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看的抗日電影老電影
《地道戰》和《地雷戰》就很不錯
2. 大決戰孟良崮是哪一集
孟良崮戰役發生在大決戰之前,孟良崮一戰是張靈甫和他的整編74師被華東野戰軍全殲。張靈甫出現在《大決戰》的第32集,所以大決戰孟良崮是第32集
3. 那裡能下載《紅日》這部老電影
《紅日》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作品相關簡介:
《紅日》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故事片,由湯曉丹執導,張伐、高博等出演,於1963年5月1日上映。
該片根據吳強的同名小說改編,以漣水、吐絲口、孟良崮三次戰斗為主線,講述了人民解放軍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條件下消滅國民黨王牌部隊第74師的故事。
4. 孟良崮戰役簡介 孟良崮戰役全過程是怎樣的
孟良崮戰役
1947年3月,蔣介石派湯恩伯率領45萬兵力,向山東解放區發起大規模進攻。國民黨軍採取密集靠攏、齊頭並進的戰術,使華東野戰軍不易捕捉戰機。根據這一情況。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及時指使華東野戰軍,不要急,「只要有耐心,總有殲敵機會。」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等指揮下,不斷後撤,佯裝敗退的樣子,使國民黨放心前進。國民黨「王牌軍」整編第七十四師急於建功,脫離兩翼,孤軍深入。華東野戰軍迅速抓住戰機,集中優勢兵力,將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壓縮包圍在山東蒙陰東南的孟良崮地區。國民黨「王牌軍」整編第七十四師號稱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是蔣介石的典範部隊,師長張靈甫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他在抗日戰爭中建有功勛,應當受到尊重,不過此人仗著蔣介石的器重,驕橫異常。
按照粟裕以往的打法都是先打弱敵,張靈甫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會有危險,而且國民黨軍一直在求與共軍決戰而不能,所以當粟裕穿插包圍了整編第七十四師後,張靈甫不是尋求突圍,反倒趁機將部隊拉上孟良崮堅守待援,以求來個反包圍、中心開花的決戰。
幾個錯誤導致張靈甫徹底失敗。一個是孟良崮是個大石頭包,倉促之間無法建立工事;第二,更致命的因素是他身為國民黨軍高級將領,居然不知道國民黨軍同僚不會出死力救他。由此可以看出失敗的不是張靈甫,而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
當蔣介石得知整編第七十四師被圍的消息,立即調10個整編師的兵力前往救援,以期內外夾擊,聚殲華東野戰軍於孟良崮。可是只有黃百韜一個師執行了蔣介石的命令,粟裕的阻擊部隊比黃百韜早一分鍾搶佔了制高點,黃百韜寸步難行,被阻擋在外圍。
孟良崮戰役粟裕以五倍以上的絕對優勢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七十四師三萬餘人,張靈甫被擊斃,粟裕以禮相葬,從容打掃戰場後揚長而去。面對慘敗,蔣介石痛徹心扉,陳毅則興奮地揮灑詩篇。
此役被譽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是十分准確的,解放後被拍成電影《紅日》。
5. 反映孟良崮戰役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紅日
電影《紅日》拍攝於1961年到1963年。影片取材於1947年的「孟良崮之戰」,這場聞名中外的慘烈戰役對交戰雙方有著存亡絕續的意義。影片盡量客觀地塑造了國共雙方的各級將領達20多人,從軍師團到連排班,人物眾多,個個鮮活生動,是為經典。當中的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更是唱遍全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片 名: 紅日
主 演: 張伐 高傅 中叔皇 康泰
導 演: 湯曉丹 影片類型: 戰爭
地 區: 大陸 上映時間: 1963
語言說明: 國語
1946年冬,蘇北連水城下,硝煙彌漫,火光沖天,講述我軍沈振新、丁元善部,頑強地抗擊著氣焰囂張的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在給予敵人重大殺傷以後,為了配合整個戰局需要,奉命主動北撤,廣大官兵懷著沉痛的心情,帶著「再跟七十四師干」的殺敵決心,離開蘇北根據地的故事。
······················
紅日
故事片(黑白)。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攝制。
1946年初冬,蔣介石對華東解放區發 動大規模進攻。人民解放軍沈振新部 在蘇北漣水城外,與蔣軍「王牌」整 編七十四師張靈甫部激戰以後,主動 北撤山東。張靈甫氣焰囂張,與其他 師共二十萬人,向山東臨沂地區齊頭 並進,盤踞濟南的敵人也同時出動, 企圖南、北夾擊我軍。我野戰軍司令 部決定一部分主力在南線阻擊,大部 分迎戰北面的敵人。於是展開了著名 的萊蕪戰役。沈振新軍奉命拿下萊蕪 城北的吐絲口鎮,以截斷敵人的退路 。而劉勝團被留下作為軍的總預備隊 ,團長劉勝和連長石東根因求戰心切 ,情緒急躁。戰局急劇變化,萊蕪五 萬敵人在我軍的猛攻下,妄圖向吐絲 口方向突圍。沈振新當即命令劉勝率 部投入戰斗。劉勝用一支突擊力量越 過前沿,直插敵人的師部,獲得全勝 。勝利鼓舞著全軍,然而石東根卻有 些忘乎所以,軍長對他進行了嚴肅的 批評。蔣軍以張靈甫為先鋒,又向我 蒙陰、坦埠進攻,妄圖聚殲我主力於 沂蒙山區。為了分散和牽制敵人,沈 振新部從沂蒙山西側,插到敵後魯南 一帶。敵七十四師進攻坦埠失利,向 南潰退。沈振新部星夜飛兵搶占垛庄 ,切斷敵人退路,將七十四師緊緊包 圍在孟良崮山上。張靈甫想以聲東擊 西的詭計突出重圍,但在我軍凌厲的 攻勢下,陰謀未能得逞。戰斗中,團 長劉勝不幸犧牲。在攻佔孟良崮頂峰 時,石東根連的戰士搭了人梯攀上懸 崖絕壁,直搗張靈甫指揮部石洞。張 靈甫負隅頑抗,被我擊斃。我各路大 軍在孟良崮勝利會師。 編劇:瞿白音(根據吳強的同名小說 改編) 導演: 湯曉丹 攝影: 馬林發 美術: 葛師承 作曲: 呂其明、蕭珩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張 伐 沈振新 楊在葆 石東根 里 坡 劉 勝 舒 適 張靈甫
6. 孟良崮戰役的詳細資料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省蒙陰縣東南孟良崮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作戰。
華野主力東移後, 使蔣介石、陳誠產生了錯誤判斷,誤認為華野「 攻勢疲憊」 ,可能繼續向東北方向的淄川、博山方向撤退。遂於5月10日命令各部兼程前進,跟蹤追剿,以實現在魯中山區與華野主力決戰之目的。
顧祝同轉令3個兵團放膽向博山、沂水一線疾進。右翼第1兵團改變原定的穩扎穩打戰法,不待第2、第3兵團統行動,即以整編第74師為骨幹,在整編第25、第83師的配合下,於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區進攻坦埠,企圖乘隙佔領沂水至蒙陰公路;
5月11~13日,整編第74師在整編第83,第25師掩護下自垛庄北進至黃鹿寨、舊寨、野豬旺等地,被第9縱隊擊退,隨後佔領楊家寨、佛山角、馬牧池等地,准備14日攻佔坦埠。
5月13日上午,敵3個師又發起攻擊,至下午4時懼殲後退至黃斗頂山、重山、馬牧池。晚,華東野戰軍第1、第8縱隊以一部兵力在整編第74師正面實旋阻擊,主力從其兩翼尋隙向縱深楔進。第1縱隊第3師攻佔曹庄及其以北高地,逼近蒙陰,構成對外正面阻擊整編第65師;
縱隊主力攻佔黃斗頂山、堯山、天馬山、界牌等要點,割斷了整編第74師與整編第25師的聯系,並殲整編第25師一部,該師大部縮回桃墟。第8縱隊主力攻佔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等要點,割斷了整編第74師與整編第83師的聯系;一部佔領盂良崮東南的橫山老貓窩。
同時,第4、第9縱隊從正面發起攻擊,佔領黃鹿寨、佛山及馬牧池、隋家店一線,扼制了整編第74師的進攻。第6縱隊由銅石地區急速北上,於14日晨抵達垛庄西南觀上、白埠地區。13日晚,整編第74師前沿據點遭到攻擊時,張靈甫仍准備於14日執行攻佔坦埠的計劃。
5月14日10時,張靈甫得知天馬山,馬牧池、磊石山等地失守後,預感到有被圍殲的危險,即倉促向盂良崮,垛庄方向撤退,並組織一部兵力進行反擊。華東野戰軍發現整編第74師南撤,立即乘勝猛攻。擔任正面攻擊的第4、第9縱隊經徹夜攻擊,進占唐家峪子、趙家城子一線;
第6縱隊在第1縱隊一部協同下,於15日拂曉攻佔垛庄,截斷了整編第74師的退路;第8縱隊攻佔萬泉山,同第1、第6縱隊打通了聯系,在蘆山、孟良崮地區形成了對整編第74帥的四麵包圍。整編第74師被包圍,蔣介石、顧祝同雖感吃驚,但認為該師戰鬥力強,
所處地形有利,已控制制高點,必能堅守,如果左右鄰加速增援,可造成與華東野戰軍主力決戰的機會。因此,除令整編第74師固守待援,牽制華東野戰軍主力外,嚴令新泰的整編第11師、蒙陰的整編第65師、桃墟的整編第25師、青鴕寺的整編第83師以及河陽、湯頭的第7軍。
整編第48師等部迅速向整編第74師靠攏;並調第5軍自萊蕪南下,整編第20師自大汶口向蒙陰前進,企圖用10個整編師的兵力在蒙陰、青駝寺地區殲滅華東野戰軍主力。張靈甫也認為建制尚完整,部隊戰鬥力強,居於戰線中央,會得到左右鄰的積極增援。
5月15日晨,整74師被圍困於孟良崮為核心的幾個山頭上,主要是520、東西540、600、610 高地,及蘆山、雕窩等地。13時,華東野戰軍發起總攻,各部隊從四面八方多路突擊,整編第74師竭力頑抗。
激戰至16日上午,華東野戰軍攻佔雕窩、蘆山,整編第74師主陣地全部丟失。下午天陰雲低,能見度很差,華東野戰軍以為整編第74師已被全殲,但在核算俘虜人數時,發現殲敵數與該師編制數相差萬餘人。部隊隨即嚴密搜索,終將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1個團余部全殲,擊斃張靈甫。
16 日16時半戰斗結束時,華東野戰軍發現敵電台在活動,粟裕命令第4、第8、第9縱隊對孟良崮、雕窩間的山谷進行搜索。至18時,共搜出匿敵7000餘人。
孟良崮戰役在華東野戰軍主力圍殲整編第74師過程中,擔任阻援任務的第2、第3、第7、第10縱隊及魯南、濱海等軍區部隊,積極牽制和阻擊各路援敵。
國民黨軍各路援軍,在蔣介石、顧祝同的再三嚴令下雖拼力前進,有的進至距盂良崮5公里處,炮彈已能打到孟良崮,但由於遇到頑強阻擊,不僅未能挽救整編第74師,而且遭到重大傷亡。
(6)老電影孟良崮戰役上下集全本擴展閱讀
戰役意義
孟良崮戰役基本粉碎了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創造了我軍在敵重兵集團密集並進的情況下,從其戰線中央割殲進攻主力的範例。此役的勝利,不僅在心理上極大地震撼了國民黨軍隊,也打亂了國民黨軍隊在山東的重點攻擊部署。
他們不得不對戰役計劃作新的調整。重新發起的攻勢已沒有了初期的強勁勢頭,又由於華東我軍紛紛向內線出擊,尋求決戰的時機喪失,7月中旬,國民黨軍隊在態勢上已處不利之勢,結束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孟良崮戰役孟良崮戰役中整編74 師這一「王牌」軍被毀,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人民解放軍的士氣,使我軍由弱轉強,使全國的軍事、政治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是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的重要轉折點,為劉鄧大軍挺進中原奠定了基礎。
7. 有個電影叫什麼有很多女孩子肩扛木板橋讓抗戰隊同過,是什麼電影還有那時候沒糧食吃,還要炕烙餅支援
看看是不是《沂蒙六姐妹》
劇情介紹
巍巍沂蒙山聳立起無私奉獻的豐碑,滔滔沂河水訴不盡沂蒙兒女對黨的無限忠誠。
1947年孟良崮戰役前夕,沂蒙山的煙庄舉辦了一個特殊婚禮,嫂子春英抱著公雞替當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婦救會長蘭花帶領村裡僅有的婦女和老人忙著一項艱巨的支前任務,兩、三天內攤五千斤煎餅,收五千斤馬草和二百雙軍鞋。春英一家為攤煎餅熬了兩個通宵;童養媳黑燕為做軍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縱當兵的哥哥大壯請假回來探望生病的娘,結果中了爹的計被鎖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鶴、秀秀、月芬要點燃自家的場院屋,用「調虎離山」計救大壯
戰事又緊,新的支前任務派了下來,可是公糧一時半會運不到,於是鄉親們四處籌糧。月芬趕了幾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糧,恰與正在奔赴前線又素未謀面的丈夫擦肩而過,成了終身的遺憾……
孟良崮戰役[1] 打響了,蘭花帶領姐妹們組成的支前隊伍奔赴前線。她們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她們冒著敵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線橋」,使部隊及時奔赴戰場……
沂蒙紅嫂們用她們的勇敢、堅毅、無私奉獻,詮釋了感動中國的沂蒙精神。
8. 解放戰爭中的孟良崮戰役的全過程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5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省蒙陰東南地區,對國民黨軍發動的一次山地進攻戰役。
同年3月,國民黨軍改變戰略方針,由對解放區全面進攻改為對山東,陝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進攻山東的國民黨軍集中24個整編師60個旅約45萬人的兵力,編成3個兵團,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指揮,採取密集靠攏、穩扎穩打的戰法,於4月上旬成弧形向魯中山區推進,企圖與華東野戰軍主力決戰於魯中或迫使其北渡黃河。華東野戰軍決心尋機殲滅進犯的國民黨軍,但除於4月下旬在泰安殲滅1個整編師外,由於國民黨軍行動謹慎而未獲戰機。針對上述情況,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指示:國民黨軍密集不好打時,忍耐待機;一不要性急,二不要分兵,將主力集結於機動位置;只要主力在手,總有殲敵機會。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遵照這一指示,於5月上旬調整部署,將主力後撤至萊蕪、新泰以東地區隱蔽待機。顧祝同得悉華東野戰軍主力撤退,即令所部向博山、沂水一線疾進。擔任右翼進攻之第1兵團司令官湯恩伯不待相鄰兵團統一行動,即以整編第74師為骨幹,在整編第25、第83師配合下,於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區進攻坦埠,企圖佔領沂水至蒙陰公路;另以第7軍及整編第48師北攻沂水,策應整74師作戰。華東野戰軍原擬首先集中兵力,截殲孤立、暴露之國民黨軍右翼第7軍及整48師,11日晚獲悉處於中間戰線之整74師冒進,便於就近集中主力加以割殲,當即改變決心,首先殲滅該師。第2、第3、第7、第10縱隊分別鉗制和阻擊河陽、新泰、萊蕪地區的國民黨軍第7軍、整編第11師、第5軍等部,使其不能向整74師靠攏,而集中主力第1、第4、第6、第8、第9縱隊,實施中央突破和斷其退路,殲滅整74師於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區。至13日,整74師先後佔領楊家寨、馬牧池等地。當晚,華東野戰軍擔任迂迴穿插任務的第1、第8縱隊,分由整74師的兩翼尋隙向縱深楔進。第1縱隊第3師攻佔曹庄及其以北高地,構成對蒙陰整65師的正面阻擊。該縱隊主力則攻佔黃斗頂山、天馬山、界牌等要點,切斷整74師與整25師的聯系。第8縱隊攻佔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等要點,切斷了整74師與整83師的聯系,一部佔領孟良崮東南之橫山、老貓窩。與此同時,第4、第9縱隊從正面發起攻擊,佔領黃鹿寨、佛山、馬牧池、隋家店一線。第6縱隊從魯南銅石急速北進,於14日晨抵達觀上、白埠地區。整74師在其外圍各要點失守後,倉促向孟良崮、垛庄收縮;華東野戰軍隨即加速進攻。第4、第9縱隊經徹夜猛攻,進至唐家峪子、趙家城子一線;第6縱隊在第1縱隊一部協同下,於15日拂曉攻佔垛庄,切斷整74師的退路;第8縱隊攻佔萬泉山,同第1、第6縱隊打通聯系,形成對整74師的四麵包圍。整74師被圍後,蔣介石一面命令該師固守待援,一面嚴令整編第11、第65、第25、第83師以及第7軍、第84師等部,迅速向整74師靠攏,企圖在蒙陰、青舵寺地區合擊華東野戰軍主力。此時,向孟良崮增援的10個師多數只距離孟良崮一至兩天行程,情況十分緊急。華東野戰軍嚴令阻援部隊堅決阻住援軍,主攻部隊經調整部署後,定於15日下午發起總攻。
盂良崮主峰向西北連接兩個540高地,西北端為520高地;其東南為蘆山,東為雕窩,東西長約10公里,向北崗巒起伏直抵汶河,向南4公里為臨(沂)蒙(防)公路,該山區山峰陡峭,多懸崖絕壁,山上無水,草木甚少。整編第74師師長張靈甫在向南突圍未遂後,即以第58旅扼守主峰、蘆山、雕窩高地;以第5l旅扼守520與兩個540高地;第57旅位於兩旅之間的570(史稱600)高地:師指揮所位於東540高地,企圖憑險固守,並致電國民黨軍統帥蔣介石求援。蔣介石認為此乃與華東野戰軍決戰的良機,遂令張靈甫率部固守,並令空軍空投糧彈,同時令整編第25、第83師等10個整編(軍)向孟良崮增援。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為迅速殲滅整74師,於當日13時調整部署後,即令部隊發起總攻。第9縱隊一部在炮火支援下,於16日8時攻佔雕窩。第4縱隊一部於攻佔330、高地後,首先楔入520高地與西540高地之間,切斷守軍退路,連續打退守軍4次反擊,與第1、第9縱隊各一部於午夜佔領520高地,殲守軍大部,其餘部撤向540高地。各部繼向西540高地發起攻擊。第4縱隊一部攀登陡峭山坡,從側後插上西540高峰,突然向守軍發起攻擊,守軍急速向東540高地潰退。張靈甫被迫率指揮所轉至570高地;—16日拂曉,整編第74師以1個連至1個團兵力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西540高地進行連續反擊,第4縱隊堅守部隊傷亡較大,在十分危急之際,第1、第4縱隊各一部趕到,將敵擊潰。第9縱隊向東540高地攻擊的部隊遭守軍優勢兵力的反擊,攻擊受挫。期間第8、第6縱隊於殲敵一部後,正向蘆山攻擊前進。在解放軍的猛烈攻擊下,整74師傷亡慘重,傷員、勤雜人員、騾馬、輜重滿山遍野,陣地已逞混亂。國民黨空軍投下的大批糧彈,多為解放軍所獲。蔣介石嚴令督援的8個師又2個旅,於16日上午開始向孟良崮山區靠攏,又為解放軍的阻援部隊所阻擊。此時,第9縱隊繼續以一部兵力由正北和東北向東540高地攻擊,一部向570高地和孟良崮主峰攻擊。13時,第4縱隊主力附山炮5門,向東攻擊540高地,第6縱隊一部亦由南向東540高地攻擊,戰至14時,攻佔該高地,守軍第51旅大部被殲。第8縱隊和第6縱隊一部於13時攻佔蘆山,殲守軍第58旅3000餘人。在解放軍的猛攻下,整74師余部被迫收縮於孟良崮、570高地及其間的凹地,隱蔽進行整頓和組織頑抗。第4、第6、第8、第9縱隊合力總攻,戰至17時,將國民黨軍精銳「五大主力」之一整編第74師全部殲滅,師長張靈甫被擊斃。與此同時,第10縱隊逼近萊蕪,阻擊第5軍;第3縱隊於新泰至蒙陰公路上,阻擊整編第11師;第2、第7縱隊在青舵寺阻擊整編第48師、第83師,殲其一個團;魯南、濱海地方武裝逼近臨沂,威脅國民黨軍後方,各阻援部隊均達成阻擊目的,有力地保障了主攻部隊殲滅整74師。
9. 孟良崮戰役全過程是什麼
在內戰初期,蔣介石依仗其優勢的兵力,對各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但在各戰場上均遭到慘敗。他經過一番准備,於1947年3月起,由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重點進攻的地區之一是山東地區。4月上旬,蔣介石糾集了5萬兵力,向山東解放區殺奔而來,想要把解放軍擠出魯南地區。
新泰、蒙陰、青駝寺以東地區,是魯中解放區的腹地,群眾條件好,民兵組織堅強,在蔣軍可能進攻的方向上已實行了徹底的空舍清野,並嚴密封鎖消息。該地區多為岩石山地,構築工事困難,但地形復雜,便於部隊隱蔽集結和穿插。
華野主力按軍委部署向萊蕪、新泰、蒙陰以東地區轉移後,敵軍果然乘機前行。敵人吸取過去失敗的教訓,不敢冒失前進,將部隊組成3個機動兵團,穩扎穩打,齊頭並進,尋找華東野戰軍決戰。他們轉遊了1個多月,找不到解放軍的一兵一卒,於是不費力氣就佔領了解放區內的萊蕪、蒙陰、河陽等城鎮。這時,敵人一改「穩扎穩打」的方針,在敵第一兵團司令湯恩伯的指揮下,敵人4個整編師和1個軍,不等其他兵團統一行動,冒冒失失向北推行。其中推進最快的是整編74師,差不多進到了坦埠。
在國民黨軍隊中74師是很有名氣的,是國民黨軍隊的五大主力之一,受過美國軍事顧問的特種訓練,全部用美國武器裝備,戰鬥力比較強,被國民黨稱為「王牌軍」。國民黨吹噓說:「有10個74師就可以統一全國。」74師在國民黨軍隊中地位這么重要,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指揮陳毅、粟裕決定,在粉碎敵人這次進犯中,要適時集中全力去消滅這個師。時間緊迫,華野由5個縱隊擔任圍攻任務。
5月11日,74師在向北進攻時,受到解放軍的阻擊。張靈甫發現解放軍各路大軍向自己壓來,不敢停留,迅速指揮部隊向後撤退。但解放軍緊緊地咬住不放,同時派出一支部隊迅速繞到74師後面,插在它與25師中間。張靈甫知道,和其他部隊聯系切斷,會陷人被包圍的困境,因此在5月14日清晨指揮全師向南推進,企圖向25師靠攏。如果能突破臨蒙公路,就可以逃走。
解放軍前衛部隊2連接受了堵住74師去路的任務。經過一夜急行軍,2連搶佔了公路南面的285高地。74師趕到這里時,2連火力已封鎖了公路。張靈甫指揮部隊發動了13次沖鋒,仍沒有成功。就在2連死守住山頭時,解放軍大部隊已壓了過來。張靈甫無路可走,只得下令逃進孟良崮大山。
孟良崮群山連綿,溪流縱橫,72崮裝點其間,具有「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奇觀。這里也是古戰場,為兵家必爭之地。
南京方面得到74師被圍的消息,大為吃驚。參謀長陳誠立即打電報給張靈甫,要他堅持3個小時,以等待援兵。接著,蔣介石親自飛到徐州督戰,下了死命令,要各路援軍在3小時內與74師會合。然而,解放軍已在各通道上布置了阻擊部隊,國民黨的增援部隊一個也不能接近孟良崮。張靈甫守了3天還是不見援兵的蹤影。解放軍一刻不停地進攻,迫使張靈甫的部隊壓縮起來,而且74師2萬多人的吃喝也成了問題,敵士兵們驚慌失措。
時機成熟了,5月15日13時,解放軍發起總攻,一場大規模的圍殲戰開始了。各主攻部隊集中各種大炮、山炮、野炮,一齊向敵人陣地猛轟。74師的火力是很強的,也集中炮火還擊。只見一串串炮彈從空中呼嘯而過,到處響起山崩地裂似的爆炸聲。
華野全體指揮員發揚了猛沖猛打的戰斗作風,奮勇作戰。15日下午1時,解放軍發起總攻,從四面八方多路向整74師突擊,整74師則竭力頑抗。雙方對大碾、雕窩孟良崮東北高地等重要陣地進行反復爭奪。戰至16日晨,華野攻佔大碾、雕窩、520和540高地,將74師壓縮至孟良崮、蘆山、600高地一線狹小地區內。華野抓住戰機,集中強大炮火猛烈射擊,山上彈片碎石齊飛,整74師人馬亂成一團,互相踐踏,戰斗隊形混亂。解放軍戰士乘機突入整74師陣地,以白刃格鬥消滅頑抗之敵。
整74師在援兵遲遲不到,抵抗無效後,於當日下午傾全力分兩路突圍,被第7縱隊打回,向西突圍,被第1縱隊擊回。華野突擊部隊在猛烈炮火掩護下,乘勝向整74師連續突擊。
到了16日下午,孟良崮上的敵軍已經潰不成軍,解放軍已經控制了孟良崮所有的制高點。敵74師官兵被打傷一大半。解放軍的一個特務團首先突破了孟良崮兩側,直取74師指揮部所在的山洞。張靈甫急忙命令他的參謀長帶著警衛營沖上山腰,用猛烈的炮火阻止特務團前進。經過一陣激烈的拼殺,特務團把敵人打死了一部分,俘虜了大部分。特務團乘勝向74師指揮部的山洞逼進。1營3連指導員邵至漢首先沖到洞口,張靈甫的衛隊長領著100多名士兵沖了出來,占據洞口附近的洞穴、石岩、石縫,拚命抵抗,邵至漢英勇犧牲。3連戰士用復仇的子彈和刺刀消滅了敵人,控制了洞口。後續部隊趕到以後,我軍集中火力向洞內猛烈射擊,接著戰士們沖進了敵人指揮所敵軍官兵紛紛就擒,猖狂的張靈甫及副師長蔡仁傑均被擊斃。此次戰役殲敵3.2萬餘人,其中俘虜1.9萬人。
10. 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期間,陳毅、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在沂蒙山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運動戰和陣地戰相結合的重大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取得了戰役的勝利,國民黨軍第整編74師被完全消滅。這一戰役,開創了在敵重兵密集並進的態勢下,從敵陣線中央割殲其進攻主力的範例,是打破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和轉變華東戰局的關鍵一戰,被陳毅譽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
http://ke..com/view/160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