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姜子牙電影經典語句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姜子牙電影經典語句

發布時間: 2022-10-03 06:29:42

1. 《姜子牙》面對強權,每個人都要做自己的「神」,你怎麼看

在國慶中秋雙節假期黨中萬眾期待的國漫電影《姜子牙》上映了,姜子牙是哪吒之後的封神系列電影,在哪吒結束之後就網友就提出了封神宇宙的概念,國漫將會塑造一部封神系列的電影,而姜子牙就是在這種期待當中上映的。

姜子牙的主題思想和哪吒其實也是差不多的,哪吒的主題是反抗命運,我命有我不由天。而姜子牙的主題則是反抗強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神。

最後希望國漫可以真正崛起,封神系列也越來越好。

2. 電影姜子牙經典名言名句

、太公在此,諸神迴避。

2、「不救一人 ,怎麼救蒼生?一人如露水, 蒼生如江海」

3、「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成為一個,真正的神。」

4、「你連魚都放了,就不能放自己一馬?」

5、「看盡三界,一生追隨。——四不相」

6、「姜子牙,你竟敢強逆天命,昆侖和北海都不歡迎你這種三界敗類。」

7、「商朝末年,九尾妖狐率狐族禍亂世間,昆侖,為拯救蒼生而立。」

8、「妖狐受誅」,「殺了我,她也得死。」

9、「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控,不可不救。」

10、願者上鉤,多麼痛徹的領悟。

11、哎,人心不古。

12、破壞,是為了更偉大的創造。

13、強者生,弱者死。

14、「此去經年,再無歸途。——小九」

15、「你一直是我羨慕的英雄,這次,換我了。——申公豹」

16、時間不多了。

17、犧牲是必要的。

18、不刷新世界觀怎麼可能成長。

19、開創一個沒有愚蠢傢伙的國度。

20、「弟子姜子牙,願追隨昆侖,成為一個守護蒼生的神。」

21、「我自覺有罪,從此不再為神」

22、「犧牲無辜之人,這就是天道嗎?」

姜子牙劇情結局是怎樣的

影片《姜子牙》講述了在封神大戰中,作為昆侖弟子的姜子牙,率領眾神戰勝狐妖,推翻了殘暴的商王朝。封神大戰的勝利,姜子牙即將受封為「眾神之長」。然而當元始天尊命他親斬妖狐時,姜子牙卻選擇了違抗。

印象最深的片段,結尾大戰的那場戲,姜子牙、狐仙、師尊的混戰,小九走進歸墟時的場景刻畫,都非常細膩;整個片子我最喜歡的角色還是申公豹,雖然故事中所有人物都在成長,但申公豹的成長是最讓我信服的,他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目的,也願意為了自己守護的東西做出自己的選擇,某種意義上,他和姜子牙一樣值得尊敬。

因為如果斬殺九尾,其附身的妲己也會死。為得道封神,以犧牲無辜的人為代價,這不是姜子牙所認同的天道。最終,姜子牙因私自放走狐妖被貶下凡間,失去了神力。還變成了「三界敗類」,被人唾棄。

十年後,因為一個契機,姜子牙踏上重回昆侖虛的旅途,在戰後的廢墟上,他重新找回了自我,也洞悉了十年的一切真相。姜子牙用他自己的方式,成為了真正的神。

這個片子還有一點,就是不斷的反轉,包括申公豹的人物成長,也是帶有一定反轉意味的,當然,最大的反轉還是影片最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仙外有仙,以至於看到最後的彩蛋,哇,這是多大一盤棋啊

3. 姜子牙名言名句及解釋

1、聖人將動,必有愚色。

出自《六韜·武韜·發啟第十三》。【譯文】聖人將要有所動作時,必定先有愚鈍的表情。

2、凡兵之道,莫過乎一。

出自《六韜·文韜·兵道第十二》。【譯文】一般用兵的原則,沒有比指揮上的高度統一更重要的了。

3、君子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

出自《六韜·文韜·文師第一》。【譯文】君子樂於實現自己的抱負,平凡人樂於做好自己的事情。

4、軍中之事,不聞君命,皆由將出。

出自《六韜·龍韜·立將第二十一》。【譯文】軍中一切事務,不聽命於國君,而全部聽命於主將。

4. 《姜子牙》電影深度解析是什麼

《姜子牙》電影深度解析是:

封神大戰之後。昆侖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戰勝狐妖,推翻了殘暴的商王朝,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即將受封為眾神之長。在巔峰時刻,他卻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昆侖,姜子牙踏上旅途。在戰後的廢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發現了當年一切的真相。

評價:

《姜子牙》是一部沒有絕對反派的片子。劇中每個重要人物,製作團隊都在試圖刻畫出性格中復雜立體的一面。這種人物性格的設定,在英劇和美劇中也許司空見慣。

而在臉譜化普遍的國產動畫片里,還真不多見。電影特技的確很炫,而故事如果以「無腦爽片」的標准去衡量,「平淡」沒錯,但如果靜下心來,其實是部很耐看的劇情片。

5. 電影姜子牙電影名稱電影梗概介紹電影最精彩的部分是什麼電影中最經典的句子看

電影梗概:

該片講述了封神大戰之後,姜子牙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昆侖,姜子牙踏上旅途尋回自我的故事。

經典句子:

1.你一直是我羨慕的英雄,這次,換我了。——申公豹」

2. 「若天道不公,我便走自己的道。」

3. 「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控,不可不救。」



4. 「我定會卷土重來!——九尾狐」



5. 「願天下再無不公。」



6. 「姜子牙,你竟敢強逆天命,昆侖和北海都不歡迎你這種三界敗類。」

6. 姜子牙電影的台詞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下一句是什麼

姜子牙的電影還沒有去看,打算下午去看。
但是林清玄曾經說過: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可與言者無二三。

7. 電影《姜子牙》的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具體範文如下: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便有很大的期待,看完後我也認為它是一部好的電影。從劇頭第一次玄鳥出現,再到最後的姜子牙毀掉天梯,我幾乎都在流淚,或許誰都沒錯。

九尾,一直是劇中的反派人物,是個人見人怕的大魔頭,但他也只是受得天尊的欺騙,他的本心是好的,它想成仙,這樣生為妖的狐族,便可以從生活在泥沼之中,一步登天,這也是之後她恨的緣故。

在劇中有一處細節,是在幽都山的懸崖上,她對紂王說:「連你紂王都被封了個姻緣神當。」這里便可體現她的可憐之處,她是一個權力斗爭中的棋子,事成滅口,我認為她沒錯。

反過來,天尊就變成了壞人,他運籌帷幄,好似為權所爭。但最後他摘下蓮花花瓣懲治九尾,就算會自毀一部分修為,他也還是做了,至少在他的心裡都是為了眾生,你可能會不解,讓無辜的人亡命便是為了蒼生?

但從天尊的角度來說,他是一個大神仙啊,一個人,一個妖,一個神都是入不了他的眼的,他像一個修理枝丫的園藝師,剪去他認為不合理的,留下主體蓬勃發展,他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做,本心都是為了眾生。

錯不在天尊,錯不在九尾,錯不在姜子牙,錯也不在眾生。其中最讓我心疼的是申公豹,他把姜子牙看作是自己的英雄,努力的想要成為像他一樣的英雄,到最後他才發現他只是他。這很像我們的普通人,哪怕十分的努力也到達不了那樣的高度,明知九死一生也要成為自己的英雄,他最後死了,但他終是閃閃發光的。

其中我最在意的不是姜子牙,不是小九這樣的主角,我最喜歡的角色恰恰是只出現過一兩次的配角中的配角——玄鳥,「風吹鼓響,可慰亡魂,無法入輪回的怨魂,只能在玄鳥的帶領下回歸」,最讓我銘記的是那句「謝謝你,我終於可以回家了」,這便是每個人的縮影。

一味追逐遠方和夢想的人們,有些被夢想所擊潰,不敢回家,前方沒有家,就那樣迷失在路口,心中想的都是家。《姜子牙》,這部電影的影評褒貶都有,但我認為它是一部有血有肉有靈魂的好作品。

8. 《姜子牙》電影怎麼解析

1、特效

沒得說,畢竟擁有四十多億票房的哪吒做前提,花錢做好特效不是問題,撐起整部電影的分數的,也只有過硬的特效了。尤其是玄鳥出現的那個場景,那叫一個美。還有就是姜子牙在歸墟救小九的特效拉滿,都是這部電影特效上最下功夫的。

2、劇情

拉胯的劇情從一開始就決定了這部電影註定會被噴。劇情一開始處決九尾的時候,姜子牙因為差點放了九尾,所以被天尊流放到北海。在這里,姜子牙被眾多小妖冷嘲熱諷就有問題了。

角色介紹:

1、小九

看似勇敢倔強,內心仍渴望溫暖。一路上,她從起初拒人於千里之外,到逐漸學會接受愛、付出愛,她的身上呈現了「一個女孩的蛻變成長」。

2、姜子牙

年輕時,姜子牙立志追隨昆侖、拯救蒼生;中年時,面對「斬的是善不是惡」的天命,對堅定的信仰產生困惑懷疑;最終自我頓悟,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成為一個真正的神」。

9. 姜子牙經典名言名句

姜子牙名言名句
1、微妙之音,皆在外候。
2、舉而不用,是有求賢之名,而無用賢之實也。
3、為之不密,密而不富者,盜在其室。
4、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
5、將不仁,則三軍不親;將不勇,則三軍不為動。
6、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和工,隨時變化,以為紀鋼。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
7、為將者,受命忘家;當敵忘身。
8、外亂而內整。示飢而實飽,內精而外鈍。一合一離,一聚一散。陰其謀,密其機,高其壘,伏其銳士。寂若無聲,敵不知我所備。欲其西,襲其東。
9、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意。
10、民不失務則利之,農不失時則成之,省刑罰則生之,薄賦斂則與之,儉宮室台榭則樂之,吏清不苛擾則喜之。民失其務則害之,農失其時則敗之,無罪而罰則殺之,重賦斂則奪之,多營宮室台榭以疲民力則苦之,吏濁苛擾則怒之。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飢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於身,賦斂如取已物。此愛民之道也。
11、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
12、伏羲、神農,教而不誅。
13、其法以天清凈,無陰雲風雨,夜半遣輕騎,往至敵人之壘,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當耳,大呼驚之。有聲應管,其來甚微;角聲應管,當以白虎;徵聲應管,當以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