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白楊主演的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白楊主演的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發布時間: 2022-10-29 17:40:23

❶ 《一江春水向東流》在電影史的地位是什麼

被當時之進步輿論推崇為「插在戰後中國電影發展途程上的一支指路標」。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由蔡楚生、鄭君里導演並編劇,白楊、陶金、舒綉文、上官雲珠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47年在中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家庭在中國抗日戰爭巨變之時發生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一江春水向東流》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V6FwTVkmGEfYXcEqcT5YpA

?pwd=v3ns 提取碼:v3ns

❷ 1956年白楊主演了什麼故事片

1956年,白楊主演了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飾演主人公祥林嫂。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電影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電影《祝福》於1957年7月第10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特別獎,1958年在墨西哥國際電影節獲「銀帽獎」。

(2)白楊主演的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擴展閱讀:

白楊原名楊成芳,出生於北京市,1936年主演個人第一部電影《十字街頭》 。1939年,出演劇情電影《中華兒女》。1946年,主演劇情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 。1947年,領銜主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

1989年,白楊領銜主演傳記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她憑借該劇獲得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榮譽演員獎,這是白楊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電視劇,也是她扮演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 。1995年,在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到來之際,白楊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

1996年9月18日,白楊逝世,享年76歲 。

❸ 1956年,白楊主演了哪部電視劇的哪個人物

1956年,白楊主演了哪部《祝福》里的人物。《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祝福》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3)白楊主演的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擴展閱讀:

1936年,白楊主演個人第一部電影《十字街頭》。

1939年,白楊出演劇情電影《中華兒女》。

1946年,主演劇情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

1947年,領銜主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

1956年,白楊主演劇情電影《祝福》。

1960年,主演戰爭電影《冬梅》。

1989年,領銜主演傳記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她憑借該劇獲得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榮譽演員獎,這是白楊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電視劇,也是她扮演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

1995年,在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到來之際,白楊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1996年9月18日,白楊逝世,享年76歲。



❹ ,七八十年代的一部電影《一向春水向東流》的男主角是誰

男主角:張忠良
演員:陶金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部由蔡楚生、鄭君里導演和編劇,白楊、陶金、上官雲珠、舒綉文、吳茵主演,昆侖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47年的劇情片。該片代表了20世紀30、40年代中國電影工業最高水準的巔峰之作,被譽為中國電影史上一部史詩般的影片。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將傳統故事《鍘美案》置放於抗日戰爭的背景之下拍攝的一部典型的家庭倫理片。共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影片把抗戰前後將近十年間的復雜社會生活,濃縮到一個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難關頭,整個社會處於紛繁動亂之中,強烈地表達了人民的正義吶喊。

影片將中國古典小說、詩歌、戲曲、繪畫等藝術的表現技巧,融匯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中,創造了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

❺ 1956年白楊主演了什麼電影

1956年,主演劇情電影《祝福》。

演藝歷程:

1936年,主演個人第一部電影《十字街頭》。

1939年,出演劇情電影《中華兒女》。

1946年,主演劇情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

1947年,領銜主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

1956年,主演劇情電影《祝福》。

1960年,主演戰爭電影《冬梅》。



(5)白楊主演的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白楊的表演風格質朴、優美、自然、含蓄,擅長於表現東方女性神韻,充分顯露出她的表演才華。她塑造了各種優美動人的婦女形象。她將自身具有的女性魅力與角色巧妙地結合,使觀眾對她所扮演的角色賦予無限同情,從而獲得觀眾的喜愛和尊敬。

她飾演的每個人物都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並深入人心,不僅因為她深厚的表演功底,更由於她對所塑造人物的深刻揣摩。從人物的外在形象到內在心理,她都會經過深入細膩的揣摩以求達到對人物全面而透徹的把握,只有這樣塑造出來的人物才不會讓人覺得虛假造作

❻ 請問有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上映的由白楊主演的在線免費播放資源

《一江春水向東流》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N04eOO9bYxMi4xRw8BeNrg

提取碼:xkt3

《一江春水向東流》一九三零年代的上海順和紗廠,女工素芬(白楊飾)與婦女補習學校教員張忠良(陶金飾)喜結連理。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素芬誕下一子。忠良為子取名抗生後不久,便加入救護隊離開上海,並機智地在南京大屠殺中倖存下來。一九三八年,忠良母(吳茵飾)帶素芬和抗生回到丹陽鄉下。但是鄉下也不太平,忠良弟忠民(高正飾)不肯做走狗,上山打起了游擊。一九四零年,侵略者弔死了忠良父。素芬只得背子隨婆回到上海,以對忠良的思念和期盼為支撐,在苦難中掙扎求生。一九四一年,被俘後成功逃脫的忠良輾轉到達重慶,困苦中只得投靠故交王麗珍(舒綉文飾),並慢慢被墮落的物質生活所引誘,開始迷失自己。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忠良和麗珍先後回到上海,住進麗珍表姐何文艷(上官雲珠飾)家。就在忠良與文艷廝混時,走投無路的素芬歪打正著被招入文艷家幫佣……

❼ 《一江春水向東流》講述了什麼故事

中國昆侖電影公司1947年攝制,編導蔡楚生、鄭君里。是一部具有史詩風格的民族巨片。

紗廠補習學校青年教師張忠良贏得了女工素芬的愛情,在一個月圓之夜,他給她戴上了祖傳的戒指。「八·一三」上海抗戰爆發後不久,張忠良參加的救護隊不得不隨部隊撤出,他揮淚告別了老母、妻子與幼子抗生,輾轉抗戰,後被日軍俘虜。逃脫後他流浪到重慶,向以前認識的交際很廣的風流女子王麗珍求助。她是紗廠溫經理太太何文艷的表妹,對張素有好感,便留他住下並介紹他到乾爹的公司做事。受環境的熏染,張很快便消沉下去,和王麗珍鬼混在一起。抗戰勝利後,他立即飛回上海搞「劫收」,侵吞了被打成漢奸的溫經理的財產,何文艷也成了他「接收夫人」。而「抗戰夫人」王麗珍也聞風而來,住進了溫公館。

素芬飽受生活的煎熬,望眼欲穿地盼望著丈夫歸來,卻不知自己的去信早被丈夫撕碎扔在了河裡。為生計所迫,她不得已只好到溫公館做傭人。在舞會上,她吃驚地看到了和王麗珍在一起的張忠良,卻被他無情地拒絕相認。悲憤交加的素芬在夜裡跳進了黃浦江。江面上再次回盪起悲愴的歌聲「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❽ 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具體講的什麼

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將抗日戰爭前後十多年的歷史濃縮在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過這個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歡離合細膩地刻畫出當時的社會景況。該片融合了經典大片所具備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歷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運,深刻的人性洞悉,嚴密的敘事結構,強大的演員陣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張忠良、素芬、王麗珍、何文艷齊聚舞會的一出戲更是被當作教學的典範,在各影視學院的課堂上一講再講。
1947年 第一部史詩片《一江春水向東流》

現實主義奠基人蔡楚生

柯靈曾經指出過,「鄭正秋逝世表示了電影史一章的結束,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徵另一章的開頭。」蔡楚生在中國電影史上開始了現實主義風格的創作,他的作品在關照普通人感情的同時,又能上升到民族情懷的高度,所以才會在三四十年代的舊中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觀影熱潮。這種對商業與藝術、理性與感性的兼顧,恐怕是最值得當代的中國影人借鑒的
電影這東西最難得的是做到令雅者見雅,俗者見俗,在中國,怕也只有蔡公一人做到過。舊中國四部票房神話,蔡公就佔了3部,即《都會的早晨》、《漁光曲》和《一江春水向東流》,另外一部為其恩師鄭正秋的《姊妹花》。《漁光曲》當時的贊譽是「人活80歲罕見,片映80天絕無」。《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連映3月,觀眾近80萬人次。蔡公善於講苦情戲,且還做到既對得起時代的真相,更能與民眾的呼聲相回應。這種悲情路線,在80年代末期,首部室內劇《渴望》重又將其推向高峰,只是對現實的拷問已不如蔡公那般血淚交織,並力透紙背。蔡公強調電影的人民性,電影是一群人在創作,就得為更大的一群人去服務,為他們最基本的感情和渴望服務,《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和民眾患著同樣極為緊迫的疼痛。蔡公的敘事從古典章回小說中得其精髓,幾條線索在張忠良身上得以糾結,平仄有致地勾勒出抗日前後,上海各階層人等的眾生相。在蒙太奇運用上,又從古詩詞中吸引營養,賦、比、興手法俯拾皆是。伴著「月亮彎彎照九州」的歌聲,張忠良投入王麗珍的懷抱,而素芬卻在苦苦地思戀丈夫。國仇家恨,在薄倖和持守間得以抒發,怎不令人潸然淚下。現在的中國電影,已舍棄了濃墨重彩的悲歡離合,只有在電視劇里,還能依稀可見這種民俗化的景觀。而電影不是成為純個人表達的工具,就是純而又純的感官盛宴。鮮有電影能在關照人情的同時,又能上升到民族情懷的高度上來。

❾ 一江春水向東流完整版電影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M54mRauFjKHj7qlSKXNvxw

提取碼:6q7w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由蔡楚生、鄭君里導演並編劇,白楊、陶金、舒綉文、上官雲珠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47年在中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家庭在中國抗日戰爭巨變之時發生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❿ 電影《一江春水》主要是講述主要的故事

一江春水的片名應和著武漢的河,片中好幾次看水的場景,野草繁生,清水漫過石頭與土地,緩慢地向下游流走。人看水,水像人。據說在拍攝期討論片名時,曾考慮過「蓉姐」。這個名字也有著它詞語上的勾連,像是許鞍華的《桃姐》。高啟盛說,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格局小了」,其實是講「一江春水」主要還是一種態度,「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而不僅僅是關乎一個人的生活。
生命是自然流淌的,是綿綿不息,有著韌性和包容性。這是一種很中國古典式的對生命的理解,包括「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我們可以在整個文化里找到很多敘述相似概念的表達。
影片採用很自然的方式把觀眾插入到蓉姐的生活中,4:3的畫幅,沒有背景音樂,武漢方言,固定機位,只是看人生活,看人說話,看人處理自己與世界的關系。在一部表現小人物的電影中,拍攝者的態度尤其重要,他們的生活也僅僅是生活而已,不高出一分,不矮一分。不以浪漫的方式將其藝術化,也不表現高高在上的憐憫。自然,寬容,溫柔,不僅僅對於拍電影很重要,對於理解他人的處境也尤為關鍵,而但凡不能理解,但凡摻雜一點虛偽,人物就會變得扁平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