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礦長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礦長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0-01 03:01:50

① 盲井,這個電影是不是剪過。為什麼最後那兩個人莫名其妙就死了,也沒有什麼對話什麼的

老唐打暈老宋,老宋蹭老唐對付王寶強時又敲暈他,結果老宋沒走幾步路就暈倒了,然後因為礦坑爆破,所以他們都死了,死的應該是三人,還一個前面被老唐敲暈的那個埋火葯的礦友,所以礦長認為他們死於事故(爆破),所以才給王寶強錢

② 國產電影,弟弟出來幾天礦難冒頂死了,礦長賠了2萬8給哥哥,2千給了協調人,簽完協議,趕其回家過年了。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部電影?電影反映的是哪個年代,年代不同賠償標准和數額相差很大的。

③ 外國的一部電影,在地底下發現一個人,在他心臟部位長出了蔓藤,並迅速礦長,有軍隊

不知道和我找的那部是不是同一部...
從第一個人開始長出來的,然後藤蔓蔓延整個城市,碰到的人就死了,身上也會長藤蔓,後來是叫一個女的還是男的,好像是會免疫還是怎樣的,去殺死藤蔓的最初宿主...

④ 候天來的資料是什麼

演員檔案姓名:侯天來
性別:男
出生:1958年
身高:180cm
體重:71kg
職業:演員
職稱:國家一級演員
工作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政協委員
現兼任吉林省政協文教委副主任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用「大器晚成」來形容侯天來十分恰當,因為在《女人不再沉默》里的精彩表演,讓從影30多年的他終於在觀眾當中有了知名度。很多觀眾認識侯天來,還要歸功於那部在大連拍攝的《女人不再沉默》。在這部電視劇里,侯天來飾演的主編汪顯聲是個地地道道萬人恨的角色。之後,侯天來又演了很多人物,但給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變態的主編。談到如何將《女人不再沉默》中的汪顯聲刻畫得如此到位時,侯天來透了「老底」:「我在演汪顯聲這個變態時,就一直認為性騷擾是很正常的事情,摸漂亮女孩的手也很正常,就是這種思維中的『正常』想法才讓我將汪顯聲塑造得有血有肉。演員在創作一個人物時,如果對這個人物帶有好壞之分的『偏見』,就容易影響表演。所以我在演戲時,就抱著這種真實的想法去演。」
他在《新英雄虎膽》里,演一個隱藏在寺廟掃地的特務頭子,屬於老謀深算的那種人,前五六集戲他一直都在掃地,也沒有什麼台詞,讓觀眾看了會猜測這個角色很好演,但是這對侯天來來說卻很新穎。 [編輯本段]電視作品1996年《情陷中英街/中英街》
1997年《天若有情》徐帆版
1999年《嫂娘》
2000年《大雪無痕》合作演員:任程偉曹穎何政軍
2001年《再婚家庭》
2001年《李秋實》
2001年《絕不放過你》合作演員:任程偉杜源潘雨晨
2002年《日出》飾李石清
2002年《道是無情》
2002年《可憐天下男人心》飾鄭建凡 合作演員:宋佳 何琳 張小磊
2003年《妻子》飾宋學軍
2003年《透明天空》
2003年《極度危機》
2003年《與誰共眠/與敵共眠》
2003年《希望的田野》飾丁秘書
2003年《女人不再沉默》飾汪顯聲
2003年《有淚盡情流》
2003年《生死十七天》
2004年《女人背後的女人》
2004年《苦菜花》
2004年《冰器》
2004年《4號女監》
2004年《傳奇皇帝朱元璋/朱元璋還鄉》飾胡惟庸
2004年《喜慶農家》
2004年《非常小院》飾江立言
2005年《臨界二十天》飾喬森
2005年《美麗的田野》飾大背頭
2005年《國家機密》飾間諜鄭明哲
2005年《不想回家》飾何家福
2005年《不能沒有你》
2006年《道可道》
2006年《失蹤女人》飾張厚城
2006年《莫讓情兩難》飾刁陽
2006年《給我一個愛的理由》
2006年《逃亡香格里拉》飾胡滿堂
2006年《常回家看看》
2006年《好男當家》
2006年《新英雄虎膽》飾藍耀庭
2006年《繼父傳奇》
2006年《皇帝朱元璋》
2006年《鄉村警察/警察使命》
2007年《立案偵查》
2007年《我的丑娘》飾李建平 合作演員:張少華 江宏恩 馮一非 李勤勤羅海瓊
2007年《溫柔的背後》
2008年《走西口》飾田耀祖 合作演員:杜淳 苗圃 富大龍 杜志國 儲智博
2008年《金色農家》
2008年《把日子過好》
2008年《牟氏庄園》飾牟老四
2009年《大掌櫃》飾日本商人庄本
2009年《為了新中國前進》飾牛屠夫
2009年《礦長》
2010年《地道戰》飾井上中尉 [編輯本段]電影作品1985年《死證》
1985年《詭異兇殺事件》
1987年《走過迷魂谷》
1988年《最後一個皇妃》飾溥儀
1990年《皇家尼姑》
1990年《禁煙槍手》
1990年《一代槍王》
1991年《開天闢地》
1991年《情歸鷺島》
1992年《黑色閃電》
1993年《血染桃花水》
1993年《搖滾殺手》
1994年《留村察看》
1994年《偷渡的女人》

⑤ 求一部60,70年代老電影的名字

有一部電影叫《沸騰的群山》,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那部電影。以下是電影的簡介:一九四八年秋,礦工出身的營指揮員焦昆率領部隊解放了遼南孤鷹嶺礦區,並擔任恢復礦山、支援人民解放戰爭的任務。在恢復生產的過程中,遇到國民黨殘余和潛伏特務的破壞,階級敵人散布謠言,製造井下塌方事故,妄圖使恢復建設停下來。技術人員出身的礦長邵仁展,看不到群眾的力量,而且把階級敵人造成的事故視為焦昆蠻乾的結果。焦昆依靠群眾,戰勝了敵人的一次次的進攻,活捉了匪首和特務。事實使礦長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經過不到一年的時間,礦山恢復了生產,支援了前線。

⑥ 關於煤礦的電影

《地心營救》

⑦ 有沒有關於煤礦的電影啊

《盲井》是李楊執導的劇情片,該片由王寶強、李易祥、王雙寶等主演[1]

該片是根據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閑人靠害人賺錢的故事[1]
。該片於2003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誰是卧底》電影

編劇:一丁

導演:於向遠

主演:梁斌、陳永勝、徐成林、崔剛

出品:2005年

故事梗概:

冬日正午的太陽下,周水明抗著鋪蓋卷,和另外一個看上去木訥的中年男人一起,被一個打扮妖艷的女人帶走。天漆黑的時候,周水明和後來在車上認識的李振東被帶到一個私人小煤窯。塞了幾口放在地上盆子里的饅頭,收走身份證的周水明和李振東被趕進了一個黑屋。這一夜,周水明和李振東嘗到了一個叫老畢的工人無端的苦頭。

第二天一大早,周水明和李振東在「齊鴕鳥」的奸笑下,被看礦的二鍋子一幫人吆喝著趕下了礦井。漆黑的礦井下,周水明看到了礦工兄弟受到非人待遇的一幕。當二鍋子一幫人揚著鞭子,像吆喝畜生一樣,吆喝著周水明趕緊幹活時,周水明亮出了《西北工人報》駐省城記者站記者的身份。周水明的記者身份真的唬住了「齊鴕鳥」一幫人。第二天,礦上的老闆郭礦長專程從縣城趕來,想用慣用的伎倆將周水明拿下。

在給錢被拒絕、送女人被擋回來後,郭礦長摸准了周水明的底細,將周水明強行趕下了礦井。周水明在礦下的遭遇,贏得了血性漢子老畢的同情。在老畢的帶動下,礦工們用消極怠工的辦法保護著周水明。這期間,周水明回想起離開省城前,為謀求個人發展,在黑心的李站長前做出冒險決定,告別妻子香蘭,深入非法小媒窯的一幕。

考慮到不讓這次冒險因為個人的生死而流產,周水明秘密委託李振東設法送出去一封求救信。沒想到,沒多大工夫,求救信就被李振東送到了郭礦長的手上。李振東的背棄,受到了來自老畢和其他礦工的懲罰。當周水明被軟禁在礦井下另外一個「單間」,任其撰寫眼見為實的報道時,老畢告訴周水明,縣上的王副縣長才是這個礦真正的礦主。過幾天,會是王副縣長來礦上取錢的日子。

為了不耽誤王副縣長的指示,郭礦長吩咐「齊鴕鳥」帶著李振東去縣城買葯回來給礦工們治「病」。買回葯的第二天,果然是王副縣長來取錢的日子。礦井下的老畢帶領礦工將二郭子一夥制服,要求王副縣長給個說法。就在王副縣長像做報告一樣想平息礦工們的情緒時,呼嘯而至的警車,帶來了市紀委對王副縣長實行雙規的決定。此時,周水明和其他工人才知道,李振東才是市紀委派下來的卧底。

⑧ 急求一篇《命比天大》的觀後感啊非常感謝了……懸賞10分

《命比天大》觀後感

8月7日晚上8點,我礦在俱樂部組織職工觀看了《命比天大》的電影,在片中電影主人公礦長王天印為了使一個設備老化,並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礦井步入生產,與以這礦董事長為首思想麻痹、輕安全、重生產的一夥人展開了一場安全斗爭。

「咱們國家需要煤,但是不需要帶血的煤,我們工人需要錢,但不要帶血的錢!」這是丹川煤礦礦長王天印在那些盲目追求經濟效益、不顧礦工生命安全的人面前發出了這樣的吶喊。可這一句話也沒有將這礦董事長的思想轉變過來,他在金錢的誘惑下一次又一次的違規開工生產,終於在最後的一次違規時,將部分兄弟送入了萬丈深淵。當那場冒頂事故發生後,許多名礦工兄弟白白地犧牲了寶貴的生命。許多人身負重傷,甚至有的終生殘疾,只有在輪椅上度過漫長而無味的人生。這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悲劇,這一場場生離死別的災難,不知讓許多父母失去了兒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兒女失去了父親,當那位母親在最後拍著礦長的胸時,那凄慘的呼叫聲、哭泣聲穿透夜空,刺痛我們的心靈時,悲劇卻已經發生。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從各級領導到區隊班組,無不是天天講安全、周周學安全、月月喊安全。然而,卻在部分職工中出現了「安全教育老一套,你作報告我睡覺」的現象。正因為這種現象的出現,由於違章蠻干,血的事實也不止一次地警告我們,提醒我們,但是就像在電影中的人一樣,在自己沒有成為事故主角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能真正領悟?我們有的人對待工作敷衍了事,責任心不強,總認為自己不會出事,殊不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雖然這萬一是萬分之一的可能,但誰又能保證這萬分之一不會降臨在自己頭上!所以,請不要在生死攸關時試自己的運氣。其實,要安全並不難,關鍵在於有沒有責任心。只要每個人多留點心,只要對工作多一點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崗必盡職,盡職必盡責,無論身居何處,只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感,企業的安全就會有保障。

在電影中,礦長王天印在阻撓工人將幾車不能用的材料送入井下,卻得到工人師傅的不理解,認為他在無理取鬧,殊不知在將這材料送入井下後,是為自己本身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隱患。在我們井下也常會發生這樣類似的事,雖然我們沒有將不合格的材料下井,但在幹活時,違章蠻干,安監工在阻撓時,我們有的工人會滿嘴的抱怨,說什麼井下不違章就不能幹活。在這部分人的頭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安全意識的誤區。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一旦出了事故,輕則皮肉受損,重則性命攸關,到頭來必然自食其果!所以真正實現安全生產還要靠我們職工自覺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自覺執行安全制度。在作業過程中做到自己不違章,而且還應及時提醒、制止他人違章,真正做到「三不傷害」,才能避免事故的發生,喚醒人們的生命意識,保障企業的長治久安。

親愛的朋友們,安全的警鍾再次響起,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企業的繁榮,為了社會的穩定,積極行動起來吧。我堅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想,用心去做,用心去溝通,以安全保穩定,用安全促發展,靠安全增效益,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礦山長遠的發展下去。

⑨ 《燃燒的石頭》

首部煤礦工人抗戰片《燃燒的石頭》主角原型是山西人
來源:山西青年報
--------------------------------------------------------------------------------

[提要] 我國首部反映煤礦工人抗日題材的大型愛國主義電影《燃燒的石頭》,即將出爐,這部由山西電影製片廠、北京久盛影視聯合出品的電影,預計在國慶期間和觀眾朋友見面。」經過一系列准備工作,最終敲定,該片由新銳導演楊琳執導,楊樹林、萬麗偉、馬世迪、靳逍紫若、李子軒、陳樹青等老中青演員聯袂出演。

本報記者 趙志偉

我國首部反映煤礦工人抗日題材的大型愛國主義電影《燃燒的石頭》,即將出爐,這部由山西電影製片廠、北京久盛影視聯合出品的電影,預計在國慶期間和觀眾朋友見面。8月14日,當記者聯繫到電影《燃燒的石頭》的製片人王永強時,他正忙於《燃燒的石頭》的後期製作。

「《燃燒的石頭》反映的是山西礦工為保護煤炭資源,反掠奪反迫害與日寇英勇抗爭的故事。故事依據山西老鄉講述的真實事情改編而成,而劇中主角王孝儒的原型,是咱們山西運城人。」王永強告訴《山西青年報》記者。兩個月走訪尋找原型

「你對山西的煤老闆有誤解。」作為山西運城人,每當身邊的朋友給予山西煤老闆不好的評價時,王永強不忘補上一句,然後細致地講幾個故事回應。

在最初打算籌拍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時,王永強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老鄉曾給他講過的一個故事。「在抗日時期,運城就有一個姓王的人,在晉城的一家煤礦上當礦長。為了保護礦上的煤炭資源,與侵略者鬥智斗勇。當時,有瘟疫發生,包括侵略者在內,很多人都傳染上了瘟疫,病情很嚴重。這位礦長,就自製很多治病的中葯,來治療被傳染的病人。後來,他想到了在中葯下毒的方法,來消滅敵人。當時侵略者非常精明,每次喝葯之前都會叫礦長先喝,為了能將敵人毒死,礦長不惜自己先喝了有毒的中葯,侵略者隨後跟隨礦長喝下了葯,最後全都死亡的故事。」

「這是讓每個山西人引以為榮的故事,我也有責任讓更多的人知道。」正是這樣的動力,王永強開始了尋訪原型的歷程。

回到運城老家,再到晉城的煤礦,王永強不辭辛苦,經過兩個月去詳細了解曾經發生在三晉大地上的動人故事。

在山西運城拍攝取景

經過不斷的走訪,雖然沒有找到這位英勇就義的礦長的親屬,王永強卻掌握了更多的資料,他還是一腔熱忱要把這個真實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找編劇,進行前期准備,王永強忙前忙後好幾個月,給電影起的名字也費了一番周折。

「剛開始,血煤這個名字一直落實不了,因為一提到血煤,怕大家不自覺聯想到礦難,怕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可這個故事本身反映的就是山西煤礦工人戰勝日本人,用自己的鮮血來捍衛國家財產的故事。在聽了我多次講解劇情後,審片組才允許叫這個名字。」

經過一系列准備工作,最終敲定,該片由新銳導演楊琳執導,楊樹林、萬麗偉、馬世迪、靳逍紫若、李子軒、陳樹青等老中青演員聯袂出演。

在采訪導演楊琳時,他還對一個月的艱苦拍攝記憶猶新:「自從6月份開機以來,影片拍得很艱難,演員也非常吃苦,晚上很多時候都拍到夜裡3點多。」「在拍攝的一個月里,劇組人員冒著酷暑,堅持拍戲。為了真實再現當時的情景,先後在芮城和山區多處取景,不少人員水土不服帶病工作,付出了很大努力。」

傳遞山西煤礦工人的精神

楊琳說,自己雖然是山西人,但在接到劇本的剎那,還是被山西煤礦工人的精神所打動。幾十年前不為人知的故事,不僅有很高的思想性,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燃燒的石頭》的故事非常的打動人。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侵華戰爭全面展開,日本侵略者對中國豐富的戰略資源進行大肆掠奪,煤礦資源被日本侵略者作為掠奪重點,野蠻的推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

宅心仁厚的愛國鄉紳王孝儒為了保護鄉親們的生命,被迫答應了鬼子煤礦恢復生產的要求,而他的忍辱負重並不被鄉親們理解,背上了「漢奸」的罵名,王孝儒一直暗中支持著游擊隊打擊日本鬼子的斗爭,最終設計與日本鬼子同歸於盡。

楊琳說:「在拍攝的過程中,不僅是故事真實感人,當地老百姓的淳樸善良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希望,在不久上映的《燃燒的石頭》會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演員們能用精彩的表演,帶領觀眾回到那段血與火的年代,再一次喚起群眾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