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朝鮮老電影寧死不曲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朝鮮老電影寧死不曲

發布時間: 2022-10-01 07:35:42

❶ 求六七十年代經典電影

66~76年流行的國產電影及譯製片2012-04-04 18:34《艷陽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68
《節振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陸1965
《紅燈記》(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1
《沙家浜》(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1
《白毛女》舞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龍江頌》(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3
《青松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戰洪圖》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半籃花生》(越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創業》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杜鵑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鋼鐵巨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火紅的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作戰》(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沙家浜》(粵劇)珠江電影製片廠1974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向陽院的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一副保險帶》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園丁之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74
《偵察兵》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阿勇》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碧海紅波》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草原兒女》(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長城新曲》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車輪滾滾》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春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第二個春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沸騰的群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烽火少年》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海霞》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紅雨》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黃河少年》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激戰無名川》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揀煤渣》(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決裂》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雷雨之前》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難忘的戰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人老心紅》(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沙漠的春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小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小螺號》珠江電影製片廠1975
《沂蒙頌》(舞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戰船台》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長空雄鷹》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春潮急》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反擊》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楓樹灣》珠江電影製片廠1976
《海上明珠》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歡騰的小涼河》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寄託》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江水滔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金鎖》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開山的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連心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芒果之歌》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長城》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風雲》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疆春早》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牛角石》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青春似火》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村新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山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裡紅梅》珠海電影製片廠1976
《鎖龍湖-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新風歌》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雁鳴湖畔》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征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主課》廣西電影製片廠1976
譯製片:
1966年
《大地的兒子》(二、三集)(朝鮮)
《一個戰士的故事》(朝鮮)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達吉亞人》(羅馬尼亞)
《血海》(上下集)(朝鮮)
《看不見的戰線》(朝鮮)
1971年
《腳印》
《勇敢的人們》
《戰斗的早晨》
《第八個是銅像》
《天亮的時候》
《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朝鮮)
《戰斗在繼續》(越南)
《在鐵道線上》(朝鮮)
《前方在召喚》(越南)
《鮮花盛開的村莊》(朝鮮)
《摘蘋果的時候》(朝鮮)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聖母院》
《簡愛》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羅馬尼亞)
《記者》(上下集)(蘇聯)
《勞動家庭》(上下集)(朝鮮)
《戰爭與和平》(四集)(蘇聯)
《賣花姑娘》(寬)(朝鮮)
《回故鄉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綠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鮮)
《賣花姑娘》(普)(朝鮮)
《禿魯江畔之花》(朝鮮)
《軋鋼工人》(寬)(朝鮮)
《原形畢露》(朝鮮)
《氣球上的旅行》(法國)
《永生的戰士》(朝鮮)
《軋鋼工人》(普)(朝鮮)
《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
《烈火行動計劃》
1974年
《在那些年代裡》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豐湖》(朝鮮)
《警察局長的自白》
1975年
《戰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國)
《為了新的一代》(朝鮮)
《特羅塔》(聯邦德國)
《紐約奇談》(美國)
《巴布希卡歷險記》(羅馬尼亞)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朝鮮)
《三妯娌》(朝鮮)
《潔白的道路》(阿爾巴尼亞)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戀》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羅馬尼亞)
《哥白尼》(波蘭)
《火車司機的兒子》(朝鮮)
《石油贊歌》(阿爾巴尼亞)
《多瑙河三角洲》(羅馬尼亞)
《初春》(阿爾巴尼亞)
《礦山的主人》(朝鮮)
《貝尼自己走》(阿爾巴尼亞)
《在燦爛的陽光下》(朝鮮)
《高山之鷹》(朝鮮)
《最後冬天》(阿爾巴尼亞)
《斬斷魔爪》(阿爾巴尼亞)

❷ 寧死不屈是什麼意思啊

成語意思:寧願死也不屈服。出自:明·趙弼《宋進士袁鏞忠義傳》:「以大義拒敵,寧死不屈,竟燎身於烈焰中。」近義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反義詞: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出 處
明朝·趙弼《效顰集·宋進士袁鏞忠義傳》:「以大義拒敵,寧死不屈,竟燎身於烈焰中。」
用 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反義詞: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示 例
張書紳《正氣歌》:「布魯諾~,於1600年二月被判處極刑。」 近義詞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反義詞 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燈 謎 劉胡蘭就義 造 句 劉胡蘭面對敵人的槍口寧死不屈。

❸ 你心目中的十大經典譯製片是哪十部

事實上,在00後這一代人的心中,根本沒有經典,他們可選擇的東西太多,以至於對任何事物,都可以隨便拿起,也可以任性放棄。

但是最終,她還是能夠坐下來,和我一起看完了這部經典,並且由衷贊嘆:真美。

那時,在大學的大禮堂里,看電影是會引起全場鼓掌的。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我記得,引起鼓掌的電影包括《羅馬假日》、《歡顏》等。

這是一部歷久不衰的故事片,可能應該歸類都愛情。

王室的安妮公主到訪羅馬,天真爛漫的安妮公主,非常厭倦繁文縟節的禮儀。

然而,在接下來與安妮的相處中,喬發現了安妮的天然的美,以及不帶修飾的純潔。安妮也很享受喬帶給她的驚險與刺激,甚至好還參與到了街頭斗毆之中。對於公主來說,這一切太驚險太好玩了。

我認為,喬是愛上了安妮的,而且,安妮也是愛喬的。

喬最終放棄了功成名就的良機,將照片送予了公主。

最終,安妮也不得不回歸自己的本職,為了自己的國家。

羅馬。

這一刻,觀眾的內心黯然神傷。

《羅馬假日》,讓所有人認識到了赫本的美,那種美是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一切的。

從此,赫本成為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偶像,成為了普羅大眾公認的女神。

再後來,無論是《戰狼2》的火爆,還是《流浪地球》的奇妙,我們更願意稱呼為現象,因為,經典,一定是在記憶深處的故事。

其實,在我們的心底能夠被視為經典的,還有許多,比如《南征北戰》,比如《上甘嶺》。

「張軍長,拉兄弟一把。」「李軍長,請你們堅持最後五分鍾。」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耳熟能詳。

再過若干年,期待《戰狼》成為00後們心中的經典。

時光荏苒,那些永遠定格在我腦海深處的外國經典譯製片,那些為這些影片配音的幕後演員的親切聲音,隨著歲月的流逝,在我的記憶中愈發地顯得清晰……

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譯製片是:(排名不分先後)

《王子復仇記》

《巴黎聖母院》

《基度山伯爵》

《魂斷藍橋》

《佐羅》

《羅馬假日》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虎口脫險》

《尼羅河上的慘案》

《追捕》

同時銘刻在心中的還有那些中國的老配音演員們:白景晟、孫道臨、張伐、衛禹平、高博、丁建華、喬榛、邱岳峰、童自榮、富潤生、李梓、劉廣寧、畢克、尚華、曹雷、向雋殊、蘇秀……回答完畢。

我認為,在我眼裡,最喜歡的十大譯制影片是:(1)、阿爾巴尼亞二戰影片《寧死不屈》;(2)、阿爾巴尼亞二戰影片《海岸風雷》;(3)、阿爾巴尼亞二戰影片《地下游擊隊》;(4)、前蘇聯影片《列寧在一九一八》;(5)、前蘇聯影片《列寧在十月》;(6)、前南斯拉夫影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7)、前南斯拉夫影片《橋》;(8)、朝鮮反特影片《看不見的戰線》;(9)、朝鮮戰爭影片《南江村的婦女》;(10)、朝鮮彩色戰爭影片《命令027》。

不以影片的精彩程度,以我心目中配音的精彩程度和記憶程度。

1.羅馬假日

2.王中王

這個其實已經忘了是誰配音的了,但是印象真的非常非常深刻,可能是和故事的貼合度特別好吧。

就記得當時的故事和拳擊教練聽的收音機里的比賽完美的結合。

3.虎口脫險

男主角配的特別特別的好,那種傲嬌的感覺笑死人。

我特別喜歡這部片子,可能和這個配音有很大的關系。

4.簡愛

羅切斯特的深沉,簡愛的自信。兩個人物的性格都在配音中,完美的表現的出來。

這部片子的男女主讓我最有珠聯璧合的感覺。

5.王子復仇記

這個感覺有莎士比亞的感覺,真的是詩一般的激情,詩一般的浪漫。

看著看著都覺得熱情澎湃起來了。

6.魂斷藍橋

男主人公的連珠嘴炮真的讓人印象太深刻了。

不過也由此而感覺男主太缺乏考慮,太有激情,以至於在戰爭中間他只有激情,而完全沒有考慮到女主可能會遭受到的具體的磨難,比如說,在大家十分困難的時候,他送來的那束鮮花。

戰後也是一樣,這個真的是一個毫無生活經驗的人。

比如說女主在他家非常窘迫的時候,他完全一無所知。

7.出水芙蓉

芭蕾舞教師的那段兒挺胸抬頭笑死人了。

不知道多少年都會作為和別人玩耍的梗。

8.英俊少年

少年清澈的聲音一直響在耳邊。

這個故事很一般,我真的純粹是喜歡這個聲音。

9.音樂之聲

特別特別喜歡上校向瑪利亞表白的那一段。

還有前面一點上校給瑪利亞氣急了,在瑪利亞的連珠嘴炮說出孩子們對他的期望的時候,他脫口而出的那句「上校」。

10.最後一個名額給所有上海譯製片廠的其他片子啊。

佐羅,53版悲慘世界,蛇,虎口脫險,三十九級台階,巴黎聖母院,78版鐵面人,神秘的黃玫瑰~白骨之路,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復仇,最後一顆子彈,尼羅河上的慘案,簡愛,錢拉菲利普版勇士的奇遇,野鵝敢死隊,第一滴血,茜茜公主三部曲,基督山伯爵,遠大前程,勇敢的米哈伊,沉默的人,葉塞尼亞,錢拉菲利普版紅與黑,上海譯製片廠戰爭與和平,大獨裁者,純屬巧合,德黑蘭43年,綠寶石護身符,列寧在1918.,追捕,霹靂舞,~~~

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譯製片,都是當年轟動一時,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百看不厭倦的外國電影。

"中國電影新聞簡報;朝鮮電影哭哭鬧鬧;阿爾巴利亞摟摟抱抱;蘇聯電影真槍真炮……"當時的人們總結的精彩論句。

【賣花姑娘】

【看不見的戰線】

【列寧在1918】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橋】

【海岸風雷】

【第8個是銅像】

【多瑙河之波】

【追捕】

【流浪者】

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譯製片是:

《東方快車謀殺案》

《巴黎聖母院》

《悲慘世界》

《基督山恩仇記》

《尼羅河上的慘案》

《陽光下的罪惡》

《虎口脫險》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巜卡桑德拉大橋》

《葉塞尼亞》。



《佐羅》《人證》《巴黎聖母院》《橋》《老槍》《瓦爾特保衛沙拉熱窩》《卡桑德拉大橋》《葉塞尼亞》《大篷車》《流浪者》《人世間》《奴里》《魂斷藍橋》《悲慘世界》《勇敢的米哈依》《虎口脫險》《第八個銅像》《苔絲》《基督山伯爵》《巴頓將軍》《賣花姑娘》《金姬銀姬的命運》

《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流浪者》,《奴里》,《佐羅》,《尼羅河上的慘案》,《望鄉》,《巴黎聖母院》,《虎口脫險》,《看不見的戰線》,《賣花姑娘》《悲慘世界》,《三十九級台階》,《老槍》,《蝴蝶夢》……外國經典,過目難忘,何時能重溫,老觀眾之聲。

當年上海譯廠譯制的外國影片都是精品,上譯廠老一輩的配音大師以獨特動聽的嗓音和優質的影片相得益彰!在這么多精彩的譯製片只選十部,還是比較難取捨,我選選擇了以下十部,不知能不能代表當時上譯廠的顛峰時期,《悲慘世界》《簡愛》《虎口脫險》《尼羅河慘案》《陽光下的罪惡》《英俊少年》《音樂之聲》《三十九級台階》《苔絲》《冷酷的心》

❹ 給我幾部老年人愛看的老電影

1:地道戰
2:地雷戰
3:平原游擊隊
4:鐵道游擊隊
5:奇襲
6:偵察兵
7:渡江偵察記
8:回民支隊
9:大浪淘沙
10:秘密圖紙
11:五十一號兵站
12:四0五謀殺案
13:南昌起義
14:三戰山城
15:閃閃的紅星
16:野火春風斗古城
17:永不消逝的電波
18:雷鋒的故事
19:董存瑞
20:狼牙山五壯士
21:紅孩子
22:智取華山
23:戰上海
24:黨的女兒
25:烈火中永生
26:小兵張嘎
27:從奴隸到將軍
28:海鷹
29:敖雷*一蘭
30:小花
31:春苗
32:決裂
33:青松嶺
34:金光大道
35:創業
36:青春之歌
37:四室同堂
38:英雄虎膽
39:英雄兒女
40:洪湖赤衛隊
41: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42:劉胡蘭
43:一江春水向東流
44:八千里路雲和月
45:暴風驟雨
46:冰山上的來客
47:阿詩瑪
48:五朵金花
49:劉三姐
50:黑三角
51:牧馬人
52:保密局的槍聲
53:敵營十八年
54:大李老李和小李
55:今天我休息
56:今夜星光燦爛
57:甜蜜的事業
58:神秘大佛
59:萍蹤俠影
60:大刀王五
61:歸心似箭
62:廬山戀
63:小街
64:吉鴻昌
65:天雲山傳奇
66:駱駝樣子
67:紅日
68:東進序曲
69:紅旗譜
70:芙蓉鎮
71:挺進中原
72:戰火中的青春
73:戰洪圖
74:霓虹燈下的哨兵
75:馬路天使
76:十字街頭
77:桃李劫
78:三毛流浪記
79:革命家庭
80:柳堡的故事
81:七十二家房客
82:林家鋪子
83:古塔奇案
84:沙漠追匪記
85:巴山夜雨
86:神鞭
87:三笑
88:苦惱人的笑
89: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90:南海風雲
91:雞毛信
92:大渡河
93:金沙江畔
94:上甘嶺
95:漁島怒潮
96:兵臨城下
97:鐵道衛士
98:南征北戰
99:新兒女英雄傳
100:茶館
101:家
102:龍須溝
103:艷陽天
104:生活的顫音
105:夜半歌聲
106:魔術師的奇遇
107:女蘭五號
108:女跳水隊員
109:沙歐
110:護士日記
111:我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112:咱們的牛百歲
113:少林寺
114:人到中年
115:林海雪原
116:大林和小林
117:鄉村女教師
118:向陽院的故事
119:羊城暗哨
120:李雙雙
121:激戰無名川
122:黃繼光
123:城南舊事
124:漁光曲
125:戴手銬的旅客
126:二泉映月
127:七月流火
128:嘎達梅林
129:奴隸的女兒
130:打擊侵略者
131:怒潮
132:小二黑結婚
133:甲午風雲
134:林則徐
135:奸細
136:一個和八個
137:瞧這一家子
138:趙一曼
139:苦菜花
140:敵後武工隊
141:五更寒
142:西安事變
143:上海的早晨
144:自有後來人
145:紅色娘子軍
146:索侖河谷的槍聲
147.車輪滾滾
148.神女峰的迷霧
149.小字輩
150.斗鯊
151.好事多磨
152.不夜城
153.劉巧兒
154.他倆和她倆
155.霧都
156.紅牡丹
157.楓樹灣
158.鄂爾多斯風暴
159.一盤沒下完的棋
160.長空雄鷹
還有一些影片現在有些記不住名字了.象京漢鐵路罷工的於洋大律師等.
樣板戲和其他戲曲有:
1.紅燈記
2.沙家浜
3.海港
4.白毛女
5.紅色娘子軍
6.智取威虎山
7.杜鵑山
8.龍江頌
9.磐石灣
10.平原槍聲
11.奇襲白虎團
12.園丁之歌
13.朝陽溝
14.於無聲處
15.天仙配
16.花木蘭
17.三打白骨精
18.沂蒙頌
19.十五貫
20.秋江
有些是解禁之後重新演出的.
外國的影片也記得一些
印度:
1.流浪者
2.奴里
3.大堋車
日本:
1.追捕
2.望鄉
阿爾巴尼亞:
1:寧死不屈
2.海岸風雷
3.地下游擊隊
4.勇敢的人們
羅馬尼亞:
1.創傷
2.沸騰的生活
3.第八個是銅像
4.多瑙河之波
5.廣闊地平線
6.火車司機的兒子
7.尼羅河慘案
南斯拉夫:
1.瓦爾特保衛撒拉熱窩
2.橋
越南:
1.阿福
2.胡志明小道
3.琛姑娘的松林
蘇聯:
1.列寧在十月
2.列寧在一九一八
3.解放
4.莫斯科保衛戰
朝鮮:
1.看不見戰線
2.腳印
3.摘蘋果的時候
4.鮮花盛開的村莊
5.南江村的婦女
6.金姬與銀姬的命運
7.三妯娌
8.賣花姑娘
英國:
1.霧都孤兒
2.倫敦上空的鷹
美國:
1.巴頓
2.卓別林的系列電影

❺ 寧死不屈的專輯後記

崔永元口述
1992年的夏天很熱。
我向我的朋友魏偉提出來一個大膽的設想,錄制一盤老電影歌曲的聯唱磁帶,讓它火遍中國。順便掙些錢。魏偉不太相信,他只信從廣東買空白磁帶背回東北賣掙錢,他差不多就是這么成為「大款」的。說服他費了些工夫,連說帶唱。後來,我有一個已經升為音像業處長的同學認為可以,魏偉就覺得可以了。分兩次掏了三萬元,記得是十元一張的,三至四捆,做為製作費。
選歌沒費功夫,從家裡拿來歌本,把自己喜歡的畫上勾。有阿爾巴尼亞的《寧死不屈》,朝鮮的《賣花姑娘》、《摘蘋果的時候》、《一個護士的故事》、《金姬和銀姬的命運》,中國的最多,《難忘的戰斗》、《沙漠的春天》、《海霞》、《艷陽天》、《金光大道》、《青松嶺》、《小八路》、《東海小哨兵》、《中國醫療隊在坦尚尼亞》……
選了近四十首。
朋友推薦了一位作曲家寫了總譜,就進棚了,進去才發現,我們都是第一次進棚,熬了一周,整不明白,賠了五千塊。1992年夏天的一個凌晨,我租了「面的」送作曲家回家,她有些不悅,說話聲很大,我也是一肚子委屈。作曲家沒錯,作曲家會作曲,不一定會錄音,就像作家不一定會拍電影一樣正常。後來推薦這位作曲家的朋友又推薦了另一位作曲家孟衛東,寫《同一首歌》的,哎,孟老師,您現在幹嘛呢?我見孟衛東是在他的斗室里,記得他戴著眼鏡,穿個大背心,我可憐兮兮的說,就有兩萬五,什麼都包括。孟衛東說:夠了。
就又進了棚,這次夠牛的,孟衛東把電子合成器、吉他、小提琴、嗩吶、手風琴好手都約來了,一軌一軌錄音樂。等到歌手來的時候,我就暈了,有宋祖英、張也、董文華、胡曉晴、張偉進、閻維文、江濤……還有誰來著,對,烏日娜、呂文科、卞小貞……好像還有。
我想,可能只有孟衛東能用這點錢辦這么大的事。不對,一定是演員們也太喜歡這歌了,沒怎麼要錢,我記得董文華錄《南江村的婦女》,給她歌篇她不要,「這首啊,太熟了,開口就唱。」
我記得張偉進說「過癮」。我記得張也一點架子都沒有,特別和善。我記得宋祖英是剛從外地趕回來。我記得胡曉晴的二聲部是自己唱的,先唱一遍準的,再唱一遍跑調的,合起來就好聽了。我記得錄音師叫王繼華。我記得錄腳鐐聲用的真鐵鏈,乒乓球聲用的真乒乓球,齊步走的聲是我和孟衛東同時拍腿。我記得錄了十天?十五天?我怎麼能什麼都記住呢?……那是十二年前的事了。我記得我的工資是七十多?一百多?……十二年前了。
錄完了我給魏偉打了電話,告訴他非常成功,讓他准備用紙箱子裝錢,是武漢音像、揚子江音像、杭州音像三家都想要,後來都不要了,我去找我那音像處長同學,他老出差。這樣過去了兩三個月,我知道完了。我記得我和魏偉徹夜長談,我說我會攢錢還你的,我眼圈紅了,魏偉遞給我一支煙,說,沒事兒。然後他就總是抽煙不說話。後來,我刻了兩盤CD,一人一張,拿走了。我把母帶當命保護了起來,搬了四次家,都沒丟。
1992年的夏天先是很熱,後來很冷。
前幾天,因為《電影傳奇》的合作,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了京文唱片的老闆許鍾民。他說,拿來讓我們聽聽。他們直接聽的母帶,他說棒極了。我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1992年那個熱血沸騰的夏天。那一年我29歲,可能這事應該是41歲的任務。許鍾民說,我給你出版了吧,真的挺好的,聽得出,裡面有感情。我眼圈又紅了,因為他的理解。都沒好意思談錢就回家了,上個世紀人家說賣一盒給六毛,三個月一結算的。對了,沒提稅的事,幸虧沒賣出去,要不我就偷稅漏稅了。賣吧,把錢還給魏偉,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當日公布利率計算,比例按期貨大豆結算。剩下的歸我,可這是什麼錢呢,創意費?監制費?無論如何,它結算不了我的感情。
感情無價。
比如,我對老電影的感情。昨天晚上,我又看了一遍阿爾巴尼亞的《寧死不屈》。在片尾,德國黨衛軍少校「漢死瘋死多死」(譯音)對被俘的漂亮的姑娘米拉說:「生活是美好的,姑娘。生命對我們只有一次,外面陽光明媚,人們享受著生活的無窮樂趣,可你呢,卻在女牢房裡受難,你會死去。」美麗的米拉留戀地張望著美麗的城市,然後,她選擇了死去。歌聲這時響起來了:「趕快上山吧,勇士們,
我們在春天加入了游擊隊,敵人的末日就要來臨,我們的祖國將要贏得自由解放……」我就是看這部電影時決定的,為了理想,我可以死去,但要寧死不屈。

❻ 寧死不屈的專輯背景

寧死不屈一個影迷的回憶(《北京晨報》)
1991年底,一盤《紅太陽---毛澤東頌歌新節奏聯唱》的盒帶轟動全國,短短一年便創下五百萬盒的最高發行量。1992年夏天,29歲的崔永元提出來一個大膽的設想:「錄制一盤老電影歌曲的聯唱磁帶,讓它火遍中國。」於是崔永元找到了朋友魏偉,在崔永元的鼓吹下,魏偉拿出3萬元製作費。就這樣,崔永元開始了自己第一張電影音樂專輯的製作。
所有歌都是崔永元自己選的--其實就是在自己家裡的電影歌曲歌本上畫勾。最終入選的有阿爾巴尼亞的《寧死不屈》、朝鮮的《賣花姑娘》等近40首電影歌曲。但在錄音棚里熬了一周後發現始終弄不明白如何錄音,白花了5000元。崔永元又找到了著名的孟衛東老師幫忙編曲和錄音,這次包括編曲、錄音樂和錄人聲及最後的合成,總共只用了2.5萬元,卻請來了宋祖英、張也、胡曉晴、閻維文等著名歌手。按崔永元的說法,一是「只有孟衛東能用這點錢辦這么大的事」;二是歌手們都太喜歡這些歌了:宋祖英從外地一回來便趕進錄音棚唱《書記帶咱向前走》;胡曉晴的二聲部都是自己唱的……崔永元更是自己參與了錄音過程,專輯中齊步走的聲音就是崔永元和孟衛東同時拍腿的聲音……
就這樣興奮地忙了十多天,作完了母帶,結果發現原先有意向發行的幾家音像發行公司都反悔了。崔永元只好刻了兩盤CD,一張給了出錢的魏偉,一張自己拿走,「我把母帶當命保護了起來,搬了四次家,都沒丟。」12年後,因為《電影傳奇》的合作,崔永元與京文唱片的老闆許鍾民提到此事,許鍾民和崔永元一樣興奮:「棒極了,我給你出版了吧!」
畢竟12年了,連崔永元本人都不大記得當時專輯製作過程中的情況,確認參與《寧死不屈》專輯演唱的歌手及專輯中每首歌曲選自哪部電影、作詞作曲是誰,成了京文唱片後期製作的最大難題。如果能順利找到所有資料,京文唱片將於4月以「一個影迷的回憶」為副標題發行這張《寧死不屈》。
其實崔永元也有不少音樂才華,去年在劉歡新專輯《六十年代生人》的發片會上,作為主持人的崔永元更是過足歌癮,先是清唱一首《爸爸的祝福》;2001年年末,崔永元擔當《實話實說》欄目中電聲小樂隊首張專輯的監制,與京文唱片合作推出樂隊的同名專輯《實話實說》;而把《賣花姑娘》主題曲的前奏加長,也是來自他的非專業意見……在幾年前製作的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官方網站上,這樣寫著崔永元的第一業余愛好:「喜好演奏小提琴、揚琴、吉他,但不喜歡當眾表演。」
崔永元透露,唱片《寧死不屈》的部分歌曲翻、演唱者和詞曲作者的名字因無據可考,在4月底首次發行的版本上只能以「佚名」處理。
曾放言「《紅太陽》(革命歌曲大聯唱)發行了500萬張,我的《寧死不屈》怎麼著也能突破400萬張」的崔永元,這回算是抓了瞎。《寧死不屈》的母帶灌錄於12年前,目前該專輯正處於碟片封套、內頁的圖文設計和報版階段,總計31首曲目中,尚有3首不知道翻、演唱者是誰,有14首歌曲的詞曲作者不詳。
12年前崔永元個人投資錄制《寧死不屈》,12年後專輯中已經確認的名字還是他費力回憶的。「小崔」在郁悶之餘還不忘自己一貫的調侃:「我的腦袋要是電腦就好了。」確認專輯中每首歌的詞曲作者和演唱者的確是後期製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為此,崔永元找來了音樂界「活字典」著名作曲家鍾立民幫忙。鍾先生依靠聽力為崔永元確認了5首歌曲,但當年負責《寧死不屈》編曲及錄音的孟衛東卻對鍾立民查證的結果提出質疑,這令「小崔」左右為難。
如電影《青松嶺》的主題歌《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向前》,孟衛東就否認了演唱者是宋祖英的說法。而孫佳星也表示,她實在無法分辨《寧死不屈》中是否有自己的聲音,因為時間太久,她那時候錄制的專輯也太多了。幾位專家在試聽電影《南海長城》的主題歌《永遠不能忘》、《金姬和銀姬》的主題歌《爸爸的祝福》和《萬紫千紅》的主題歌《友誼的花兒遍地開》後,都無法辨認出翻、演唱者是誰。
十二年前,崔永元因為製作老電影歌曲聯唱專輯而第一次走進錄音棚,十二年後,為了自己塵封已久的專輯能早日上市,崔永元再次走進錄音棚,為自己的首張電影音樂專輯「實話實說」錄制名為《寧死不屈》的專輯序言。
《寧死不屈》是崔永元在京文唱片決定發行老電影歌曲聯唱專輯後為專輯而寫的序言,取名自專輯的第一首歌———阿爾巴尼亞老電影《寧死不屈》的主題曲,專輯也以此為名,副標題是「一個影迷的回憶」。這樣,在崔永元的首張專輯里,也可以聽到崔永元的聲音了。
在錄音棚里,深夜聞訊而來的媒體也首次看到了《寧死不屈》的封面和宣傳畫———崔永元在《電影傳奇》中飾演《英雄兒女》男主人公「王成」在戰火中的劇照。
在孟衛東老師和號稱中國現當代音樂的「活字典」———著名作曲家鍾立民老師的幫忙下,專輯的31首歌曲中仍有8首歌曲的詞曲作者不詳,而由於民歌唱法的特殊性,電影《南海長城》的主題歌《永遠不能忘》、電影《金姬和銀姬的命運》的主題歌《爸爸的祝福》和電影《萬紫千紅》的主題歌《友誼的花兒遍地開》等三首歌在幾位專家的試聽後仍無法辨認出演唱者附:《寧死不屈》 (崔永元)

❼ 賣花姑娘——想起一部老電影txt全集下載

賣花姑娘——想起一部老電影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要跑十幾里路,回到村裡已經是月明星稀了。那時候國產片很少,記住的幾乎都是外國電影,比如阿爾巴尼亞的《海岸風雷》、《寧死不屈》,羅馬尼亞電影《多瑙河之波》、《沸騰的生活》。朝鮮電影尤其多,比如《摘蘋果的時候》、《鮮花盛開的村莊》。在那個物質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能看的電影實在太少了,在我們下鄉的地方,要是放電影就像過節一樣。特別是村裡的孩子們知道放電影更是興高采烈,歡呼雀躍。太陽還沒有下山就慌著推我到放映地去。有時候為了看一部電影孩子們要推著我的木輪椅
要跑十幾里路,回到村裡已經是月明星稀了。那時候國產片很少,記住的幾乎都是外國電影,比如阿爾巴尼亞的《海岸風雷》、《寧死不屈》,羅馬尼亞電影《多瑙河之波》、《沸騰的生活》。朝鮮電影尤其多,比如《摘蘋果的時候》、《鮮花盛開的村莊》。在那個物質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能看的電影實在太少了,在我們下鄉的地方,要是放電影就像過節一樣。特別是……
請採納

❽ 誰有南斯拉夫電影製片廠還有阿爾巴尼亞二戰的電影嗎不要在線播放的,最好是可以下載來看的

與你老爸一樣,我也有這情結。我們年輕時可憐啊!只有這些外國片看。印象特別深刻。那時那些比較低俗的喜歡看朝鮮電影。哭哭啼啼的。像你老爸這樣有點水平的就比較喜歡看阿爾巴尼亞的(南斯拉夫是後來了)。也總算是歐洲了。

這些土豆上都有。土豆視頻都可以下載(要先下載個itudou)。而且下載非常快,比迅雷快得多。

這是阿爾巴尼亞的《寧死不屈》: http://www.tudou.com/albumplay/1AY5RVcOSsE/kdo8TKIFUE8.html?tpa=

還有《地下游擊隊》、《海岸風雷》等;南斯拉夫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等都有。你自己找起來很方便。就不一一替你找了。這些都是配音的。要找原版配字幕的還沒有。呵呵~

就是片子都很舊了。畢竟近四五十年啦!人都不像樣了。。。

❾ 求一部好像是韓國的電影 是關於一個修女最後變成妓女

《春香傳》。

《春香傳》是由林權澤執導,曹承佑、李孝貞主演的愛情電影,於2000年1月29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18世紀後期朝鮮淑宗時代,妓女月梅之女成春香一心等待著心上人李夢龍殿試歸來的故事。

劇情:

18世紀後期朝鮮淑宗時代,前院副使公子李夢龍(曹承佑飾)在端午節那天遇到了成春香(李孝貞飾),一個母親曾是妓女的美麗少女。嬌俏的春香留下句謎語給他,「大雁隨魚飛,蝴蝶隨花舞,小蟹隨貝居」。

夢龍左思右想,終於猜到謎底,晚上前去拜會春香。盡管地位懸殊,倆人的感情日益加深。

然而,好夢不長,夢龍父親因為政績顯著,升遷至大內,夢龍必須離開南原趕赴漢城,他許諾等他通過了殿試,必將把春香接到漢城作為合法妻子。

南原御使卞學道(李政憲飾)看中春香美貌,搬出法律條文「一入娼門則永世為妓」誣陷春香是妓女。春香寧死不屈,惱羞成怒的御使毒打她,並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她投入牢獄。

春香唯一的依靠就是她的信念和夢龍的誓言。幸好此時夢龍已中狀元,成為欽差大臣來到當地,他拯救出春香並懲罰了御史的惡行。

❿ 誰能介紹一些越南,朝鮮,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的經典老電影

「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說的是朝鮮影片,不管哪一部,都像是從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一定是在萬惡的舊社會,窮人受盡地主殘酷剝削,暗地裡抱頭痛哭。接著就是解放了,在金日成主席——「慈父般的領袖」的領導下,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一個個開懷大笑。

「越南電影飛機大炮」,其時我國正在支援越南進行抗美衛國戰爭,每一部影片總少不了越南大炮在怒吼和美國飛機在轟炸,大地到處是一片火海焦土。

「阿爾巴尼亞電影沒頭沒腦」,說的是這個國家的電影常常讓人看不懂。不知道是因為兩國的文化背景、審美情趣以及地理位置不同的緣故,還是官方在審查阿片時刪除、剪輯得太厲害,造成上下銜接脫節、前後故事不對,導致觀眾看起來感覺莫名其妙。

「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指的是當時所有外國片中,就數羅馬尼亞電影在男女關繫上最為大膽暴露——充其量也就是敢於讓男女主角摟抱在一起。但這在中國當時極端禁慾主義盛行的年代,已經是破天荒,看得人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下面介紹幾部代表電影:
朝鮮 《賣花姑娘》《在燦爛的陽光下》《摘蘋果的時候》《鮮花盛開的村莊》《看不見的戰線》
越南 《回故鄉之路》《琛姑娘的松林》《阿福》
阿爾巴尼亞 《貝尼自己走》《寧死不屈》《海岸風雷》《戰斗的早晨》
羅馬尼亞 《初春》《多瑙河之波》《斯特凡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