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廠標贊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廠標贊

發布時間: 2022-10-01 09:52:16

Ⅰ 請問 這是那個老電影製片廠的片頭 謝謝你

兩男一女造型的有:長春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峨眉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等。這個造型應該是長春廠

Ⅱ 老電影放映前的閃光五角星及工農兵影像的背景音樂叫什麼名

老上海電影廠廠標是工農兵; 老八一電影廠廠標是八一五角星..如果覺得答案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

Ⅲ 誰知道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電影前的雕像叫什麼

長春電影製片廠電影前的雕像就叫「工農兵」,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廠徽。從小看長影的電影片頭 「工農兵」形象也深深地紮根在腦海中不曾眠滅過。「工農兵」團結緊緊的,看它天下能怎地!
在長春通往經濟開發區的入口處——自由大橋的西岸,矗立著這樽生動的雕像。
沈陽夠戧能有賣的,價錢就不好意思啦~偶也不知道

Ⅳ 廣西電影製片廠曾經號稱最出名的省級電影製片廠,它出品過哪些經典電影

與自治區同一年(1958年)誕生的廣西電影製片廠,被譽為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的「搖籃」,至今拍攝了130多部電影故事片,獲獎超過105項,2011年與廣西電影公司聯合組建了廣西電影集團。


當然,觀眾對八一廠印象最深度的電影,還是90年代拍攝的一系列大氣磅礴的「大字頭」電影,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系列電影《大決戰》系列電影我在之前已經寫過多篇解析。八一廠後期的《大轉折》、《大進軍》系列電影,和《大決戰》電影一樣,都是作為一種歷史記錄來拍攝,代表了當時的國家意志。

Ⅳ 以前老片子M是什麼製片廠的標志

不是米高梅,以前所有老電影掛M 的是梅中海製片廠

Ⅵ 求一部老電影,大概是8、90年代國企改革的,主角在廠里作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演講,血仍未冷。

呵呵,您記得的電影名字很接近了
是老片了:血,總是熱的
1979年春,中國經濟體制急需變革。羅心剛新任江南市鳳凰印染廠廠長在「廣交會」上看到年年得獎的鳳凰廠產品卻無人問津,同時發現市場上暢銷的進口手工印花絲巾圖案是「文革」中受批判的本廠設計師申華設計的,羅心剛受到啟發,決心從恢復手工印花絲巾入手,打開新的生產局面。經過努力,羅心剛與愛國華僑絲綢商安凱簽訂了供貨合同,但當他著手改革生產現狀時卻遇到重重阻力。
羅心剛千方百計找到「文革」時被迫離廠以賣冰棍謀生的申華,並邀他回來共同發展印花絲巾的生產,但勞動局卻遲遲不給指標。羅心剛因改革招來了上級的責難與壓力,更有人造謠中傷,迫使羅心剛下台。但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羅心剛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勇敢面對嚴酷的現實,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終於贏得了全廠職工的信任和支持,開創出新的局面。

Ⅶ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有哪些

《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劇情介紹:

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Ⅷ 哪些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影片,能喚起你的電影情結

中國電影目前,你在看的時候肯定會出來一個中國電影製造,其中八一電影製造肯定讓大家印象最為深刻。其中我覺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地道戰還有鬼子進城。

沒有想到兩個小男孩撒尿在他們的水壺里。但是鬼子沒有發現。喝掉了,後來小男孩又抓了青蛙放到了水壺裡面,沒想到鬼子又沒發現,最後還把青蛙喝下了,整個過程非常好玩又搞笑。所以我對這部電影一直印象非常深刻過了十幾年都沒有忘記長大後卻發現沒有這么多好看的電影了也有可能是我們長大了笑點不一樣了。希望以後能從八一電影製作裡面看到更多好玩的電影。

Ⅸ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

1、《好事多磨》

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龔雪、郭凱敏主演。在這部電影中,兩位主要演員的表演很本色很真實很生活,非常成功。影片上映以後,票房是當時全國第三位,龔雪也因此紅透了半邊天,收到很多觀眾來信。


Ⅹ 莫斯科電影製片廠片頭的雕像是什麼

莫斯科電影製片廠片頭的雕像是一座名為工人與集體農庄女庄員的雕塑。

1947年,工人和集體農庄女庄員雕像成為莫斯科電影製片廠的標志。從那以後,在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每一部電影開始前,觀眾都能看到拿著錘子和鐮刀的男女形象。

2003年雕像進行修復,2010年才再次亮相。此時,雕像又有了高大的基座(34.5米高),於是,總高度接近60米的工人和集體農庄女庄員成為俄羅斯第五高的雕像。

製片廠片頭雕像來源

1937年,蘇聯女雕塑家穆希婀,為在巴黎舉辦的「國際藝術、技術與現代生活博覽會」創作了這件大型雕塑,並把它聶立在巴黎國際博覽會的蘇聯館頂部。該雕塑為不銹鋼制,高24.5米,在不同光線照耀下,可顯現出不同的絢麗色彩,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和強烈的時代感。

作品一經問世,立刻贏得了世界性聲譽,成了新生的蘇維埃國家的象徵。後來。蘇聯政府把它立在蘇聯國民經濟成就展覽館門口,象徵社會主義經濟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