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劉三姐老電影對歌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劉三姐老電影對歌

發布時間: 2022-10-02 12:06:02

『壹』 劉三姐中的對歌

古時的計量單位所謂半斤八兩,一斤就是十六兩。

歌中的斤十七即是一斤十七兩,換算一下就是兩斤一兩。

所以連油帶桶二斤一也就是個空桶了。

『貳』 閑品劉三姐和名士對歌

劉三姐和名士對歌,出自老電影《劉三姐》。老電影《劉三姐》算得上是歷史時期的大片,曾經風靡全球華人圈。影片中劉三姐和名士對歌相當精彩,值得品味。

影片中劉三姐和名士對歌,是從秀才的船來了開始,到山歌「好笑多,好笑老牛跌下河,若還老牛泡死了,拿起尖刀慢慢剝」為止,我閑品這一段,當然也會援引影片中的其他劇情來鋪墊。

扯淡完畢,言歸正傳。

對歌的那天,岸上人山人海,全是劉三姐這一方的窮人們。清水河裡的大船上,則是莫懷仁和他請來的「當今名士」。給觀眾一種窮人們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的感觀。

對歌總共十六個回合,我們一個回合一個回合往下看。

第一個回合:蠢材也敢對歌來。

莫懷仁這一方還有三個人沒有來。劉三姐這一方,李老漢看到秀才的船來了,帶著劉三姐去攔秀才的船。秀才的船上,三秀才站在船頭,看到李老漢的船過來,連叫:「撞上了,撞上了。」

李老漢用撐桿抵住秀才的船頭問:「你們是莫懷仁請來跟我們對歌的吧?」陶秀才說:「今天莫老爺請來的都是當今名士,你們不得無禮啊。」

陶秀才是曾經跟莫懷仁去茶林,與劉三姐見過面的,那時候劉三姐還唱山歌罵陶秀才「好笑秀才酸氣多,快回書房讀子曰,之乎也者學會了,才好搖頭晃腦殼」,但是劉三姐並不知道他姓甚名誰。而與陶秀才同船來的另外兩個秀才,與劉三姐還是第一次見面。劉三姐唱:「隔山唱歌山答應,隔水唱歌水回聲,今日歌場初會面,三位先生貴姓名?」

陶秀才唱:「百花爭春我為先。」李秀才唱:「兄紅我白兩相連。」羅秀才唱:「旁人唱戲我挨打。」三秀才合唱:「名士風流天下傳。」劉三姐才知道三秀才一個姓陶,一個姓李,一個姓羅。

在這個場合,講禮貌是陶秀才提出來的,劉三姐充分尊重了陶秀才的提議,很講禮貌的提問,可是陶秀才一點禮貌都不講,連個自我介紹都要讓劉三姐猜謎,帶起李、羅二秀才的節奏,一起刁難劉三姐。敢情站在陶秀才的立場,只要劉三姐講禮貌,三秀才是可以不講禮貌的。

這分明就是劉三姐給陶秀才臉,陶秀才自己不要臉。劉三姐也就沒有必要繼續給臉了,直接罵回去:「姓陶不見桃結果,姓李不見李花開,姓羅不見鑼鼓響,蠢材也敢對歌來。」真是罵得解氣。

第二個回合:看你也是一蠢材。

李秀才第一次見識到劉三姐的厲害,向陶秀才確認劉三姐的身份以後,立即上陣發難,唱:「赤膊雞仔你莫惡,你歌哪有我歌多?不信你往船上看,船頭船尾都是歌。」開口就罵人。

劉三姐立即回罵:「不懂唱歌你莫來,看你也是一蠢材,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裝水載來?」

這個回合很有意思。李秀才到底懂不懂唱歌呢?答案顯然是懂的。君子六藝,是書生的必修課,其中就包括音樂,能夠考上秀才,音樂這項基本功不可能不會。

可是懂歸懂,不代表強項。譬如古代武將,十八般兵器都懂,可是上陣打仗,關公就得用大刀,秦瓊就得用雙鐧,才能正常發揮,要是換用不強項的兵器,無異於自己找死。

秀才的強項是什麼?是八股文。書生考功名,考的就是八股文,考中了,就是秀才。至於音樂等才藝,肯定不是秀才的強項。畢竟秀才、名士,可不等於才子。

劉三姐唱山歌是出名的,唱山歌就是劉三姐的強項。李秀才用自己的不強項,去斗劉三姐的強項,從這個角度說,的確不懂唱歌,劉三姐罵李秀才蠢材,一點都沒罵錯。

第三個回合:伸手就打笑臉人。

經過前兩個回合,另外一條大船上,莫懷仁已經在罵三秀才是蠢材了。不過要我說,莫懷仁自己才是天字第一號蠢材。

都說術業有專攻。孔子做木匠,豈能勝過魯班?管仲去行醫,如何能贏扁鵲?莫懷仁請三秀才來跟劉三姐對歌,以君之下駟,決其上駟,對歌要是不輸,那還有天理嗎?

莫進財喊話,叫陶秀才把船開過去,三秀才上莫懷仁的大船。劉三姐等人也上岸。

三秀才上船後,莫懷仁笑對劉三姐:「劉三姐,今天和你對歌的,都是當今名士,你要是認輸,倒也罷了,要不認輸,你可別後悔呀!」裝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劉三姐唱:「沒後悔,你會騰雲我會飛,黃蜂歇在烏龜背,你敢伸頭我敢錐!」回懟很是威武霸氣——敢就一個字,我之所以唱。這已經是劉三姐第二次伸手就打笑臉人了,第一次是在茶林。

那是李老漢收留劉三姐不久,莫懷仁笑著去茶林招安劉三姐。

伸手不打笑臉人,似乎是人情社會的約定成俗。從常理來說,不管劉三姐受不受招安,都應該對莫懷仁以禮相待。可是莫懷仁一找劉三姐說話,劉三姐就唱山歌罵莫懷仁,這完全是有悖常理的。

連陶秀才指責劉三姐:「你一個乳臭未乾的黃毛丫頭,竟敢唐突莫公?!」都被劉三姐唱山歌罵:「好笑秀才酸氣多,快回書房讀子曰,之乎也者學會了,才好搖頭晃腦殼。」

在茶林,莫懷仁招安劉三姐失敗,就禁歌;禁歌失敗,就禁採茶;禁採茶失敗,才與劉三姐約定對歌,如果莫懷仁請到高手,唱歌唱贏了劉三姐,窮人們就答應禁歌禁採茶。若非如此,也就不會有這次劉三姐和名士對歌了。

第四個回合:難道怕你這條狗?

劉三姐伸手就打笑臉人,再次讓莫懷仁受不了,讓人對回去。李秀才說:「莫公不必介意,我來。」開唱:「小小黃雀才出窩,諒你山歌有幾多?那天我從橋上過,開口一唱口成河。」既罵了劉三姐,又唱出來那麼一點氣勢。

可是劉三姐「山中老虎都見過,難道怕你這條狗?」一首山歌懟回去,直接讓李秀才知道什麼叫氣勢,唱:「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萬八千籮,只因那年漲大水,歌聲塞斷九條河。」從這個回合開始,我認為精彩勝過諸葛亮舌戰群儒。

第五個回合:我是江心大石頭。

陶秀才上場,換下李秀才,唱:「不知羞,井底青蛙想出頭,見過幾多天和地?見過幾多大水流?」

這一唱,莫懷仁就贊:「好!不愧為當今名士。」請來的秀才也紛紛叫好,誇陶秀才。

上一回合,劉三姐是笑對李秀才,這一回合,劉三姐則是怒對陶秀才,唱:「你住口!我是江心大石頭,見過幾多風起浪,撞破幾多大船頭!」這是真怒啊!

為什麼三秀才中,劉三姐第一個怒懟的是陶秀才?

秀才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封建社會是階級社會,從上往下,分士、農、工、商四大階級。

陶秀才是士,劉三姐是農,這是社會地位的差距。陶秀才這首歌,就不是唱給劉三姐的,而是唱給窮人們聽的。

你們這些窮人們,不是跟著劉三姐唱山歌,抗交租稅嗎?現在我陶秀才就告訴你們,劉三姐帶領你們大家唱山歌,抗交租稅,並不是為你們好,只是利用你們這些窮人們,為她劉三姐自己打通社會階層的上升渠道。

陶秀才這首歌,就是一個陽謀,擺在檯面上的離間計。要是劉三姐懟不回去,就得完蛋。莫懷仁這一方的人當然要稱贊叫好。劉三姐則是動了真怒:姐大風大浪見多了,破你這小小的離間計還不是分分鍾的事?

第六個回合:羅秀才上陣磨槍。

離間不成,陶秀才沒轍,就推李秀才上。李秀才也沒主意,就推羅秀才上。羅秀才更沒主意,但是不得不上,只能找人要來一本歌書,上陣磨槍。

上陣磨槍不亮也光,羅秀才給劉三姐唱了一個謎題:「一個油筒斤十七,連油帶筒二斤一,若是你能猜得中,我把香油送給你。」把所有窮人們都聽得大笑起來。

古秤十六兩一斤,斤十七可不就是二斤一嗎?這么簡單的算術題,文盲都會啊。羅秀才還得意著呢,一邊對莫懷仁這一方的人邀功:「看看,到底叫我給打下去了。」一邊問劉三姐:「怎麼樣,答不上來了吧?」真是個搞笑的高手啊!佩服!

劉三姐笑歸笑,歌還是要對的,畢竟是對歌嘛,唱:「你娘養你這樣乖,拿個空筒給我猜,送你回家去裝酒,幾時想喝幾時篩。」這一下,到底是誰把誰給打下去了呀?

第七個回合:財主請來當奴才。

「等等,我還有。」羅秀才一個回合失利,馬上進入下一個回合。

這一個回合在算術的基礎上,加上了統籌分配,比上一個回合難度略高。羅秀才唱:「三百條狗交給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雙數要單數,看你怎樣分得均。」

可是這個題目,對窮人們來說算得了什麼?窮人們本來就窮,一文錢都要掰兩半來花,會不懂算術?還是會不懂統籌分配?

這一回合,劉三姐都沒有出戰,是李老漢的女兒舟妹出戰的,唱:「九十九條街上賣,九十九條蠟起來,九十九條趕羊走,剩下三條,財主請來當奴才。」

舟妹唱到「剩下三條」的時候,稍作停頓,羅秀才還得意地很,以為這一下把對方給難倒了,問舟妹:「剩下三條怎麼樣?」結果舟妹唱完最後那句,羅秀才就癟了。

第八個回合:開口敢罵讀書郎。

李秀才大抵是看舟妹沒有名氣,歌才又比不上劉三姐,覺得人家小姑娘好欺負,於是擺出一副我是為你好的面孔,來調戲舟妹,唱:「見你打漁受奔波,常年四季打赤腳,不如嫁到莫家去,穿金戴銀住樓閣。」把舟妹給氣哭了。

「十擔香茶九抵稅,十籮稻米九當捐,剩下一籮養兒女,財主又把飯碗端。」這不就是李老漢家的真實寫照嗎?莫懷仁收回李老漢的地,把舟妹家的飯碗都給端了。人家舟妹「打漁受奔波,常年四季打赤腳」,正是拜莫懷仁所賜,李秀才卻調戲舟妹「嫁到莫家去」,這安的叫什麼心?

李老漢把劉三姐收留在家,對歌又因劉三姐而起,劉三姐看到舟妹受委屈,又豈能答應?但凡是個人,他就都不會答應。劉三姐安慰舟妹「別理他」,直接替舟妹出氣,開口就罵李秀才拜金,唱:「你愛莫家錢財多,穿金戴銀住樓閣,何不勸你親妹子,嫁到莫家做小婆?」氣得李秀才直罵:「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第九個回合:勸你莫進聖人門。

劉三姐罵了李秀才,陶秀才就急了。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可是等級森嚴的。劉三姐以農罵士,那還了得?那不是造反嗎?於是陶秀才也開罵了,唱:「你發狂,開口敢罵讀書郎,惹得聖人生了氣,從此天下無文章。」

陶秀才口裡的聖人,還能有誰?不就是孔夫子唄!

可是孔聖人是全天下的孔聖人,又不是陶秀才個人或者書生這個群體的專利,陶秀才可以用孔聖人這塊招牌,劉三姐就不可以用?真是笑死人。就這種水平,還想拿孔聖人這塊招牌去打壓劉三姐,真要遇上孔夫子,手心挨板子都算輕的。

陶秀才的愚蠢,把劉三姐給唱笑起來,回唱:「笑死人,勸你莫進聖人門,若還碰見孔夫子,留心板子打手心。」

第十個回合:哪有你這人之初?

孔聖人這塊招牌,在劉三姐面前不好用,於是李秀才祭出另外一件大殺器——封建禮教。數落劉三姐,唱:「真粗魯,皆因不讀聖賢書,不讀四書不知禮,勸你先學人之初」。

封建禮教是什麼?是周公旦作周禮,像繩索縛奴隸。可是這能迫使劉三姐屈服嗎?

劉三姐結交李老漢的時候,曾經自我介紹:「不是仙來不是神,我是山中砍柴人,只因生來愛唱歌,四方漂流難安身。」如果封建禮教能夠迫使劉三姐屈服,劉三姐根本不會漂流到這里結交李老漢,早就被別處財主給收拾的服服帖帖了,還有這里財主什麼事?

劉三姐的反擊是強有力的,唱:「莫要再提聖賢書,怕你越讀越糊塗,五穀雜糧都不種,餓死你這人之初。」世人都靠谷糧養,谷糧都靠農民種,沒有農民種谷糧,哪有你這人之初?還讀書人呢?這書都讀到哪裡去了?

第十一個回合:牛走後來我走先。

封建禮教這件大殺器,在劉三姐面前同樣不好用,陶秀才只能出來秀優越感,唱:「你莫囂,你是朽木不可雕,常言萬般皆下品,自古惟有讀書高。」

孔聖人的招牌失效,封建禮教又失效,沒辦法了,只剩下這點讀書郎的優越感了。

這點優越感,在劉三姐面前有什麼可炫耀的呢?不過是士的虛榮心作怪,看不起農、工、商,還要偽裝斯文罷了。劉三姐又怎麼會跟這種人客氣?直斥陶秀才並反問,唱「笑死人,白面書生假斯文,問你幾月是穀雨?問你幾月是春分?」

劉三姐這一問,帶動的是窮人們集體發問:「富人只會吃白米,手腳幾曾沾過泥?問你幾月撒谷種?問你幾月秧出齊?四季節令你不懂,春種秋收你不知,一塊大田交給你,怎樣耙里怎樣犁?」

這幾個問題,在農耕社會是生活常識,不管是不是農民,大多數人都知道。可是陶秀才偏偏不知道,李秀才又把羅秀才拉出去頂陣,羅秀才唱:「聽我言,家有千頃好良田,耕田耙地我知道,牛走後來我走先。」

一開始,莫懷仁請來的名士們還很高興,以為羅秀才能夠懟回去,結果聽到最後一句,名士們一個個表情全都亮了,氣得莫懷仁大罵「混蛋!」

第十二個回合:人家問地你答天。

莫懷仁還在罵三秀才,劉三姐這一方,根明已經介入對陣,丟過去兩個謎題,唱:「什麼生來頭戴冠,大紅錦袍身上穿?什麼生來肚皮大,手腳不分背朝天?」

根明的名字是哪來的?現在網上的《劉三姐》全集中大多沒有這個鏡頭,但是片段有:劉二第一次出鏡,有個青年找劉二借個火,與這青年同行的人叫這青年趕路,喊出「根明」這個名字,根明又催劉二趕路。愛奇藝上還有這一段字幕版本片段。

根明的兩個謎題,答案在窮人們心裡都是有數的,第一個是大公雞,第二個是老母豬。莫懷仁家裡的兩個丫鬟都知道。

雞,在《劉三姐》中,是有特殊意義的。

劉三姐與三秀才對歌結束後的劇情,就有兩處出現與雞有關的山歌,一處是「砍柴過嶺又過坡,嶺上山雞尾拖拖,嶺上山雞尾擺擺,展翅飛過虎狼窩」,一處是「日頭出東月落西,行人要謝五更雞,雞叫一聲天亮了,狼蟲虎豹藏行跡」。

根明的這個謎題,分明是告訴莫懷仁,劉三姐已經飛出你莫懷仁設下的虎狼窩,你們這些豺狼虎豹對歌已經對輸了,應該願賭服輸,收起爪牙,別再跟劉三姐作對。

莫懷仁這一方,除了兩個丫鬟以外,當真沒人懂?其實李秀才已經懂了,只是故意帶偏節奏說「問到我們的老本行來了」,來了個「人家問地你答天」。

李秀才唱「中了狀元頭戴冠」,帶動陶秀才唱「大紅錦袍身上穿」,又帶動羅秀才唱「莫公享福肚皮大,見了皇上背朝天」。這不就是士這個階級天然的優越感嗎?

一方面秀了士的階級優越感,另一方面又把根明的提議糊了過去,李秀才還真是有點高明的。

第十三個回合:問你臉皮有幾厚?

三秀才這一答題,莫懷仁身後的兩個丫鬟忍不住笑了。莫懷仁問:「笑什麼?」丫鬟回答:「老爺,頭戴冠的大公雞,肚皮大是老母豬啊!」莫懷仁雖然驚訝,但是應該是明白李秀才為什麼要「人家問地你答天」。

對歌對輸了,人家叫他認輸,他不但不認輸,還繼續秀優越感,這不是胡攪蠻纏嗎?哪有名士的范?不過就算是胡攪蠻纏,也比不過劉三姐,劉三姐唱:「你發癲,人家問地你答天,天上為何有風雨?地上為何有山川?」既然對方要胡攪蠻纏,劉三姐沒有理由不奉陪到底啊。

陶秀才答不上來,又無恥起來,唱:「劉三姐,誰跟你講天講地?我們要講眼前。」轉移話題講現實。只可惜,講現實也講不過劉三姐。劉三姐唱:「講眼前,眼前眉毛幾多根?問你臉皮有幾厚?問你鼻樑有幾斤?」講現實,現實就是莫懷仁對歌對輸了卻還不肯認輸,要繼續胡攪蠻纏,這臉皮是得有多厚,才做的出來這么無恥的事情?

第十四個回合:歌聲斷了無人還。

一船的名士,翻了那麼多本歌書,就是沒人作答。這一下,莫懷仁就算不認輸,也明顯輸掉了。

阿牛哥開始帶節奏,唱:「唱歌莫給歌聲斷」,李老漢馬上跟上節奏,唱:「吃酒莫給酒壺干」,根明繼續跟著唱:「酒壺幹了有錢買,歌聲斷了無人還」,用歌聲宣布莫懷仁對歌對輸了。

窮人們都沸騰了,莫懷仁對歌對輸了。

莫懷仁坐不住了,搶過秀才手裡的歌書丟下河。

劉三姐乘勝追擊,唱:「這里是條清水河,你的歌書臭氣多,莫把臭書丟下去,免得弄臟這條河。」對莫懷仁這種窮人血汗他喝盡,還把窮人飯碗端的強盜頭,沒必要留情。

第十五個回合:財主心腸比蛇毒。

莫懷惱羞成怒,還想扳回這一局,交代陶秀才一定要把劉三姐的氣焰給打下去。

陶秀才圖窮匕見,開始威逼利誘劉三姐,唱:「勸你休要惹禍災,莫家有勢又有財,官家見他讓三分,閻王見他要下拜,你若順了莫公意,莫公自有好安排,在家讓你日不曬,出門三步有人抬。」

官家是誰?那是皇帝。有個梗說,大宋皇帝趙官家。不理解為什麼官家是皇帝,可以去了解一下這個梗。

封建社會是皇帝的家天下,但是皇帝得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沒有士大夫,政體都不健全。士這個階級,掛著孔聖人的招牌,群體又龐大,是一個連皇帝都惹不起的群體。「官家見他讓三分」,形容非常貼切。在《劉三姐》中,莫懷仁就是士的代表。

一句「官家見他讓三分」,又暴露出來另外兩個事實:一是皇帝無能。管你明君還是昏君、暴君,都要被士綁架。這就註定了封建社會必被淘汰,這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如此無能的皇帝,窮人們要來幹嘛啊?浪費谷糧嗎?

二是「十擔香茶九抵稅,十籮稻米九當捐,剩下一籮養兒女,財主又把飯碗端」、「如今世界實在難,好比灘頭上水船」,全都是士作孽,上欺君,陷皇帝於不義,給士的無良背鍋;下欺民,陷窮人們於水深火熱,給士的無道買單。這就是個比毒蛇更毒的階級。縱然出到少數品行端正的士大夫,在這個大染缸里,能夠獨善其身就算不錯了,還能內部改良?

陶秀才的威逼利誘,又走回莫懷仁招安劉三姐的老路。

受招安可不是什麼好事。宋江就是受招安的,可下場呢?不但要給舊敵人賣命打仗,而且僥幸沒有死在沙場上,卻被迫一杯毒酒玩完,最後得了一間廟宇,坐在裡面「菩薩有嘴不講話」,惟有廟會時,任由「銅鑼無嘴鬧喳喳」製造一點氣氛。

所以呢,士這個階級本身就是黑的,洗白是不可能的,永遠都不可能洗白的。強行洗白,只會把毒擴散,毒死更多人。

對歌是莫懷仁自己的主意,輸了又不肯認輸,要胡攪蠻纏;胡攪蠻纏不下去,又打起招安的舊牌面,果然是「天下怪事樣樣有,敬酒不吃吃罰酒」。看來上次在茶山,劉三姐沒把莫懷仁打服,那麼現在就繼續打,唱:「莫誇財主家豪富,財主心腸比蛇毒,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

第十六個回合:拿起尖刀慢慢剝。

扎心!莫懷仁氣急敗壞,一腳踩空,跌下河去。

劉三姐的打,還在繼續,窮人們也一起痛打落水狗,唱:「好笑多,好笑老牛跌下河,若還老牛泡死了,拿起尖刀慢慢剝。」

先前已經把莫懷仁剝皮了,就算莫懷仁不跌下河,繼續跟劉三姐對歌,也只會讓劉三姐繼續一層一層剝皮而已,再繼續對下去,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劉三姐和名士對歌也就到此為止了。

『叄』 電影劉三姐的歌曲都有哪些

電影《劉三姐》中的歌曲有:

1、《序曲》

2、《山頂有花山腳香》

3、《漁船雖小能安身》

4、《小小鯉魚不吞鉤》

5、《蜜蜂過嶺為花開》

6、《只有山歌敬親人》

7、《我家不是財神廟》

8、《不種芝麻他吃油》

9、《採茶姐妹上茶山》

10、《心想唱歌就唱歌》

11、《今天看見鍋煮飯》

12、《眾人水來眾人山》

13、《對白》

14、《山歌不唱憂愁多》

15、《隔山唱歌山答應》

16、《你歌哪有我歌多》

17、《財主請來當奴才》

18、《勸你莫進聖人門》

19、《富人只會吃白米》

20、《這里是條清水河》

21、《財主心腸比蛇毒》

22、《姐妹二人梭對梭》

23、《花針引線線穿針》

24、《財主有把鐵算盤》

25、《砍柴過嶺又過坡》

26、《砍來虎頭墊柱腳》

27、《這里原是老虎口》

28、《眼望青山難出籠》

29、《才把金鉤丟下水》

30、《好籃從來不裝灰》

31、《一隻小船輕悠悠》

32、《刀切蓮藕絲不斷》

33、《世上那見樹纏藤》

34、《山歌好比春江水》

前33首歌曲是由傅錦華、蔡秀英和李敏玲演唱。而《山歌好比春江水》本是歌舞劇《劉三姐》的插曲,歌曲原唱為黃興寧,後經喬羽、雷振邦改編成為《劉三姐》主題歌。

(3)劉三姐老電影對歌擴展閱讀:

電影《劉三姐》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是1961年蘇里執導的《劉三姐》,第二個是1978年吳永剛、陳正鴻聯合執導《劉三姐》。

電影《劉三姐》的劇情:

劉三姐被財主迫害,到外婆家投親。財主莫懷仁的管家莫進財強奪獵戶李小牛的獵物,劉三姐打抱不平,迫使莫進財把獵物還給李小牛。隨後,莫懷仁利誘劉三姐為妾不成,便以討租、強索田地來威脅劉三姐。劉三姐約財主對歌,財主請來三個酸秀才,劉三姐用山歌戰勝了他們。莫懷仁勾結官府,禁唱山歌,陰謀迫害劉三姐,並要拿劉三姐問斬。劉三姐在鄉親們的掩護下,時隱時現,把莫懷仁愚弄得匍匐在迷魂陣中。後來,劉三姐和李小牛告別親人,轉到外地傳歌去了。

關於劉三姐:

1、壯族民間傳說人物:劉三姐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宜州市作為劉三姐故鄉。

2、祖海演唱的歌曲:《劉三姐》

《劉三姐》是祖海演唱的歌曲,出自專輯《夢·蝶變》。

3、張藝謀執導劇場:《印象·劉三姐》

《印象·劉三姐》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魅力的山水實景劇場,傳唱最久遠的民族山歌,史無前例的灕江風情巨獻。《印象·劉三姐》由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出任總導演,國家一級編劇梅帥元任總策劃、製作人,以及兩位年輕導演 -- 王潮歌、樊躍的加盟,數易其稿,歷時三年半努力製作而成。它集灕江山水風情、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視覺性於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視覺的革命。

4、2010年舒暢主演電視劇:《劉三姐》

《劉三姐》是中共廣西柳州市委、北京天星億源影視文化公司於2010年聯合拍攝的電視劇,由餘明生執導,李功達任製片人,舒暢、劉冠翔、肖雨雨、程怡等領銜主演。該劇以唐代的柳州為背景,講述「壯族歌仙」劉三姐歷盡悲歡、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故事。

5、2018年中國歌劇舞劇院編排的民族歌劇:《劉三姐》

《劉三姐》是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攜手桂林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共同打造的大型民族歌劇,該劇獲得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劉三姐》已於2018年7月25日、26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肆』 誰知道電影《劉三姐》中對歌的歌詞

男聲:

什麼水面打跟斗,什麼水面起高樓,

什麼水面撐陽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劉三姐:

鴨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樓,

荷葉水面撐陽傘,鴛鴦水面共白頭。

男聲:

什麼結果抱娘頸,什麼結果一條心,

什麼結果抱梳子,什麼結果披魚鱗。

劉三姐:

木瓜結果抱娘頸,香蕉結果一條心,

柚子結果抱梳子,菠蘿結果披魚鱗。

男聲:

什麼有咀不講話,什麼無嘴鬧喳喳,

什麼有腳不走路,什麼無腳走千家。

劉三姐:

菩薩有咀不講話,銅鑼無嘴鬧喳喳,

財主有腳不走路,銅錢無腳走千家。

(4)劉三姐老電影對歌擴展閱讀: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宜州市作為劉三姐故鄉。

『伍』 劉三姐有首對唱的歌曲叫什麼名字,很老的電影里唱的那個!

對歌《心想唱歌就唱歌 》
劉三姐:
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魚就下河,
你拿竹篙我拿網,隨你撐到哪條河。

眾男聲: 什麼水面打跟斗,什麼水面起高樓,
什麼水面撐陽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劉三姐:
鴨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樓,
荷葉水面撐陽傘,鴛鴦水面共白頭。

眾男聲: 什麼結果抱娘頸,什麼結果一條心,
什麼結果抱梳子,什麼結果披魚鱗。

劉三姐:
木瓜結果抱娘頸,香蕉結果一條心,
柚子結果抱梳子,菠蘿結果披魚鱗。

眾男聲: 什麼有咀不講話,什麼無嘴鬧喳喳,
什麼有腳不走路,什麼無腳走千家。

劉三姐:
菩薩有咀不講話,銅鑼無嘴鬧喳喳,
財主有腳不走路,銅錢無腳走千家
http://mp3..com/m?word=%CA%B2%C3%B4%CB%AE%C3%E6%B4%F2%B8%FA%B6%B7&lm=-1&f=ms&tn=mp3lyric&ct=150994944&lf=2&rn=10

『陸』 電影劉三姐對歌台詞

一、劉三姐出場:

劉三姐:

1、山頂有花山腳香,橋底有水橋面涼;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2、山歌又像泉水流,深山老林處處有;若還有人來阻擋,沖破長堤泡九州;若還有人來阻擋,沖破長堤泡九州;

3、虎死虎骨在深山,龍死龍鱗在深潭;唱歌不怕頭落地,閻王殿上唱三年;

4、如今世道實在難,好比灘頭上水船。唱起山歌膽氣壯,過了一灘又一灘;

5、財主囂,半夜舉起殺人刀,害我不死偏要唱,唱的大河起浪濤。

6、浪滔滔,河裡魚蝦都來朝,急水灘頭唱一句,風平浪靜姐逍遙。

二、首遇阿牛:

李老漢:腳下葡萄藤,手中青竹桿,請問姑娘是哪一家的神仙?

劉三姐:不是仙家不是神,我是山中砍柴人。只因生來愛唱歌,四方漂流難安身。

李老漢:砍柴的姑娘為什麼會流落到江上呢?

劉三姐:上山不怕石崖高,手攀青藤好砍樵;財主到來砍藤短,我落石崖順水漂。

李老漢:漁船雖小能安身,老漢不是陌路人;猛虎再起傷人意,老漢敲它牙三根。

劉三姐(心唱):

真像笨鳥不開聲,忽然變成分水龍;隔著船艙喊一聲,五尺漢子臉也紅。

阿牛:小小鯉魚不吞鉤,搖頭擺尾江中游;知道我家客來了,跳出水面碰船頭。

三、眾人來李老漢家會劉三姐:

眾:蜜蜂過嶺為花開,清潭起浪引魚來,一心來會劉三姐,八方歌手四路來。四路歌手會歌來,哪管船來是路來,船來搖斷幾支櫓,路來磨爛幾雙鞋。

劉三姐:多謝了,多謝四方眾鄉親。我今沒有好茶飯,只有山歌敬親人。

鄉親:山歌好呢,好似熱茶暖頭心。世上千般咱無份,只有山歌屬窮人。

劉三姐:莫講窮,山歌能把海填平。上天能趕烏雲走,下地能催五穀生。

鄉親:好歌聲呢,三姐開口賽洪鍾。歌聲還似鋼刀利,難怪四方都聞名。

劉三姐:取笑多,畫眉取笑小陽雀。我是嫩鳥才學唱,絨毛鴨子初下河。

(莫府管家來請李老漢)

李老漢:不欠租米不欠債,無親無故無往來。我家不是財神廟,財主哪會進香來。

(莫管家威脅李老漢)

劉三姐:天下怪事樣樣有,敬酒不吃吃罰酒。山中老虎都見過,難道怕你這條狗。

劉三姐:不種芝麻他吃油,不種桑田他穿綢。窮人血汗他喝盡,他是人間強盜頭。

四、茶山採茶對歌:

採茶歌:

合:三月鷓鴣滿山游,四月江水到處流。採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飛向白雲頭。草中野兔竄過坡,樹頭畫眉離了窩。

江中鯉魚跳出水,要聽姐妹採茶歌。採茶姐妹上茶山,一層白雲一層天;滿山茶樹親手種,辛苦換得茶滿園喲依喲。春天採茶茶抽芽,快趁時光掐細茶,風吹茶樹香千里,賽過園中茉莉花喲依喲。採茶姑娘時時忙,早起採茶晚插秧。早起採茶頂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喲依喲。

劉三姐:採茶採到茶花開,滿山接嶺一片白。蜜蜂忘記回窩去,神仙聽歌下凡來喲依喲。

茶林對歌:

男方:好歌才呢,只有三姐唱得來。心想與姐唱幾句,不知金口開不開?

劉三姐: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魚就下河。你拿竹篙我拿網,隨你撐到哪條河。

男方:什麼水面打跟斗呢,什麼水面起高樓呢,什麼水面撐陽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劉三姐:鴨子水面打跟斗呢,大船水面起高樓,荷葉水面撐陽傘,鴛鴦水面共白頭。

男方:什麼結果抱娘頸呢,什麼結果一條心,什麼結果包梳子,什麼結果披魚鱗?

劉三姐:木瓜結果抱娘頸,香蕉結果一條心,柚子結果包梳子,菠蘿結果披魚鱗呢。

男方:什麼有嘴不講話,什麼無嘴鬧喳喳,什麼有腳不走路,什麼無腳走天下?

劉三姐:菩薩有嘴不講話,銅鑼無嘴鬧喳喳。財主有腳不走路,銅錢無腳走天下。

(莫懷仁下令封山嚴禁採茶,劉三姐帶領眾鄉親反抗)

(6)劉三姐老電影對歌擴展閱讀:

《劉三姐》有著精美的對歌,膾炙人口,鏗鏘有力,既有一些「野」的味道,又有民族氣質,宛如灕江水般清澈。劉三姐的歌是在艱辛的勞作和大自然的靈氣中產生的,所以能張口就來,渾然天成。

作為文藝作品,《劉三姐》的主題仍是勞動人民與壓迫階級之間的對抗,只是這種對抗卻沒有了血與火的殘酷,而是巧妙地以唱山歌的形式進行,充滿了機智、詼諧、娛樂的元素,以及廣西民族歌舞藝術本身所特有的優美。

這使得《劉三姐》從誕生之初就有別於當時多數文藝作品苦大仇深的特點,與生俱來地帶有輕松、優美的喜劇血統。正是這一特色,使得《劉三姐》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歡。

『柒』 劉三姐山歌對唱歌詞

嘿…什麼水面打跟斗 嘿了了啰
什麼水面起高樓 嘿了了啰
什麼水面撐陽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嘿..什麼水面撐陽傘 什麼水面共白頭誒

嘿…鴨子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啰
大船水面起高樓 嘿了了啰
荷葉水面撐陽傘 鴛鴦水面共白頭
嘿..荷葉水面撐陽傘 鴛鴦水面共白頭

嘿…什麼結果把娘頸 嘿了了啰
什麼結果一條心 嘿了了啰
什麼結果包梳子 什麼結果披魚鱗
嘿…什麼結果包梳子 什麼結果披魚鱗

嘿..木瓜結果把娘頸 嘿了了啰
芭蕉結果一條心 嘿了了啰
柚子結果包梳子 菠蘿結果披魚鱗
嘿..柚子結果包梳子 菠蘿結果披魚鱗

嘿…什麼有嘴不講話 嘿了了啰
什麼無嘴鬧喳喳 嘿了了啰
什麼有腳不走路 什麼無腳走千家
嘿…什麼有腳不走路 什麼無腳走千家

嘿…菩薩有嘴不講話 嘿了了啰
銅鑼無嘴鬧喳喳 嘿了了啰
財主有腳不走路 銅錢無腳走千家
嘿…財主有腳不走路 銅錢無腳走千家

嘿…心想唱歌就唱歌

『捌』 連就連。你我相約定百年,誰若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出自哪裡

出自劉三姐的民歌,描述如下:

這一天天高氣爽,陽光燦爛。三姐坐在一棵樹下給阿牛綉箭袋。邊綉邊唱:「對河有隻鷺鷺鳥,眼睛明亮翅膀尖;有心飛過連天水,莫怕山高水連天。」阿牛聽了,心裡高興,忙把藏在身上多時的手鐲送給三姐,三姐也把剛綉好的箭袋給阿牛掛上。

倆人結為百年之好,發誓哪個97歲死,奈何橋上等3年。

正在這時,王媒婆手持莫家聘禮來到劉二家。王媒婆為莫懷仁做媒,說莫家有良田萬頃,家財萬貫;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綾羅綢緞,若三姐嫁過去,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三姐和哥哥劉二堅持著拒絕這門婚事,常言說得好: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這門婚事是絕對的不能行。

電影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8)劉三姐老電影對歌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關於劉三姐原型身世,說法頗多。據廣西羅城縣志記載:劉三姐原來618年出生在天河縣(今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下里的藍靛村(今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下里社區藍靛村),那裡還有她故居的遺址,那村劉姓的族譜中還有記載。

下里離羅城的縣城很近,劉三姐常到羅城去唱山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羅城縣城城西北的多吉寺的後殿正中供奉著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稱之為「三姐歌殿」遊人常在那裡對歌,故有東門(羅城縣城駐地)四把好玩好耍一說,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在1958年《劉三姐彩調劇》創作組經過深入民間采風,認定劉三姐是羅城人。

最早創作演唱彩調劇《劉三姐》的都是羅城人,那是在1936年,羅城的〈抗日救國文工團〉首次創作演出了 該劇,到1958年,廣西的文學藝術家(其中包括羅城的仫佬族文學家包玉堂)。

羅城縣有『三姐望鄉』和『秀才看榜』兩塊天然的大石,縣城往懷群鎮方向走20多公里的鄉間公路,就可以看到這兩塊大石頭。據了解,這兩塊位於懷群鎮劍江村的大石頭自古以來就豎著的,因其形象性,被當地人起名為「三姐望鄉」和「秀山看榜」。

兩塊大石所在的兩座山相對而立,大概只有200米的距離,「三姐」與「秀才」遙遙相望。 「三姐望鄉」可以清淅地看出是一個女孩戴著壯族的頭飾,背著一個背蔞,微微抬起頭,透過層層疊疊的青山,遙望著碧綠的稻田、潺潺的小溪、翠綠的修竹……與之相對的一座山上,一座山峰似乎被劈掉形成一塊天然的崖壁,一塊大石立在一旁。

從山腳下抬頭望,彷彿一位秀才站在山頭,翹首抬望,似乎在仔細的查閱自己是否「榜上有名」,秀才帽子上絲帶被山風吹得飄然而起,由此可以斷定劉三姐的故鄉就在羅城。

據了解,劉三姐的故事發生在「那莫圩」,劇中對人物的進行較大的修改。莫老爺是壯族開明的領袖,被人們尊稱為「莫都佬」;他的兒子莫海仁是一個紈絝子弟,作惡多端,為害一方,多次加害劉三姐,最後莫都佬與其斷絕父子關系。

阿牛哥是一個孤兒,被莫府的教書先生所收養,改名為「張偉望」,他發奮讀書,成為壯族第一位秀才;神秘人物馮子安是故事發展的一個關鍵,他表面上的身份是一位「游訪學士」,實際上他是一名皇帝派來的欽差大臣,最後他把劉三姐的事跡稟報給皇帝,皇帝下聖旨封劉三姐為「歌仙」,並為劉三姐建了一座牌坊。

傳說她生於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劉三妹,是廣西(中國南部)壯族人,活躍在廣西柳江流域,是個優秀的民歌手。她有著出口成歌的本領。

三妹不但歌唱的好,人長的也非常漂亮,天生麗質又聰明,什麼活都不用學,一看就會。在三妹17歲這年在對歌的時候,她認識了一位青年,這位英俊的小夥子,也是一個唱歌能手,在對歌當中,兩人情投意合,互相愛慕,於是就私定了終身。

可是好景不長,村裡的一個惡霸,對三妹垂涎多時,見三妹與小夥子情投意合,大發雷霆,決意把三妹搶到手。一天晚上,月光皎潔,三妹正和小夥子坐在柳河邊的岩石上看月亮,傾訴衷腸。

忽然火把晃動,人聲鼎沸,原來是惡霸搶人來了,三妹和小夥子望望無路可走的山,又望望柳河。兩人決定要生在一起,死在一道,不求今生,只求來世,於是手拉著手雙雙跳進柳河那滾滾的波濤里。

人們懷念這個民間的音樂家,民間歌手,因而每年三月三這天會到柳河邊上賽歌,悼念「劉三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三姐

『玖』 劉三姐與三秀才對歌精彩歌詞

三姐:姓陶不見桃結果,姓李不見李花開 ;姓羅不見鑼鼓響,蠢才也敢對歌來。

秀才:赤膊雞仔你莫惡,你歌哪有我歌多 ;不信你往船上看,船頭船尾都是歌。

三姐:不懂唱歌你莫來,看你也是一蠢才 ;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裝水載來。

秀才:小小黃雀才出窩,量你山歌有幾多 ;那天我從橋上過,開口一唱歌成河。

三姐: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萬八千籮 ;只因那年漲大水,山歌塞斷九條河。

秀才:不知羞,井底青蛙想出頭;見過幾 多天和地,見過幾多大水流。

三姐:你住口,我是江心大石頭;見慣幾 多風和浪,撞破幾多大船頭。

秀才:一個油筒斤十七,連油帶筒二斤一 ;若是你能猜得中,我把香油送給你。

三姐:你娘養你這樣乖,拿個空筒給我猜 ;送你回家去裝酒,幾時想喝幾時篩。

秀才:三百條狗交給你,一少三多四下分 ;不要雙數要單數,看你怎樣分得均。

(三姐:舟妹,你來對。舟妹:嗯。)

舟妹:九十九條圩上賣,九十九條臘起來 ;九十九條看羊羔,剩下三條(財主請來 )當奴才。

秀才:見你打魚受奔波,常年四季打赤腳 ;不如嫁到莫家去,穿金戴銀住樓閣。

(舟妹對不上來,請劉三姐對。)

三姐:你愛莫家錢財多,穿金戴銀住樓閣 ;何不勸你親妹子,嫁到莫家作小婆。

秀才:你發狂,開口敢罵讀書郎;惹得聖 人生了氣,從此天下無文章。

三姐:笑死人,勸你莫進聖人門;若是碰 見孔夫子,留神板子打手心。

秀才:真粗魯,皆因不讀聖賢書;不讀四 書不知禮,勸你先學人之初。

三姐:莫要再提聖賢書,怕你越讀越糊塗 ;五穀雜糧都不種,餓死你這人之初。

秀才:你莫囂,你是朽木不可雕;常言萬 般皆下品,自古惟有讀書高。

三姐:笑死人,白面書生假斯文;問你幾 月是穀雨,問你幾月是春分。

秀才:勸你休要惹禍災,莫家有勢又有財 ;官家見他讓三分;閻王見他要下拜。

你若順了莫公意,莫公自有好安排;在家 讓你日不曬,出門三步有人抬。

三姐:莫誇財主家豪富,財主心腸比蛇毒 ;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

三姐:好笑多,好笑老牛跌下河;若還老 牛泡死了,拿起尖刀慢慢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