這樣的人也很討人嫌。賈玲姐說籌備電影太累了反彈了,能看得出比以前胖好多,就希望這段時間能好好休息休息,注意健康。賈玲以前瘦的時候太像電視台女主持人,端莊大方,倆酒窩特討喜,長的很符合中國人眼裡有福相的標准。只看到了表面,一看就是只會說好的人,然後又活了過來,這才有的喜劇天賦吧。早些年的名模,之前和賈玲沙溢一起參加過央視的一個節目喜樂街,是常駐。

後來又和賈玲一起參加湖南的百變大咖秀。挺喜歡賈玲的。喜樂街她和沙溢表現簡直絕了,笑得死去活來,感覺這個女孩真的反應超快。不過她能不能再減減肥,微胖還是挺可愛的,現在有點過胖了,某些角度看著確實顯老,還有大碗這兩年趨向於沉寂其實也正常,像麻花更是這樣,沈騰除了春晚已經基本不再演小品了。

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畢竟我相信玲姐的眼光。很喜歡賈玲本人的綜藝表現,但希望她先拿出不抄襲又能真正稱為喜劇的作品再論地位,她唯一的代表作你好李煥英勝在淚點而不是笑點。挺心疼賈玲,明明是好心做這么個舉動,被別人逼出這么個借口,賈仙女那麼可愛,為啥老是把她塑造成倒貼的形象。玲姐真的是超級好的人,節目好幾次幫曉彤擋,然後又各種帶嘉賓。她真的值得所有最好的。

賈玲這種永遠是把觀眾放在第一位吧,給觀眾帶來快樂是她腦子里的第一想法吧。自身的感受委屈什麼的,私下消化就好了。跳舞真的超級棒,滿滿自信,不怯場,有氣場,身材好又怎樣,那也抵不過強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羨慕的自信感。當初是因為她的酷口相聲開始喜歡她,那時她還不胖,期待了好多年她跟老白再說相聲,雖然知道已經不太可能了。人就是越得到反饋才越有自信,想起來面試的時候。

面試官如果綳著臉就會讓人很慌,面露笑意才會讓被面試者情緒更穩定。賈玲幾次撲沈騰懷里感覺就是妹妹跟大哥的感情,換成她撲我老公我肯定在旁邊姨母笑,但別的女人不行。不是說賈玲不好看胖不怕她勾引男人,而是賈玲橫看豎看她就不是這種人。瑪麗和沈騰合作她倆有感情,賈玲和沈騰合作她倆有感情,其實男女演員合作就是演員,自多就是關系好一點,不見得有更多的情況,現在觀眾特別愛過度解讀男女演員的合作關系。

讓演員不能正常發揮,處處小心。最有力的證據,有一期賈玲和沙溢演的那個小品,上來搭戲的微胖的男演員據說是賈玲的老公,她老公和她一直有合作,老公就在現場呢,大家真的想多了。這種現象在第四五期挺明顯的,主要是對方隊伍也沒有能和滕玲呼應的嘉賓,就真的確實很迷茫無助的感覺。但是感覺第六期開始倆人逐漸開始適應了,專注於游戲本身找創造笑點。

截止第七期,周深的低笑點捧場和潘老師的大膽表現已經讓他們打開任督二脈的感覺,個人覺得之後會逐漸變好。辛苦了家裡的頂樑柱。沒有不什麼自在的,他們每次都能給觀眾帶來歡樂。有些人就是喜歡挑刺,喜劇人給你帶來不舒服的感覺,為什麼就不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最近有煩心事,或是自己厭倦了那些,又或者那些不是你喜歡的東西,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有所不同,他們不能滿足於每個人,是他們不自在還是你不自在。

我看了這么久王牌,從沒看出來賈玲和沈騰有什麼超越朋友的感覺,不知道網友都是咋腦補出來的,我就算是腦補這這句話再看,也沒看出來。怎麼看就是小妹妹的感覺,很自然的朋友啊,親情什麼的。賈玲喜歡沈騰真的扯上天了,我倒是覺得好幾期都很好笑,剛播的那期,鄭爽作弊被抓的那期。感覺還是嘉賓人數不夠吧,兩期都能看到同樣的人有點奇怪,每次結局都煽情不喜歡。喜歡看沈騰和賈玲,從來沒覺得他們誰喜歡誰,一直覺得他們是非常有默契並相互信任的搭檔,這節目如果沒了他倆基本沒有看頭了,賈玲就是開心果,做開心果付出的努力得很多,不是誰都能當開心果的。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4

1、哪怕只用稍稍粗線條一些的眼光去看,其實都不難發現,《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所講的故事其實非常的簡單樸素。

用一段話來概括這個故事的內容就是:一位叫李煥英的普通婦女在和她的女兒賈曉玲一起參加完村裡一場重大宴會之後遭遇了一場車禍。李煥英因為這場車禍生命垂危,而她的女兒賈曉玲雖然是和她一起遭遇的車禍,卻並無大礙。然後,在一場機緣之下,身為女兒的賈曉玲意外穿越到了自己尚未出生的二十年前,穿越到了母親所在的地方。在確定自己已經穿越之後,她就通過回憶她媽媽的熟人朋友在宴會上的只言片語,然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去填補自己母親當年的遺憾,想要讓自己的母親能夠在有她陪伴的日子裡都開開心心的,想要徹底讓自己的母親過上不一樣的人生。最後,賈曉玲帶著很多遺憾與一些滿足,回歸了自己所在的時空。

而這部「以一個簡單樸素的故事作為主要內容」的電影第一個讓我覺得很好的地方,就是這部電影在擁有如同小品一般的搞笑功能的同時,其中角色帶給我的感覺也十分自然。不會像尋常小品中的演員一樣,總是能或多或少地讓我感覺到一些生硬與刻意。

既保證了搞笑效果,也保證了角色的豐富性。

既能讓作為觀眾的我在在觀影的過程中,時不時會在經常會出現「就算在搞笑情節發生之前我已經大概猜到電影接下來的情節會怎麼樣把我逗笑,但是當電影的進度條真推到那了,我還是忍不住哈哈笑」的情況。又不會讓我在觀影過程中產生「這不就是一部加長版的小品嗎?突然覺得好乏味」的念頭。

可以說是非常特別了。

2、除了很好的搞笑效果之外,在我眼中《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很特別的一個亮點,那就是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

有的讀者看到這里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你會說賈曉玲在面對她的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是你眼中《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里的一個特別的亮點呢?

而我對此的回答是:之所以那麼說,首先是因為作為一個觀眾,我很難從「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中看到什麼抽象的所謂「孝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些十分具體的東西。

比如說「無條件,高熱情的支持」「強烈的眷戀與不舍」,「因為沒能及時讓自己母親過上好日子而產生的那種愧疚與悔恨」,「她與自己母親之間深深的羈絆」等等。

然後這些十分具體的東西,又讓原本一看到親情元素濃郁的片段就會下意識地保持距離的我難得地在第一次觀看電影里一些很煽情,很傷感,親情元素也很濃的片段中就主動地在心理上拉近自己和電影中的主角的距離,進入到共情模式中去。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而這,就是「為什麼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在我眼中是一個很特別的亮點」的主要原因。

3、雖然我從很早之前就從他人那裡聽過「有的喜劇電影雖然看起來很歡樂,但是你看到最後會發現,在它在你心裡留下的印記里,有很濃郁的悲傷」這個說法。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一部看起來特別歡樂的電影在我看完之後能在我心裡留下一個「悲傷成分」佔比很高的印記。

直到我看到了《你好,李煥英》電影尾部的內容,腦海中的合家歡結局被「電影中年輕的李煥英也是穿越人士,時間到了也是得像賈曉玲一樣回歸原本屬於自己的時空,繼續接受自己在那個時空里的最後結局」這個設定給敲得粉碎,心裡逐漸形成了一個由很多很多悲傷的情緒和一些「救贖感」組成的印記之後,我才真正擁有了第一個留在心底的,是由一部喜劇電影留下的,悲傷在其中佔比很高的印記。

而這,是《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給我帶來的一個最讓我意想不到的「得到」。

還有話要說:

1、不得不說,「只看一遍電影,然後依靠這遍觀看所留下來的記憶與感想來寫文章」這事對於我來說還是太過費勁了些。未來一段時間,在寫跟電影有關的文章這一塊,還是回歸以前的狀態吧。

2、《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嗯,是一部值得去品味的電影。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5

【前言】:它是賈玲20xx年參加喜劇競演節目《喜劇總動員》時的作品,講述了賈玲穿越回母親的年輕時代,與媽媽成為好姐妹並幫媽媽追求心愛男生的故事。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先來看一組數據,截止2月18日,票房突破30億,它成為了中國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億的影片,從此,賈玲已經憑借該片成為了穩坐第一把交椅——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處女座女導演。

事件穿越回到1981年,為了彌補這些過失,她不惜一切代價讓母親高興、更高興!深情至極,潸然淚下!

我想賈玲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懷念自己已故的母親。他已故的母親正是李煥英,片尾提到的她參加廠里的排球隊、和賈玲的爸爸賈文田暗戀三年的故事等等也都是真實的。

導演,為了懷念自己的親人,可以拍電影;作家,為了懷念自己的家人,可以寫作……然而我們呢?記得90年代的時候,有一首《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唱出的是普通人一年來的艱辛,聽到的是他們過年回家時的欣喜。是啊,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能夠為家人做的最大的貢獻。

希望世間所有的媽媽都能被時光溫柔對待,「願你的親熱永年少,涌在我最美好的祈禱」大張偉老師深情地為《你好,李煥英》獻上了片尾曲,是什麼原因能讓賈玲的這部處女作不斷走高,讓全國觀眾被它動容呢?是媽媽。《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親情是本部電影的關鍵詞。

《你好,李煥英》不單單是一聲你好,也是漫長的再見;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封寄給母親的情書。「從我記憶起,媽媽就是中年婦女的模樣。」,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這類電影笑著笑著就哭了。

春節電影檔,由賈玲,沈騰,張小斐,陳赫主演的《你好,李煥英》,口碑備受好評。其中,今天看到關於賈玲的采訪。記者問她「為什麼這部影片,英文名叫hi mom,中文名反而叫:你好李煥英呢?」賈玲回答道「因為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

做母親是偉大的。盡管這可能,會影響她的職業發展,身體健康狀況。好像做母親,為孩子付出一切,很值得提倡。其實不然,因為母親,她也是個個體,她也有自己的情緒,她也能有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好好的愛自己。孩子不應占據媽媽生活的全部,不應為繁衍而生育,孩子的存在應該是:讓原本的生活,錦上添花。

願每個媽媽,都更加愛自己。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她有她自己的名字,而不僅是誰誰的媽媽,她也能有自己的生活。

願世上所有的父母都安康健在,願我們做子女的都能不留遺憾,莫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你好,李煥英》強烈推薦給大家,去電影院記得帶好口罩,紙巾哦。

生命只有一次,可愛家人的這顆心卻有無數次。當春風吹遍大地神州,帶家人出門散散步,散散心,陪陪家人,吹散一年來的悲傷,迎接嶄新的20xx。

同時也祝願我的家人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學業有成,工作順利,萬事如意,闔家幸福!值此佳節,給你們拜年了!

【後記】:有些事情失去才會懂得珍惜,賈曉玲在母親意外去世後,痛心不已。在穿越之後,賈曉玲便更加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想方設法使母親開心起來。若不是這次機會,賈曉玲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世上哪個母親,不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活著,不需要掙大錢只需要你健康,如此足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評語。

這部電影講述得也是賈鈴自己身上發生的是,這才能引起共鳴。我看到了媽媽,無數次為我奔波的身影,一時淚目……

「我只希望她健康快樂。」這是劇中李煥英對於女兒僅有的一個希望,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有這簡單、質朴的願望。趁現在的機會,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而不成為一生的遺憾。

⑺ 請推薦適合70歲出頭獨居大城市老頭觀賞的好片子,盼附說明!謝謝

英文的《中央車站》感人……
其實之前我奶奶說過……
我們老人看電影…… 情節要不就是哭戲多點的……
要不就是哼哼哈哈熱鬧點的……要不就是稀奇點的……
情節多點的哭戲多點的……你選擇瓊瑤……雖然不是電影……
哼哼哈哈熱鬧點的…… 趙本山的《落葉歸根》潘長江的《別拿豆包不當干糧》地道戰……紅星閃閃……70歲了對以前的記憶很深刻…… 看紀錄片也不錯…… 比如法國一個導演導的《中國》。 或者改革開放的有些東西…… 要不就是紀錄片《鳥的遷徙》《帝企鵝日記》我發現老人家特別喜歡看一些動物…… 或者魔術…… 大衛的不錯…… 老人一邊看一邊猜…… 或者雜技…… 看著驚險…… 要不相聲…… 你直接趙麗蓉趙本山馮鞏潘長江鞏漢林的下一套來…… 熱鬧。比看電影好看……或者卓別林的默劇? 你家老人喜歡越劇?京劇?崑曲? 隨便找些段落給他過過癮…… 其實不一定有要看電影…… 老人一般看了前面忘記後面…… 不如來點熱鬧喜慶的…… 呵呵 。

⑻ 電影《尋漢記》你看過嗎講述了什麼

《尋漢記》講述了,一個姑娘名叫王招,她和姥爺二人生活起,姥爺是個通情達理的開明老頭,王招在一個公司上班,她在公司工作中每次公司抽獎,她的運氣最好,這次抽到了使用一年的免費活動,可以使用一年的轎車。

但杜微回去後也思考起來此事到底怎麼辦好呢,姥爺也向杜微承認錯誤不該這樣對待杜微,再碰頭時,杜微也想通了,同意了跟王招結婚做孩子父親,使孩子能有個光明正大的父親幸福生活,並帶上王招去醫院做婦科檢查,做B超看到孩子象個乒乓球一樣大小,杜微接受了王招,並和姥爺一起生活,姥爺也只有隻個孫女也依靠得到,今後要為自己養老送終的相依為命的為了能給孩子尋個爹,也算圓滿成功了。

這就是《尋漢記》故事到此結束。

⑼ 文章過年好是哪個電影里的

電影《過年好》。

《過年好》講的是祖孫三代人因為「年」而發生的暖心故事。趙本山飾演一位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姥爺」,閆妮在影片里飾演北漂14年的女兒李羊朵,她面臨著事業發展陷入困境、父親生病,以及與女兒(熱依扎飾)關系緊張等諸多麻煩事。

片中祖孫三代的故事,高群書本人也深有感觸,「我的父母住在石家莊老家,我在北京漂著,我的兒子之前在加拿大讀書。」他感慨,現在的人大多面臨這種情況,在老家有一套人際關系,在大城市有一個社交圈子,《過年好》就是這種社會現象的縮影。

劇情簡介

除了趙本山,高群書導演還藉助近百位明星的聯袂狂歡,他們戲份不多,但各顯身手。大鵬在片中飾演東北暴發戶,給老師趙本山拜年時聽說外孫女熱依扎要喝咖啡,立馬叫保鏢前往星巴克「買咖啡,買兩萬的,一暖壺一暖壺的」,盡顯土豪任性本色。

文章在片中扮演買煙的小混混,被人問叫啥名,竟回答「我叫高群書」,導演的自我解嘲讓人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