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杜鵑山京劇是哪年拍的
《現代京劇/杜鵑山1974年唯一全劇版》是特殊背景下雕琢出的精品佳作,民樂交響樂完美融合豪邁之氣,詩詞化韻白琅琅上口意新辭美,名角名唱段相映生輝經久流傳。
Ⅱ 杜鵑山的影片評價
現代京劇《杜鵑山》的風風雨雨
楊春霞、馬永安主演的《杜鵑山》,雖在所謂「八個樣板戲」之後問世,但稱得上是現代京劇中的一出「骨子老戲」。它誕生於1963年,最初由寧夏京劇團移植於同名評劇。
寧夏京劇團遠在西北,但主要演員出自北京(原總政京劇團),也是名角薈萃。1963年春天,該團赴東北巡演期間,觀摩了沈陽評劇院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杜鵑山》,為其內容的傳奇色彩所動,覺得更適於用京劇藝術表現。不久,由殷元和、孫秋田執導,李鳴盛、李麗芳主演,移植上演了《杜鵑山》。
同時,《杜鵑山》也引起北京京劇團的興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裘盛戎、趙燕俠掛帥出征,隆重推出《杜鵑山》。「四大須生」之一的京劇泰斗馬連良,在劇中配演「鄭老萬」一角,以綠葉扶紅花,可見其陣容強大。
1964年,全國第一屆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在北京舉行,兩個《杜鵑山》一起參加,雙雙引起轟動。相比之下,有過軍旅歷練的李鳴盛、李麗芳,演出帶來一股剛勁朴實之風,似乎更得好評,裘盛戎就由衷稱贊李鳴盛比他演得棒許多。
周恩來總理觀看了寧夏京劇團的演出,給予高度評價。會演結束不久,文化部指示長春電影製片廠派員赴寧夏,將《杜鵑山》搬上銀幕。經過一番緊張排練,劇組趕往長春,但途經北京時,由於江青急調李麗芳到上海主演《海港的早晨》(後改名《海港》),文化部通知「暫緩拍攝」。
轉眼碰到「文革」,《杜鵑山》停演。
1968年左右,北京京劇團《沙家浜》的編劇汪曾祺接到指令:脫離原話劇改編《杜鵑山》,由此出現了一個《杜撰山》,後覺不妥又改名《杜泉山》。
《杜泉山》仍由裘盛戎主演,他精心設計了主要唱段,遺憾的是這一稿未獲通過,裘盛戎自此失去登台的機會,不久飲恨去世。
恰在這一期間,上海的王樹元(原話劇編劇)、黎中城(後任上海京劇院院長)也在改編《杜泉山》。於是,中央有關部門決定京滬合作,成立了由王樹元、黎中城、汪曾祺、楊毓敏4人組成的創作組,在汪曾祺的《杜泉山》上加工整理。我那裡是中學生,在國慶匯演一類戲劇廣告里,就見過《杜泉山》。
1970年,劇本定稿,恢復《杜鵑山》劇名,但主要人物賀湘、烏豆、溫七九子更名為柯湘、雷剛、溫其久。隨後多方遴選演員,主演基本敲定,唯柯湘一角久懸不決。
1971年5月一個周末,上海京劇團的楊春霞演完《海港》回家吃飯,突然接到團里「星期一立即去北京報到」的電話,並囑她作好長期離開上海的准備。當楊春霞登上飛機時,時任國務院文化組成員的於會泳(後任文化部部長)已在機艙,告知她被確定為《杜鵑山》柯湘的主演。
1972年,《杜鵑山》正式推出,風靡大江南北。
毛澤東主席觀看之後,覺得唱腔音域太寬,有些地方定音太高,演唱難度大,建議再搞出一套低唱腔設計,以便於民間傳唱。因此,《杜鵑山》破例有了兩套唱腔。
周恩來總理一直關心《杜鵑山》的改編和演出,常安排《杜鵑山》招待外賓。記得,曾從報紙上看過《杜鵑山》遠赴阿爾及利亞訪問演出的消息。
1974年,《杜鵑山》拍成影片在全國播映,不少老戲迷贊許它「京劇味」更濃。
——長江日報1997年9月12日《長江周末》

Ⅲ 她被騙去拍西遊記,如今77歲難釋懷,仍記恨導演楊潔,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楊春霞飾演的白骨精非常成功,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女兒國王的角色本來是應該楊春霞扮演,但是導演楊傑卻沒有實現承諾,她說:「但是關於她演女兒國國王的事,我卻不得不食言了,我不能讓觀眾誤以為女王是白骨精變的呀。」那時候想演女兒國國王的大有人在,楊潔導演也有了意中之人。

在一次采訪中,采訪人是一位演唱者蔣大為,說起當年的盛況,新加坡邀請唐僧四人出訪,也邀請作曲人演唱者一起去,但問道導演是否同行時,四人皆說,要是導演楊潔去,他們就堅決不去了。把歌唱者氣壞了,就算有些工作矛盾,時過境遷之後,也不應該如此表現。導演與演員是一個相互成全的過程,沒有楊潔的嘔心瀝血,你們再有才華又怎能得此殊榮?當時的楊潔導演聽聞此言倒是有些雲淡風輕的詫異,「有這事阿,我還很真不知道」。
如今楊潔導演已經逝世,楊春霞也已經77歲了。那時圈內沒那麼多潛規則,人和人的關系也沒那麼復雜,都是為了藝術事業。
Ⅳ 現代京劇杜鵑山簡評,急急急
隔三差五戲曲網能幫助你
Ⅳ 杜鵑山裡楊春霞的唱段有哪些
《杜鵑山》里楊春霞的全部唱段如下:
杜鵑山山深林密,迴旋有餘地。
輾轉游擊,方能勝強敵。
你快去井岡山請求指示。
刻不容緩十萬火急。
還需找雷隊長仔細商議。
操勝卷全憑著志堅心齊。
本片是根據上個世紀60年代頗有影響的舞台劇改編而成的京劇舞台藝術片。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領導下的武裝斗爭為主線,通過一支農民隊伍最終走上革命道路的過程,證明了「黨指揮槍」革命原則的正確性。影片集中塑造了柯湘堅持黨的正確路線,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善於斗爭、不怕犧牲的優良品質,同時也真實地刻畫了雷剛這個普通農民投身革命的艱難歷程。

影片評價:
楊春霞、馬永安主演的《杜鵑山》,雖在所謂「八個樣板戲」之後問世,但稱得上是現代京劇中的一出「骨子老戲」。它誕生於1963年,最初由寧夏京劇團移植於同名評劇。
寧夏京劇團遠在西北,但主要演員出自北京(原總政京劇團),也是名角薈萃。1963年春天,該團赴東北巡演期間,觀摩了沈陽評劇院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杜鵑山》,為其內容的傳奇色彩所動,覺得更適於用京劇藝術表現。不久,由殷元和、孫秋田執導,李鳴盛、李麗芳主演,移植上演了《杜鵑山》。
同時,《杜鵑山》也引起北京京劇團的興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裘盛戎、趙燕俠掛帥出征,隆重推出《杜鵑山》。「四大須生」之一的京劇泰斗馬連良,在劇中配演「鄭老萬」一角,以綠葉扶紅花,可見其陣容強大。
Ⅵ 京劇:「杜鵑山」中溫其久的扮演者
不知您問的是哪劇團主演、啥時間的。「樣板戲」(73年定型,74年拍成電影)由北京京劇團演出,「柯香」由楊春霞扮演,劇中「溫其久」的扮演者是李少春之子李寶春(現在台灣)。再是91年建黨70周年北京二團復排,柯香----楊淑蕊,溫其久的扮演者是譚孝曾。另外,上海、天津、戰友、大連等地的多個劇團都演過,所以不能確切您指的是哪個,列舉兩個僅供參考。
Ⅶ 哪位大神有杜鵑山(1974)楊春霞和馬永安等人聯合主演的免費在線觀看高清資源
《杜鵑山(1974)》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cQsFD833npanl9mIgutQbQ
該片講述了1927年9月,秋收起義之後,雷剛(馬永安飾)在湘贛邊界領導的農民自衛軍由於缺乏有組織的領導,加之人員組成復雜,經三起三落後,瀕臨滅亡。次年春天,黨組織派來的黨代表柯湘(楊春霞飾)在來杜鵑山的途中被毒蛇膽的靖衛團逮捕,雷剛帶人勇劫法場。回山後,針對雷剛讓人誤打田大江(高牧坤飾)一事,柯湘對隊員們進行階級教育和政策教育。部隊打土豪、分田地,開倉放糧,贏得群眾愛戴。叛徒溫其久(王忠信飾)勾結毒蛇膽抓走杜媽媽(劉桂欣飾),引誘雷剛下山營救。頭腦簡單的雷剛在叛徒的挑唆下冒然下山,致使自衛軍遭受重大損失,自己則被捕入獄。

Ⅷ 《杜鵑山》里楊春霞的全部唱段有哪些
《杜鵑山》里楊春霞的全部唱段有以下六處分別如下:
1、杜鵑山山深林密,迴旋有餘地。
2、輾轉游擊,方能勝強敵。
3、你快去井岡山請求指示。
4、刻不容緩十萬火急。
5、還需找雷隊長仔細商議。
6、操勝卷全憑著志堅心齊。

《杜鵑山》簡介:
京劇電影《杜鵑山》,1974年由同名舞台劇搬上銀幕,北京京劇團演出,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導演謝鐵驪,楊春霞、馬永安、李詠、劉桂欣等主演。
Ⅸ 郎咸芬在〈杜鵑山〉裡面是什麼角色
摘要 郎咸芬飾演的是柯湘
Ⅹ 《杜鵑山》里楊春霞的全部唱段是什麼
如下:
杜鵑山山深林密迴旋有餘地。
輾轉游擊方能勝強敵。
你快去井岡山請求指示。
刻不容緩,十萬火急。
還須找雷隊長仔細商議。
操勝券全憑著志堅心齊。
黃連苦膽味難分。
他推車,你抬轎,同懷一腔恨。
同恨人間路不平,路不平。
可曾見他衣衫破處留血印,怎忍心。
怎忍心(哪)舊傷痕上又添新傷痕。
見傷痕往事歷歷湧上心,受苦人,肩上壓的都是豪紳。
我良莠不辨,是非含混,錯把親人當仇人。
錯把親人當仇人。說不盡心中悔和恨。
雷剛田大江,我的好兄弟。
原諒我眼不亮心不明,是個糊塗人。
階級情,海洋深。
同命運,一條心!往年同受同樣苦,今朝同把冤讎伸。
願天下工農團結緊,眾戰士。

影片評價:
楊春霞、馬永安主演的《杜鵑山》,雖在所謂「八個樣板戲」之後問世,但稱得上是現代京劇中的一出「骨子老戲」。它誕生於1963年,最初由寧夏京劇團移植於同名評劇。
寧夏京劇團遠在西北,但主要演員出自北京(原總政京劇團),也是名角薈萃。1963年春天,該團赴東北巡演期間,觀摩了沈陽評劇院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杜鵑山》,為其內容的傳奇色彩所動,覺得更適於用京劇藝術表現。不久,由殷元和、孫秋田執導,李鳴盛、李麗芳主演,移植上演了《杜鵑山》。
同時,《杜鵑山》也引起北京京劇團的興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裘盛戎、趙燕俠掛帥出征,隆重推出《杜鵑山》。「四大須生」之一的京劇泰斗馬連良,在劇中配演「鄭老萬」一角,以綠葉扶紅花,可見其陣容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