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魂斷藍橋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賞析滑鐵盧橋上的一段美麗而憂愁的戀愛故事,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戀愛悲劇之一。第十三屆奧斯卡最佳黑白片、最佳原創音樂獎提名,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最受歡迎的戀愛電影」之一。《魂斷藍橋》文藝氣味濃重,具有極高的感染力,催人淚下。該片的成功,不僅僅是向人們展示了愛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向人們昭示了和平的珍貴和戰爭的罪責。「拒絕戰爭,爭取和平」,這是影片暗含的主題。
故事梗概滑鐵盧橋上,英軍上校羅依·克勞寧從軍車上下來,在橋上獨自憑欄凝視,他從口袋裡拿出一個象牙雕的吉祥符,20年前的一段戀情如在眼前……
1917年,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空襲警報響了,街上的人們慌亂地跑向防空洞。一群年輕姑娘在滑鐵盧橋上飛跑。忽然,其中一個的提包被碰掉了,東西灑了一地。她停下來撿,眼看就要被飛馳的馬車撞上。年輕的上尉軍官羅依·克勞寧也在滑鐵盧橋上奔跑,他及時拉了姑娘一把,躲過了馬車。
羅依撿起姑娘散落在地上東西,其中就有那個象牙吉祥符,是姑娘的珍愛之物。姑娘找不到同伴了,羅依拉著姑娘跑進擠滿人群的地下鐵道。在嘈雜喧鬧的人群中,羅依定睛打量著眼前這位姿色秀麗的姑娘,只見她舉止優雅,洋溢著少女的天真,但眼睛裡卻淡淡地流露著成年人的憂郁。姑娘名叫瑪拉,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員,瑪拉對這個風流倜儻的年青軍官一見如故,向他談論起自己鍾愛的舞蹈。羅依則告訴姑娘他是來英國度假的,假期已滿,明天將赴法國前線。
警報不一會就解除了,羅依幫瑪拉叫車趕往劇院演出,然後趕赴上司的一個宴會。臨走時,瑪拉將心愛的吉祥符送給了羅依,「願它能給你帶來運氣。」羅依已深深愛上了這個端莊秀麗而天真的姑娘,望著瑪拉遠去,他若有所失。
羅依最終沒有去赴宴,而是趕去觀看瑪拉演出的《天鵝湖》。散場後,他向後台遞了一張條,邀請瑪拉共進晚餐。紙條被劇院經理笛爾娃夫人沒收了,她嚴厲地訓斥了瑪拉。瑪拉背著經理來到燭光俱樂部。大廳內,羅依向瑪拉傾吐愛意,兩人在《一路平安》的華爾茲舞曲中翩翩起舞。隨著音樂演奏完畢,蠟燭一隻只熄滅,曲終,大廳沉浸在一片黑暗中。羅依與瑪拉含情相望,擁抱長吻。
第二天,天空下著瀝瀝小雨,瑪拉呆在宿舍憑窗而望,突然,她意外地發現羅依出現在雨中。原來因海上有水雷,羅依的部隊推遲2天出發。羅依向瑪拉求婚,瑪拉幸福地答應了。出身貴族的蘭特謝軍團軍官結婚需獲得公爵的認可。羅依給瑪拉買了結婚戒指之後趕到了公爵的住處。雖然瑪拉出身平民,開朗的公爵還是同意了羅依的申請。羅依帶著瑪拉風風火火地辦好其他必要的手續,趕到教堂。可是,他們來晚了,依照法律,下午3點鍾後不能舉行婚禮。羅依與牧師約定,明天11點准時再來。
然而這天傍晚,羅依被召回軍營,即將當新娘的瑪拉,還沉浸在突如其來的幸福之中。就在她准備與女友們去劇場演出時,接到羅依的電話,部隊要提前開拔,20分鍾後出發。瑪拉不顧一切地趕到滑鐵盧車站,火車已經啟動。
瑪拉不顧舞團紀律,執意去車站為羅依送行,耽誤了當晚的演出,笛爾娃夫人大發雷霆,她不能容忍演員們有芭蕾舞以外的世界,她要開除瑪拉。她的好友凱蒂也因替她仗義直言而遭同樣命運。兩人失業了,一起搬到了一處廉價公寓,相依為命。
羅依寫信讓母親同瑪拉見面以便照顧瑪拉。但就在瑪拉於餐廳等候其母時,無意中從報紙上看到了羅依的名字赫然登在陣亡名單中。此時羅依的母親來到她面前,盡管這位貴夫人非常和藹可親,但此時的瑪拉已情緒混亂、言語無禮、不知所雲……
瑪拉承受不了這巨大的打擊,一病不起。凱蒂為了支付生活費和瑪拉的醫葯費被迫當了妓女。大病初癒的瑪拉發現了這個問題,她萬分感激凱蒂的友情。羅依死了,對她來說,這個世界什麼都不重要了,她不能讓凱蒂一人負擔兩個人的生活。痊癒後,為了維持生活,瑪拉也淪為街頭應召女郎。
火車站。已淪為妓女的瑪拉濃妝艷抹,閃動著媚眼,招徠著走過身邊的官兵,沒人理睬她。突然,她呆住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朝他走來,是羅依,他並沒有死,他回來了!見到瑪拉,羅依興奮得不能自持,瑪拉百感交集,嚎啕大哭。
在餐廳里,羅依興奮地向瑪拉敘述死裡逃生的經過,瑪拉靜靜地聽著……當羅依問及她的生活時,瑪拉無言以對,只是反反復復說:「要是我知道你還活著就好了。」經歷了生離死別的羅依不願再離開瑪拉一步,他馬上打電話給母親,告訴她自己要帶瑪拉回家結婚。瑪拉痛苦地回絕了羅依。羅依確信瑪拉並未移情別戀後,不容分說,把她帶往家鄉。
路上,瑪拉偎依在羅依的身旁,觀賞著蘇格蘭的田園風光,靜聽著羅依介紹著自己的家園和今後的打算,一種美好的願望在心中升起。羅依的信任和鍾情,給她帶來一絲希望,她知道自己的心靈仍是玉潔冰清的,她想等待機會說明一切,重新開始生活。
蘇格蘭克勞寧家。克勞寧夫人高興地迎接他們。晚上,舞會大廳燈火輝煌,瑪拉優美的舞姿最引人注目。坐席中的貴婦人們卻在竊竊私語,她們對克勞寧家將要娶一位舞蹈演員頗有微詞。公爵也來參加舞會,他慈愛地邀請瑪拉跳舞,交談中,他贊揚瑪拉的善良與忠誠,又告知瑪拉,克勞寧家族一向重視門第,對瑪拉是一個例外。剛剛平靜的瑪拉又陷入忐忑不安之中。
深夜,瑪拉在卧室里不安地徘徊。克勞寧夫人敲門進來,她請瑪拉原諒在倫敦會面時的誤會,並對兒子的婚姻表示滿意,她贊揚瑪拉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夫人走了,瑪拉意識到過去的經歷是不會被上流社會的人們所諒解的,她不願再維持假象。瑪拉奔向夫人卧室,聲淚俱下地說明真相,表示要永遠離開羅依。夫人沒有挽留她,並答應不把真相告訴羅依。從夫人屋裡出來,瑪拉碰見幸福得無法入睡的羅依。羅依沒有注意到瑪拉的反常,他充滿愛意地將護身符交還給瑪拉保管。瑪拉凄婉地向羅依道別。
瑪拉留下一封道別信,感謝他的愛,然後離開了克勞寧家。羅依追到倫敦,找到凱蒂,凱蒂向他說明了一切。羅依悲痛地說:「我要永遠找她。」他們找遍了各個可能的地方,都不見瑪拉。羅依忽然想到初次相見的滑鐵盧橋,他拉住凱蒂不顧一切地向那裡跑去。
這時,瑪拉正在滑鐵盧橋上。一隊軍用卡車隆隆開來,瑪拉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蒼白的臉在車燈的照射下美麗而聖潔。在群眾的驚叫聲、卡車的剎車聲中,瑪拉結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隻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
㈡ 《羅馬假日》、《魂斷藍橋》、《亂世佳人》、《廊橋遺夢》的主題曲分別叫什麼名字
1、《羅馬假日》主題曲《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現》(Yesterday Once More)是卡朋特樂隊演唱的歌曲,始創於1973年。理查德·卡朋特和約翰·貝迪斯為回應七十年代早期的懷舊風創作了這首歌曲。
2、《魂斷藍橋》主題曲《Auld lang syne》,在中國各地普遍稱為《友誼地久天長》。這首歌曾被不少經典電影引用,在由費雯麗主演的經典電影《魂斷藍橋》中,此曲被用作為主旋律。
3、《亂世佳人》主題曲《my own true love》,中文名《我之真愛》,又名《我的真愛》。由Nana Mouskouri(娜娜·穆斯庫莉)演唱。
4、《廊橋遺夢》主題曲《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中文名《此情永不移》,也譯成《痴心不改》。這首歌演唱版本眾多(Glenn Medeiros、杜德偉等等)。原唱是黑人爵士樂手George Benson。

(2)四十部經典電影魂斷藍橋擴展閱讀
歌曲獲獎情況:
1.《Yesterday Once More》曾入圍奧斯卡百年金曲,在美國Billboard榜單和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上都得亞軍的成績,名列1973年的國際公信榜單曲排行榜和美國Billboard Easy Listening第一位,現在這首歌已成為永恆暢銷單曲之一。
2.《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最高爬到了全美單曲排行榜第12位,但在海外的英國,法國和德國都拿到了冠軍,這首歌在台灣也是紅遍大街小巷。
㈢ 魂斷藍橋劇情簡介
魂斷藍橋》作為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愛情影片之一,是一部盪氣回腸的愛情經典之作,內容雖有些傳奇化,但文藝氣息濃厚,具有甚高的催淚效果。
一輛軍車停在了滑鐵盧橋上,英軍上校羅依.克勞寧從車上走下。他從口袋裡拿出一個象牙雕的吉祥符,獨自憑欄凝視,二十年前的一段戀情如在眼前……
1917年,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空襲警報響了,街上的人們慌亂地跑向防空洞。一群年輕姑娘在滑鐵盧橋上飛跑。忽然,其中一個的提包被碰掉了,東西灑了一地。她停下來撿,眼看就要被飛馳的馬車撞上。年輕的上尉軍官羅依.克勞寧也在滑鐵盧橋上奔跑,他及時拉了姑娘一把,躲過了馬車。羅依為姑娘撿起散落在地上東西,其中就有那個象牙吉祥符,是姑娘的珍愛之物。姑娘找不到同伴了,羅依拉著姑娘的手跑進擠滿人群的地下鐵道。在嘈雜的人群中,羅依與姑娘交談起來。姑娘名叫瑪拉,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員,瑪拉對這個風流倜儻的年青軍官一見如故,向他談論起自己鍾愛的舞蹈。羅依則告訴姑娘他是來英國度假的,假期已滿,明天將赴法國前線。警報解除,羅依為瑪拉叫車趕往劇院演出,自己則去赴上司的一個無法推辭的宴會。臨走時,瑪拉將心愛的吉祥符送給了羅依:「願它能給你帶來運氣."羅依已深深愛上了這個端莊秀麗而天真的姑娘,望著瑪拉遠去,他若有所失。
羅依終於沒有去赴上司的宴會,他趕去觀看瑪拉演出的《天鵝湖》。散場後,他向後台遞了一張條,邀請瑪拉共進晚餐。紙條被劇院經理笛爾娃夫人沒收了,她嚴厲地訓斥了瑪拉。瑪拉背著經理來到燭光俱樂部。大廳內,羅依向瑪拉傾吐愛意,《一路平安》的華爾茲舞曲中兩人翩翩起舞。隨著每一聲部的演奏完畢,蠟燭一隻只熄滅,曲終,大廳沉浸在一片黑暗中。羅依與瑪拉含情相望,擁抱長吻。
翌日上午,窗外下著瀝瀝小雨,瑪拉在宿舍憑窗而望,掛念著英吉利海峽上的羅依。突然,她意外地發現羅依出現在雨中。原來因海上有水雷,羅依的部隊推遲兩天出發。羅依向瑪拉求婚,瑪拉幸福地答應了。出身貴族的蘭特謝軍團軍官結婚需獲得公爵的認可。羅依給瑪拉買了結婚戒指之後趕到了公爵的住處。雖然瑪拉出身平民,開朗的公爵還是同意了羅依的申請。羅依帶著瑪拉風風火火地辦好其他必要的手續,趕到教堂。可是,他們來晚了,依照法律,下午三點鍾後不能舉行婚禮。羅依與牧師約定,明天十一點准時再來。
當天傍晚,羅依被召回軍營,即將當新娘的瑪拉,沉浸在突如其來的幸福之中。就在她准備與女友們去劇場演出時,接到羅依的電話:部隊要提前開拔,二十分鍾後出發。瑪拉不顧一切地趕到滑鐵盧車站,火車已經啟動。
瑪拉由於執意要去車站為羅伊送行而耽誤了當晚的演出,笛爾娃夫人大發雷霆,她不能容忍演員們有芭蕾舞以外的世界,她要開除瑪拉。她的好友凱蒂也因替她仗義執言而遭同樣命運。兩人失業了,一起搬到了一處廉價公寓,相依為命。
細心的羅伊寫信讓母親同瑪拉見面以便照顧瑪拉。但就在瑪拉於餐廳等候其母時,無意中從報紙上看到了羅伊的名字赫然登在陣亡名單中。此時羅伊的母親來到她面前,盡管這位貴夫人非常和藹可親,但此時的瑪拉已情緒混亂,言語無禮,不知所雲……
絕望的瑪拉承受不了這巨大的打擊,一病不起。凱蒂為了支付生活費和瑪拉的醫葯費被迫當了妓女。大病初癒的瑪拉發現了破綻,她萬分感激凱蒂的友情。羅依死了,對她來說,這個世界什麼都不重要了,她不能讓凱蒂一人負擔兩個人的生活。痊癒後,為了維持生活,瑪拉也淪為街頭應召女郎。
滑鐵盧車站。已淪為妓女的瑪拉濃妝艷抹,閃動著媚眼,招徠著走過身邊的官兵,沒人理睬她,人們都在匆忙趕路,尋找著前來迎接的親人。突然,她呆住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朝他走來,是羅伊,他並沒有死,他回來了!見到瑪拉,羅伊興奮得不能自持,瑪拉百感交集,嚎啕大哭。
在一家餐廳,羅依興奮地向瑪拉敘述死裡逃生的經過:他受傷失去了證件,當過德國人的戰俘,差點喪命但終於逃脫了。瑪拉靜靜地聽著……當羅依問及她的生活時,瑪拉無言以對,只是反反復復說:「要是我知道你還活著就好了。」經歷了生離死別的羅依不願再離開瑪拉一步,他馬上打電話給母親,告訴她自己要帶瑪拉回家結婚。瑪拉痛苦地回絕了羅依。羅依確信瑪拉並未移情別戀後,不容分說,把她帶往家鄉。
路上,瑪拉偎依在羅依的身旁,觀賞著蘇格蘭的田園風光,靜聽著羅依介紹著自己的家園和今後的打算,一種美好的願望在心中升起。羅依的信任和鍾情,給她帶來一絲希望,她知道自己的心靈仍是玉潔冰清的,她想候機說明一切,重新開始生活。
蘇格蘭克勞寧家。克勞寧夫人高興地迎接他們。晚上,舞會大廳燈火輝煌,瑪拉優美的舞姿最引人注目。坐席中的貴婦人們卻在竊竊私語,她們對克勞寧家將要娶一位舞蹈演員有微辭。公爵也來參加舞會,他慈愛地邀請瑪拉跳舞,交談中,他贊揚瑪拉的善良與忠誠,又告知瑪拉,克勞寧家族一向重視門第,對瑪拉是一個例外。剛剛平靜的瑪拉又陷入忐忑不安之中。
深夜,瑪拉在卧室里不安地徘徊。克勞寧夫人敲門進來,她請瑪拉原諒在倫敦會面時的誤會,並對兒子的婚姻表示滿意,她贊揚瑪拉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夫人走了,瑪拉意識到過去的經歷是不會被上流社會的人們所諒解的,她不願再維持假象。瑪拉奔向夫人卧室,聲淚俱下地說明真相,表示要永遠離開羅依。 夫人沒有挽留她,並答應不把真相告訴羅依。從夫人屋裡出來,瑪拉碰見幸福得無法入睡的羅依。羅依沒有注意到瑪拉的反常,他充滿愛意地將護身符交還給瑪拉保管。瑪拉凄婉地向羅依道別。
瑪拉留下一封道別信,感謝他的愛,然後離開了克勞寧家。羅依追到倫敦,找到凱蒂,凱蒂向他說明了一切。羅依悲痛地說:「我要永遠找她。」他們找遍了各個可能的地方,都不見瑪拉。羅依忽然想到初次相見的滑鐵盧橋,他拉住凱蒂不顧一切地向那裡跑去。
這時,瑪拉正在滑鐵盧橋上。一隊軍用卡車隆隆開來,瑪拉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蒼白的臉在車燈的照射下美麗而聖潔。在群眾的驚叫聲、卡車的剎車聲中,瑪拉結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隻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
㈣ 《魂斷藍橋》和《亂世佳人》你更喜歡哪一部
魂斷藍橋,該片講述了陸軍上尉克羅寧在休假中邂逅了芭蕾舞女郎瑪拉,兩人墜入愛河並互訂終身,然而羅寧徵召令提前到來,使得這對戀人的愛情面臨考驗。魂斷藍橋在歐美是一部非常普通的影片,上映後的幾十年裡很少被人提及。但在中國,這部影片卻成為影迷心目中至尊無上的愛情經典,久映不衰。而片中根據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改編的主題音樂也被堪稱為典範流傳至今。

亂世佳人是好萊劇照塢影史上值得驕傲的一部影片,其魅力貫穿整個20世紀,有好萊塢「第一巨片」之稱。其耗資巨大,場景豪華,戰爭場面宏大逼真的歷史巨片,以它令人稱道的藝術成就成為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 這部電影真的是百看不厭!
㈤ 美國最好的愛情電影
美國最好的愛情電影:
1、羅馬假日(電影)
《羅馬假日》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該影片由威廉·惠勒執導,格利高里·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奧黛麗·赫本也因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該片獲得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編劇。

㈥ 凄美《魂斷藍橋》,是戰爭彰顯愛情真諦,還是愛情映射殘酷戰爭
《魂斷藍橋》中他和她是如此純粹、如此熱情、如此真實、如此瘋狂,飛蛾撲火般地擁抱著愛情,贏得了最好的彼此,卻也因為一切太過完美而錯過了彼此;愛情的浪漫和真誠,戰時的愛情,好純,在戰爭的殘酷與現實之中,被撕扯得支離破碎,因為太過美好,以至於殘酷得如此冰冷。每當響起那首魂斷藍橋依舊會兩眼淚光光,也許這就是經典電影的魅力吧。又或許在這個年代,一見鍾情、死亡帶來忠貞真的只是存在這些老電影裡面吧。

真的,為他們忠貞的愛情所感動,為他們悲劇的結局所傷感,永恆的愛情只能是這樣的結局,每個人都從這里看到了那段凄美的愛情,然而除了愛情,瑪拉與凱蒂的友情也一樣令人心動。經典的愛情故事就是無論發生在什麼年代,無論是在什麼樣的文化差異下,都能夠喚起大家共鳴的情愫。純潔的愛情讓人心生感慨,結局之悲哀讓人無比痛心,那個年代的愛情沒有復雜的劇情,但令人感動的就是一份簡單的善良和單純的犧牲。
㈦ 想要找幾部好萊塢上個世紀40-60年代的經典電影。
《魂斷藍橋》 費雯麗,羅伯特·泰勒《蝴蝶夢》勞倫斯·奧利弗,瓊方登《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英格麗·褒曼,亨弗萊·鮑嘉《愛德華大夫》英格麗·鮑曼,格利高里·派克《美人計》英格麗·鮑曼,加里·格蘭特《羅馬假日》格利高里·派克,奧黛麗·赫本這是我比較喜歡的幾部,如果樓大也喜歡、也想看的話可以去 迅雷上看,那個狗狗搜搜上面都有的
㈧ 《魂斷藍橋》的社會語言學分析
《魂斷藍橋》的社會語言學分析
在《魂斷藍橋》這部影片上映的七十五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其賞析不一,但都殊途同歸,其所談無不論及該部影片冥冥之中的悲劇魅力。下面是我為您搜集整理的《魂斷藍橋》的社會語言學分析,歡迎閱讀,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摘要: 作為一部百年經典影片,《魂斷藍橋》一搬上熒屏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凄美哀婉讓西方人感慨萬千,更讓情感細膩的東方人扼腕嘆息。這不僅緣於該部影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更緣於其借用了東方的審美視角,調用豐富的藝術氛圍,將男女主人公墜入愛河後的美好憧憬與殘酷戰爭之間的沖突表現得淋漓盡致。本文從社會語言學視角就該劇的悲劇魅力展開探析,旨在為運用社會語言學知識提高人們對影視文學的鑒賞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魂斷藍橋》;社會語言學;東方審美視角;悲劇魅力
1.文獻綜述
在《魂斷藍橋》這部影片上映的七十五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其賞析不一,但都殊途同歸,其所談無不論及該部影片冥冥之中的悲劇魅力,“電影《魂斷藍橋》通過一個大舞台―故事背景:戰爭、滑鐵盧大橋、傳統且庸俗的社會道德觀念,向世人演繹了一段凄美的愛情,重要的是向人們訴說著和平的珍貴,揭示著戰爭的罪惡。
如果沒有破壞一切的戰爭,那麼‘友誼地久天長’將會成為現實,而不再以電影中那凄婉的格調反復回響”。又如緊抓台詞話語特點的學者所言,“世界經典名片《魂斷藍橋》講述了一個令人扼腕的`愛情悲劇故事,長期以來,一直備受觀眾的關注與喜愛。《魂斷藍橋》的愛情悲劇不僅讓觀眾隨之肝腸寸斷,而且那經典絕倫的台詞也為主題增色不少” 。
除此之外,國內有些學者從影片故事情節入手,反映其唯真、藝術的一面,正如“盧卡契曾說過,每一種偉大藝術,它的目標都是要提供一幅現實的畫面。的確如此,《魂斷藍橋》正是圍繞著男女主角的悲劇愛情這一軸心,展示了一幅戰爭的、經濟的、世俗的多方面生活的畫卷” 。
2.社會語言學在《魂斷藍橋》中的巧妙運用
2.1社會語言學在《魂斷藍橋》譯名中的運用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各大影院引進放映大量好萊塢電影,為了影片的推廣,片名翻譯就顯得十分重要。就Waterloo Bridge的片名翻譯而言,最初被直譯為滑鐵盧橋,這顯然不妥,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跟拿破崙有關的電影,經過一番商榷,不久被改譯為《斷橋殘夢》,後來編譯組在全國范圍內征名,有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斷藍橋”這四個字,蘊意悠遠,立被採納,成為最終的中文影片名。
經查閱,滑鐵盧橋位於英國泰晤士河上,建於1817年,以紀念威靈頓公爵指揮英國軍隊打敗拿破崙,取得滑鐵盧戰役的勝利,而此片譯名中的“藍橋”在中國古代又有何蘊意呢?蘇軾的《南歌子》寫道:“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傳說戰國時魯人尾生與女子約會於橋下,女子未來,河水上漲,尾生抱柱淹死。據《西安府志》記載,這座橋在陝西藍田縣的蘭峪水上,稱為“藍橋”。因此,從社會語言學視角看,“藍橋”在中國觀眾的社會語言意識里便有殉情之意。
2.2社會語言學在《魂斷藍橋》對話中的運用
在影片發行上映的那個年代,許多社會語言學因素影響著《魂斷藍橋》的台詞劇本,為了迎合當時社會背景下大眾的觀影品味,該部影片在對話設置中無不深諳其道。例如,在影片的末尾,羅伊第二天早晨發現瑪拉已然不見蹤影,焦急地四處尋找,來到凱蒂的住所發生的對話中充分體現出羅伊的困惑憤懣與凱蒂的故作遮掩卻又無可奈何。為了保守住瑪拉難以啟齒的隱情,凱蒂欲言又止,最後不得不委婉地向羅伊表達出難言之隱。
3.總結
總之,從社會語言學視角看,《魂斷藍橋》的悲劇魅力不僅在於悲情鏡頭的巧妙切換、蒙太奇手法的大膽運用以及完美的背景配樂,更在於其融合了東方的審美需求,用藝術化的手段牢牢抓住觀眾的心理和眼睛。本片採用倒敘的方式,影片開頭已是二戰前夕,男主人公站在滑鐵盧橋上,從口袋裡掏出一個象牙雕的吉祥符,陷入久久的沉思,將觀眾的思緒一下子帶到二十年前一戰時所邂逅的那段哀婉動人的愛情往事中,一幕幕精心設置的場景如泣如訴般調動著觀眾的情緒,徐徐浸潤著觀眾的眼眶,讓觀眾產生共鳴,這也正是《魂斷藍橋》之所以能歷久不衰的原因。
參考文獻:
[1]李春蘭.電影台詞中的語言藝術──評《魂斷藍橋》中的台詞話語特點[J].電影評介,2008,(7):68,72.DOI:10.3969/j.issn.1002-6916.2008.07.045.
[2]倪來成.評《魂斷藍橋》的悲劇美學[J].文學與藝術,2010,2(1):44-45.
[3]孫晶蕊.從悲劇的凈化角度看《魂斷藍橋》[J].海外英語(上),2015,(3):206-207,209.
[4]王海芬.電影《魂斷藍橋》中的故事背景分析[J].電影文學,2014,(14):113-114.DOI:10.3969/j.issn.0495-5692.2014.14.055.
[5]張春艷,耿澤泓.重溫《魂斷藍橋》[J].電影文學,2010,(21):131-132.DOI:10.3969/j.issn.0495-5692.2010.21.056.
[6]張祖群.在東方與西方之間:《魂斷藍橋》的文化符號學詮釋[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2(1):88-94.DOI:10.3969/j.issn.1009-2447.2012.01.018.
;㈨ 《魂斷藍橋》女主角是誰
《魂斷藍橋》女主角是費雯·麗;1940 年上映的經典電影《魂斷藍橋》,電影中友誼地久天長這首配樂,還有費雯·麗和羅伯特·泰勒這對俊男美女凄美的愛情故事都是讓人難以忘懷。
「有如此美貌,又何須如此演技;有如此演技,又何須如此美貌。」這是1941年的《紐約時報》對費雯麗做出的評價,那一年的費雯麗27歲,剛憑借《亂世佳人》中的出色演出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

費雯麗的注意事項和重點須知:
用絕代風華這個詞來形容費雯麗,再合適不過。她的五官立體深邃,依稀可捕獲到類似東方面孔的神秘氣息,而這種氣質卻煥發於一張,標準的西方古典美人臉。在成就藝術的同時,她也賠上了自己的靈魂,體力,甚至愛情。
《亂世佳人》中斯佳麗·郝思嘉狡黠的眼神、《魂斷藍橋》中瑪拉純真無邪的笑臉、《慾望號街車》中遲暮美人的無奈與瘋狂……無一不被她詮釋的淋漓盡致,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費雯麗憑借極具特色的美貌、精湛的演技演活了一個又一個人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費雯麗
㈩ 想要找幾部好萊塢上個世紀40-60年代的經典電影。
《魂斷藍橋》
費雯麗,羅伯特·泰勒
《蝴蝶夢》勞倫斯·奧利弗,瓊方登
《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英格麗·褒曼,亨弗萊·鮑嘉
《愛德華大夫》英格麗·鮑曼,格利高里·派克
《美人計》英格麗·鮑曼,加里·格蘭特
《羅馬假日》格利高里·派克,奧黛麗·赫本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幾部,如果樓大也喜歡、也想看的話可以去
迅雷上看,那個狗狗搜搜上面都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