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嶺集團的老總張建嶺被謀殺是哪部電影
摘要 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片刻,我這邊馬上回復您~
『貳』 青松嶺的影片評價
從1966年文革開始,在長達7年的時間里,中國沒有拍攝一部故事片,這段時間人們到電影院只能看樣板戲電影,新聞記錄片,科教片,朝鮮和阿爾巴尼亞電影,蘇聯的幾部老電影,還有我國文革前拍的幾部老電影比如「三戰」什麼的。直到1973年,才終於開始拍攝新故事片,第一批上映的有三部,分別是《艷陽天》、《青松嶺》、《戰洪圖》(好像還有《火紅的年代》)。這對於我等酷愛電影的人來說,無異於久旱逢甘雨,大家立刻撲上前去,拚命的吸吮著這久違的甘露。每部電影我們都看過很多遍,裡面的台詞都記得滾瓜爛熟,其中一些甚至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重看《青松嶺》,先是那首熟悉的主題曲「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呀啪啪的響哎……」然後是那些熟悉的台詞,立刻打開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使我彷佛又回到了少年時代。
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是反映階級斗爭的,漏網富農錢廣運用趕大車的權力試圖引導村民走資本主義道路,老貧農飼養員張萬山在黨支部的領導下與他作堅決的斗爭,揭露了他的真面目,教育了落後群眾和只抓生產忽視階級斗爭的隊長,取得了斗爭的勝利。劇情大致就是這樣的。
新中國有階級斗爭有沒有?當然有,文革前的我不了解,至少當今社會的階級斗爭就非常尖銳、激烈、復雜,跟建國前相比,當今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生產關系則沒有多少改變,資產階級仍然對工人階級進行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對比現在的階級斗爭,電影中表現的太小兒科了。電影中描寫的階級斗爭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以中農身份出現的反面人物錢廣實際上是個隱藏的富農,他做的一切都是出於他的階級本性,所以和他作的斗爭就是階級斗爭。第二,他是個生產隊的車老闆,進城給集體送貨時總是給其他村民捎帶一些土特產到城裡賣,因為城裡自由市場的價格比國營供銷社收購價要高,這是引導社員走資本主義道路,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這兩件事,我只能說,劇中描寫的這種所謂階級斗爭純屬扯淡!第一,應該是有成分論而不唯成分論,重在政治表現。富農身份只能說明他的過去不能代表他的現在,一說他是富農他就立刻從社員變成了敵人,這是不對的,應該看他現在的表現。起碼在戲里頭我感覺錢廣沒什麼大問題,他既沒有想推翻政府,也沒有投毒放火。他無非就是想趕車,想控制住鞭桿子,個人撈點好處,並因此耍了不少小伎倆,對此批評教育一下就行了,頂多撤他的職就行了,用不著扣上個富農大帽子一棍子打死。第二,農民想致富是非常正當的,只要是通過自己的辛苦勞動,多掙點錢不應該受到指責。當時生產隊里收入低,自己搞點副業,增加點收入,有什麼錯誤呢?怎麼就是搞資本主義呢?賣給供銷社價格低,人家自然想在別的地方賣高價了,這也符合商品經濟規律嘛。正面人物口口聲聲說賣給供銷社是支援社會主義建設,難道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就必須以損害農民利益為代價嗎?顯然不合理。劇中屢屢用走資本主義道路、資產階級思想作為棍子打人,但什麼是走資本主義道路、什麼是資產階級思想,恐怕作者心裡都糊里糊塗。
今天看這部戲還是有意義的,它比較真實的反映了那個時期極左思潮是如何泛濫的,有助於人們了解那段歷史。今天社會的極右不能證明那個時期的極左就是正確的,同樣,那個時期的極左也不能證明今天的極右是正確的。
這部戲沒有幾個名角,因為大部分演員都是承德話劇團的演員,扮演主角張萬山的李仁堂因此劇一舉成名,後來成為電影演員,拍了不少電影,比如《創業》、《鎖龍湖》、《淚痕》、《十月的風雲》、《子夜》、《焦裕祿》等;扮演支部書記的朱龍廣是工程兵文工團的演員,以演《地道戰》里的高傳寶而著名,後來曾在電視劇《西遊記》里扮演如來佛;扮演錢廣的李樹楠後來也演過不少電影,當然,都是反派。其實,在這部戲里我最欣賞的就是李樹楠的表演。
看這部影片時,對比當年的農村,深深感受到今天農村的進步。在劇中,趕大車被作為一項技術活大加渲染,看看現在,農村還有幾個趕大車的?拖拉機、摩托、農用車是現在的主要交通工具,高質量的村村通公路四通八達,農村變化太大了。

『叄』 有多少人看過老電影青松嶺的
七八十歲人可能都看過,不止看一次
而且大多數人會唱:長鞭一甩啪啪的響,,,,,,
露天放映
55歲左右的人絕大部分都看過《青松嶺》,而且都會唱電影中的主題歌《沿著 社會 主義大道奔前方》。
老爸老媽對《青松嶺》記憶尤甚,並未此專門自駕游青松嶺,當地已經成為一個不錯的 旅遊 景點了,好像是有塞北江南之稱,夏天避暑好去處……
我記得很清楚,小時候大院裡面孩子們都唱,錢廣趕大車給我少點貨....滿滿的回憶[呲牙]唉!老了啊!
上了60歲的人還記得錢廣,50以下的人屈指可數。
我兒時看過《青松嶺》,還不止一次,片中主題歌《沿著 社會 主義大道奔前方》,至今還能唱出來。
長扁一呀摔,啪啪啪響哎
老版新版都看過,新版不如老版真實。
由李仁堂主演的電影青松嶺,我看過,我相信50後的人基本上都能看過,原因是那個年代文化生活單調,傳播渠道也少,看電影是最豪華的享受了。
『肆』 電影青松嶺主題曲詞
歌名: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歌手:蔣大為
所屬專輯:牡丹之歌
作曲 : 施萬春,作詞 : 張仲朋
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吔………, 叭叭地響哎………
哎咳依呀, 趕起那個大車出了庄哎哎咳喲……
劈開那個重重霧哇……, 闖過那個道道梁哎……
哎哎咳咳依呀哎哎咳咳依呀, 哎哎咳咳依呀哎哎咳呀
要問大車哪裡去吔……, 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哎……
哎喲喂哎喲喂, 哎喲喂哎喲喂
哎咳喲喂哎咳喲喂, 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哎哎咳喲
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吔………, 叭叭地響哎………
哎咳依呀, 車輪那個飛奔馬蹄兒忙哎咳喲……
立志那個戰惡浪啊, 哪怕那風雨狂哎
哎哎咳咳依呀哎哎咳咳依呀, 哎哎咳咳依呀哎哎咳呀
要問大車哪裡去吔……, 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哎
哎喲喂哎喲喂, 哎喲喂哎喲喂
哎咳喲喂哎咳喲喂, 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哎咳喲
哎…………

『伍』 求《青松嶺(1965)》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劉國權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aILlCVZK9q2wOucOwCqddA
導演: 劉國權
編劇: 張仲朋
主演: 劉曉媚 / 敖文彬 / 李仁堂 / 戚惠民 / 閻本安 / 張寶茹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5-01(中國大陸)
片長: 105分鍾
北方某山區,青松嶺生產大隊。清晨,年輕姑娘秀梅(劉曉梅 飾)和青年大虎(王友來 飾)偷偷把生產隊的大車趕出來練車,不料馬驚了,多虧飼養員張萬山(李仁堂 飾)攔住驚馬,才沒發生意外。車把式錢廣(李樹楠 飾)挑唆秀梅的哥哥大隊長周成(張寶茹 飾)不讓年輕人學趕車,結果助長了錢廣的威風。新任黨支部書記方紀雲(朱龍廣 飾)來到青松嶺後,發現周成只抓生產,缺乏政治頭腦,就決心把鞭桿子從錢廣手中奪過來,掌握在自己人手中。不久,村裡成立了趕車訓練班,請萬山大叔手把手教青年人學趕車。錢廣對此懷恨在心,在轅馬跑的渾身是汗時,故意給馬飲水,結果馬病了,他把責任推到秀梅身上。愛馬如子的萬山大叔精心喂養病馬,終於把馬治好了。馬車又奔跑在社會主義大道上。

『陸』 《青松嶺》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青松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rlT_SSyuZeUQ79OW0PEQsw
《青松嶺》
導演: 劉國權、姜樹森
編劇: 張仲朋
主演: 李仁堂、朱龍廣、劉曉媚、張寶茹、戚慧民、王友來、李樹楠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74-01-20(中國大陸)
片長: 107分鍾
電影《青松嶺》,是一部特定歷史年代出品的故事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年攝制,漢語普通話語種,彩色普通銀幕,時長107分鍾。
影片根據張仲朋同名話劇改編,片中講述的是漏網富農錢廣運用趕大車的權力試圖引導村民走資本主義道路,老貧農飼養員張萬山在黨支部的領導下與他作堅決的斗 爭,揭露了他的真面目,教育了落後群眾和只抓生產忽視階級斗爭的隊長,最終取得斗爭勝利的故事。本片導演劉國權、姜樹森,編劇張仲朋,攝影孟憲弟,作曲施萬春,美工,美術童景文。片中主要演員:李仁堂飾張萬山,朱龍廣飾方紀雲,劉曉媚飾秀梅,張寶茹飾周成,馮連傑飾楊老五,戚惠民飾張大嬸,王友來飾大虎,唐寶良飾二順子,沈福元飾老滿,王忠禮飾孫福,楊卉村飾大鳳,丁家乃飾廣發,劉穎飾七姑,李樹楠飾錢廣。本片音樂由長影樂團演奏,指揮尹升山。

『柒』 老電影青松嶺
是七十年代按照「四人幫」的「幫八股」拍攝出來的一部作品,屬於文革作品,劉國權導演的,於1965年上映。
影片名:《青松嶺》
導 演:劉國權
編 劇:張仲朋
主 演:劉曉梅 敖文彬 李仁堂 戚惠民 閻本安
上 映:196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青松嶺》 (1965)根據張仲朋同名話劇改編。
『捌』 1966年至1976年拍攝的故事片電影有哪些
謝謝提問,就個人看到過的如下,歡迎補充。
火紅的年代、春苗、艷陽天、青松嶺、長城新曲、偵察兵、金光大道、紅雨、閃閃的紅星、打擊侵略者、奇襲、飛虎、激戰無名川、南海長城、南海風雲、海霞、海島怒潮、鄉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獵字99號、405謀殺案、沸騰的群山、楓樹灣決裂、歡騰的小涼河、創業、沙漠的春天向陽院的故事、平原游擊隊(新)、渡江偵察記(新)、南征北戰(新)、延河戰火、小字輩、雁鳴湖畔、刑場上的婚禮、紅牡丹、傷痕、生活的顫音、天雲山傳奇難忘的戰斗、年輕的一代(新)、紅河激浪、她從霧中來、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紅花、自豪吧!母親、
在特殊的十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並不像某些人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有些電影拍攝的相當不錯,堪稱經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閃閃的紅星》,電影內容情節緊湊,引人入勝,畫面干凈,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電影中的三首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紅星歌》和《映山紅》至今傳唱不衰。
還有一部戲劇電影,河北梆子《寶蓮燈》,郭德綱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這部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唱腔優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場,每次都能引得觀眾們鬨堂大笑。
在那個年代,除了樣板戲,還有一類題材,也受到觀眾的追捧,那就是戰爭片。50年代,一些經典的黑白戰爭故事片,重新拍攝成彩色電影,《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總體來說,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經典,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還有一部《平原作戰》
,雖然是新電影,卻是向50年代拍攝的《平原游擊隊》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戰》中的趙永剛,雖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無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雙槍李向陽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我個人覺得,當時最出色的
戰爭片,是《激戰無名川》,那時候的演員是真正的赴湯蹈火,爬冰卧雪,志願軍戰士用高射炮打飛機,拆除定時炸彈,當時看的緊張的不得了,雖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這些經典鏡頭還歷歷在目。
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電影嗎!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會少吧!有些還是翻拍的呢!如《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等!這里就說本人看過的,小學一年級時包場看電影,看過的是《青松嶺》,此外還有《紅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樣板戲《沙家浜》、《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還有好像是《磐石灣》吧?有一次還包場兩部樣板戲,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攝的電影故事片按順序是:1966年長影《雁鴻嶺下》、北影《紅色郵路》《女飛行員》《紅石鍾聲》、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長影《艷陽天》《青松嶺》(重拍)《戰洪圖》(重拍),1974年長影《鋼鐵巨人》《向陽院的故事》《創業》《平原游擊隊》(重拍)、北影《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上影《火紅的年代》《渡江偵察記》(重拍)《無影燈下頌銀針》《一副保險帶》、八一《閃閃的紅星》,1975年長影《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紅雨》《決裂》、上影《第二個春天》《小將》《戰船台》《春苗》、八一《激戰無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號》、西影《碧海紅波》《阿勇》,1976年長影《雁鳴湖畔》《長空雄鷹》《鎖龍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騰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擊》(未發行)、上影《征途》《難忘的戰斗》《金鎖》《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歡騰的小涼河》《江水滔滔》《新風歌》、八一《南海風雲》《南海長城》、珠影《楓樹灣》《山裡紅梅》、西影《開山的人》、峨眉《寄託》、廣西《主課》。
不管有哪些,凡正這一時期拍攝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不管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啟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年青的一代》《第二個春天》《春苗》《紅雨》《火紅的年代》《山村新人》《無影燈下頌銀針》《長城新曲》《牛角石》《雁鳴湖畔》《渡江偵察記》《偵察兵》《紅燈記》《沙家浜》《海港》《龍江頌》《戰洪圖》《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紅雲崗》《向陽院的故事》《祖國啊母親》《豹子灣的戰斗》《沙漠里的春天》《閃閃的紅星》《杜鵑山》《盤石灣》《平原游擊隊》《平原作戰》《紅石村》《反擊》《盛大的節日》《創業》《海霞》《小螺號》《奇襲白虎團》《審椅子》《長空雄鷹》《激戰無名川》《沸騰的群山》《漁島怒潮》《決裂》《青春似火》《 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風雲》《青春》《兩個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兒時的回憶,記得上小學二年級,學校組織看電影《閃閃的紅星》,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 陋天電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來時幾個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學校談觀後感,潘東子成為我們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樣板戲,記憶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戰》《奇襲》《春苗》《渡江偵察記》,有一部戰斗片《偵察兵》王新剛老師主演的,是戰斗片的精典。寫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對題?
十年間,拍攝了屈指可數的故事片,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一巴掌!就這幾部故事片,它們背後充滿著鮮為人知的 故事!
《創業》:作家張天民根據開發大慶油田的創業事跡,創作出的故事片。審核時遭江青刁難未通過,作者致信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鄧小平馬上把信轉交毛澤東,經批示後才公映。
《決裂》:反映大學從工農兵中招生,否定十七年教育成就的故事片。公映後,兩句流行語隨之產生: 馬尾巴的功能;這就是資格 (指手上有老繭子就是上大學資格,見圖片)
《偵察兵》:1974年上映,偵察兵神乎其神,敵人都是草包。此片後被封存。
《春苗》,以赤腳醫生春苗為主要人物,反映農村衛生醫療領域的階級斗爭,不久被封存。
《青松嶺》,以農村階級斗爭為主題的故事片。老貧農張萬山與富農後代錢廣之間圍繞著生產隊趕大車的車老闆子的故事,展開了 貧下中農必須牢牢掌握「鞭桿子」 的斗爭。張萬山反復說:旱煙一經錢廣過手,保證跑了味……
《閃閃的紅星》:根據作家李心田的小說改篇。以紅軍後代潘冬子為中心人物的故事片,1975年公映。故事好,布景好,歌曲好。其歌曲《紅星歌》《小小竹排》《紅星照我去戰斗》《映山紅》等,久唱不衰。
—
—※4月25日於長春※——
首先我是80後,我小的時候經常看的兩部電影,電影就是閃閃紅星和平原游擊隊。
我們小的時候都嚮往閃閃紅星裡面的小演員潘冬子。勇敢機智,智斗胡漢三。
應該說閃閃的紅星是一部愛國電影,是讓青少年看了心情澎湃,激情昂揚的一步少兒電影。在那個年代,我們小的時候,電視里邊閃閃的紅星幾乎是隔兩個月或者一個月播放一次。小的時候我記得家裡面有一個14寸的黑白電視機還是熊貓牌的。現在這個牌子的電視機好像已經在市面上看不到了。每當電視里播放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家裡就有好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看,看完了以後,我們就扮演電影里的角色,有的演胡漢山,有得演潘冬子,然後就這樣相互嬉鬧,好不熱鬧。這部電影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快樂,很多歡樂,尤其是李雙江演唱的閃閃的紅星,這首歌曲也深深的映入了我們的心中。
平原游擊隊,反映滄州一帶,德州一帶游擊隊,抗日戰爭的題材的一部電影。李向陽這個名字也深深的映入在我們80後這一代 社會 主力青年的心中。
這部電影也是每逢過年過節,各電視台必放的一部電影。90年代的農村彩色電電視機幾乎很少。這部黑白的老電影,讓每一個家庭看到了英勇無畏的李向陽。每次看完這部電影,都點燃了我們心中激情昂揚的細胞,那麼奮進,那麼興奮。我記得那時我們還要揚言,長大以後也要參軍,到部隊做戰斗英雄,保家衛國。那時的雄心壯志,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國電影。是我們這代八零後童年時光的回憶,沒當再次看到這樣的電影都能點燃我們心中的激情
『玖』 請問,老電影《青松嶺》是在河北省承德地區的哪個山村拍攝外景的謝謝!
老電影《青松嶺》在青松嶺鎮的青松嶺村拍攝的。
《青松嶺》外景拍攝地就在承德興隆縣茅山鄉的一個叫「青灰嶺」的地方,後來拍攝《青松嶺》所在的茅山鄉改為青松嶺鎮,所在村茅山村改為青松嶺村。
青松嶺鎮位於興隆縣西南部,燕山山脈東段,古長城北側,南部與天津市薊縣、北京市的平谷、密雲三縣毗鄰,全鎮總面積181平方公里。
青松嶺鎮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周邊有國家級霧靈山森林公園、六里坪森林公園、天文台、金牛洞、九龍潭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青松嶺鎮不止拍攝過電影《青松嶺》,還拍攝過《花開花落》、《烽火少年》、《到青山那邊去》、《笨人王老大》、《青松嶺後傳》等20多部影視作品。

(9)老電影青松岺擴展閱讀
《青松嶺》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劉國權、姜樹森執導,李仁堂主演,於1974年上映。
該片根據河北省承德地區話劇團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青松嶺生產大隊的青年社員秀梅、大愣等人在模範飼養員張萬山大叔帶領下與破壞生產的富農分子做斗爭的故事。
『拾』 難忘《青松嶺》萬山大叔,三次合作謝芳,突發疾病離世讓人痛心,你怎麼看
2002年6月24日,知名表演藝術家李仁堂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過世,壽終73歲。針對李仁堂,大夥兒或是十分了解的,由於他曾給大家營造了成千上萬經典人物角色。他所營造的角色絕大多數都具備朴實溫良,豁達大度,不折不撓的特性,更值得尊重。出生於1930年2月28日的李仁堂,是吉林撫松人,籍貫山東諸城。1949年高中畢業後,他前往了那時候的熱河省文工團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