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鴉片戰爭電影中的經典句子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鴉片戰爭電影中的經典句子

發布時間: 2022-09-24 03:51:09

1. 鴉片戰爭 名句

1、中國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紀的,是被轟出中世紀的。

這句話來源於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話裡面的「轟」指的就是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後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出自清代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譯文是: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不顧生死。豈能因禍而逃避,見福就趨附呢?

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出門一笑莫心哀,浩盪襟懷到處開。

時事難從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

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

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譯文為:

我離家外出去遠行,無論到哪裡,都會敞開寬闊的胸懷。我們要樂觀曠達,心裡不要難受悲哀。世上的大事、國家的大事,是很難從沒有過錯中成功的,就連高官達貴也不是天生得來。

回想廣東那轟轟烈烈的禁煙抗英,我蔑視英國侵略者。從今以後,我將游歷祖國大地,觀察形勢,數歷山川。不要理會那般人幸災樂禍、冷嘲熱諷,鄙棄那些「趙老送燈台」之類的混話。

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一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不顧生死。豈能因禍而逃避,見福就趨附呢?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還是退隱不仕,當一名成卒適宜。我開著玩笑,同老妻談起《東坡志林》所記宋真宗召對楊朴和蘇東坡赴詔獄的故事,說你不妨吟誦一下「這回斷送老頭皮」那首詩來為我送行。

2. 謝晉的金句

謝晉的金句
謝晉經典語錄語句:

1. 鄉下看戲的大都是窮苦人家,裡面地痞流氓都很多,我母親當然不願意讓我去看戲。後來到了上海。上海人喜歡看京劇,也叫平戲。梅蘭芳、周信芳、蓋叫天這樣的名家比較多。

2. 我經常會看見一些影視圈內的人的名片上印著『一級編劇』或者『一級導演』的頭銜,這種叫法很滑稽。真正好的導演應當心憂天下。導演的浮躁,說到底就是因為讓名利心蒙住了眼睛。

3. 還有就是魯迅寫的「社戲」,一般是節假日在水邊搭台唱。窮人都是搖著船來看戲,散場了再搖回去。有錢人在茶樓上看。岸邊的茶樓有兩層,堂座和樓座。能一邊看戲,一邊喝茶吃點心的,都是有錢人。

4. 對中國電影來說,最主要的問題是要有觀眾來看,觀眾不看是很糟糕的事情。

5. 「對一些所謂的明星你們常常大炒特炒,面對中國電影,則只發一些豆腐乾,有用嗎?還說支持中國電影,這算什麼支持?」

6. 四十年代有越劇十姐妹,袁雪芬、筱丹桂、尹桂芳這些人,演才子佳人戲,上海的老人婦女都喜歡看,但讀書人不愛看,所以才有袁雪芬後來搞越劇改革,開始演新戲,演魯迅的《祥林嫂》。

7. 我總希望給觀眾很美好的電影,中國的觀眾喜歡我的電影是因為他們能懂。我一直希望貢獻最美好的東西,因為中國人已經生活得太苦了,我一生的志業都希望經由我的電影、我的電影里美好的東西,給予他們一些希望。

8. 「我這一輩子和電影是分不開的。雖然現在我的年紀大了,但我還是打算再拍一到兩部電影。」

9. 「我是學話劇出身的,後來才轉入電影。我想,我還會繼續我的電影和舞台導演的生涯,一直到我不能動為止。」

10. 在河邊,人山人海的,什麼也看不見,人太小。大人就把我馱到背上,這樣子才能看到。其實也就是小孩子圖個熱鬧。

11. 紹興以前草台戲很興旺,老百姓愛看戲,到處有舞台。水邊的台,叫「榭」,有些比較講究,也有的比較簡陋,就搭個席棚一類的東西。

12. 謝晉經典語錄:電影應拍給群眾看,而不是拍給權威、領導看。

13. 在創作中,我就是憑感情,每一次都把自己燒進去。

14. 「做演員有三個層次,第一是廣適,就是能演各種角色;;第二是個性,就是演出劇中人的性格;第三就是能充分展現各種層次的個人魅力。周潤發無可否認地做到了演員的最高境界。」

15. 我反正是不同意的,你讓我怎麼改我就怎麼改。本來是有意境的東西,硬要改成亂七八糟的東西。

16. 你們都以為我小時在家鄉可以經常看戲,其實是不對的。那時候我父親在上海上班,我跟母親住在鄉下。我母親根本不讓我看戲。

17. 原來有意境的東西,都不讓你寫。不讓抒情。最有回味的東西都改掉。我拍戲喜歡搞點有意境的東西。我覺得這是一個導演最重要的。搞個作品,如果沒有一點詩意的話,乾巴巴的是不行的。

18. 那個年代紹興有錢人家裡都有這樣的東西,紹興話叫「碧紗櫥」。因為是水鄉,夏天蚊子多。晚上喝酒吃飯,坐在裡面,又風涼又防蚊子叮咬。有小半間屋子那麼大,坐四五個人沒問題,窗戶不能開。紗罩是綠色的,有點像今天的紗窗,所以叫「碧紗櫥」。這就是生活,你沒去過紹興,就絕對想不到有這樣的景。

19. 在經歷了那麼多風雨後,我現在不在乎獲獎。我在乎片子是否能留存下去。因為,最後的審片者是歷史、時間、人民。

20.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3. 《鴉片戰爭》經典台詞

《鴉片戰爭》經典台詞:

「我從沒有看過這么堅的船,也沒有見過這么利的炮!但是我大清將士,有死無降!」

4. 寫鴉片戰爭觀後感時的好詞好句

好詞:
鑄甲銷戈 止戈興仁 止戈散馬 枕戈寢甲 有事之秋 以戰養戰 以戰去戰 以逸待勞 偃武息戈
偃甲息兵 偃革倒戈 休養生息 休兵罷戰 矢石之難 上兵伐謀 散兵游勇 戎馬倥傯 窮兵黷武
破斧缺斨 磨盾之暇 龍戰魚駭 龍血玄黃 連天烽火 來好息師 金戈鐵馬 禍結兵連 歸馬放牛
鼓衰力盡 干戈載戢 烽火四起 烽火連年 風塵之變 放牛歸馬 伐罪弔民 倒載干戈 刀槍入庫
大動干戈 楚界漢河 赤地千里 兵無常勢 兵戎相見 兵連禍結 兵慌馬亂 兵荒馬亂 兵戈擾攘
白骨露野
好句:
1、這個世界沒有公平道義,這個世界弱肉強食。是誰踩在誰的頭上囂張狂笑,是誰踏過誰的軀殼收割了最後的麥苗,是誰搶走了誰嘴裡最後的晚餐。這個世界已瘋狂,人民都在跳舞舉行最後的狂歡。
2、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3、戰爭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災難和痛苦;古往今來歷史長河中,都是百姓們在那裡無辜受難,都是戰士們在那裡浴血奮殺,他們之中不乏有餓死的、戰死的人們……戰場上沒一處有一丁點的和平,殺戮,生者還沒來得及為死去的人傷心,還沒接受親人的逝去就被敵人的劍斬斷了頭顱。可到頭來戰士們的拚死拼殺,只不過是政治家們玩的一場游戲罷了,只不過是有權勢的人在爭奪更多的利益罷了,只不過是野心家為了自己的慾望罷了……他們對那些無辜的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他們曾想過沒有,不,他們從沒想過,否則又怎麼會進行更殘暴的屠害呢?那些人們又有何辜?戰爭是可怕的,是血腥的,根本沒有一點人情味,只有無情的嗜血的殺戮。
4、戰爭的存在雖然會帶來不可磨滅的災難,但同樣,換個角度想想,這時的戰爭只不過是為了下一刻和平而打下基礎罷了……
5、戰爭,除了死亡和毀滅,什麼都不能帶給我們。戰爭給我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也留下了英雄,為了正義與和平而獻身的英雄,我們無法忘記,忘記戰爭,忘記死亡與毀滅,更不能、不應忘記戰爭中的英雄們,是他們結束了戰爭,停止了毀滅,用他們的死亡,代替了別人的死亡。

5. 有那麼一部電影:是關於鴉片戰爭的,裡面有黃飛鴻,裡面還有一句經典台詞「what 你的媽」忘記是什麼

1、1991年《黃飛鴻》導演:徐克,動作指導:袁祥仁 袁信義 劉家良
2、1992年黃飛鴻九二:龍行天下 導 演:徐克 動作指導:元華
3、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1992)導 演:徐克 動作指導:袁和平
4、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1993) 導 演:徐克 動作指導:元彬
5、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 (1993)導 演:王晶 袁和平 動作指導:袁和平、袁祥仁
6、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1997) 導 演:洪金寶 動作指導:洪金寶、曹榮

都是李連傑和關之琳主演的,還有一句愛老虎油,

6. 描寫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句子

巍巍青山,蒼蒼松柏,烈士忠魂,千古永存!
中華滄桑幾沉淪,英烈捨身定乾坤。清明時節,深切緬懷。築夢復興,告慰忠魂。
緬懷先烈,傳承精神。堅定信念,前赴後繼。團結奮進,振興中華!
英烈忠義傳萬代,後輩敬仰永記心,革命精神不敢忘,振國興邦抒豪情。
------------紀念鴉片戰爭

7. 電影《鴉片戰爭》中 林則徐所有台詞

鴉片戰爭,第一場西方列強的侵略戰爭,打開了中國的近代史。
林則徐,中國人民的反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開始。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

8. 在影片鴉片戰爭中最打動人心的幾個情節或片段

虎門銷煙那裡,還有道光帝宣戰,關天培血戰虎門那一段

9. 《鴉片戰爭》經典台詞

《鴉片戰爭》經典台詞

「我從沒有看過這么堅的船,也沒有見過這么利的炮!但是我大清將士,有死無降!」

點評:
該片由謝晉執導,鮑國安、林連昆 、蘇民、郎雄等人主演。該片主要講述的是道光年間,英國的鴉片貿易給大清帝國造成嚴重威脅,道光皇帝被迫下詔,委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
本片由歷史出發,真實再現了百年前戰爭的始末。其中,中國人民面對列強表現的不屈精神,以及愛國將士的英雄氣概都將永遠銘記在國人的心中,是一部兼具觀賞性和教育意義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