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七十年代反映鄉村惡霸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七十年代反映鄉村惡霸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0-03 07:40:23

㈠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老電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反映農村生活的老影片許多。像《青松嶺》《喜盈門》《春苗》《金光大道》《月亮灣的笑聲》《許茂和他的女兒》等。

這此當今農村故事的喜劇片大多數反映七八十年代農業學大寨精神實質,反映新時期農戶為早日改進社會主義社會鄉村新風貌,勇於同一天斗、同地斗、同階級敵人斗的紅色精神。

70時代鄉村老電影大全有《偵察兵》,《閃閃的紅星》,《黑三角》,《渡江偵察記》,《小花》,《火紅的年代》,《創業》等。

80時代農村老電影有《人生》,《大橋下面》,《城南舊事》,《人到中年》,《紅高梁》,《芙蓉鎮刁,《牧馬人》,《駱駝祥子》,《知音》,《喜臨門》,《月亮灣的笑聲》,《天雲山傳奇》,《廬山戀》,《第二次握手》,《戴手銬的旅客》,《城南舊事》等。

㈡ 了解一下這部電影

1989年11月,中共中央軍委確認了毛澤東、朱德等33位軍事家,羅炳輝名列其中。

1897年,羅炳輝出生於雲南滇東北的彝良。家境的貧寒,羅炳輝只讀過兩年私塾便被迫輟學。而社會的不公,造就了羅炳輝倔強的性格。而改變羅炳輝的命運的,還是11歲那年發生的事。那年,一個鄉村惡霸從他家門口走過,恰巧被他向外潑的臟水弄濕了衣服,惡霸乘機刁難,少年羅炳輝上前論理,惡霸不由分說,揪住羅炳輝父子大打出手,從此,羅家便與鄉村惡霸結下了仇。次年,一名惡霸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敲詐羅家,羅炳輝氣 不過,一紙訴狀將惡霸告上法庭。然而,那是一個有理無處說的年代,縣衙一紙判令,判羅家敗訴,血氣方剛的羅炳輝想要伸理,向惡霸討回公道,於是,他萌發了當兵的念頭。

就這樣,他以驚人的毅力,用12天時間,徒步數百公里走到省會昆明,尋求發展。在昆明的那段日子,他先後做過木匠、伙夫、馬夫,一次偶然的機遇,羅炳輝終於在當時的雲南王唐繼堯部當了兵,實現了他多年來的從軍報仇的願望。由於他吃苦耐勞,不久就被提升為三等中土。

1920年,羅炳輝當上了唐繼堯的隨行軍士。次年,滇軍軍長顧品珍發表通電,逼靖國軍總司令唐繼堯下野,已身為副官的羅炳輝,跟隨唐繼堯來到了香港。此時的羅炳輝對軍閥割據,塗炭百姓的軍人生涯早已厭惡,他開始接受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影響。於是,他留下一封信,悄悄離開了香港。第二年參加了朱培德的討逆軍,前往廣州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戰斗。北伐戰爭中,已身為營長的羅炳輝,總是沖鋒在前,愛兵如子,深得官兵的擁護。

1927年,可以說是羅炳輝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這年3月,他參加在南昌舉行的被國民黨殺害的贛州總工會領導人成贊堅的追悼會上,聽到了曾為滇軍高級將領,現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朱德的講話,羅炳輝第一次聽到"工農革命"這個新名詞,他多年郁悶的心胸一下子豁然開朗。朱德語重心長的對他講,工農兵要聯合起來,才能打倒軍閥、土豪劣紳。只有革命成功了,大家才有工做,有田種,有飯吃,中國才有希望。這時的羅炳輝才真正看到了光明和前途。

1929年4月,羅炳輝任江西吉安縣靖衛大隊大隊長。中共中央派滇籍中共黨員趙醒吾到吉安對他做教育爭取工作。

隨後的日子,羅炳輝開始利用靖衛大隊長的特殊身份,在"剿匪"中暗中幫助共產黨人。十多年的血雨腥風,使他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有希望的黨,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幫助中國廣大的窮苦百姓脫離苦海,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將中國引向和平與富強。1929年7月,羅炳輝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個為尋求真理而走遍天涯的農民兒子,走上了革命的征途,實現了由三民主義者到共產主義者的偉大轉變。

1929年秋,遵照黨的指示,羅炳輝指揮了以吉安為中心的贛西數縣武裝起義,隨後被任命為中國工農紅軍江西獨立第五團團長。之後,他同紅軍將士-道打下萬安,又在富田地區,殲滅前來圍剿的國民黨唐雲山部,轉戰湘贛,指揮戰斗數百次,對贛西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擴大立了大功。由於羅炳輝卓越的指揮才能,1930年的長汀會議後,被任命為紅十二軍的代理軍長、軍長,後又被任命為紅九軍團軍團長。

1933年,蔣介石調集50萬大軍對新生蘇區紅軍進行了第五次"圍剿"。連續幾個月的封鎖,使中央蘇區和紅軍吃不上鹽,兵工廠沒有黑色火葯,面臨彈盡糧絕的危險境地。這時,紅軍在尤溪繳獲了4000箱炸葯和食鹽。軍委急令羅炳輝率領紅九軍團一部火速將這批物資搶運回蘇區,羅炳輝臨危受命,親自挑擔上路,途中遇上敵軍就打,敵軍一敗,挑上擔子就走,半個月的時間,紅軍將士每人挑著六七十斤重的擔子,走了300多公里山路,終於將軍需物資安全運回蘇區。

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羅炳輝率紅九軍團突出重圍,搶渡湘江,在毛澤東的指揮下,進入西南地區。當時的《雲南民國日報》上刊登消息,提高所謂捉拿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主要領導人的"賞格",對羅煩輝的"賞格"由原來在江西中央蘇區的三萬元,猛增到"生擒者八萬元,獻首級者獎五萬元"。

1935年,羅炳輝率領紅九軍團渡過金沙江,從西昌進入涼山彝區,由此徹底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賂意圖。在彝區,羅炳輝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與彝族同胞交朋友,取得了彝族兄弟的信任,彝族兄弟抬來羊肉、牛肉和酒,送給紅軍,在彝區,彝族同胞連稱"紅軍瓦瓦古" (意思是紅軍萬歲)。 沿途有不少彝族同胞積極參加紅軍,就這樣,在彝族同胞的帶領下,羅炳輝率領的紅九軍團順利地通過了涼山彝族地區,與中央紅軍主力勝利會師。

抗日戰爭爆發後,羅炳輝告別延安,奔赴華中抗日前線。1938年,羅炳輝被任命為皖南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與司令員陳毅並肩戰斗,打擊日寇。

1939年5月,隨葉挺北渡長江。7月,任新四軍第五支隊司令員,江北指揮部副指揮。皖南事變後,為了打擊日軍對根據地的掃盪,羅炳輝根據多年游擊戰的經驗,制定了伏擊與運動游擊為特色的包括伏擊、糾纏、阻擊、擾亂、殲滅等內容的所謂"梅花樁戰術"。這一戰術的特點是:一方面,部隊宿營時按三角形的駐地部署,以分散敵人的火力,減少我方傷亡,還可對敵實施反包圍。另一方面,一旦敵人進入梅花樁式陣地,則可從多個側面極大地殺傷敵人。1941年4月,日偽軍掃盪儀征,羅炳輝在儀征以北12公里按梅花樁式設伏。15日拂曉,敵人進入設伏圈,羅炳輝指揮部隊,不到30分鍾解決戰斗。以後,擁有重型裝備的700多人的日軍又在金牛山再 次嘗到了梅花樁式戰法的苦頭。此次戰斗,新四軍以劣勢裝備斃傷日偽軍500多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葯,創造了梅花樁戰法以少勝多的成功範例。

然而,多年艱苦的戰斗環境,使羅炳輝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病。當抗戰勝利的消息傳遍全中國的時候,羅炳輝卻因高血壓而處於昏迷狀態。直到第二天神志清醒時,人們才把這一喜訊告訴了他。當聽到毛澤東發表的《對日寇的最後一戰》時,病魔纏身的羅煩輝再一次振奮了。他堅決要求重返前線,參加受降工作。於是,羅炳輝抱病,坐著擔架繼續向前進發。

1946年4月,羅炳輝任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兼新四軍第二副軍長。

1946年6月9日,在羅炳輝的指揮下,我軍向盤踞棗庄的敵軍發起進攻,全殲敵軍,解放了棗庄。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在1946年的6月21日,羅炳輝卻因腦溢血而猝然長逝。棗庄戰役由此成為這位將軍32年軍旅生涯的最後一仗。

"戎馬三十載,將軍滇之雄。"陳毅軍長親筆揮豪,痛悼與自己出生入死的戰友,總司令朱德也為這位當年從雲南走出來的戰友題詞:革命到底死而後已,精神不死萬古長存。

的確,羅炳輝將軍用自己的生命,實現了他對黨的最後誓言:"我受黨長期的培養和愛護,這次重上前線為黨為人民捐軀,也是完全值得的……我畢生沒有打過敗仗,在我犧牲前,我還要再打一次勝戰,作為我對黨的最後一次獻禮

㈢ 找幾部反映鄉村生活的電影或電視劇(包括感人的)

1,《秋菊打官司》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領銜主演,雷恪生、劉佩琦、戈治均、楊柳春等主演,於1992年8月31日在北京首映。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不屈不撓逐級上告的故事。

2,《光棍兒》

《光棍兒》是由天畫畫天(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行,郝傑執導,楊振君,葉蘭等主演的一部以中國農村老光棍兒性苦悶為背景的社會現實題材電影。

這部電影演員用的都是顧家溝村的群眾,故事就發生張家口市萬全縣一個名叫顧家溝的村莊,以老楊、梁大頭、顧林、六軟,四個無所事事的光棍兒為對象,而二丫頭背著村長丈夫,同時和多名光棍保持關系,揭露出當地光棍們的生活規律,以及性苦悶。影片於2011年12月1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3,《紅高粱》

《紅高粱》改編自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由鄭曉龍執導,由周迅、朱亞文、黃軒、秦海璐、於榮光、徐光宇、解惠清、曹征、韓童生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初,九兒在充滿生命力的山東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譜寫的一段關於愛與恨、征服與被征服,充滿生命力的近代傳奇史詩巨制

4,《白鹿原》

《白鹿原》是劉進執導的年代劇,由張嘉譯、何冰、秦海璐、劉佩琦、李洪濤、戈治均、雷佳音、翟天臨、李沁、姬他、鄧倫、王驍、孫銥領銜主演。

該劇以陝西關中平原上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講述了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之間恩怨紛爭的故事。

5,《福貴》

《福貴》是朱正執導的家庭情感劇,由陳創、劉敏濤、李丁及張鷹共同主演。2005年12月16日首播。該劇改編自余華小說《活著》,通過地主少爺福貴一生的經歷,描寫了從解放前的1946年到三中全會幾十年中國農村的生活畫面和時事變遷。

㈣ 看過一部國內的農村電影,內容是一個村長或支書帶著一幫亂七八糟的村民和一個惡霸(兄弟三人,)斗爭的故事,

名為《光榮的憤怒》。導演:曹保平

㈤ 求講述70—80年代的農村歷史生活電視劇和電影

1、《上門女婿》
主演:張豐毅,曲國強,張莉莉,趙倩
該劇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黃河流域的農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在由貧困走向致富的時代變革中,觀念、心靈、情感、命運的變化。
2、《當家的女人》
張曉春擔任導演,王茜華、孫濤、蔣寶英、戈治均等主演的農村電視劇。
該劇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10年為歷史背景,圍繞著女主人公菊香的曲折人生經歷,透過幾個家庭錯綜復雜的矛盾糾葛,展現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進而揭示了中國農民在生存、生活、情感、觀念上的變化。
3、《我的土地我的家》
楊晶執導,譚文峰、仧演編劇,張洪傑、由力、關小平、初星一、霍亞明、張二丹、張錚主演的農村題材電視劇。
該劇是以1978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的發展變化為背景,描述了三十年來農村改革開放的歷程。劇中以農民張老存一家人的恩怨糾葛為縮影,講述了農村和農民在改革開放30年間的悲歡。
4、《老農民》
編劇:高滿堂、李洲,總導演:張新建,導演、攝像指導:王濱、張開宙。
該劇從1948年開始,講述山東黃河岸邊的麥香村,由土地改革始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
5、《絕戀》
張元龍執導,謝蘭、孫岩主演的家庭倫理劇。該劇根據何群倉同名小說改編,描述的是上世紀70至80年代,發生在原長安縣3戶人家之間的愛情、親情和友情故事。
6、《平凡的世界》
簡介:以農村題材為主,通過對年輕人生活的描述,反映了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而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㈥ 70年代有個電影 有個老翁養花的 地主破壞他的花 花變成蜜蜂咬他 還有一個仙子來著的 這是什麼電影啊

灌園叟晚逢仙女 主要寫惡霸張委,霸佔花農秋先花園的故事。秋翁名先,自號灌園叟,自幼愛花成癖。遇有好花,總要設法買下,有時甚至是典衣買花。日積月累,家中成為一個大花園。宦家子弟張委,一日發現秋翁家花枝艷麗,闖進去就亂采。秋翁向前阻止,張委就與眾惡少將花園的花全部砸壞。當惡少走後,秋翁對著殘花悲哭,感動了花神,使落花都重返枝頭。張委得知此事,買通官府,誣告秋翁為妖人,把他抓進監獄。張委輕易霸佔了秋翁的花園。正當張委得意之時,花神狂風大作,將張委和爪牙吹落進了糞窖而死。

㈦ 想看70年代開始的農村劇,有哪些好看的推薦嗎

中國最經典十大農村劇
1、劉老根(電視劇)
《劉老根》是由趙本山、謝曉嵋執導,趙本山、范偉、高秀敏、李靜等領銜主演的現代鄉村喜劇。該劇於2002年3月6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黃金檔首播。該劇主要講述德高望重的老支書被兒子頂下來後,去城裡生活了一段時間長了見識,回到家鄉搞旅遊餐飲業,到街上利用民間藝術吸引觀眾,在50歲時實現了自己讓鄉親們富起來的夙願。
2、怪王外傳(電視劇)
1995年《怪王外傳》央視首播,後分別在在央視1、2、3、4、8套和全國各省市電視台、有線電視台熱播,在全國尤其是北方地區產生巨大影響。該劇主要描述在東北農村,足智多謀的怪王帶領鄉親們致富,並助人為樂、懲惡揚善、扶正祛邪的一系列故事。全劇人物語言詼諧幽默,人物性格特點鮮明,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郁的鄉土風情。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具有濃郁農村特色的鄉村喜劇,由此奠定了東北農村喜劇的基礎。
3、老農民(電視劇)
《老農民》是由山東影視集團製作的農村題材電視劇,並由張新建、高滿堂聯合執導,陳寶國、馮遠征、牛莉、蔣欣等人主演。該劇講述了由北方農村的一場土地改革所引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關注中國當代農村現實生活和農民精神世界60年的發展演變歷程。該劇已於2014年12月22日登陸山東衛視、北京衛視、河南衛視、黑龍江衛視首播。2017年12月,獲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文藝精品工程」電視劇優秀作品獎。
4、平凡的世界(電視劇)
《平凡的世界》是由華視娛樂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劇合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製作,SMG尚世影業、華視影視、上海源存影業、陝文投集團、樂視網、榆林文旅等聯合出品的當代農村劇。該劇由毛衛寧執導,王雷、佟麗婭、袁弘、李小萌領銜等主演。該劇於2015年2月26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該劇改編自路遙同名小說,講述了在面對現實壓力和人生抉擇時,兄弟倆依舊堅守最初夢想和對愛情執著的追求的故事。
5、馬向陽下鄉記(電視劇)
《馬向陽下鄉記》由導演張永新執導,吳秀波、王雅捷、李洪濤、梁愛琪、高曉菲、譚洋等主演,該劇獲得第2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第30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和優秀男演員提名,第7屆新農村電視藝術節金牛獎最佳作品、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四項獎項,第17屆華鼎獎全國觀眾最喜愛的電視劇作品獎,第十一屆電視製片業「電視劇優秀作品」獎。
6、希望的田野(電視劇)
《希望的田野》是由孫沙導演,馮延飛編劇的23集電視連續劇,由中國大陸製片,是電視製片人叢麗「田野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第二部是《美麗的田野》、第三部是《永遠的田野》,是當時較熱播的農村題材電視劇,亦是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經典之作。
7、夜深人不靜(電視劇)
《夜深人不靜》 是一部家庭喜劇,主要演員為趙本山,范偉,高秀敏。以趙本山飾演的農民老樂回家為兒子張羅婚事為劇情主線,展示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夜深人不靜》以趙本山扮演的老樂,為復員回家的兒子張羅婚事為主線,展現了新時代東北農民對愛情、家庭事業的全新認識,趙本山、范偉、高秀敏三人表演輕松幽默,具有濃郁東北特色。
8、聖水湖畔(電視劇)
《聖水湖畔》是何慶魁執導,何慶魁 、王永奇編劇,高秀敏、雷恪生、王紅梅、李萱、郭鐵城、付百良、何樹成、李萱、鄒德江、姜文藝主演的鄉村輕喜劇。該劇是以保護耕地為時政背景的農村題材電視連續劇。《聖水湖畔》是腳踏時代主旋律、頭頂綠色聖水珠、帶著芳草一身香、懷著滿腔黑土情、一路高唱迎春贊歌,誕生於時代最前沿的電視劇作品。
9、馬大帥(電視劇)
《馬大帥》是趙本山自導自演的第二部農民題材的系列電視劇。該劇共分三部。第一部《馬大帥》於2004年播出。第二部《馬大帥2》於2005年播出。第三部《馬大帥3》於2006年播出。該劇反映的是一個農民從農村到城市的最底層的生活。是一部帶有淚水的喜劇。
10、一鄉之長(電視劇)
《一鄉之長》是張惠中執導,趙本山等主演的電視劇該劇以最小的政府機關「鄉」為背景,通過一鄉之長的沉浮,展示新時期農村進步與落後,廉政與腐化,權利與金錢之間的復雜社會斗爭。郝運來由村長當上油坊營子鄉的副鄉長,為了鄉里的經濟發展,他辛辛苦苦地跑項目,而其他的兩個副鄉長卻緊盯著鄉長的職位,不幹實事。原來的鄉長調離後,縣里任命郝運來為代理鄉長,兩個副鄉長心裡十分不平衡,尤其是黃副鄉長,處心積慮地要把郝運來整倒...
11、鄉村愛情(電視劇)
《鄉村愛情》是於2006年至2017年趙本山主演的系列電視劇。《鄉村愛情》有中國《權力的游戲》、東北《紙牌屋》、遼東半島《琅琊榜》之稱。截至2018年,全劇共10部。包括第一部《鄉村愛情》、第二部《鄉村愛情2》、第三部《鄉村愛情故事》、第四部《鄉村愛情交響曲》、第五部《鄉村愛情小夜曲》、第六部《鄉村愛情變奏曲》、第七部《鄉村愛情圓舞曲》、第八部《鄉村愛情浪漫曲》、第九部《鄉村愛情進行曲》、第十部《鄉村愛情協奏曲》。
12、籬笆·女人和狗(電視劇)
《籬笆女人和狗》是9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引起較大反響的「農村三部曲」(「女人命運三部曲」)電視劇之一。該劇改編自韓志君長篇小說《命運四重奏》,由陳雨田執導,田成仁、吳玉華等主演的現代電視劇。講述了偏遠的山村裡葛家的三媳婦棗花(吳玉華飾)與銅鎖是訂下娃娃親的未婚夫妻,婚後銅鎖對其百般刁難,棗花無奈,向其提出離婚,這在葛家及守舊的山村扔下了炸彈,村民對棗花指手劃腳,但堅強的棗花在葛茂源(田成仁飾)老漢的鼓勵下,終於離開了葛家,走向新生活的故事。
13、喜耕田的故事(電視劇)
《喜耕田的故事》《喜耕田的故事》是由牛建榮編劇並執導,林永健、王亞軍、田孟原、褚栓忠、郝文婷等主演的農村建設劇。全劇以2006年中央免徵農業稅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背景和切入點,以一個進城務工的普通農民喜耕田返鄉後的生活為主線,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表現了新時期農民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樂,展示了億萬農民在黨的領導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生動實踐。
14、上門女婿(電視劇)
《上門女婿》是由張曉春執導的現代農村劇,張豐毅、曲國強、張莉莉、趙倩等參加演出。該劇以以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黃河流域的農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在由貧困走向致富的時代變革中,觀念、心靈、情感、命 運的變化。全劇圍繞著上門女婿馬四輩和高枝枝、冷潔兩個女人之間的婚姻糾葛以及高枝枝和另外兩個男人陳斌、李雙銀之間的情感變故,生動地講述了這位身為上門女婿的黃河硬漢艱辛曲折的生存經歷與愛恨情仇。
15、古船·女人和網(電視劇)
《古船·女人和網》是於1993年首播的愛情電視劇,由吳珊、張揚導,由田成仁等主演。棗花與小庚分居後,想去大栓的飯店好好乾一番,小庚勸阻不住,翻臉逼要當年為了棗花借給銅鎖的4000元錢. 銅鎖和小豆倌的豆腐房開張了,兒女們捧來第一碗豆漿讓茂源喝,老漢不禁熱淚盈眶.他把大豆腐擺在棗花娘墳前,以寄託哀思,故事由此展開。

㈧ 誰知道七八十年代內地的農村題材的喜劇影片如「咱們的牛百歲」

還有月亮灣的笑聲啊 今天我休息 《大李老李和小李》這個很老但是很好笑 這些都是老電影
李雙雙 喜盈門 艷陽天 金光大道 咱們村裡的年輕人 甜蜜的事業 快樂單身漢

㈨ 再求電影名稱:很老的電影,一個農民殺了惡霸地主後逃出家鄉,當了解放軍。

戰斗里成長 (1957) (GROW UP IN THE WAR)

導 演:嚴寄洲 孫民

編 劇:胡可 (Ⅱ)

主 演:田丹 李健 (Ⅱ) 賈六 張毓敏 王成有

上 映:1957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1937年秋,軍閥閻錫山統治時的山西某村。地主楊有德、楊耀祖父子橫行村裡,為所欲為。他們強佔了農民趙志忠僅有的三畝水地,趙無奈服毒自殺。趙的兒子鐵柱氣憤至極,放火燒了地主的房子後遠走他鄉。鐵柱妻怕遭報復,把黑蛋改名為石頭,也離家乞討為生。十年後,楊耀祖了當上日寇警備隊長,石頭參加了八路軍,在某營當通訊員。而營長趙鋼就是他離別多年的親生父親鐵柱,但兩人相見卻不相識。解放太原的過程中,我軍要攻打石頭母親所居住的鎮子。石頭想解救母親、為自家報仇,未經上級允許,就擅自沖到前面,受到營長的嚴厲批評。石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營長批准石頭參加突擊隊的請求。鎮子解放了,楊有德、楊耀祖二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趙鋼與妻子和兒子石頭彼此相認,一家人終於團聚。隨後,趙鋼和石頭為繼續解放事業,投入了新的戰斗。

先問問你的朋友是不是這個,呵呵!

㈩ 求一部電影,關於美國小鎮的老片,講的是一個年輕人與小鎮惡霸斗爭的故事,貌似會中國的鎖喉功夫

《威龍殺陣》Road House / 拳霸街頭
主演: 帕特里克·斯威茲
劇情-
達登從小浪跡天涯,憑藉一身功夫,在夜總會打點場子,由於工作認真,忠於老闆,頗得同事及顧客的喜愛,某次因站中滋事,達登將滋事份子趕走,而受到提爾曼的青睞,提爾曼是雙骰酒吧的老闆,把達登帶回自已店中。經過數月的努力,達登整頓了提爾曼的酒吧,生意日漸興隆。不意得罪鎮霸布雷德,布雷德派人來酒店滋事,並連燒周圍幾家店面,達登終於忍無可忍,在一場決鬧中,打死布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