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南陽大會戰全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南陽大會戰全

發布時間: 2022-10-04 10:14:57

A. 關與南陽的三大戰爭

南陽,古稱宛,地處豫西南,西接陝南,南鄰鄂西北。境內伏牛山橫亘西北,桐柏山雄踞東南,形成天然屏障和富饒的盆地。它是北上汴洛、南下襄漢、西人川陝、東通淮皖的交通要道,素有"舟車秦楚,襟帶扼南國咽喉"之稱,戰略地位重要,一向為兵家必爭之地。解放戰爭時期,作為中原主要戰場的南陽,被諸多革命家、軍事家所關注。劉伯承、鄧小平便是其中的兩位。自1947年11月至1948年11月,兩位偉人以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和軍事家的宏大氣魄,矚目南陽、駐足南陽、經略南陽,在宛屬大地上書寫了一篇又一篇豪邁而又雄壯的歷史篇章。作為親密戰友,鄧小平舉重若輕,主管政治;劉伯承舉輕若重,主管軍事。二人心心相印,配合默契,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在革命戰爭史上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留下了"劉鄧不可分"的佳話。筆者曾試圖將兩人分而述之,但歷史檔案顯示,有關南陽的諸多重大戰役、戰斗的作戰方案都是他倆一起商定的,各種命令都是以劉鄧聯署方式簽發的,許多次重要戰役、戰斗都是由他倆共同指揮的,對上的報告、電文都落款著二人的名字,黨中央和毛主席對中原戰場的指示、電報都直呼"劉鄧"......可見,"在劉鄧之間,是難以放進一個頓號的"。這一特殊的歷史形象,決定筆者只能將二人合而述之。

指揮宛東戰役

宛西戰役的硝煙剛剛散去,劉伯承、鄧小平又在宛東布下新的戰場。

1948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軍委決定:華野粟裕兵團結束在濮陽的整訓,南渡黃河,加人中原逐鹿的行列。當時,張軫兵團在南陽"掃盪",胡璉兵團剛進至臨潁地區。根據敵軍態勢,為了有效地配合粟裕兵團的行動,中央軍委指示中野箝制胡璉兵團於平漢路西,使其不能北上增援,以利粟裕兵團南下。

劉伯承、鄧小平等中原軍區首長認為,箝制胡璉的關鍵,在於使其有後顧之憂,不敢放膽東進。於是決定發起宛東戰役。以攻敵所必救的戰術,採取圍城吸援、打援的辦法,箝制胡璉兵團於漯河以南地區,吸引張軫兵團東援,在其運動於賒旗鎮南、唐河以東地區時殲滅之。

5月24日,劉伯承、鄧小平下達宛東戰役作戰計劃:以中野第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統一指揮一、三、六縱隊為東集團,首先佯攻確山,吸引胡璉兵團南援和張軫兵團從正陽東進;由陳賡統一指揮第二、四縱隊和華野十縱及桐柏軍區主力、豫陝鄂軍區第七軍分區部隊組成西集團,阻擊可能從南陽東援的張軫兵團,並在適當時機協同東集團予以合擊殲滅;華野陳士榘、唐亮之三、八縱隊和中野九縱一部在堰城、漯河地區箝制胡璉兵團。

5月25日,宛東戰役發起。東集團之一縱迫近南陽,三、六縱隊首先佔領駐馬店,27日以浩大聲勢包圍確山,實施佯攻。胡璉急忙率部南下增援,張軫也慌忙率部東援確山。

28日,張軫兵團沿劉鄧首長預設的路線,進至宛東的埠口、興隆鎮、苗店一帶。這時,劉伯承、鄧小平等認為,必須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以全力首先殲滅張軫兵團。遂於29日申時,將這一意圖電報中央軍委。中央軍委周恩來副主席代表軍委當即回電:"你們決心集全力先打張軫是正確的。"劉伯承、鄧小平遂命令東集團除留一部兵力繼續佯攻確山、監視正陽之敵外,主力立即西進,同西集團對張軫兵團形成夾擊之勢。並命令中野二縱、華野十縱和桐柏軍區主力由南向北,以出敵不意的動作協同四縱南北夾擊,割裂張軫兵團並各個殲滅之。

張軫一面將主力集結於埠口地區,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反復向四縱陣地猛攻;一面親自用日語先後三次同第五綏靖區司令部進行電話聯系。當他得知解放軍東線主力西進,意在圍城打援時,決心西退南陽。

30日晨,張軫以一部兵力向東佯攻,而主力則准備向南陽西逃。劉伯承司令員得知這一情報後,當即命令西集團主力由南、北、西三面投入戰斗,將敵主力向東壓;令東集團兼程前進,限31日拂曉趕到羊冊一線。並告誡西集團要防敵西逃退入南陽;如敵仍在原地固守,則於6月1日由西向東投入戰斗。劉司令員在電令中要求各部:"此次作戰關系整個中原戰局,且敵呈現慌亂情緒,我全體指戰員以高度的堅決動作,不惜任何代價勇猛戰斗,爭取全殲張軫兵團,防其在飛機掩護下突圍。"為了及時掌握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確保作戰計劃的正確執行,劉伯承率前方指揮部於31日趕赴賒旗鎮以北的券橋,指揮作戰。

張軫向東進擊的行動迷惑了西集團的某些指揮員,他們誤認為敵人已入我包圍之中,過早地將主力東移,准備與東集團夾擊殲滅張軫兵團,放鬆了極重要的西面兜擊。張軫見有機可乘,遂於31日拂曉突然率部從埠口西退回南陽,並要南陽城內的王凌雲整九師向東接應。西集團發覺敵軍西逃,立即命令各部對敵人追擊,並將敵五十八師師部和一八三旅兩個團及直屬隊包圍於馬劉營地區。

為了全殲被圍之敵,劉伯承、鄧小平親自趕到陳賡的指揮部--南陽附近的彰新寨,指揮作戰。劉伯承一進門便火冒三丈地說:"怎麼搞的嘛?部署得好好的,全亂套了!"鄧小平看著陳賡一語未發,但臉上的表情看得出來,他對沒有組織好這次戰役也十分生氣。當劉伯承了解到陳賡在發現張軫西逃後,已採取了堅決的應急措施時,他的火氣才平息了些。

6月2日,退回南陽的張軫兵團全力回援,遭到中野四縱和桐柏軍區部隊的堅決阻擊。6月3日,主力部隊向被圍之敵發起總攻,全殲敵五十八師師部和一八三旅的兩個團及直屬隊5000餘人。

與此同時,華野三縱、八縱和中野九縱,在漯河地區頑強阻擊了胡璉兵團,使敵遭到重大傷亡,保障了宛東戰役的進行。

宛東戰役,共殲敵1.2萬餘人,給張軫兵團以沉重打擊,並箝制了胡璉兵團,實現了策應粟裕兵團南渡作戰的戰略意圖,並使南陽之敵王凌雲部更加孤立。美中不足的是,未能達到劉鄧全殲張軫兵團的預定願望。事後,陳賡主動承擔了責任。劉伯承在總結這次戰役的教訓時指出,西集團迷惑於敵人表面現象,誤認為張敵東進,也沒有照顧到我東面有東集團,於30日黃昏將其主力東進到羊冊、郭集地區,欲由南北夾擊防敵東逃,因而放鬆了極重要的西面兜擊,使張軫得於31日拂曉向西逃走,此為未全殲張敵的重大失著。

6月12日,中共中央致電劉伯承、鄧小平等中原軍區首長:慶祝你們最近在宛西、宛東和江漢連續三次殲敵,並解放豫陝鄂廣大地區的勝利。尚望繼續努力,為消滅蔣敵解放全中原人民而戰。

糾正"左"傾錯誤

進入豫西後,鄧小平在協助劉伯承抓軍事和作戰之外,則以極大的精力抓黨政工作。征塵尚未洗去,他便深人各個解放區,調查研究,了解中原解放區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4月25日,鄧小平主持召開了豫陝鄂解放區地委書記、專署專員會議。他在會上指出,我們要爭取三五年內取得全國勝利,就要在當前的戰爭、土改、整黨、工商業、殺人這五個問題上不犯錯誤。目前,中原區這五項工作中的主要傾向是"左"。現在如果不克服"左"的傾向,就不能把土改搞好,也不能把根據地的經濟建設好。

4月29日,鄧小平風塵僕僕地來到隸屬南陽轄區的泌陽縣(1965年劃歸駐馬店地區)苗庄寺,就開辟新解放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急性土改"中存在的"左"的錯誤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在此之前,鄧小平就以敏銳的政治嗅覺發現了"急性土改"中存在的問題,並於1948年3月8日親自向毛主席報告:"我們所提的貧雇路線其本身就是不正確的,而正確的應該是中央所提的:以貧雇為骨幹,鞏固地聯合中農的路線。在實際斗爭中,相當普遍地採取了拒絕中農的態度,甚至打擊到富裕中農,其結果使貧雇更加孤立,易受摧殘,甚至影響到貧雇不敢起來。"在苗庄寺,鄧小平分別聽取了桐柏二專署專員王國華、桐柏二地委副書記楊青、二專署副專員焦景堯、二分區副政委賀亦然、泌西縣(泌陽縣當時分為泌西、泌東兩縣)委書記史雷鋒、泌西縣公安局長王瑞山、泌西縣饒良區委書記孫克華等地、縣、區領導幹部的工作匯報。聽取匯報後,他指出,在執行新區政策上,主要錯誤是"左"。他強調新區必須充分利用抗日戰爭中的經驗,實行減租減息的社會政策和合理負擔的財政政策;消滅性的打擊對象應限於政治上站在國民黨反動立場上頑固反對中共和解放軍的反革命分子;對於搞得過"左"的地方,要研究妥善辦法,迅速糾正,有效地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社會力量;必須堅決團結中農,補償中農的損失,中農的土地一律不動。

鄧小平的指示,在桐柏區引起很大反響。桐柏區黨委、各地委、各縣委迅速進行了傳達,並普遍進行了新區政策教育和紀律檢查整頓,認真總結了前一段的經驗教訓,使各級幹部的政策觀念大大加強,"左"的傾向開始得到糾正,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廣大人民群眾更加擁護黨和人民政府,積極參軍參戰,努力發展生產;農村積極分子、知識分子向黨和人民政府靠近,紛紛要求工作,要求學習;各界人士開始信任黨和人民政府,匪偽外逃人員也先後回家,最大限度地孤立了國民黨反動派;軍民關系、軍政關系、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行動起來,給解放軍搬運物資,構築工事,搶救傷員,並且節衣縮食,籌集糧草,有力地支援了前線作戰和解放區建設。

通過調查研究,鄧小平認識到,在新區,馬上動手分浮財、分土地是不適宜的。新區黨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到發展農業生產,穩定社會秩序,動員群眾支援革命戰爭上面。5月9日,他在寫給毛澤東主席的工作報告中闡明了這種思想。

5月24日,毛澤東致電鄧小平:"新解放區農村工作的策略問題有全盤考慮之必要。新解放區必須充分利用抗日時期的經驗,在解放後的相當時期內,實行減租減息和酌量調劑種子口糧的社會政策和合理負擔的財政政策....而不是立即實行分浮財、分土地的社會改革政策。

5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指示,向全黨明確了上述意見。

6月6日,鄧小平親自起草簽發了中原局《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土改與整黨工作的指示》(即《六六指示》)。《六六指示》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客觀地、全面地總結了黨在中原新解放區農村工作政策轉變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和檢討了土改工作中"左"傾錯誤的根源和危害,制定了中原全區新的農村工作政策。

《六六指示》上報中央後,毛澤東閱後十分欣賞。6月28日,毛澤東代中央復電,完全同意中原局這一指示,並親自進行了修改,增加了充分肯定中原區在戰略反攻後所取得的偉大勝利的兩段文字。同日,毛澤東在給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同志的信中指出:"中原局指示可以發給中原以外各中央局、分局、前委......有了中原局這個文件,中央就不需要再發這類文件了。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問題,積極糾正中原新區在土改等項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並主動向黨中央提出帶有戰略性的建議,這反映了鄧小平講究實際、注重實踐、不懈探索、堅持真理的品性。

運籌帷幄彰新寨

襄樊戰役是在湖北境內展開的,而這一決策卻是在南陽境內的一個小寨內形成的。真可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1948年6月5日,中野司令部在社旗縣的彰新寨召開縱隊領導幹部會議。會場設在彰新寨村地主孫老八的院子里,劉伯承、鄧小平、李達出席了會議。這次會議,主要是總結宛東戰役的經驗教訓,研究制定出擊漢水、攻打襄樊的作戰方案。李達主持會議,劉伯承在會上作了《中原區的任務和行動》的報告。

劉伯承在精闢總結宛東戰役勝利的意義及其教訓的基礎上,從全國的戰略形勢出發,結合中原區的任務,透徹地分析了敵情、我情,指出了發動襄樊戰役的重要性。他說,中原區的任務是將戰爭引到蔣管區,利用敵人的人力、物力,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並把這個區域變成向東、向南、向西進攻的基地。接著,他指出,目前,敵人有三怕:一怕進關,二怕過江,三怕入川而在中原區就有敵人的兩怕。如在老河口、襄樊地區開辟戰場,不僅可切斷白崇禧集團與西北張治中集團的聯系,有力地配合我華野在山東的行動,同時可以進而佔領漢水兩岸地區,變漢水為我們的內河,為建立渡江入川的戰略進攻基地奠定基礎。最後,他分析了舉行襄樊戰役的有利因素:那裡有伏牛山、武當山之依託,適於部隊運動和作戰。在敵方,因漢水、長江、大巴山之障礙,部隊運動困難。劉司令員對全局和局部的關系所作的正確分析,使到會的將領們心悅誠服,對出兵襄樊,都有一種勝券在握的踏實感。

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書記鄧小平,在彰新寨會議上就如何執行黨的政策問題作了重要講話。他講道:"劉司令講了軍事問題,講了出兵襄樊的軍事部署問題。這都是經過中原局常委和中原軍區黨委討論通過的,大家要堅決執行。在新區如何執行黨的政策問題,我講幾點個人意見,僅供同志們參考。

鄧小平的這個講話,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1、立足寶豐,在南陽多打勝仗、多打大仗,開辟遼闊後方。

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南陽之地賦有綰轂中原的戰略地位,古書上指出:"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這就是講,南陽之地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綰轂之效。所以,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於1947年7月進擊中原之後,毛澤東便把爭奪南陽作為他的戰略思考的重大問題。自1948年1月2日到4月底,為盡早解放南陽城,毛澤東就下達了6個命令。毛澤東命令中原局、中原軍區遷入寶豐與南陽之間地區,其目的就是將中原敵人主力吸引到平漢鐵路以西地區,策應粟裕從容准備淮海戰役。如果按期解放了襄樊,再解放了南陽城,那就實現了毛澤東的開辟豫西南遼闊後方,准備支援淮海決戰的問題。為此,鄧小平要求與會各部首長,要堅決執行攻打襄樊城的作戰方案,拿下襄樊城,孤立南陽城,待機佔領之。

2、執行黨的城市政策,管理好已解放的城市。

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管好一個城鎮,可以穩定一個地區。勝利後,新生政權能否鞏固,其關鍵在於能否接管好城鎮。為此,他要求中原野戰軍不僅會打仗,更要學會管理城鎮。如何管理好城鎮?甲、一定要選派懂政策、懂經濟管理的領導幹部擔任城市的黨委書記和市長。乙、謹慎地清理國民黨各級官員,要大膽吸收無民憤而又有一技之長的國民黨政府的各級官員到新政權機關里,或到工廠里任職,其工資待遇不低於過去。丙、堅決執行好"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方針,經營好城市經濟工作。丁、按照毛澤東的指示,謹慎對待中小工商業者、學生、教員、教授、科學工作者、藝術工作者,不對他們採取任何冒險政策,應當須先防止將農村中斗爭地主富農、消滅封建勢力的辦法,錯誤地應用於城市。堅決執行保護民族工商業的政策。戊、進城後,一定要保護好學校、公園、名勝古跡、娛樂場所、圖書館、報館、寺院、檔案館、歷史文物等。只有接管好了這一切工作,人們才信服共產黨人既會打仗,又會管理國家,因而,老百姓就會擁護我們共產黨人。不然,就會出現前邊打仗,後邊失火的前功盡棄的結局。

3、執行黨的土改政策,積極慎重地搞好土地改革。鄧小平在報告中指出:耕者有其田,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這是共產黨人搞革命的中心內容。但是,實行土地改革政策,一定要在局勢全部穩定之後才能實施。不要一邊打仗,一邊實行猛烈的土改運動。中原各解放區在土改這一工作中出現了不少"左"的錯誤。如:提出了"貧雇農打江山坐江山,半年赤化桐柏"等錯誤口號。忽視了團結中農的政策,錯劃了一些中農成份,侵犯了部分中農的利益。個別地方亂打人,亂抓人,亂殺人,甚至個別地方採用亂棍打死人的方式。破壞黨的工商業政策,沒收地主富農經營的商店或工廠,向民族工商業者收稅過重等等。鄧小平要求各區黨委一定要限期糾正上述"左"的錯誤,要把一切工作納入到黨的政策上。

4、安定社會秩序,繁榮經濟,保證前線供應。鄧小平要求各區黨委、行署、各地委、專署一定要抓好安定社會秩序工作。運用強有力手段,打擊特務、土匪的破壞活動,保證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秩序。要力所能及地繁榮經濟、發展生產,做好支前工作。

最後,鄧小平指出,執行黨的政策,執行黨的紀律,就是對前線的最大支援。

7日,國民黨南京當局聞悉中原軍區在彰新寨召開重要會議,旋即派12架飛機,對以彰新寨村為中心的地區進行輪番轟炸。高度警惕的中原軍區部隊截獲了敵特發往南京的密電,劉鄧首長當即決定於6日寅時,將參加會議人員隱蔽轉移繼續召開。

13日,劉伯承、鄧小平等首長下達了襄樊戰役的作戰命令。但為了配合華野正在進行的豫東戰役,劉鄧下令暫停襄樊戰役,急調中野一、二、三、四縱隊和華野十縱,奔赴平漢線阻擊張軫兵團和胡璉兵團北援。同時,劉鄧首長把中野六縱留在唐河地區待命,使六縱處在東可馳援平漢線,南可奔襲襄樊的機動位置。當華野攻克開封,白崇禧錯誤判斷我軍將會會合向華中進軍,下決心將其機動兵團向北集中,老河口、襄樊之敵已成孤立無援之勢時,劉鄧首長當機立斷,於6月25日命令六縱、桐柏軍區主力和陝南十二旅乘隙發起襄樊戰役,一舉攻克老河口、谷城、襄陽、樊城等城市,殲敵2.1萬人,取得了開辟桐柏區以來最大的政治和軍事勝利。

B. 關於毛澤東的影視劇有哪些

電 影《長征》
電視劇《開國領袖毛澤東》
電視劇《長征》
電視劇《延安頌》
電 影《張思德》
電視劇《冼星海》《八路軍》
電視劇《諾爾曼·白求恩》
電視劇《西安事變》
電視劇《周恩來在重慶》
電視劇《恰同學少年》
電視劇《井岡山》
電視劇《紅色搖籃》

一、《大渡河》。這是年輕時代的毛主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部電影,毛主席是由王霙飾演的,他無論從容貌還是氣質上,都非常接近這位青年領袖。片中陳寶國是男主角,脾氣暴躁但行事卻有紋有路,最後不幸犧牲

二、《四渡赤水》。古月出演的第一部特型人物電影,也就是當時的革命「大片」。古月的外貌、身材都與毛主席驚人地相似,動作與神韻更是與他老人家如出一轍。在此之前,一些著名的如《風雨下鍾山》之類的電影中,雖然也有偉人出現,但是毛主席、周總理的形象一直是神似形不似,頗為遺憾。古月的出演彌補了這個不足,從此,一個銀幕上的偉人時代才真正拉開了帷幕。順便說一句,唐國強在這部電影中扮演政委,感覺是最能體現他演技的一部,犧牲時的片段極其煽情,每看都潸然淚下

三、《西安事變》。本片是古月飾演毛主席和孫飛虎飾演蔣介石的首次合作,十分珍貴。兩人配合得簡直是天衣無縫,從眼神到思想,都把握得相當准確。說句題外話,就是蔣介石的飾演者,我一直喜歡孫版,趙恆多出演得比較早和多,從外形上他也更接近,但是孫飛虎對「神」拿捏得恰到好處,加之外形也甚相似,所以更勝一籌。哦對了,還應當向少帥張學良校長致敬

四、《重慶談判》。之所以把這部電影拿到前面來說,是因為電影的內容實在吸引,不但真實地再現了一段史實,又巧妙地加入了虛構成分,胡慧中的一段記者戲,亦是分外出彩。這又是古月與孫飛虎的合作,兩人相輔相成,不可多得。還有,這部中的周總理是黃凱飾演的,我個人覺得他慈善親切,非常適合總理一角;可惜他因車禍不幸罹難,悼念。本部電影的導演是李前寬、蕭桂雲夫婦,是我最敬佩的導演夫婦,他們的電影,幾乎部部令人叫絕,錯過可惜

五、《決戰之後》。李前寬、蕭桂雲夫妻檔導的又一部佳片。片中古月的戲份不多,但是少不掩精,而且周總理又是由黃凱飾演,二人搭檔也很默契。本片的故事特別值得回味,每次看都有不同體會。喜劇大腕葛優在影片中客串了一名國民黨將軍,並在京劇演出時反票了蘇三一角,喜劇頭角已露崢嶸

六、《毛澤東的故事》。想了解毛主席,本片是必備教材之一。仍然由古月出演,詮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國家主席形象。片中毛岸英的戲份值得一看;還有一些主席的日常瑣事,令人在崇敬之餘倍感親切

七、《開國大典》。李、蕭導演的史記大片。激動人心的時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每次看到這里我都會熱淚盈眶,絕對不是蓋的。古月版的毛主席,不必多說;各大特首均頗精彩,黃凱的周總理,劉懷正的朱德老總,郭法曾的劉少奇。。。恍惚記得是白楊版的宋慶齡,可能是。天安門城樓上的國慶重現,與油畫幾乎無異

八、《毛澤東與斯諾》。古月與王霙的世紀合作。難得他們兩人聚齊,年輕的毛澤東,我個人還是最喜歡王霙版的。主席的照片,也是斯諾的八角帽那張比較獨具特色——那種睥睨天下的傲然,彷彿是在說「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九、《走出西柏坡》。古月版。本部中毛主席並非主要人物,但都是圍繞他身邊的人來展開故事。亮點是孫海英飾演的軍代表,那時他還並未出名,不過演技已經非常「激情燃燒」了

十、《大決戰》三部曲。《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我個人當然最喜歡第一部,誰讓我仙鄉沈陽呢,呵呵!不過第一部確實在上映當時受到的關注最多,主要是因為馬紹信飾演的林彪,那種陰鷙沉鬱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結果彼時與林彪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充斥熒屏,多得馬先生之力。三部電影中的毛主席均由古月飾演,指揮若定,詼諧沉著都有體現;蘇林飾周總理,也頗神似;劉懷正飾演朱德老總,遺憾的是他與黃凱同車,一並謝世。

C. 南陽大會站大榆樹之戰是第幾集

第6集。南陽大會戰是一部由李育才執導,古月、孫飛虎、盧奇、傅學誠、楊紹林等主演的戰爭軍事劇。該劇講述了解放戰爭後期,為打開豫西南的大門戶,陳庚受命,開展了解放南陽的大會戰的故事。

D. 在鄧州曾經拍的電影名叫什麼

南陽大會戰?

E. 南陽大會戰主題曲,是什麼歌名

南陽大會戰主題曲是《金色的黎明》。

歌名:《金色的黎明》
演唱:杭天琪
作曲:許友夫
作詞:黎琦
所屬專輯:《南陽大會戰影視原聲帶》
發行時間:2004年
歌詞:
一片白雲系著一片戀情,
一叢野花簇擁一臉笑容,
昨夜的硝煙已經散盡,
掛在草尖的淚珠兒還在滾動,還在滾動,
啊!青山告訴我,
啊!白河告訴我,
是誰在紅旗上寫下了新的光榮,
是誰留下了這支悲壯的歌聲。

一輪花環輝映一座豐碑,
一片楓葉點燃一顆紅星,
望著那伏牛山上的青松,
媽媽輕輕的呼喚著兒女的奶名,兒女的奶名,
啊!青山來作證,
啊!白河來作證,
漫天的梨花化作那雪白的鴿群,
一路予報黃河金色的黎明,金色的黎明。

F. 有關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影視作品+主要內容

《秋收起義》。
劇情: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一片白色恐怖彌漫在華夏大地上空。中國共產黨於8月7日召開了緊急會議,委派毛澤東前往湖南組織秋收武裝暴動。毛澤東決定成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並將暴動時間定為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和潘心源、陳志安走到張家坊,卻被閻仲甫所設的哨卡攔住。幾個團丁押著三人走在山路上,毛澤東巧施妙計得以脫身,三人來到銅鼓鎮工農革命軍第三團集結地。秋收起義終於打響了。工農革命軍一路攻下多處要害後遭到敵人包圍,因敵強我弱,部隊損失慘重。毛澤東仔細思考局勢,在會上指出敵我雙方實力懸殊,我方應先站穩腳跟,保存實力。隨後,毛澤東帶領部隊前往敵人統治力量最為薄弱的羅霄山脈,建立蘇維埃政權。部隊終於沖破敵人的圍剿,毛澤東在幾百名戰士的簇擁下明確了拉著隊伍上井岡的部署,堅定地表示必將打倒蔣介石。

G. 南陽大會戰的劇情梗概

解放戰爭後期,為打開豫西南的大門戶,陳庚受命,開展了解放南陽的大會戰。此片就從這里拉開帷幕! 導演:李育才
類型:戰爭軍事
集數:10集
發行時間:1992年
地區:大陸地區
語言:普通話 1992年春節期間,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在南陽電視台播放該劇,每日兩集,共10集。

H. 古月扮演毛澤東的電視有哪幾部

1、《古城情恨》,1987年,其與王志文、孫飛虎等人合作主演的電視劇《古城情恨》首播,古月在劇中飾演解放戰爭時期的毛澤東。

2、《西安事變》,1981年,參演了由成蔭執導的歷史電影《西安事變》,古月在片中飾演西安事變時期的毛澤東,這是古月個人出演的首部電影。

3、《開國大典》,1989年,與黃凱、劉懷正等人聯袂主演歷史電影《開國大典》,在電影中飾演解放戰爭末到開國大典時期的毛澤東。

4、《大決戰之遼沈戰役》,1991年,與蘇林、劉懷正等人合作主演的戰爭電影《大決戰之遼沈戰役》上映,古月在電影中飾演遼沈戰役時期的毛澤東。

5、《大決戰之平津戰役》,1992年1月,其與蘇林、郭法曾等人合作主演的戰爭電影《大決戰之平津戰役》上映,在電影中飾演平津戰役時期的毛澤東。

I. 南陽大會戰的介紹

解放戰爭後期,為打開豫西南的大門戶,陳庚受命,開展了解放南陽的大會戰。此片就從這里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