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經典電影解放石家莊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經典電影解放石家莊

發布時間: 2022-10-04 03:58:24

❶ 解放石家莊電影中有胡歌嗎

《解放石家莊》是八一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的一部優秀的戰斗故事片,講述的是人民解放軍解放石家莊的故事。
主演:馮恩鶴 ,王立孝,趙娟娟 ,曲雲 , 劉繼忠

❷ 老電影《閃閃的紅星》的主演們現在怎麼樣了

當年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對裡面的歌曲配樂印象十分深刻,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那麼現在裡面的一眾主演又過得怎麼樣了呢?

當年《閃閃的紅星》播出的時候,潘冬子和椿伢子還是個只有十歲左右的孩子,連胡漢三也只是人到中年不算太老。然而現在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孩子早已經成為了大叔,扮演胡漢三的演員也步入耄耋之年。

扮演潘冬子的是著名演員祝新運,他曾經出任過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在業內地位頗高。當年他靠著這個角色一舉成名,成為了話劇團年齡最小的演員,年紀小小卻接連演了多個角色。一直到2009年,祝新運都還有參與影視作品的製作,還曾經做過導演拍攝過自己的電影作品,不過最為知名的,還是他的處女作《閃閃的紅星》。

扮演椿伢子的演員是劉繼忠。他在1987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和祝新運一樣,他當初也加入了八一電影製片廠,靠著椿伢子這個角色一戰成名。從《閃閃的紅星》開始,劉繼忠相繼出演了三十多部的影視劇,也曾做過副導演和譯製片的配音工作。這幾年劉繼忠漸漸淡出了熒屏,做得更多的是幕後的工作。

還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扮演胡漢三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劉江。劉老師生於1925年,到今年已經94歲高齡了,當年他扮演的胡漢三真的讓人恨得咬牙切齒,因為他搜刮民脂民膏,欺負了很多平民百姓。在他老人家大半生的從藝生涯中,基本都是塑造的反派人物,包括《地道戰》、《西遊記》、《突破烏江》等等都有他的精彩演出,如今已經退休在家頤養天年了。

盡管這些人已經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但是衷心感謝他們的用心演繹,帶給我們這么多經典,他們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

1974年,一部名叫《閃閃的紅星》的電影在全國上映,這部由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等人主演的電影,一上映就風靡了全國。

小英雄潘冬子的名字和他的故事走進了千家萬戶。

這部電影里的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映山紅》、《紅星歌》也成了家喻戶曉的歌曲,男女老少,人人會唱。

很多年過去了,影片中的各位主演現在怎樣了呢?

1.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

聰明機靈、勇敢可愛的潘冬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扮演潘冬子的祝新運在拍攝這部影片時得到的片酬就是一本影集,寫著:「祝新運同志留念,八一電影製片廠,《閃閃的紅星》攝制組贈,1975年9月11日。」

祝新運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現在的祝新運已經滿頭白發,但眉宇中還是能看出潘冬子的風采。

祝新運參演了《薩里瑪珂》、《贛水蒼茫》、《十天》、《明天不是夢》、《鐵鷹行動》、《愛在戰火紛飛時》、《山間鈴響馬幫來》、《八路軍》等影視劇。

祝新運在生活低谷時,和妻子張玲亞相識相戀,張玲亞比祝新運大幾歲,經歷過一段婚姻,兩人不顧世俗的偏見,1990年結婚,如今已幸福走過二十多個春秋。

張玲亞是著名化妝師,在祝新運的事業和生活上都給他很大的幫助,在祝新運事業的低谷期耐心地陪伴他、激勵他。

現在的祝新運生活美滿,家庭幸福,女兒已經長大成人,一家人生活得開心快樂。

2.椿伢子的扮演者劉繼忠

劉繼忠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參演了《天界》、《殘酷的慾望》、《無敵鴛鴦腿》、《預備警官》、《布穀催春》、《天山行》、《最後一個軍禮》、《解放石家莊》、《今夜星光燦爛》、《黃河少年》等影片。

劉繼忠和祝新運一起參加活動

劉繼忠和祝新運演唱《紅星照我去戰斗》

3.胡漢三的扮演者劉江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曾經是一句家喻戶曉的台詞,扮演胡漢三的就是著名演員劉江。

劉江是一位以反派角色著稱的演員,他主演的影片《地道戰》、《突破烏江》、《屠城血證》、《海鷹》、《回民支隊》、《赤峰號》、《鄂爾多斯風暴》、《苦菜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到他,觀眾就會想起胡漢三、湯司令等經典的反面角色,也會想起「我胡漢三又回來了」、「高,真是高」等經典台詞

在電視劇《西遊記》中,劉江飾演了閻羅王這個角色

93的劉江神采奕奕,精神矍鑠,參加了喜劇電影《二師兄來了》的拍攝,圖為劉江與該片的演員合影

4.母親的扮演者李雪紅

李雪紅是總政話劇團著名演員,參演了《巨瀾》、《太陽的女兒》、《金色的晚秋》、《他在特區》、《黑臉女婿》、《出生入死》、《周恩來》、《沖破黎明前的黑暗》、《五更寒》電影。

李雪紅與祝新運、趙汝平(潘行義的扮演者)在一起

李雪紅與劉江、祝新運、鄧玉華(《閃閃的紅星》插曲映山紅的演唱者)在一起

這是一部紅色兒童教育片,六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人,對此片印象很深,影響也很大,該片講述的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少年英雄潘冬子成長的經歷。

故事發生時間在1931年——1938年。地點在江西某山區的柳溪小山村。年僅8歲的潘冬子和小夥伴椿芽子,一起盼望著當了紅軍的父親,帶領紅軍打到柳溪,除掉惡霸胡漢三,當胡漢三聞知紅軍要來時,他派人將潘冬子母親捆綁在村口榕樹下准備殺害,不想,紅軍及時趕到,救下了母子,捉住了胡漢三,父子團聚,正當要審判胡漢三時,胡漢三乘機逃跑,途中被潘冬子和小夥伴發現,他們勇敢也同胡漢三搏鬥,但終被其跑掉。

後來潘冬子家鄉建立了革命根椐地,全村男女老少全力支持紅軍的作戰,潘冬子帶領小夥伴給敵人設下「斗笠陣」,幫助紅軍圍殲了一股敵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他父親隨大部隊北上長征,胡漢三率還鄉團又回來了,潘冬子和母親上山參加了游擊隊的對敵斗爭,他母親為掩護群眾撤退,壯烈犧牲,冬子為給游擊隊送鹽,想出了化鹽為水的方法,躲過敵人檢查,最終親手砍死了胡漢三。1938年,游擊隊奉命開赴抗日前線,潘冬子和父親重逢,戴上紅五星,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軍人。

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生於1962年,1980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妻子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化妝師張玲亞,祝新運曾當過某劇團的團長,很少接片,亨受正師待遇。

潘冬子的媽媽扮演者李雪紅,1931年出生於吉林,是一位老演員,丈夫叫李維新,是 娛樂 圈演員,如今李雪紅已88歲高齡。

謝謝閱讀

1、《閃閃的紅星》是我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作機構八一電影製片廠於1974年拍攝的兒童+戰爭題材的電影,四十多年來一直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成為經典電影

2、我們不能記著主演,就忘記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幕後班底。《閃閃的紅星》的導演是李俊和李昴,李俊導演可是《大決戰》系列的總導演,於2013年去世,享年91歲

李昴導演只拍過四部電影,《閃閃的紅星》是他最後一部,他於1985年去世,去世的時候只有55歲

3 來說主演吧

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只有11歲,他也成為中國銀幕上最為經典的童星之一

祝新運老師現在也已經56歲了,他現在長這樣,但這張臉真的沒變,大家都能認出來

影片拍完了,祝新運就入伍成為八一廠的演員了,才12歲就相當於工作了呢。他16歲的時候拍了講述馬背小學故事的裕固族題材電影《薩里瑪珂》,和宋曉英老師合作

快要成年的祝新運拍了八一廠的《贛水蒼茫》,演一個小兵

拍驚險戰爭片《十天》的時候他已經成年

1980年,剛剛成年的祝新運考上了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有點像現在部隊里的戰士考上了軍校,學了四年系統的表演後,他繼續回到八一廠。但等他演第一個真正成人角色的時候,已經是他畢業兩年之後的1986年了,那年他24歲,拍了《顫動的金翅膀》

之後,祝新運一直在演戲,作品不算多,不過還是一直在出來。他後來成為八一廠演員劇團的團長。他最近還在出全新作品,上個月(2018年10月),他執導的公益電影《我是老兵》上映,《延禧》的太後宋春麗主演

潘冬子祝新運現在還活躍在各大電影活動上,這是他在第五屆絲綢之路電影節

4 大家還記得潘冬子的好朋友,機智勇敢的椿伢子吧,他的扮演者叫劉繼忠,他比祝新運大兩歲,拍戲的時候13歲,他也是和祝新運一起,還是學生的時候,就進入了八一電影製片廠

劉繼忠在《閃閃的紅星》第二年拍了《黃河少年》,是男主角

黑白片《漁島怒潮》

劉繼忠在八一廠的產量相當高,雖然大都是配角

《布穀催春》

長大後的他成了英俊小生,很帥,這部是《預備役警官》

之後劉繼忠還當過多部影視劇的副導演和配音,這是他最近參與藝術家下基層和潘冬子祝新運同框,兩人一起演了電影,還當了一輩子同事,也是很有緣分的事情

5 大家當年看《閃閃的紅星》,冬子媽媽犧牲那段,一定哭死了吧

扮演冬子媽的李雪紅老師,是總政話劇團的演員,出演過多部著名的話劇和電影

她在1980年代的時候還拍過《太陽的女兒》等片

李雪紅老師出生於1930年,其實在1990年代初期就應該是退休了,之後也沒有見到她的作品,應該是在頤養天年吧

演冬子爸爸的是趙汝平老師,當時是八一廠的演員劇團團長,也是他把祝新運他們招進了八一廠

趙汝平還演過《南海長城》《少年犯》等知名電影

已經87歲的趙汝平現在書法造詣非常深,可以說已經成為一位書法家了,他有時還會出來參加一些活動

演胡漢三的劉江老師,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反派最經典的人物了,也是我們的「童年陰影」之一,「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真是經典台詞

劉江老師演了非常多的反派人物啊,《地道戰》的湯司令也很有名

劉江老師晚年還一直被邀請演戲,他今年已經93歲了,今年還有一部他主演的電影上映過,叫《二師兄來了》。祝劉老 健康 長壽

宋大爹也是《閃閃的紅星》的著名人物

他是由八一廠的著名演員高保成扮演的

高保成之前就演過《上甘嶺》《狼牙山五壯士》等名片,後來拍的電影部部都很有名

轟動全國的《人生》,演德順爺爺,當時高保成已經快60歲,肌肉竟比著名的肌肉男周里京都要好

同樣轟動全國的《紅衣少女》,高保成就演了一個賣瓜的路人甲。大導演謝晉最後的作品《老人與狗》,他也是主演之一

高保成最後的作品是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依然是演賣瓜的老頭。2005年,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而拍攝的一百位影人的肖像,高保成是其中之一,可惜他已在2004年去世,這張照片拍攝於2003年

閃閃紅星是我們上學時代很`崇拜的一部戰爭片子,演員祝新運,當時很小,現在己56歲,這部片子很棒難忘。張陝峽,

「媽媽是黨的人,我就是黨的孩子!」難忘的經典台詞,眼睛一眨,幾十年過去了,當年女兒抱有懷中,揮著小手:紅星閃閃發光彩……如今,女兒人到中年,而我們當年二十幾歲已步入人生的暮年……回憶固然美好,而不饒人的歲月令人有些傷感啊!

演員祝新運一直在八一電影製品廠工作,演過不少電影,隨著八一電影製片廠被撤銷,現在可能下崗了。

偆伢子在美國加州開傢俱店,前兩去美國,導游對我說的。

紅星照他去戰斗!

❸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❹ 電影 <<解放石家莊>> 拍攝於哪一年

電影名:《解放石家莊》
導 演:雛佳 蘇凡凡 編 劇:焦延庭 李豐祝 地 區: 中國大陸
主 演:馮恩鶴 王立孝 趙娟娟 曲雲 劉繼忠 上 映:1981年 顏 色:彩色

❺ 解放石家莊高清完整版電影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提取碼:unbm

石家莊戰役是1947年11月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楊得志、羅瑞卿兵團對石家莊國民黨守軍發起的攻城大戰。這次戰役共殲滅敵人2.4萬多人,拔除了敵人在華北的一個戰略要點,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為全國解放打下了基礎。

❻ 華北野戰軍有什麼電影

華北野戰軍的電影有(平津戰役)

❼ 電影<<解放石家莊>> 拍攝於哪一年

《解放石家莊》是八一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的一部優秀的戰斗故事片

❽ 求有一部老電影里邊一個快死的解放軍想著他的班長告訴他用紅旗為炮兵指揮方向然後就是萬炮齊射的畫面

打越南的吧!名字忘了,你可搜索有關對越自衛戰方面的電影。

❾ 回想起小時候看露天電影,是什麼感覺印象最深的是哪部

露天電影,童年的快樂!

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文化 娛樂 生活十分單調,村民們每天忙碌在田間地頭,那時候,如果晚上可以看一場露天電影,是村民盼望已久解乏最好的樂趣。放學剛回家,一聽說今晚有電影,心早已插上了翅膀。我屁顛屁顛地粘著媽媽快做飯,不然搶不到好位置了。好不容易端上飯,我不知品味,狼吞虎咽,如圈中小豬吃食,弄得滿臉都是飯粒。媽媽還沒有來得及收拾,我抱起小板凳沖出門外,大聲疾呼:「看電影去了,看電影去了……」接著其他小夥伴一唱一和,「我不去,我不去,小狗喜歡看電影。」嘴上這么說,沒命地抱著板凳疾馳,嘴裡還伴奏:「駕、駕、駕……」真有點小馬奔騰的場面。離很遠就看到有人爬樹掛電影屏幕。放電影的地方有講究,第一需要在寬敞的地方放置放映機,以方便鄉親們觀看。其次,最好前方有兩棵相距合適的大樹,可以掛屏幕。那個時候可沒有廣場這個概念,更別提廣場舞。我們村中央有個大池塘,雖然塘底坑坑窪窪,能裝人。只要電影好看,咱不計較。電影放映員一臉嚴肅,默不作聲地在電影箱子上倒片子。我們這些孩子們緊緊圍繞在他的周圍,都想伸手摸摸,如果能搖搖就更好了。片子倒好以後就開始放電影了,星空之下,放映機投射的光束播放著另一個世界的故事,至今回憶起來那種美好,都似乎只存在於夢中。在我的記憶中,看過的這些電影印象深刻:80年代,在我童年的時候最喜歡看的電影是戰斗片,那時還是黑白影片《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狼牙山五壯士》《大刀記》《雞毛信》《上甘嶺》《地雷戰》等,
其中記憶深刻,刻骨銘心的影片是小時候看過的《雞毛信》劇情內容記憶猶新,歷歷在目。作品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父親老趙是民兵中隊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一天,父親得到鬼子要進山搶糧的消息,便讓海娃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 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將信藏在了頭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們搶了海娃的羊,還逼迫他帶路去龍門村。 晚上,海娃乘敵人熟睡時,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復得,但海娃卻再次被敵人抓住。機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敵人引入歧途,至此,敵人才知中計,拔槍打傷海娃的手。 千鈞一發的時刻,八路軍趕來搭救,全殲了敵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務後暈倒了,八路軍根據雞毛信里提供的情報,炸毀了敵人的炮樓,並活捉了貓眼司令。看完電影回到家已經十點多了,
媽媽催促著:「快去睡覺,明天還上學呢?」我連忙鑽進被窩,卻怎麼也睡不著,明天又會在哪兒放電影呢,露天電影對於我們這輩人來說,是一種不可磨滅的影像,是一種難以忘懷的往事,露天電影帶給我快樂和慰藉,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嚮往。
露天電影是我童年時代最美好的記憶,更是一種難以忘懷的鄉愁……

「看電影啰!」「今晚在哪個寨子放電影呀?」「今晚的放的是什麼電影」……孩童時期呼朋喚友去看電影的話語聲,至今彷彿還在耳畔響起!

露天電影,是七八十年代小孩大人男人女人最受歡迎的一種 娛樂 方式,哪個寨子有電影都會去看,走路涉水也不讓落下一場;哪個寨子有電影,那寨里就像過年一樣熱鬧,儼然成了歡樂的海洋;電影在本寨子放的話,還要早早的搬個長板凳曬谷場去號位,占據最好佳觀影位置,還熱情主動幫電影師傅拉影幕和搬一些必要物件,心裡想著能快點放影好一睹為快;要是電影是在別的寨子放影,放學回家看到父母做晚飯菜慢了,就草草吃點上頓剩的冷飯菜填飽小肚子,抓緊時間早早的趕去看電影,生怕錯過精彩的片段而留下不完整的遺憾!

從兒童時期到少年時代看了不少電影。在兒童時期,我記得最先看的第一部電影是《渡江偵察記》,然後就相繼看了《地道戰》《平原游擊隊》《地雷戰》《解放石家莊》《南征北戰》《沙家浜》等等,兒童時期所看的電影大部是戰爭類型的。

到了少年時代,多數是看香港的武功武打影片,比《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萬水千山總是情》等等,但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光大道》這部電影,記得當時在鄉中學放影,從家裡步行到中學要20多分鍾,看完電影返回家途中遇到大雷電暴雨還伴有大風,當時還因太瘦小還被風吹下路邊的小水溝,幸好沒傷到自己,爬起繼續跑,等到家後整個人也就成了落湯雞。即使這樣,也覺得好快樂的,也許是因為享受到「影後之雨」這個小插曲,才令我記憶深刻,使我至今難以忘懷!

露天電影確實是一個美好的回憶。

「看電影了,看電影了」童年的回憶,歷歷在目。顧不上吃飯,拿好板凳,佔好地方等著放映,天漸漸黑了下來,大人孩子們逐漸在增多,周圍的小夥伴們在跑著跳著,大人們在談論著家長里短。時間到了,放映開始,說話和嬉鬧聲瞬間靜了下來,特別有時新電影片,兩個村莊在同一晚上放映,也就需要跑片,偶爾會晚一點時間,那個等待真是急死人啊!換片時,又急忙跑到放映機跟前觀看,跑到幕布後邊嬉鬧,那時的場景真是人員眾多,議論紛紛,一晚上兩部電影,真是過癮的很。

時間的推移,一日並一日地向前航行著,從電視機的普及,到寬頻網路的入戶,到現在的智能手機,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看到電影,露天電影已經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離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了。現在的時代在城鎮和鄉村早已不時興放映露天電影了。

但今晚的電影註定沒有幾個人看,而如今也能難找回當初那種氛圍,回憶是種很奇怪的東西,以前電影里的人物,畫面,已深深印在腦海里,在時間的長河裡也是揮之不去。即使在影院里看,我們也再難找回以前看露天電影時的那種輕松,單純,自由,快樂的感覺了。

一陣夜風吹過,拉回思緒,夜以涼,眼看著幕布越離越遠,心情起伏,但對兒時看電影那種懷念格外清晰。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社會 在不斷的進步, 科技 技術力量在不斷的革新,但自己內心深處對兒時露天電影的情懷越發深刻!

說起露天電影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有印象,這種獨特的電影播放形式從五十年代開始直到21世紀初逐漸消失,應該說露天電影是幾代農村人共有的記憶,曾經帶給了人們很多美好的回憶,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還帶有鄉愁般的懷念

在那個 娛樂 項目匱乏的年代,露天電影是農村非常重要的 娛樂 活動,是日常生活里難得的消遣方式。

放露天電影,對環境要求一點也不高,只要有一片寬敞的空地就行,看露天電影是全村人最重要的 娛樂 活動

傍晚的時候,一家幾口,成群結隊,每人手裡拿著椅子,夾著小板凳,成群結隊從四面八方趕來看電影。大家都想早點趕到,可以坐在前排離幕布近的位置,生怕去得晚了占不到好位置。那種迫不及待絕對不是現在玩手機、電腦的人所能想像和體會的

夏天天長,看露天電影必須得等天色完全暗下來,於是,在等待的這段時間里,放映場的空地上又成了人們嬉戲打鬧的地方。孩子們在四圍亂竄,大人們互相問候,聊著家長里短,露天電影場地充滿著歡樂喜慶的氣氛。

終於,放映機射出一束強烈的光,一會兒,銀幕上出現了光芒四射的五角星,電影開始了。全場頓時安靜下來,伴著放映機輕微的沙沙聲,電影中響亮的人物對白透過空曠的村野飄向遠方。

在那個單調的年代,露天電影上放的片子來來回回就那幾部,即使看過多遍人們依然樂此不疲,絲毫沒有覺得這些反反復復播放的片子覺得單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 娛樂 方式也更加多樣化,歌舞廳、酒吧、KTV等地更是成了都市人活躍的新場所。人們對電影的熱情不再有從前看露天電影那種快樂的感覺,也和露天電影一起消失得無影無蹤,似乎再也難找回。有時候做夢都想回到兒時重溫一下那時的美好時光。

「看電影咯」,隨著一聲吆喝聲,家家戶戶拿著小板凳結伴而行,到達指定的位置,觀看一場露天電影。(不知道你們的露天電影在哪裡放映,我小時候的記憶就是學校的操場)

電影播放前,絕對是人聲鼎沸,「哭鬧的嬰孩」「瓜子西瓜要嗎?」「因設備新奇觀摩的孩童」......但是一旦電影播放,那些奇奇怪怪走動的身影和莫名其妙嗦嗦的聲音都消失了,大家一同沉浸在了電影的情節中,要不是不約而同的大笑和同仇敵愾的憤恨,都快忘卻了置身人海的環境。

那時的一部電影仿若一桌大餐硬菜,人們懷著「敬畏」之心來欣賞一部電影。那時電影行業的從業者也以「文化倡導者」「精神糧食播種者」的形象約束要求自己,打造了一系列高本質的電影題材,例如《地道戰》、《地雷戰》、《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萬水千山總是情》等等,給幕布前的觀眾留下了茶餘飯後傲人的談資。

播放電影《地道戰》時,給我兒時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人民用智慧,用地道戰來曲線應對敵人的瘋狂,就連劇中的小朋友都那樣的睿智勇敢。敵人的丑態和無知以及種種拙劣的伎倆都被人民用智慧化解。那時常幻想自己是其中一員,在腦海中與敵人英勇作戰。(我估計自己超強的幻想能力就是那個時候被鍛煉出來的)

如今的電影市場,內容題材豐富,上到宇宙星辰與外星人叫板,下到探秘深海魚怪,左去穿越古代統一天下,右去未來留下燦爛色彩。雖然題材豐富了,但是對電影的『』敬畏感」也慢慢淡去,也造成了良莠不齊的影視市場畸形發展。

現在也有一些老人偶爾坐在街邊,看著商鋪為吸引流量,在LED上播放的電影,沒了兒時的快樂,沒了年代的題材,盯著索然無味的題材。偶爾路過的年輕人還會不時露出鄙夷的目光。

其實他們不知道,這些人哪是在看電影,他們是在「憶童年」。

要說看露天電影70後、80後的朋友一定印象最深刻吧?因為那是那個年代人的美好記憶。現在回想起來讓我感慨萬千,因為那種刻骨銘心的往事再也回不去了!

「全體村民注意了,今晚村部放電影:地雷戰、地道戰,吃過晚飯抓緊時間過來觀看」。村部的大喇叭里反復傳來老村長那熟悉的聲音。孩子們聽到今晚村部要放電影都高興的跳了起來,飯都顧不上吃了約上一起玩的小夥伴一起向村部跑去,都想提前去佔好位置和看下放映員是如何布置放影設備。

那時候村裡放露天電影的場地,都選在村小學的操場上,一塊潔白的熒幕布用繩子綁在兩棵樹上,兩個超大號的喇叭也固定在樹上這就完成了。最後一步是放映員開啟放影機,一道刺眼的白光直射到白色的熒幕上,神奇的是這道光很快就放大、放大再放大直到鋪滿整個熒幕布。此時有幾個調皮的小夥伴站直身子擋住投射的白光,銀幕上馬上就出現了他們手舞足蹈的影子!搞得大家嬉笑連連…

這時候天已經開始變暗了,操場上也已經坐了不少來看電影的鄉親們,且路上還有不少鄉親還在陸陸續續趕來。此時操場上已經人頭攢動,人聲鼎沸了,孩子的叫喊聲哭聲、大人們的交談聲說笑聲、大喇叭播放的音樂聲、場外小商販們的叫賣聲…匯集成露天電影放映前的交響樂!

讓我印象最深的電影名字叫:《地道戰》,「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千萬…」伴隨著這強有力的曲子讓我們好像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時代,聽著這首歌讓我們這些孩子都感覺特別振奮!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斗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這部電影有兩個地方讓我記憶深刻:

1.一群喪盡天良的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頻繁進行大規模的掃盪,狼煙四起。面對鬼子瘋狂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下冀中人民沒有絲毫畏懼,他們利用智慧、勇氣與力量團結一心利用地道一次又一次地擊退日寇。

2.條條地道,場場戰斗,時而緊張萬分,時而讓人拍手稱快。印象最深刻的是戰士們用牆上的小眼左打一槍,右放一炮。讓鬼子摸不著頭腦,在村子裡東奔西跑,抱頭鼠竄。神秘的地道埋伏著神出鬼沒的游記隊戰士,他們雖然沒有先進的武器,但有最聰明的土辦法—地道戰,有最強大的後備軍—老百姓。他們之所以贏得勝利,靠的是正義的力量,靠的是智慧的頭腦,靠的是人民堅定的支持!

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是1982年上映的,我看《少林寺》那會兒,應該是90年前後,這樣算下來,這個影片從上映到我看的時候應該差不多有10年了,當時應該是夏天的時候,鎮上的 體育 場集中露天放映,鄰居一大幫孩子每天晚上去 體育 場玩,我大概跟著看了3、4場,加上後來CCTV-6和別的頻道看過的,不下10遍。

這是中國影史上的一個神話!據統計,這部影片以0.1-0.3元/張的票價,取得1.4億的票房,觀影達5億人次。很多人會質疑這個數據,覺得太假了。老實說,我也覺得假,因為觀影人次5億這絕對少報了。

《少林寺》這部影片的放映,對當時的群眾來說,絕對稱得上是一個萬人空巷的事情。那時的電影院很少,一部分人去影院看,更多的人是單位在大禮堂集中放映或者乾脆像我小時候那樣集中露天放映,蹭票看的觀眾們不計其數,更別提有的人豈止是一遍兩遍地看,根本是十遍八遍地看!

那會的中國,可能大半的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這放在今天完全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情!

想起我們小時候,我認為印象最深的電影是《三打白骨精》電影,記得是半夜裡爬起來去看的,因為一部電影機器一個晚上要演幾個村,所以睡醒一覺去看,那時感到無比的幸福,小時候看到打日本鬼子的嚇得心裡砰砰跳,真是迷迷糊糊的童年,每當上學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聽著知聊聲聲叫著夏天,回憶起來多麼遐逸的感覺,可童年只能在記憶里!

村裡露天電影

提到電影,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安靜的坐在電影院觀看,或者是利用電腦、電視機以及其他設備觀看

這些習以為常的生活,讓很多人覺得除非有什麼新電影,引起觀眾或讀者的注意,否則對於看電影這樣的文化消費或者 娛樂 消遣,已經不足為奇。

但是,我在這里所要講的是鄉村露天電影。這種電影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那可是個新鮮事。首先,需要找一塊空曠的地面,搭起架子或者借著牆體,布置一塊帆布做銀幕;

其次,各家出力,七拼八湊幾排板凳,就是最簡單的露天電影院。然後,附近幾個村裡的男女老幼坐在一起,像廟會一樣熱鬧,他們一邊看著電影,一邊聊著家常、嗑瓜子、喝茶。小孩子已經早早到了,坐在最前排,滿滿的擠在一處。

回想這樣的場景,即使在現如今的農村也變得不易見到。 前不久,在這個春光明媚,蛙聲此起彼伏的季節,我回到老家。到了傍晚的時分,就能隱約聽到外面小孩子的歡叫聲,估計他們比較興奮,說是今晚在村前面又要放電影了!小孩子們也都是圖個熱鬧,也算是找到個好機會,聚一聚似的。現如今看電影也不是什麼奢侈的事情,但是,能夠大家有機會聚在一起,這件事足以讓他們變得歡欣鼓舞! 記得我自己小的時候,也看過這樣用帆布做銀幕的電影,頭一次看見便覺得挺新鮮。至於電影的內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凈。那時候,我還是一名小學生,懵懵懂懂的,什麼也都感到好奇。老師說,學校要准備放電影給大家看,於是歡天喜地的去搬桌子和凳子。由於半天功夫不用上課,片刻的偷歡,這內心的快活也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古人說的,「偷得浮生半日閑」。

那時候,鄉村小學的設備還是很簡陋的,看一場電影,

還需要找來布幔將教室的窗戶遮起來,防止陽光進入,從而影響電影的播放效果。於是,我們在高年級的同學指揮下,各自坐在布置好的教室里,等著觀看電影。當時,我們可認真了,不僅要求每個人回家准備2元錢,作為上交學校的電影費,而且還需要我們寫一篇觀後感。這讓我們簡直是如臨大敵。一上午的時光,我們都非常認真的坐在那裡,試圖記住電影里的每一個細節,然後認認真真地寫作文……

現在回想起來,時間過得真快,現在的我們早已都不是當年的小學生,進入學校多多少少都有些陌生感以及似曾相識的親切感!而昔日看電影的熱情,現在也不知從哪裡能找得到!? 在老家的那一場露天電影,本來我是不打算去村前看的,現如今家家都有網路,一般什麼電影都能看到,大晚上走到村前看電影,不免覺得沒有什麼意思。但是,看到村裡老人小孩的那股興奮勁,我也就湊過去,看個熱鬧了。

一開始,的確很熱鬧!村裡的男女老幼都來了,像是點卯一樣,大家聚在一起。尤其是小孩子最認真,帶著小板凳像我們小時候一樣,不是安安穩穩坐在一起,而偏偏是擠在一起,擠出個一身汗,出點力才高興。大人們自然閑聊的多,具體也不是十分關心電影的內容,聊聊一會兒,許多人也就各自散了。最後只剩下,一些精力旺盛的小孩,還有一些悠閑的老人安安穩穩地坐在那裡。這倒讓我有些擔心,擔心這場電影,還沒有結束,人都各自回家休息了,那麼放電影的人豈不是很尷尬!?

現在回過頭試想那些看電影的老人和小孩,也像今天的鄉村一樣,不復有昔日的熱鬧、繁盛,並隨著這個時代的步伐在走遠、凋零!回首看到那電影的銀幕漸漸破爛,對於看電影的心境也不復當年!

小時候,奶奶住的對面有個空場,那是我們老街的露天電影院。在那個精神文明匱乏的年代,電影對於我們小孩子而言簡直是一場盛宴,我們對它的期盼不亞於對過年的期盼,曾經帶給了我們太多的美好回憶。如果得知要放電影了,我們一天的心都是激動不安的。當夕陽的余輝還掛在後山,我們晚飯也顧不上吃幾口,就端一個小板凳一路小跑來到現場,有蹲著的,坐著的,站著的,還有像猴子一般在場院跑來跑去的,沒有片刻老實。為了佔一個絕佳的看電影角度,調皮的男孩子各顯十八般武藝,有的爬上了樹,有的甚至爬上了房頂。《地道戰》《上甘嶺》《智取華山》《歸心似箭》《渡江偵察記》等等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電影一開場,屏幕上五角星閃閃發光,盡管當時「八一電影製片廠」幾個字我還不認識,但我知道這片是打仗的電影,特興奮。而引以自豪的是,街上所有的長輩都喜歡我的是,在閑暇時,他們會捉弄我,讓我把看過的電影用自己稚嫩的語言演繹出來,講給他們聽,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很認真地,站得筆直,一五一十地、繪聲繪色地講,然後他們笑成一團,不過很好地鍛煉了我的表達能力。

說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我人生第一首會唱的歌竟不是兒歌,不是童謠,而是露天電影《歸心似箭》的插曲《雁南飛》(當然只是哼哼旋律而已)那時約五六歲吧,從此旋律伴隨一生,是我當時最喜歡的影片。那個年代的人們純情,歌曲也純情,一首首旋律流暢,感情優美,曲調婉轉,特別抒情,很好地表達整個 社會 的人們被喚醒的美感意識的純情朦朧期。每每唱起,男女主角依依不捨的場景,天空秋雁南飛的畫面躍然腦海,歌曲與電影的渾然整體,相互映襯,相得益彰。那時早期歌曲與現今豐富多彩、五花八門的流行歌曲的創作手法和詞曲的相比,其含蓄抒情,語境幽美的詩詞,旋律悠揚,千轉百回的音韻,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在此,代表那個年代所有看過露天電影的小夥伴,向這些經典致敬!

如今的中國電影表面上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但大量的 社會 精英,特別是知識階層已經不進電影院了,這和當年經典電影出來之後萬人空巷形成鮮明對比。現在的電影喪失了對中年以上觀眾的吸引力,所以現在去電影院,更多的是尋找逝去的情懷。

❿ 哪位大神有《解放石家莊(1981)》百度網盤高清無刪減版在線觀看,張維佳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QfOwsb1YsWIPoh2krOQCNw

提取碼: ehg7
導演: 張維佳 / 蘇凡
編劇: 焦延廷 / 李豐祝
主演: 馮恩鶴 / 王立孝 / 趙娟娟 / 曲雲 / 劉繼忠
類型: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片長: 91分鍾
又名: Liberation of Shijiazhuang

導演: 張維佳 / 蘇凡
編劇: 焦延廷 / 李豐祝
主演: 馮恩鶴 / 王立孝 / 趙娟娟 / 曲雲 / 劉繼忠
類型: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片長: 91分鍾
又名: Liberation of Shijiazhuang

《解放石家莊》是八一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的一部優秀的戰斗故事片,由雛佳、蘇凡執導。該片講述的是人民解放軍解放石家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