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經典戲曲電影黃梅戲花木蘭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經典戲曲電影黃梅戲花木蘭

發布時間: 2022-10-02 11:10:29

『壹』 戲曲電影花木蘭是什麼劇種

1956年的大陸版是豫劇,1964年的香港版是黃梅調

『貳』 花木蘭是什麼劇女駙馬是什麼劇

豫劇《花木蘭》 黃梅戲《女駙馬》
豫劇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 豫劇的流行區域主要在黃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新疆、台灣等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布,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黃梅戲 - 中國五大劇種之一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徽劇、廬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
黃梅戲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採茶調。清末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一度被稱為"懷腔"、"皖劇"。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成為演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

『叄』 花木蘭是什麼劇種

京劇,豫劇里都有花木蘭的橋段,最有名的是豫劇《花木蘭》。

2014年12月16日晚,「新古典主義」豫劇音樂劇——常派經典《花木蘭》在鄭州群眾藝術宮上演,古典與現代的結合讓戲迷們感受了一場別樣的藝術盛宴。

豫劇音樂劇《花木蘭》由「新古典主義」戲劇家石磊擔任導演和劇本創意,豫劇大師常香玉的女兒陳小香擔任藝術指導,常派再傳弟子連德志領銜主演。

81歲高齡的豫劇大師王素君、唐派名家袁國營等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甘當綠葉,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優秀青年演員李多偉、楊歷明、呂軍帥等參加演出。



(3)經典戲曲電影黃梅戲花木蘭擴展閱讀:

演出內容

演出中,常派經典劇目《花木蘭》中的15個唱段並未刪改,而是採用了新的民族交響樂隊,以朗誦《木蘭辭》做串聯,加入了伴唱、合唱、輪唱等現代音樂形式,但呈現的是原汁原味的常派唱腔。

演員全部彩扮演出,保留全劇的戲劇性,舍棄過場戲,演出進度比傳統豫劇更明快,很多戲迷不由自主地跟隨樂曲哼唱起來。

談到此次演出的創意,石磊表示,2015年是國務院授予常香玉大師「人民藝術家」十周年,也是常香玉大師逝世十周年。

常香玉創立的常派藝術深受廣大戲迷觀眾喜歡,但許多學常派者在表演時不顧人物身份,不分戲劇環境,不論內心情感,一味地強調奔放和激越,丟掉了婉約和柔美,這是對剛柔相濟的常派藝術的一種誤解,常派需要「正本清源」。



『肆』 豫劇<花木蘭>劉大哥講的話一段的唱詞

《花木蘭》豫劇

出自常香玉大師《花木蘭》選段

唱詞原文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

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干。

將士們才能有這吃和穿,你們要不信哪。

請往這身上看,咱們的鞋和襪,還有衣和衫,這千針萬線都是她們連哪。

許多女英雄,也把功勞建,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

這女子們,哪一點兒不如兒男。

出自豫劇《花木蘭》,劉大哥是與花木蘭一起從軍,並肩作戰的戰友劉元度(劉光之子劉元度)。

花木蘭的父親叫花志芳,花志芳當年曾與劉光、王勇二人一起從軍。

(4)經典戲曲電影黃梅戲花木蘭擴展閱讀

豫劇音樂劇《花木蘭》由「新古典主義」戲劇家石磊擔任導演和劇本創意,豫劇大師常香玉的女兒陳小香擔任藝術指導,常派再傳弟子連德志領銜主演,81歲高齡的豫劇大師王素君、唐派名家袁國營等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甘當綠葉,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優秀青年演員李多偉、楊歷明、呂軍帥等參加演出。

演出中,常派經典劇目《花木蘭》中的15個唱段並未刪改,而是採用了新的民族交響樂隊,以朗誦《木蘭辭》做串聯,加入了伴唱、合唱、輪唱等現代音樂形式,但呈現的是原汁原味的常派唱腔。演員全部彩扮演出,保留全劇的戲劇性,舍棄過場戲,演出進度比傳統豫劇更明快,很多戲迷不由自主地跟隨樂曲哼唱起來。

『伍』 花木蘭是什麼劇種

《花木蘭》是豫劇的代表作。

《花木蘭》是一部由劇作家陳憲章和王景中從《木蘭從軍》改編的豫劇,主唱為豫劇大師常香玉,後來京劇大師梅蘭芳、徐碧雲和言慧珠等均有演出。在1957年被拍攝為豫劇電影片。

1956年10月,長春電影製片廠將豫劇《花木蘭》拍攝成戲曲藝術片。2007年10月,在常香玉版的豫劇《花木蘭》的基礎上重新改編的大型豫劇《花木蘭》在「花木蘭的故鄉」商丘上演。

豫劇的特點:

豫劇是發源於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我國五大劇種之一,居我國各地域戲曲之首。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的歡迎。

豫劇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是在繼承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與京劇、越劇同為我國戲曲三鼎甲。

『陸』 經典戲曲都有哪些

京劇:《失空斬》、《鎖麟囊》、《貴妃醉酒》、《紅鬃烈馬》等。
崑曲:《玉簪記》、《爛柯山》、《牡丹亭》、《長生殿》等。
越劇:《西廂記》、《紅樓夢》、《梁祝》、《追魚》等。
川劇:《白蛇傳》、《綵樓記》、《柳蔭記》以及五袍。
粵劇:《搜書院》、《帝女花》、《仕林祭塔》、《烏江自刎》等。
豫劇《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
越劇
碧玉簪
《孟麗君》《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孔雀東南飛》《紅樓夢》《沙漠王子》
評彈最經典有名的一些,不同流派的:
寶玉夜探、鶯鶯操琴、痛責方卿、劍閣聞鈴、宮怨、曾榮訴真情、梁祝-送兄、賞中秋
秦腔里的《周仁回府》、《三對面》、《藏舟》、《罵四賊》、《轅門斬子》、《三娘教子》等等,都是經典劇目。

『柒』 《三岔口》、《天仙配》、《玉堂春》、《花木蘭》戲曲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內容有什麼

主要人物有楊延昭,任堂惠,劉利華。京劇三岔口焦贊在五鳳樓闖禍,宋王大怒,發配沙漠海島。楊延昭恐途中有錯,特派任堂惠
暗中保護。行至三岔口,住在劉立華所開之黑店中。任堂惠趕到,亦住在該店內。
董永和七仙女。董永賣身葬父,玉帝第七女(七仙女)深為同情,私自下凡,與董結為夫婦。一百日後,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樹下忍痛分別
玉堂春和王金龍。此劇是清代花部亂彈作品,作者不詳,故事見馮夢龍編訂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難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至於舞台劇,明代已編成《完貞記》、《玉鐲記》傳奇(《遠山堂曲晶》),到清代,《玉堂春》傳奇(《笠閣批評舊戲目》)即演出於崑曲舞台,劇本已失傳。姚燮《今樂考證·著錄四》「附燕京本無名氏花部劇目」中有《大審玉堂春》的名目。道光年間南潯人范鍇所著的《漢口叢談》引用的資料中,提到湖北通城縣藝人李翠官參加漢口「榮慶部」戲班時演唱《玉堂春》等劇的情況,可見《玉堂春》當時在花部的演出已相當普遍。
花木蘭。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表現突出,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她婉言推辭。
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勛。(《木蘭辭》是公認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關系,這種隋朝末年的說法卻與全文多處有沖突,但是不知道為何會流傳這種說法)
到了唐代,花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捌』 豫劇花木蘭電影是哪一年拍攝的

豫劇《花木蘭》電影是在1956年出來的,比較經典的戲曲電影。

『玖』 經典戲曲有哪些

京劇太多,就不說了。
秦腔三滴血、火焰駒;
評劇花為媒、劉巧兒
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朝陽溝
黃梅戲牛郎織女、天仙配、女駙馬
越劇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柳毅傳書、西廂記、追魚
河北梆子大登殿
晉劇金水橋
蒲劇竇娥冤
呂劇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
錫劇雙推磨
昆劇十五貫、牡丹亭
廣西彩調劇劉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