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塔山阻擊戰有老電影嗎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塔山阻擊戰有老電影嗎

發布時間: 2022-09-25 06:25:11

⑴ 電影 大決戰 觀後感

思路:根據電影《大決戰》系列的內容展開,並結合自己的觀點加以說明。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解放戰爭勝利70周年。關於三大戰役的記錄,我認為最為經典的當屬1991年拍攝的《大決戰》系列,我用了一周的時間陸續重溫了一遍。《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其中我認為最震撼的要屬《淮海戰役》。

60萬對80萬,延伸來說,為什麼人民解放軍能夠戰勝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國民黨軍隊。以前只在歷史書中劃過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但具體來說,決定解放戰爭勝利的有很多,我認為關鍵一點在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並進行了徹底的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在主觀上得到了廣大農民的用戶,得到了農民的認可和支持,客觀上使得原本束縛在土地上的生產力得以釋放出來。這樣就是數以萬計的農民在主、客觀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能夠奔赴前線,支援解放軍在廣闊的華中平原上「中原逐鹿」。

土地革命,一是走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二是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正是如此,土地革命成功了,解放戰爭成功了。至於其他類似「戰爭藝術」種。

只不過是縮短了戰爭的時間的「把戲」罷了,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但過分強調軍事指揮的重要性,特別是將國民黨部隊失敗的原因全部歸結於蔣介石的失敗指揮上,這難道不就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嘛

⑵ 求 電影《大決戰》讀後感一篇

《大決戰I——遼沈戰役》觀後感2010-02-21 14:06
為了更好了解祖國的艱苦奮斗史,我在寒假專門觀看了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大決戰I——遼沈戰役》,其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這場戰役中最慘烈的一場戰斗——塔山阻擊戰。

塔山並不是山,只是錦州與錦西之間一個僅有著百多戶人家的村莊,稱塔山堡。1948年遼沈戰役在錦州打響了第一槍,塔山是錦西至錦州的必經之路,是國民黨軍西進兵團支援錦州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東北軍堵住國民黨援軍的必爭之地。敵我雙方在這里進行了生死搏鬥。當時的東北野戰軍第4、第11縱隊為保障主力奪取錦州,曾在這里對增援錦州的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阻擊防禦作戰。這次戰斗,從1948年10月10日開始,至10月15日結束,戰鬥打得異常激烈,解放軍戰士們用血肉之軀成功地阻截了增援錦州的國民黨救兵,為遼沈戰役的關鍵——錦州贏得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先機。戰斗共進行了六天六夜,塔山一片炮灰,山也被炸的矮了一截,殲滅國民黨軍數千人,從而保障了我軍主力攻克錦州作戰的勝利。

錦州攻克之後,長春的國民黨守軍起義,衛立煌逃走後,沈陽的守軍投降,緊接著我軍又攻克了營口。遼沈戰役自9月12日至11月2日,歷時52天,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47.2萬餘人。此戰最終取得勝利。這一戰後,國民黨軍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總兵力上升至300萬人,國共雙方的正負位置,已經顛倒過來了。毛澤東主席信心十足地說:「這樣,我們原來預計的戰爭進程,大為縮短。現在看來,只需從現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遼沈戰役結束後,又經過了平津戰役、淮海戰役,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中國人民解放軍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遼沈地區那朵鮮花下沒有為國捐軀的屍骨?花依然開得分外妖嬈。這是以戰士們的血肉為養料所生長起來的啊!這鮮花警示著後人:我們英雄的鮮血不會白流,歷史不會忘記,人們更不會忘記!

⑶ 紅色電影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1.《閃閃的紅星》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2.《小兵張嘎》講述了河北省保定市張 嘎子在 老鍾叔, 羅金保, 錢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 八路軍戰士的過程。3.《上甘嶺》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 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4.《紅色娘子軍》該片講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和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戰斗故事。

⑷ 重溫電影《大決戰》,劇情唯遼沈,場面看淮海,文戲選平津,還有什麼

電視劇版《大決戰》已經向我們走來,圍繞著電視劇《大決戰》的選角網友們也是各抒己見,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電視劇版《大決戰》完全沒必要拍,因為電影版《大決戰》已經足夠經典,拍攝電視劇沒有太大意義。

當然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電影《大決戰》在拍攝時是有所缺憾的,拍攝劇版也有發揮空間。此外,還有一部分年輕的網友壓根沒看過電影版。

該部在戰爭場面上也有一個經典長鏡頭,那就是攻佔天津金湯橋的航拍,配上《大決戰》特有的背景音樂,這段畫面至今看來仍讓人為之激動。這段鏡頭據說是在天津實地拍攝,確實難得。

在人物塑造上,《平津戰役》將重心放在了傅作義上,演員李定保有兩個影視形象比較深入人心,一個是《雍正王朝》里的鄔先生,另一個就是《平津戰役》里的傅作義。該片將傅作義在整個和平談判中的掙扎、無奈和忍辱負重刻畫得很到位,沒有刻意拔高也沒有刻意黑化。

總結起來就是,看《大決戰》一定不能只抱著看戰爭場面的想法,其實嚴格說來,《大決戰》應該首先歸屬於歷史題材而不是軍事題材,該片是融合了歷史、軍事和人物等各方面的史詩巨作,稱之為「國片」當之無愧。

⑸ 有沒有一部叫阻擊邊緣的電影

你好

邊緣阻擊這是一部書,前段時間看過的。電影沒有看過你敘述的那個吖。
阻擊生死線, 生死阻擊。 塔山阻擊戰 。這三部或許你想表達的意思吧。

感謝使用網路知道!

⑹ 高三,希望有關國內戰爭的電影,我對那段歷史很不清楚

多了去了,我家裡收藏的相關電影就有50多本。
如果想了解歷史還是多看書,多看記錄片、多看當年的戰略地圖、多看軍事將領的傳記。
我推薦幾部電影吧,《巍巍昆侖》、《大轉折之鏖戰魯西南》、《大轉折之挺進大別山》、《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大進軍——解放大西北》、《大進軍——席捲大西南》、《大進軍——南線大追殲》、《大進軍——大戰寧滬杭》《孟良崮戰役》、《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等等太多了、

⑺ 電影塔山阻擊戰為什麼看不到在哪裡能看到不要電視劇和新拍的

有過電影,拍的非常好,戰斗異常慘烈,真實。只是為什麼網上找不到?之前中央六套放過

⑻ 高希希的大決戰為什麼拍得這么爛

高希希的結構太不同了,如果你說想把這部劇聚焦在小人物身上,用新的視角再次再現大決戰,不是那麼刻意和完全虛構,這部劇多是老戲,演技沒問題,但在配音方面往往不如和老電影的大決戰,特別是在人物復原方面。 而且,這部劇把國民黨官員恢復原狀太愚蠢了,不準確。

畢竟在過去的30年裡,由於電影技術的進步,戰斗場面變得有些漂亮了,但是每次戰斗的拍攝質量也沒有統一。 特別是塔山阻擊戰。 這樣重要的戰斗,拍攝的戰斗場面特別混亂,沒有拍攝到我軍防禦的整個體系。火炮縱向支援也很好,整體火力不輸國民黨。 我軍頑強的戰斗意志是勝利的重要原因,而高級軍事部署科學的打擊也是勝利的基礎,這是國民黨獨95師毀滅性殺傷的原因。

與30年前的舊版相比,電影技術有所提高,戰斗場面有所提高,但翻山越海,如舊版無論編劇在整體台詞製作方面,都沒有舊版大決戰那樣的藝術性,所以不知道現在的導演和編劇都不讀書。 這部劇還沒結束,我剛看了遼沈戰役,想說我不能和偉和林彪共演,但他不像! 好的歷史劇,首先要尊重歷史,還原歷史,利用新的電影技術,把場面拍攝得更宏偉,但高希希一個也做不到,而是有著整體的意圖。 其實只要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