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朝鮮偵察兵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朝鮮偵察兵

發布時間: 2022-09-23 09:30:52

『壹』 有哪些老電影值得回憶

隨著時光的流逝,總會有一些電影值得自已懷念與回憶的。特別70,80後,一件老物品,一首老歌,都有可能勾起兒時的樂趣與記憶。同時有許多電影值得自已懷念與回憶的,又或者說是陪伴自已成長相伴流年吧!介紹些兒時所看的電影,老電影每部都是經典,名符其實的百看不厭。

1:《奇襲》這部電影我都不記得看了多少次,記憶中那時在村中放最多就是這一部,電影講述志願軍小分隊深入敵後偵察,經歷險阻與困難考驗,最終炸毀敵軍逃跑必經之橋康平橋,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敵人的故事。情節緊扣引人入勝而又驚險萬分,真實反映了軍人保家衛國無私奉獻的舍已精神。

2:《上甘嶺》這也是一部很經典的戰爭電影之一,每次觀看都無比激奮人心,愛國情懷瞬間爆滿,特別是一隻蘋果相互摧託大家都不願吃第一口那一段,相信令無數觀眾動容。

3:《地道戰》 如果兒時沒和一幫小夥伴滿山找防空洞,玩捉迷藏,扛著木棍小竹桿玩打仗 游戲 的,證明你兒時沒看過這部經典電影

4:《地雷戰》這部電影讓我想了村頭那一片稻田,秋收後就是小夥伴的世界,打泥仗,裝稻草坑,滿滿的兒時記憶。

5:《英雄兒女》"向我開炮!"這句震耳欲聾,視死如歸而又悲壯的呼喊,至今在耳際回響,不曾忘懷!

還有很多,如《鐵道游擊隊》、《紅色娘子軍》、《冰山上的來客》、《烈火中永生》、《智取威虎山》、《高山下的花環》、《閃電行動》、《天雲山傳奇》、《漁光曲》、《狼牙山五壯士》、《南征北戰》、《飛奪瀘定橋》、《小兵張嘎》、《永不消逝的電波》、《智取華山》、《阿詩瑪》、《白毛女》、《四渡赤水》《洪湖赤衛隊》、《長排山之戰》、《少林寺》、《新兵馬強》、《渡江偵察記》.......等等!

南征北戰

奇襲

地道戰

地雷戰

鐵道游擊隊

車輪滾滾

閃閃的紅星

平原游擊隊

上甘嶺

打擊侵略者

舉起手來

新兵馬強

自豪吧母親

大決戰

大進軍

大轉折

對上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電影是那個「 情感 飢餓」時代最大和最好的精神食糧,是我兒時難忘的記憶,今天回答一下最難忘的老電影《偵察兵》。

《偵察兵》是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年拍攝的黑白故事片,由李文化導演,王心剛、楊雅琴、安震江、於藍、關長珠等一大批優秀演員參演,其中三個主演精湛的演技己洛印在大腦中。

老表演藝術家王心剛,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他的舞台形象是最英俊帥氣的,他是觀眾心中的男神,特別是在《偵察兵》中扮演的參謀長郭銳,膽識過人,機智勇敢,率領小分隊《偵察兵》智斗國軍,尤其設卡那一段,真叫好呀,「抽煙」,不敢不敢,接著,真不愧為人民的偵察兵,神勇的上佳表演。

老表演藝術家楊雅琴,少年時在濟南前衛話劇團,她的靈氣、悟性,特別是非同一般的威武霸氣的氣質,迷倒了多少電影愛好者,在廣大觀眾心裡深.深的紮根,她在這部電影中扮演一位大氣、善良、威武不屈的女中豪傑形象充分展現給廣大觀眾。只可惜97年離開我們,願老藝術家留下的影屏形象永在。

老表演藝術家安震江,作為新中國培養出來的一位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精湛的影屏形象,一個個「壞蛋」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搜索隊長王德彪出神入畫,真實感,形象感,令人難忘。只可惜老藝術家一一安震江,1977年9月離開廣大觀眾,真可惜早逝!

兒時的記憶是美好的,更是難忘的!

我最愛看的老電影有紅軍長征時的電影有《萬水千山》《金沙江畔》《突破烏江》《羌笛頌》等等。

抗日戰爭時期的有《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敵後武工隊》《野水春風斗古城》《三進山城》《小兵張嘎》《苦菜花》《狼牙山五壯士》《八女投江》等等。

解放戰爭時期的有《大決戰》《渡江偵察記》《偵察兵》《延安游擊隊》等等太多了為節省篇幅不一一舉例了!

抗美援朝時期的有《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打擊侵略者》等等,太多了已經無法形容了。

國內建設時期有《今天我休息》《哥倆好》《槐樹庄》《跟蹤追擊》《秘密圖紙》《海鷹》《無名島》《英雄小八路》《我們村裡的年青人》等等,太多了我已經回到了那個年代。

總而言之四十年前的文藝成就是不可磨滅的,那個年代拍出的電影很有教育意義而且也很真實的反映了各個時期的鮮明特徵。讓人百看不厭,我也是從這些電影里吸取了養料,吸取了精華,才長大成人成為了一棵踩不爛的小草。

這些老電影教育了幾代人,讓50年代至7O年代的人有了目標,有了信仰,才成就了我們這三代人的吃苦耐勞精神,勇挑重擔,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任勞任怨,艱苦樸素,無怨無悔的精神?

有一部小成本電影叫《天生膽小》,我覺得挺有趣的,故事講的是復員軍人吳小輝(梁天飾)轉到盛名路派出所做了一名普通民警,但是,吳小輝身體素質不行,總想著調離,一次,隨管所長(葛優飾)去處理球迷現場鬧事,挨了一磚頭,吳小輝覺得自己不僅身體不行,還天生膽小,根本做不了警察,就向所長提出要走。

管所長說:「要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我這所長還怎麼當?是吧,你要不想干,脫了警服隨時可以走,」吳小輝一再請求,所長才說:「要真想調離,總要漂漂亮亮破兩三個案子,我也好替你說話,」吳小輝說:「行,一言為定。」

吳小輝一邊依靠居委會的大叔大媽破了一起盜竊小案,一邊托好朋友的姐姐找工作,一切都在穩步的進行著,突然接到任務,去接刑滿釋放人員馬強(謝園 飾),一路上,馬強覺得吳小輝一點也沒有警察的架子,還對自己很關懷,決定幫他抓賊,又完成了一件案子。

這時,工作也差不多找好了,吳小輝准備著向所長正式提出辭職不幹了,夜晚,正在路上走著,突然發現有幾個小流氓調戲一名女孩,吳小輝正義感爆棚,決定去制止,朋友說:「他們有五個人,你打不過的,而且,你馬上就要辭職了,別管閑事了,」吳小輝一邊讓朋友去報警,一邊說:「至少我現在還是警察!」

吳小輝沖了上去,結果被打成重傷。傷愈以後,吳小輝的英勇事跡傳遍了整個片區,他突然感覺做個警察真不容易,這時,馬強把那五個打他的小流氓逮住了,他覺得其實每個人都膽小,只要覺得自己乾的事是正確的,就要大膽的去做,戰勝了自己就戰勝了一切困難。

1、肖申克的救贖,不解釋,美國影史最經典。

2、教父123,黑幫 歷史 還原。

3、飛越瘋人院,人性的探討。

4、這個殺手不太冷,看後讓人難以忘懷。

5、阿甘正傳,執著的人生。

6、當幸福來敲門,勵志的典範。

7、勇敢的心,勇敢鬥士。

8、辛德勒的名單,戰爭。

9、人鬼情未了,愛情。

10、與狼共舞,西部傳奇。

打倒四人幫後撥亂反正的電影,很想看看

第一:《英雄本色》 我們記憶里永遠的小馬哥

第二:《紅高粱》 高粱地里的激情

第三:《霸王別姬》 戲子的人生

第四:《無間道》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六:《卧虎藏龍》 另類的武俠片。

功夫

逃學威龍

烏龍寺

唐伯虎點秋香

東成西就

1.《肖申克的救贖》,百看不厭, 歷史 評分第一;

2.《教父》系列,男人必看;

3.《指環王》系列,每部都是精品,熱血沸騰;

4.《無間道》系列,香港電影余輝之作;

5.香港上世紀90年代有很多出色的電影,周星馳的喜劇,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周潤發的英雄本色,眾星雲集的東邪西毒等等,香港電影黃金時代高產,並且每部都叫好賣座。

『貳』 電影《偵察兵》有彩色版嗎

偵察兵(1953年全東民執導電影)沒有彩色版本!
朝鮮電影《偵察兵》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立電影製片廠於1953年出品,由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於1954年譯制。該片由全東民執導,朴學、全雲峰、姜奉元、郭鉉、金連實、沈影等領銜主演。[1] 影片描寫朝鮮人民軍一個偵察小隊,在偵察科副科長李學哲率領下,冒險深入敵後,經過多方面偵察,終於獲得敵軍機密,最後配合人民軍消滅敵人,使總攻擊取得偉大勝利的故事。
主 演朴學,全雲峰,姜奉元,郭鉉,金連實,沈影
片 長87分鍾
上映時間1953年
對白語言朝鮮語
色 彩黑白
譯制公司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

『叄』 偵察兵老電影還叫什麼名稱

《偵察兵》是北影廠1974年拍攝的黑白故事片,這是文革開始以後該廠的第一部故事片,由攝影出身的李文化導演。

該片上映後,受到《人民日報》和某些高層的批評,說其故事情節虛假;但沒有停映,也沒有聽說還有其他名稱。

名叫《偵察兵》的老電影還有一部是1953年北朝鮮拍攝的。於1954年由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譯制後在國內上映。

『肆』 關於朝鮮的電影

朝鮮電影包含朝鮮、韓國分裂之前的朝鮮電影史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電影史。
1897年電影傳入朝鮮,1919年第一次放映了朝鮮人自己攝制的舞台劇影片《義理的仇斗》(金陶山導演)。1923年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的盟誓》(尹白南導演)問世。在以後的幾年中以尹白南為代表的電影藝術家拍出一批電影,如《海的泣訴》(1924,王必烈、李慶孫導演)、《沈清傳》(1925,李慶孫導演)、《雲英傳》(1925,尹白南導演)、《開拓者》(1925,李慶孫導演)、《雙玉淚》(1925,李龜永導演)等。這些影片多改編於朝鮮古典小說,是悲歡離合的情節劇。
1926~1935年,是朝鮮無聲片的黃金時期,不少影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最有影響的是羅雲奎導演的《阿里郎》(1926)、《風雲兒》(1926)、《野鼠》(1927)、《尋找愛情》(1928)、《金魚》(1927)、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及李圭煥導演的《沒有主人的渡船》(1932)等。羅雲奎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導演,他以批判現實主義手法,揭露日本軍閥統治的罪惡,反映被壓迫人民的悲慘生活,從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對當時的朝鮮進步文化事業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後5部影片,是朝鮮卡普(無產階級藝術家同盟簡稱)電影運動時期較有影響的作品。卡普電影運動開始於1927年,結束於1935年。近10年間,進步電影工作者運用電影作為武器與日本佔領者進行戰斗。他們的影片大多取材於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生活,不僅反映他們在日本統治下的苦難,而且也反映他們強烈的反抗精神。因而,卡普電影在當時贏得廣大觀眾歡迎。1935年,由李明雨導演的第一部有聲影片《春香傳》獲得成功。1936年後,隨著日本統治的加劇,卡普電影運動遭到公開鎮壓,朝鮮電影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掌握在手中。
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立。
1946年2月,朝鮮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成立電影班,當年即拍攝出《我們的建設》和《民主選舉》兩部紀錄片。1947年初,根據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的決定在平壤建起佔地 5萬平方米的北朝鮮國立電影製片廠(朝鮮藝術電影製片廠前身)。建廠初期,即推出一批表現人民建設新朝鮮和反映國際友誼等內容的新聞紀錄片,代表作如《民主建國》(1949)、《人民委員會》(1947)、《友誼之歌(1949)等;故事影片《我的故鄉》(1949,姜弘植導演)和《熔礦爐》(1949,閔定植導演)。《我的故鄉》真實地再現了朝鮮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悲慘生活,表現了人民熱愛自己的故鄉、渴望祖國獨立的美好願望,深得觀眾好評。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朝鮮電影工作者組織了前線攝影隊。在戰爭期間,他們拍攝了100餘部紀錄片和6部故事片,重要的有紀錄片《正義的戰爭》(1951)、《為了祖國的統一》(1951)、《糧食戰線》(1951)、《世界的呼聲》(1951)、《細菌暴行》(1952)、《戰斗著的鐵路員工們》(1952)、《向著勝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擊隊》(1951,尹龍奎導演)、《重返前線》(1952,千相仁導演)、《偵察兵》(1953,全同民導演)等。《少年游擊隊》和《重返前線》曾分別在第6、7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爭取自由斗爭獎」。
戰後的1954~1960年,是朝鮮電影創作繁榮的時期。各類題材的影片大量涌現出來,如有戰爭片《游擊隊姑娘》(1954,尹龍奎導演)、《漁郎川》(1957,尹龍奎導演)、《戰友》(1958,閔定植導演);現實題材影片《新婚夫婦》(1954,尹龍奎導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導演);喜劇片《我的女婿,我的兒媳》(1958,崔男先導演);偵探片《9時正》(1959,崔男先導演);歷史片《春香傳》(1959,尹龍奎導演);兒童片《小船廠》(1958,李基成導演)、《母親的懷抱》(1958,全同民導演)等。 60年代,隨著朝鮮千里馬運動的蓬勃開展,影壇上出現了一批反映時代風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紅色宣傳員》(1962,朴學導演)、《細紗工》(1964,吳炳初導演)、《人民教師》(1964,韓尚雲導演)、《海鷗號船員》(1961,韓尚雲導演)、《百日紅》(1963,千相仁導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鮮電影創作的主要內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有崔億奎導演的《血海》(1969)、《賣花姑娘》(1972),後者曾在第18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特別獎;嚴吉善導演的《安重根擊斃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親屬的革命活動為內容。有朴學、嚴吉善合作導演的《大地烈火》(1977);嚴吉善導演的《第一支武裝隊伍的故事》(1978)、《白頭山》(1980)、《朝鮮的啟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現實生活為題材。有金英浩導演的《鮮花盛開的村莊》(1970)、《農民英雄》(1975);劉浩順導演的《勞動家庭》(1971)、《軋鋼工人》(1972)、《摘蘋果的時候》(1971)、《青春的心臟》(1982)等。
描寫朝鮮地下工作者敵後斗爭。有鄭基模導演的《木蘭花》(1~3集,1971)、劉浩孫導演的《無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針砭社會生活中某些落後面和不良風氣。有《在某一工廠》、《試製品事件》、《車間主任和兩個姑娘》、《不能等閑視之》、《兩個作業班長》、《婚禮日》等。這類干預生活、比較輕松活潑的喜劇短片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
以南北統一為主題。有嚴吉善導演的《金姬銀姬的命運》(1974)、閔正植導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伍』 來了,來了,_嘴 一盤,樓上請是哪部老電影中的詞語

老電影《偵察兵》
影片講述了偵察參謀郭銳(王心剛 飾)深入虎穴破獲敵情,殲滅敵人,為解放全國掃清道路的故事,反映了解放戰爭時期軍民團結的英勇斗爭。

『陸』 求電影的名字

朝鮮老電影

《賣花姑娘》《摘蘋果的時候》《看不見的戰線》《原形畢露》《1211高地保衛戰》《火紅的山脊》《沸流江的新傳說》《火車司機的兒子》《空中舞台》《金姬和銀姬的命運》《金剛山姑娘》《對空射擊組》《不能授勛的英雄》《戰友》《在陰謀者中間》《鮮花盛開的村莊》《永生的戰士》《少年游擊隊》《三妯娌》《婆媳之間》《命令027》《沒有回來的密使》《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重返前線》《15個少年的故事》《南江村的婦女》《軋鋼工人》《一個隨軍記者的手記》插曲 《偵察兵》《延豐湖》《一個護士的故事》《金剛山姑娘》

『柒』 老電影《偵察兵》影片曲作者是誰

老電影《偵察兵》主題曲為《偵察兵之歌》,插曲為《軍民並肩打勝仗》,均由李文化作詞,時樂蒙、陸祖龍作曲,
《偵察兵之歌》由著名歌唱家吳雁澤演唱,
《軍民並肩打勝仗》由著名歌唱家單秀榮演唱。

『捌』 張藝謀導演《狙擊手》,又是一部朝鮮戰爭電影

在朝鮮戰爭的後期,大規模的進攻戰已經很少了,雙方都在三八線附近修建戰壕,就是防禦戰。由於美軍的強大火力和絕對的制空權,我軍提出了「冷槍冷炮」戰略,在全軍選調最好的神槍手,對美軍進行小規模的戰斗,壓制美軍囂張氣焰。

影片中的冷槍5班就是神槍手班,班長劉文武,富貴,大永等人。全班只有一個望遠鏡,所有槍沒有瞄準鏡,最好的槍是蘇制莫西拉甘步槍,最大射程只有600米。全班創造了 32天狙擊214人的記錄,劉文武被美軍譽為「中國死神」。

美軍也調來了一名狙擊手約翰約,他非常自負,一定要活捉劉文武。

連長命令劉文武立即到前線,昨天出去兩個偵察兵,被美軍擊斃,要劉文武去前線帶回來,「死要見屍,活要見人」。一行8個人在雪地里,一路狂奔,來到前方陣地,發現躺在地上兩個戰友,他們就是亮亮和他的同伴。

美軍約翰並不知道亮亮他們是偵察兵,他們以為是擔架兵。偵察兵亮亮還活著,另一個戰友已經犧牲。劉文武班長開始來現場時,並不知道對面有一對精銳的狙擊小組,一開始就被約翰射殺兩個人。

劉文武立刻利用他們小組的配合,擊斃約翰的兩個狙擊手。約翰也發現遇到了對手,他確定了對手就是他要找的「中國死神」。冷槍五班的任務就是要把亮亮帶回來,他身上肯定有重要的情報。

隊員小胖墩發現陣地上有一塊鋼板,他們想利用鋼板的防護,再把繩子捆到亮亮的身上。隊員把繩子捆到小胖墩身上,他背著鋼板倒行亮亮的方向。約翰的隊員不停地向鋼板射擊,小胖墩受到子彈的沖擊太大,約翰把兩個繩子射斷,小胖墩只能用手把持鋼板,手也被打中,最後倒地被美軍射殺。

這個時候,美軍是六名狙擊手,我軍這邊也是六名狙擊手。劉文武讓隊員假裝挖戰壕,另派兩人相距二十米埋伏,美軍上當,被擊斃兩人。隨後約翰擊中我軍這邊的啞彈,兩名隊員犧牲。

約翰向這邊喊話,要劉文武換那個擔架兵。劉文武確認了美軍只是要活捉他,並不知道亮亮是偵察兵。劉文武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他帶了一個隊員,他展示雙手沒有帶武器,走出戰壕。沒想到美軍的另一支隊伍打傷了劉文武,班長劉文武非常生氣拉響手雷沖到美軍戰壕,一聲巨響,班長犧牲了。

另一個隊員也被美軍打死。另一支美軍知道了亮亮就是偵察兵,手裡有重要情報,也擊斃了亮亮。

現在就剩下大永一人,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他離開了陣地。密集的炮火發射過來,美軍的大部隊對大永的陣地進行飽和打擊。同時派出四個美軍要把亮亮抬回來,這四個美軍都被大永一一擊斃。大永還擊斃了美軍的指揮官。

約翰和他的一名隊友開了一輛坦克帶走了亮亮。大永怎麼能讓他們離開這個陣地,他用精湛的槍法打斷了坦克的履帶,坦克被困在原地。約翰的坦克大炮卡克無法射擊,只能用機槍掃射。大永打碎了坦克外面瞭望的玻璃,約翰他們在坦克裡面就是一個瞎子。

約翰的隊友想看外面的情況,剛一探頭就被擊斃。此時的大永也受傷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約翰也從坦克里爬到坦克下面,對大永瘋狂射擊。最後大永用班長教他的技能射殺了約翰。

大永最後得到亮亮的情報,完成了冷槍5班的使命。

這部電影一直就是在一個戰場,觀眾對每一個鏡頭都不想錯過,把觀眾一下子帶入那個戰爭年代。是非常好的一部狙擊戰的電影,我認為這部電影堪比二戰電影《兵臨城下》。

『玖』 盤點反映朝鮮戰爭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反映朝鮮戰爭的電影,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偵察兵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bb
劇名:兄弟情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k637

『拾』 電影偵察兵,講述的是朝鮮戰場還是中國戰場

電影《偵察兵》有兩部:

一部是朝鮮電影《偵察兵》,拍攝於1953年,講的是朝鮮祖國解放戰爭時期的故事。