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Ⅱ 長春電影製片廠有哪些電影
1、白毛女:1950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白毛女》是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張壽維、胡朋、李百萬等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喜兒的故事。
該片於1951年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1956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2、閃光的箭:1955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閃光的箭》是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的一部電影,由郭維導演,張良、楊啟天等主演,於1955年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董存瑞於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解放軍被國民黨暗堡所阻。董存瑞抱著炸葯包沖到橋下,但找不到炸葯支架,為保證整個戰斗勝利,他毅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敵人的暗堡,英勇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3、開國大典:1989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開國大典》是由李前寬、肖桂雲執導,由黃凱、盧奇、古月、孫飛虎等主演的電影,於1989年上映。
影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開國大典這一歷史的瞬間,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蔣介石、宋慶齡等100多位歷史人物的風貌。
該片於1990年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

4、燈塔世家:1997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燈塔世家》是由宋江波執導,由陳牧揚、郝岩、欒福仁、於莉紅等主演的電影,於1997年上映。
影片講述了四代燈塔工和那些心系燈塔的女人、孩子之間的故事。
5、男婦女主任:1998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男婦女主任》是一部由張惠中執導,趙本山、宋丹丹、梁天等主演的喜劇電影,於1998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鄉里要開婦女主任會議,老主任年紀大了,新的還沒有選出來,無人去開會,情急之中,材長同意讓鳳鏈的丈夫劉一本先去應付一次。不料這位男婦女主任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9年,該片獲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趙本山憑借該片獲得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Ⅲ 長春電影製片廠80年代拍攝了哪些經典電影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
最讓我們懷念的,當屬80年代的電影了。我整理了長影80年代的經典影片給大家分享: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長春電影製片廠80年代拍攝上百部故事片,記憶深刻的有:
《大渡河》
《大渡河》是由林農與王亞彪執導的一部戰爭片 ,這是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電影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隊伍在大渡河與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的戰爭,國民黨和軍閥對中國工農紅軍武裝圍追、堵截。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
《紅牡丹》
影片講述了舊 社會 馬戲明星紅牡丹及其師史妹的坎坷經歷和悲慘命運的故事。
《情天恨海》故事講述了在70年代台灣曾耿面對古人遺孤的愧悔莫及,幡然醒悟的曾耿,意識到自己愧對故人,愧對祖國,他毅然送走了魏芝圃和鳳陽、孝貞,然後自殺。而魏芝圃、鳳陽、孝貞逃離虎穴,他們眺望大陸,渴望著祖國統一之日早日到來。
《黃英姑》故事講述了年僅十七歲的黃英姑從地主家逃出,在與一位老人學了一身武藝後依然加入了紅軍,在與敵人與叛徒的角力中突出重圍,在斗爭中成長為優秀的紅軍指揮員。
長影當年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電影廠,也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很多優秀影片,比較著名的有:《平原游擊㕥》、《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兒女》、《兵臨城下》、《冰山上的來客》、《保密局的槍聲》等。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長影電影製作的黃金期,這一時期拍攝了不少優秀影片(不好意思,因為沒有圖片資料,我只能用文字來列舉了)。長影八十年代拍攝的比較經典的故事片有:
《殘雪》、《綠色錢包》、《人到中年》、《飛來的仙鶴》、《不該發生的故事》、《譚嗣同》、《黃山來的姑娘》、巜五女拜壽》(戲曲片)、《花園街五號》、《白霧街兇殺案》、《直奉大戰》、《開國大典》。
其中,《殘雪》獲1980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綠色錢包》獲81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人到中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不該發生的故事》獲83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譚嗣同》、《花園街五號》、《黃山來的姑娘》獲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開國大典》獲第八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以上回答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謝謝!
長影80年代質量差的電影就不提了,我看過的質量較好的有
《佩劍將軍》《最後八個人》《明天回答你》《黃山來的姑娘》《黃英姑》《直奉大戰》
從80年代起,電影出現重新洗牌,以謝晉導演的影片為標志,上影的電影寶刀不老,西影、峨影也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八一廠則開始專注以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中心的重大 歷史 題材創作。相比之下,長影開始走下坡路,有特色的影片不多,原來與上譯廠平分秋色的譯製片也完敗。當然,也創作出一批上乘的影片,如《紅牡丹》《人到中年》《赤橙黃綠青藍紫》等,特別是1989年為紀念建國40周年出品的《開國大典》,可以說是一部傳世的經典之作。
最經典莫過於《開國大典》了!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 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 ,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 六個第一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和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
長春電影製片廠最早是日本侵佔東北成立的電影廠,後來被東北人民解放軍接收,正式命名為 東北電影製片廠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後,東影分批遷回長春,1955年2月,東北電影製片廠 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 。
建國後到文革前17年期間,是長春電影廠最輝煌的時期 ,那個時代的電影主要是 謳歌新中國,展現革命戰爭 ,所以軍事題材電影特別多,現在大量經典老片都誕生於這個階段。
反映革命戰爭題材的電影: 《白毛女》、《紅孩子》、《英雄兒女》、《上甘嶺》、《董存瑞》、《平原游擊隊》等都是長影廠出品。
反映民族團結和時代風貌的電影 :《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來客》、《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
80年代長影廠拍攝的電影以《開國大典》最為著名 ,這部電影是建國40周年獻禮片,1989年上映曾經創造過國產片票房紀錄。
90年代,電影市場化改革開啟,國有電影廠越來越跟不上時代,於是逐漸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興的民營電影公司合作,以拍攝合拍片為主。
2000年以後,國有電影廠逐漸走向沒落,長春電影製片廠也逐漸遠離觀眾的視線了,時至今日,長春電影製片廠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我喜歡長影廠的電影有北斗小字輩
保密局的槍聲、人到中年、開國大典、滾滾紅塵。
Ⅳ 長春電影製片廠 出品的電影有哪些
1、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製作的音樂愛情電影,由王家乙執導,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等主演。該片講述了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大理三月街一見鍾情,次年阿鵬走遍蒼山洱海尋找金花,經過一次次誤會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2、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3、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4、白毛女
《白毛女》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該片由同名歌劇改編而來,講述了喜兒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後,逃進深山叢林,頭發全變白,後來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5、劉三姐
《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攝制的故事片,根據廣西僮族民間傳說改編。由蘇里執導,黃婉秋、劉世龍、夏宗學等人主演,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劉三姐用山歌反抗財主莫懷仁的故事。
Ⅳ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都有哪些
《五朵金花》、《上甘嶺》、《英雄兒女》、《劉三姐》、《冰山上的來客》、《董存瑞》等。
1、《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9年製作的一部愛情電影,由王家乙執導,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等領銜主演。這是一部真正的愛情電影,深受人們的歡迎,場面的宏大。
2、《上甘嶺》
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3、《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4、《劉三姐》
《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60年攝制的故事片,根據廣西壯族民間傳說改編。由蘇里執導,黃婉秋、劉世龍、夏宗學等人主演,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
5、《冰山上的來客》
《冰山上的來客》於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由趙心水執導,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是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的唯美結合之作。
Ⅵ 經典中國老戰爭電影
下面這60部最經典的革命老電影,你看過幾部,又還記得幾部呢?
01.《鐵道游擊隊》
電影《鐵道游擊隊》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攝制。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鬥智斗勇的故事。
02.《地道戰》
《地道戰》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至今為止,《地道戰》已創造出共18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03.《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作品,是一部表現我黨地下斗爭生活的影片。著名演員孫道臨在片中扮演的李俠的形象深入人心。
04.《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根據李心田同名小說改編,1974年上映。該影片講述了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05.《雞毛信》
電影《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4年。
主要劇情為:抗日戰爭期間,河北冀中抗日民主根據地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和偽軍,海娃利用老綿羊的尾巴保住了雞毛信。
鬼子被海娃引進山裡,八路軍全殲了敵人;根據雞毛信里報告的情況,八路軍又襲擊了一個日本鬼子的據點,活捉了貓眼司令。
06.《冰山上的來客》
該片1963年上映,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描繪了邊疆地區軍民驚險的反特斗爭生活,驚險緊張、引人入勝。
07.《地雷戰》
196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山東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地雷是當時最重要的作戰武器。抗戰時期,地雷大顯神威,在抗戰史上塗上了濃重的一筆。
08.《小兵張嘎》
196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小兵張嘎》改編自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自1961年發表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了。
小說和電影中的「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燦爛的一部分。
09.《紅色娘子軍》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0年,著名導演謝晉執導。
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
Ⅶ 有哪些電影最能勾起你童年的回憶
我的童年時代,正是上世紀70年代末期,用宋丹丹的話來說,「改革春風吹滿地」。當時,一批老電影解禁公映,電視機還未普及,看電影是農村主要 娛樂 方式,《平原游擊隊》《三進山城》《鋼鐵戰士》《紅孩子》等填滿了童年的記憶。
但要說 記憶最深刻的,是豫劇電影《朝陽溝》 。
豫劇《朝陽溝》誕生於1958年,由著名戲劇家楊蘭春創作,講述城裡姑娘銀環高中畢業後,隨戀人栓寶到農村落戶發生的一系列妙趣橫生的故事,極富生活氣息。196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將這出戲拍成戲曲藝術片。
我的老家在河北南部農村。那時農民看電影,都是公社放映隊到村裡放露天電影。一部影片在公社放映隊手裡,也就幾天時間,隨後就要交回縣電影公司。遇上好電影,各村爭搶,還發生過「截胡」的事——半路上攔截放映隊,搶到村裡放電影。
豫劇在河北南部也十分流行,尤其是上點年紀的人特別愛聽戲。《朝陽溝》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看這部影片時,天都快亮了。
原來,公社放映隊為了化解爭搶矛盾,採取了一夜之間到各村輪流放映的方式。輪到我們村時,都雞叫三遍了。至今還清楚地記得,被大人急忙忙招呼起來,跑到街中心空曠的場院上,睡眼惺忪看銀環和栓寶的故事。
那是一個文化飢渴的時代,老電影復映及時滿足了人們文化生活的需要,幾乎每一部電影都讓人津津樂道。《朝陽溝》在當時引起巨大轟動,以當下的語境,可說是掀起「現象級」觀影熱潮。一些經典唱段、唱詞,很快流傳開來。
那時我年紀小,可耳濡目染,居然也記住許多唱詞:「親家母,你坐下,咱們說說心裡話……」「咱兩個在學校整整三年……」「希望你到咱家,知道啥再說啥,別光說那外行話……」
經典詠流傳,幾十年來,依然還能從熒屏上看到這出戲的唱段,每每都勾起童年的記憶。
現在想來,陪伴渡過童年時代的露天電影,不僅留下美好的記憶,也汲取了最初的文化營養。也正是因為童年時這樣難忘的經歷,讓我始終有電影情節,深深喜愛上了電影。
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學畢業後回鄉,露天電影的盛況已經消失不見。戲曲片——這一深受農民歡迎的電影類型,也早淡出了銀幕。
一聲嘆息。
《賭神》賭神、賭俠、賭聖,就差看賭鬼了。從小看到大的電影, DVD變成了筆記本,小屁孩也結婚生子。曾經幻想著像發哥 一樣手帶扳指玉,口嚼巧克力,一身風衣,大殺四方。
發哥氣場太強了,站在那裡熠熠生輝的樣子,我還以為他有兩米高。他完全向我證明了,男人梳那種滿滿發蠟的大背頭也是如此英俊毫不油膩。
看前面賭神裝逼耍帥那段我還對發哥的演技不以為然,到後面他成了巧克力,睜眼後的幾個瞬間就被發哥征服了。為他瘋為他狂為他哐哐撞大牆!!
能演大能演小的只有發哥,能忘掉演員自身符號的只有發哥,你們都覺得孫紅雷陳道明那樣的才是好演員真的錯了,孫紅雷演什麼都是孫紅雷,陳道明演什麼都是陳道明,但發哥演什麼你都會忘記他是周潤發。
這部電影已經不僅僅是「經典」可言了,更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少年時代!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問題「有哪些電影最能勾起你童年的回憶?」
說起自已的童年,心裡有好多話想說。我是85年農村出身的,當時那個年代,有台電視就不錯,當時的話看電影一般是通過DVD來看的。
在我的印象中80後最喜歡的電影
1. 香港的古惑仔系列電影主要包括:《人在江湖》、《猛龍過江》、《隻手遮天》、《戰無不勝》、《龍爭虎鬥》、《勝者為王》
2。周潤發的賭神系列電影主要包括:
《英雄本色》、《縱橫四海》、《監獄風雲》、《喋血雙雄》、《賭神》
3.周星馳的 搞笑 電影主要包括:
《逃學威龍》。劇中飾演周星星。
《賭俠》。劇中飾演賭聖阿星。
《食神》。劇中飾演史蒂芬·周。
《千王之王》。劇中飾演黃師虎。
《龍的傳人》。劇中飾演周小龍。
《百變星君》。劇中飾演李澤星。
《喜劇之王》。劇中飾演尹天仇。
《大內密探零零發》。劇中飾演零零發。
《大話西遊》。劇中飾演至尊寶。
4.林正英的鬼神電影主要包括:《靈幻先生》、《僵屍先生》、《一眉道人》、《非洲和尚》、《驅魔道長》
想當年大家看這些電影的時候都是同齡的夥伴,大家三五成群在一起觀看這些經典影片!看了又看,回想當時全是滿滿的美好回憶!那個心酸的童年,這四部經典系列老電影,是80後抹不去的記憶。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發表一下你的觀點。謝謝。
個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林正英的系列僵屍片《僵屍先生》《僵屍家族》《一眉道人》《驅魔道長》《僵屍叔叔》《人鬼神》等等。
小時候家裡還沒有電視,經常跟著同村的大孩子一起在他們家看電影,他們從街上買來的DVD碟,一開始不知道是看恐怖片,結果看了之後又害怕又想看,就跟著一起看反正看的時候人多,那時候基本上把林正英的僵屍片看了個遍,也就是這個時候知道了林正英這個名字這個人,很記得他在電影里說的關於僵屍的話,人分好人壞人,屍分僵屍死屍[捂臉],人最怕三長兩短,香最忌兩短一長,還有僵屍怕陽光,憋著氣會讓僵屍找不到你,還有能制服僵屍的糯米,雞血,墨斗,符,桃木劍,讓那時候的我以為世界上真的有僵屍存在,一直不敢一個人走夜路,甚至不敢一個人呆房裡,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緩過來[捂臉]!
現在沒有人能再拍的出像英叔這樣的恐怖片了,很接地氣!也很貼近小時候農村的一些舊習俗!
正好趁現在疫情時期,可以宅家重溫下英叔的經典僵屍片!
(一)記得在看《畫皮》之前,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鬼,而且走夜路也不會害怕,自從看了《畫皮》以後,我心裡就有了鬼,有月亮的夜晚,總是朝一些人家的大門口望一望,看看有沒有影子和鬼啥的。
(二)爆點就是:貌似電影中有一個挖心的畫面,那真真地嚇死人,恐怖到極致,當時嚇得趴下去沒敢看,抬頭時,好像血淋林的一塊心已經抓在了鬼手裡。
(三)這個《畫皮》應該是在80年代看到的,後來同小夥伴玩捉迷藏的時候,總是互相扮演張牙舞爪的鬼藏在一些木櫃子里,然後慢慢伸出五指來製造恐怖氣氛,每次總有人被嚇哭,但這個 游戲 卻未曾因此停止過。
(四)又一次和小夥伴結隊去村北看電影的時候,月亮滿滿的,當我們快到目的地時,路過一個長長的巷子,走著走著,發現有一個小孩紋絲不動的站在那裡,頭戴一幅掛著兩個垂鬢的小帽子。
(五)然後,我們上去和她說話,她不吭聲,去摸了摸她的頭,小女孩仍然是站定不動。再問,還是不動。於是,我們覺得不對勁,就哇地一聲嚇跑了。
(六)這個情節貌似有點夢幻,但至今仍覺得蹊蹺,到底是真是假。想來,如此清晰,又如此模糊。
由於當時的條件問題,看不到電影的,這邊說說印象最深刻的電視劇,那就是最早版本的 《還珠格格》。
由趙薇、林心如、范冰冰、蘇有朋、周傑、張鐵林等領銜主演,堪稱經典。
為什麼印象如此深刻?
1、其實這是一部宮廷內院的故事,但是因為當時還小,只是當熱鬧看了。
因為當時家庭條件問題,沒有電視,都是跑到隔壁小賣部看的。每天放學回家,吃完飯,就去等著。有時候小賣部提早關門,還偷偷在門縫里看。
2、特別喜歡裡面的紫薇和小燕子,
小燕子古靈精怪,大大咧咧,兩只大眼睛炯炯有神,非常有靈氣,又喜歡為別人打抱不平。一個善良又充滿正義感的女孩。
這跟自己的性格形成反差,深受其影響,特別羨慕。
紫薇,溫柔爾雅,善良又有才華,跟小燕子形成鮮明的對比。
3、劇情笑點頻頻,看得非常開心。皇阿瑪的兩根鬍子甚是可愛。裡面美女如雲,帥哥又多。
每次畫畫,特別喜歡畫他們頭上的那個撐子,有時候畫的小燕子還真的挺像。
那個時候,特別喜歡小燕子、紫薇、金鎖,幾乎有電視的人家都在看,大人在看、小孩在看,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此後,大街小巷,女孩的閨房牆壁、傘、門窗、筆記本子封面,全都是《還珠格格》的畫報,不只是我喜歡,是大家都喜歡。
這就是我印象深刻的原因
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而我的童年,苦並快樂著
朋友,謝謝您的邀請
Ⅷ 請列舉出八十年代的經典電影
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國大地百廢待興,電影業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同時也造就了陳沖、張瑜、斯琴高娃、龔雪、劉曉慶、肖雄、郭凱敏、唐國強等一大批優秀青年演員。
下面這些電影,你看過的有多少呢:)
《廬山戀》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張瑜 郭凱敏
《月亮灣的笑聲》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張雁 仲星火 寇振海
《小花》主演:陳沖 劉曉慶 唐國強
《等到滿山紅葉時》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吳海燕 丁加元
《七品芝麻官》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牛得草
《第二次握手》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謝芳 康泰
《神秘的大佛》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劉曉慶 葛存壯 張順勝
《自豪吧 ,母親》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宮建華 宮喜斌
《戴手銬的旅客》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於洋
《喜盈門》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王玉梅
《小街》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張瑜 郭凱敏
《一雙綉花鞋》又名《霧都茫茫》珠江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顏世魁 龐敏 史進
《刑場上的婚禮》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宋曉英
《苗苗》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李羚
《愛情啊,你姓什麼》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紅牡丹》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姜黎黎
《白蓮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吳海燕 宮喜斌
《黃英姑》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張金玲
《海外赤子》珠江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史進 秦怡 陳沖
《海之戀》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毛永明 馬曉偉 趙靜
---
還有地道戰,地雷戰,閃閃的紅星,鐵道游擊隊等等
Ⅸ 長春電影製片廠究竟製作了哪些經典的動作片
1949年—1955年:《白毛女》、《鋼鐵戰士》、《董存瑞》等。 1979年:《吉鴻昌》的上下、《北斗》上等。 電影《開國大典》截圖(20張)1997年:《燈塔世家》。 1998年:《男婦女主任》。 1999年評委會獎:《眷戀》
Ⅹ 求六七十年代經典電影
66~76年流行的國產電影及譯製片2012-04-04 18:34《艷陽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68
《節振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陸1965
《紅燈記》(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1
《沙家浜》(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1
《白毛女》舞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龍江頌》(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3
《青松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戰洪圖》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半籃花生》(越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創業》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杜鵑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鋼鐵巨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火紅的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作戰》(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沙家浜》(粵劇)珠江電影製片廠1974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向陽院的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一副保險帶》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園丁之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74
《偵察兵》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阿勇》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碧海紅波》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草原兒女》(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長城新曲》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車輪滾滾》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春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第二個春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沸騰的群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烽火少年》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海霞》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紅雨》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黃河少年》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激戰無名川》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揀煤渣》(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決裂》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雷雨之前》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難忘的戰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人老心紅》(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沙漠的春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小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小螺號》珠江電影製片廠1975
《沂蒙頌》(舞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戰船台》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長空雄鷹》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春潮急》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反擊》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楓樹灣》珠江電影製片廠1976
《海上明珠》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歡騰的小涼河》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寄託》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江水滔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金鎖》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開山的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連心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芒果之歌》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長城》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風雲》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疆春早》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牛角石》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青春似火》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村新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山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裡紅梅》珠海電影製片廠1976
《鎖龍湖-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新風歌》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雁鳴湖畔》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征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主課》廣西電影製片廠1976
譯製片:
1966年
《大地的兒子》(二、三集)(朝鮮)
《一個戰士的故事》(朝鮮)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達吉亞人》(羅馬尼亞)
《血海》(上下集)(朝鮮)
《看不見的戰線》(朝鮮)
1971年
《腳印》
《勇敢的人們》
《戰斗的早晨》
《第八個是銅像》
《天亮的時候》
《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朝鮮)
《戰斗在繼續》(越南)
《在鐵道線上》(朝鮮)
《前方在召喚》(越南)
《鮮花盛開的村莊》(朝鮮)
《摘蘋果的時候》(朝鮮)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聖母院》
《簡愛》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羅馬尼亞)
《記者》(上下集)(蘇聯)
《勞動家庭》(上下集)(朝鮮)
《戰爭與和平》(四集)(蘇聯)
《賣花姑娘》(寬)(朝鮮)
《回故鄉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綠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鮮)
《賣花姑娘》(普)(朝鮮)
《禿魯江畔之花》(朝鮮)
《軋鋼工人》(寬)(朝鮮)
《原形畢露》(朝鮮)
《氣球上的旅行》(法國)
《永生的戰士》(朝鮮)
《軋鋼工人》(普)(朝鮮)
《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
《烈火行動計劃》
1974年
《在那些年代裡》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豐湖》(朝鮮)
《警察局長的自白》
1975年
《戰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國)
《為了新的一代》(朝鮮)
《特羅塔》(聯邦德國)
《紐約奇談》(美國)
《巴布希卡歷險記》(羅馬尼亞)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朝鮮)
《三妯娌》(朝鮮)
《潔白的道路》(阿爾巴尼亞)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戀》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羅馬尼亞)
《哥白尼》(波蘭)
《火車司機的兒子》(朝鮮)
《石油贊歌》(阿爾巴尼亞)
《多瑙河三角洲》(羅馬尼亞)
《初春》(阿爾巴尼亞)
《礦山的主人》(朝鮮)
《貝尼自己走》(阿爾巴尼亞)
《在燦爛的陽光下》(朝鮮)
《高山之鷹》(朝鮮)
《最後冬天》(阿爾巴尼亞)
《斬斷魔爪》(阿爾巴尼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